CN107131180A -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1180A
CN107131180A CN201710303339.2A CN201710303339A CN107131180A CN 107131180 A CN107131180 A CN 107131180A CN 201710303339 A CN201710303339 A CN 201710303339A CN 107131180 A CN107131180 A CN 107131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return
cooler
cavity
retur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33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坚
张绪美
沈文忠
沈明星
吴培松
胡青青
杨晓晨
王琪
史勇
董凤亮
韦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enter Taicang
SUZHOU FEIC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TAICANG DONGLIN FARM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enter Taicang
SUZHOU FEIC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TAICANG DONGLIN FARM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enter Taicang, SUZHOU FEIC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TAICANG DONGLIN FARM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enter Taicang
Priority to CN2017103033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311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31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1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12Heating;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2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包括具有回油口和出油口的油箱、通过出油管与出油口相连通的工作元器件、通过第一回油管与工作元器件相连通的冷却器、用于将冷却器与回油口相连通的第二回油管,其中冷却器能够拆卸的设置在船舷的外侧,且位于明轮的后方靠近明轮设置,当船位于水面上时,冷却器位于液面以下。本发明的冷却器靠近明轮的后方并位于舷外,由大流量且相对干净的水对油路进行冷却,使得回油能够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同时,能够随时将冷却器自舷侧取出进行清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而且特别适用于小型水面清洁船。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船舶左右两舷或船底各设一个海水箱,分别为高位海水箱和低位海水箱;高位海水箱在舷侧较高处开孔设置格栅,低位海水箱在船底板或舷侧较低处开孔设置格栅,两个海水箱通过海水总管相连接供应船舶冷却水、消防水和压载水等用水。
而,液压油的冷却基本上有水冷和风冷两种,其中水冷用的比较多,且大多数的冷却器都是位于船体内部的,并由海水箱提供冷却水,但是针对小型清洁船上,该种结构非常不实用,且设置的结构过于复杂,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冷却器靠近明轮的后方并位于舷外,由大流量且相对干净的水对油路进行冷却,使得回油能够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同时,能够随时将冷却器自舷侧取出进行清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而且特别适用于小型水面清洁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包括具有回油口和出油口的油箱、通过出油管与出油口相连通的工作元器件、通过第一回油管与工作元器件相连通的冷却器、用于将冷却器与回油口相连通的第二回油管,其中冷却器能够拆卸的设置在船舷的外侧,且位于明轮的后方靠近明轮设置,当船位于水面上时,冷却器位于液面以下。
优选地,船舷的外侧设有安装槽,冷却器能够沿着竖直方向插接在安装槽内。
优选地,构成安装槽的两侧臂形成的槽口宽度自船舷内向外逐渐变小,冷却器设有与槽口相匹配的缺角。由槽口和缺角的配合设置,便于冷却器的稳定安装。
优选地,冷却器包括与第一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一腔体、与第二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二腔体、用于将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多根导流管、以及用于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固定连接的定位架,其中多个导流管构成与船外水换热的核心部件,且将液压油自第一腔体导入第二腔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多根导流管均匀分布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且与第一腔体连接端部高于与第二腔体连接的端部;多根导管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地,分别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冷却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外侧面上的插槽、能够沿着竖直方向插入插槽中的能够对水进行过滤的格栅板。
具体的,在格栅板朝外的侧上部还有便于将格栅板自插槽中取出的把手部。
此外,工作元器件与第一回油管通过球阀三通相连接。球阀三通的主要目的便于停机检修或冷却器表面清理时,只需要打开中间球阀,同时关闭两侧的球阀即可;反之需要冷却时,关闭中间球阀,打开两侧球阀即可。
优选地,油路系统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回油口和出油口处的回油滤芯和出油滤芯;设置在出油管上用于将油箱内液压油泵入工作元器件的泵和电机;用于将第一回油管与第二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三回油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及所述第三回油管上控制阀。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冷却器靠近明轮的后方并位于舷外,由大流量且相对干净的水对油路进行冷却,使得回油能够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同时,能够随时将冷却器自舷侧取出进行清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而且特别适用于小型水面清洁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油路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冷却器的放大示意图(拆除格栅板后);
其中:1、油箱;10、回油口;11、出油口;2、出油管;3、工作元器件;4、第一回油管;5、冷却器;50、缺角;51、第一腔体;52、第二腔体;53、导流管;54、插槽;55、格栅板;550、把手部;56、定位架;57、提手;6、第二回油管;7、明轮;8、安装槽;80、槽口;9、球阀三通;12、回油滤芯;13、出油滤芯;14、泵;15、电机;16、第三回油管;17、控制阀;a、第一接口;b、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所涉及小型的水面清洁船的油路系统,其包括具有回油口10和出油口11的油箱1、通过出油管2与出油口10相连通的工作元器件3、通过第一回油管4与工作元器件3相连通的冷却器5、用于将冷却器5与回油口10相连通的第二回油管6,其中冷却器5能够拆卸的设置在船舷的外侧,且位于明轮7的后方靠近明轮7设置,当船位于水面上时,冷却器5位于液面以下。在此注明一下,申请人定义明轮7的后方,应该根据本领域常识理解为船头为前,船尾为后,船向前方行驶。
具体的,在船舷的外侧设有安装槽8,冷却器5能够沿着竖直方向插接在安装槽8内。
构成安装槽8的两侧臂形成的槽口80宽度自船舷内向外逐渐变小,冷却器5设有与槽口80相匹配的缺角50。由槽口80和缺角50的配合设置,便于冷却器5的稳定安装。
冷却器5包括与第一回油管4相连通的第一腔体51、与第二回油管6相连通的第二腔体52、用于将第一腔体51与第二腔体52相连通的多根导流管53、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52外侧面上的插槽54、能够沿着竖直方向插入插槽54中的能够对水进行过滤的格栅板55、用于将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52固定连接的定位架56、设置在定位架56上的提手57。
多个导流管53构成与船外水换热的核心部件,且将液压油自第一腔体51导入第二腔体52内。
多根导流管53均匀分布在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52之间,且与第一腔体51连接端部高于与第二腔体52连接的端部;多根导管53相互平行设置。
同时,分别在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52上设有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第一回油管4和第二回油管5分别通过软管(图中未显示)与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相连通。
具体的,在格栅板55朝外的侧上部还有便于将格栅板55自插槽中取出的把手部550。
工作元器件3与第一回油管4通过球阀三通9相连接。球阀三通9的主要目的便于停机检修或冷却器表面清理时,只需要打开中间球阀,同时关闭两侧的球阀即可;反之需要冷却时,关闭中间球阀,打开两侧球阀即可。
此外,上述的油路系统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回油口10和出油口11处的回油滤芯12和出油滤芯13;设置在出油管2上用于将油箱1内液压油泵入工作元器件3的泵14和电机15;用于将第一回油管4与第二回油管6相连通的第三回油管16;分别设置在第一回油管4、第二回油管6及第三回油管16上控制阀17。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包括具有回油口和出油口的油箱、通过出油管与所述出油口相连通的工作元器件、通过第一回油管与所述工作元器件相连通的冷却器、用于将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回油口相连通的第二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能够拆卸的设置在船舷的外侧,且位于明轮的后方靠近所述明轮设置,当船位于水面上时,所述的冷却器位于液面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船舷的外侧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冷却器能够沿着竖直方向插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臂形成的槽口宽度自所述船舷内向外逐渐变小,所述的冷却器设有与所述槽口相匹配的缺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包括与第一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二腔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多根导流管、以及用于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固定连接的定位架,其中多个所述导流管构成与船外水换热的核心部件,且将液压油自所述的第一腔体导入所述第二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导流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且与所述的第一腔体连接端部高于与所述第二腔体连接的端部;所述的多根导管相互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的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分别通过软管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外侧面上的插槽、能够沿着竖直方向插入所述插槽中的能够对水进行过滤的格栅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栅板朝外的侧上部还有便于将所述格栅板自所述插槽中取出的把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元器件与所述的第一回油管通过球阀三通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路系统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回油口和所述出油口处的回油滤芯和出油滤芯;设置在所述出油管上用于将所述油箱内液压油泵入所述工作元器件的泵和电机;用于将所述第一回油管与所述第二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三回油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及所述第三回油管上控制阀。
CN201710303339.2A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Pending CN107131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3339.2A CN107131180A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3339.2A CN107131180A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1180A true CN107131180A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15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3339.2A Pending CN107131180A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311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2772A (zh) * 2017-09-18 2018-02-09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多体结构的水下平台的舷外海水冷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2772A (zh) * 2017-09-18 2018-02-09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多体结构的水下平台的舷外海水冷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7213B2 (en) Sea water system and floating vessel comprising such system
RU2615840C2 (ru) Способ применения судна новым способом и многоцелевое судно
CN202783722U (zh) 舷外冷却的全回转拖船
US10272983B2 (en) Boat heat exchang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2745321B (zh) 内河船舶可升降式吊舱艏侧推装置
CN206785788U (zh)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CN201751295U (zh) 船用靴式海底门
CN105799863B (zh)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CN107131180A (zh) 一种冷却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统
CN105799862B (zh) 一种混合动力集散两用货船
CN204096078U (zh) 船舶机械设备冷却系统
CN204713354U (zh) 一种船舶的锚链舱结构
CN102887219A (zh) 舷外冷却的全回转拖船
CN105947161A (zh) 集成冷却油箱的喷水推进装置进流管道及液压控制系统
CN2422236Y (zh) 潜水艇水舱新型进排水装置
CN106246645A (zh) 一种散热器及喷水推进装置
CN205737976U (zh)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CN101065288B (zh) 用于回收容纳在沉船储藏舱中的污染液体的设备
KR20090111106A (ko) 선박용 씨 체스트
CN206734557U (zh) 一种游艇的组合排水系统
CN106218823A (zh) 一种海洋打桩船
KR101239345B1 (ko) 선박
CN206856956U (zh) 一种多角度高压喷射防海底门堵塞设备
CN205931166U (zh) 一种用于渔船的保鲜装置
HRP20031082A2 (en) Installation for the recovery of polluting fluid contained in at least one transverse section in tanks of a sunken vess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