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22982A - 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22982A
CN107122982A CN201710286603.6A CN201710286603A CN107122982A CN 107122982 A CN107122982 A CN 107122982A CN 201710286603 A CN201710286603 A CN 201710286603A CN 107122982 A CN107122982 A CN 107122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false
false proof
distinguishing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66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Quantum Cloud Co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Quantum Cloud Co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Quantum Cloud Co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Quantum Cloud Co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866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22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22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2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或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时,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获取所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作为第二防伪图码;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并统计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发送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鉴伪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目前的鉴伪方法智能度不高,或仿冒成本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鉴伪结果准确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防伪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问题日益突出,众所周知,假冒伪劣产品的安全系数极低,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消费者很难鉴别所买的产品是否为正品、并且也不方便检测。
为了对产品进行防伪,企业采用了设定的防伪措施,使用户可以通过专用识别仪器或带有NFC功能手机识别产品的真假,但是此种方式普通消费者不容易鉴别,识别极为不便;也有企业提供的防伪措施是胶帽及标签观察、触摸识别等,此类方式依托人体感官判别,没有具体标准,真假判定凭借个人经验,无法保证识别是否正确。还有企业使用的技术都是通用防伪技术,制假者花费少量成本,也能找到制作热敏感应、物理花纹等类似技术,制造出以假乱真的防伪材料和防伪技术仿品,并无安全性可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提高鉴伪结果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包括:
在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或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时,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其中,所述鉴伪引导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扫描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
获取所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作为第二防伪图码;
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并统计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
发送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品的鉴伪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图码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或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时,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其中,所述鉴伪引导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扫描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
第二图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作为第二防伪图码;
图码匹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并统计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
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品的鉴伪系统,包括:
客户端,用于扫描产品的外包装和/或内包装的防伪图码;
鉴伪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扫描的所述防伪图码,根据所述防伪图码与企业服务器的访问路径的关联关系,确定对应的企业服务器,发送所述防伪图码至所述企业服务器;以及,获取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并发送所述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客户端;以及,获取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并发送所述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客户端;
企业服务器,配置有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产品的鉴伪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别获取产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实现了对产品的智能匹配鉴伪功能,在匹配鉴伪功能的基础上,记录内包装对应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若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相匹配且内包装的防伪图码是首次被扫描,则判定产品为正品,并在客户端显示鉴伪结果;解决目前的鉴伪方法智能度不高,或仿冒成本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鉴伪结果准确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一种鉴伪引导页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在黑名单中产品的扫描效果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正品的扫描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一种产品的鉴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一种产品的鉴伪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适用于鉴别产品真假的情况,优选适用于打击回收正品内包装制造假货的制假做法。该方法可以由产品的鉴伪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硬件和/或软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企业ERP系统中,尤其可以是集成于企业服务器上。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在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或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时,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其中,防伪图码是用于标识产品真伪的唯一特有的识别码,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的防伪图码也是不同的。示例性的,防伪图码可以是点阵码和数字码等类型的识别码,或者是经过加密处理的上述识别码。防伪图码中包含产品的名称、属性和生成厂家等产品本身具有的属性信息,还包括产品的溯源信息(如产品的扫码信息)等。
客户端可以通过调用该客户端所在的终端中摄像头的方式,对产品外包装或内包装进行扫描,获得产品的防伪图码。示例性的,当用户需要对产品进行鉴伪时,可以借助安装了本实施例中客户端的智能手机扫描产品外包装得到第一防伪图码。该客户端在获取该第一防伪图码后,通过网络传送至后台的鉴伪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鉴伪服务器实现客户端与各个产品对应的企业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鉴伪服务器中存储有防伪图码与企业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关联关系。
鉴伪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防伪图码后,根据防伪图码与企业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企业服务器。鉴伪服务器将第一防伪图码发送至该企业服务器。
企业服务器在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或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时,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该鉴伪服务器,以通过该鉴伪服务器将鉴伪引导信息发送至客户端。其中,鉴伪引导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扫描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示例性的,鉴伪引导信息可以以弹出框的形式在移动终端上显示,显示的内容可以是“产品内外包装上各有1个防伪图码,当前已对内或外防伪图码扫描一次,请扫描剩余防伪图码,进行匹配鉴伪”等。
可以理解的是,先扫描外包装的防伪图码,还是先扫描内包装的防伪图码,对后续的匹配鉴伪操作没有影响,本实施例并不对内/外包装的防伪图码的扫描顺序进行限定。可选的,根据用户拆开产品包装的顺序,通常先扫描外包装上的外防伪图码,将该外防伪图码作为第一防伪图码,再扫描内包装上的内防伪图码,将该内防伪图码作为第二防伪图码。
步骤120、获取所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作为第二防伪图码。
通过鉴伪引导信息的提示,可以借助安装了本实施例中客户端的智能手机扫描产品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示例性的,当第一防伪图码是外包装上的防伪图码时,借助安装了该客户端的智能手机扫描产品的内包装上的防伪图码,即为第二防伪图码。该客户端在获取该第二防伪图码后,通过网络传送该第二防伪图码至后台的鉴伪服务器。从而,通过鉴伪服务器发送该第二防伪图码至企业服务器。
步骤130、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并统计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
企业服务器在获取到内包装对应的防伪图案时,计数器加1,以统计内包装的防伪码被扫描的次数。
企业服务器根据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确定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关联防伪图码。然后,判断该关联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是否相同。根据判断结果得到鉴伪结果。如果该关联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相同,则判断内包装对应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是否为1,若是,则确定产品属于正品(或真货);否则,确定产品属于假货。
步骤140、发送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其中,鉴伪结果包括产品为正品及产品为假货。优选的,在产品为假货时,包括如下几种情况:防伪图案为伪造的识别码(图码数据库中无记录);内外包装上的防伪图码不匹配或内外包装上的防伪图码匹配但内包装上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超过1次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别获取产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实现了对产品的智能匹配鉴伪功能,在匹配鉴伪功能的基础上,记录内包装对应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若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相匹配且内包装的防伪图码是首次被扫描,则判定产品为正品,并在客户端显示鉴伪结果。匹配鉴伪操作在企业服务器中进行,避免将各个企业的图码数据库上传至鉴伪服务器等外部服务器,从而,保障了图码数据库的数据安全性,使不法分子不容易获知企业的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从而,增加了仿造假冒产品的难度,解决目前的鉴伪方法智能度不高,或仿冒成本较低的问题,采用内外包装上的防伪图码进行匹配鉴伪,并结合内包装的防伪图码的被扫描次数的鉴伪方式,达到了提高鉴伪结果准确度的效果。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10、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
示例性的,用户需要对某产品执行鉴伪操作时,打开客户端,执行扫码操作,通过安装有该客户端的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获取产品外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然后,客户端通过网络将该第一防伪图码上传至鉴伪服务器。由于预先将企业服务器的访问路径及防伪图码关联存储于所述鉴伪服务器中。从而,在鉴伪服务器获取第一防伪图码时,鉴伪服务器根据第一防伪图码确定与其对应的企业服务器,进而,将该第一防伪图码发送至企业服务器。
步骤220、判断第一防伪图码是否属于设定的黑名单或为无效防伪码,若是,则执行步骤280,否则,执行步骤230。
其中,黑名单中存储已被鉴别出来的假货的防伪图码信息。示例性的,在企业的图码数据库(例如ERP数据库)中对已被鉴别为假货的产品的内/外包装上的防伪图码信息进行标记,以黑名单的形式存储该被标记的防伪图码。当客户端再次扫描此被标记的防伪图码时,就能马上鉴别该产品为假货,通过对数据的标识和处理,避免已经用过的产品的防伪图码被造假者二次利用。
其中,无效防伪码可以指企业服务器无法识别的识别码,例如,未存储于企业的图码数据库的识别码等。
在鉴伪服务器获取第一防伪图码时,根据该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查询该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识别码的涵义,从而获取该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判断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是否属于设定的黑名单或为无效防伪码,若是,则执行步骤280,初步判定产品为假货,将判定结果反馈给客户端。若否,则执行步骤230。
步骤230、发送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至鉴伪服务器。
企业服务器根据第一防伪图码查询企业的图码数据库,确定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产品信息包括产品的名称、属性和生成厂家等产品本身具有的属性信息,将该产品信息发送至鉴伪服务器,以通过鉴伪服务器发送该产品信息至客户端,从而,在客户端展示该产品信息。可选的,以图文形式在客户端展示产品信息。
优选的,还可以根据第一防伪图码确定产品的溯源信息(例如产品的扫码信息),将该溯源信息发送至鉴伪服务器,以通过鉴伪服务器发送该溯源信息至客户端,并在客户端展示该溯源信息。
企业服务器根据该第一防伪图码确定其是否能够进行匹配鉴伪操作,若可以,则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鉴伪服务器,以通过鉴伪服务器发送该鉴伪引导信息至客户端,并以鉴伪引导页面的形式在客户端展示该鉴伪引导信息。
步骤240、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内包装的第二防伪图码。
第二防伪图码的获取方式与第一防伪图码相似,此处不再赘述。鉴伪服务器在获取第二防伪图码后,发送该第二防伪图码至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企业服务器。
步骤250、判断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是否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260,否则,执行步骤280。
预先在企业服务器中将第一防伪图码及第二防伪图码进行关联。示例性的,以白名单的形式将第一防伪图码与对应的第二防伪图码进行关联,并将该白名单存储于图码数据库中。企业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确定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关联防伪图码。判断该关联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认为第一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相匹配,否则,认为第一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不匹配。若第一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相匹配,则执行步骤260,否则,执行步骤280。
步骤260、判断第二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是否等于1次,若是,则执行步骤270,否则,执行步骤280。
企业服务器若查询到第一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一一对应匹配,则查询内包装盒/袋上的防伪图码历史被扫描的次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累加本次扫描作为内包装盒/袋上防伪图码实际被扫描的次数。例如,在第一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一一对应匹配时,查询到内包装盒/袋上的防伪图码的历史扫描次数为0,则在累加了本次扫描后内包装盒/袋上防伪图码实际被扫描的次数为1次。若内包装盒/袋上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为1次,则执行步骤270。若内包装盒/袋上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大于1次,则执行步骤280。
步骤270、鉴伪结果为产品是正品,发送鉴伪结果和第二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鉴伪服务器。
步骤280、鉴伪结果为产品是假货,发送鉴伪结果和第二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鉴伪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时,先执行判断第一防伪图码是否属于设定的黑名单或为无效防伪码的操作,可以初步判定产品为假货还是正品。在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效果的同时,还能快速的鉴别出假货,并提示消费者,简化了假货的鉴伪流程,提高了鉴伪效率。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310、鉴伪服务器获取客户端扫描的产品外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根据第一防伪图码与企业服务器的访问路径的关联关系,确定对应的企业服务器,发送第一防伪图码至所述企业服务器。
步骤320、企业服务器根据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得到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防伪溯源信息和产品的属性信息。
步骤330、企业服务器发送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防伪溯源信息、产品的属性信息及鉴伪引导页发送给鉴伪服务器。
其中,鉴伪引导页包括鉴伪引导信息,如图4a示出一种鉴伪引导页的示意图。
步骤340、鉴伪服务器接收到该防伪溯源信息、产品的属性信息及鉴伪引导页后,发送给本次扫描操作对应的客户端。
步骤350、客户端展示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防伪溯源信息、产品的属性信息及鉴伪引导页。
步骤360、鉴伪服务器获取客户端扫描产品内包装的第二防伪图码。
步骤370、鉴伪服务器将第二防伪图码发送至该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企业服务器。
步骤380、企业服务器对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进行匹配鉴伪处理,并统计第二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将该匹配鉴伪结果以及第二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发送给鉴伪服务器。
步骤390、鉴伪服务器发送该匹配鉴伪结果及第二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客户端。
由于企业服务器将产品自身的属性信息、鉴伪结果以及内包装的第二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发送给鉴伪服务器,再通过鉴伪服务器将上述属性信息、鉴伪结果以及第二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发送给客户端进行展示。在产品的外包装首次被拆封时,如果内包装的防伪图码不是首次被扫描,则提醒消费者此产品已经被其他人扫描鉴伪过,属于假货。此外,将此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进行标识,企业可以将其拉入黑名单,将该被标记的防伪图码存入黑名单中。消费者再次扫描此防伪码图就会提示此为假货的,以免此码图被人再次回收利用制造假货,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图4b示出了黑名单中产品的扫描效果示意图。
示例性的,以某品牌的酒的内外包装的匹配鉴伪为例进行说明。某酒在出厂时,内外包装上都设置了唯一的防伪图码作为标识,而且两者进行了关联,且内外包装上的防伪图码对应不同的编号及对应相同的产品信息。
首先,运用防伪码图自身防复制的特定技术属性防伪。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外包装盒上的防伪图码,通过的企业服务器返回产品信息就能获知产品的真伪。如果返回的产品信息属于正常的产品介绍,则初步判定此产品为真,用户可以根据页面提示选择是否去匹配鉴伪。此外,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客户端会接收到“假货”的提示(如图4b所示)。一种情况是此外包装盒上的防伪图码被存储在黑名单中;另外一种情况是此防伪码图为假(图码数据库中未存储),手机无法识别。
消费者根据客户端的鉴伪引导页的提示选择去匹配鉴伪,因为在某酒产品内外包装上的防伪码图代表的产品信息是内外对应的,在手机扫描内包装盒上的防伪码图之后,显示和外包装盒上扫描的产品信息一致则为真酒,如图4c所示的正品的扫描效果示意图,如果不一致,即可判断为假酒。此方法能够打击回收真酒瓶制造假酒的制假做法。
因为企业服务器会记录每一个防伪图码的扫描记录,并可以反应在客户端上,正品酒内包装在拆包后扫描显示第一次扫描,消费者被告知为正品,可做到万无一失,彻底防伪。
实施例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一种产品的鉴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产品的鉴伪装置包括:第一图码获取模块510、第二图码获取模块520、图码匹配模块530及结果发送模块540。
第一图码获取模块510,用于在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或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时,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其中,所述鉴伪引导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扫描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
第二图码获取模块520,用于获取所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作为第二防伪图码;
图码匹配模块530,用于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并统计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
结果发送模块540,用于发送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产品的鉴伪装置,其匹配鉴伪操作在企业服务器中进行,避免将各个企业的图码数据库上传至鉴伪服务器等外部服务器,从而,保障了图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性,使不法分子不容易获知企业的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从而,增加了仿造假冒产品的难度,解决目前的鉴伪方法智能度不高,或仿冒成本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鉴伪结果准确度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
第一预判定模块,用于在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之前,根据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是否属于设定的黑名单或为无效防伪码;
若是,则判定产品为假货;否则,发送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图码匹配模块53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关联防伪图码;
判断所述关联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是否相同;
若相同,在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为1时,确定产品为正品;
否则,则确定产品为假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
第二预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大于1次时,判定产品为假货。
实施例五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一种产品的鉴伪系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产品的鉴伪系统包括:客户端610、鉴伪服务器620及企业服务器630。
客户端610,用于扫描产品的外包装和/或内包装的防伪图码;
鉴伪服务器620,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扫描的所述防伪图码,根据所述防伪图码与企业服务器的访问路径的关联关系,确定对应的企业服务器,发送所述防伪图码至所述企业服务器;以及,获取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并发送所述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客户端;以及,获取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并发送所述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客户端;
企业服务器630,配置有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产品的鉴伪装置。
可替换的,该企业服务器630发送第一次扫描的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至鉴伪服务器620。该鉴伪服务器620在获取到所述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后,将其发送至客户端610。
上述产品的鉴伪系统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鉴伪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鉴伪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或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时,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其中,所述鉴伪引导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扫描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
获取所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作为第二防伪图码;
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并统计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
发送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企业服务器的访问路径及防伪图码关联存储于所述鉴伪服务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是否属于设定的黑名单或为无效防伪码;
若是,则判定产品为假货;否则,发送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关联防伪图码;
判断所述关联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是否相同;
若相同,在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为1时,确定产品为正品;
否则,则确定产品为假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大于1次时,判定产品为假货。
6.一种产品的鉴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图码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或内包装的第一防伪图码时,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其中,所述鉴伪引导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扫描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
第二图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鉴伪服务器发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中未被扫描的包装上的防伪图码,作为第二防伪图码;
图码匹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和第二防伪图码执行匹配鉴伪操作,并统计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
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预判定模块,用于在发送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之前,根据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是否属于设定的黑名单或为无效防伪码;
若是,则判定产品为假货;否则,发送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鉴伪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码匹配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防伪图码查询图码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第一防伪图码对应的关联防伪图码;
判断所述关联防伪图码与第二防伪图码是否相同;
若相同,在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为1时,确定产品为正品;
否则,则确定产品为假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预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大于1次时,判定产品为假货。
10.一种产品的鉴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用于扫描产品的外包装和/或内包装的防伪图码;
鉴伪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扫描的所述防伪图码,根据所述防伪图码与企业服务器的访问路径的关联关系,确定对应的企业服务器,发送所述防伪图码至所述企业服务器;以及,获取防伪图码对应的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并发送所述产品信息、防伪溯源信息及鉴伪引导信息至所述客户端;以及,获取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并发送所述鉴伪结果及内包装的防伪图码被扫描的次数至所述客户端;
企业服务器,配置有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的鉴伪装置。
CN201710286603.6A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7122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6603.6A CN107122982A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6603.6A CN107122982A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2982A true CN107122982A (zh) 2017-09-01

Family

ID=5972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6603.6A Pending CN107122982A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229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6450A (zh) * 2018-08-08 2018-12-14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
CN110084623A (zh) * 2019-04-18 2019-08-02 深圳市科迈爱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防伪方法、装置和立体标签防伪产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9770A (zh) * 2013-12-26 2014-04-16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新型的防伪溯源系统及其方法
CN103793824A (zh) * 2013-12-31 2014-05-14 青岛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食品追溯的防伪系统
CN104599145A (zh) * 2015-02-13 2015-05-06 滦县捷澳建材有限公司 产品信息查询系统
CN105701670A (zh) * 2016-01-14 2016-06-22 深圳活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防伪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05761087A (zh) * 2016-02-03 2016-07-13 上海皆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类产品二维码匹配验证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5930892A (zh) * 2016-04-22 2016-09-07 深圳活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logo二维码防伪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9770A (zh) * 2013-12-26 2014-04-16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新型的防伪溯源系统及其方法
CN103793824A (zh) * 2013-12-31 2014-05-14 青岛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食品追溯的防伪系统
CN104599145A (zh) * 2015-02-13 2015-05-06 滦县捷澳建材有限公司 产品信息查询系统
CN105701670A (zh) * 2016-01-14 2016-06-22 深圳活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防伪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05761087A (zh) * 2016-02-03 2016-07-13 上海皆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类产品二维码匹配验证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5930892A (zh) * 2016-04-22 2016-09-07 深圳活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logo二维码防伪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6450A (zh) * 2018-08-08 2018-12-14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
CN108996450B (zh) * 2018-08-08 2023-12-12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
CN110084623A (zh) * 2019-04-18 2019-08-02 深圳市科迈爱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防伪方法、装置和立体标签防伪产品
CN110084623B (zh) * 2019-04-18 2021-03-19 深圳市科迈爱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防伪方法、装置和立体标签防伪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2337A (zh) 一种商品防伪溯源线上和线下识别系统及方法
US11042738B2 (en) Simple authentication of elements in blister packages
CN103914779A (zh) 产品防伪或溯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34475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关联度分析的溯源防伪方法
CN114119039A (zh) 带有双层防伪码的产品及产品溯源防伪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5046500A (zh) 一种商品轨迹的防伪和物流监控方法
CN103544517A (zh) 一种农产品溯源防伪系统及其使用的二维码标签
CN104156864A (zh) 二维码防伪系统及其防伪方法
CN107358753A (zh) 快递柜取件方法、快递信息系统以及快递柜
US20150356803A1 (en) Item authentication
CN110348243A (zh) 网购和/或快递隐私保护的方法与系统
US113285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nformation, and device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CN104995623A (zh) 用于标记物品的方法和系统、以此方式标记的物品、以及用于验证所标记的物品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33566A (zh) 用于包裹保存装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22982A (zh) 一种产品的鉴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62364B (zh) 一种明码与密码相结合的个体识别标识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Šandi et al. Smart tags for brand protection and anti-counterfeiting in wine industry
CN103426092A (zh) 面向食品安全的二维码验证方法
CN110570204A (zh) 包装物品防伪方法及其系统
CN107086995A (zh) 防伪标签、商品防伪方法、终端、平台及系统
KR20210048124A (ko) 무인 택배함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274307A (zh) 一种产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0503437A (zh) 基于多标识的物品防伪方法及其系统
CN112834531A (zh) 一种用于安检行业的物品与扫描图像精确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11814940A (zh) 多维码生成方法及系统、校验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