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20798A -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20798A
CN107120798A CN201710349196.9A CN201710349196A CN107120798A CN 107120798 A CN107120798 A CN 107120798A CN 201710349196 A CN201710349196 A CN 201710349196A CN 107120798 A CN107120798 A CN 107120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defrosting
preset tim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91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491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207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20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07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为了更准确地判断进入除霜的时机,本发明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检测室外机盘管温度;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计算获取的差值的平均值;获取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基于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根据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由于相对湿度对空调器结霜的影响,加入相对湿度的判断条件后,通过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可以最大程度地扩展除霜判断的时间窗口,从而更合理地判断室外机是否已稳定地处于结霜状态,避免瞬时结霜导致空调器频繁进入除霜操作的现象。

Description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一种能够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制冷剂在在循环管路之间通过高压/低压/气态/液态的状态转换来使室内环境温度降低或者升高,即从室内机的角度来看,空调器处于制冷或者制热工况。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空调室外机(蒸发器)的盘管上容易结霜,室外机盘管结霜会导致制冷系统的性能下降,从而影响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需要对空调器的室外机盘管进行及时而有效的除霜。
为解决空调器的结霜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制冷除霜(使四通阀换向,逆循环)或者旁通除霜(从压缩机的高压端单独引出回路至空调室外机)的方式对空调室外机进行除霜。其中,采用制冷除霜方式时室内的环境温度会明显地下降,从而降低空调的制热效果,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即牺牲了用户体验。采用旁通除霜方式时冷媒会继续进入空调室内机中进行制热,即,可以使空调器仍然维持在制热工况,因此旁通除霜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除霜方式确定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室内环境的制热效率不受影响,应当尽可能避免假除霜(满足除霜条件,但由于空气的湿度比较低等原因,此时的机组实际并没有结霜)或者除霜过度(满足继续除霜的条件,但由于空气的温度比较高等原因,此时的机组实际已经完成除霜)的次数。鉴于此,选择合适的除霜时机显得至关重要。目前的除霜方法通常需要引入环境温度,如可以通过设定几个室外环境温度的区间,在每个区间设定一个固定的温差(环境温度与室外机盘管温度的差值)来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但是,这种方式在进入除霜的时机判断上会有误差,往往会出现假除霜或者除霜过度的现象。
申请号为“201410372226.4”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空调除霜方法,该申请中,室外机进入除霜模式的时机是室外机盘管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利用该条件判断进入除霜的时机往往存在频繁除霜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室外机盘管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即进行除霜,这样一来,很可能室外机盘管的温度刚刚低于露点温度,还未开始结霜或者结霜量很小,空调器就进入了除霜模式,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除霜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更准确地判断进入除霜的时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该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检测室外机盘管温度;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计算获取的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获取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基于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
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是否大于预设湿度阈值,在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的情形下,判断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判断是否进入除霜模式;在所述室外机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的情形下,判断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判断是否进入除霜模式。
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室外机出所在位置相对湿度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的情形下:如果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判断该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使所述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不进入除霜模式。
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的情形下:
如果所述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判断该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时间,
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则使所述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不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则不进入除霜模式。
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湿度阈值为60%-80%内的任意值,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10-15秒内任意值,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2分钟内任意值,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2-3分钟内的任意值。
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湿度阈值为70%,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15秒;并且/或者所述第一设定阈值为0摄氏度,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分钟;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设定阈值为1摄氏度,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2分钟。
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在所述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之后,比较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第三设定阈值;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
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大于所述第三设定阈值的情形下,判断该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则使所述空调器退出除霜模式;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不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则使所述空调器维持所述除霜工况。
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设定阈值为6-10摄氏度范围内的任意值;并且/或者所述第四预设时间为30-60秒范围内的任意值。
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除霜模式为通过导通旁通支路的方式对室外机盘管进行除霜的旁通除霜模式;并且/或者“获取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室外机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基于室外机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与直接比较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方式相比,通过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可以最大程度地扩展除霜判断的时间窗口,从而更合理地判断室外机是否已稳定地处于结霜状态,避免瞬时结霜导致空调器频繁进入除霜操作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加入相对湿度对空调器结霜的影响,即相对湿度越高,空调器结霜也越容易,因此,加入相对湿度的判断条件后,能够更进一步确定其结霜程度,避免空调器出现频繁除霜的现象。再者,在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再判断该状态的持续时间,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室外机的结霜程度,在避免频繁进入除霜操作的前提下,保证除霜操作的力度和效果,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在进行除霜时,选择旁通除霜的方式,这样一来,在旁通除霜的过程中,压缩机不停机,四通阀也不换向,空调器不间断地进行制热,可极大地保证空调器的制热效果,使得室内温度波动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的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进入除霜的时机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旨在使空调器在合适的除霜时机进入除霜模式,避免出现假除霜、除霜过度等现象,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甚至避免由于除霜而导致的空调制热效果降低现象。
首先参阅图1,该图是现有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调器主要包括室外机1、室内机2、压缩机3、四通阀4以及节流装置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空调器的结构属于熟知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阅图2,本发明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10,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检测室外机盘管温度;S120,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S130,计算获取的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S140,获取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S150,基于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根据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
关于相对湿度的说明,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也就是指某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之比,这个比值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用RH表示。相对湿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空气内实际所含的水气密度(用d1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密度(用d2表示)的百分比,即RH(%)=d1/d2x 100%;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实际的空气水气压强(用p1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强(用p2表示)的百分比,即RH(%)=p1/p2x 10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室外机上设置一个湿度传感器来获取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
在上述步骤S110-S150中,在判断是否使空调进入除霜模式时,首先判断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然后依据该相对湿度的值,再根据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其中,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因此,当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低于该露点温度时,室外机上就会很容易结霜。为了进一步判断室外机的结霜程度,避免空调器出现频繁除霜的现象,以便更准确地判断进入除霜的时机,本发明加入相对湿度的判断条件后,再根据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具体而言,仅根据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大小来判断进入除霜的时机,存在频繁除霜的现象。例如,冬季时,由于气候原因,一阵冷风吹过也很可能导致室外机盘管温度的突然降低,而出现瞬间结霜的情形;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变化而出现在某一时刻的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而紧接着又再次恢复正常(即这一时刻的衰减速度的变化属于异常变化),那么此时根据这一时刻的判断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显然不是合适的时机,如果出现多次这种情形,则会造成频繁除霜。本发明的判定条件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露点温度的数值与气压和水蒸气含量有关,露点温度的值可以利用现有的露点温度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也可以利用相关仪器(如露点仪)测量出露点温度。然后将该露点温度设定到空调器的程序内。又或者通过空调器本身获取所在环境的露点温度后,自动更新程序内的露点温度值。
下面对上述步骤S110-S150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步骤S110中,可以通过设置在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外机盘管温度,也可以通过其他已知的手段获取室外机盘管温度,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步骤S120中,优选地,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10-20秒范围内的任意值。例如,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设置为10秒、15秒、20秒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适宜的第一预设时间。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为15秒,即每隔15秒获取一次室外机盘管的温度,然后获取的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可用如下公式表示:ΔT=Tes-Ti,其中,ΔT为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Tes为露点温度,Ti为室外机盘管温度。
在步骤S130中,基于步骤S120中得到的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每一分钟计算一次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的平均值。即每分钟内可以获取四个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分别表示为ΔT1、ΔT2、ΔT3、ΔT4,其平均值M=(ΔT1+ΔT2+ΔT3+ΔT4)/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然是每一分钟计算一次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设定在其他时间内(如30s、90s等)计算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这些都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步骤S140中,通过在室外机上设置湿度传感器来获取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值。相对湿度用HR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将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室外机出风口处,获取室外机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并将该室外机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作为判断除霜时机的一个依据。
在步骤S150中,基于室外机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举例而言,在HR>70%的情形下,首先判断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优选地,第一设定阈值为0摄氏度。那么,该情形(HR>70%)下,当M=(ΔT1+ΔT2+ΔT3+ΔT4)/4不大于0时,判断为空调还不需要进入除霜,此时使空调器维持当前工况,不进入除霜模式。当M=(ΔT1+ΔT2+ΔT3+ΔT4)/4大于0时,再判断该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为区间1-2分钟内的任意值。以第二预设时间为0分钟为例,当平均值M>0的状态持续时间达到1分钟,判断为室外机的结霜量已经已满足除霜时机的要求,此时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否则,即平均值M>0的状态持续时间未达到1分钟,判断为空调器还不需要进入除霜,此时使空调器维持当前工况,不进入除霜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结霜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结霜量也会逐渐增加,通过设定“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准确判断室外机的结霜程度,从而更准确地选择除霜时机。
在HR≤70%的情形下,首先判断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优选地,第二设定阈值为2摄氏度。那么,该情形(HR≤70%)下,当M=(ΔT1+ΔT2+ΔT3+ΔT4)/4不大于1时,判断为空调还不需要进入除霜,此时使空调器维持当前工况,不进入除霜模式。当M=(ΔT1+ΔT2+ΔT3+ΔT4)/4大于1时,再判断该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时间。本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时间为区间2-3分钟内的任意值。以第二预设时间为2分钟为例,当平均值M>1的状态持续时间达到2分钟,判断为室外机的结霜量已经已满足除霜时机的要求,此时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否则,即平均值M>1的状态持续时间未达到2分钟,判断为空调器还不需要进入除霜,此时使空调器维持当前工况,不进入除霜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结霜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结霜量也会逐渐增加,通过设定“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准确判断室外机的结霜程度,从而更准确地选择除霜时机。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中的第一设定阈值为0,第二设定阈值为1,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其他合适的阈值,如第一设定阈值设置为0.5摄氏度,第二设定阈值设定为1.5摄氏度等。由于第一设定阈值的设定(HR>70%时)和第二设定阈值的设定(HR≤70%时)都是依据相对湿度设定的,相对湿度较大时,结霜也相对容易,因此,通常情况下第一设定阈值要小于第二设定阈值,从而实现更准确地判断进入除霜时机的目的。此外,上文中的相对湿度的值也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具体使用场景来设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检测室外机盘管温度和室外机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基于该相对湿度,根据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本实施例,在相对湿度确定的情形下,通过两个条件来准确判断进入除霜的时机,即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第二设定阈值,该状态所持续的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通过这两个条件,不仅可以判断出室外机已出现结霜,进一步还可以判断出结霜的程度,从而使进入除霜的时机更准确。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第一设定阈值、第二设定阈值均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置。
此外,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下列子步骤:步骤一:在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之后,比较室外机盘管温度与第三设定阈值;步骤二,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二的目的在于确定退出除霜的时机。由于除霜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降低空调的制热效果,从而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除霜模式,能够在保证除霜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除霜时间,从而减少对空调制热效果的影响。
具体而言,第三设定阈值可以为6-10摄氏度范围内的任意值。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三设定阈值为8摄氏度。在除霜模式下,当检测到室外机盘管温度Ti>8摄氏度时,再判断室外机盘管温度Ti>8的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30-60秒范围内的任意值。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为40秒,那么,当室外机盘管温度Ti>8的状态持续40秒以上时,则判断除霜已经完成,此时选择退出除霜。当室外机盘管温度Ti不大于8,或者室外机盘管温度Ti大于8但是持续时间未超过40秒,均判断为未完成除霜,此时继续除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退出除霜的条件为室外机盘管温度大于8摄氏度且持续40秒,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将退出除霜的条件设置为上述范围内的其他阈值,只要能够准确判断退出除霜的时机即可。
如上所述,在除霜模式下,通过将检测到的室外机盘管温度与第三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由于室外机盘管在结霜前后的温差比较大,因此,依据室外机盘管的温度变化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除霜是否完成,从而在保证除霜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除霜时间,减少对空调制热效果的影响。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的第二预设时间、第三设定阈值均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器具有旁通支路,除霜模式是通过导通旁通支路的方式对室外机盘管进行除霜的旁通除霜模式。具体地,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主要包括室外机1、室内机2、压缩机3、四通阀4、以及节流装置5(本实施例中为电子膨胀阀)以及连通压缩机3和室外机1的旁通支路6,旁通支路6上设置有单向旁通阀,如电磁阀61。如果达到除霜条件,则进入旁通除霜模式。如果达到退出除霜条件,则退出旁通除霜模式。下面在图3的基础上,结合图4对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除霜控制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流图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空调器运行制热状态下,每隔15秒检测一次室外机盘管温度Ti,并计算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ΔT=Tes-Ti,其中,Tes为露点温度,Ti为室外机盘管温度。然后计算算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的平均值M=(ΔT1+ΔT2+ΔT3+ΔT4)/4。获取室外机出风口的相对湿度HR,并判断HR是否大于70%。在HR大于70%的情形下,判断M是否满足条件:M>0摄氏度,且该状态(M>0)的持续时间达到1分钟。如果满足条件,则进入旁通除霜;如果不满足条件,则不进入除霜模式。在HR不大于70%的情形下,判断M是否满足条件:M>1摄氏度,且该状态(M>1)的持续时间达到2分钟。如果满足条件,则进入旁通除霜;如果不满足条件,则不进入除霜模式。关于M值的计算,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文描述的是通过四个温度衰减值来计算M,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来调整温度衰减值的个数以及每个温度衰减值的获取时间间隔,例如可以每隔10秒获取6个ΔT,也可以每隔20秒获取5个ΔT,等等。这种调整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
具体而言,当M满足进入除霜的条件时,空调器发送打开控制指令到电磁阀61,电磁阀61打开,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一部分经四通阀4进入室内机2继续制热,另一部分经旁通支路6直接进入室外机1。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可在较短的时间提高室外机1的机体温度,使结霜融化。这样一来,在旁通除霜过程中,压缩机3不停机,四通阀4也不换向,空调器不间断地进行制热,可极大地保证空调器的制热效果,使得室内温度波动较小。当N不满足条件时,则不进入除霜模式,直至M满足条件后再进入除霜模式。
继续参照图4,在除霜过程中,持续检测室外机盘管的温度Ti,并实时判断室外机盘管温度Ti是否大于8摄氏度,如果是并且维持8摄氏度以上达到40秒,则判断除霜完成,可以选择退出除霜。如果否,则持续进行除霜。退出除霜时,空调器发送关闭控制指令到电磁阀61,电磁阀61关闭,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全部经四通阀4进入室内机2制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缩短除霜时间,提升除霜效率,在进行旁路除霜时,可以将室外风机关闭,使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的热量大部分用于化霜。在退出除霜操作时,再将室外风机打开。
上述实施例虽然是以旁通除霜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的除霜控制方法并不限于具体的除霜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具体结构选择合适的除霜方式,如采用逆循环除霜、逆循环与旁通交替除霜相结合等方式。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进入和退出除霜时机的方法。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检测室外机盘管温度;
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
计算获取的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
获取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
基于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是否大于预设湿度阈值,
在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的情形下,判断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判断是否进入除霜模式;
在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的情形下,判断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判断是否进入除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的情形下:
如果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判断该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
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使所述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不进入除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的情形下:
如果所述室外机盘管的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平均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判断该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时间,
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则使所述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不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则不进入除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为60%-80%内的任意值,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10-15秒内的任意值,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2分钟内的任意值,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2-3分钟内的任意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为70%,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15秒;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设定阈值为0摄氏度,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分钟;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设定阈值为1摄氏度,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2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之后,比较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与第三设定阈值;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室外机盘管温度大于所述第三设定阈值的情形下,判断该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
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则使所述空调器退出除霜模式;
如果该状态的持续时间不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则使所述空调器维持所述除霜工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定阈值为6-10摄氏度范围内的任意值;并且/或者所述第四预设时间为30-60秒范围内的任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模式为通过导通旁通支路的方式对室外机盘管进行除霜的旁通除霜模式;并且/或者“获取室外机所在位置的相对湿度”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室外机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
CN201710349196.9A 2017-05-17 2017-05-17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71207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9196.9A CN107120798A (zh) 2017-05-17 2017-05-17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9196.9A CN107120798A (zh) 2017-05-17 2017-05-17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0798A true CN107120798A (zh) 2017-09-01

Family

ID=59727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9196.9A Pending CN107120798A (zh) 2017-05-17 2017-05-17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2079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1081A (zh) * 2018-06-25 2018-12-11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除霜方法
CN110469959A (zh) * 2019-07-24 2019-11-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0762776A (zh) * 2019-11-01 2020-02-07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感控制器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2050377A (zh) * 2019-06-07 2020-12-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2050376A (zh) * 2019-06-07 2020-12-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3587364A (zh) * 2020-04-30 2021-11-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机组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4777288A (zh) * 2022-03-18 2022-07-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外机除霜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5422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N102032649A (zh) * 2010-12-14 2011-04-2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02706054A (zh) * 2012-06-20 2012-10-0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的除霜方法、装置和空调设备
CN103591669A (zh) * 2013-10-18 2014-0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的防结霜方法和防结霜装置、空调设备
CN103836857A (zh) * 2012-11-26 2014-06-04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除霜方法
KR20150089287A (ko) * 2014-01-27 2015-08-05 (주)한진티알엠 살수제상장치를 이용한 저온냉장고 시스템
CN106288243A (zh) * 2016-10-20 2017-01-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5422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N102032649A (zh) * 2010-12-14 2011-04-2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02706054A (zh) * 2012-06-20 2012-10-0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的除霜方法、装置和空调设备
CN103836857A (zh) * 2012-11-26 2014-06-04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除霜方法
CN103591669A (zh) * 2013-10-18 2014-0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的防结霜方法和防结霜装置、空调设备
KR20150089287A (ko) * 2014-01-27 2015-08-05 (주)한진티알엠 살수제상장치를 이용한 저온냉장고 시스템
CN106288243A (zh) * 2016-10-20 2017-01-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红旗等: "《制冷空调与能源动力系统新技术》", 30 September 2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1081A (zh) * 2018-06-25 2018-12-11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除霜方法
CN112050377A (zh) * 2019-06-07 2020-12-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2050376A (zh) * 2019-06-07 2020-12-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0469959A (zh) * 2019-07-24 2019-11-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0469959B (zh) * 2019-07-24 2022-03-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0762776A (zh) * 2019-11-01 2020-02-07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感控制器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3587364A (zh) * 2020-04-30 2021-11-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机组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4777288A (zh) * 2022-03-18 2022-07-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外机除霜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6644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7084499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7228451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7131611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7120798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7300240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6958926B (zh)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7120796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7289576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WO2018233457A1 (zh) 空调及其室外机除霜方法
CN108444047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1306853B (zh) 一种实现连续制热的空调化霜方法及空调化霜系统
CN108488994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503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8692425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50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285671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0836436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46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73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82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79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39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78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49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