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7688B -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7688B
CN107117688B CN201710533014.3A CN201710533014A CN107117688B CN 107117688 B CN107117688 B CN 107117688B CN 201710533014 A CN201710533014 A CN 201710533014A CN 107117688 B CN107117688 B CN 1071176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verse osmosis
osmosis membrane
balancer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30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7688A (zh
Inventor
陈贵文
刘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EILISHENG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EILISHENG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EILISHENG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EILISHENG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30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17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17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7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7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7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2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泵,所述原水泵用于为系统提供原水;预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位于原水泵的后端,用于对原水进行预处理;膜渗透系统,所述膜渗透系统位于预处理系统的后端,用于对预处理系统所得水进行再处理;所述膜渗透系统包括多个反渗透膜系统;还包括中间水箱及平衡器所述中间水箱用于暂存预处理系统所得水,所述平衡器为与大气均压的常压容器,多个反渗透膜系统中,部分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与中间水箱相连,出水端与平衡器相连,其余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均与平衡器相连。该系统具有系统运行平稳,出水质量可靠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水处理系统只是被认作血透机的附属产品,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要出水量大就可以。然而从1993年葡萄牙水处理产水中的铝污染、96年西班牙的氯胺污染,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的甲醛污染等一系列水中不合格化学剂超标带来的严重人员伤亡事故中不难发现,水处理的安全性在血透中是非常重要的。
透析治疗过程中99.3%的透析液是水。透析期间,每个病人一年将承受15000~30000L水的滤过。透析病人与用水直接相连,很小的失误都能伤害到病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血液透析中透析用水与患者血液接触的机会是饮水总量的20倍以上,也就是说,每天摄入1000mL水,按其安全上限所含的杂质成分总量与血液透析时进入患者体内的杂质总量相比,后者可能是前者的10~25倍。另一方面,饮水总是通过胃肠道吸收而抵达血液中的。饮水从胃肠道吸收时,细胞膜可选择性吸收,从而改变了水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比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水是通过非生物膜(人工膜)扩散到血液中去的,透析膜不能选择性吸收或排斥某种离子。这样,透析液中所含的物质,只要分子大小适合穿过透析膜,都可以进入血液。结果,用作饮用的水可能是无害的,但是用它作透析液可能是有毒的。
现有的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还存在的缺陷有:1、主管路容易出现流量不足,造成高压泵空转的情况,使处理系统运行不平稳;2、经处理后的透析液合格率低,水质不稳定,存在透析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中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还存在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处理后的透析液的水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系统运行平稳,出水质量可靠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泵,所述原水泵用于为系统提供原水;
预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位于原水泵的后端,用于对原水进行预处理;
膜渗透系统,所述膜渗透系统位于预处理系统的后端,用于对预处理系统所得水进行再处理;
所述膜渗透系统包括多个反渗透膜系统;
还包括中间水箱及平衡器所述中间水箱用于暂存预处理系统所得水,所述平衡器为与大气均压的常压容器,多个反渗透膜系统中,部分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与中间水箱相连,出水端与平衡器相连,其余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均与平衡器相连。
具体的,以上原水泵用于向本系统中引入最初的原水,预处理系统完成原水预处理,膜渗透系统通过膜渗透,对预处理得到的水进行膜过滤以得到血液透析水,即透析液。现有技术中,膜渗透系统中的渗透膜完成膜渗透需要在压差条件下进行,故膜渗透系统中设置有泵用于达到所需压差,以上泵一般采用高压泵,如多级泵。通过设置多个反渗透膜系统,可达到在由原水制备为透析液的过程中,多个反渗透膜系统协同工作以完成多次膜过滤,以利于提升所得血液透析水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制备透析液的系统中,各反渗透膜系统中均包括泵及反渗透膜,同时,各渗透膜系统依次呈串联关系,这样,虽然在制备透析液的过程中中间流体能够依次通过各渗透膜系统中的渗透膜,可使得流体被不断纯化,以期获得良好的透析水水质。然而,由于膜渗透系统中各反渗透膜系统中的各泵相当于依次串联,这样,各泵之间相互影响,同时,各渗透膜系统中的反渗透膜在工作过程中渗透能力发生变化,位于水处理流程中不同位置的渗透膜的渗透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变化量也不一致。以上两个问题均会引起流程中各泵的流量、功率变化,以上变化会使得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降低,控制难度非常大,同时还会使得渗透膜达不到最佳的渗透效果,影响出水质量和/或出水流量。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中间水箱,以上中间水箱用于暂存来自预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水,这样,暂存于中间水箱中的预处理水能够为膜渗透系统提供稳定的进水来源,以使得膜渗透系统的进水不受前端预处理系统流量波动的影响;设置的平衡器相当于为反渗透膜系统之间的流体暂存容器,即在流程上顺序相连的两个反渗透膜系统中,前端的反渗透膜系统所得纯水先进入到平衡器中,后端的反渗透膜系统所需纯水由平衡器中抽取,而整个膜渗透系统的首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由中间水箱中抽取。
本方案中,通过将平衡器设置为与大气均压的常压容器,这样,平衡器中的液面压力相当于为常压,由平衡器中获取进水的泵的工作参数仅可能会受到平衡器中液面高度的影响,即:本系统中,每个渗透膜系统相当于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反渗透膜系统之间不相互影响,可使得本水处理系统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同时,也便于使得各反渗透膜系统中的渗透膜均在最佳的状态下工作以获得最好的系统出水质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膜渗透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膜渗透系统包括一级反渗透膜系统、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和三级反渗透膜系统;
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中间水箱上,出水端连接在平衡器上;
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均连接在平衡器上;
所述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平衡器上,出水端与血液透析设备的供水管路相连。本方案中,相当于膜渗透系统中包括三个反渗透膜系统,其中,一级反渗透膜系统作为初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纯水存储于平衡器中,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对平衡器中纯水做再次处理,三级反渗透系统以一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水和/或二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水为原水,进行再次处理得到所需透析液。本方案中,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可对平衡器中纯水做不断的或重复的循环处理,三级反渗透膜系统从平衡器中获得的原水至少经过了一次膜过滤,这样,本处理系统可有效保证所得透析水满足血液透析设备的用水要求。具体的,因为现有反渗透膜经过两次膜过滤所得水的水质就能满足血液透析设备的基本要求,也可将二级反渗透膜系统通过管路与中间水箱相连,相当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来源可来自中间水箱和平衡器,同时设置连通血液透析设备供水管路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接管,这样,在单个反渗透膜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亦可通过其他两个反渗透膜系统为血液透析设备提供紧急供水。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要使得本系统膜渗透系统能够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膜渗透系统的管路上需要设置多个控制阀以控制膜渗透系统中管网的接通状态,如上述接管上,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管路上均需要设置控制阀。
正如上所述,由于一级反渗透膜系统和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口端均连接在平衡器上,为使得避免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来源过多的来自仅经过一级反渗透膜系统处理过的纯水,还包括设置在平衡器内的分层隔板,所述分层隔板将平衡器的容置空间分为两个区间,且分层隔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两个区间的连通孔;
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同一区间上,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和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均连接在另一区间上。本方案中,相当于只采用一个容器作为平衡器,分层隔板用于避免一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纯水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纯水过多混合、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来源过多的来自仅经过一级反渗透膜系统处理过的纯水、二级反渗透膜系统过多次数的重复过滤已经由其过滤过的水,即本方案中,可使得本系统多数情况下可处于以下工作状态:膜渗透系统中水的流程由一级反渗透膜系统到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再由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到三级反渗透膜系统,同时,在平衡器中其中一个区间与大气均压时,以上连通孔为另一个区间与大气均压的通道,同时,在二次反渗透膜系统相对于三级反渗透膜系统供水不足或供水过量时,以上连通孔可使得平衡器中两个区间的存储空间可共享或两个区间内的纯水均可被用作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这样,有利于提高本系统的系统稳定性。优选的,设置为平衡器为一个立式容器,这样相当于以及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及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引水端均位于分层隔板上侧的区间中,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引水端、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均位于分层隔板下侧的区间中,所述平衡器形式不仅占地少,而且分层隔板的面积小;为使得三级反渗透膜系统能够尽可能的使用平衡器中的纯水,三级反渗透膜系统在平衡器上的引水口位于平衡器的底部;为避免在平衡器中形成死角区域,所述死角区域即为该区域中流体流动不明显的区域,设置为一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位于上部区间的上端,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引水端位于上部区间的下端,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位于下部区间的上端,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引水端位于下部区间的下端。
作为平衡器及中间水箱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平衡器及中间水箱均为封闭的容器,还包括用于连通平衡器及中间水箱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平衡器的连接点位于平衡器的上端,所述中间水箱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连通中间水箱与外界的呼吸器。本方案中,相当于平衡器及中间水箱均通过呼吸器与大气相通,这样,可尽可能的避免本系统中的中间流体受到外界的污染。
作为呼吸器的实现形式,所述呼吸器为以下方案中的任意一种:设置在中间水箱上的通孔、连接在中间水箱上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自由端朝向下方或侧面、连接在中间水箱上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还串联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通路方向为由中间水箱至中间水箱的外侧。本方案中,所有呼吸器方案均具有连通功能,而第一管道的方案和第二管道的方案均可避免因为中空降落的水、汽对所述中间流体造成污染,优选将呼吸器设置为包括第二管道和单向阀的方案,这样,可有效避免外界气体中的污染物对中间流体造成污染。
为尽可能的使得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还包括位于一级反渗透膜系统中的第一反洗管路,所述第一反洗管路的出口端与中间水箱相连。即本方案中,第一反渗透膜系统的反洗水可进入到中间水箱中进行二次利用。由于一次反渗透膜系统具有更多的滤出物,优选设置为第一反洗管路还设置有可直接将反洗水排出至外界的旁路。
为尽可能的使得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还包括位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中的第二反洗管路,所述第二反洗管路的出口端与中间水箱相连。即反洗过程中第二反洗管路排出的流体可进入到中间水箱中进行二次利用。由于反洗的初期可能第二反洗管路中的反洗水水质较差,优选设置为第二反洗管路还设置有可直接将反洗水排出至外界的旁路。
为尽可能的使得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还包括位于三级反渗透膜系统中的第三反洗管路,所述第三反洗管路的出口端与平衡器相连。即第三反洗管路中的反洗水可进入到平衡器中以供后级反渗透膜系统利用。当平衡器中包括如上所述的分层隔板时,设置为三级反洗管路连接的区间为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入口端所连接的区间,这样,相当于三级反洗管路排出的反洗水需要经过二次反渗透膜系统处理后,再经三级反渗透膜系统处理进行最终利用。
进一步的,为提高本系统的水资源利用率,设置为血液透析设备的供水管路的末端连接在平衡器上,这样,剩余透析水可重新进入血液透析设备的供水管路以进行再次利用。
作为预处理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砂滤器、碳滤器、软化器、精密过滤器,所述砂滤器的进水端连接在原水泵的出水端上,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端与中间水箱相连,所述砂滤器与原水泵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缓冲器。以上缓冲器可采用一个与预处理系统管路相通的气体缓冲罐,以在预处理系统或原水泵出现非正常情况时,通过气体被压缩或膨胀缓冲对应管路中的压力。
为方便实现自动控制中间水箱中的液位,所述中间水箱上还设置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用于控制中间水箱前端管路的通断状态。
优选所述浮球开关为多个,且各浮球开关位于中间水箱不同深度上,这样,方便实现中间水箱内液位的自动保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中间水箱,以上中间水箱用于暂存来自预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水,这样,暂存于中间水箱中的预处理水能够为膜渗透系统提供稳定的进水来源,以使得膜渗透系统的进水不受前端预处理系统流量波动的影响;设置的平衡器相当于为反渗透膜系统之间的流体暂存容器,即在流程上顺序相连的两个反渗透膜系统中,前端的反渗透膜系统所得纯水先进入到平衡器中,后端的反渗透膜系统所需纯水由平衡器中抽取,而整个膜渗透系统的首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由中间水箱中抽取。
本方案中,通过将平衡器设置为与大气均压的常压容器,这样,平衡器中的液面压力相当于为常压,由平衡器中获取进水的泵的工作参数仅可能会受到平衡器中液面高度的影响,即:本系统中,每个渗透膜系统相当于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反渗透膜系统之间不相互影响,可使得本水处理系统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同时,也便于使得各反渗透膜系统中的渗透膜均在最佳的状态下工作以获得最好的系统出水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设备布置图;
图2是图1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原水泵,2、预处理系统,3、中间水箱,31、呼吸器,4、膜渗透系统,5,平衡器,51、分层隔板,52、连通孔,53、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泵1,所述原水泵1用于为系统提供原水;
预处理系统2,所述预处理系统2位于原水泵1的后端,用于对原水进行预处理;
膜渗透系统4,所述膜渗透系统4位于预处理系统2的后端,用于对预处理系统2所得水进行再处理;
所述膜渗透系统4包括多个反渗透膜系统;
还包括中间水箱3及平衡器5所述中间水箱3用于暂存预处理系统2所得水,所述平衡器5为与大气均压的常压容器,多个反渗透膜系统中,部分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与中间水箱3相连,出水端与平衡器5相连,其余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均与平衡器5相连。
具体的,以上原水泵1用于向本系统中引入最初的原水,预处理系统2完成原水预处理,膜渗透系统4通过膜渗透,对预处理得到的水进行膜过滤以得到血液透析水,即透析液。现有技术中,膜渗透系统4中的渗透膜完成膜渗透需要在压差条件下进行,故膜渗透系统4中设置有泵用于达到所需压差,以上泵一般采用高压泵,如多级泵。通过设置多个反渗透膜系统,可达到在由原水制备为透析液的过程中,多个反渗透膜系统协同工作以完成多次膜过滤,以利于提升所得血液透析水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制备透析液的系统中,各反渗透膜系统中均包括泵及反渗透膜,同时,各渗透膜系统依次呈串联关系,这样,虽然在制备透析液的过程中中间流体能够依次通过各渗透膜系统中的渗透膜,可使得流体被不断纯化,以期获得良好的透析水水质。然而,由于膜渗透系统4中各反渗透膜系统中的各泵相当于依次串联,这样,各泵之间相互影响,同时,各渗透膜系统中的反渗透膜在工作过程中渗透能力发生变化,位于水处理流程中不同位置的渗透膜的渗透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变化量也不一致。以上两个问题均会引起流程中各泵的流量、功率变化,以上变化会使得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降低,控制难度非常大,同时还会使得渗透膜达不到最佳的渗透效果,影响出水质量和/或出水流量。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中间水箱3,以上中间水箱3用于暂存来自预处理系统2的预处理水,这样,暂存于中间水箱3中的预处理水能够为膜渗透系统4提供稳定的进水来源,以使得膜渗透系统4的进水不受前端预处理系统2流量波动的影响;设置的平衡器5相当于为反渗透膜系统之间的流体暂存容器,即在流程上顺序相连的两个反渗透膜系统中,前端的反渗透膜系统所得纯水先进入到平衡器5中,后端的反渗透膜系统所需纯水由平衡器5中抽取,而整个膜渗透系统4的首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由中间水箱3中抽取。
本方案中,通过将平衡器5设置为与大气均压的常压容器,这样,平衡器5中的液面压力相当于为常压,由平衡器5中获取进水的泵的工作参数仅可能会受到平衡器5中液面高度的影响,即:本系统中,每个渗透膜系统相当于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反渗透膜系统之间不相互影响,可使得本水处理系统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同时,也便于使得各反渗透膜系统中的渗透膜均在最佳的状态下工作以获得最好的系统出水质量。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膜渗透系统4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膜渗透系统4包括一级反渗透膜系统、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和三级反渗透膜系统;
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中间水箱3上,出水端连接在平衡器5上;
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均连接在平衡器5上;
所述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平衡器5上,出水端与血液透析设备的供水管路相连。本方案中,相当于膜渗透系统4中包括三个反渗透膜系统,其中,一级反渗透膜系统作为初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纯水存储于平衡器5中,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对平衡器5中纯水做再次处理,三级反渗透系统以一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水和/或二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水为原水,进行再次处理得到所需透析液。本方案中,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可对平衡器5中纯水做不断的或重复的循环处理,三级反渗透膜系统从平衡器5中获得的原水至少经过了一次膜过滤,这样,本处理系统可有效保证所得透析水满足血液透析设备的用水要求。具体的,因为现有反渗透膜经过两次膜过滤所得水的水质就能满足血液透析设备的基本要求,也可将二级反渗透膜系统通过管路与中间水箱3相连,相当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来源可来自中间水箱3和平衡器5,同时设置连通血液透析设备供水管路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接管,这样,在单个反渗透膜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亦可通过其他两个反渗透膜系统为血液透析设备提供紧急供水。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要使得本系统膜渗透系统4能够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膜渗透系统4的管路上需要设置多个控制阀以控制膜渗透系统4中管网的接通状态,如上述接管上,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管路上均需要设置控制阀。
正如上所述,由于一级反渗透膜系统和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口端均连接在平衡器5上,为使得避免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来源过多的来自仅经过一级反渗透膜系统处理过的纯水,还包括设置在平衡器5内的分层隔板51,所述分层隔板51将平衡器5的容置空间分为两个区间,且分层隔板5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两个区间的连通孔52;
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同一区间上,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和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均连接在另一区间上。本方案中,相当于只采用一个容器作为平衡器5,分层隔板51用于避免一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纯水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所得纯水过多混合、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来源过多的来自仅经过一级反渗透膜系统处理过的纯水、二级反渗透膜系统过多次数的重复过滤已经由其过滤过的水,即本方案中,可使得本系统多数情况下可处于以下工作状态:膜渗透系统4中水的流程由一级反渗透膜系统到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再由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到三级反渗透膜系统,同时,在平衡器5中其中一个区间与大气均压时,以上连通孔52为另一个区间与大气均压的通道,同时,在二次反渗透膜系统相对于三级反渗透膜系统供水不足或供水过量时,以上连通孔52可使得平衡器5中两个区间的存储空间可共享或两个区间内的纯水均可被用作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原水,这样,有利于提高本系统的系统稳定性。优选的,设置为平衡器5为一个立式容器,这样相当于以及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及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引水端均位于分层隔板51上侧的区间中,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引水端、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均位于分层隔板51下侧的区间中,所述平衡器5形式不仅占地少,而且分层隔板51的面积小;为使得三级反渗透膜系统能够尽可能的使用平衡器5中的纯水,三级反渗透膜系统在平衡器5上的引水口位于平衡器5的底部;为避免在平衡器5中形成死角区域,所述死角区域即为该区域中流体流动不明显的区域,设置为一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位于上部区间的上端,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引水端位于上部区间的下端,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位于下部区间的上端,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引水端位于下部区间的下端。
作为平衡器5及中间水箱3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平衡器5及中间水箱3均为封闭的容器,还包括用于连通平衡器5及中间水箱3的连通管53,所述连通管53与平衡器5的连接点位于平衡器5的上端,所述中间水箱3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连通中间水箱3与外界的呼吸器31。本方案中,相当于平衡器5及中间水箱3均通过呼吸器31与大气相通,这样,可尽可能的避免本系统中的中间流体受到外界的污染。
作为呼吸器31的实现形式,所述呼吸器31为以下方案中的任意一种:设置在中间水箱3上的通孔、连接在中间水箱3上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自由端朝向下方或侧面、连接在中间水箱3上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还串联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通路方向为由中间水箱3至中间水箱3的外侧。本方案中,所有呼吸器31方案均具有连通功能,而第一管道的方案和第二管道的方案均可避免因为中空降落的水、汽对所述中间流体造成污染,优选将呼吸器31设置为包括第二管道和单向阀的方案,这样,可有效避免外界气体中的污染物对中间流体造成污染。
为尽可能的使得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还包括位于一级反渗透膜系统中的第一反洗管路,所述第一反洗管路的出口端与中间水箱3相连。即本方案中,第一反渗透膜系统的反洗水可进入到中间水箱3中进行二次利用。由于一次反渗透膜系统具有更多的滤出物,优选设置为第一反洗管路还设置有可直接将反洗水排出至外界的旁路。
为尽可能的使得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还包括位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中的第二反洗管路,所述第二反洗管路的出口端与中间水箱3相连。即反洗过程中第二反洗管路排出的流体可进入到中间水箱3中进行二次利用。由于反洗的初期可能第二反洗管路中的反洗水水质较差,优选设置为第二反洗管路还设置有可直接将反洗水排出至外界的旁路。
为尽可能的使得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还包括位于三级反渗透膜系统中的第三反洗管路,所述第三反洗管路的出口端与平衡器5相连。即第三反洗管路中的反洗水可进入到平衡器5中以供后级反渗透膜系统利用。当平衡器5中包括如上所述的分层隔板51时,设置为三级反洗管路连接的区间为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入口端所连接的区间,这样,相当于三级反洗管路排出的反洗水需要经过二次反渗透膜系统处理后,再经三级反渗透膜系统处理进行最终利用。
进一步的,为提高本系统的水资源利用率,设置为血液透析设备的供水管路的末端连接在平衡器5上,这样,剩余透析水可重新进入血液透析设备的供水管路以进行再次利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作为预处理系统2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预处理系统2包括依次串联的砂滤器、碳滤器、软化器、精密过滤器,所述砂滤器的进水端连接在原水泵1的出水端上,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端与中间水箱3相连,所述砂滤器与原水泵1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缓冲器。以上缓冲器可采用一个与预处理系统2管路相通的气体缓冲罐,以在预处理系统2或原水泵1出现非正常情况时,通过气体被压缩或膨胀缓冲对应管路中的压力。
为方便实现自动控制中间水箱3中的液位,所述中间水箱3上还设置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用于控制中间水箱3前端管路的通断状态。
优选所述浮球开关为多个,且各浮球开关位于中间水箱3不同深度上,这样,方便实现中间水箱3内液位的自动保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包括:
原水泵(1),所述原水泵(1)用于为系统提供原水;
预处理系统(2),所述预处理系统(2)位于原水泵(1)的后端,用于对原水进行预处理;
膜渗透系统(4),所述膜渗透系统(4)位于预处理系统(2)的后端,用于对预处理系统(2)所得水进行再处理;
所述膜渗透系统(4)包括多个反渗透膜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水箱(3)及平衡器(5),所述中间水箱(3)用于暂存预处理系统(2)所得水,所述平衡器(5)为与大气均压的常压容器,多个反渗透膜系统中,部分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与中间水箱(3)相连,出水端与平衡器(5)相连,其余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均与平衡器(5)相连;
所述膜渗透系统(4)包括一级反渗透膜系统、二级反渗透膜系统和三级反渗透膜系统;
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中间水箱(3)上,出水端连接在平衡器(5)上;
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均连接在平衡器(5)上;
所述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平衡器(5)上,出水端与血液透析设备的供水管路相连;
还包括设置在平衡器(5)内的分层隔板(51),所述分层隔板(51)将平衡器(5)的容置空间分为两个区间,且分层隔板(5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两个区间的连通孔(52);
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同一区间上,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系统的出水端和三级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端均连接在另一区间上;
所述平衡器(5)及中间水箱(3)均为封闭的容器,还包括用于连通平衡器(5)及中间水箱(3)的连通管(53),所述连通管(53)与平衡器(5)的连接点位于平衡器(5)的上端,所述中间水箱(3)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连通中间水箱(3)与外界的呼吸器(31);
所述呼吸器(31)为以下方案中的任意一种:设置在中间水箱(3)上的通孔、连接在中间水箱(3)上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自由端朝向下方或侧面、连接在中间水箱(3)上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还串联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通路方向为由中间水箱(3)至中间水箱(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一级反渗透膜系统中的第一反洗管路,所述第一反洗管路的出口端与中间水箱(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二级反渗透膜系统中的第二反洗管路,所述第二反洗管路的出口端与中间水箱(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三级反渗透膜系统中的第三反洗管路,所述第三反洗管路的出口端与平衡器(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2)包括依次串联的砂滤器、碳滤器、软化器、精密过滤器,所述砂滤器的进水端连接在原水泵(1)的出水端上,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端与中间水箱(3)相连,所述砂滤器与原水泵(1)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缓冲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箱(3)上还设置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用于控制中间水箱(3)前端管路的通断状态。
CN201710533014.3A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107117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3014.3A CN107117688B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3014.3A CN107117688B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7688A CN107117688A (zh) 2017-09-01
CN107117688B true CN107117688B (zh) 2023-05-30

Family

ID=5973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3014.3A Active CN107117688B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176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1896A (zh) * 2019-05-23 2019-07-26 河南智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透析用供水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8245Y (zh) * 2008-03-07 2008-12-24 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直供平衡式二级血液透析用水设备
CN202379834U (zh) * 2011-09-30 2012-08-15 潍坊中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Edi血液透析用水设备
CN203602437U (zh) * 2013-10-25 2014-05-21 江苏正帆华东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纯化水动态平衡产水系统
KR101641083B1 (ko) * 2015-10-07 2016-07-20 우진건설주식회사 UF(Ultrafiltration)와 RO(Reverse Osmosis) 멤브레인을 이용한 하·폐수방류수 재이용 고순도 공업용수 공급 시스템
CN205500942U (zh) * 2016-02-29 2016-08-24 宜兴市创新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一体化中水回用装置
CN106215507A (zh) * 2016-08-30 2016-12-14 陈建秋 一种油水分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4332B2 (en) * 2000-12-20 2006-07-11 Nephros, Inc. Multistage hemodiafiltration/hemofil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8245Y (zh) * 2008-03-07 2008-12-24 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直供平衡式二级血液透析用水设备
CN202379834U (zh) * 2011-09-30 2012-08-15 潍坊中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Edi血液透析用水设备
CN203602437U (zh) * 2013-10-25 2014-05-21 江苏正帆华东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纯化水动态平衡产水系统
KR101641083B1 (ko) * 2015-10-07 2016-07-20 우진건설주식회사 UF(Ultrafiltration)와 RO(Reverse Osmosis) 멤브레인을 이용한 하·폐수방류수 재이용 고순도 공업용수 공급 시스템
CN205500942U (zh) * 2016-02-29 2016-08-24 宜兴市创新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一体化中水回用装置
CN106215507A (zh) * 2016-08-30 2016-12-14 陈建秋 一种油水分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7688A (zh) 2017-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58744A1 (en) Fresh water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US9725339B2 (en) Reverse osmosis treatment apparatus
AU2010293661B2 (en) Fresh water production method and fresh water production device
CN103492054A (zh) 膜组件的洗涤方法
EP2518020A1 (en) Water production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15077530A (ja) 造水方法および造水装置
WO2015190948A1 (ru)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жидкости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KR20170140920A (ko) 에너지 절약을 위한 역삼투 멤브레인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처리 방법
CN107117688B (zh)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水制备的水处理系统
CN111867700A (zh) 净水器用一体型复合过滤器模块
CN104556447B (zh) 阻逆置换式反渗透净水系统
CN106007040A (zh) 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RU2199377C1 (ru) Мембра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растворов
US11617987B2 (en) Reverse osmosis apparatus and seawater desalination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213537480U (zh) 一种管道直饮水的制水设备
CN113316476A (zh) 分离膜组件和使用该分离膜组件的液体处理系统
CN215250158U (zh) 一种实验室分析用超纯水制备系统
US20230271140A1 (en) Method for wash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CN216038762U (zh) 一种可实现钢铁冶金系统废水零排放的高效膜浓缩装置
CN210176535U (zh) 一种三级膜过滤设备
CN213506352U (zh) 一种中央纯水制备多级净化及纯水储存装置
CN212167069U (zh) 一种反渗透过滤系统
CN216737922U (zh) 纯化水制备系统
CN215905991U (zh) 水处理系统
CN207142887U (zh) 一种可清洗的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