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5357A -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5357A
CN107105357A CN201710346823.3A CN201710346823A CN107105357A CN 107105357 A CN107105357 A CN 107105357A CN 201710346823 A CN201710346823 A CN 201710346823A CN 107105357 A CN107105357 A CN 107105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ive optical
mobile terminal
fiber network
labe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68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统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468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053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05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5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包括步骤:给每个光纤接续端口绑定一个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携带有具有唯一标号的端口资源信息;RFID读取器读取所述RFID标签信息;所述RFID读取器将所读取的标签信息传输到至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应用软件对所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和记录,并根据数据不同属性将数据进行分层次显示。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管辖区域内的无源光纤设备、光缆、纤芯等的动态数据管理,能实时人工交互和批量核对数据,具有效率高、管理方便、全自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线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PON),是一种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的光纤网络,与有源光接入技术相比,PON由于消除了局端与用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维护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而且能节约光纤资源,是未来FTTH的主要解决方案。目前对无源光线网络的研究大都处于实验室产品阶段,很少有无源光网络全面推广应用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包括:
(1)给每个光纤接续端口绑定一个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携带有具有唯一标号的端口资源信息;
(2)RFID读取器读取所述RFID标签信息;
(3)所述RFID读取器将所读取的标签信息传输到至移动终端;
(4)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应用软件对所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和记录,并根据数据不同属性将数据进行分层次显示。
优选的,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应用软件对所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进行数据批量自动校验,当发现有错误信息时自动语音或文字提示。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无源光纤网络区域管理权限。
优选的,所述RFID读取器可通过蓝牙、WLAN或移动互联网络将所取得的标签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能够实现区域范围内所有长途光纤网络中无源设备、光缆、纤芯以及业务链路的从建设、业务开通、维护全生命终期的动态管理;且本发明的维护管理方法反应快,效率高、操作简单,能够实时交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包括:
(1)给每个光纤接续端口绑定一个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携带有具有唯一标号的端口资源信息;
RFID标签内部写有光缆、纤芯以及其他光纤设备的性能指标、使用状态、信息交互等数据,每个光纤接续端口所绑定的RFID标签都具有唯一的标号,以进行身份标识。
(2)RFID读取器读取所述RFID标签信息;
RFID读取器通常与RFID标签成对使用,RFID读取器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读取RFID标签内的数据。RFID读取器采用ABS外壳材料,外置天线接口,支持协议:ISO/IEC 18000-6C,EPC Class1 Gen2,工作频率:FCC ISM 902~928MHz,定频/跳频方式,具有蓝牙接口、WLAN接口以及移动网络接口,默认读取距离为0cm~1.5cm,单机型/密集型工作模式,具有防碰撞协议,具备多标签识别能力,支持成排成框读取,支持密集型多读写器,抗干扰能力强,内带充电电池功能,一次性完成充电满足不少于正常时间72小时内3000次读取操作的使用,电池可替换。
(3)所述RFID读取器将所读取的标签信息传输到至移动终端;
所述RFID读取器通过蓝牙3.0协议、WLAN、WIFI或移动数据网络将所读取的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所述移动终端预先获得无源光网络的区域管理权限,授权后的移动终端可下载安装无源光网络应用管理软件。
(4)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应用软件对所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和记录,并根据数据不同属性将数据进行分层次显示。
获得授权后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RFID标签信息后,通过无源光网络应用管理软件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记录,并将数据从设备、架、模块到端子的各类信息分等次分层次地显示出来,例如指定端口,同一物理链路线路侧、设备侧信息同时展示,用户可以任意输入光交接箱、光缆、链路等信息,准确定位所在MODF架、子框、端口位置,便于维护人员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应用软件对所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进行数据批量自动校验,当发现有错误信息时自动语音或文字提示。
自动批量校验接入端口、业务链路标识的准确性,在执行跳纤操作插入端口不正确时,系统语音或文字自动提示。一个MODF架模块3分钟以内,一个576的主干光交在20分种之内可以扫描读取完信息,并实时上传数据,速度快、效率高,使无源MODF、光交资源占用数据的稽核工作成为可能。
本发明能够实现区域范围内所有长途光纤网络中无源设备、光缆、纤芯以及业务链路的从建设、业务开通、维护全生命终期的动态管理;且本发明的维护管理方法反应快,效率高、操作简单,能够实时交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给每个光纤接续端口绑定一个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携带有具有唯一标号的端口资源信息;
(2)RFID读取器读取所述RFID标签信息;
(3)所述RFID读取器将所读取的标签信息传输到至移动终端;
(4)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应用软件对所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和记录,并根据数据不同属性将数据进行分层次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应用软件对所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进行数据批量自动校验,当发现有错误信息时自动语音或文字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无源光纤网络区域管理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取器可通过蓝牙、WLAN或移动互联网络将所取得的标签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
CN201710346823.3A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Pending CN1071053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6823.3A CN107105357A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6823.3A CN107105357A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5357A true CN107105357A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70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6823.3A Pending CN107105357A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53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8553A1 (zh) * 2018-11-14 2020-05-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节点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551A (zh) * 2013-10-15 2014-01-15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无源双rfid标签对光纤物理端口智能管理系统
CN104348644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与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3512A (zh) * 2015-01-06 2015-03-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dn设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307061A (zh) * 2015-10-20 2016-02-03 安徽徽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智能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644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与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16551A (zh) * 2013-10-15 2014-01-15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无源双rfid标签对光纤物理端口智能管理系统
CN104463512A (zh) * 2015-01-06 2015-03-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dn设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307061A (zh) * 2015-10-20 2016-02-03 安徽徽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智能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8553A1 (zh) * 2018-11-14 2020-05-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节点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6551B (zh) 利用无源双rfid标签对光纤物理端口智能管理系统
CN102405476B (zh) 用于识别至少一个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58806A3 (en)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s fo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2487831B1 (en) Device for recognizing optical splitter and optical splitter ports
CN103248420B (zh) 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标识光纤连接的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02684784A (zh) 跳纤连接检测方法和跳纤连接检测装置
ATE479267T1 (de) Mobiltelefon mit auf sim-karte integriertem rfid- leser und wlan-sender
CN102708352A (zh) 运用配对二维码标签对光纤跳线及光纤端口进行管理方法
CN105307061A (zh) 无源智能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CN104408779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nfc考勤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3700056A (zh) 电子标签受控写入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5721186B (zh) 一种odn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368778B (zh) 基于无线传输的光配线设备无源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
CN105447539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modf构造方法及其网管系统
CN205983484U (zh) 一种分布式无线身份识别装置
ATE319138T1 (de) Inventurverfahren für transponder mittels einer kommunikationsstation
CN105095947A (zh) 无源光学标签、光读写装置及智能光分配网络
CN107105357A (zh)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CN203250329U (zh) 一卡通手机卡及其读卡器
CN203366378U (zh) 一种特种设备移动维保系统
CN105281837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光纤尾纤智能配对方法
CN10206485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3350481U (zh) 一种具有光纤识别标签的光连接器件
CN103106529A (zh) 一种光连接的识别方法与器件
CN105656648A (zh) Odn资源梳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