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5003A - 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5003A
CN107105003A CN201710079037.1A CN201710079037A CN107105003A CN 107105003 A CN107105003 A CN 107105003A CN 201710079037 A CN201710079037 A CN 201710079037A CN 107105003 A CN107105003 A CN 107105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thin
thin cloud
data center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90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木奇
秦景辉
温武少
李培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Vinz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Vinz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Vinz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Vinz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790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050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05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50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5Task life-cycle, e.g. stopping, restarting, resuming exec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5Starting, stopping, suspending or resuming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央云管理系统,负责超融合微数据中心的融云接入,监控超融合微数据中心的资源信息,进行微数据中心间的资源调度;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及其微云管理系统,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提供三个方向的服务接口:1)融云接口,利用系统配置信息,微云代理,实时资源监控以及微云间互操模块完成分布式云的接入;2)本地服务接口,提供有QoS保证的云服务,提高用户体验;3)云间互联接口,实现多个微数据中心的互联和资源共享,提高分布式云的硬件利用率;软件定义的虚拟网络,负责多个微数据中心的网络互通。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地理分布的微云数据中心集群的构建与新微云数据中心的集群加入。

Description

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落地,越来越多的具有多分支的机构构建了中央式大型云数据中心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依赖大型云数据中心的传统云计算具有高集成度、统一供电制冷管理等优点,但是其往往远离地价成本昂贵的城市中心,面临着诸多性能和管理问题的挑战。数据中心远离用户,造成了用户在使用云服务时承受着网络传输的较大延迟,影响用户体验。大量的视频应用依赖高清视频流的分发,给大数据中心造成了很大的带宽负担。大数据中心机器众多、网络复杂、错误排查困难,使得大数据中心难以管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业界和学术界在继续深入研究以寻求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提出了微数据中心和超融合的概念,希望使用地理位置分散的微数据中心来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使用超融合架构简化微数据中心的硬件资源管理和横向扩展的难度。但是地理分散的超融合微数据中心需要一套集中式远程管理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该系统可完成分布式云数据中心集群的加入并接受中央式管理系统的监管。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包括:
中央云管理系统,负责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的融云接入,监控超融合微数据中心的资源信息,进行微数据中心间的资源调度;
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及其微云管理系统,微云管理系统包括微云代理、系统配置信息、实时资源监控、微云间互操作模块,并提供三个方向的服务接口:1)融云接口;2)本地服务接口;3)云间互联接口;
软件定义的虚拟网络,负责多个微数据中心的网络互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央云管理系统进行融云接入的过程包括:微数据中心的微云代理通信,验证微云的接入信息,分配该微数据中心可以进行融合的微数据中心列表;
中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数据中心资源监控的过程包括:收集微云数据中心实时推送的监控数据,用作微云间资源调度的参考;
中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数据中心间的资源调度的过程包括:给借用方微云数据中心分配或回收其他微云数据中心的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的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是一台可独立运行的超融合一体机或由多个超融合一体机通过横向扩展而成,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具有自管理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云代理的过程包括:与中央云管理系统通信,执行中央云发布的指令,向中央云系统申请融云、资源借用、传输资源监控数据;
微云管理系统进行系统配置信息的过程包括:微云数据中心的系统信息配置,中央云管理系统信息的配置;
微云管理系统进行实时资源监控的过程包括:实时监控微云数据中心的资源使用情况,以供中央云管理系统及本地微云管理系统作资源调度;
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云间互操作的过程包括:微云间通信,实现跨微云操作,如远程虚拟机或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
进一步地,系统进行自动融云的步骤如下:
1)、管理员在微云管理系统输入中央云管理系统信息并提交;
2)、微云管理系统利用微云代理读取中央云管理系统信息,并尝试连接中央云管理系统;
3)、如果尝试连接失败,则向管理员提示连接失败;
4)、如果连接成功,则微云代理向中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云数据中心注册,将系统信息添加到中央云管理系统的微云管理池中;
5)、完成注册后,中央云管理系统根据微云数据中心的信息从微云管理池中挑选与该微云数据中心最匹配的微云数据中心列表,并将该列表返回给微云数据中心;
6)、微云数据中心接收到与其匹配的微云数据中心列表后,微云数据中心使用微云间互操作模块与其他微云进行通信,与这些微云数据中心形成微云数据中心集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微云数据中心的管理员只需要在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的管理系统上简单地输入中央管理系统信息即可让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地加入具有中央云管理系统的分布式云数据中心集群中,接受中央云管理系统的统一管理。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融云后可以实现云间资源共享,降低整体硬件成本。当本地的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出现临时性的资源不足时可以借用集群中其他微云数据中心的空闲资源以提供更好的云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融云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包括:
P1:中央云管理系统,负责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的融云接入,监控超融合微数据中心的资源信息,进行微数据中心间的资源调度;
P2: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及其微云管理系统,包括微云代理、系统配置信息、实时资源监控、微云间互操作模块,并提供三个方向的服务接口:1)融云接口;2)本地服务接口;3)云间互联接口;
P3:软件定义的虚拟网络,负责多个微数据中心的网络互通。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部分P1中,所述的中央云管理系统包括:
a)融云接入:负责与微数据中心的微云代理通信,验证微云的接入信息,分配该微数据中心可以进行融合的微数据中心列表;
b)微数据中心资源监控:负责收集微云数据中心实时推送的监控数据,用作微云间资源调度的参考;
c)微数据中心间的资源调度:用于给借用方微云数据中心分配或回收其他微云数据中心的资源。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部分P2中,所述的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是一台超融合一体机或由多个超融合一体机通过横向扩展而成,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具有自管理系统,可以独立运行。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部分P2中,微云管理系统包括:
a)微云代理:负责与中央云管理系统通信,执行中央云发布的指令,向中央云系统申请融云、资源借用、传输资源监控数据;
b)系统配置信息:负责微云数据中心的系统信息配置,中央云管理系统信息的配置;
c)实时资源监控:负责实时监控微云数据中心的资源使用情况,以供中央云管理系统及本地微云管理系统作资源调度;
d)微云间互操作:负责微云间通信,实现跨微云操作,如远程虚拟机或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部分P2中,所述的服务接口包括:
a)融云接口:利用系统配置信息,微云代理,实时资源监控以及微云间互操模块完成分布式云的接入;
b)本地服务接口:提供有QoS保证的云服务,提高用户体验;
c)云间互联接口:实现多个微云数据中心的互联和资源共享,提高分布式云的硬件利用率。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自动融云的步骤如下:
a)管理员在微云管理系统输入中央云管理系统信息并提交;
b)微云管理系统利用微云代理读取中央云管理系统信息,并尝试连接中央云管理系统;
c)如果尝试连接失败,则向管理员提示连接失败;
d)如果连接成功,则微云代理向中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云数据中心注册,将系统信息添加到中央云管理系统的微云管理池中;
e)完成注册后,中央云管理系统根据微云数据中心的信息从微云管理池中挑选与该微云数据中心最匹配的微云数据中心列表,并将该列表返回给微云数据中心;
f)微云数据中心接收到与其匹配的微云数据中心列表后,微云数据中心使用微云间互操作模块与其他微云进行通信,与这些微云数据中心形成微云数据中心集群。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系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微云数据中心的名称,网络地址,地理位置以及微云数据中心的硬件配置信息。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硬件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数,内存容量,存储容量,存储IOPS,网络带宽。
本发明针对地理分散的超融合微数据中心需要一套集中式远程管理解决防范发明了一种超融合微数据中心自动融云方法,在该方法中,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的管理员只需在微云管理系统上提供中央管理系统的信息即可完成分布式云数据中心集群的自动加入并接受中央式管理系统的监管。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云管理系统,负责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的融云接入,监控超融合微数据中心的资源信息,进行微数据中心间的资源调度;
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及其微云管理系统,微云管理系统包括微云代理、系统配置信息、实时资源监控、微云间互操作模块,并提供三个方向的服务接口:1)融云接口;2)本地服务接口;3)云间互联接口;
软件定义的虚拟网络,负责多个微数据中心的网络互通。
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云管理系统进行融云接入的过程包括:微数据中心的微云代理通信,验证微云的接入信息,分配该微数据中心可以进行融合的微数据中心列表;
中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数据中心资源监控的过程包括:收集微云数据中心实时推送的监控数据,用作微云间资源调度的参考;
中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数据中心间的资源调度的过程包括:给借用方微云数据中心分配或回收其他微云数据中心的资源。
3.根据权要求2所述的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是一台可独立运行的超融合一体机或由多个超融合一体机通过横向扩展而成,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具有自管理系统。
4.根据权要求3所述的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云代理的过程包括:与中央云管理系统通信,执行中央云发布的指令,向中央云系统申请融云、资源借用、传输资源监控数据;
微云管理系统进行系统配置信息的过程包括:微云数据中心的系统信息配置,中央云管理系统信息的配置;
微云管理系统进行实时资源监控的过程包括:实时监控微云数据中心的资源使用情况,以供中央云管理系统及本地微云管理系统作资源调度;
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云间互操作的过程包括:微云间通信,实现跨微云操作,如远程虚拟机或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
5.根据权要求4所述的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进行自动融云的步骤如下:
1)、管理员在微云管理系统输入中央云管理系统信息并提交;
2)、微云管理系统利用微云代理读取中央云管理系统信息,并尝试连接中央云管理系统;
3)、如果尝试连接失败,则向管理员提示连接失败;
4)、如果连接成功,则微云代理向中央云管理系统进行微云数据中心注册,将系统信息添加到中央云管理系统的微云管理池中;
5)、完成注册后,中央云管理系统根据微云数据中心的信息从微云管理池中挑选与该微云数据中心最匹配的微云数据中心列表,并将该列表返回给微云数据中心;
6)、微云数据中心接收到与其匹配的微云数据中心列表后,微云数据中心使用微云间互操作模块与其他微云进行通信,与这些微云数据中心形成微云数据中心集群。
CN201710079037.1A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 Pending CN1071050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9037.1A CN107105003A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9037.1A CN107105003A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5003A true CN107105003A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7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9037.1A Pending CN107105003A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500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927A (zh) * 2017-09-22 2017-12-08 深圳安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接入型微型数据中心产品集中监控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24217A (zh) * 2018-06-29 2018-11-30 中山大学 一种分布式云系统自动化部署方法
CN109725986A (zh) * 2019-01-29 2019-05-07 中山大学 一种图形化和容器化的虚拟网络环境构建及批量部署方法
CN109768892A (zh) * 2019-03-04 2019-05-17 中山大学 一种微服务化的网络安全实验系统
CN109933286A (zh) * 2019-02-27 2019-06-25 广东唯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7563A (zh) * 2019-12-20 2020-05-12 河南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征兵动员系统
CN111338754A (zh) * 2020-02-17 2020-06-26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云簇的虚拟机借调方法
CN114422411A (zh) * 2022-01-11 2022-04-29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基于sd-wan的分布式云集中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5509765A (zh) * 2022-11-22 2022-12-23 江苏迈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融合云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45782A (zh) * 2023-07-07 2023-08-04 广州鹏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融合云计算系统的数据监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012A (zh) * 2012-12-10 2013-03-20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服务资源的方法及服务资源管理系统
CN104023012A (zh) * 2014-05-30 2014-09-03 北京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集群中调用服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131106A (zh) * 2016-06-07 2016-11-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组件的微云、微云的组网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012A (zh) * 2012-12-10 2013-03-20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服务资源的方法及服务资源管理系统
CN104023012A (zh) * 2014-05-30 2014-09-03 北京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集群中调用服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131106A (zh) * 2016-06-07 2016-11-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组件的微云、微云的组网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LAUCIO H.S. CARVALHO 等: "《Optimal Cloud Broker Method for Cloud Selection》", 《2015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MOBILE AND INTERNET SERVICES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
周江: "《面向5G的分层次分布式云服务系统》",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曹小坤: "《边缘云计算体系结构及数据迁移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927A (zh) * 2017-09-22 2017-12-08 深圳安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接入型微型数据中心产品集中监控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24217A (zh) * 2018-06-29 2018-11-30 中山大学 一种分布式云系统自动化部署方法
CN109725986B (zh) * 2019-01-29 2023-01-20 中山大学 一种图形化和容器化的虚拟网络环境构建及批量部署方法
CN109725986A (zh) * 2019-01-29 2019-05-07 中山大学 一种图形化和容器化的虚拟网络环境构建及批量部署方法
CN109933286A (zh) * 2019-02-27 2019-06-25 广东唯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8892A (zh) * 2019-03-04 2019-05-17 中山大学 一种微服务化的网络安全实验系统
CN111147563A (zh) * 2019-12-20 2020-05-12 河南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征兵动员系统
CN111338754A (zh) * 2020-02-17 2020-06-26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云簇的虚拟机借调方法
CN111338754B (zh) * 2020-02-17 2023-04-18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云簇的虚拟机借调方法
CN114422411A (zh) * 2022-01-11 2022-04-29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基于sd-wan的分布式云集中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5509765A (zh) * 2022-11-22 2022-12-23 江苏迈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融合云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09765B (zh) * 2022-11-22 2023-03-10 江苏迈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融合云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45782A (zh) * 2023-07-07 2023-08-04 广州鹏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融合云计算系统的数据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6545782B (zh) * 2023-07-07 2023-09-19 广州鹏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融合云计算系统的数据监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5003A (zh) 一种超融合微云数据中心自动融云系统
CN113115241B (zh) 一种基于工业大脑的工业互联网系统
CN104468688B (zh) 用于网络虚拟化的方法和设备
Maheshwari et al. Toward a reliable, secure and fault tolerant smart grid state estimation in the cloud
CN105809356A (zh) 一种基于应用集成云平台的信息系统资源管理方法
CN104079630A (zh) 一种业务服务端负载均衡方法、客户端、服务端以及系统
CN109791509A (zh) 高性能计算系统和方法
CN105024865A (zh) 云联合即服务
CN104239555B (zh) 基于mpp的并行数据挖掘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7046567A (zh) 一种由微云系统构成的集中管理的分布式云计算系统
CN107450977A (zh) 基于yarn的面向gpgpu集群的资源管理调度方法
CN105472291B (zh) 多处理器集群的数字硬盘录像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6953895A (zh) 一种对等结构的分布式云系统集群
CN104519140A (zh) 一种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服务器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7733696A (zh) 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
CN106250566A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及其数据运算的管理方法
CN110087250A (zh) 一种基于多目标联合优化模型的网络切片编排方案及其方法
CN108064377A (zh) 一种多系统共享内存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43602A (zh) 基于avs2编码的硬件抽象平台系统和设备
CN109474467A (zh) 网络自动化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069702A (zh) 一种电网集成信息处理方法
CN109873714A (zh) 云计算节点配置更新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391651A (zh) 一种虚拟光网络多层资源汇聚方法和系统
CN115917510A (zh) 精简云计算环境中的虚拟机部署
Pevec et al. Distributed data platform for automotive industry: A robust solution for tackling big challenges of big data in transportation sci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