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4763B -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04763B CN107104763B CN201611199535.1A CN201611199535A CN107104763B CN 107104763 B CN107104763 B CN 107104763B CN 201611199535 A CN201611199535 A CN 201611199535A CN 107104763 B CN107104763 B CN 1071047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time length
- target
- standard
-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所述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小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数据重传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在无线网络中进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网络故障或者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数据发送失败的情况,这时,发送端需要重新发送数据。
具体的,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并开始计时,接收端接收到相应的数据后则会向发送端返回确认消息,发送端可以设置用于判断数据是否发送成功的超时重传时长,如果在发送数据后预设的超时重传时长内,发送端未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可以认为数据发送失败,发送端则会向接收端重新发送该数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网络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数据传输的速度较快,如果数据能够发送成功,发送端从发送数据到接收确认消息所需的时间会很短,然而,出于对不同网络质量的综合考虑,超时重传时长的数值一般设置的较长,这样,对于网络质量较好的情况,发送端本来等待较短的时长就可以确定数据发送失败,可还是要等待较长的时长才确定数据发送失败,再重新发送数据,导致数据重传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所述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
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
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小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所述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
设置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小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发送端则可以确定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然后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发送端则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这样,当通过收发耗时判断出当前连接的网络的网络质量较好时,发送端可以减少超时重传时长,即可以更快的判断出数据是否发送成功,并决定是否重发数据,从而可以提高数据重传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场景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第二时长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第一时长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如图2a所示,本方法主要运用在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下,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设备可以是数据的发送端,可以是终端或者服务器,当发送端为终端时,终端上可以安装有用于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如即时通信类应用、音乐播放类应用、网页浏览类应用等,发送端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接收端可以是其它终端也可以是上述应用程序的服务器。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可以用于进行下述流程中的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处理,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下述处理过程中需要的数据以及产生的数据,收发器可以用于接收和发送下述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本实施例中,以终端作为接收端,以服务器作为发送端,应用程序为即时聊天类应用为例进行说明,其它情况与之类似,本实施不再进行一一说明。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图1所示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内容可以如下:
步骤101,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确定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
其中,收发耗时为发送端从发送数据开始,到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所经历的时间。超时重传时长为发送端从发送数据开始,到检测到数据发送失败或超时,需要重新发送数据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长。
在实施中,用户可以在终端上安装即时通信类应用,当用户想要进行即时通信业务时,可以点击相应的应用图标,从而可以触发终端启动上述即时通信类应用。这时,终端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一时长,即第一时长为超时重传时长的默认初始值,每次即时通信应用启动时,均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一时长。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终端(即发送端)可以向服务器(即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并开始计时,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则可以获知第一数据发送成功,然后可以确定从发送第一数据到接收确认消息所经历的时间,得到目标收发耗时。而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未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终端则可以向服务器重新发送第一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当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的数据量大于一个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传输中的最大报文段长度时,确认消息将被分段传输,因此终端可以通过对首个数据分段的到达时间进行预估,设置超时重传时长,即在超时重传时长内,如果终端未接收到确认消息的首个数据分段,则重新发送数据;终端也可以对所有数据分段的到达时间进行预估,设置超时重传时长,即在超时重传时长内,如果终端未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所有数据分段,则重新发送数据。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对首个数据分段的处理,终端还可以检测后续数据分段之间的到达间隔时长,例如,在接收到某个数据分段后,如果在预设间隔时长内未接收到下一个数据分段,则重新发送数据。
可以理解,步骤101的处理不仅局限于即时通信类应用每次启动后,同时还可以用于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任何状态下。
步骤102,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
在实施中,即时通信类应用的服务器侧的技术人员可以测试不同数据量的数据在网络质量较好的情况下的标准收发耗时,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建立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服务器可以将上述对应关系发送给客户端(即安装有即时通信类应用的终端),进而终端可以将对应关系进行存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后,可以在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列举的数据仅用于帮助理解方案,而非实际准确的数据。
表1
数据量 | 标准收发耗时 |
0k-20k | 1s |
20k-40k | 1.5s |
40k-60k | 2s |
60k-80k | 2.5s |
80k-100k | 3s |
步骤103,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
在实施中,终端在确定出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后,可以比较目标收发耗时和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可以认为当前网络的网络质量较好,进而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此处,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可以为预设的时长,具体可以由服务器侧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并确定,然后发送给终端由终端进行设置。
可选的,可以设定只有在连续多次数据收发未超时后,才重新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相应的,步骤103的处理可以如下: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且数据的收发耗时小于标准收发耗时的连续次数大于目标连续阈值,则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大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将连续次数清零。
在实施中,终端可以设置有用来记录数据的收发耗时小于标准收发耗时的连续次数的预设计数器,如在终端发送第一数据,确定了目标收发耗时后,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可以将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同时,终端还可以记录连续阈值,即如果在加1后,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即连续次数)大于目标连续阈值,则可以确定终端当前连接的网络的网络质量较好,从而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而如果出现了数据收发耗时大于标准收发耗时的情况,则将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即连续次数)清零,可以理解,数据发送失败的情况也会触发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清零。
可选的,基于上述设置预设计数器的处理,可以针对不同质量的网络设置不同的连续阈值,相应的,步骤103的处理可以如下: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确定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和目标收发耗时的目标耗时差;在预先存储的标准耗时差和连续阈值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小于或等于目标耗时差的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以及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的每个标准耗时差对应的连续阈值;分别将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的每个标准耗时差对应的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如果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存在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计数值大于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目标连续次数,则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
在实施中,即时通信类应用的服务器侧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实例测试,确定数据收发耗时和标准收发耗时的耗时差与数据连续发送成功次数的关系,即确定准确判断出当前网络的网络质量较好所需的耗时差范围和相应的数据连续发送成功次数,然后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建立标准耗时差和连续阈值的对应关系,服务器可以将上述对应关系发送给客户端(即安装有即时通信类应用的终端),进而终端可以将对应关系进行存储。这样,在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并确定了目标收发耗时后,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可以先确定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和目标收发耗时的目标耗时差,然后在预先存储的标准耗时差和连续阈值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小于或等于目标耗时差的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这些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每个标准耗时差都可以对应有一个连续阈值。同时,终端可以为每个标准耗时差设置一个预设计数器,这样终端可以分别将确定出的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的每个标准耗时差对应的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即连续次数)加1,如果在上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存在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连续次数大于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目标连续次数,则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具体的,基于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如果目标耗时差为3s,则可以确定出3个耗时差:“3s”、“2s”、“1s”,对应的计数值分别加1,则计数值分别变成“5”、“9”、“9”,这时,可以发现,耗时差“2s”对应的计数值大于计数次数,即“2s”为目标标准耗时差,故而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
表2
可选的,可以针对不同质量的网络设置不同的超时重传时长,相应的,步骤103的处理可以如下: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确定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和目标收发耗时的目标耗时差;根据预先存储的耗时差和超时重传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耗时差对应的第二时长,其中,对应关系中的每个超时重传时长都小于第一时长;将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二时长。
在实施中,即时通信类应用的服务器侧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实例测试,基于数据收发耗时和标准收发耗时的耗时差判断不同质量等级的网络,从而确定每个耗时差范围和每个质量等级的网络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的关系,然后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建立耗时差和超时重传时长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中的每个超时重传时长都小于第一时长,服务器可以将上述对应关系发送给客户端(即安装有即时通信类应用的终端),进而终端可以将对应关系进行存储。终端在发送第一数据,确定目标收发耗时后,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确定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和目标收发耗时的目标耗时差,进而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耗时差和超时重传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耗时差对应的第二时长,然后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二时长。进一步的,可以结合上述采用预设计数器的处理,即标准耗时差和超时重传时长的对应关系中增加连续阈值和连续次数两项,如表3所示,在确定出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和所述目标收发耗时的目标耗时差后,可以将不大于目标耗时差的所有标准耗时差的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当某个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即连续次数)大于对应的连续阈值时,确定对应的标准耗时差,进而设置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表3
可选的,可以设定只有在一定时间内上述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才有效,相应的处理可以如下:如果在预设间隔时长内未发送数据,则将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清零。
在实施中,当上述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发生加1处理时,终端可以开始计时,如果在预设间隔时长内未发送数据,则可以将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清零。
可选的,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二时长的状态下,如果出现了数据传输超时现象,则将超时重传时长重新设置为第一时长,相应的处理可以如下: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二时长的状态下,向接收端发送第二数据,如果在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二时长增加为第一时长。
在实施中,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二时长的状态下,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数据,并开始计时,如果在第二时长内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则可以获知第二数据发送成功,如果在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则可以认为当前网络的网络质量下滑,具体可以是网络质量较好的网络出现波动,或者终端连接的网络发生变化,进而终端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二时长增加为第一时长。同时,终端可以继续计时,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则可以获知第二数据发送成功,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未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终端则可以向服务器重新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在连接的网络发生变化时,终端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重新设置为初始值,相应的处理可以如下:当检测到本地连接的网络类型发生变化时,将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一时长。
在实施中,终端可以实时检测本地连接的网络类型,网络类型可以分为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而移动网络又可以分为2G(2-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3G(3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4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和5G(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网络类型。当检测到本地连接的网络类型发生变化时,则终端需要对当前网络的质量重新进行评估,故而终端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一时长。
图2b示出了一种将超时重传时长从第一时长设置为第二时长的处理流程,图3示出了一种将超时重传时长从第二时长设置为第一时长的处理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发送端则可以确定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然后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发送端则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这样,当通过收发耗时判断出当前连接的网络的网络质量较好时,发送端可以减少超时重传时长,即可以更快的判断出数据是否发送成功,并决定是否重发数据,从而可以提高数据重传的效率。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01,用于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所述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
第二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
设置模块403,用于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小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
可选的,所述设置模块403,还用于:
在所述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所述第二时长的状态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二数据,如果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二时长增加为所述第一时长。
可选的,所述设置模块403,用于:
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小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且数据的收发耗时小于数据的标准收发耗时的连续次数大于目标连续阈值,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一时长减小为所述第二时长;
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清零模块404,用于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大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将所述连续次数清零。
可选的,所述设置模块403,用于:
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小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确定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和所述目标收发耗时的目标耗时差;
在预先存储的标准耗时差和连续阈值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耗时差的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的每个标准耗时差对应的连续阈值;
分别将所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的每个标准耗时差对应的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存在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计数值大于所述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目标连续次数,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一时长减小为所述第二时长。
可选的,所述清零模块404,还用于:
如果在预设间隔时长内未发送数据,则将所述连续次数清零。
可选的,所述设置模块403,还用于:
当检测到本地连接的网络类型发生变化时,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一时长。
可选的,所述设置模块403,用于:
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小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确定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和所述目标收发耗时的目标耗时差;
根据预先存储的耗时差和超时重传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耗时差对应的第二时长,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的每个超时重传时长都小于所述第一时长;
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二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发送端则可以确定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然后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如果目标收发耗时小于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发送端则可以将超时重传时长由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这样,当通过收发耗时判断出当前连接的网络的网络质量较好时,发送端可以减少超时重传时长,即可以更快的判断出数据是否发送成功,并决定是否重发数据,从而可以提高数据重传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装置在设置超时重传时长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装置与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
终端6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6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80和输入单元130对存储器120的访问。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敏表面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2。触敏表面1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131上或在触敏表面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131。除了触敏表面131,输入单元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6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41,当触敏表面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终端6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6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6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传声器1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6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1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600的通信。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600通过WiFi模块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6示出了WiFi模块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6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80是终端6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6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终端6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终端6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终端600的显示单元是触摸屏显示器,终端600还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上述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处理的指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所述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
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
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小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确定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和所述目标收发耗时的目标耗时差;
在预先存储的标准耗时差和连续阈值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耗时差的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的每个标准耗时差对应的连续阈值;
分别将所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的每个标准耗时差对应的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存在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计数值大于所述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目标连续阈值,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所述第二时长的状态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二数据,如果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二时长增加为所述第一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大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将所述计数值清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预设间隔时长内未发送数据,则将所述计数值清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本地连接的网络类型发生变化时,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一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耗时差和超时重传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耗时差对应的第二时长,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的每个超时重传时长都小于所述第一时长;
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二时长。
7.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第一时长的状态下,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如果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时间点和所述确认消息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目标收发耗时;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量和标准收发耗时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对应的目标标准收发耗时;
设置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小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确定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和所述目标收发耗时的目标耗时差;在预先存储的标准耗时差和连续阈值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耗时差的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的每个标准耗时差对应的连续阈值;分别将所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的每个标准耗时差对应的预设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如果所述至少一个标准耗时差中存在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计数值大于所述目标标准耗时差对应的目标连续次数,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一时长减小为第二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超时重传时长被设置为所述第二时长的状态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二数据,如果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则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由所述第二时长增加为所述第一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清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目标收发耗时大于所述目标标准收发耗时,则将所述计数值清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零模块,还用于:
如果在预设间隔时长内未发送数据,则将所述计数值清零。
11.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
当检测到本地连接的网络类型发生变化时,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一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根据预先存储的耗时差和超时重传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耗时差对应的第二时长,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的每个超时重传时长都小于所述第一时长;
将所述超时重传时长设置为第二时长。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99535.1A CN107104763B (zh) | 2016-12-22 | 2016-12-22 |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99535.1A CN107104763B (zh) | 2016-12-22 | 2016-12-22 |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04763A CN107104763A (zh) | 2017-08-29 |
CN107104763B true CN107104763B (zh) | 2020-06-02 |
Family
ID=59676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99535.1A Active CN107104763B (zh) | 2016-12-22 | 2016-12-22 |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047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1079B (zh) * | 2018-06-20 | 2021-03-09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超时时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396067A (zh) | 2018-07-02 | 2022-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重传控制方法、通信接口和电子设备 |
US11424868B2 (en) * | 2019-01-24 | 2022-08-23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processing timeline enhance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CN111045839A (zh) * | 2019-12-04 | 2020-04-2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分布式环境下基于两阶段事务消息的顺序调用方法及装置 |
CN114006896B (zh) * | 2021-10-12 | 2023-08-01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混合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3033A (zh) * | 2005-05-14 | 2006-11-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889531A (zh) * | 2006-08-01 | 2007-0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器链路状态数据同步的方法 |
KR20090020228A (ko) * | 2007-08-23 | 2009-02-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전송 시간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CN101459496A (zh) * | 2008-12-18 | 2009-06-17 | 北京大学 | 一种消息的超时时间间隔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3095434A (zh) * | 2011-10-27 | 2013-05-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62694B2 (ja) * | 2006-06-20 | 2010-10-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再送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
2016
- 2016-12-22 CN CN201611199535.1A patent/CN1071047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3033A (zh) * | 2005-05-14 | 2006-11-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889531A (zh) * | 2006-08-01 | 2007-0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器链路状态数据同步的方法 |
KR20090020228A (ko) * | 2007-08-23 | 2009-02-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전송 시간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CN101459496A (zh) * | 2008-12-18 | 2009-06-17 | 北京大学 | 一种消息的超时时间间隔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3095434A (zh) * | 2011-10-27 | 2013-05-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TCP重传机制;金志刚;《计算机网络[M]》;20090830;320-32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04763A (zh) | 2017-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04763B (zh) |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391259B (zh) | 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移动终端 | |
WO2016150331A1 (zh) | 一种运行游戏客户端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5090248A1 (zh) | 服务器的过载保护方法及装置 | |
WO2017008569A1 (zh) | 消息更新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6487984B (zh) | 一种调整音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294168B (zh) | 一种进行应用程序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6940997B (zh) | 一种向语音识别系统发送语音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245432B (zh) | 未读消息计数方法、装置及终端 | |
WO2017096909A1 (zh) | 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324834B (zh) | 测量结果的指示方法、终端和基站 | |
CN106470234B (zh) | 一种设备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577712B (zh) |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7122036B (zh) | 中央处理器频率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05703808A (zh)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118636A (zh) | 网络抖动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792154B (zh) | 一种多媒体短信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315623B (zh) | 一种上报统计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307531B (zh) |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033358B (zh) | 一种应用程序的批量安装方法和装置 | |
CN117545054B (zh) | Uwb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1966237B (zh) | 一种开孔屏触摸补偿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0958641B (zh) | 一种移动终端wifi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4095585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1405649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