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0129A - 智能门锁 - Google Patents
智能门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00129A CN107100129A CN201610697682.5A CN201610697682A CN107100129A CN 107100129 A CN107100129 A CN 107100129A CN 201610697682 A CN201610697682 A CN 201610697682A CN 107100129 A CN107100129 A CN 1071001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gue
- statement
- federally sponsored
- door lock
- safety tong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14—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 E05B63/146—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locks with two or more bolts, each bolt itself being a tumb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其包括:内外把手、呆舌、保险舌、联动件、第一运动转换机构以及第二运动转换机,第二运动转换机构以在保险舌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向经由离合器与联动轴连接的外把手或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外把手或内把手从初始位置朝向另一侧旋转并带动联动件旋转时,将联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保险舌从而带动保险舌朝向收纳位置移动的方式构成,在保险舌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在通过向经由离合器与联动轴连接的外把手或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外把手或内把手旋转的过程中,第二运动转换机构未与联动件抵接。由此,在保险舌处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仅通过对内或外把手进行旋转从而就能够实现智能门锁的解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03924845A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该门锁包括锁体以及均安装在该锁体内的离合器、主传动机构、主锁舌、控制模块、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驱动机构,锁体的内侧安装有门内把手,锁体的外侧安装有门外把手,所述内把手经主传动机构与主锁舌传动连接,所述门外把手以此经离合器、主传动机构与主锁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主锁舌一侧,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门外把手在锁体的安装位的一侧,所述驱动机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根据该智能门锁,能够实现简易、便捷的门外上锁门内反锁。
然而,在上述的智能门锁中,由于仅具有主锁舌而缺少保险舌以及能够在门内对保险舌进行反锁的相关结构,因此相对于具有保险舌以及相关结构的门锁相比安全系数较低。
在上述的智能门锁中加入保险舌以及相关结构,虽然能够提高安全系数,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在门外仅通过旋转门外把手从而就能够将保险舌解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下能够在门外仅通过旋转外把手从而就能够将保险舌解锁的智能门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内把手,其被设置在所述门锁本体的内侧,并且具有内把手施力单元,通过所述内把手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使受外力旋转后的所述内把手在失去外力的情况下返回初始位置;外把手,其被设置在所述门锁本体的外侧,并且具有外把手施力单元,通过所述外把手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使受外力旋转后的所述外把手在失去外力的情况下返回初始位置;呆舌,其以能够在被收纳于所述门锁本体内的收纳位置与从所述门锁本体露出的锁定位置之间直线移动的方式构成;保险舌,其以能够在被收纳于所述门锁本体内的收纳位置与从所述门锁本体露出的锁定位置之间直线移动的方式构成,并且通过对被设置在所述门锁本体的内侧的反锁旋钮进行旋转从而使所述保险舌在收纳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直线移动;联动件,其以能够以联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而与所述联动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门锁本体内,所述联动轴与所述内把手一体连接,并且可以经由离合器与所述外把手连接;第一运动转换机构,其以将所述联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所述呆舌从而带动所述呆舌作直线移动的方式构成,在所述呆舌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联动件朝向一侧旋转时所述呆舌朝向锁定位置移动,在所述呆舌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联动件朝向另一侧旋转时所述呆舌朝向收纳位置移动;第二运动转换机构,其以在所述保险舌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向经由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联动轴连接的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从所述初始位置朝向另一侧旋转并带动所述联动件旋转时,将所述联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所述保险舌从而带动所述保险舌朝向收纳位置移动的方式构成;在所述保险舌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在通过向经由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联动轴连接的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未与所述联动件联动,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与所述反锁旋钮联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智能门锁中,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具有翘舌件、组合联动件、保险舌旋钮以及保险舌联动件,所述翘舌件具有在所述保险舌位于锁定位置时与所述联动件抵接的一端、中间转轴以及另一端,并且绕所述中间转轴而旋转,所述组合联动件以将所述翘舌件的旋转运动向所述保险舌旋钮进行传递的方式构成,所述保险舌旋钮与所述反锁旋钮同轴一体旋转,通过所述保险舌旋钮的旋转从而推动所述保险舌联动件,所述保险舌联动件与所述保险舌的一端连接,并以沿所述保险舌的直线移动方向而移动的方式构成,被推动的所述保险舌联动件作直线移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智能门锁中,所述组合联动件具有第一连杆、旋转件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翘舌件的另一端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件具有一端、旋转轴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的另一端,并且绕所述旋转轴而旋转,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保险舌旋钮连接。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智能门锁中,在所述保险舌位于收纳位置下,在通过向经由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联动轴连接的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翘舌件的一端未与所述联动件抵接。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智能门锁中,所述联动件具有隔开设置的两个突起,其中一个所述突起可以与翘舌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具有与所述联动件同轴旋转的扇形齿轮件,所述扇形齿轮件具有联动销,所述联动销可以在两个所述突起之间旋转并与两个所述突起抵接,所述联动销与所述翘舌件的一端在所述联动轴的轴线方向上未重叠。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智能门锁,由于第二运动转换机构在所述保险舌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向经由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联动轴连接的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从所述初始位置朝向另一侧旋转并带动所述联动件旋转时,将所述联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所述保险舌从而带动所述保险舌朝向收纳位置移动,并且在所述保险舌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在通过向经由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联动轴连接的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未与所述联动件抵接,因此在保险舌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二运动转换机构与联动件联动,实现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下能够在门外仅通过旋转外把手从而对保险舌进行解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门锁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门锁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门锁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表示在保险舌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的智能门锁结构的示意图,并省略了第一扇形齿轮件;
图5为表示在呆舌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的呆舌和第一运动转换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在呆舌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的呆舌和第一运动转换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在保险舌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的智能门锁结构的示意图,并省略了第一扇形齿轮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门锁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采用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门锁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门锁100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门锁100的后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门锁100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1以及图3所示,智能门锁100包括:门锁本体1、内把手2以及外把手3。内把手2被设置在门锁本体1的内侧,而外把手3被设置在门锁本体1的外侧。此外,内把手2与后文叙述的联动件50的联动轴52直接连接,而外把手3可以经由离合器4与联动件50的联动轴52连接。
在门锁本体1的内侧(即设置有内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反锁旋钮13。反锁旋钮13用于对后文叙述的保险舌40进行收纳与锁定的切换。此外,反锁旋钮13位于内把手2的下方。
在门锁本体1的外侧(即设置有外把手3的一侧)设置有密码输入区11以及指纹认证区12。在密码输入区11内输入了事先所设定的密码后(即输入了正确密码后)或者在指纹认证区12通过了指纹认证之后,离合器4与联动件50的联动轴52抱死,即外把手3可以与联动件50的联动轴52一体旋转。
内把手2具有内把手施力单元(未图示),通过内把手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使受外力旋转后的内把手2在失去外力的情况下返回水平位置(初始位置)。
外把手3具有外把手施力单元(未图示),通过外把手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使受外力旋转后的外把手3在失去外力的情况下返回水平位置(初始位置)。
图4为表示在保险舌40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的智能门锁100结构的示意图,并省略了第一扇形齿轮件61。此外,图4为从门锁本体1的外侧观察智能门锁100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智能门锁100还包括:斜舌20、呆舌30、保险舌40、联动件50、第一运动转换机构60、第二运动转换机构70以及第三运动转换机构80。
门锁本体1的侧面具有分别与斜舌20、呆舌30以及保险舌40相对应的开口。斜舌20、呆舌30以及保险舌40能够分别通过与它们相对应的开口,从而在被收纳于门锁本体1内的收纳位置与从门锁本体1露出的锁定位置之间直线移动。
斜舌20被设置在门锁本体1的上方,呆舌30被设置在门锁本体1的中间,保险舌40被设置在门锁本体1的下方。即,呆舌30被设置在斜舌20与保险舌40之间。
联动件50以能够以联动轴52的轴线为中心而与联动轴52一体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门锁本体1内,如上所述,联动轴52与内把手2一体连接,并且可以经由离合器4与外把手3连接。在此,联动轴52的截面为正方形,但是也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等多边形或其他形状。此外,联动件50还包括:联动臂51、第一突起53、第二突起54以及圆环突出部55。联动臂51、第一突起53以及第二突起54被配置在以联动轴52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的不同位置。即,第一突起53与第二突起54之间隔开有预定间隔。圆环突出部55被配置在正方形的联动轴51的外周,并朝向门锁本体1的内侧突出。
第三运动转换机构
第三运动转换机构80以将联动件5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斜舌20从而带动斜舌20作直线运动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第三运动转换机构80在斜舌2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联动件50朝向另一侧(顺时针)旋转时使斜舌20朝向收纳位置移动。此外,第三运动转换机构80包括:被设置在联动件50上的联动臂51、与斜舌20一体成形的斜舌联动杆81、被固定在门锁本体1上的固定挡板82、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活动挡板83、第一压簧84以及第二压簧85。
在固定挡板82以及活动挡板83上设有能够使斜舌联动杆81贯穿的贯穿孔。在斜舌20与固定挡板82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簧84,第一压簧84的一端(图4的左端)与斜舌20抵接,而第一压簧84的另一端(图4的右端)与固定挡板82抵接。联动臂51设置在固定挡板82与活动挡板83之间,联动臂51能够分别与固定挡板82以及活动挡板83抵接。活动挡板83与被设置在门锁本体1上的水平滑道(未图示)配合,从而能够沿着该水平滑道的延伸方向而滑动。此外,斜舌联动杆8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滑道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压簧85被设置在活动挡板83与斜舌联动杆81的尾端(图4的右端)之间。即,第二压簧85的一端(图4的左端)与活动挡板83抵接,而第二压簧85的另一端(图4的右端)被固定在斜舌联动杆81的尾端。
在未向内把手2以及与联动件50的联动轴52一体旋转的外把手3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由于内把手施力单元以及外把手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内把手2以及外把手3处于水平位置(初始位置)。此时,通过第一压簧84以及第二压簧85的施力从而活动挡板83处于最靠近固定挡板82的位置,联动臂51的两侧分别与固定挡板82以及活动挡板83抵接,同时斜舌20位于锁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从水平位置起向内把手2或与联动件50的联动轴52一体旋转的外把手3施加向上的外力的情况下,联动件50朝向另一侧(图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联动件50的联动臂51抵抗第二压簧85的施力,推动活动挡板83朝向远离固定挡板82的方向(即斜舌联动杆81的尾端所在的方向)滑动。因而,通过第二压簧85的施力从而斜舌联动杆81朝向图4的右侧移动,因此斜舌20从锁定位置朝向收纳位置作直线移动。此外,当斜舌20到达收纳位置时,固定挡板82与活动挡板83之间的距离为最大,与此同时联动臂51仅与活动挡板83抵接。然而,当停止继续施加外力时,通过第一压簧84以及第二压簧85的施力从而使斜舌20返回至锁定位置。由此,通过第三运动转换机构80从而能够实现将联动件5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斜舌20从而带动斜舌20作直线运动。
第一运动转换机构
图5为表示在呆舌30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的呆舌30和第一运动转换机构60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表示在呆舌3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的呆舌30和第一运动转换机构60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图5以及图6为从门锁本体1的外侧观察呆舌30和第一运动转换机构60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运动转换机构60以将联动件5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呆舌30从而带动呆舌作30作直线移动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在呆舌30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联动件50朝向一侧(图5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呆舌30朝向锁定位置移动,在呆舌3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联动件50朝向另一侧(图5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呆舌30朝向收纳位置移动。此外,第一运动转换机构60包括:第一扇形齿轮件61、第二扇形齿轮件62以及呆舌联动件63。
第一扇形齿轮件61包括:外齿611、圆形开口612以及联动销613。第一扇形齿轮件61的外齿611用于与后文叙述的第二扇形齿轮62的外齿621啮合。圆形开口612与联动件50的圆环突出部55配合,从而第一扇形齿轮件61与联动件50同轴旋转。在圆形开口612与圆环突出部55配合的情况下,联动销613可以在两个突起53、54之间旋转并与两个突起53、54抵接。由此,在联动轴613未与两个突起53、54抵接的情况下,第一扇形齿轮件61能够相对于联动件50旋转。
第二扇形齿轮件62包括:外齿621、转动轴622、联动臂623以及滑动销624。第二扇形齿轮件62的外齿621与第一扇形齿轮件61的外齿611啮合。转动轴622被固定在门锁本体1上,第二扇形齿轮件62以转动轴622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联动臂623的一端与第二扇形齿轮件62连接,而在联动臂623的另一端上形成有滑动销624。此外,第二扇形齿轮件62还包括突起625。在突起625上形成有扭簧64的一端,而扭簧64的另一端被形成在固定于门锁本体1的突起65上。
呆舌联动件63包括:倾斜导槽631和水平导槽632。倾斜导槽631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形成,并且倾斜导槽631与滑动销624配合。水平导槽632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水平导槽632与作为滑动销的转动轴622配合。此外,呆舌联动件63与三个呆舌30的一端连接。
如图5所示,在呆舌30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扇形齿轮件61的最右端的外齿611与第二扇形齿轮件62的最右端的外齿621啮合。此时,第一扇形齿轮件61只能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不能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与此相对第二扇形齿轮件62只能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不能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此外,与此同时通过内把手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使突起54靠近联动销613,转动轴622位于水平导槽631的一端(图5的左端),滑动销624位于倾斜导槽631的一端侧(图5的下端侧)。另外,与此同时突起625与突起65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扭簧64并对第二扇形齿轮件62施加朝向逆时针方向的力。
如图6所示,在呆舌3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扇形齿轮件61的最左端的外齿611与第二扇形齿轮件62的最左端的外齿621啮合。此时,第一扇形齿轮件61只能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不能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此相对第二扇形齿轮件62只能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不能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外,与此同时通过内把手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使突起53与联动销613抵接,转动轴622位于水平导槽632的另一端(图6的右端),滑动销624位于倾斜导槽631的另一端侧(图6的上端侧)。另外,与此同时突起625与突起65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扭簧64并对第二扇形齿轮件62施加朝向顺时针方向的力。
在呆舌30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在从水平位置起向内把手2或与联动件50的联动轴52一体旋转的外把手3施加向上的外力的情况下,联动件50朝向一侧(图5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突起54与联动轴613抵接后,突起54带动联动轴613一体旋转,从而第一扇形齿轮件61与第二扇形齿轮件62联动旋转。通过第二扇形齿轮件62的顺时针旋转从而滑动销624沿着倾斜导槽631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滑动销624向呆舌联动件63施加向左的力,从而呆舌联动件63通过水平导槽632与转动轴622的配合而带动呆舌30向左滑动。当呆舌联动件63滑动至最左端时,呆舌30位于锁定位置。
在呆舌3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在从水平位置起向内把手2或与联动件50的联动轴52一体旋转的外把手3施加向下的外力的情况下,联动件50朝向另一侧(图5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突起53带动联动轴613一体旋转,从而第一扇形齿轮件61与第二扇形齿轮件62联动旋转。通过第二扇形齿轮件62的逆时针旋转从而滑动销624沿着倾斜导槽631向下滑动,在此过程中滑动销624向呆舌联动件63施加向右的力,从而呆舌联动件63通过水平导槽632与转动轴622的配合而带动呆舌30向右滑动。当呆舌联动件63滑动至最右端时,呆舌30位于收纳位置。由此,通过第一运动转换机构60从而能够实现将联动件5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呆舌30从而带动呆舌30作直线运动。
第二运动转换机构
图7为表示在保险舌4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的智能门锁100结构的示意图,并省略了第一扇形齿轮件61。此外,图7为从门锁本体1的外侧观察智能门锁100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第二运动转换机构70以在保险舌4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向经由离合器4与联动轴52连接的外把手3或内把手2施加外力从而使外把手3或内把手2从初始位置朝向另一侧(向下)旋转并带动联动件50旋转时,将联动件5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保险舌40从而带动保险舌40朝向收纳位置移动的方式构成。此外,如图4所示,在保险舌40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在通过向经由离合器4与联动轴52连接的外把手3或内把手2施加外力从而使外把手3或内把手2旋转的过程中,第二运动转换机构70未与联动件50联动。
第二运动转换机构70包括:翘舌件71、组合联动件72、保险舌旋钮73以及保险舌联动件74。其中,组合联动件72以将翘舌件71的旋转运动向保险舌旋钮73进行传递的方式构成,并且具有第一连杆75、旋转件76以及第二连杆77。
翘舌件71具有:一端711、中间转轴712以及另一端713,并且翘舌件71绕中间转轴712而旋转。在保险舌40位于锁定位置时翘舌件71的一端711与联动件50的突起53抵接(参照图7)。此外,在保险舌40位于收纳位置时翘舌件71的一端711与联动件50的突起53未抵接(参照图4)。具体而言,此时,即使联动件50旋转,翘舌件71的一端711也不会与突起53、54抵接。另外,联动销613与翘舌件71的一端711在联动轴52的轴线方向上未重叠。也就是说,联动销613与翘舌件71的一端711被设置为并不在同一平面上,从而能够避免联动销613与翘舌件71的一端711的干涉。由此,能够通过联动件50的旋转从而同时带动呆舌30以及保险舌40移动。中间转轴712被固定在门锁本体1上。在翘舌件71的另一端713形成有贯穿孔714,该贯穿孔714用于与构成组合联动件72的第一连杆75的一端751连接。
第一连杆75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连杆75的一端751弯曲后插入翘舌件71的贯穿孔714。贯穿孔714略大于第一连杆75的一端751。第一连杆75的另一端752与旋转件76连接。
旋转件76具有:一端761、旋转轴762以及另一端763,并且旋转件76绕旋转轴762而旋转。在旋转件76的一端761形成有贯穿孔764,在贯穿孔764内插入有被弯曲的第一连杆75的另一端752。贯穿孔764略大于第一连杆75的另一端752。旋转轴762被固定在门锁本体1上。此外,在旋转件76的另一端763形成有贯穿孔765,该贯穿孔765用于与构成组合联动件72的第二连杆77的一端771连接。
第二连杆77的一端771弯曲后插入旋转件76的贯穿孔765。贯穿孔765略大于第二连杆77的一端771。第二连杆77的另一端772与保险舌旋钮73连接。
保险舌旋钮73具有:摇动臂731和转轴732。摇动臂731绕转轴732而旋转。此外,在摇动臂731上形成有贯穿孔733,在贯穿孔733内插入有被弯曲的第二连杆77的另一端772。转轴732被固定在门锁本体1上。保险舌旋钮73以与反锁旋钮13同轴(转轴732)一体旋转的方式而形成,从而实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70与反锁旋钮13的联动。通过保险舌旋钮73的旋转从而推动保险舌联动件74。
保险舌联动件74与保险舌40的一端连接,并以沿保险舌40的直线移动方向而移动的方式构成,被推动的保险舌联动件74作直线移动。具体而言,保险舌联动件74具有:水平导槽741和限位槽742。水平导槽741与被固定在门锁本体1上的销体78配合,从而保险舌联动件74沿水平方向作直线移动。限位槽742对摇动臂731的摇动范围进行限制。当摇动臂731位于最右端与限位槽742的限位面7421抵接时,保险舌40位于收纳位置;而当摇动臂731位于最左端与限位槽742的限位面7422抵接时,保险舌40位于锁定位置。
如图4所示,在保险舌40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销体78位于水平导槽741的一端(图4的左端),摇动臂731位于最右端与限位槽742的限位面7421抵接。此时,即使联动件50进行旋转突起53、54也不能与翘舌件71的一端711抵接,从而联动件50未与第二运动转换机构70联动。
如图7所示,在保险舌4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销体78位于水平导槽741的另一端(图7的右端),当摇动臂731位于最左端与限位槽742的限位面7422抵接。此时,联动件50的突起53与翘舌件71的一端711抵接。在联动件50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推动翘舌件71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连杆75被带动朝向上方移动,带动旋转件76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第二连杆77的旋转从而使摇动臂731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保险舌联动件74带动保险舌40朝向收纳位置移动。由此,实现将联动件5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保险舌40从而带动保险舌40朝向收纳位置移动。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门锁100,在保险舌4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二运动转换机构70与联动件50联动,实现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下能够在门外通过密码输入或指纹认证后仅旋转外把手3从而对保险舌40进行解锁。此外,还能够实现在门内仅通过旋转内把手3从而对保险舌40进行解锁。
Claims (5)
1.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锁本体;
内把手,其被设置在所述门锁本体的内侧,并且具有内把手施力单元,通过所述内把手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使受外力旋转后的所述内把手在失去外力的情况下返回初始位置;
外把手,其被设置在所述门锁本体的外侧,并且具有外把手施力单元,通过所述外把手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使受外力旋转后的所述外把手在失去外力的情况下返回初始位置;
呆舌,其以能够在被收纳于所述门锁本体内的收纳位置与从所述门锁本体露出的锁定位置之间直线移动的方式构成;
保险舌,其以能够在被收纳于所述门锁本体内的收纳位置与从所述门锁本体露出的锁定位置之间直线移动的方式构成,并且通过对被设置在所述门锁本体的内侧的反锁旋钮进行旋转从而使所述保险舌在收纳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直线移动;
联动件,其以能够以联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而与所述联动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门锁本体内,所述联动轴与所述内把手一体连接,并且可以经由离合器与所述外把手连接;
第一运动转换机构,其以将所述联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所述呆舌从而带动所述呆舌作直线移动的方式构成,在所述呆舌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联动件朝向一侧旋转时所述呆舌朝向锁定位置移动,在所述呆舌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联动件朝向另一侧旋转时所述呆舌朝向收纳位置移动;
第二运动转换机构,其以在所述保险舌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向经由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联动轴连接的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从所述初始位置朝向另一侧旋转并带动所述联动件旋转时,将所述联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所述保险舌从而带动所述保险舌朝向收纳位置移动的方式构成;
在所述保险舌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下,在通过向经由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联动轴连接的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未与所述联动件联动,
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与所述反锁旋钮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具有翘舌件、组合联动件、保险舌旋钮以及保险舌联动件,
所述翘舌件具有在所述保险舌位于锁定位置时与所述联动件抵接的一端、中间转轴以及另一端,并且绕所述中间转轴而旋转,
所述组合联动件以将所述翘舌件的旋转运动向所述保险舌旋钮进行传递的方式构成,
所述保险舌旋钮与所述反锁旋钮同轴一体旋转,通过所述保险舌旋钮的旋转从而推动所述保险舌联动件,
所述保险舌联动件与所述保险舌的一端连接,并以沿所述保险舌的直线移动方向而移动的方式构成,被推动的所述保险舌联动件作直线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联动件具有第一连杆、旋转件以及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翘舌件的另一端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旋转件具有一端、旋转轴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的另一端,并且绕所述旋转轴而旋转,
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保险舌旋钮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险舌位于收纳位置下,在通过向经由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联动轴连接的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施加外力从而使所述外把手或所述内把手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翘舌件的一端未与所述联动件抵接。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件具有隔开设置的两个突起,其中一个所述突起可以与翘舌的一端抵接,
所述第二运动转换机构具有与所述联动件同轴旋转的扇形齿轮件,所述扇形齿轮件具有联动销,所述联动销可以在两个所述突起之间旋转并与两个所述突起抵接,
所述联动销与所述翘舌件的一端在所述联动轴的轴线方向上未重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97682.5A CN107100129A (zh) | 2016-08-19 | 2016-08-19 | 智能门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97682.5A CN107100129A (zh) | 2016-08-19 | 2016-08-19 | 智能门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00129A true CN107100129A (zh) | 2017-08-29 |
Family
ID=59658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97682.5A Pending CN107100129A (zh) | 2016-08-19 | 2016-08-19 | 智能门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0012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84360A (zh) * | 2018-10-26 | 2019-01-11 | 深圳旦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密码锁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00063U (zh) * | 2011-05-19 | 2012-01-04 | 上海东冠五金有限公司 | 可快速上锁的门锁装置 |
CN202299732U (zh) * | 2011-10-11 | 2012-07-04 | 广东亚太天能信息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能同时收回斜舌、方舌和保险舌的插芯门锁 |
CN203821994U (zh) * | 2014-04-08 | 2014-09-10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双快结构的锁体 |
CN203879115U (zh) * | 2014-05-15 | 2014-10-15 | 缪毕正 | 一种改进的电子防盗锁体 |
CN105041065A (zh) * | 2015-07-31 | 2015-11-11 | 胡昌阵 | 一种房门锁体 |
CN205153712U (zh) * | 2015-12-04 | 2016-04-13 | 陈光次 | 一种智能锁的离合装置 |
CN205476944U (zh) * | 2016-01-11 | 2016-08-17 | 厦门华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门锁 |
-
2016
- 2016-08-19 CN CN201610697682.5A patent/CN10710012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00063U (zh) * | 2011-05-19 | 2012-01-04 | 上海东冠五金有限公司 | 可快速上锁的门锁装置 |
CN202299732U (zh) * | 2011-10-11 | 2012-07-04 | 广东亚太天能信息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能同时收回斜舌、方舌和保险舌的插芯门锁 |
CN203821994U (zh) * | 2014-04-08 | 2014-09-10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双快结构的锁体 |
CN203879115U (zh) * | 2014-05-15 | 2014-10-15 | 缪毕正 | 一种改进的电子防盗锁体 |
CN105041065A (zh) * | 2015-07-31 | 2015-11-11 | 胡昌阵 | 一种房门锁体 |
CN205153712U (zh) * | 2015-12-04 | 2016-04-13 | 陈光次 | 一种智能锁的离合装置 |
CN205476944U (zh) * | 2016-01-11 | 2016-08-17 | 厦门华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门锁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84360A (zh) * | 2018-10-26 | 2019-01-11 | 深圳旦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密码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45947B2 (en) | Automotive latch including bearing to facilitate release effort | |
US9777509B2 (en) | Flush lock for casement window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KR101163461B1 (ko) | 자동차의 아웃사이드 핸들 조립 장치 | |
US20150218851A1 (en) | Pin clutch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nti-panic gear box | |
US20170298658A1 (en) |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 |
US20170166265A1 (en) | Vehicle tailgate latch and tailgate system | |
CN105565126A (zh) | 一种集成轿门锁同步门刀及同步门刀系统 | |
CN105814269A (zh) | 用于机动车的闭锁单元 | |
CN105765143A (zh) | 机动车门锁 | |
JP2005535812A (ja) | ドアラッチ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 |
US20220412132A1 (en) | Aircraft door with vertical control mechanism | |
CN107100129A (zh) | 智能门锁 | |
CN205778040U (zh) | 车辆对开尾门上部锁体 | |
CN102747894B (zh) | 汽车门锁的防误锁机构 | |
CN104005618B (zh) | 一种中门锁传动机构 | |
US20100090480A1 (en) | Striker assembly for vehicle | |
CN108868393B (zh) | 一种拨杆式手套箱锁扣 | |
US20210230912A1 (en) | Automotive latch including bearing and double pawl to facilitate release effort | |
US20140001776A1 (en) | Actuator Mechanism for Door Latch | |
WO2015146934A1 (ja) | レバー連結体、ロッドホルダ、および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 |
CN208329955U (zh) | 用于汽车前盖的具有安全钩的锁 | |
KR102437140B1 (ko) | 도어락 모티스 | |
CN202347954U (zh) | 车用门锁的锁止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车用门锁 | |
CN201423943Y (zh) | 座椅被动调高机构及其锁止机构 | |
CN201679280U (zh) | 一种配合单杆解双锁或三锁的滑门外把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9 Address after: 201822 room J62, No. 1288, Yeche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6 rooms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dawl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01304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ort marine high-tech industrialization base A0201 Street No. 962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Multip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