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6385A - 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96385A
CN107096385A CN201710432693.5A CN201710432693A CN107096385A CN 107096385 A CN107096385 A CN 107096385A CN 201710432693 A CN201710432693 A CN 201710432693A CN 107096385 A CN107096385 A CN 107096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dish
water
dialyzate
dialysis
drai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26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i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i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i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i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4326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963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96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6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菌过滤设备,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一方向注入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所述培养皿的上透液孔输入连接吸液管,其下透液孔经负压泵输出连接于储水槽,所述吸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普通检验员需要再超净台上,间接操作检验水质,导致操作不方便,从而增加了检验的操作配置的问题,具有简化了检验的操作配置、安全卫生、便于今后的细菌培养、保证细菌测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有益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引用水在进入血液之前要经过肠道屏蔽的作用,单对于透析患者来说,水与血液接触只是通过一种半透膜来实现,在一定限度内,半透膜对于通过它的物质没有限制。与口服摄入水比,血液透析患者暴露于大量的透析液当中。如果透析液内含有有害物质,很容易通过透析膜进入患者的血液中,即使较低浓度的有害物质,长期积累也会导致慢性中毒。溶于水的无机物或有机物质,以及细菌产物易通过透析膜进入患者体内,引起中毒症状。所以透析用水的细菌检查非常重要,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常用于检测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的水质,现有技术存在由于普通检验员需要再超净台上,间接操作检验水质,导致操作不方便,从而增加了检验的操作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菌过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普通检验员需要再超净台上,间接操作检验水质,导致操作不方便,从而增加了检验的操作配置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安装槽内的细菌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一方向注入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所述培养皿的上透液孔输入连接吸液管,其下透液孔经负压泵输出连接于储水槽;
细菌过滤方法:当分别将上透液孔连接吸液管以及将下透液孔连接负压泵后,启动负压泵,在负压泵的负压作用下,当吸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后,透析液或透析用水内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当滤膜收集细菌完成后,将下透液孔反向注入细菌培养液后将上透液孔和下透液孔分别盖上密封帽。
进一步,所述吸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当量为1000ml。
进一步,细菌培养液注入当量为2ml。
进一步,将密封后的细菌培养皿放入培养箱至多7天培养。
进一步,经细菌培养后的细菌培养皿确定滤膜上的细菌数。
进一步,所述确定滤膜上的细菌数包括直接计数滤膜上的生长的细菌群菌落,计算出1000ml水样中含有的总细菌群数。
进一步,所述细菌培养皿为一次性细菌培养皿。
进一步,所述滤膜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
进一步,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的另一方向注入细菌培养液。
进一步,所述细菌过滤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
有益技术效果:
1、本专利采用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一方向注入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所述培养皿上透液孔输入连接吸液管,其下透液孔经负压泵输出连接于储水槽,所述吸液管中的液体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由于一次性细菌培养皿安装在细菌过滤设备上的培养皿安装槽内,然后再在培养皿上插上吸液管,吸液管一头连接在透析机的透析液的出液管上或透析用水盒内。打开电源,泵通过负压,抽取透析液的出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过一次性细菌培养皿把水抽入到出水槽内,将细菌留在细菌培养皿的过滤膜上,然后取出培养皿,打入细菌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由于简化了细菌过滤设备,从而简化了检验的操作配置。
2、本专利采用细菌过滤方法:当分别将上透液孔连接吸液管以及将下透液孔连接负压泵后,启动负压泵,在负压泵的负压作用下,当吸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后,透析液或透析用水内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当滤膜收集细菌完成后,将下透液孔反向注入细菌培养液后将上透液孔和下透液孔分别盖上密封帽,将密封后的细菌培养皿放入培养箱至多7天培养,经细菌培养后的细菌培养皿确定滤膜上的细菌数,由于滤膜是一种微孔薄膜,孔径0.45~0.65um,能过滤当量水样,并将谁总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直接计算滤膜上生长的典型细菌群群落,算出每升水样中含有的总细菌群数,由于我国在新发布的《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标准YY0572-2015中要求中规定:
如上表所示,根据标准可判断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是否超标,由于细菌过滤方法,保证细菌测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本专利采用所述细菌培养皿为一次性细菌培养皿,由于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
4、本专利采用所述滤膜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的另一方向注入培养液,由于将细菌留在细菌培养皿的过滤膜上,然后取出培养皿,打入细菌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便于今后的细菌培养。
5、本专利采用将下透液孔反向注入细菌培养液,传统的培养方法,是将水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后再讲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在经培养后计算培养细菌数量,本装置不用再将滤膜置于培养皿内,由于其本身就置于培养皿内,只需进出口封口即可,因此不但简化了操作,而且有效了防止滤膜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细菌过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细菌过滤设备的细菌过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
1-壳体,2-安装槽,3-培养皿,4-透液通道,5-上透液孔,6-吸液管,7-下透液孔,8-负压泵,9-储水槽。
S1-细菌过滤方法;
S101-分别将上透液孔连接吸液管以及将下透液孔连接负压泵;
S102-在负压泵的负压作用下,吸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
S103-透析液或透析用水内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
S104-滤膜收集细菌完成;
S105-将下透液孔反向注入细菌培养液;
S106-将上透液孔和下透液孔分别盖上密封;
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包括设置于壳体1上的安装槽2内的细菌培养皿3,所述培养皿3的透液通道4一方向注入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所述培养皿3上透液孔5输入连接吸液管6,其下透液孔7经负压泵8输出连接于储水槽9;
由于采用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一方向注入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所述培养皿上透液孔输入连接吸液管,其下透液孔经负压泵输出连接于储水槽,所述吸液管中的液体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由于一次性细菌培养皿安装在细菌过滤设备上的培养皿安装槽内,然后再在培养皿上插上吸液管,吸液管一头连接在透析机的透析液的出液管上或透析用水盒内。打开电源,泵通过负压,抽取透析液的出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过一次性细菌培养皿把水抽入到出水槽内,将细菌留在细菌培养皿的过滤膜上,然后取出培养皿,打入细菌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由于简化了细菌过滤设备,从而简化了检验的操作配置。
如图2所示,细菌过滤方法S1:当分别将上透液孔连接吸液管以及将下透液孔连接负压泵S101后,启动负压泵,在负压泵的负压作用下,当所述吸液管6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3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后,透析液或透析用水内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S103,当滤膜收集细菌完成S104后,将下透液孔反向注入细菌培养液S105后将上透液孔和下透液孔分别盖上密封S106帽。
由于采用细菌过滤方法:当分别将上透液孔连接吸液管以及将下透液孔连接负压泵后,启动负压泵,在负压泵的负压作用下,当吸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后,透析液或透析用水内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当滤膜收集细菌完成后,将下透液孔反向注入细菌培养液后将上透液孔和下透液孔分别盖上密封帽,将密封后的细菌培养皿放入培养箱至多7天培养,经细菌培养后的细菌培养皿确定滤膜上的细菌数,由于滤膜是一种微孔薄膜,孔径0.45~0.65um,能过滤当量水样,并将谁总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直接计算滤膜上生长的典型细菌群群落,算出每升水样中含有的总细菌群数,由于我国在新发布的《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标准YY0572-2015中要求中规定,根据标准可判断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是否超标,由于细菌过滤方法,保证细菌测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由于采用将下透液孔反向注入细菌培养液,传统的培养方法,是将水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后再讲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在经培养后计算培养细菌数量,本装置不用再将滤膜置于培养皿内,由于其本身就置于培养皿内,只需进出口封口即可,因此不但简化了操作,而且有效了防止滤膜的污染。
所述吸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当量为1000ml。
细菌培养液注入当量为2ml。
将密封后的细菌培养皿放入培养箱至多7天培养。
经细菌培养后的细菌培养皿确定滤膜上的细菌数。
所述确定滤膜上的细菌数包括直接计数滤膜上的生长的细菌群菌落,计算出1000ml水样中含有的总细菌群数。
所述细菌培养皿3为一次性细菌培养皿3。
由于采用所述细菌培养皿为一次性细菌培养皿,由于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
所述滤膜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
所述培养皿3的透液通道4的另一方向注入培养液。
由于采用所述滤膜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的另一方向注入培养液,由于将细菌留在细菌培养皿的过滤膜上,然后取出培养皿,打入细菌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便于今后的细菌培养。
所述细菌过滤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
工作原理:
本专利通过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一方向注入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所述培养皿上透液孔输入连接吸液管,其下透液孔经负压泵输出连接于储水槽,所述吸液管中的液体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由于一次性细菌培养皿安装在细菌过滤设备上的培养皿安装槽内,然后再在培养皿上插上吸液管,吸液管一头连接在透析机的透析液的出液管上或透析用水盒内。打开电源,泵通过负压,抽取透析液的出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过一次性细菌培养皿把水抽入到出水槽内,将细菌留在细菌培养皿的过滤膜上,然后取出培养皿,打入细菌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普通检验员需要再超净台上,间接操作检验水质,导致操作不方便,从而增加了检验的操作配置的问题,具有简化了检验的操作配置、安全卫生、便于今后的细菌培养的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安装槽内的细菌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一方向注入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所述培养皿的上透液孔输入连接吸液管,其下透液孔经负压泵输出连接于储水槽;
细菌过滤方法:当分别将上透液孔连接吸液管以及将下透液孔连接负压泵后,启动负压泵,在负压泵的负压作用下,当吸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经用于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培养皿的滤膜输出于储水槽后,透析液或透析用水内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当滤膜收集细菌完成后,将下透液孔反向注入细菌培养液后将上透液孔和下透液孔分别盖上密封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中的透析液或透析用水当量为10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细菌培养液注入当量为2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密封后的细菌培养皿放入培养箱至多7天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经细菌培养后的细菌培养皿确定滤膜上的细菌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滤膜上的细菌数包括直接计数滤膜上的生长的细菌群菌落,计算出1000ml水样中含有的总细菌群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培养皿为一次性细菌培养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过滤透析液或透析用水中的微生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的透液通道的另一方向注入细菌培养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过滤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
CN201710432693.5A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Pending CN1070963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2693.5A CN107096385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2693.5A CN107096385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6385A true CN107096385A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2693.5A Pending CN107096385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963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8320A (zh) * 2022-04-14 2022-09-16 唐山师范学院 一种水中微生物计量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355A (zh) * 1996-05-02 1999-06-30 Btl国际责任有限公司 灌注式装有水瓶的水过滤器
CN1570075A (zh) * 2003-07-17 2005-01-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的培养取样装置
WO2009093142A1 (en) * 2008-01-21 2009-07-30 Millipor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 on a membrane
CN106635766A (zh) * 2016-11-23 2017-05-10 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薄膜无菌微生物培养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355A (zh) * 1996-05-02 1999-06-30 Btl国际责任有限公司 灌注式装有水瓶的水过滤器
CN1570075A (zh) * 2003-07-17 2005-01-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的培养取样装置
WO2009093142A1 (en) * 2008-01-21 2009-07-30 Millipor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 on a membrane
CN106635766A (zh) * 2016-11-23 2017-05-10 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薄膜无菌微生物培养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8320A (zh) * 2022-04-14 2022-09-16 唐山师范学院 一种水中微生物计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0916B (zh) 无菌包装夹层无菌检查用全封闭薄膜过滤器及其检测方法
CN201756550U (zh) 一种全封闭集菌安瓿培养器
CN102350014A (zh) 一种输液器
CN107096385A (zh) 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CN202569053U (zh)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全自动排气、自动止液、精密过滤)
CN107090401A (zh) 一种干制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
CN112649241A (zh) 一种吸附式根系分泌物收集系统
CN201890884U (zh) 血液微生物培养瓶
CN106726557A (zh) 一种采血袋及用该采血袋去除纤维蛋白原的方法
CN106047679A (zh) 一种电气控制的水中微生物浓度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733118U (zh) 一种用于腹水培养的增菌滤膜收集装置
CN204671633U (zh) 一种改良型血液透析装置
CN205313536U (zh) 一种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装置
CN218089567U (zh) 一种关于微生物培养箱中培养液处理设备
CN103013818A (zh) 一种可实现正压和负压过滤的集菌培养器
CN202263243U (zh) 一种输液器
CN107177485A (zh) 一种用于透析液或透析用水检测的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
CN206950997U (zh) 一种细菌过滤设备
CN109126475B (zh) 一种输液用空气过滤器/膜的液体细菌截留能力检测方法
CN112322468A (zh) 一种单向负压吸附取样过滤装置及方法
CN2479495Y (zh) 集菌培养器
CN205586287U (zh) 一种新型血液渗透机
CN113181772A (zh) 一种细菌收集装置及方法
CN214529033U (zh) 一种用于公共卫生预防科的集菌培养装置
CN220399002U (zh) 一种可定量的根系分泌物淋液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