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4689B - 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94689B
CN107094689B CN201710478405.XA CN201710478405A CN107094689B CN 107094689 B CN107094689 B CN 107094689B CN 201710478405 A CN201710478405 A CN 201710478405A CN 107094689 B CN107094689 B CN 1070946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ting point
bostrichthys sinensis
fin
source
dor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84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94689A (zh
Inventor
阎冰
陆宇哲
杨明柳
高霆炜
吴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MANGROVE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MANGROVE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MANGROVE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GUANGXI MANGROVE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104784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94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94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4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94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46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90Sorting, grading, counting or marking live aquatic animals, e.g. sex determination
    • A01K61/95Sorting, grading, counting or marking live aquatic animals, e.g. sex determin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通过对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拍摄照片,从照片中获取传统形态度量数据(体长、体高等)和框架度量数据(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等)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对传统形态度量数据进行比例处理,对框架度量数据除以传统形态度量数据的体长予以校正,带入鉴别公式后即可有效的判断中华乌塘鳢样品的来源。本发明通过拍摄照片并从照片中获取原始数据的方式,有效的简化了鉴别所需的操作步骤,提高了鉴别的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方法准确性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野生来源、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人工池塘养殖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鉴别正确率可达到93%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隶属新鳍纲,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栖息于浅海、内湾和河口咸淡水水域,亦进入淡水,冬季潜在泥砂底中越冬,民间常用于手术后食补促进伤口愈合。目前中华乌塘鳢以池塘人工养殖为主,福建漳州养殖规模较大,仅东山县杏陈镇中华乌塘鳢养殖协会的300多户养殖户,年产量达600多吨,年产值近7000万元。
红树林生态养殖中华乌塘鳢是红树林生态保育的一种创新模式,通过在红树林潮滩地下铺设管道网络,形成利用潮汐能驱动的半封闭式生态养殖系统,养殖中华乌塘鳢,在不破坏红树林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红树林生态养殖的生长环境更接近于野生,部分食物来源于捕食天然饵料,使得红树林生态养殖的中华乌塘鳢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高于人工池塘养殖的中华乌塘鳢。
鱼类的形态受遗传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同种鱼类的不同地理种群、野生和养殖种群、不同养殖模式的养成品等之间,形态都可能存在差异。鱼类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人工繁殖可能产生的近交衰退、依据经济性状的遗传育种导致的遗传因子的改变、食物组成不同,以及因食物来源和环境理化因子导致的行为方式变化等,都可能导致养殖和野生种群的形态差异。
而且不同鱼类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鉴别的难易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比如来源于不同苗种繁育单位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养殖群体间的形态差异显著,利用形态学参数计算可以有效判别,但其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间的形态差异且不显著,不同亲本群体长期累代自身繁育被认为是主要原因(武佳韵,吴波,杨坤,邓员平,张修月,宋昭彬.2014.野外采集和人工繁育胭脂鱼形态差异研究[J].淡水渔业,44(6):74-80)。海鲤(Sparus aurata)、欧鲈(Dicentrarchus labrax)和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差异,既有遗传育种导致的遗传因子改变,又有食物组成及行为方式变化等所致(P.Arechavala-Lopez,P.Sanchez-Jerez,J.T.Bayle-Sempere,D.G.Sfakianakis,S.Somarakis.2012.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wild and farmedMediterranean fish[J].Hydrobiologia.679(1):217-231;王映,柯巧珍,刘家富,陈佳,JEERAWAT Thammaratsuntorn,赵金良,翁华松,韩坤煌.2016.大黄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形态、鳞片及耳石特征比较[J].海洋渔业,38(2):149-156)。李刚和庆宁研究了广东惠东至湛江4个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的形态特征,群体间的地理间隔达到了数百公里,结果表明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形态特征分化不明显,而且没有间断性(李刚,庆宁.1991.中华乌塘组的群体生物学研究:Ⅰ.形态特征差异[J].热带海洋,10(1):78-85)。
因此,虽然1990s年代已实现中华乌塘鳢的全人工养殖,但由于养殖规模一直不大,遗传育种工作尚未开展,苗种人工繁殖基本采用野生鱼作为亲本,导致了野生来源、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和人工池塘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难以通过遗传鉴别确定。而利用多元分析研究动物形态差异,也会由于动物群体尺寸规格等的差异会使研究结论失真,出现“假分离”现象(马爱军,王新安,孙志宾,赵艳飞,孙建华,王广宁,孟雪松,刘圣聪,张涛.2016.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三个不同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J].海洋与湖沼,47(1):166-172)。市场上的中华乌塘鳢产品均以鲜活形式销售,产品来源以人工池塘养殖为主,部分野生捕捞和少量红树林生态养殖。上述三种来源的中华乌塘鳢鲜活产品中,野生来源的售价最高,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的由于生长环境接近于野生,部分食物来源于捕食天然饵料,其售价高于池塘养殖来源。如何鉴别市场上中华乌塘鳢鲜活产品的来源,目前尚无科学有效的鉴别方法,仅凭经验从体色、胖瘦等表观判断,鉴别准确率低,且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经验。正因如此,如何在市场上对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来源进行鉴别尚未有简便、科学的方法,难以实现人工养殖、生态养殖以及野生的中华乌塘鳢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上的差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侧面向上放置于平面上,在所述平面上方垂直拍摄照片;
拍摄时鱼体正中部对准镜头中心,镜头与平面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
(2)测量步骤(1)拍摄照片中的中华乌塘鳢形态数据:体长L0、体高L1、头长L2、眼径L3、尾柄高L4、尾柄长L5、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L6、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L7、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L8和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间距L9;
(3)将步骤(2)测量的数据处理后带入Y1~Y3公式中,
Y1=-1469.8+3392.9X1-488.8X2+934.7X3+1087.3X4+879.9X5+4308.4X6+1799.5X7-121.4X8
Y2=-1567.9+3391.6X1-272.7X2+1030.1X3+1243.3X4+718.3X5+4524.8X6+1848.4X7-153.5X8
Y3=-1506+3119.6X1+0.898X2+1206.2X3+1264.2X4+632.2X5+4353.9X6+1687.4X7-136.4X8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为:L6/L0=X1、L7/L0=X2、L8/L0=X3、L9/L0=X4、L2/L0=X5、L3/L0=X6、L3/L2=X7、L4/L5=X8
(4)比较Y1~Y3的数值的大小,若Y1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中华乌塘鳢为野生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所述野生的中华乌塘鳢是指自然水体捕捞得到的中华乌塘鳢;
若Y2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中华乌塘鳢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所述红树林生态养殖方法为:在红树林林下土壤埋设管道,管道内有长流水,养殖的中华乌塘鳢饵料部分来源于人工投喂、余部来源于流经管道的自然水体中的水生动物;
若Y3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样品为人工池塘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所述人工池塘养殖方法为:在池塘中饲养中华乌塘鳢,饵料全部来源于人工投喂。
优选的,将步骤(1)所述中华乌塘鳢先进行麻醉再侧面向上放置于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麻醉用麻醉剂为60~100mg/L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测量形态数据L0~L9是具体指的是步骤(1)拍摄得到的照片上鱼体吻端至尾鳍末端的水平长度、鱼体背缘至腹缘间的最大垂直距离、鱼体吻端至鳃盖后缘的水平长度、从鱼体头尾轴平行的眼眶内径水平长度、尾柄部最低处的垂直高度、自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之间的直线距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通过对待测中华乌塘鳢拍摄照片,从照片中获取传统形态度量数据(体长、体高等)和框架度量数据(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等)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对传统形态度量数据进行比例处理,对框架度量数据除以传统形态度量数据的体长予以校正,带入鉴别公式中即可有效的鉴别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来源。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方法准确性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方法对野生来源、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人工池塘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鉴别正确率可达到93%以上。
红树林生态养殖的环境条件更接近于野生,从而生态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间的鉴别更为困难。本发明提供的鉴别中华乌塘鳢养殖来源的方法分别选取了中华乌塘鳢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柄高、尾柄长、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和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间距作为原始数据来源,通过上述原始数据的选择以及原始数据的处理,使得生态养殖与野生群体之间也能够有效的辨别。
本发明提供的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仅需要对中华乌塘鳢进行拍照测量,从拍摄的照片中获取传统形态度量数据和框架度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和计算,即可准确鉴别中华乌塘鳢的来源,方法操作简单便捷,对操作人员专业性无要求,适宜对中华乌塘鳢的现场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华乌塘鳢形态测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侧面向上放置于平面上,在所述平面上方垂直拍摄照片;
拍摄时鱼体正中部对准镜头中心,镜头与平面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
(2)测量步骤(1)拍摄照片中的中华乌塘鳢形态数据:体长L0、体高L1、头长L2、眼径L3、尾柄高L4、尾柄长L5、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L6、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L7、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L8和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间距L9;
(3)将步骤(2)测量的数据处理后带入Y1~Y3公式中,
Y1=-1469.8+3392.9X1-488.8X2+934.7X3+1087.3X4+879.9X5+4308.4X6+1799.5X7-121.4X8
Y2=-1567.9+3391.6X1-272.7X2+1030.1X3+1243.3X4+718.3X5+4524.8X6+1848.4X7-153.5X8
Y3=-1506+3119.6X1+0.898X2+1206.2X3+1264.2X4+632.2X5+4353.9X6+1687.4X7-136.4X8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为:L6/L0=X1、L7/L0=X2、L8/L0=X3、L9/L0=X4、L2/L0=X5、L3/L0=X6、L3/L2=X7、L4/L5=X8
(4)比较Y1~Y3的数值的大小,若Y1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中华乌塘鳢为野生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所述野生的中华乌塘鳢是指自然水体捕捞得到的中华乌塘鳢;
若Y2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中华乌塘鳢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所述红树林生态养殖方法为:在红树林林下土壤埋设管道,管道内有长流水,养殖的中华乌塘鳢饵料部分来源于人工投喂、余部来源于流经管道的自然水体中的水生动物;
若Y3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样品为人工池塘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所述人工池塘养殖方法为:在池塘中饲养中华乌塘鳢,饵料全部来源于人工投喂。
本发明在拍照前优选的将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置于麻醉剂中麻醉,麻醉后干燥体表水分。本发明所述麻醉剂优选包括乙醚、特戊醇、尿烷、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和奎那啶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进一步优选为60~100mg/L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最优选为80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所述麻醉剂的溶剂优选为半海水,所述半海水由一半海水和一半水组成;所述半海水的盐度优选为12~20‰,更优选为15‰。
在本发明中,所述麻醉中华乌塘鳢的方法为:将待测中华乌塘鳢浸没60~100mg/L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的半海水中麻醉8~10min,麻醉时间优选为9.5min。
本发明对干燥中华乌塘鳢体表水分的方式没有任何限定,包括但不限于用吸水纸擦干、自然晾干。
在本发明中,对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进行麻醉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如果为了节约鉴定时间不进行麻醉也能够得到准确的鉴别结果。
本发明将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侧面向上放置于平面上,在平面上方垂直拍摄照片;拍摄时鱼体正中部对准镜头中心,镜头与平面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将拍摄的照片通过图片处理软件进行测量,按照图1所示的形态数据坐标点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如图1所示,图中:
L0——体长,从鱼体吻端至尾鳍末端的水平长度;
L1——体高,鱼体背缘至腹缘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L2——头长,鱼体吻端至鳃盖后缘的水平长度;
L3——眼径,从鱼体头尾轴平行的眼眶内径水平长度;
L4——尾柄高,尾柄部最低处的垂直高度;
L5——尾柄长,自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
L6——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距离;
L7——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距离;
L8——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距离;
L9——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的距离。
本发明所述拍摄照片时镜头与平面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优选的通过三脚架将用于拍摄的设备固定在平面正上方,保持镜头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相对距离控制在能够使整个鱼体完全入镜且鱼体占整个画面至少四分之三的比例。
本发明所述拍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相机、手机、平板电脑或摄像头,所述拍摄设备能够拍摄得到清楚的照片即可。
本发明分别在拍摄得到的中华乌塘鳢照片上测量传统形态度量数据和框架度量数据。所述传统形态度量数据的测量方法参考PArechavala-Lopez等的方法(Arechavala-LopezP,Sanchez-JerezP,Bayle-Sempere J T,etal.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between wild and farmed Mediterranean fish[J].Hydrobiologia,2012,679(1):217-231)。
在本发明中,所述测量的传统形态度量数据具体包括中华乌塘鳢的体长L0、体高L1、头长L2、眼径L3、尾柄高L4、尾柄长L5。
在本发明中,所述测量的框架度量数据包括: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L6、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L7、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L8和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间距L9。
得到待测中华乌塘鳢的传统形态度量数据和框架度量数据之后,本发明对传统形态度量数据和框架度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带入Y1~Y3公式计算,所述Y1~Y3公式为:
Y1=-1469.8+3392.9X1-488.8X2+934.7X3+1087.3X4+879.9X5+4308.4X6+1799.5X7-121.4X8
Y2=-1567.9+3391.6X1-272.7X2+1030.1X3+1243.3X4+718.3X5+4524.8X6+1848.4X7-153.5X8
Y3=-1506+3119.6X1+0.898X2+1206.2X3+1264.2X4+632.2X5+4353.9X6+1687.4X7-136.4X8
在本发明中,所述对传统形态度量数据的处理方式为:L2/L0(体高/体长)=X5、L3/L0(头长/体长)=X6、L3/L2(眼径/头长)=X7、L4/L5(尾柄高/尾柄长)=X8。本发明通过对选取的传统形态度量数据进行比例处理,能够有效的分离不同来源的中华乌塘鳢的鉴别差距,使得鉴别准确率提高。
鱼体吻端至尾鳍末端的水平长度、鱼体背缘至腹缘间的最大垂直距离、鱼体吻端至鳃盖后缘的水平长度、从鱼体头尾轴平行的眼眶内径水平长度、尾柄部最低处的垂直高度、自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之间的直线距离。
在本发明中,所述对框架度量数据的处理方式为:L6/L0(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体长)=X1、L7/L0(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体长)=X2、L8/L0(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体长)=X3、L9/L0(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间距/体长)=X4。本发明通过框架度量数据除以体长的方式对其进行校正,有效的克服了因动物群体个体差异导致的“假分离”现象,提高了鉴别不同来源的中华乌塘鳢的准确率。
计算得到Y1~Y3的数值后,本发明对Y1~Y3的数值大小进行比较,若Y1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中华乌塘鳢为野生来源的中华乌塘鳢,若Y2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中华乌塘鳢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若Y3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样品为人工池塘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样品及来源:2016年9月采集中华乌塘鳢活体共84尾,野生来源、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和人工池塘养殖各28尾,其中:
野生群体购自江平镇山心村,渔民用蜈蚣笼捕获。
红树林生态养殖群体由位于江山乡石角埠的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珍珠港滨海生态实验站提供,2016年4月放苗,苗种规格27尾/500g,苗种来源为野生。养殖方法为:在红树林林下土壤埋设管道,管道内有长流水,养殖的中华乌塘鳢饵料部分来源于人工投喂、余部来源于流经管道的自然水体中的天然小鱼虾蟹贝;
人工池塘养殖群体购自茅岭乡大陶村,2015年11月放苗,苗种规格191尾/500g,苗种来源为人工繁殖。养殖方法为:在池塘中饲养中华乌塘鳢,池塘中水基本不流动,饵料全部来源于人工投喂。
1.样品拍摄:
用三脚架将数码相机(Canon G12)固定在桌面上方,使镜头与桌面垂直,将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侧面向上放置在桌面上,鱼体侧面正中部对准镜头中心,调整镜头与桌面的距离使照片中完整的鱼体占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三左右,拍照,每尾鱼旁放置标有该样品编号的标签。
2.形态测量
将样品的照片输入电脑,用Image-Pro Plus6.0软件对样品照片进行形态测量,测量图1所示L0~L9,L0(体长)从鱼体吻端至尾鳍末端的水平长度,L1(体高)鱼体背缘至腹缘间的最大垂直距离,L2(头长)鱼体吻端至鳃盖后缘的水平长度,L3(眼径)从鱼体头尾轴平行的眼眶内径水平长度,L4(尾柄高)尾柄部最低处的垂直高度,L5(尾柄长)自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L6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距离,L7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距离,L8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距离,L9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的距离。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形态数据(1)
3.数据处理
将步骤2得到的形态数据录入Excel表,在Excel表中按X1=L6/L0、X2=L7/L0、X3=L8/L0、X4=L9/L0、X5=L2/L0、X6=L3/L0、X7=L3/L2、X8=L4/L5计算X1~X8
4.公式计算
将步骤3处理后的数据X1~X8代入Y1~Y3计算公式中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Y1=-1469.8+3392.9X1-488.8X2+934.7X3+1087.3X4+879.9X5+4308.4X6+1799.5X7-121.4X8
Y2=-1567.9+3391.6X1-272.7X2+1030.1X3+1243.3X4+718.3X5+4524.8X6+1848.4X7-153.5X8
Y3=-1506+3119.6X1+0.898X2+1206.2X3+1264.2X4+632.2X5+4353.9X6+1687.4X7-136.4X8
5.来源判别
根据步骤4的计算结果,比较Y1~Y3的数值大小,若Y1数值最大则判断该样品为野生来源,若Y2数值最大则判断该样品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若Y3数值最大则判断该样品为人工池塘养殖来源。判别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来源的中华乌塘鳢鉴别结果(1)
84个样品中,1个野生来源样品误判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1个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样品误判为野生来源,1个人工池塘养殖来源样品误判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判别正确率96.4%。
实施例2
样品及来源:2017年4月采集中华乌塘鳢活体51尾,其中野生来源11尾,红树林地管道生态养殖来源20尾,人工池塘养殖来源20尾,各样品具体养殖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1.麻醉:
将实验用鱼用泡沫箱保湿干运回实验室,用盐度为15‰的半海水微充气暂养,24h内处理测量。测量前用含浓度60~100mg/L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的半海水麻醉待测鱼8~10min,用吸水纸吸干鱼体表水分后测量,所述半海水的盐度为12~20‰。
2.样品拍摄:
用三脚架将数码相机(Canon G12)固定在桌面上方,使镜头与桌面垂直,将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侧面向上放置在桌面上,鱼体侧面正中部对准镜头中心,调整镜头与桌面的距离使照片中完整的鱼体占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三左右,拍照,每尾鱼旁放置标有该样品编号的标签。
2.形态测量
将样品的照片输入电脑,用Image-Pro Plus6.0软件对样品照片进行形态测量,测量图1所示L0~L9。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形态数据(2)
3.数据处理
将步骤2得到的形态数据录入Excel表,在Excel表中按X1=L6/L0、X2=L7/L0、X3=L8/L0、X4=L9/L0、X5=L2/L0、X6=L3/L0、X7=L3/L2、X8=L4/L5计算X1~X8
4.公式计算
将步骤3处理后的数据X1~X8代入Y1~Y3计算公式中计算,计算结果见表4。
Y1=-1469.8+3392.9X1-488.8X2+934.7X3+1087.3X4+879.9X5+4308.4X6+1799.5X7-121.4X8
Y2=-1567.9+3391.6X1-272.7X2+1030.1X3+1243.3X4+718.3X5+4524.8X6+1848.4X7-153.5X8
Y3=-1506+3119.6X1+0.898X2+1206.2X3+1264.2X4+632.2X5+4353.9X6+1687.4X7-136.4X8
5.来源判别
根据步骤4的计算结果,比较Y1~Y3的数值大小,若Y1数值最大则判断该样品为野生来源,若Y2数值最大则判断该样品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若Y3数值最大则判断该样品为人工池塘养殖来源。判别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来源的中华乌塘鳢鉴别结果(2)
51个样品中1个人工池塘养殖来源样品误判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判别正确率98.0%。
实施例3
样品及来源:2017年5月采集中华乌塘鳢活体87尾,其中野生来源27尾,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30尾,人工池塘养殖来源30尾,各样品具体养殖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1.样品拍摄:
用自拍杆将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HUAWEI MATE8)固定在桌面上方,使镜头与桌面垂直,将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侧面向上放置在桌面上,鱼体侧面正中部对准镜头中心,调整镜头与桌面的距离使照片中完整的鱼体占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三左右,拍照,每尾鱼旁放置标有该样品编号的标签。
2.形态测量
将样品的照片输入电脑,用Image-Pro Plus6.0软件对样品照片进行形态测量,测量图1所示L0~L9。测量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形态数据(3)
3.数据处理
将步骤2得到的形态数据录入Excel表,在Excel表中按X1=L6/L0、X2=L7/L0、X3=L8/L0、X4=L9/L0、X5=L2/L0、X6=L2/L0、X7=L3/L2、X8=L4/L5计算X1~X8
4.公式计算
将步骤3处理后的数据X1~X8代入Y1~Y3计算公式中计算,计算结果见表6。
Y1=-1469.8+3392.9X1-488.8X2+934.7X3+1087.3X4+879.9X5+4308.4X6+1799.5X7-121.4X8
Y2=-1567.9+3391.6X1-272.7X2+1030.1X3+1243.3X4+718.3X5+4524.8X6+1848.4X7-153.5X8
Y3=-1506+3119.6X1+0.898X2+1206.2X3+1264.2X4+632.2X5+4353.9X6+1687.4X7-136.4X8
5.来源判别
根据步骤4的计算结果,比较Y1~Y3的数值大小,若Y1数值最大则判断该样品为野生来源,若Y2数值最大则判断该样品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若Y3数值最大则判断该样品为人工池塘养殖来源。判别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来源的中华乌塘鳢鉴别结果(3)
87个样品中1个野生来源样品误判为生态养殖来源,3个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样品误判为野生来源,2个人工池塘养殖来源样品误判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判别正确率93.1%。
实施例4
本次试验对鉴别方法的数据获取时间进行对比。
1、相同的测量人员分别采用实施例1步骤1~2的方法、传统测量方法对9条鲜活中华乌塘鳢的形态度量数据进行测量,记录完成数据获取的时间,每种测量方法重复三次,计算数据获取时间的平均值。
传统测量方法如下:
将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侧面向上放置在桌面上,用皮尺测量中华乌塘鳢的形态数据,具体测量数据如图1所示的L0~L9,L0(体长)从鱼体吻端至尾鳍末端的水平长度,L1(体高)鱼体背缘至腹缘间的最大垂直距离,L2(头长)鱼体吻端至鳃盖后缘的水平长度,L3(眼径)从鱼体头尾轴平行的眼眶内径水平长度,L4(尾柄高)尾柄部最低处的垂直高度,L5(尾柄长)自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L6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距离,L7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距离,L8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距离,L9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的距离。
2、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采用实施例1的数据测量方法,拍照需要30s,软件数据获取需要1min;而采用传统形态数据测量方法完成数据获取需要5min。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方法数据获取时间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缩短了70%,显著提高了鉴别效率;并且测量操作简单,对测量人员的专业性无要求,降低鉴别操作的人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够有效的对野生来源、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以及人工池塘养殖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进行鉴别,鉴别正确率达到93.1%以上。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方法通过对待测中华乌塘鳢拍照,并从照片中获取原始数据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鉴别操作效率,节约了鉴别所需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的鲜活中华乌塘鳢侧面向上放置于平面上,在所述平面上方垂直拍摄照片;
拍摄时鱼体正中部对准镜头中心,镜头与平面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
(2)测量步骤(1)拍摄照片中的中华乌塘鳢形态数据:体长L0、体高L1、头长L2、眼径L3、尾柄高L4、尾柄长L5、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L6、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间距L7、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L8和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间距L9;
所述步骤(2)中测量形态数据L0~L9依次是步骤(1)拍摄得到的照片上鱼体吻端至尾鳍末端的水平长度、鱼体背缘至腹缘间的最大垂直距离、鱼体吻端至鳃盖后缘的水平长度、从鱼体头尾轴平行的眼眶内径水平长度、尾柄部最低处的垂直高度、自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腹鳍起点至第一背鳍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尾鳍背侧起点至臀鳍末端之间的直线距离;
(3)将步骤(2)测量的数据处理后带入Y1~Y3公式中,
Y1=-1469.8+3392.9X1-488.8X2+934.7X3+1087.3X4+879.9X5+4308.4X6+1799.5X7-121.4X8
Y2=-1567.9+3391.6X1-272.7X2+1030.1X3+1243.3X4+718.3X5+4524.8X6+1848.4X7-153.5X8
Y3=-1506+3119.6X1+0.898X2+1206.2X3+1264.2X4+632.2X5+4353.9X6+1687.4X7-136.4X8
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为:L6/L0=X1、L7/L0=X2、L8/L0=X3、L9/L0=X4、L2/L0=X5、L3/L0=X6、L3/L2=X7、L4/L5=X8
(4)比较Y1~Y3的数值的大小,若Y1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中华乌塘鳢为野生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所述野生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是指自然水体捕捞得到的中华乌塘鳢;
若Y2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中华乌塘鳢为红树林生态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所述红树林生态养殖方法为:在红树林林下土壤埋设管道,管道内有长流水,养殖的中华乌塘鳢饵料部分来源于人工投喂、余部来源于流经管道的自然水体中的水生动物;
若Y3数值最大,则判断待测样品为人工池塘养殖来源的中华乌塘鳢;所述人工池塘养殖方法为:在池塘中饲养中华乌塘鳢,饵料全部来源于人工投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所述中华乌塘鳢先进行麻醉再侧面向上放置于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用麻醉剂为60~100mg/L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CN201710478405.XA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94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8405.XA CN107094689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8405.XA CN107094689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4689A CN107094689A (zh) 2017-08-29
CN107094689B true CN107094689B (zh) 2019-05-14

Family

ID=59664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840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94689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946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114A (zh) * 2020-04-13 2020-09-22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水下成像分析南美白对虾饥饿程度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13180640B (zh) * 2021-04-30 2023-04-14 山东大学 一种家畜养殖用尺寸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4812465A (zh) * 2022-05-12 2022-07-29 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不同养殖模式下银鲫品质的鉴定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7098A (zh) * 2010-10-29 2011-06-08 浙江海洋学院 野生大黄鱼快速鉴定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02134604A (zh) * 2010-12-30 2011-07-27 厦门大学 鉴别中华乌塘鳢种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鉴别方法
CN103843701A (zh) * 2013-12-23 2014-06-11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一种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方法
CN106596453A (zh) * 2016-12-16 2017-04-2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野生和养殖海鲈鱼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7098A (zh) * 2010-10-29 2011-06-08 浙江海洋学院 野生大黄鱼快速鉴定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02134604A (zh) * 2010-12-30 2011-07-27 厦门大学 鉴别中华乌塘鳢种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鉴别方法
CN103843701A (zh) * 2013-12-23 2014-06-11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一种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方法
CN106596453A (zh) * 2016-12-16 2017-04-2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野生和养殖海鲈鱼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4689A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4689B (zh) 一种鉴别不同来源的鲜活中华乌塘鳢的方法
Trussell et al. Depth-specific differences in growth of the reef sponge Callyspongia vaginalis: role of bottom-up effects
CN11506724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渔业监测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Morrissy Optimum and favourable temperatures for growth of Cherax tenuimanus (Smith 1912)(Decapoda: Parastoacidae)
Dunson Role of the skin in sodium and water exchange of aquatic snakes placed in seawater
Kingsford Reef fishes
Akbar et al. Feeding habits, length-weight relation, and growth pattern of snakehead fish (Channa striata) from the rice field of Jejangkit Muara Village, Barito Kuala Regency, South Kalimantan Province, Indonesia
Riisgård et al. Adaptation of the brine shrimp Artemia salina (Branchiopoda: Anostraca) to filter-feeding: effects of body size and temperature on filtration and respiration rates
CN105532524B (zh) 一种日本囊对虾虾苗耐氨氮性能的等级划分与优选方法
Capurro et al. Reproductive cycle of Pacifastacus leniusculus (Dana)(Crustacea: Decapoda) from the Brugneto Lake (Liguria, northwest Italy)
Taparhudee et al. Applica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with area image analysis of red tilapia weight estimation in river-based cage culture
Liu et al.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ennella sp. Parasitizing Thunnus albacares
Chen et al. Establishing an eyeball-weight relationship for Litopenaeus vannamei using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Lin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flow velocities on behavior and TRPA1 expression in the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as
López-Riveros et al. Precision biometrics data of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in commercial grow-out sea-cages: Manual sampling and infrared diode frames compared to processing plant
Sénéchal et al.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suspended culture socks: growth and behavior of juvenile mussels (Mytilus spp.)
Wang et al. Adaptive and plastic variation in growth and maturation of the cutlassfish Trichiurus japonicus in the subtropical Pacific Ocean
CN112154947B (zh) 一种基于模拟潮间带环境的牡蛎表型测评方法
CN104285852B (zh) 一种鉴别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扣蟹和池塘养殖扣蟹的方法
CN212379883U (zh) 对虾苗种智能计数装置
CN105532523B (zh) 一种日本囊对虾虾苗耐干露性能的等级划分与优选方法
Subba et al. Relative condition factor, length-weight relationship and sex ratio of copper mahseer, Neolissochilus hexagonolepis (McClelland, 1839) from Tamor River, Nepal
Bower et al. Brooding in a gonatid squid off northern Japan
Biernaczyk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gametes of the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restored in northern Poland
CN109460779A (zh) 一种区分花鲈南北方养殖群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