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6678A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6678A
CN107086678A CN201710312091.6A CN201710312091A CN107086678A CN 107086678 A CN107086678 A CN 107086678A CN 201710312091 A CN201710312091 A CN 201710312091A CN 107086678 A CN107086678 A CN 107086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wireless charging
equipment
us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20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20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86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86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6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向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无线充电请求;校验该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如果否,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不仅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无线充电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用户设备(如移动手机、电话手表)之间的实现电能高效、远距离传输。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同一个充电器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同时对多个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这不仅存在人为偷电的可能,而且当用户设备处于被使用状态时,充电器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还会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可以防止人为偷电,避免无线充电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
向所述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所述无线充电请求;
校验所述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如果否,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之后,以及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时间是否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
如果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
或者,如果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的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之后,以及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命令信息;所述命令信息用于命令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
检测是否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返回的用于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已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反馈响应信息,如果收到,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之后,以及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未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命令信息;所述命令信息用于命令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检测是否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返回的用于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已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反馈响应信息,如果收到,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请求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
获取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所述无线充电请求;
校验单元,用于校验所述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
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校验单元的校验结果为相匹配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
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
佩戴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
时间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之后,检测当前时间是否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
所述充电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佩戴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
连接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如果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启动验证单元;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命令信息;所述命令信息用于命令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检测是否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返回的用于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已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反馈响应信息;
所述充电单元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充电单元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以及在所述验证单元检测收到所述反馈响应信息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连接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如果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启动所述验证单元;
所述充电单元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充电单元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以及在所述验证单元检测收到所述反馈响应信息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之后,可以向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在校验出该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之后,可以进一步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如果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才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有当从用户设备获取的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并且用户设备又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才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不仅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无线充电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可以防止人为偷电,避免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以下进行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充电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以包括充电器、充电桩、充电站等各类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手机、电话手表、移动平板、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等各种设备;其中,用户设备可以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网络技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CDMA2000、IMT单载波(IMT Single Carrier)、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EDGE)、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 Evolution,LTE)、高级长期演进技术、时分长期演进技术(Time-Division LTE,TD-LTE)、高性能无线电局域网(High Performance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HiperLAN)、高性能无线电广域网(HiperWAN)、本地多点派发业务(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Service,LMDS)、全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紫蜂协议(ZigBee)、蓝牙、Wi-Fi、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大容量空分多路存取(HC-SDM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时分双工(UMTS-TDD)、演进式高速分组接入(HSP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及其他。
102、充电设备向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无线充电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向用户设备获取的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待验证的用户指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声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人脸信息或待验证的用户虹膜信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103、充电设备校验上述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如果不匹配,结束本流程;如果相匹配,执行步骤104。
104、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如果是,结束本流程;如果否,执行步骤105。
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屏幕状态指令,并且充电设备可以检测用户设备返回的屏幕状态;当充电设备识别出用户设备返回的屏幕状态处于点亮状态时,充电设备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预设时长命令信息,该命令信息用于命令用户设备在收到该命令信息之后的上述预设时长内监测其屏幕是否被用户点击操作,如果用户设备在收到该命令信息之后的上述预设时长内监测到其屏幕被用户点击操作,用户设备将点击操作的监测结果返回给充电设备,从而充电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屏幕状态处于点亮状态以及用户设备返回的点击操作的监测结果,识别出用户设备处于被使用状态。
105、充电设备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只有当从用户设备获取的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并且用户设备又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才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不仅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无线充电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
202、充电设备向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无线充电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向用户设备获取的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待验证的用户指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声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人脸信息或待验证的用户虹膜信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203、充电设备校验上述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如果不匹配,结束本流程;如果相匹配,执行步骤204。
204、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如果是,结束本流程;如果否,执行步骤205。
205、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如果用户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结束本流程;如果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执行步骤206。
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佩戴监测指令,以触发用户设备通过位于用户设备底部的红外检测模块检测用户设备底部与外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以及由用户设备判断用户设备底部与外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值,如果是,由用户设备通过位于用户设备底部的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外部障碍物的温度值,以及由用户设备判断外部障碍物的温度值是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如果是,由用户设备确定出用户设备处于被配戴状态,并由用户设备将确定的佩戴状态反馈给充电设备。
206、充电设备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只有当从用户设备获取的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并且用户设备既未处于被使用状态,又未处于佩戴状态时,才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不仅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无线充电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无线充电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
302、充电设备向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无线充电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向用户设备获取的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待验证的用户指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声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人脸信息或待验证的用户虹膜信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303、充电设备校验上述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如果不匹配,结束本流程;如果相匹配,执行步骤304。
304、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如果是,结束本流程;如果否,执行步骤305。
305、充电设备检测当前时间是否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如果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执行步骤306;如果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执行步骤307。
306、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如果用户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结束本流程;如果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执行步骤307。
307、充电设备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无线充电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无线充电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
402、充电设备向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无线充电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向用户设备获取的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待验证的用户指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声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人脸信息或待验证的用户虹膜信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403、充电设备校验上述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如果不匹配,结束本流程;如果相匹配,执行步骤404。
404、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如果是,结束本流程;如果否,执行步骤405。
405、充电设备检测当前时间是否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如果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执行步骤406;如果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执行步骤407;
406、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如果用户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结束本流程;如果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执行步骤407。
407、充电设备检测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如果用户设备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执行步骤408~步骤409;如果用户设备不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执行步骤410。
408、充电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命令信息,该命令信息用于命令用户设备断开与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
409、充电设备检测是否收到用户设备返回的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已断开与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反馈响应信息,如果收到,执行410;如果未收到,结束本流程。
410、充电设备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见,实施图4所描述的方法,不仅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的充电设备的功能。如图5所示,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请求检测单元501,用于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
获取单元502,用于向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无线充电请求;
校验单元503,用于校验该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
状态检测单元504,用于在校验单元503的校验结果为相匹配时,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
充电单元505,用于在状态检测单元505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见,实施图5所描述的无线充电装置,不仅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是由图5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5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相比,图6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可以包括:
佩戴检测单元506,用于在状态检测单元504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相应地,充电单元505用于在状态检测单元504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佩戴检测单元506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见,实施图6所描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只有当从用户设备获取的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并且用户设备既未处于被使用状态,又未处于佩戴状态时,才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不仅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无线充电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是由图6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6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相比,图7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可以包括:
时间检测单元507,用于在状态检测单元504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之后,检测当前时间是否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
充电单元505,还用于在状态检测单元504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时间检测单元507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相应地,佩戴检测单元506用于在状态检测单元504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时间检测单元507检测出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可见,实施图7所描述的无线充电装置,不仅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实施例八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是由图7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7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相比,图8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可以包括:
连接检测单元508,用于在时间检测单元507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检测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如果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启动验证单元509;
验证单元509,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命令信息,该命令信息用于命令用户设备断开与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检测是否收到用户设备返回的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已断开与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反馈响应信息;
其中,充电单元505在状态检测单元504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时间检测单元507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方式可以为:
充电单元505在状态检测单元504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时间检测单元507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以及在验证单元509检测收到反馈响应信息时,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8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中:
连接检测单元508,还用于在佩戴检测单元506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检测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如果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启动验证单元509;
其中,充电单元505在状态检测单元504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佩戴检测单元506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方式可以为:
充电单元505在状态检测单元504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佩戴检测单元506检测出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以及在验证单元509检测收到反馈响应信息时,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待验证的用户指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声纹信息、待验证的用户人脸信息或待验证的用户虹膜信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见,实施图8所描述的无线充电装置,不仅可以防止人为偷电,还可以避免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
向所述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所述无线充电请求;
校验所述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如果否,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之后,以及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时间是否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
如果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
或者,如果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的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之后,以及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未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命令信息;所述命令信息用于命令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检测是否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返回的用于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已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反馈响应信息,如果收到,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之后,以及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未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命令信息;所述命令信息用于命令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检测是否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返回的用于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已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反馈响应信息,如果收到,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步骤。
6.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设备发起的无线充电请求;
获取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响应所述无线充电请求;
校验单元,用于校验所述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合法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
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校验单元的校验结果为相匹配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被使用状态;
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佩戴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间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之后,检测当前时间是否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
所述充电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佩戴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如果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启动验证单元;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命令信息;所述命令信息用于命令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检测是否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返回的用于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已断开与所述外部的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反馈响应信息;
所述充电单元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充电单元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时间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时间不位于预设的用户休息时间段内时,以及在所述验证单元检测收到所述反馈响应信息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如果连接外部的蓝牙设备,启动所述验证单元;
所述充电单元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充电单元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被使用状态时,以及在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用户设备未处于佩戴状态时,以及在所述验证单元检测收到所述反馈响应信息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CN201710312091.6A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086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2091.6A CN107086678A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2091.6A CN107086678A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6678A true CN107086678A (zh) 2017-08-22

Family

ID=59612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2091.6A Pending CN107086678A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866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6859A (zh) * 2018-08-16 2018-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无线充电接收端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39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204205680U (zh) * 2014-12-02 2015-03-11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4993611A (zh) * 2015-06-18 2015-10-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US20150380974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Xintian Li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wireless charging
CN105758452A (zh) * 2016-02-04 2016-07-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786155A (zh) * 2016-02-22 2016-07-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佩戴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06153098A (zh) * 2016-08-08 2016-11-23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10896A (zh) * 2016-10-08 2017-02-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时进入省电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39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US20150380974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Xintian Li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wireless charging
CN204205680U (zh) * 2014-12-02 2015-03-11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4993611A (zh) * 2015-06-18 2015-10-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5758452A (zh) * 2016-02-04 2016-07-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786155A (zh) * 2016-02-22 2016-07-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佩戴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06153098A (zh) * 2016-08-08 2016-11-23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10896A (zh) * 2016-10-08 2017-02-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时进入省电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6859A (zh) * 2018-08-16 2018-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无线充电接收端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3611B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7040927A (zh) 无线网络热点共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3106736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6686537A (zh) 一种基于nfc的信息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07627867A (zh) 待充电对象充电授权方法、充电设备自动授权方法和系统
CN105139204B (zh) 一种进行安全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7993662A (zh) 一种应用于电话客服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210006113U (zh) 一种使用二维码安全配对的智能锁系统
CN101964978B (zh) 基于安全tf卡的增强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性的加固方法
CN111882707B (zh) 锁具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262885B (zh) 一种具有锁卡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锁卡防盗方法
CN105447365B (zh) 一种基于控件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6304388A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CN108737971A (zh) 身份认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63400A (zh) 绑定家庭网关的方法、家庭网关管理平台以及系统
CN105608357A (zh) 指纹验证方法、指纹验证装置和终端
CN107086678A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7995154A (zh) 一种智能家电配网安全控制方法
CN110730446A (zh) 一种登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700905B (zh) 车载终端操作系统的wifi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7145228A (zh) 一种基于骨传导耳机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6786901A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CN107038366A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解锁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4038939B (zh) 一种无线ap的身份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11147336A (zh) 一种智能终端接入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