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6588B - 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6588B
CN107086588B CN201710388733.0A CN201710388733A CN107086588B CN 107086588 B CN107086588 B CN 107086588B CN 201710388733 A CN201710388733 A CN 201710388733A CN 107086588 B CN107086588 B CN 107086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nchronous
supersynchronous
frequency
determinant
power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887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6588A (zh
Inventor
舒德兀
谢小荣
姜齐荣
李明
曹润彬
黄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3887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86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86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6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6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6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根据所述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根据所述行列式判据,检测所述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本发明根据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并以行列式判据判断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实现了量化分析电力电子系统振荡的主要因素。

Description

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电磁稳定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之间的低频振荡和大型汽轮发电机与电网中的串补线路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等是电力系统中经常发生的振荡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侧重于发电机与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应的分析与控制方法已臻于成熟。随着电网中接入换流器的数量逐渐增多,换流器与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复杂,出现了新的振荡形式,例如多换流器与相邻网络之间出现的高频谐波振荡问题以及大型风电场与相邻串补线路之间发生的新型次同步振荡问题。导致上述振荡现象的原因通常来自于两方面:1)与换流器相邻的电网强度较弱时,容易引起换流器控制中的电流环路不稳定,从而引发振荡现象;2)换流器的控制策略在特定频率下表现的弱阻尼或负阻尼特性。可见,交流电网与换流器的动态特性均会对换流器与电网之间的振荡现象产生影响。振荡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相互影响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该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根据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并以行列式判据判断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实现了量化分析电力电子系统振荡的主要因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根据所述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根据所述行列式判据,检测所述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
根据本发明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根据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并以行列式判据判断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实现了量化分析电力电子系统振荡的主要因素。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根据正弦激励信号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正弦激励信号表示为:
其中,Id,Id,c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的幅值,ωd为次同步频率,ωd,c=2ω0d为与次同步频率对应的超同步频率,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频率的初相位。
进一步地,所述行列式判据通过行列式曲线作为判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包括:获取耦合阻抗矩阵模块,用于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检测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列式判据,检测所述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
根据本发明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根据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并以行列式判据判断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实现了量化分析电力电子系统振荡的主要因素。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根据正弦激励信号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正弦激励信号表示为:
其中,Id,Id,c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的幅值,ωd为次同步频率,ωd,c=2ω0d为与次同步频率对应的超同步频率,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频率的初相位。
进一步地,所述行列式判据通过行列式曲线作为判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包括:
S10: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
其中,电力电子系统包括由各个相关电力电子系统的设备,特别是换流器,和电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正弦激励信号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
进一步地,正弦激励信号表示为:
其中,Id,Id,c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的幅值,ωd为次同步频率,ωd0,ωd,c=2ω0d为与次同步频率对应的超同步频率,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频率的初相位。
当改变ωd的大小,即,可得到第i个设备对应的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记成:
其中,为各自频率下的自阻抗。该阻抗反应了同一频率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为不同频率下的互阻抗。该阻抗反应了不同频率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耦合关系。
根据网络拓扑的连接关系,可以计算出电力电子系统公共母线(电网)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记成:
其中,z∑11,z∑22为各自频率下的自阻抗。该阻抗反应了同一频率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z∑12,z∑21为不同频率下的互阻抗。该阻抗反应了不同频率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耦合关系。
S20:根据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
具体的,根据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得到对应的行列式,以电网的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为例,记成:
D(ω)=Det{ZΣ(ω)}=ZΣ11ZΣ22-ZΣ21ZΣ12
满足:
X(ω)=Im{D(ω)},R(ω)=Re{D(ω)}
其中,Det{}表示对应矩阵的行列式,Im{},Re{}分别表示实部和虚部,X(ω),R(ω)分别表示D(ω)的实部和虚部。
S30:根据行列式判据,检测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
进一步地,行列式判据通过行列式曲线作为判据。
特别是对换流器和电网之间的振荡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具体为,对于不同的频率ωd,得到X(ω)(D(ω)的实部)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X(ω)的过零点次同步ωsub,满足:X(ωsub)=0,ωsub0
在次同步ωsub和超同步频率ωsup下的稳定性通过R(ω),X(ω)穿过零点的斜率来确定。当X(ω)过零点具有正斜率(当ω增加时,X(ω)从容性变成感性),若R(ωsub)>0,则系统稳定,电力电子系统不会发生次同步/超同步频率下的振荡;若R(ωsub)<0,则系统不稳定,电力电子系统会发生次同步/超同步频率下的振荡,次同步频率为ωsub,超同步频率ωsup满足:ωsup=2ω0sub
根据本发明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根据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并以行列式判据判断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实现了量化分析电力电子系统振荡的主要因素。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200,包括:获取耦合阻抗矩阵模块210、获取行列式判据模块220和检测分析模块230。
其中,获取耦合阻抗矩阵模块210用于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模块220用于根据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检测分析模块230用于根据行列式判据,检测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
根据本发明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根据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并以行列式判据判断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实现了量化分析电力电子系统振荡的主要因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正弦激励信号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弦激励信号表示为:
其中,Id,Id,c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的幅值,ωd为次同步频率,ωd,c=2ω0d为与次同步频率对应的超同步频率,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频率的初相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行列式判据通过行列式曲线作为判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具体请参见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部分的描述,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正弦激励信号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所述正弦激励信号表示为:
其中,Id,Id,c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的幅值,ωd为次同步频率,ωd,c=2ω0d为与次同步频率对应的超同步频率,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频率的初相位;所述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对应的行列式为D(ω)=Det{Z(ω)}=Z∑11Z∑22-Z∑21Z∑12,其中,ω为频率,Z∑11,Z∑22为各自频率下的自阻抗,Z∑21,Z∑12为各自频率下的互阻抗;
根据所述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
根据所述行列式判据,检测所述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所述行列式判据通过行列式曲线作为判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阻抗表示同一频率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阻抗表示不同频率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耦合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所述次同步频率ωd,获取不同设备对应的所述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
5.一种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耦合阻抗矩阵模块,用于根据正弦激励信号获取电力电子系统的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所述正弦激励信号表示为:
其中,Id,Id,c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的幅值,ωd为次同步频率,ωd,c=2ω0d为与次同步频率对应的超同步频率,分别为次同步和超同步频率的初相位;所述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对应的行列式为D(ω)=Det{Z(ω)}=Z∑11Z∑22-Z∑21Z∑12,其中,ω为频率,Z∑11,Z∑22为各自频率下的自阻抗,Z∑21,Z∑12为各自频率下的互阻抗;
获取行列式判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等值次同步和超同步耦合阻抗矩阵获取行列式判据;
检测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列式判据,检测所述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对应的频率和阻尼;所述行列式判据通过行列式曲线作为判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阻抗表示同一频率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阻抗表示不同频率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耦合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列式判据通过行列式曲线作为判据。
CN201710388733.0A 2017-05-27 2017-05-27 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086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8733.0A CN107086588B (zh) 2017-05-27 2017-05-27 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8733.0A CN107086588B (zh) 2017-05-27 2017-05-27 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6588A CN107086588A (zh) 2017-08-22
CN107086588B true CN107086588B (zh) 2024-01-16

Family

ID=5960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88733.0A Active CN107086588B (zh) 2017-05-27 2017-05-27 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865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9172B (zh) * 2017-11-09 2019-03-01 清华大学 次/超同步谐振/振荡的系统级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1257636B (zh) * 2020-02-25 2021-05-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电力系统次同步和超同步振荡频率辨识方法
CN111273103B (zh) * 2020-02-28 2021-07-20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同步相量复数域频谱分析的电力系统振荡辨识方法
CN111679124B (zh) * 2020-06-04 2021-07-2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电力系统的振荡辨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14642B (zh) * 2020-08-03 2021-10-26 清华大学 静止坐标系下电网频率耦合阻抗模型聚合计算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4333A (en) * 1985-04-10 1988-02-09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means for damping supersynchronous oscillations in an ac power system
US4808843A (en) * 1985-04-10 1989-02-28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means for damping supersynchronous oscillations in an AC power system
CN104638675A (zh) * 2015-02-10 2015-05-20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发电机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CN104951763A (zh) * 2015-06-16 2015-09-30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录波大数据异常检测的发电机组次同步风险评估方法
CN104978625A (zh) * 2015-06-10 2015-10-14 清华大学 基于聚合rlc电路模型的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
CN105048482A (zh) * 2015-08-28 2015-11-11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次同步振荡正阻尼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223418A (zh) * 2015-09-22 2016-01-06 清华大学 次同步和超同步谐波相量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205039551U (zh) * 2015-08-28 2016-02-1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次同步振荡正阻尼的控制装置
CN105470970A (zh) * 2015-11-16 2016-04-06 清华大学 电力系统中次同步和超同步振荡的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6410820A (zh) * 2016-01-20 2017-02-15 清华大学 宽频带附加次/超同步振荡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6526328A (zh) * 2016-12-08 2017-03-22 浙江大学 一种适用于电网及联网设备的广义阻抗测量与计算方法
CN106655123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次同步/超同步振荡监测保护装置及振荡监测保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4333A (en) * 1985-04-10 1988-02-09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means for damping supersynchronous oscillations in an ac power system
US4808843A (en) * 1985-04-10 1989-02-28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means for damping supersynchronous oscillations in an AC power system
CN104638675A (zh) * 2015-02-10 2015-05-20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发电机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CN104978625A (zh) * 2015-06-10 2015-10-14 清华大学 基于聚合rlc电路模型的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
CN104951763A (zh) * 2015-06-16 2015-09-30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录波大数据异常检测的发电机组次同步风险评估方法
CN105048482A (zh) * 2015-08-28 2015-11-11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次同步振荡正阻尼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5039551U (zh) * 2015-08-28 2016-02-1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次同步振荡正阻尼的控制装置
CN105223418A (zh) * 2015-09-22 2016-01-06 清华大学 次同步和超同步谐波相量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5470970A (zh) * 2015-11-16 2016-04-06 清华大学 电力系统中次同步和超同步振荡的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6410820A (zh) * 2016-01-20 2017-02-15 清华大学 宽频带附加次/超同步振荡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6526328A (zh) * 2016-12-08 2017-03-22 浙江大学 一种适用于电网及联网设备的广义阻抗测量与计算方法
CN106655123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次同步/超同步振荡监测保护装置及振荡监测保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暂态能量流的次同步强迫振荡扰动源定位及阻尼评估;陈磊;王文婕;王茂海;闵勇;谢小荣;徐飞;;电力系统自动化(19);全文 *
基于模态电流注入方法抑制次同步谐振的阻尼控制策略;张鹏;毕天姝;贺静波;;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3);全文 *
基于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策略的研究;卓华;;中国煤炭(S1);全文 *
并网逆变器复合电流环引起次/超同步振荡机理研究;王晖;李莹;李文锋;王超;刘明松;杨大业;;电网技术(04);全文 *
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器阻尼控制策略优化设计;罗超;肖湘宁;张剑;杨文超;陈鹏伟;;电工技术学报(2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6588A (zh) 201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6588B (zh) 电力电子系统的次同步/超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
Beerten et al. Frequency‐dependent cable modelling for small‐sign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VSC‐HVDC systems
Ciobotaru et al. Offset rejection for PLL based synchronization in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Ciobotaru et al. Accurate and less-disturbing active antiislanding method based on PLL for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Kocewiak et al. Wind turbine converter control interaction with complex wind farm systems
Messo et al. Modeling the grid synchronization induced negative-resistor-like behavior in the output impedance of a three-phase photovoltaic inverter
US11476670B2 (en) System-level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b/super-synchronous resonance/oscillation
CN105470970A (zh) 电力系统中次同步和超同步振荡的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7688722B (zh) 电压源型变流器的导纳模型和阻抗模型获取方法及装置
US10066603B2 (en) Wind power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injecting electrical energy
Zhang et al. Power quality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large‐scale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considering non‐linear effects
Sainz et al. Effect of wind turbine converter control on wind power plant harmonic response and resonances
Shah et al. Multi‐resonant FLL‐based control algorithm for grid interfaced multi‐functional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CN116960990B (zh) 抑制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skandari et al. Explicit impedance modeling and shaping of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via an enhanced PLL for stabilizing the weak grid connection
Ciornei et al. Analytical derivation of PQ indicators compatible with control strategies for DC microgrids
Zang et al. 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integrated wide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CN107769205A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振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08016B (zh)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绝缘性能监测方法和装置
Chandran et al. Novel bandpass filter‐based control strategy for control of a hydro‐PV‐BES supported isolated MG
JP6423757B2 (ja) 周波数検出装置、周波数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された周波数を用いるインバータ装置
Alves et al. Real-time wavelet-based adaptive algorithm for low inertia AC microgrids power measurements
Shahparasti et al. Enhanced performance controller for high power wind converters connected to weak grids
JP2019518417A (ja) 電力系統の共振識別方法および系統連系装置
Garcia-Rosa et al. Placement of virtual inertia from HVDC terminals based on a frequency deviation inde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0

Address after: 100084 Tsinghua Yua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TS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Address before: 100084 Tsinghua Yua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Applicant befor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