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5008A - 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5008A
CN107085008A CN201710316977.8A CN201710316977A CN107085008A CN 107085008 A CN107085008 A CN 107085008A CN 201710316977 A CN201710316977 A CN 201710316977A CN 107085008 A CN107085008 A CN 107085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ervicing unit
insulation chamber
identification
soli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69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克连
舒文利
黄霞军
张军
张浪
胡佳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me Dimens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me Dimens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me Dimens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me Dimens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69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850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85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5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对待识别固态物体进行加热,以激发待识别固态物体的热辐射特征。其中,识别辅助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隔热腔的箱体,隔热腔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热量的发热组件和用于控制气流流向的气流动力装置。箱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该识别辅助装置采用热风流动模式给视觉识别提供有效的识别条件。本发明的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输出稳定、识别一致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同时,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射线。

Description

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典型的视觉识别的辅助手段是利用光源。光源是影响机器视觉识别输入的重要因素,它会直接影响输入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效果。由于没有通用的机器视觉照明设备,所以针对不同的机器,需要选择相应的照明装置,以达到最佳效果。
许多工业机器视觉识别利用可见光作为光源,这主要是因为可见光易获取、成本低且便于操作。常用的可见光源包括白炽灯、日光灯、水银灯、钠光灯和LED灯等。
但是,这些光源的一个最大缺点是光能无法保持稳定,长时间工作后,会对识别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以日光灯为例,在使用的第一个100小时内,光能将下降15%,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光能将不断下降。因此,如何使光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是实用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环境光将改变这些光源折射到固态物体上的总光能,使输出的图像数据存在噪声,影响识别的一致性。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在现今的工业应用中,对于某些要求高的检测任务,常采用X射线作为光源。但X射线属于游离辐射等这一类对人体有危害的射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包括:
确定待识别固态物体;
对所述待识别固态物体以热对流的方式进行加热,以激发所述待识别固态物体的热辐射特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识别辅助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隔热腔的箱体;
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热量的发热组件和用于控制气流流向的气流动力装置;
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气体流入所述隔热腔的进气口和用于供气体流出所述隔热腔的出气口;
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隔热腔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主发热管和辅助发热管;
所述进气口、所述辅助发热管、所述主发热管和所述出气口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动力装置位于所述主发热管和所述辅助发热管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发热管有多个,且彼此之间相并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发热组件的第一固定座;
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发热组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呈U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隔热腔可拆卸连接的折弯部;
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丝的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气流动力装置的第二固定座;
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座的横截面呈L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包括上面板;
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上面板上;
所述箱体还包括有活动门;
所述活动门上设置有门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通过热对流使待识别固态物体具有一定的温度,不同组分的固态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会被激发出不同的且稳定的热辐射特征,利用不同的热辐射特征可以对不同的固态物体进行识别。
该方法对不同固态物质的区分显著、稳定性好,同时抗干扰能力强、无有害辐射,十分适宜于区分和识别不同组分的固态物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识别辅助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隔热腔的箱体,隔热腔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热量的发热组件和用于控制气流流向的气流动力装置。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气体流入隔热腔的进气口和用于供气体流出隔热腔的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隔热腔相连通。
该识别辅助装置采用热风流动模式给视觉识别提供有效的识别条件。发热组件在隔热腔内产生热量,隔热腔具有隔热功能,这使得隔热腔中的气体可以保持恒定温度。气流动力装置提供一定的风速,使热气流流向待识别固态物体,固态物体的表面产生热量的交换。利用不同固态物体对热能的吸收能力、冷却能力及反应速度等来实现快速识别。
该识别辅助装置输出稳定、识别一致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同时,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射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识别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隔热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箱体;1000-隔热腔;1011-主发热管;1012-辅助发热管;1020-气流动力装置;1030-进气口;1040-出气口;1050-第一固定座;1051-折弯部;1052-安装槽;1060-第二固定座;1070-上面板;1080-活动门;1081-门把手;1091-温度控制器;1092-风速控制器;1093-漏电保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本发明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发明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包括:
步骤S1:确定待识别固态物体;
步骤S2:对待识别固态物体以热对流的方式进行加热,以激发待识别固态物体的热辐射特征。
参阅图2和图3,基于上述提出的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识别辅助装置,该识别辅助装置包括箱体100,其中,箱体100的内部设置有隔热腔1000。具体的,可以箱体100上设置有隔热材料。隔热腔1000与外部环境保持隔离不会发生热交换,以使得使隔热腔1000的内部可以保持有恒定温度。同时,箱体100的外壳不会发热,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为使得识别辅助装置能够提供热气流,在隔热腔1000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热量的发热组件。发热组件作为热源并产生热量,对隔热腔1000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同时,为使得隔热腔1000内的热气流流向待识别固态物体,在隔热腔1000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气流流向的气流动力装置1020。在本实施例中,气流动力装置1020可以选择风机,具体可以选用横流风机。横流风机可以提供有力的、稳定的、均匀的风速。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0上设置有用于供气体流入隔热腔1000的进气口1030和用于供气体流出隔热腔1000的出气口1040。外部的气体从进气口1030流入隔热腔1000,由发热组件对气体进行加热并产生热气流,热气流在气流动力装置1020作用下从出气口1040流出。热气流流向待识别固态物体,固态物体的表面产生热量的交换。利用不同固态物体对热能的吸收能力、冷却能力及反应速度等来实现快速识别。
其中,进气口1030和出气口1040均与隔热腔1000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组件包括主发热管1011和辅助发热管1012。其中,主发热管1011为识别辅助装置提供主要热源;辅助发热管1012提供辅助热源,使热气流的温度更加稳定。具体的,主发热管1011和辅助发热管1012都可以采用红外中波加热管。红外中波加热管寿命长,输出稳定。
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030、辅助发热管1012、主发热管1011和出气口1040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具体的,气流动力装置1020可以设置于主发热管1011和辅助发热管1012之间。其中,主发热管1011可以设置有多个,且彼此之间相互并联。
如图3和图4所示,为将发热组件固定于隔热腔1000内,可以在隔热腔1000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发热组件的第一固定座1050。其中,第一固定座1050与箱体10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固定座1050上对称设置有与隔热腔1000可拆卸连接的折弯部1051,折弯部105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丝的通孔,折弯部1051通过螺丝安装于箱体100上。同时,第一固定座1050上还设置有与发热组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槽1052,安装槽1052的横截面呈U形。安装槽1052可以设置有多个,便于安装更多的发热组件。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槽1052的形状和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3和图5所示,为将气流动力装置1020固定于隔热腔1000内,可以在隔热腔1000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气流动力装置1020的第二固定座1060。其中,第二固定座1060也与箱体10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也可以通过螺丝实现第二固定座1060与箱体100之间的可拆卸连。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座1060的横截面呈L型。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座106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为对发热组件产生的温度及气流动力装置1020的产生的风速进行监测,在隔热腔1000内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监测,利用风速传感器对风速进行监测。具体的,在箱体100上还可以安装设置有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1091和风速控制器1092,利用温度控制器1091和风速控制器1092分别对发热组件及气流动力装置1020进行控制,继而对温度和风速进行调整,使识别辅助装置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0包括上面板1070,其中,进气口1030设置于上面板1070上。具体的,进气口1030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进气口1030可以设置有6个。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进气口1030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2所示,出气口1040位于进气口1030的下方,出气口1040的尺寸和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中,进气口1030设于上面板1070上。
为方便对隔热腔1000内的组件进行更换或维护,箱体100还包括有活动门1080,利用活动门1080可以打开隔热腔1000。具体的,活动门1080上设置有门把手1081。
识别辅助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对其用电组件进行供电。为增强识别辅助装置用电的安全性,可以在箱体100上设置有漏电保护装置1093。具体的,漏电保护装置1093可以是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装置1093在装置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识别辅助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隔热腔1000的箱体100,隔热腔1000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热量的发热组件和用于控制气流流向的气流动力装置1020。箱体100上设置有用于供气体流入隔热腔1000的进气口1030和用于供气体流出隔热腔1000的出气口1040,进气口1030和出气口1040均与隔热腔1000相连通。
该识别辅助装置采用热风流动模式给视觉识别提供有效的识别条件。发热组件在隔热腔1000内产生热量,隔热腔1000具有隔热功能,这使得隔热腔1000中的气体可以保持恒定温度。气流动力装置1020提供一定的风速,固态物体可以通过传送带缓慢的从出气口1040经过,热气流流向待识别固态物体,使固态物体的表面产生热量的交换。利用不同固态物体对热能的吸收能力、冷却能力及反应速度等来实现快速识别。
本实施例中的识别辅助装置输出稳定、识别一致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同时,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射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识别固态物体;
对所述待识别固态物体以热对流的方式进行加热,以激发所述待识别固态物体的热辐射特征。
2.一种识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隔热腔的箱体;
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热量的发热组件和用于控制气流流向的气流动力装置;
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气体流入所述隔热腔的进气口和用于供气体流出所述隔热腔的出气口;
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隔热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主发热管和辅助发热管;
所述进气口、所述辅助发热管、所述主发热管和所述出气口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动力装置位于所述主发热管和所述辅助发热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发热管有多个,且彼此之间相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发热组件的第一固定座;
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发热组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呈U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识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隔热腔可拆卸连接的折弯部;
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丝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气流动力装置的第二固定座;
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座的横截面呈L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上面板;
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上面板上;
所述箱体还包括有活动门;
所述活动门上设置有门把手。
CN201710316977.8A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 Pending CN107085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6977.8A CN107085008A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6977.8A CN107085008A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5008A true CN107085008A (zh) 2017-08-22

Family

ID=59611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6977.8A Pending CN107085008A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8500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9410U (zh) * 2009-11-23 2010-09-22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对流速热式电暖器
CN103675020A (zh) * 2013-12-18 2014-03-2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电子组件发射率检测系统
CN103712257A (zh) * 2013-12-11 2014-04-09 广东科龙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暖器
CN104034753A (zh) * 2014-06-24 2014-09-10 上海大学 检测金属散热器件散热性能的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CN206740686U (zh) * 2017-05-08 2017-12-12 深圳市时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9410U (zh) * 2009-11-23 2010-09-22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对流速热式电暖器
CN103712257A (zh) * 2013-12-11 2014-04-09 广东科龙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暖器
CN103675020A (zh) * 2013-12-18 2014-03-2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电子组件发射率检测系统
CN104034753A (zh) * 2014-06-24 2014-09-10 上海大学 检测金属散热器件散热性能的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CN206740686U (zh) * 2017-05-08 2017-12-12 深圳市时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1395B2 (en) Room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liquid-to-air heat exchanging device with peltier elements
CN104254230A (zh) 具悬空设置外管体及内循环热传流体的散热结构及应用装置
ATE395840T1 (de) Autonomes kleidungsstück mit aktiver thermosteuerung und energieversorgung durch solarzellen
CN102904179A (zh) 配电箱散热装置
CN107491111A (zh) 一种基于tec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KR101304980B1 (ko) 유-벨류 및 지-벨류 측정 장치
CN206740686U (zh) 一种识别辅助装置
CN104713204B (zh) 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CN107085008A (zh) 一种激发固态物体热辐射特征的方法及识别辅助装置
JP2007285542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3275618U (zh) 一种无极灯高温及低温老化性能检测箱
CN111076522A (zh) 一种三相平衡高效均温的热风隧道炉烘干装置
CN205404772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冷却方式的led灯珠老化箱
WO2015017879A1 (en) A power generating window assembly
US7325407B2 (en) Thermoelectric air conditioner
CN207162784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电控组件
ES2402870T3 (es) Unidad de producción de energía que integra un quemador y una pila de combustible
CN109695061A (zh) 灯箱装置、保温装置及退火炉设备
CN206094264U (zh) 一种集成吊顶取暖器
CN111698803A (zh) 一种风冷水冷组合加热模块
CN205448156U (zh) 自动调节恒温室
CN103196121A (zh) 用于建筑遮阳得热性能检测装置的低能耗模拟光源系统
CN104389137B (zh) 混合动力定型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4793376A (zh) 液晶面板配向不良修复设备
KR20180084552A (ko) Led 보안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