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1682B - 扬声器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1682B
CN107071682B CN201710376813.4A CN201710376813A CN107071682B CN 107071682 B CN107071682 B CN 107071682B CN 201710376813 A CN201710376813 A CN 201710376813A CN 107071682 B CN107071682 B CN 107071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ound
loudspeaker
baffle
te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68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1682A (zh
Inventor
贾崇江
张文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768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71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71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1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1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1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包括一腔体、前盖和后盖;沿腔体的内周向内凸出形成有一凸台,凸台将腔体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前腔和后腔,且凸台用于放置一待测扬声器并隔绝前腔与后腔的声信号;前盖用于密封前腔,后盖用于密封后腔,用以形成一密闭腔体。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通过将待测扬声器置于一密闭腔体内,实现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的声信号隔离,且实现前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后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从根本上避免了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易出现声短路的问题,提高了扬声器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从而能够真实的反映扬声器的电声性能。

Description

扬声器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通讯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为了提高移动通讯设备的功能,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扬声器已成为移动通讯设备内部的基本配置。可应用于移动通讯设备内部的扬声器种类很多,虽然它们的工作方式不同,但最终都是通过产生机械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介质产生波动从而实现“电-力-声”的转换。扬声器声学性能的优劣,对于移动通讯设备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将扬声器安装于移动通讯设备内部之前,都要对扬声器的电声性能进行测试。一般来说,对扬声器的电声性能进行测试,主要是对扬声器的总谐波失真值、声压、频率响应、灵敏度、极性等等。
目前,对于扬声器电声性能的测试主要采用障板来进行。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测试扬声器电声性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在的对待测扬声器11的电声性能进行测试时,由障板12形成一密闭腔室,待测扬声器11的前腔置于密闭腔室内、后腔置于密闭腔室外。计算机15发出一音频测试数字信号至电声测试仪14,电声测试仪14将该音频测试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测试模拟信号,并将音频测试模拟信号放大后传输至待测扬声器11;待测扬声器11接收音频测试模拟信号后,经过“电-力-声”的转换,发出音频模拟信号,而该音频模拟信号被置于密闭腔室中的麦克风13接收;麦克风13将接收到的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电声测试仪14;电声测试仪14将接收到的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数字信号,并传输至计算机15;计算机15中的分析软件对音频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测试曲线或其他方式显示于计算机15的显示界面。用户通过测试曲线,就能清楚的了解待测扬声器的电声性能。
之所以在测试的过程中使用障板12,是因为扬声器发出的声能是从扬声器的前音腔和后音腔分别辐射出去的,而从前音腔所辐射出去的声能与从后音腔所辐射出去的声能,正好为反相关系,会发生相互抵消的现象,这时扬声器的响应就会陡然下降。这种前后干涉的现象在频率低端最为严重。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厂家一般在进行扬声器测试时都会通过障板12形成一密闭腔室,那么待测扬声器11后音腔发出的声波就必须先绕过障板12,然后才能和前音腔发出的声波相遇并相互干涉。
但是,在现有的测试装置中,待测扬声器的后音腔完全敞开于外界环境中,仍然会有部分后音腔发出的声波绕过障板,与前音腔发出的声波相互抵消,产生声短路现象,从而使扬声器前音腔发出的一部分声波信号丢失,进而导致最终的测试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扬声器的电声性能,给音频调试人员的调试与判断带来了比较大的阻碍。
因此,如何避免在进行扬声器测试时出现的声短路现象,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而真实的反映扬声器的电声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测试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扬声器测试装置易出现声短路的问题,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而真实的反映扬声器的电声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测试装置,包括一腔体、前盖和后盖;沿所述腔体的内周向内凸出形成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前腔和后腔,所述凸台用于放置一待测扬声器并隔绝所述前腔与后腔的声信号;所述前盖用于密封所述前腔,所述后盖用于密封所述后腔,用以形成一密闭腔体。
优选的,所述后腔外周设置有第一消音材料,用于隔绝所述后腔与外界的声信号。
优选的,所述后腔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在其所在的平面内移动,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后腔边缘之间填充有第二消音材料,用以调整所述后腔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后腔呈长方体形状,且所述后腔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相对设置;所述挡板包括设置于第一侧部处的第一挡板和设置于第二侧部处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之间,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能够在所述后腔内移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所述待测扬声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侧部之间形成第一空隙,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形成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填充有第二消音材料,且所述第二空隙填充有第二消音材料。
优选的,所述后腔内填充有一预设量的蓝丁胶,用以调整所述后腔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第三消音材料,所述待测扬声器置于所述第三消音材料之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消音材料具有一预设高度,所述预设高度用以调整前腔体积。
优选的,所述前腔与所述前盖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音孔,所述隔板与所述前盖之间设置有麦克风,用于接收所述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
优选的,所述后腔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所述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螺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螺孔,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螺孔、进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以连接所述后腔与所述后盖。
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通过将待测扬声器置于一密闭腔体内,实现所述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的声信号隔离,且实现所述前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所述后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从根本上避免了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易出现声短路的问题,提高了扬声器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从而能够真实的反映扬声器的电声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测试扬声器电声性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A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后盖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B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后盖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测试装置,附图2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包括一腔体、前盖和后盖21;沿腔体的内周向内凸出形成有一凸台33,凸台33将腔体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前腔31和后腔32。如图3所示,从腔体的内侧周边向内延伸形成一凸台33,将腔体分隔成了前腔31和后腔32,且凸台33用于放置一待测扬声器并隔绝前腔与后腔的声信号。其中,在对待测扬声器的电声性能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待测扬声器置于后腔32中,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发出的声波向前腔传播,由于凸台33分隔前腔和后腔,则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向后腔传播。前盖用于密封前腔31,后盖21用于密封后腔32,用以形成一密闭腔体。采用这种结构,在对待测扬声器进行电声性能测试时,能将待测扬声器封闭于一密闭腔体内,使得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后音腔都能与外界环境实现声信号的隔离,而且由于待测扬声器置于沿腔体的内周设置的凸台上,使得在对待测扬声器进行声信号的测试时,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不能与待测扬声器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相抵消,从根本上避免了声短路现象的出现,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实现对待测扬声器电声性能的真实反映。其中,为了起到更好的消音效果,还可以在凸台33上铺设一层泡棉等辅助消音材料,待测扬声器置于辅助消音材料之上。
为了进一步避免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绕过后盖21与前音腔发出的声波抵消,优选的,后腔32外周设置有第一消音材料38,用于隔绝后腔32与外界的声信号,使得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不能传递至腔体外侧。由于泡棉具有较佳的消音效果,且价格低廉,更优选的,第一消音材料38可以是泡棉。
为了使得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可以对多种形状、大小不同的扬声器的电声性能进行测试,扩大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降低测试成本,优选的,后腔32设置有挡板,挡板能够在其所在的平面内移动,且挡板与后腔32边缘之间填充有第二消音材料,用以调整后腔的体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待测扬声器是置于凸台33上,因此,待测扬声器整体是容纳于后腔32中的,通过移动挡板,可以对后腔32的体积进行调整,例如:当挡板向腔体中心移动时,后腔32的体积减小;当挡板向腔体周边移动时,后腔32的体积则增大。这样一来,在使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移动挡板,调节后腔体积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扬声器的测试;而且,挡板还能起到固定待测扬声器的作用,使得在进行电声性能测试的过程中,待测扬声器不会移动,即不影响麦克风等装置对待测扬声器前音腔发出的声波信号的接收,进一步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简化制造工序,扩展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优选的,如图3所示,后腔32呈长方体形状,且后腔32包括第一侧部321、第二侧部322、第三侧部323和第四侧部324,其中,第一侧部321和第二侧部322相对设置,第三侧部323和第四侧部324相对设置;挡板包括设置于第一侧部321处的第一挡板361和设置于第二侧部322处的第二挡板362,第一挡板361和第二挡板362分别卡设于第三侧部323和第四侧部324之间,且第一挡板361和第二挡板362分别能够在后腔32能移动,第一挡板361和第二挡板362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待测扬声器。更优选的,为了稳定的固定待测扬声器,第一挡板361和第二挡板362对称分布于前腔31的相对两侧,这样还能够确保待测扬声器前音腔发出的声波能够充分的被前音腔中的麦克风等接受设备接收。具体来说:当对体积较大的扬声器进行测试,需要增大后腔32的体积时,第一挡板361向第一侧部321方向水平移动一距离、第二挡板362向第二侧部322方向水平移动与第一挡板361同样的距离,即第一挡板361与第二挡板362相背移动;当对体积较小的扬声器进行测试,需要减小后腔32的体积时,第一挡板361向第二挡板362方向水平移动一距离、第二挡板362向第一挡板361方向水平移动与第一挡板361同样的距离,即第一挡板361与第二挡板362相向移动。更优选的,第一挡板361、第二挡板362的宽度均与第三侧部323与第四侧部324之间的距离相等,即第一挡板361、第二挡板362的宽度与第一侧部321或第二侧部322的长度相等。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确保待测扬声器能够更加稳固的固定于第一挡板361和第二挡板362之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待测扬声器在后腔中的稳定性,可以将第一挡板361与第二挡板362设置于同一平面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并调整第一挡板361和第二挡板362的位置及其移动路径,只要能实现对后腔体积的调整即可,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隔绝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信号与前音腔发出的声波信号,进一步避免声短路的出现,如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挡板361与第一侧部321之间形成第一空隙,第二挡板362与第二侧部322之间形成第二空隙,第一空隙填充有第二消音材料37,且第二空隙填充有第二消音材料37。由于泡棉具有较佳的消音效果,且价格低廉,更优选的,第二消音材料37可以是泡棉。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由于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前盖之间的距离较小,为了对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进行缓冲,防止对位于前腔中的麦克风等音频信号接收设备的损害,从而提高扬声器测试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前腔31与前盖之间设有一隔板311,隔板311上设置有多个出音孔312,隔板311与前盖之间设置有麦克风,用于接收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为了便于对音频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待测扬声器的腔体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35,用于穿过信号线。麦克风接收待测扬声器发出的音频信号后,通过一信号线将音频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外部设备通过对该音频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待测扬声器的电声性能参数。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外部设备可以包括电声测试仪、计算机等,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附图4A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后盖内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B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后盖外侧的结构示意图。如2、3、4A、4B所示,为了便于装卸待测扬声器,优选的,后腔32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34,后盖21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螺孔34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螺孔211,一螺钉22穿过第二螺孔211、进入与其对应的第一螺孔34,以连接后腔32与后盖21,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当腔体为长方体形状时,为了实现对后腔的密封,在后腔外侧的四角各设置一第一螺孔34,后盖21相应也为长方体形状,且后盖21上设置有与第一螺孔34一一对应的四个第二螺孔211。在连接后盖21和后腔32的过程中,依次在每一第二螺孔211和与其对应的第一螺孔34中插入一螺钉22;在分离后盖21和后腔32的过程中,只需将位于后盖21四角的四个螺钉22依次拧下即可,操作简单、便捷。更优选的,为了便于连接外部设备与扬声器或麦克风等音频信号接收设备的信号线穿过,在后盖21的内侧还设置有与第一通孔35对应的一凹槽212。
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通过将待测扬声器置于一密闭腔体内,实现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的声信号隔离,且实现前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后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从根本上避免了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易出现声短路的问题,提高了扬声器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从而能够真实的反映扬声器的电声性能。
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测试装置,附图5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包括一腔体、前盖和后盖;沿腔体的内周向内凸出形成有一凸台53,凸台53将腔体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前腔51和后腔52。如图5所示,从腔体的内侧周边向内延伸形成一凸台53,将腔体分隔成了前腔51和后腔52,且凸台53用于放置一待测扬声器并隔绝前腔与后腔的声信号。其中,在对待测扬声器的电声性能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待测扬声器置于后腔52中,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发出的声波向前腔传播,由于凸台53分隔前腔和后腔,则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向后腔传播。前盖用于密封前腔51,后盖用于密封后腔52,用以形成一密闭腔体。采用这种结构,在对待测扬声器进行电声性能测试时,能将待测扬声器封闭于一密闭腔体内,使得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后音腔都能与外界环境实现声信号的隔离,而且由于待测扬声器置于沿腔体的内周设置的凸台上,使得在对待测扬声器进行声信号的测试时,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不能与待测扬声器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相抵消,从根本上避免了声短路现象的出现,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实现对待测扬声器电声性能的真实反映。其中,为了起到更好的消音效果,还可以在凸台53上铺设一层泡棉等辅助消音材料,待测扬声器置于辅助消音材料之上。
为了进一步避免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绕过后盖与前音腔发出的声波抵消,优选的,后腔52外周设置有第一消音材料58,用于隔绝后腔52与外界的声信号,使得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不能传递至腔体外侧。由于泡棉具有较佳的消音效果,且价格低廉,更优选的,第一消音材料58可以是泡棉。
为了使得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可以对多种形状、大小不同的扬声器的电声性能进行测试,扩大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降低测试成本,优选的,后腔52内填充有一预设量的蓝丁胶,用以调整后腔52的体积。通过调整填充于后腔52中的蓝丁胶的量,以改变后腔52的体积大小。其中,蓝丁胶在后腔52中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简化制造工序,扩展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优选的,如图5所示,后腔52呈长方体形状,且后腔52包括第一侧部521、第二侧部522、第三侧部523和第四侧部524,其中,第一侧部521和第二侧部522相对设置,第三侧部523和第四侧部524相对设置,蓝丁胶包括填充于第一侧部521处的第一蓝丁胶571和填充于第二侧部522处的第二蓝丁胶572。更优选的,为了稳定的固定待测扬声器,第一蓝丁胶571和第二蓝丁胶572对称分布于前腔51的相对两侧,这样还能够确保待测扬声器前音腔发出的声波能够充分的被前音腔中的麦克风等接受设备接收。
为了便于固定待测扬声器,使得待测扬声器前音腔发出的声波信号能够准确的进步前腔,以被前腔中的音频接收装置接收,优选的,如图5所示,在后腔52中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件561和第二限位件562,且第一限位件561和第二限位件562对称分布于前腔51的相对两侧。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561置于凸台53之上,且与第一侧部521、第三侧部523、第四侧部524连接;第二限位件562置于凸台53之上,且与第二侧部522、第三侧部523、第四侧部524连接;第一限位件561和第二限位件562之间的空隙用于容纳待测扬声器。更优选的,第一蓝丁胶571置于第一限位件561之上,第二蓝丁胶572置于第二限位件之上,以实现对后腔体积的调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由于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前盖之间的距离较小,为了对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进行缓冲,防止对位于前腔中的麦克风等音频信号接收设备的损害,从而提高扬声器测试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前腔51与前盖之间设有一隔板511,隔板511上设置有多个出音孔512,隔板511与前盖之间设置有麦克风,用于接收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为了便于对音频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待测扬声器的腔体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55,用于穿过信号线。麦克风接收待测扬声器发出的音频信号后,通过一信号线将音频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外部设备通过对该音频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待测扬声器的电声性能参数。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外部设备可以包括电声测试仪、计算机等,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后盖的结构、以及后盖与后腔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通过将待测扬声器置于一密闭腔体内,实现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的声信号隔离,且实现前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后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从根本上避免了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易出现声短路的问题,提高了扬声器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从而能够真实的反映扬声器的电声性能。
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测试装置,附图6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包括一腔体、前盖和后盖;沿腔体的内周向内凸出形成有一凸台63,凸台63将腔体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前腔61和后腔62。如图6所示,从腔体的内侧周边向内延伸形成一凸台63,将腔体分隔成了前腔61和后腔62,其中,在对待测扬声器的电声性能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待测扬声器置于后腔62中,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发出的声波向前腔传播,由于凸台63分隔前腔和后腔,且凸台63用于放置一待测扬声器并隔绝前腔与后腔的声信号。则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向后腔传播。前盖用于密封前腔61,后盖用于密封后腔62,用以形成一密闭腔体。采用这种结构,在对待测扬声器进行电声性能测试时,能将待测扬声器封闭于一密闭腔体内,使得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后音腔都能与外界环境实现声信号的隔离,而且由于待测扬声器置于沿腔体的内周设置的凸台上,使得在对待测扬声器进行声信号的测试时,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不能与待测扬声器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相抵消,从根本上避免了声短路现象的出现,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实现对待测扬声器电声性能的真实反映。其中,为了起到更好的消音效果,优选的,凸台63上设置有第三消音材料631,待测扬声器置于第三消音材料631之上。
为了进一步避免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绕过后盖与前音腔发出的声波抵消,优选的,后腔62外周设置有第一消音材料68,用于隔绝后腔62与外界的声信号,使得待测扬声器后音腔发出的声波不能传递至腔体外侧。由于泡棉具有较佳的消音效果,且价格低廉,更优选的,第一消音材料68可以是泡棉。
为了使得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可以对多种形状、大小不同的扬声器的电声性能进行测试,扩大扬声器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降低测试成本,优选的,第三消音材料631具有一预设高度,预设高度用以调整前腔体积。由于扬声器测试装置的腔体体积时固定的,通过调整第三消音材料631的高度,可以改变前腔61的体积与后腔62的体积之间的相对大小,以实现对不同形状的扬声器的测试。
为了便于固定待测扬声器,使得待测扬声器前音腔发出的声波信号能够准确的进步前腔,以被前腔中的音频接收装置接收,优选的,如图6所示,后腔62呈长方体形状,且后腔62包括第一侧部621、第二侧部622、第三侧部623和第四侧部624,其中,第一侧部621和第二侧部622相对设置,第三侧部623和第四侧部624相对设置;在后腔62中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件661和第二限位件662,且第一限位件661和第二限位件662对称分布于前腔61的相对两侧。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661置于凸台63之上,且与第一侧部621、第三侧部623、第四侧部624连接;第二限位件662置于凸台63之上,且与第二侧部622、第三侧部623、第四侧部624连接;第一限位件661和第二限位件662之间的空隙用于容纳待测扬声器。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由于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前盖之间的距离较小,为了对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进行缓冲,防止对位于前腔中的麦克风等音频信号接收设备的损害,从而提高扬声器测试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前腔61与前盖之间设有一隔板611,隔板611上设置有多个出音孔612,隔板611与前盖之间设置有麦克风,用于接收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为了便于对音频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待测扬声器的腔体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65,用于穿过信号线。麦克风接收待测扬声器发出的音频信号后,通过一信号线将音频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外部设备通过对该音频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待测扬声器的电声性能参数。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外部设备可以包括电声测试仪、计算机等,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后盖的结构、以及后盖与后腔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测试装置,通过将待测扬声器置于一密闭腔体内,实现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的声信号隔离,且实现前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后音腔与外界环境的声信号隔离,从根本上避免了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与后音腔之间易出现声短路的问题,提高了扬声器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从而能够真实的反映扬声器的电声性能。
实施例1
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采用本发明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对一待测扬声器78进行测试,本实施例中的待测扬声器78为一电动扬声器。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包括:一腔体、前盖和后盖;沿腔体的内周向内凸出形成有一凸台73,凸台73将腔体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前腔和后腔72,前盖用于密封前腔,后盖用于密封后腔72,用以形成一密闭腔体;凸台73用于放置一待测扬声器并隔绝前腔与后腔的声信号;后腔72外周设置有泡棉79;后腔72呈长方体形状,且后腔72包括第一侧部721、第二侧部722、第三侧部723和第四侧部724,其中,第一侧部721和第二侧部722相对设置,第三侧部723和第四侧部724相对设置;设置于第一侧部721处的第一挡板761和设置于第二侧部722处的第二挡板762,第一挡板761和第二挡板762分别卡设于第三侧部723和第四侧部724之间,且第一挡板761和第二挡板762能够分别在其所在的平面内移动,第一挡板761和第二挡板762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待测扬声器;第一挡板761与第一侧部721之间形成第一空隙,第二挡板762与第二侧部722之间形成第二空隙,第一空隙填充有泡棉77,且第二空隙填充有泡棉77;后腔72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74,后盖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螺孔74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螺孔;前腔与前盖之间设有一隔板,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音孔,隔板与前盖之间设置有麦克风。
前盖密封前腔之后,将待测扬声器78置于凸台73上,并通过移动第一挡板761和第二挡板762,使得待测扬声器78的前音腔与前腔对准,并固定待测扬声器78。调节填充于第一挡板761和第一侧部721之间的泡棉77的量、以及第二挡板762和第二侧部722之间的泡棉77的量,以进一步加强对待测扬声器78的固定,并进一步隔绝前腔和后腔之间的声信号。待测扬声器78通过第一信号线801与电声测试仪连接,麦克风通过第二信号线802与电声测试仪连接,其中,第一信号线801和第二信号线802穿过后腔上的通孔75,以与电声测试仪连接。在将待测扬声器78固定于腔体中之后,采用后盖密封后腔72。在密封的过程中,依次在每一第二螺孔和与其对应的第一螺孔74中插入一螺钉。
计算机发出一音频测试数字信号至电声测试仪,电声测试仪将该音频测试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测试模拟信号,并将音频测试模拟信号放大后通过第一信号线801传输至待测扬声器78;待测扬声器78接收音频测试模拟信号后,经过“电-力-声”的转换,发出音频模拟信号,而该音频模拟信号被置于密闭腔室中的麦克风接收;麦克风将接收到的音频模拟信号经第二信号线802传输至电声测试仪;电声测试仪将接收到的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数字信号,并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中的分析软件对音频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测试曲线或其他方式显示于计算机的显示界面。用户通过测试曲线,就能清楚的了解待测扬声器的电声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扬声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腔体、前盖和后盖;沿所述腔体的内周向内凸出形成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前腔和后腔,且所述凸台用于放置一待测扬声器并隔绝所述前腔与后腔的声信号;所述前盖用于密封所述前腔,所述后盖用于密封所述后腔,用以形成一密闭腔体;
所述后腔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在其所在的平面内移动,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后腔边缘之间填充有第二消音材料,所述挡板用以调整所述后腔的体积并固定所述待测扬声器,使得在进行电声性能测试的过程中,所述待测扬声器不会移动,所述第二消音材料用于隔绝所述待测扬声器的后音腔发出的声波信号与前音腔发出的声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外周设置有第一消音材料,用于隔绝所述后腔与外界的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呈长方体形状,且所述后腔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相对设置;所述挡板包括设置于第一侧部处的第一挡板和设置于第二侧部处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之间,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能够在所述后腔内移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所述待测扬声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侧部之间形成第一空隙,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形成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填充有第二消音材料,且所述第二空隙填充有第二消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与所述前盖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音孔,所述隔板与所述前盖之间设置有麦克风,用于接收所述待测扬声器的前音腔发出的音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所述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螺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螺孔,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螺孔、进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以连接所述后腔与所述后盖。
CN201710376813.4A 2017-05-25 2017-05-25 扬声器测试装置 Active CN107071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6813.4A CN107071682B (zh) 2017-05-25 2017-05-25 扬声器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6813.4A CN107071682B (zh) 2017-05-25 2017-05-25 扬声器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1682A CN107071682A (zh) 2017-08-18
CN107071682B true CN107071682B (zh) 2023-02-28

Family

ID=59610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6813.4A Active CN107071682B (zh) 2017-05-25 2017-05-25 扬声器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716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0531B (zh) * 2017-08-22 2020-08-2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测试装置
CN109714694A (zh) * 2018-12-27 2019-05-0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声学性能测试装置
CN111541983B (zh) * 2020-04-30 2022-01-07 荣成歌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
CN113923579B (zh) * 2021-11-17 2023-09-26 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扬声器检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7740B2 (en) * 1998-08-03 2005-08-30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onopole low frequency test woofer
CN202551345U (zh) * 2012-03-02 2012-11-21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测试工装和测试系统
CN103354629B (zh) * 2013-07-26 2016-12-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05792088A (zh) * 2016-05-05 2016-07-20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的测试装置
CN106375926B (zh) * 2016-12-08 2019-04-02 深圳市信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侧出声音箱的测试方法及其系统
CN206807780U (zh) * 2017-05-25 2017-12-26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1682A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1682B (zh) 扬声器测试装置
US11026016B2 (en) Tubular passive acoustic radiator module
CA1100883A (en) Loudspeaker system using a fluid tight enclosure
KR101900661B1 (ko) 골전도 스피커의 누음을 억제하는 방법 및 골전도 스피커
KR100636473B1 (ko) 전자음향 통신 장치
US8428284B2 (en) Loudspeaker with passive low frequency directional control
US11356765B2 (en) Vibration remov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ual-microphone earphones
KR100868972B1 (ko) 휴대용 마이크로 스피커 테스트 박스
US20090225996A1 (en) Speakers with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P3503572B1 (en) Noise cancellation enabled audio device and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
US9613614B2 (en) Noise-reducing headphone
TW453090B (en) An electroacoustic communication unit
JP7074145B2 (ja) 音声出力装置
CN212110312U (zh) 声学测试设备
CN206807780U (zh) 扬声器测试装置
KR101581020B1 (ko) 리시버의 음향특성 측정용 지그
CN107360531B (zh) 扬声器测试装置
US8054982B2 (en) Sound signal generator testing apparatus
JP2022543404A (ja) 騒音除去装置および方法
Ryan et al. Enclosure for low-frequency assessment of active noise reducing circumaural headsets and hearing protectors
Boulandet Sensorless measurement of the acoustic impedance of a loudspeaker
CN213152370U (zh) 一种扬声器测试辅助装置
TWI825641B (zh) 耳機裝置
CN208821095U (zh) 一种消音箱
WO2019218520A1 (zh) 一种增强低频的扬声器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