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6689A -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6689A
CN107046689A CN201710316866.7A CN201710316866A CN107046689A CN 107046689 A CN107046689 A CN 107046689A CN 201710316866 A CN201710316866 A CN 201710316866A CN 107046689 A CN107046689 A CN 107046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s
ble
mobile terminal
ble wearable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68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46689B (zh
Inventor
林莉
郑丹娜
冯家豪
杜昱彤
李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3168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46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46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6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46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6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06F21/445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by mutual authentication, e.g. between devices or progr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采用轻量级的随机ID生成技术,针对未拆封的BLE可穿戴设备和已拆封的BLE可穿戴设备,把安全认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初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和再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通过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的强制单向认证,既支持对已用可穿戴设备合法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以防止中间人近场攻击,也能够防止黑客对于未进行安全设置的可穿戴设备进行重放攻击。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蓝牙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凭借其良好的交互性、方便佩戴等特点,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绝大多数可穿戴设备正是利用低功耗蓝牙(BLE)技术才得以成功问世。低耗能蓝牙(BLE)技术继承传统蓝牙技术的跳频技术等优点,并采用高效率的发现机制、少的数据频道和宽频道间隔、引入广播数据包、快速建立连接、引入数据位、低工作电流和超低睡眠电流等技术实现更低功耗、更小代码空间、更低成本的目标。BLE可穿戴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均以“特征”这一基本数据结构存储于设备中,由于可穿戴设备的硬件条件有限,需要同其他的移动终端协同工作来处理可穿戴设备内记录的数据,因此,如何实现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间的安全认证是推动可穿戴设备发展和确保用户数据安全的关键问题。然而,当前厂商很少重视可穿戴设备的接入认证问题,只有极少数厂商提出了采用加密信道或基于NFC硬件的可穿戴设备安全防护手段,但上述方法会大幅度增加可穿戴设备的硬件成本和开发代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设备信息及隐私易泄露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采用轻量级的随机ID生成技术,通过BLE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的强制单向认证,既支持对已用BLE可穿戴设备合法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以防止中间人近场攻击,也能够防止黑客对于未进行安全设置的BLE可穿戴设备进行重放攻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建立在BLE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设备连接的基础上,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设备连接
对正在广播的BLE可穿戴设备进行扫描,出现扫描结果后,选定BLE可穿戴设备进行设备连接。
步骤2:初次连接安全认证
初次连接安全认证是在BLE可穿戴设备开封后第一次连接时进行,在初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即此时BLE可穿戴设备未进行任何安全设置,BLE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必须进行安全认证;在该阶段中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提交初始认证信息后得到认证失败的结果,移动终端通过提示合法用户对BLE可穿戴设备进行简单的罕见操作来重置认证信息,同时移动终端亦对认证信息进行重置,使二者认证信息一致;此时移动终端再次向BLE可穿戴设备提交已重置的认证信息得到认证成功的结果后,BLE可穿戴设备准许移动终端读取用于下次安全认证的已加密信息;
步骤3:再次连接安全认证
再次连接安全认证是在BLE可穿戴设备已进行安全设置后每次连接时进行;在再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即此时BLE可穿戴设备已进行过安全设置,BLE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必须进行安全认证;在该阶段中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提交已加密的认证信息得到认证成功的结果后,BLE可穿戴设备准许移动终端读取用于下次安全认证的已加密信息。
作为优选,步骤2具体包括:
(2.1)、每一个BLE可穿戴设备都会随机分配与之对应的初次认证信息。合法用户在拆封BLE可穿戴设备后,使用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写入初次认证信息ID0
(2.2)、BLE可穿戴设备把写入的初次认证信息ID0与设备预留的认证信息ID1相比较,结果不一致;BLE可穿戴设备主动断开与移动终端的设备连接、
(2.3)、移动终端接收到BLE可穿戴设备主动断开连接的状态提示后,提示合法用户对BLE可穿戴设备进行罕见操作,按下BLE可穿戴设备的重置按钮,使得ID1重置为ID;并提示合法用户对移动终端也进行重置操作,使得ID0重置为ID;
(2.4)、合法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写入重置后的认证信息ID,BLE可穿戴设备对认证信息ID进行比较,认证信息一致认证成功;此时BLE可穿戴设备产生随机数,利用随机数对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准许移动终端读取到该加密后的信息;BLE可穿戴设备利用产生的随机数计算ID2并保留起来。
作为优选,步骤3具体包括:
(3.1)、移动终端把读取到的加密后的信息解密后得到BLE可穿戴设备产生的随机数,利用随机数计算ID2,并向BLE可穿戴设备加密写入认证信息;
(3.2)、BLE可穿戴设备对认证信息解密后进行比较,认证信息一致认证成功;此时BLE可穿戴设备产生随机数,利用随机数对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准许移动终端读取到该加密后的信息;BLE可穿戴设备利用产生的随机数再次计算新ID并保留起来;
以后每次移动终端和BLE可穿戴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步骤皆如步骤3,每一次连接安全认证成功后,BLE可穿戴设备都会产生随机数,并利用随机数对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准许移动终端读取到该加密后的信息。
本发明属于蓝牙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蓝牙协议4.0下的低功耗蓝牙(BLE)技术。该发明的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采用轻量级的随机ID生成技术,针对未拆封的BLE可穿戴设备和已拆封的BLE可穿戴设备,把安全认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初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和再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通过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的的强制单向认证,既支持对已用可穿戴设备合法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以防止中间人近场攻击,也能够防止黑客对于未进行安全设置的可穿戴设备进行重放攻击。
附图说明
图1移动终端与BLE可穿戴设备的设备连接;
图2初次连接安全认证过程;
图3再次连接安全认证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在现有的BLE可穿戴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同其他移动终端协同工作来处理BLE可穿戴设备内记录的数据。因此,本发明的设备安全认证方法是建立在BLE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信息交互的基础上的,如图1。在建立设备连接之后,需要按照本发明的认证方法进行认证。这里把整个安全认证分为两个阶段:初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再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
在初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即此时BLE可穿戴设备未进行任何安全设置,BLE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必须进行安全认证。在该阶段中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提交初始认证信息后得到认证失败的结果,移动终端通过提示合法用户对BLE可穿戴设备进行简单的罕见操作来重置认证信息,同时移动终端亦对认证信息进行重置,使二者认证信息一致。此时移动终端再次向BLE可穿戴设备提交已重置的认证信息得到认证成功的结果后,BLE可穿戴设备准许移动终端读取用于下次安全认证的已加密信息,如图2。
在再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即此时BLE可穿戴设备已进行过安全设置,BLE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必须进行安全认证。在该阶段中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提交已加密的认证信息得到认证成功的结果后,BLE可穿戴设备准许移动终端读取用于下次安全认证的已加密信息。
具体的移动终端认证信息保护算法如表2:
1.移动终端利用上一次连接认证信息ID的低2n位与从BLE可穿戴设备读取到的加密信息相异或,解密得到了BLE可穿戴设备产生的随机数C,利用得到的随机数C的高n位循环右移上一次连接认证信息ID可计算出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的认证信息ID。
2.当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时,利用新得出的认证信息ID的高2n位与随机数C异或,并向BLE可穿戴设备的指定“特征”写入该已加密的认证信息。
表1安全认证阶段的符号说明
表2移动终端认证信息保护算法
具体的BLE可穿戴设备认证信息保护算法如表4:
1.BLE可穿戴设备利用新得出的认证信息ID的高2n位与随机数C异或,解密后得到随机数C,根据随机数C是否与生成的random_value相等来判断认证是否成功。
2.若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成功后,利用随机数生成算法如表2生成random_value,用认证信息ID的低2n位与随机数random_value相异或,得到下一次设备连接安全认证用到的已加密信息存入“特征”使得移动终端读取到,并通过产生的random_value的高n位来循环右移认证信息ID得到新ID。
3.若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失败后,那么BLE可穿戴设备将会主动断开连接,并恢复到广播状态。
表3 BLE可穿戴设备随机数生成算法
表4 BLE可穿戴设备认证信息保护算法
本发明所述基于蓝牙协议4.0下的低功耗蓝牙(BLE)技术。该认证方法建立在BLE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设备连接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设备连接。
(1)用户在移动终端下载配套APP并安装后,对正在广播的BLE可穿戴设备进行扫描。
(2)出现扫描结果后,选定BLE可穿戴设备进行设备连接。
步骤2:初次连接安全认证。
初次连接安全认证是在BLE可穿戴设备开封后第一次连接时进行,如图2。
(1)每一个BLE可穿戴设备都会随机分配与之对应的初次认证信息。合法用户在拆封BLE可穿戴设备后,使用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写入初次认证信息ID0
(2)BLE可穿戴设备把写入的初次认证信息ID0与设备预留的认证信息ID1相比较,结果不一致。BLE可穿戴设备主动断开与移动终端的设备连接。
(3)移动终端接收到BLE可穿戴设备主动断开连接的状态提示后,提示合法用户对BLE可穿戴设备进行罕见操作,按下BLE可穿戴设备的重置按钮,使得ID1重置为ID。并提示合法用户对移动终端也进行重置操作,使得ID0重置为ID。
(4)合法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写入重置后的认证信息ID,BLE可穿戴设备对认证信息ID进行比较,认证信息一致认证成功。此时BLE可穿戴设备产生随机数,利用随机数对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准许移动终端读取到该加密后的信息。BLE可穿戴设备利用产生的随机数计算ID2并保留起来。
步骤3:再次连接安全认证。
再次连接安全认证是在BLE可穿戴设备已进行安全设置后每次连接时进行,如图3。
(1)移动终端把读取到的加密后的信息解密后得到BLE可穿戴设备产生的随机数,利用随机数计算ID2,并向BLE可穿戴设备加密写入认证信息。
(2)BLE可穿戴设备对认证信息解密后进行比较,认证信息一致认证成功。此时BLE可穿戴设备产生随机数,利用随机数对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准许移动终端读取到该加密后的信息。BLE可穿戴设备利用产生的随机数再次计算新ID并保留起来。
以后每次移动终端和BLE可穿戴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步骤皆如步骤3,每一次连接安全认证成功后,BLE可穿戴设备都会产生随机数,并利用随机数对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准许移动终端读取到该加密后的信息。

Claims (3)

1.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在BLE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设备连接的基础上,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设备连接
对正在广播的BLE可穿戴设备进行扫描,出现扫描结果后,选定BLE可穿戴设备进行设备连接;
步骤2:初次连接安全认证
初次连接安全认证是在BLE可穿戴设备开封后第一次连接时进行,在初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即此时BLE可穿戴设备未进行任何安全设置,BLE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必须进行安全认证;在该阶段中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提交初始认证信息后得到认证失败的结果,移动终端通过提示合法用户对BLE可穿戴设备进行简单的罕见操作来重置认证信息,同时移动终端亦对认证信息进行重置,使二者认证信息一致;此时移动终端再次向BLE可穿戴设备提交已重置的认证信息得到认证成功的结果后,BLE可穿戴设备准许移动终端读取用于下次安全认证的已加密信息;
步骤3:再次连接安全认证
再次连接安全认证是在BLE可穿戴设备已进行安全设置后每次连接时进行;在再次连接安全认证阶段,即此时BLE可穿戴设备已进行过安全设置,BLE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必须进行安全认证;在该阶段中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提交已加密的认证信息得到认证成功的结果后,BLE可穿戴设备准许移动终端读取用于下次安全认证的已加密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
(2.1)、每一个BLE可穿戴设备都会随机分配与之对应的初次认证信息。合法用户在拆封BLE可穿戴设备后,使用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写入初次认证信息ID0
(2.2)、BLE可穿戴设备把写入的初次认证信息ID0与设备预留的认证信息ID1相比较,结果不一致;BLE可穿戴设备主动断开与移动终端的设备连接、
(2.3)、移动终端接收到BLE可穿戴设备主动断开连接的状态提示后,提示合法用户对BLE可穿戴设备进行罕见操作,按下BLE可穿戴设备的重置按钮,使得ID1重置为ID;并提示合法用户对移动终端也进行重置操作,使得ID0重置为ID;
(2.4)、合法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向BLE可穿戴设备写入重置后的认证信息ID,BLE可穿戴设备对认证信息ID进行比较,认证信息一致认证成功;此时BLE可穿戴设备产生随机数,利用随机数对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准许移动终端读取到该加密后的信息;BLE可穿戴设备利用产生的随机数计算ID2并保留起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
(3.1)、移动终端把读取到的加密后的信息解密后得到BLE可穿戴设备产生的随机数,利用随机数计算ID2,并向BLE可穿戴设备加密写入认证信息;
(3.2)、BLE可穿戴设备对认证信息解密后进行比较,认证信息一致认证成功;此时BLE可穿戴设备产生随机数,利用随机数对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准许移动终端读取到该加密后的信息;BLE可穿戴设备利用产生的随机数再次计算新ID并保留起来;
以后每次移动终端和BLE可穿戴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步骤皆如步骤3,每一次连接安全认证成功后,BLE可穿戴设备都会产生随机数,并利用随机数对下一次连接安全认证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准许移动终端读取到该加密后的信息。
CN201710316866.7A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Active CN107046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6866.7A CN107046689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6866.7A CN107046689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6689A true CN107046689A (zh) 2017-08-15
CN107046689B CN107046689B (zh) 2020-05-08

Family

ID=59547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6866.7A Active CN107046689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466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4816A (zh) * 2018-09-13 2019-01-15 贝富(广州)新技术有限公司 冷钱包设备以及热钱包设备
WO2019051776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密钥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372A (zh) * 2007-01-26 2008-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认证方法、认证系统和认证装置
CN101399567A (zh) * 2007-09-26 2009-04-01 艾威梯软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发起蓝牙连接认证的方法和认证发起设备
CN104301097A (zh) * 2014-10-15 2015-01-21 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蓝牙数据传输安全的方法
CN104834867A (zh) * 2015-04-01 2015-08-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60237A (zh) * 2015-08-19 2015-12-16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安全认证的可穿戴装置及认证方法
CN105307164A (zh) * 2015-09-18 2016-02-03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认证方法
CN106162537A (zh) * 2016-09-09 2016-11-23 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认证连接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372A (zh) * 2007-01-26 2008-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认证方法、认证系统和认证装置
CN101399567A (zh) * 2007-09-26 2009-04-01 艾威梯软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发起蓝牙连接认证的方法和认证发起设备
CN104301097A (zh) * 2014-10-15 2015-01-21 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蓝牙数据传输安全的方法
CN104834867A (zh) * 2015-04-01 2015-08-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60237A (zh) * 2015-08-19 2015-12-16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安全认证的可穿戴装置及认证方法
CN105307164A (zh) * 2015-09-18 2016-02-03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认证方法
CN106162537A (zh) * 2016-09-09 2016-11-23 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认证连接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及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1776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密钥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214816A (zh) * 2018-09-13 2019-01-15 贝富(广州)新技术有限公司 冷钱包设备以及热钱包设备
CN109214816B (zh) * 2018-09-13 2020-09-25 贝富(广州)新技术有限公司 冷钱包设备以及热钱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6689B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7354B (zh) 一种车辆的无线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65484B (zh) 一种设备认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402272B2 (en) Master unit and slave unit
US9800925B2 (en)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pairing of a digital television terminal and a mobile terminal
JP5407147B2 (ja) 検証プロセス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移動端末、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214888B2 (en) Two-factor USB authentication token
EP1277299B1 (en) Method for secur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n additional user equipment
US8126145B1 (en) Enhanced association for access points
CN108366362A (zh) Mesh网络及其mesh设备安全配网方法
CN113055867A (zh) 终端辅助配网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US80247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components in wireless home entertainment system
Liu et al. A novel asymmetric three-party 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 in wearable devices environment
CN103929748A (zh) 一种物联网无线终端及其配置方法和无线网络接入点
CN111343634A (zh) 低功耗蓝牙设备间安全连接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11245607B (zh) 一种组网方法及系统、配网设备、客户端和服务端
CN108768628B (zh) 设备端加密方法、装置、系统和网关
CN112184952A (zh) 智能锁控制系统、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87813A (zh) 一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身份认证方法
CN108696361A (zh) 智能卡的配置方法、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046689A (zh)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EP3163831B1 (en) Secure pairing with help of challenge-response-test image
JP2022117456A (ja) ハードウェアセキュリティ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メッセージ伝送システム
JP2009505271A (ja) 単一処理で複数のpskベース認証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システム
CN10576322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外部设备及文件传输方法
WO2011108004A1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