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4867A -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4867A
CN104834867A CN201510153499.4A CN201510153499A CN104834867A CN 104834867 A CN104834867 A CN 104834867A CN 201510153499 A CN201510153499 A CN 201510153499A CN 104834867 A CN104834867 A CN 104834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certification
bluetooth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secret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34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4867B (zh
Inventor
黄严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rts Chang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534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4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4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4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4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4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用户需要访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私密内容时,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信息,并通过蓝牙将第一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将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信息,并通过蓝牙将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二认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内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在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认证信息都通过认证时,打开第一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更有效的确保电子设备内的私密内容的安全,给用户更好的个人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生活的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拍照,录像,录音等等。常规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也变成一个容易外泄私密内容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手机内容的保密,但是依旧经常有人丢失电子设备,经常有电子设备私密内容外泄,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
传统的私密内容保护,就是在自己的电子设备里面,设置某一个文件或者照片等为保护的对象,为其设置一个保护的密码,如想查看上锁的内容,需要输入相应的密码。这方能打开查看。但是这种方式的保护力度也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私密内容保护力度不够强而导致私密内容外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更有效的确保电子设备内的私密内容的安全,给用户更好的个人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需要访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私密内容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信息,并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信息,并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内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认证信息都通过认证时,打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相互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相互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蓝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秘钥,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一认证秘钥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认证秘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并保存所述第一认证秘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秘钥,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二认证秘钥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认证秘钥用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认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保存所述第二认证秘钥,完成蓝牙初始化配对,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反馈认证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反馈认证结果包括: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时,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通过通知;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未通过认证时,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失败通知,提示用户重新输入认证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蓝牙实现私密保护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第一认证模块以及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以及第二认证模块,其中:在用户需要访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私密内容时,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信息;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认证模块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信息;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认证模块将所述第二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内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所述第一控制模快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认证信息都通过认证时,控制打开所述私密内容。
其中,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还用于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相互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秘钥;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一认证秘钥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认证秘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第一认证秘钥,并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秘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二认证秘钥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认证秘钥用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认证;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并保存所述第二认证秘钥,完成蓝牙初始化配对,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反馈认证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时,控制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通过通知;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未通过认证时,控制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失败通知,提示用户重新输入认证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当用户需要查看电子设备内的私密内容时,需要当前电子设备与另一电子设备相互配合通过认证才能查看,通过两个不同的电子设备并配合认证秘钥双层保护机制,即使是电子设备丢失,也不会导致私密内容外泄,有效保障电子设备内私密内容的安全,给用户更好的个人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蓝牙实现私密保护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包括:
S101:在用户需要访问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私密内容时,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信息,并通过蓝牙将第一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当用户需要访问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私密内容时,通过特定按键或软键盘触发,弹出私密模式登录界面。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到的私密内容,可以是电子设备内的图片、录音、录像、短信或来电记录等等。具体私密内容所包括的内容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行设置。
其中,本发明的方案依赖于蓝牙实现,因此,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都需要具有蓝牙功能。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预先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相互绑定用于访问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这里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同属于一个用户的两个不同的电子设备,比如用户A的手机与平板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是分别属于不同用户的电子设备。比如用户A的平板电脑,用户B的手机。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在私密模式界面,用户输入第一认证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蓝牙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进行身份认证。
其中,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的流程图,如图所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开启蓝牙;
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都开启蓝牙,并处于能够进行蓝牙通信的范围内。
S202: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秘钥,通过蓝牙将第一认证秘钥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第一认证秘钥用于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设备中找到第二电子设备的蓝牙标识,并输入用于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的第一认证秘钥。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认证秘钥通过蓝牙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存储第一认证秘钥便于后续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S203: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并保存第一认证秘钥;
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接收第一认证秘钥,并将第一认证秘钥进行保存。比如可以将第一认证秘钥保存在处理器中或者内存中。
S204: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秘钥,通过蓝牙将第二认证秘钥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第二认证秘钥用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同理,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界面找到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标识,并输入用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身份认证的第二认证秘钥。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秘钥,通过蓝牙将第二认证秘钥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存储第二认证秘钥便于后续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S205: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保存第二认证秘钥;
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蓝牙接收第二认证秘钥,并将第二认证秘钥进行保存。比如可以将第二认证秘钥保存在处理器中或者内存中。
S206:完成蓝牙初始化配对,绑定用于访问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经过以上步骤,完成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蓝牙初始化配对,并且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相互绑定了用于访问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也就是说,在需要访问任何一个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时,都需要与之配对的另一个电子设备与该电子设备配合都通过身份认证才能查看私密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步骤S202-S203与步骤S204-S205并不严格区分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只是为了区分两个不同的步骤而进行这样的编号,事实上,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认证秘钥与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认证秘钥可以是同时进行,也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先发送第二认证秘钥,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认证秘钥后再发送第一认证秘钥。只要两个电子设备能够相互配对并绑定认证秘钥,本发明该步骤的实现先后顺序不做限定。
S102:第二电子设备将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
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接收第一认证信息,并将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当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相同时,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否则,第一认证信息没有通过认证。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第一认证信息认证后,还包括通过蓝牙向第一电子设备反馈认证结果。
具体可以是以下实施方案:当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时,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向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通过通知,当第一认证信息没有通过认证时,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向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失败通知,提示用户重新输入认证信息。
当然,这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举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预先设置来实现认证结果反馈。比如设置当第一认证信息通过时,再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认证信息,否则不发送第二认证信息。
S103: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信息,并通过蓝牙将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界面输入用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身份认证的第二认证信息,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第二认证信息,并通过蓝牙将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S104: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二认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内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
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蓝牙接收第二认证信息,并将第二认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当第二认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相同时,第二认证信息通过认证,否则,第二认证信息没有通过认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在第二认证信息没有通过认证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向第二电子设备返回认证失败通知,并提示用户重新输入认证信息。
在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认证信息的任何一个没有通过认证时,第一电子设备界面弹出私密模式登录失败提示,或者是直接返回主界面。
S105:打开第一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
在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认证信息都通过认证时,打开第一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步骤S101-S102与步骤S103-S104并不严格区分先后顺序,甚至有可能是同时进行的。比如可以是当用户触发访问私密内容后,同时向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触发指令,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都接收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并将认证信息通过蓝牙发送给另一电子设备,两个电子设备的比对认证同时进行。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是当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后,第二电子设备才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认证信息。如果第一认证信息没有通过认证,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失败通知,直到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后才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认证信息。
以上实施例只是以用户需要访问第一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当用户需要访问第二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时,其实现过程跟上述实现过程基本一致,在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由于是两个电子设备配对,并且需要两个电子设备特定的认证信息都通过认证才能查看私密内容,因此,就算丢失电子设备,别人也不能解锁查看该丢失的电子设备内的私密内容,即使是电子设备的主人想要查看该电子设备内的私密内容,也要另一个电子设备配合进行认证,在两个电子设备认证都通过方能查看私密内容,确保私密内容的安全。
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阐述,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当用户需要查看电子设备内的私密内容时,需要当前电子设备与另一电子设备相互配合通过认证才能查看,通过两个不同的电子设备并配合认证秘钥双层保护机制,即使是电子设备丢失,也不会导致私密内容外泄,有效保障电子设备内私密内容的安全,给用户更好的个人体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蓝牙实现私密保护的系统100,该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200以及第二电子设备300,其中,第一电子设备200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0、第一蓝牙通信模块21、第一认证模块22以及第一控制模块23,第二电子设备300包括第二接收模块30、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1以及第二认证模块32,其中:
在用户需要访问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私密内容时,第一接收模块20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信息;
当用户需要访问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私密内容时,通过特定按键或软键盘触发,弹出私密模式登录界面。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到的私密内容,可以是电子设备内的图片、录音、录像、短信或来电记录等等。具体私密内容所包括的内容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行设置。
其中,第一蓝牙通信模块21与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1用于使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预先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相互绑定用于访问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这里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同属于一个用户的两个不同的电子设备,比如用户A的手机与平板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是分别属于不同用户的电子设备。比如用户A的平板电脑,用户B的手机。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在私密模式界面,用户输入第一认证信息,第一接收模块20接收第一认证信息。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时:
第一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秘钥,第一蓝牙通信模块21通过蓝牙将第一认证秘钥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第一认证秘钥用于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第二接收模块30用于接收并保存第一认证秘钥,并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秘钥,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1通过蓝牙将第二认证秘钥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第二认证秘钥用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认证,第一接收模块20接收并保存第二认证秘钥,完成蓝牙初始化配对,绑定用于访问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分别将第二认证秘钥与第一认证秘钥保存在处理器或内存中,以用于后续对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身份认证。
第一蓝牙通信模块21通过蓝牙将第一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第一蓝牙通信模块21将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蓝牙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进行身份认证。
第二认证模块32将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
第二认证模块32将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当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相同时,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否则,第一认证信息没有通过认证。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第二电子设备还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模块33,第二控制模块33控制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1通过蓝牙向第一电子设备反馈认证结果。
具体地,第二控制模块33在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时,控制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1通过蓝牙向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通过通知;在第一认证信息未通过认证时,控制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1通过蓝牙向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失败通知,提示用户重新输入认证信息。
当然,这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举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二控制模块33可以根据预先设置来实现认证结果反馈。比如预先设置当第一认证信息通过时,第二控制模块33控制再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认证信息,否则不发送第二认证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30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信息;
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界面输入用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身份认证的第二认证信息,第二接收模块30接收第二认证信息。
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1通过蓝牙将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1通过蓝牙将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比对认证。
第一认证模块22将第二认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内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
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蓝牙接收第二认证信息,并将第二认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当第二认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相同时,第二认证信息通过认证,否则,第二认证信息没有通过认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在第二认证信息没有通过认证时,第一蓝牙通信模块21通过蓝牙向第二电子设备返回认证失败通知,并提示用户重新输入认证信息。
在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认证信息的任何一个没有通过认证时,第一电子设备界面弹出私密模式登录失败提示,或者是直接返回主界面。
第一控制模快23在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认证信息都通过认证时,控制打开私密内容。
在第一认证信息与第二认证信息都通过认证时,第一控制模块23控制打开第一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
以上系统的实施例只是以用户需要访问第一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当用户需要访问第二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时,其实现过程跟上述实现过程基本一致,在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可以理解,本发明的私密保护方法当用户需要查看电子设备内的私密内容时,需要当前电子设备与另一电子设备相互配合通过认证才能查看,通过两个不同的电子设备并配合认证秘钥双层保护机制,即使是电子设备丢失,也不会导致私密内容外泄,有效保障电子设备内私密内容的安全,给用户更好的个人体验。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需要访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私密内容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信息,并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信息,并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内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
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认证信息都通过认证时,打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私密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相互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相互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蓝牙;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秘钥,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一认证秘钥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认证秘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并保存所述第一认证秘钥;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秘钥,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二认证秘钥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认证秘钥用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保存所述第二认证秘钥,完成蓝牙初始化配对,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反馈认证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反馈认证结果包括:
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时,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通过通知;
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未通过认证时,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失败通知,提示用户重新输入认证信息。
6.一种基于蓝牙实现私密保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第一认证模块以及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以及第二认证模块,其中:
在用户需要访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私密内容时,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认证模块将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信息;
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认证模块将所述第二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内预存的认证秘钥进行比对认证;
所述第一控制模快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认证信息都通过认证时,控制打开所述私密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还用于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蓝牙初始化配对,相互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认证秘钥;
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一认证秘钥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认证秘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第一认证秘钥,并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认证秘钥;
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将所述第二认证秘钥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认证秘钥用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并保存所述第二认证秘钥,完成蓝牙初始化配对,绑定用于访问所述私密内容的认证秘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反馈认证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通过认证时,控制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通过通知;在所述第一认证信息未通过认证时,控制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失败通知,提示用户重新输入认证信息。
CN201510153499.4A 2015-04-01 2015-04-01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834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3499.4A CN104834867B (zh) 2015-04-01 2015-04-01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3499.4A CN104834867B (zh) 2015-04-01 2015-04-01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4867A true CN104834867A (zh) 2015-08-12
CN104834867B CN104834867B (zh) 2019-01-18

Family

ID=53812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3499.4A Active CN104834867B (zh) 2015-04-01 2015-04-01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486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5348A (zh) * 2015-10-21 2016-01-1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dcp功能的工厂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81563A (zh) * 2016-01-26 2016-06-15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硬件设备图片分享权限的实现方法
CN107046689A (zh) * 2017-05-08 2017-08-1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CN107454392A (zh) * 2017-09-22 2017-12-08 上海帆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直接检测式电视机hdcp加密检测方法
CN109067766A (zh) * 2018-08-30 2018-12-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756A (zh) * 2004-06-23 2005-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内存储的资料信息的安全保障方法
US20100257363A1 (en) * 2007-05-07 2010-10-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
CN102315942A (zh) * 2011-09-30 2012-01-11 福源立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蓝牙的安全终端及其与客户端的通信方法
CN102413132A (zh) * 2011-11-16 2012-04-11 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双向安全认证的数据下载方法及系统
CN102521540A (zh) * 2011-12-09 2012-06-27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认证系统及其认证方法
CN103701613A (zh) * 2014-01-06 2014-04-0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认证终端与主机之间的双向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3714277A (zh) * 2013-12-06 2014-04-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应用实例管理方法
CN103888265A (zh) * 2014-04-11 2014-06-25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登录系统和方法
CN104243165A (zh) * 2014-08-28 2014-12-24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智能手环的智能移动终端隐私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4346548A (zh) * 2013-08-01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的认证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756A (zh) * 2004-06-23 2005-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内存储的资料信息的安全保障方法
US20100257363A1 (en) * 2007-05-07 2010-10-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
CN102315942A (zh) * 2011-09-30 2012-01-11 福源立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蓝牙的安全终端及其与客户端的通信方法
CN102413132A (zh) * 2011-11-16 2012-04-11 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双向安全认证的数据下载方法及系统
CN102521540A (zh) * 2011-12-09 2012-06-27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认证系统及其认证方法
CN104346548A (zh) * 2013-08-01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的认证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CN103714277A (zh) * 2013-12-06 2014-04-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应用实例管理方法
CN103701613A (zh) * 2014-01-06 2014-04-0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认证终端与主机之间的双向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3888265A (zh) * 2014-04-11 2014-06-25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登录系统和方法
CN104243165A (zh) * 2014-08-28 2014-12-24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智能手环的智能移动终端隐私保护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5348A (zh) * 2015-10-21 2016-01-1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dcp功能的工厂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81563A (zh) * 2016-01-26 2016-06-15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硬件设备图片分享权限的实现方法
CN105681563B (zh) * 2016-01-26 2019-04-09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硬件设备图片分享权限的实现方法
CN107046689A (zh) * 2017-05-08 2017-08-1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轻量级的ble可穿戴设备安全认证方法
CN107454392A (zh) * 2017-09-22 2017-12-08 上海帆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直接检测式电视机hdcp加密检测方法
CN109067766A (zh) * 2018-08-30 2018-12-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4867B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85471A1 (en) Mobile Terminal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 and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4834867A (zh) 基于蓝牙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EP3240254A1 (en) Dual-system switch based data security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836794A (zh) 基于wifi热点实现电子设备私密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US20130097657A1 (en) Dynamically Generating Perimeters
CN105574437B (zh) 一种保护隐私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902862A (zh)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一种移动设备
CN104182675A (zh) 移动设备终端及其应用隐藏系统和应用隐藏与启动方法
CN101296457A (zh) 一种屏幕操作方法和装置
US1139890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deterministic multi-party, multi-user sender-receiver authentication and non-repudiatable resilient authorized access to secret data
CN104933343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保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997188A (zh) 一种识别用户身份的方法及其手机
CN103051809A (zh) 移动终端的文件保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768790A (zh) 数据安全授权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917098A (zh) 一种防止重要联系人误删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4182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912954A (zh) 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私密信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2521169B (zh) 带显示屏的保密usb存储盘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CN101415186A (zh) 一种手机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
CN106502495A (zh) 一种访客模式下访问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80756B (zh) 客户识别卡资料保密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320868A (zh) 应用程序的加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678969A (zh) 电子装置的锁定解除方法及其设备
US20090024844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In A Network
CN104408378A (zh) 一种用于保护隐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2

Address after: 518000 Hongfu Yayuan Fuxiage 404, Baocheng 46 Distric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 Yuandi

Patentee after: Zhuo Changhua

Address before: 516006 Zhongkai hi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86 Chang seven Road West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A1001, Building 1, Shenzhen Software Industry Base, No. 81, 83, 85 Gaoxin South 10th Road, Binhai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RTS CHANG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Hongfu Yayuan Fuxiage 404, Baocheng 46 Distric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 Yuandi

Patentee before: Zhuo Changhu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