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4915A - 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4915A
CN107034915A CN201710183015.XA CN201710183015A CN107034915A CN 107034915 A CN107034915 A CN 107034915A CN 201710183015 A CN201710183015 A CN 201710183015A CN 107034915 A CN107034915 A CN 107034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side wall
back fill
bottom plate
d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30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小松
朱海军
叶亦盛
王增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teb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teb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teb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teb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830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349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34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4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02D31/025Draining membranes, sheets or fabric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ith dimp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包括底板、侧墙和回填土层,所述底板顶端两侧设有侧墙,且底板中心处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和侧墙顶端设有顶板,且顶板顶端设有挡墙;所述挡墙顶部设有防护网,且挡墙的一侧设有回填土层;所述回填土层的顶部设有树木及地被植物层、人行道、车行道、河道和生物通道,且顶板与回填土层之间依次设有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疏水层。本发明能解决被道路分割开来的城区之间生态系统的交流减弱的问题,保证城区的完整性、景观的一致性和生态的统一性;生态桥梁设有人行道、车行道、河道和生物通道,不但可以满足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还能有效的解决生态系统被割裂的现状。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方法,具体为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属于生态桥梁建设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引发城市路网环线建设越来越密集,不可避免的导致城市被路网环线分割成几块,这样造成了被分割地块交通中断,生态系统被分割,生物之间的交流减弱,水循环停止,植被延伸中止,对城区的完整性、景观的一致性和生态的统一性造成影响。
现阶段,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各式各样的桥梁,仅仅满足人员和车辆的通行,无法解决生态系统被割裂的现状。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包括底板、侧墙和回填土层,所述底板顶端两侧设有侧墙,且底板中心处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和侧墙顶端设有顶板,且顶板顶端设有挡墙;所述挡墙顶部设有防护网,且挡墙的一侧设有回填土层;所述回填土层的顶部设有树木及地被植物层、人行道、车行道、河道和生物通道,且顶板与回填土层之间依次设有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疏水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采用均匀的网格状结构,且防护网设置在回填土层的两侧;所述防护网高于回填土层约2.5m-4m。
优选的,所述底板、侧墙、中隔板和顶板形成封闭对称的“口”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耐根穿刺防水卷材为一种内部设有改性沥青和玻璃纤维织物构成的耐根穿刺防水卷材,且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设置在顶板和混凝土保护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人行道、车行道、河道、生物通道均插入式的设置在树木及地被植物层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的实施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通过浇注混凝土的方式浇注底板1;
A2:底板1浇注后,在底板1的顶部两侧和中间位置浇注侧墙2和中隔板3形成“山”字形结构;
A3:侧墙2和中隔墙3浇注完毕后,连接侧墙2和中隔板3浇注形成顶板4,形成对称 “口”字形结构的桥梁结构体;
A4:桥梁结构形成后,在顶板4顶部铺设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浇筑混凝土保护层11;
A5:混凝土保护层11浇注后,在混凝土保护层11上铺设疏水层12;
A6:在疏水层12铺设完成后,在疏水层12顶端进行覆土,覆土后进行碾压,再覆土再碾压,循环操作;
A7:在碾压完成后,铺设回填土层13,在回填土层13上铺装人行道7、车行道8、生物通道14,种植树木及植被形成树木及地被植物层6;
A8:在各个通道开设后,开挖溪流形成河道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该方法能解决被道路分割开来的城区之间生态系统的交流减弱的问题,保证城区的完整性、景观的一致性和生态的统一性;生态桥梁设有人行道、车行道、河道和生物通道,不但可以满足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还能有效的解决生态系统被割裂的现状,且大量种植树木及地被植物,使整个生态桥梁完整、绿色经济;另外铺设过程简单,桥梁结构稳定牢固,寿命长,环境佳;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城市生态织补桥梁的剖面图;
图2为城市生态织补桥梁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城市生态织补桥梁的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侧墙,3、中隔板,4、顶板,5、挡墙,6、树木及地被植物层,7、人行道,8、车行道,9、河道,10、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1、混凝土保护层,12、疏水层,13、回填土层,14、生物通道,15、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包括底板1、侧墙2和回填土层13,所述底板1顶端两侧设有侧墙2,所述底板1中心处设有中隔板3;所述中隔板3和侧墙2顶端设有顶板4,所述中隔板3、侧墙2、底板1和顶板4形成桥梁结构,实现支撑功能;所述顶板4顶端设有挡墙5;所述挡墙5顶部设有防护网15,所述防护网15可实现对生态桥梁的保护功能,所述挡墙5的一侧设有回填土层13;所述回填土层13的顶部设有树木及地被植物层6、人行道7、车行道8、河道9和生物通道14,可实现桥梁顶端人、车、河流和生物同时存在,所述顶板4与回填土层13之间依次设有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混凝土保护层11、疏水层12,可有效防止水下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防护网15采用均匀的网格状结构,且防护网15设置在回填土层13的两侧;所述防护网15高于回填土层13约2.5m-4m,可对整个桥梁进行保护,同时防止外部对生态桥梁的干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底板1、侧墙2、中隔板3和顶板4形成封闭对称的“口”字形结构,支撑强度大,稳定牢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为一种内部设有改性沥青和玻璃纤维织物构成的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且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设置在顶板4和混凝土保护层11之间,可有效的防止水下渗保护桥梁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人行道7、车行道8、河道9、生物通道14均插入式的设置在树木及地被植物层6之间,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的实施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通过浇注混凝土的方式在进行生态织补桥梁的地方进行浇注底板1;
A2:底板1浇注后,在底板1的顶部两侧和中间位置浇注侧墙2和中隔板3形成“山”字形结构,形成支撑的结构;
A3:侧墙2和中隔墙3浇注完毕后,连接侧墙2和中隔板3浇注形成顶板4,形成对称 “口”字形结构的桥梁结构体,形成稳定桥梁结构后可实现安全支撑功能;
A4:桥梁结构形成后,在顶板4顶部铺设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浇筑混凝土保护层11,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A5:混凝土保护层11浇注后,在混凝土保护层11上铺设疏水层12,所述疏水层采用波浪形结构,可实现水的疏通;
A6:在疏水层12铺设完成后,在疏水层12顶端进行覆土,覆土后进行碾压,再覆土再碾压,循环操作,形成稳定牢固的土层;
A7:在碾压完成后,铺设回填土层13,在回填土层13上铺装人行道7、车行道8、生物通道14,种植树木及植被形成树木及地被植物层6,形成完成的生态环境;
A8:在各个通道开设后,根据需求开挖溪流形成河道9。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浇注的方式浇注桥梁结构,及先浇注底板1,在底板1浇注完毕时进行中隔板3和侧墙2的浇注,然后浇注顶板4形成封闭稳定的桥梁结构,另外在桥梁结构两端安装防护网15,通过在在顶板4顶部铺设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浇筑混凝土保护层11,形成防水结构,防止水的下渗,再铺设疏水层12,进行输水,而后在疏水层12顶端进行覆土,覆土后进行碾压,再覆土再碾压,循环操作,形成稳定牢固的土层;铺设回填土层13,在回填土层13上铺装人行道7、车行道8、生物通道14,种植树木及植被形成树木及地被植物层6,形成完成的生态环境,最后根据需求开挖溪流形成河道9,形成完整的生态织补桥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包括底板(1)、侧墙(2)和回填土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两侧设有侧墙(2),且底板(1)中心处设有中隔板(3);所述中隔板(3)和侧墙(2)顶端设有顶板(4),且顶板(4)顶端设有挡墙(5);所述挡墙(5)顶部设有防护网(15),且挡墙(5)的一侧设有回填土层(13);所述回填土层(13)的顶部设有树木及地被植物层(6)、人行道(7)、车行道(8)、河道(9)和生物通道(14),且顶板(4)与回填土层(13)之间依次设有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混凝土保护层(11)、疏水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5)采用均匀的网格状结构,且防护网(15)设置在回填土层(13)的两侧;所述防护网(15)高于回填土层(13)约2.5m-4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侧墙(2)、中隔板(3)和顶板(4)形成封闭对称的“口”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为一种内部设有改性沥青和玻璃纤维织物构成的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且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设置在顶板(4)和混凝土保护层(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7)、车行道(8)、河道(9)、生物通道(14)均插入式的设置在树木及地被植物层(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通过浇注混凝土的方式浇注底板1;
A2:底板1浇注后,在底板1的顶部两侧和中间位置浇注侧墙2和中隔板3形成“山”字形结构;
A3:侧墙2和中隔墙3浇注完毕后,连接侧墙2和中隔板3浇注形成顶板4,形成对称“口”字形结构的桥梁结构体;
A4:桥梁结构形成后,在顶板4顶部铺设耐根穿刺防水卷材10、浇筑混凝土保护层11;
A5:混凝土保护层11浇注后,在混凝土保护层11上铺设疏水层12;
A6:在疏水层12铺设完成后,在疏水层12顶端进行覆土,覆土后进行碾压,再覆土再碾压,循环操作;
A7:在碾压完成后,铺设回填土层13,在回填土层13上铺装人行道7、车行道8、生物通道14,种植树木及植被形成树木及地被植物层6;
A8:在各个通道开设后,开挖溪流形成河道9。
CN201710183015.XA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Pending CN1070349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3015.XA CN107034915A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3015.XA CN107034915A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4915A true CN107034915A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33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3015.XA Pending CN107034915A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3491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7685A (ja) * 1997-10-31 1999-05-18 Tsutsunaka Sheet Bosui Kk 屋上緑化用仕切構造
CN102535520A (zh) * 2010-12-13 2012-07-04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大面积人防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202755294U (zh) * 2012-08-31 2013-02-27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展翅式桥梁断面
CN203938958U (zh) * 2014-04-16 2014-11-12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立体绿化桥梁结构
CN205741879U (zh) * 2016-05-30 2016-11-30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一种桥梁绿化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7685A (ja) * 1997-10-31 1999-05-18 Tsutsunaka Sheet Bosui Kk 屋上緑化用仕切構造
CN102535520A (zh) * 2010-12-13 2012-07-04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大面积人防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202755294U (zh) * 2012-08-31 2013-02-27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展翅式桥梁断面
CN203938958U (zh) * 2014-04-16 2014-11-12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立体绿化桥梁结构
CN205741879U (zh) * 2016-05-30 2016-11-30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一种桥梁绿化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斐等: "桥梁上的风景园林艺术—景观生态学在桥梁上的应用", 《中外公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5261B (zh) 快速拼装绿色植生挡墙预制混凝土块及系统及构筑方法
CN104963705B (zh) 一种地下空间暗挖构筑方法
CN109610466A (zh) 已建地铁车站两侧不规则深基坑不同步施工方法及结构
CN205917717U (zh) 一种输电线路基础
CN208293526U (zh) 一种装配式的护坡结构
CN203007961U (zh) 石笼围堰结构
CN107964881A (zh) 一种桩板式挡墙与涵洞组合的布置方法
CN205669211U (zh) 一种预制重力式挡墙
CN107476315A (zh) 一种针对紧邻型基坑的预制式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07034915A (zh) 一种城市生态织补桥梁及其实施方法
CN107642361A (zh) 一种采用矩形盾构顶管机修建地铁暗挖车站的方法
CN105780756B (zh) 防护墙及用于该防护墙的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
CN207176627U (zh) 大型覆土混凝土块
CN111502748A (zh) 铁路穿越巨型溶洞的基底回填的施工方法
CN207904868U (zh) 一种八角连锁式护坡砌块
CN206768838U (zh) 一种膨胀土边坡防护结构
CN207295765U (zh) 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
CN110306560A (zh) 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
CN206655359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CN211872840U (zh) 城市水利工程中永临结合挡土墙结构
CN210482182U (zh)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循环水系的双河道结构
CN207828724U (zh) 拓宽路基拼接结构
CN207739219U (zh) 一种连锁式生态河道护坡砖
CN206986661U (zh) 一种预制框格生态路肩
CN208501694U (zh) 一种针对紧邻型基坑的预制式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