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6382A - 一种光电振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电振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6382A
CN107026382A CN201610063886.3A CN201610063886A CN107026382A CN 107026382 A CN107026382 A CN 107026382A CN 201610063886 A CN201610063886 A CN 201610063886A CN 107026382 A CN107026382 A CN 107026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modulator
optical
las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38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26382B (zh
Inventor
李向华
杨春
秦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638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26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26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6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26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6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1/00M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microwave ran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电振荡器,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一调制器、光电探测器、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微波功分器;第一激光器与第一调制器以及光电探测器形成微波光子链路;微波光子链路与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以及微波功分器形成反馈环路;第一调制器用于将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第一调制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抑制器件,抑制器件用于对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这样,提高了该光电振荡器的输出振荡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电振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振荡器。
背景技术
电子振荡器是一种能够将直流电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交流电信号的装置,振荡频率在300MHz-300GHz的振荡器被称为微波振荡器。微波振荡器能够为电子系统提供参考频率与时钟,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遥感、遥测等系统,是电子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光电振荡器(英文全称: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英文缩写:OEO)中,它使用高品质因数的光储能元件作为振荡器的谐振腔,单模光纤的损耗极低约0.2dB/km,由几千米光纤构成的环形谐振腔的品质因数可达到1010。OEO一般是由微波光子链路(英文全称:Microwave Photonic Links,英文缩写:MPL)、微波放大器和微波带通滤波器构成闭合反馈环路。
然而,微波光子链路的非线性限制了OEO的输出振荡功率;同时,由于OEO环路噪信比等于反馈环路的噪声功率与振荡功率之比,OEO的相位噪声受反馈环路噪信比的限制,其中噪信比越小,OEO的相位噪声也越小。所以,微波光子链路的非线性也限制了OEO的噪信比与相位噪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振荡器,可实现提高该光电振荡器的输出振荡功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电振荡器,包括:
第一激光器、第一调制器、光电探测器、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微波功分器;
第一激光器与第一调制器连接,第一调制器与光电探测器连接,第一激光器与第一调制器以及光电探测器形成微波光子链路;微波光子链路与微波放大器连接,微波放大器与微波滤波器连接,微波滤波器与微波功分器连接,微波功分器还与微波光子链路连接,微波光子链路与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以及微波功分器形成反馈环路;
第一激光器用于产生光载波,光电探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微波放大器用于将微波信号放大,微波功分器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送至第一调制器,第一调制器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第一调制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
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抑制器件,抑制器件用于对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
由于第一调制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传递函数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所以振荡功率的增加呈现一定的曲线附图,并非是直线增加,所以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中,增加了抑制器件,用于对微波光子链路调制器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这样,则能够提高振荡功率的增加斜率。下面进行数值举例:调制器对微波信号调制成微波信号时的输入输出功率的传递函数为非线性,当振荡功率越来越大时,比如从3dBm变为8dBm时,反馈环路的微波信号的增益从4变为1;而通过抑制器件对调制器微波光子链路的非线性传递函数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后,当振荡功率从3dBm变为10dBm时,反馈环路的微波信号的增益才从4变为1,从而,微波信号稳定,振荡功率不再增加,但是环路的输出振荡功率较之前实现了提高。光电振荡器环路噪信比等于反馈环路的噪声功率与振荡功率之比。光电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受反馈环路噪信比的限制,其中噪信比越小,光电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也越小,因此微波光子链路的非线性也限制了光电振荡器的噪信比与相位噪声。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不仅提高了反馈环路的输出振荡功率,从而也减少了光电振荡器环路噪信比以及相位噪声,提高了光电振荡器的传输输出信号的质量。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抑制器件包括预失真电路;预失真电路与第一调制器连接,预失真电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呈非线性传递函数,且与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功率所呈现的非线性传递函数互为反函数。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抑制器件包括第二激光器以及波分复用器;第二激光器与波分复用器连接,波分复用器还与第一激光器以及第一调制器连接;第一激光器与第二激光器分别所输出的光载波经过第一调制器调制后形成的光信号的三阶非线性的分量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反。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抑制器件包括第二调制器、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以及微波耦合器;第一光纤耦合器连接第一激光器、第一调制器以及第二调制器,第二光纤耦合器连接第一调制器、第二调制器以及光电探测器;微波耦合器连接第一调制器、第二调制器以及微波功分器;第一光纤耦合器预设有分光比,微波耦合器预设有功分比,使得第一调制器与第二调制器分别输出的光信号的三阶非线性失真分量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反。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抑制器件包括第二调制器以及微波耦合器,第二调制器连接第一激光器、第一调制器以及微波耦合器,微波耦合器还连接第一调制器以及微波功分器;第一调制器与第二调制器为级联连接方式。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低损耗光延时器件,低损耗光延时器件连接第一调制器与光电探测器,低损耗光延时器件用于传输光信号。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电振荡器,包括: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微波功分器;
激光器与光电探测器连接,激光器与光电探测器形成微波光子链路;微波光子链路与微波放大器连接,微波放大器与微波滤波器连接,微波滤波器与微波功分器连接,微波功分器还与微波光子链路连接,微波光子链路与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以及微波功分器形成反馈环路;
激光器用于产生光载波,光电探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微波放大器用于将微波信号放大,微波功分器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送至激光器,激光器还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激光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
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预失真电路,预失真电路与激光器连接,预失真电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呈非线性传递函数,且与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所呈现的非线性传递函数互为反函数;预失真电路用于对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光电振荡器,包括:激光器、相位调制器、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双平衡探测器、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微波功分器;
激光器与相位调制器连接,相位调制器与第一MZI连接,第一MZI与双平衡探测器探测器连接,激光器与相位调制器、第一MZI以及双平衡探测器形成微波光子链路;微波光子链路与微波放大器连接,微波放大器与微波滤波器连接,微波滤波器与微波功分器连接,微波功分器还与微波光子链路连接,微波光子链路与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以及微波功分器形成反馈环路;
激光器用于产生光载波,双平衡探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微波放大器用于将微波信号放大,微波功分器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送至相位调制器,相位调制器还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转换为光相位信号进行传输,第一MZI用于将光相位信号转换成光强信号,第一MZI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
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第二MZI以及光纤耦合器,光纤耦合器连接相位调制器、第一MZI以及第二MZI,第二MZI还连接双平衡探测器,第一MZI与第二MZI为并联连接方式;第二MZI用于对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中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中预失真电路的传递函数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中微波光子链路与预失真电路级联后传递函数的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中两光载波的传递函数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光电振荡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振荡器,用于提高该光电振荡器的输出振荡功率。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激光器101、第一调制器102、光电探测器103、微波放大器104、微波滤波器105、微波功分器106;
所述第一激光器101与所述第一调制器102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102与所述光电探测器103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器101与所述第一调制器102以及所述光电探测器103形成微波光子链路107;所述微波光子链路107与所述微波放大器104连接,所述微波放大器104与所述微波滤波器105连接,所述微波滤波器105与所述微波功分器106连接,所述微波功分器106还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107连接,所述微波光子链路107与所述微波放大器104、所述微波滤波器105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106形成反馈环路;
所述第一激光器101用于产生光载波,所述光电探测器103用于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所述微波放大器104用于将所述微波信号放大,所述微波功分器106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调制器102,所述第一调制器102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所述第一调制器102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所述微波光子链路107的输入输出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
所述微波光子链路107还包括抑制器件108,所述抑制器件108用于对所述微波光子链路107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
微波光子链路与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以及微波功分器形成反馈环路,使得在微波光子链路中,激光器产生光载波,光电探测器将所述光载波转换为微波信号,微波放大器将所述微波信号放大,微波滤波器从多个频率的微波信号中过滤出目标微波信号,微波功分器输出一部分微波信号,另一不分微波信号被微波功分器反馈至微波光子链路中的第一调制器中,第一调制器将微波信号调制成光信号继续循环。
对于某特殊频点的微波信号,如果其环路延时对应的相移量为2π的整数倍且开环增益大于1,那么该微波信号经过多次循环后在输出端口实现同相位叠加,微波信号越来越大,最终能够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振荡信号越来越大会造成环路的非线性越来越明显,对开环增益实现压缩,当增益被压缩至1时振荡信号功率不再增加,最终实现微波信号的稳定输出。
而由于第一调制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传递函数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所以振荡功率的增加呈现一定的曲线附图,并非是直线增加,所以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中,增加了抑制器件,用于对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这样,则能够提高振荡功率的增加斜率。下面进行数值举例:当振荡功率越来越大时,比如从3dBm变为8dBm时,反馈环路的微波信号的增益从4变为1;而通过抑制器件对微波光子链路的非线性传递函数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后,当振荡功率从3dBm变为10dBm时,反馈环路的微波信号的增益才从4变为1,从而,微波信号稳定,振荡功率不再增加,但是环路的输出振荡功率较之前实现了提高。
光电振荡器环路噪信比等于反馈环路的噪声功率与振荡功率之比。光电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受反馈环路噪信比的限制,其中噪信比越小,光电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也越小,因此微波光子链路的非线性也限制了光电振荡器的噪信比与相位噪声。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不仅提高了反馈环路的输出振荡功率,从而也减少了光电振荡器环路噪信比以及相位噪声,提高了光电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质量。
参照图2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抑制器件包括预失真电路201;所述预失真电路201与所述第一调制器102连接,所述预失真电路201的输入输出功率呈非线性传递函数,且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107的输入输出功率所呈现的非线性传递函数互为反函数。
由于第一调制器的传递函数为三角函数,因此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如图3所示,若使预失真电路的传递函数(如图4所示)与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互为反函数,则两者级联后传递函数的线性度得到了改善(如图5所示)。从而,提高了光电振荡器的输出振荡功率。
参照图6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结合图1实施例,所述抑制器件包括第二激光器301以及波分复用器302;所述第二激光器301与所述波分复用器(英文全称: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er英文缩写:WDM)302连接,所述波分复用器302还与所述第一激光器101以及所述第一调制器102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器101与所述第二激光器301分别所输出的光载波经过所述第一调制器102调制后形成的光信号的三阶非线性的分量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反。
第一激光器与第二激光器输出两束波长不同的光载波,两光载波经过波分复用器合波后输入到第一调制器,两光载波分别被微波信号调制。由于第一调制器的调制效率与输入的光载波有关,当输入到第一调制器的两光载波波长相隔足够远时会出现图7的情况,其中,λ1为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载波的频率,λ2为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载波的频率,当调制器在同一偏置电压处,两束光载波的工作点的斜率相反,调制效率不等。通过调节两光载波的光功率大小,可以使得微波光子链路的两光载波上的三阶非线性分量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反,从而可以抑制微波光子链路的三阶非线性分量,提高微波光子链路的线性度,则提高了光电振荡器环路的输出振荡功率。
参照图8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结合图1实施例,所述抑制器件包括第二调制器401、第一光纤耦合器402、第二光纤耦合器403以及微波耦合器404;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402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器101、所述第一调制器102以及所述第二调制器401,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403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102、所述第二调制器401以及所述光电探测器103;微波耦合器404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102、第二调制器401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106;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402预设有分光比,所述微波耦合器404预设有功分比,使得所述第一调制器102与所述第二调制器401分别输出的光信号的三阶非线性失真分量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反。
其中,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还可以为第一偏振态分束器,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还可以为第二偏振态分束器;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载波通过第一偏振态分束器或第一光纤耦合器分为两束功率大小不同的光,其中第一调制器输入较大的光功率调制较小的微波信号,第二调制器输入较小的光功率调制较大的微波信号。含第一调制器的主光路线性度较好,而含第二调制器的副光路线性度较差。通过选择合适的第一偏振态分束器或第一光纤耦合器的分光比和微波耦合器的功分比,可以使得两光路的三阶非线性失真分量幅度相等。通过调节两光路的长度或延时,可以使得两光路的光信号的三阶非线性失真分量的相位相反。当两光路的光信号通过第二偏振态合束器或第二光纤耦合器合波到达光电探测器后,微波光子链路的三阶非线性分量会被抑制,从而微波光子链路的线性度得到了改善。
参照图9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结合图1实施例,所述抑制器件包括第二调制器501以及微波耦合器502,所述第二调制器501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器101、所述第一调制器102以及所述微波耦合器502,所述微波耦合器502还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102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106;所述第一调制器102与所述第二调制器502为级联连接方式。
将第一调制器与第二调制器级联后,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等效为两独立调制器传递函数的乘积。输入的微波信号经过一个微波耦合器后分成两路信号,两路信号分别调制到第一调制器和第二调制器上。通过选择第一调制器与第二调制器调制的微波信号幅度比,调节第一调制器与第二调制器偏置工作点,可以有效地抑制微波光子链路的三阶非线性分量,从而可以提高微波光子链路的线性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制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调制器与第一调制器均实现级联连接方式,这样,微波光子链路的线性度会更为明显。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低损耗光延时器件503,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503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与所述光电探测器103,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503用于传输光信号。
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可以为长距离单模光纤,也可以为低损耗光谐振腔。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制器为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或者或者电吸收调制器或者定向耦合调制器。
参照图10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激光器601、光电探测器602、微波放大器603、微波滤波器604、微波功分器605;
所述激光器601与所述光电探测器602连接,所述激光器601与所述光电探测器602形成微波光子链路606;所述微波光子链路606与所述微波放大器603连接,所述微波放大器603与所述微波滤波器604连接,所述微波滤波器604与所述微波功分器605连接,所述微波功分器605还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606连接,所述微波光子链路606与所述微波放大器603、所述微波滤波器604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605形成反馈环路;
所述激光器601用于产生光载波,所述光电探测器602用于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所述微波放大器603用于将所述微波信号放大,所述微波功分器605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送至所述激光器601,所述激光器601还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所述激光器601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所述微波光子链路606的输入输出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
所述微波光子链路606还包括预失真电路607,所述预失真电路607与所述激光器601连接,所述预失真电路606的输入输出功率呈非线性传递函数,且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606的输入输出所呈现的非线性传递函数互为反函数;所述预失真电路607用于对所述微波光子链路606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
在图1至图9实施例中,激光器与调制器为两个不同的器件,而在实际应用中,激光器还可以兼容调制器调制微波信号的功能,从而实现该光电振荡器中可以不需要单独使用调制器进行微波信号的调制,只通过激光器则能够直接调制实现。
直接调制微波光子链路是指对微波信号直接通过激光器实现电光调制,若直接调制微波光子链路,其中激光器的非线性是限制微波光子链路的线性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可通过预失真补偿等线性化技术提高微波光子链路的线性度,其结果如图5所示,从而提高光电振荡器输出振荡功率、降低光电振荡器相位噪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微波光子链路606还包括低损耗光延时器件608,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608连接所述激光器601与所述光电探测器602,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608用于传输光信号。
参照图11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电振荡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激光器701、相位调制器702、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703、双平衡探测器704、微波放大器705、微波滤波器706、微波功分器707;
所述激光器701与所述相位调制器702连接,所述相位调制器702与所述第一MZI703连接,所述第一MZI703与所述双平衡探测器探测器704连接,所述激光器701与所述相位调制器702、第一MZI703以及所述双平衡探测器704形成微波光子链路708;所述微波光子链路708与所述微波放大器705连接,所述微波放大器705与所述微波滤波器706连接,所述微波滤波器706与所述微波功分器707连接,所述微波功分器707还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708连接,所述微波光子链路708与所述微波放大器705、所述微波滤波器706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707形成反馈环路;
所述激光器701用于产生光载波,所述双平衡探测器704用于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所述微波放大器705用于将所述微波信号放大,所述微波功分器707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送至所述相位调制器702,所述相位调制器702还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微波信号转换为相位光信号进行传输,所述第一MZI703用于将所述相位光信号转换成光强信号,所述第一MZI703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所述微波光子链路708的输入输出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
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第二MZI709以及光纤耦合器710,所述光纤耦合器710连接所述相位调制器702、所述第一MZI703以及所述第二MZI709,所述第二MZI709还连接所述双平衡探测器704,所述第一MZI703与所述第二MZI709为并联连接方式;所述第二MZI709用于对所述微波光子链路708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微波光子链路708还包括低损耗光延时器件711,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711连接所述激光器701与所述第一MZI703,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711用于传输光信号。
相位调制微波光子链路是指将微波信号通过相位调制器转换为光的相位信息,在双平衡探测器前通过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英文全称: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英文缩写:MZI)将光相位信号转换为光强度信号,然后再通过双平衡探测器将光强度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其中相位调制微波光子链路的非线性主要源于第一MZI。而通过第二MZI与第一MZI并联可以有效抑制微波光子链路的非线性失真分量,从而达到提高光电振荡器输出振荡功率、降低光电振荡器相位噪声的目的。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一调制器、光电探测器、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微波功分器;
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第一调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与所述光电探测器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第一调制器以及所述光电探测器形成微波光子链路;所述微波光子链路与所述微波放大器连接,所述微波放大器与所述微波滤波器连接,所述微波滤波器与所述微波功分器连接,所述微波功分器还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连接,所述微波光子链路与所述微波放大器、所述微波滤波器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形成反馈环路;
所述第一激光器用于产生光载波,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所述微波放大器用于将所述微波信号放大,所述微波功分器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调制器,所述第一调制器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所述第一调制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所述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
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抑制器件,所述抑制器件用于对所述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器件包括预失真电路;所述预失真电路与所述第一调制器连接,所述预失真电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呈非线性传递函数,且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功率所呈现的非线性传递函数互为反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器件包括第二激光器以及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二激光器与所述波分复用器连接,所述波分复用器还与所述第一激光器以及所述第一调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第二激光器分别所输出的光载波经过所述第一调制器调制后形成的两光信号的三阶非线性的分量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器件包括第二调制器、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以及微波耦合器;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调制器以及所述第二调制器,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所述第二调制器以及所述光电探测器;微波耦合器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第二调制器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预设有分光比,所述微波耦合器预设有功分比,使得所述第一调制器与所述第二调制器分别输出的光信号的三阶非线性失真分量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器件包括第二调制器以及微波耦合器,所述第二调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调制器以及所述微波耦合器,所述微波耦合器还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所述第一调制器与所述第二调制器为级联连接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制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低损耗光延时器件,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与所述光电探测器,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用于传输光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器为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或者电吸收调制器或者定向耦合调制器。
9.一种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微波功分器;
所述激光器与所述光电探测器连接,所述激光器与所述光电探测器形成微波光子链路;所述微波光子链路与所述微波放大器连接,所述微波放大器与所述微波滤波器连接,所述微波滤波器与所述微波功分器连接,所述微波功分器还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连接,所述微波光子链路与所述微波放大器、所述微波滤波器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形成反馈环路;
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光载波,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所述微波放大器用于将所述微波信号放大,所述微波功分器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送至所述激光器,所述激光器还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所述激光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所述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
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预失真电路,所述预失真电路与所述激光器连接,所述预失真电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呈非线性传递函数,且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所呈现的非线性传递函数互为反函数;所述预失真电路用于对所述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低损耗光延时器件,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连接所述激光器与所述光电探测器,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用于传输光信号。
11.一种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相位调制器、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双平衡探测器、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微波功分器;
所述激光器与所述相位调制器连接,所述相位调制器与所述第一MZI连接,所述第一MZI与所述双平衡探测器探测器连接,所述激光器与所述相位调制器、所述第一MZI以及所述双平衡探测器形成微波光子链路;所述微波光子链路与所述微波放大器连接,所述微波放大器与所述微波滤波器连接,所述微波滤波器与所述微波功分器连接,所述微波功分器还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连接,所述微波光子链路与所述微波放大器、所述微波滤波器以及所述微波功分器形成反馈环路;
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光载波,所述双平衡探测器用于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所述微波放大器用于将所述微波信号放大,所述微波功分器用于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送至所述相位调制器,所述相位调制器还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微波信号转换为相位光信号进行传输,所述第一MZI用于将所述相位光信号转换成光强信号,所述第一MZI的输入电压与输出光功率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使得所述微波光子链路的输入输出呈现非线性传递函数;
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第二MZI以及光纤耦合器,所述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相位调制器、所述第一MZI以及所述第二MZI,所述第二MZI还连接所述双平衡探测器,所述第一MZI与所述第二MZI为并联连接方式;所述第二MZI用于对所述微波光子链路的传递函数的非线性进行线性方向的改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电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光子链路还包括低损耗光延时器件,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连接所述激光器与所述第一MZI,所述低损耗光延时器件用于传输光信号。
CN201610063886.3A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光电振荡器 Active CN107026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3886.3A CN107026382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光电振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3886.3A CN107026382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光电振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6382A true CN107026382A (zh) 2017-08-08
CN107026382B CN107026382B (zh) 2019-06-11

Family

ID=59524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63886.3A Active CN107026382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光电振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263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452A (zh) * 2019-07-25 2019-11-08 东南大学 一种双环宽带可调谐光电振荡器
CN114552340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可调谐宽带随机光电振荡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1875A1 (en) * 2004-02-19 2005-09-29 Nat Inst Of Info & Comm Tech Inc Admin Inst Photoelectric oscillator
CN102368582A (zh) * 2011-09-22 2012-03-0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激光波长调节的频率宽带可调光电振荡器
CN102931568A (zh) * 2012-11-14 2013-02-1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窄带双峰相移光纤光栅的光电振荡器及其方法
CN204349198U (zh) * 2014-09-24 2015-05-20 湖南工学院 低相噪的新型光电振荡器
CN104659637A (zh) * 2015-03-10 2015-05-27 中北大学 基于光学谐振腔的光电振荡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1875A1 (en) * 2004-02-19 2005-09-29 Nat Inst Of Info & Comm Tech Inc Admin Inst Photoelectric oscillator
CN102368582A (zh) * 2011-09-22 2012-03-0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激光波长调节的频率宽带可调光电振荡器
CN102931568A (zh) * 2012-11-14 2013-02-1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窄带双峰相移光纤光栅的光电振荡器及其方法
CN204349198U (zh) * 2014-09-24 2015-05-20 湖南工学院 低相噪的新型光电振荡器
CN104659637A (zh) * 2015-03-10 2015-05-27 中北大学 基于光学谐振腔的光电振荡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452A (zh) * 2019-07-25 2019-11-08 东南大学 一种双环宽带可调谐光电振荡器
CN110429452B (zh) * 2019-07-25 2020-10-02 东南大学 一种双环宽带可调谐光电振荡器
CN114552340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可调谐宽带随机光电振荡器
CN114552340B (zh) * 2020-11-24 2023-09-05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可调谐宽带随机光电振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6382B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552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noise in 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s
CN108199776B (zh) 一种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微波光子上变频装置及方法
US8705983B2 (en) Radio frequency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68582B (zh) 一种基于激光波长调节的频率宽带可调光电振荡器
US8014676B2 (en) CMOS-compatible tunable microwave photonic band-stop filter
CN103219632B (zh) 一种倍频光电振荡器
CN107565305A (zh) 基于级联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宽带可调谐的光电振荡器
CN104216196B (zh) 一种无外部电本振可调谐的全光微波光子变频装置
CN110571627B (zh) 一种基于被动补偿方式的频率稳定的光电振荡器及其方法
CN104836625A (zh) 一种基于dpmzm的高线性度微波光子链路实现系统
Chen et al. A filterless 24-tupling optical millimeter-wave generation and RoF distribution
CN106785812B (zh)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放大效应的光电振荡器及调节方法
US11609474B2 (en) Terahertz signal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terahertz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3278888A (zh) 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宽通带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装置及滤波方法
CN104242020A (zh) 低相噪的新型光电振荡器
CN105811225A (zh) 基于液芯光纤布里渊散射效应的光电振荡器的微波信号产生装置及方法
US8879919B2 (en) Phot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an FM/PM discriminator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7026382A (zh) 一种光电振荡器
CN110098872A (zh) 基于双波长与相位调制到强度调制转换的模拟光链路线性优化的装置和方法
CN104597686A (zh) 微波光子级联系统
CN105827330A (zh) 一种毫米波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CN210780814U (zh) 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信号倍频装置
Singh et al. A Study & Review of Various Optical Linearization Techniques for Next Generation RoF Networks
CN204349198U (zh) 低相噪的新型光电振荡器
Tamrakar et al. Tackling third-order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linearized RoF link for future perspective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