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5394A - 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5394A
CN107025394A CN201710058191.0A CN201710058191A CN107025394A CN 107025394 A CN107025394 A CN 107025394A CN 201710058191 A CN201710058191 A CN 201710058191A CN 107025394 A CN107025394 A CN 107025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eparture
arrival
etad expected
dev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81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依田胜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25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5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登录控制方法、登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登录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机来执行。登录控制方法包括:输入与开操作和关操作对应的串行信号;测量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的开操作的相应开时间和关操作的相应关时间;参考下述存储单元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相应开时间的偏差、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及在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允许登录。

Description

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文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登录控制方法、登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穿戴式设备的发展已经变得活跃。对于诸如穿戴式设备的小型终端装置而言重要的是要安装舒适并且延长连续使用的持续时间。因此,需要减小尺寸并且节省电力。小型终端装置由于其尺寸较小而具有因装置较小使得在物理上有限的用户接口(UI)。然而,因为在许多情况下重要信息例如生物特征信息存储于小型终端装置中,所以对于小型终端装置而言管理重要信息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智能手机等中,用户在观看屏幕的同时输入登录密码。当认证成功时,解除对终端装置(智能手机)的锁定。然而,因为需要减小尺寸,所以在一些情况下穿戴式设备没有显示屏。存在不能从屏幕输入登录密码的情况。
在相关领域中已知一种使用开关来确定密码的认证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相关领域中已知如下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在预定模式的点击操作关于代码节奏模式被执行的情况下解除锁定状态,其中,代码节奏模式对应于表示点击操作的计时的参考点击间隔(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对参考点击间隔的裕度范围预设固定值,并且在点击操作计时与参考点击计时的偏差在预定裕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该装置确定代码节奏模式在正确的计时处被输入。
然而,即使当用户想要执行开关操作或点击操作以打出相同节奏时,操作的节奏在例如用户正在听快节拍音乐或者用户困倦的情况下仍然可能依赖用户当时的心理状态、周围环境、用户的身体状况等而变化。结果,当通过登录控制装置来测量为了登录而执行的开关操作等时,可能存在操作节奏偏离于预定裕度范围的情况。
此外,如果预定的操作节奏被盗取(效仿)并且用户被另一个人模仿的情况下,则可能发生所述另一个人能够登录到该装置的问题。
[相关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4-280562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13-74432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5-222411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7-235867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是根据按照每个用户特有的节奏模式进行的登录操作来执行登录控制。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方面,一种通过计算机执行的登录控制方法包括:输入与开操作和关操作对应的串行信号;测量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的开操作的相应开时间和关操作的相应关时间;参考下述存储单元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相应开时间的偏差、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及在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允许登录。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关于输入操作来描述操作计时的偏差的图;
图2A至图2D是每一个均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的硬件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的功能性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信息注册DB的示例的表;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操作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结果的示例的表;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操作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信息注册DB的示例的表;
图13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4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结果的示例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注意的是,在下面的说明书和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具有基本上相同功能的元件,使得可以适当地省略重复的描述。
(与操作计时的偏差相关的问题)
可以通过将用户执行的登录操作与参考进行比较来执行登录认证,其中所述参考是先前注册的密码。用户的登录操作是通过触摸一个或更多个按钮、一个或更多个开关、一个或更多个键和/或屏幕来执行的。将用户的登录操作中按钮等被按压期间的时间(时间跨度)和用户的登录操作中按钮等被释放期间的时间(时间跨度)与参考进行比较来执行登录认证。
在下文中,将通过按压按钮等来执行的操作(操纵)称为“开操作”,以及将通过释放按钮等来执行的操作(操纵)称为“关操作”。此外,将用户的手指按压按钮等的时间(时间跨度)称为“开时间”,以及将用户的手指从按钮等释放的时间(时间段)称为“关时间”。换言之,在关时间期间,按钮未被用户的手指按压。
图1A示出了用于登录认证的开操作和关操作的操作计时的模式的示例。用于登录认证的操作计时的模式被预先注册在数据库(DB)中。也就是说,图1A中示出的开操作和关操作的操作计时的模式是注册密码的示例。在下文中,可以将该模式称为“串行信号”。
在串行信号的登录操作中,当在操作的中间节拍(拍子)变得稍快时,虽然用户想要根据已经预先注册的图1A中的操作计时来输入(进入)该模式的初始部分,但是登录控制装置仍识别到变化。结果,登录控制装置确定所输入的登录操作不同于注册密码所表示的操作计时并且不允许登录。
例如,在图1B所示的用户的登录操作中,第一开操作的计时偏离于图1A所示的第一开操作的计时,并且随后的开操作和关操作的计时均发生偏离。以该方式,特别是在操作节奏(节拍)的偏差(不一致)出现于登录操作的前半段的情况下,从相对于登录操作的起始点的绝对时间的观点来看出现以下问题:偏差在登录操作的后半段中累积,并且登录操作变得与作为参考的注册密码显著不同。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在操作时关于同一注册密码的节奏模式而发生的每个用户的特殊性(特征)并且通过获知每个用户的特殊性来提高登录认证的准确性。在下文中,将描述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登录操作的节奏(节奏模式)来执行登录控制的登录控制装置。
[穿戴式设备10的整体结构]
首先,将参照图2A至图2D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10的整体结构的示例。在实施方式中,描述了腕表型穿戴式设备10作为登录控制装置的示例。然而,根据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10不限于腕表型设备。例如,穿戴式设备10可以是穿戴式终端设备例如头戴式显示器或面部安装式显示器。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10不限于穿戴式终端设备。穿戴式设备1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C)、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电话等。此外,穿戴式设备10可以是执行登录操作的任何电子设备,例如游戏设备、摄像机、数字相机、便携式图像(视频)处理设备或便携式音乐播放设备。
图2A至图2D中的每一个均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10的示例。图2A中示出的穿戴式设备10包括按钮11、LED 13和登录控制电路12。登录控制电路12内置于穿戴式设备10中。按钮11是机械按钮。按钮11可以是开关。用户按压按钮11以执行“开操作”。用户释放按钮11以执行“关操作”。换言之,例如,穿戴式设备10在按钮11被用户的手指等按压(触摸)时检测到开操作被执行,以及在用户的手指等与按钮11分离时检测到关操作被执行。用户按照预定节奏(拍子)执行开操作和关操作以生成表示密码的串行信号。登录控制电路12输入与用户对按钮11的操作对应的串行信号,并且执行登录认证。LED 13是光源的示例。例如,当输出警告等时LED 13被点亮。
图2B至图2D中每一个均示出了图2A的穿戴式设备10的变型示例。图2B中示出的穿戴式设备10包括显示按钮14和显示灯15。登录控制电路12内置于穿戴式设备10中。显示按钮14是软键(软件按钮)。显示按钮14可以检测施加于显示按钮14的触摸操作。随着用户执行对显示按钮14的触摸操作作为开操作以及执行对显示按钮14的触摸的释放操作作为关操作,用户输入串行信号。显示灯15在输出警告等时改变显示颜色。
图2C中示出的穿戴式设备10包括多个按钮11和16以及多个LED 13。登录控制电路12内置于穿戴式设备10中。用户可以通过对按钮11执行开操作和关操作来输入一个串行信号。此外,用户可以通过对按钮16执行开操作和关操作来输入另一串行信号。可以向使用按钮11的串行信号赋予一个登录ID。可以向使用按钮16的串行信号赋予另一登录ID。
图2D中示出的穿戴式设备10包括按钮11和LED 13。然而,登录控制电路12未被内置于穿戴式设备10中。登录控制电路12内置于可与穿戴式设备10建立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18中。信息处理装置18可以是PC等。通过用户操作而生成的串行信号通过无线连接(无线电)被传送至信息处理装置18。信息处理装置18通过使用内部的登录控制电路12来执行登录认证。在允许登录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8向穿戴式设备10传送用于解除对穿戴式设备10的锁定的信号。在不允许登录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8向穿戴式设备10传送用于锁定穿戴式设备10的信号。
[穿戴式设备10的硬件结构]
接着,将参照图3来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10的硬件结构的示例。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10的硬件结构的示例的图。穿戴式设备10包括按钮11、LED13、CPU 21、存储器22、输入/输出I/F 23以及通信I/F 24。
CPU 21根据存储器22中存储的一个或更多个程序来控制穿戴式设备10。存储器22可以是例如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器22存储包括CPU 21执行的登录控制处理程序在内的一个或更多个程序。此外,存储器22存储CPU 21参考的数据以及表示由CPU 21执行的处理的结果的数据。
登录控制处理程序和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存储于记录介质25中并且可以在需要时被复制到存储器22。此外,可以在需要时将获得的数据从存储器22复制到记录介质25。记录介质25可以通过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例如闪速存储器来实现。换言之,记录介质25可以是存储用于使得计算机例如穿戴式设备10执行下文将描述的处理的登录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输入/输出I/F 23是用于从持有(具有)穿戴式设备10的用户接收信息的输入并且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的接口。例如,输入/输出I/F 23从输入设备例如按钮11和触摸面板接收信息的输入。此外,输入/输出I/F 23使LED 13发光或使LED 13闪烁以向用户显示(输出)警告。
[穿戴式设备10的功能性结构]
接着,将参照图4来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10的功能性结构的示例。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设备的功能性结构的示例的图。穿戴式设备10包括功能块(元件),所述功能块包括输入单元30、存储单元31、开/关变化确定单元33、计数单元34、平均时间测量单元35、偏差测量单元36、登录认证单元37和控制单元38。
根据实施方式,各个功能块(元件)通过设置于穿戴式设备10内部的登录控制电路12来实现。在该情况下,在穿戴式设备10与登录控制电路12之间存在三种类型的用户接口(UI):串行信号的输入、登录认证的结果通知以及模式切换。通过用户对按钮11的操作来执行串行信号的输入和模式切换信号的输入。此外,登录认证结果被输出至穿戴式设备10的内部。以该方式,执行锁定穿戴式设备10或解除对穿戴式设备1的锁定。例如,在登录认证成功的情况下,穿戴式设备10被解锁,使得用户可以开始使用穿戴式设备10。另一方面,在登录认证不成功的情况下,穿戴式设备被锁定,使得用户不能使用穿戴式设备10。
输入单元30输入与用户对按钮11的开操作和关操作对应的串行信号。开/关变化确定单元33确定(检测)信号从开变成关。而且,开/关变化确定单元33确定(检测)信号从关变成开。
存储单元31存储操作信息注册DB 32和各种信息。图5示出了操作信息注册DB 32的示例。操作信息注册DB 32根据在注册时按钮11的开操作和关操作来存储相应开操作的时间和相应关操作的时间。可以将相应开操作的时间(时间跨度)称为相应开时间,并且可以将相应关操作的时间(时间跨度)称为相应关时间。操作信息注册DB 32存储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平均时间跨度)、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平均时间跨度)、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的标准偏差以及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的标准偏差。平均时间被保持(保留)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作为阵列,使得时间序列或量值关系被识别。应当注意的是,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注册的“相应开时间、相应关时间、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相应开时间的标准偏差以及相应关时间的标准偏差”是注册信息的示例。操作信息注册DB 32可以存储每个用户的注册信息。
图5的示例示出了以下情况下的注册信息:用户在注册时利用按钮11按照相同的节奏模式执行开操作和关操作以输入具有预定模式的串行信号达10次。在图5中,值以秒[s]为单位。如图5的示例所示,针对由特定用户执行的从第一到第十次操作输入中的每一次操作输入来注册开时间A 321、关时间A 322、开时间B 323、关时间B 324、开时间C 325和关时间C 326。此外,存储从第一到第十次模式输入的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标准偏差。
再次参照图4,计数单元34根据串行信号来计算注册信息的输入次数(输入条目的数目)。平均时间测量单元35每当串行信号从开变成关或从关变成开时重新计算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平均时间测量单元35计算所计算的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平均值)和所计算的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平均值)。
偏差测量单元36基于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以及开操作和关操作的数目来计算相应开时间的标准偏差和相应关时间的标准偏差。在图5的示例中,从第一输入的开时间A 321(1.15)到第十输入的开时间A 321(1.20)的平均时间为1.14s以及从第一输入的开时间A 321到第十输入的开时间A 321的标准偏差为0.09。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存在这样的趋势:开时间越长,标准偏差越大。
例如,偏差测量单元36基于下面的公式(1)来计算方差σ2以计算标准偏差。
在公式(1)中,“m”表示次数(模式输入的数目),“x”表示相应开时间或相应关时间,以及“X”表示所述相应开时间或关时间的平均值。例如,对于开时间A 321,“m”为10,“X”为1.14,“x1”为1.15,“x2”为1.16……以及“x10”为1.20。
接着,偏差测量单元36基于下面公式(2)来计算标准偏差σ。
根据上述处理,如图5所示,开时间和关时间的次序、输入注册信息的次数m、相应的开时间和相应的关时间根据信号从开到关和从关到开的变化而被注册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此外,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的标准偏差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的标准偏差被记录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应当注意的是,可以记录和使用平均偏差以代替标准偏差。
再次参照图4,登录认证单元37参考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存储的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相应开时间的标准偏差和相应关时间的标准偏差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操作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操作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被执行。例如,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与所存储的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之间的偏差是否在所存储的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标准偏差的范围内。换言之,认证单元37可以确定在登录时测量的相应开时间与在注册时存储的平均时间之间的偏差(差)是否小于或等于所存储的相应标准偏差。此外,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与所存储的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之间的偏差是否在所存储的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标准偏差的范围内。换言之,认证单元37可以确定登录时测量的相应关时间与注册时存储的平均时间之间的偏差(差)是否小于或等于存储的相应标准偏差。登录认证单元37基于确定的结果来执行登录认证。例如,在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登录认证单元37允许登录。
登录认证单元37向穿戴式设备10与登录控制电路12之间的用户接口通知所述确定结果。在作为确定的结果登录成功的情况下,穿戴式设备10被解锁。在作为确定的结果登录不成功的情况下,穿戴式设备10被锁定。可以通过传送有关锁定和解锁均受控制的设备的ID信息来指定要锁定的穿戴式设备10。
将描述用于确定登录是成功还是否(不成功)的方法的示例。在图5的示例中,例如,第一开时间A 321的平均时间是1.14s并且第一开时间A 321的标准偏差是0.09。因此,登录认证单元37在登录操作时的第一开时间在从1.05到1.23(1.14±0.09)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是“合格”的,并且在其他情况下确定是“不合格”的。类似地,登录认证单元37针对其他开时间和关时间中的每一个来确定“合格”还是否(不合格)。
再次参照图4,控制单元38将登录控制的模式在注册模式与登录模式之间切换。在注册模式期间,根据用户使用按钮11所执行的操作,包括开时间、关时间等的注册信息被注册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此外,操作信息注册DB 32可以存储登录确定的结果。在登录模式期间,基于与由用户执行的开操作和关操作对应的串行信号,确定是否允许登录。
例如,可以通过登录控制电路12的硬件来实现以下功能块(元件):开/关变化确定单元33、计数单元34、平均时间测量单元35、偏差测量单元36、登录认证单元37和控制单元38。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登录控制处理来实现各个功能块或者可以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现各个功能块,其中,存储于存储器22中的用于登录控制处理的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使得CPU 21执行登录控制处理。
<第一实施方式>
[登录控制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当处理开始时,在步骤S1中控制单元38基于切换信号来确定模式。
(注册时的处理)
在用户将穿戴式设备10设置成注册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8确定穿戴式设备10处于注册模式。然后,在步骤S10中控制单元38指导(提示)用户开始注册密码。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1中,输入单元30接收串行信号的输入。接着,在步骤S12中,开/关变化确定单元33确定(检测)串行信号从开到关或者从关到开的变化。在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在步骤S13中,存储单元31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存储开操作和关操作的次序、输入次数、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接着,在步骤S14中,输入单元30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是否完成。具体地,例如,当从开始输入串行信号起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或者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达到信号模式的末尾时,输入单元30可以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
在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12至S14中的处理。在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为是),在步骤S15中,输入单元30确定是否已经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在确定尚未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为否),输入单元30根据指令接收下一串行信号的输入(步骤S10和S11),并且步骤S10至S15中的处理被重复直到已经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为止。
在输入单元30确定已经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为是),在步骤S16中,平均时间测量单元35计算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和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此外,在步骤S16中,偏差测量单元36基于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来计算相应开时间的标准偏差,并且基于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来计算相应关时间的标准偏差。从而,注册模式下的处理完成。
(登录时的处理)
在步骤S1中用户将穿戴式设备10设置成处于登录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8确定穿戴式设备10处于登录模式。用户执行按钮11的开操作和关操作以输入串行信号(登录操作)。在步骤S20中,输入单元30接收串行信号的输入。接着,在步骤S21中,开/关变化确定单元33确定(检测)串行信号从开到关或从关到开的变化。在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在步骤S22中,存储单元31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存储开操作和关操作的次序、输入次数、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接着,在步骤S23中,输入单元30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是否完成。具体地,例如,当从开始输入串行信号起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或者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达到信号模式的末尾时,输入单元30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完成。
在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21至S23中的处理。在输入单元30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为是),在步骤S24中登录认证单元37基于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存储的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标准偏差以及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标准偏差来比较(确定)当前登录操作的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计时处被执行。
也就是说,登录认证单元37使用在注册模式时计算(获取)的标准偏差作为裕度,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相对于平均值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具体地,例如,如图7的上面部分所示,注册时的开时间的平均时间为μ0,注册时的开时间的标准偏差为σ0,注册时的关时间的平均时间为μ1以及注册时的关时间的标准偏差为σ1。如图7的下面部分所示,在测量时(在登录时),执行开操作直到时间t0为止并且在从时间t0到时间t1的时段期间执行关操作。在该情况下,当输入的开操作时间t0在注册时的开时间的平均时间μ0±标准偏差σ0的范围内时,可以确定测量时(登录模式下)的开操作在允许范围内的计时处被执行。类似地,当输入的关操作时间t1在注册时的关时间的平均时间μ1±标准偏差σ1的范围内时,可以确定测量时(登录模式下)的关操作在允许范围内的计时处被执行。
在图7中,因为开操作的时间t0大于平均时间μ0-标准偏差σ0并且小于平均时间μ0,所以可以确定开操作在允许范围内的计时处被执行。此外,因为关操作的时间t1大于平均时间μ1并且小于μ1+σ1,所以可以确定关操作在允许范围内的计时处被执行。
再次参照图6,当确定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的所有开操作和关操作的计时均在开时间和关时间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的允许范围内时,在步骤S25中登录认证单元37允许登录。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方法,依照用户在注册时针对按钮11执行开操作和关操作的计时来计算标准偏差,其中,标准偏差表示多次输入注册信息时操作计时的偏差。进一步地,基于标准偏差,针对每个用户来适当地确定在登录操作时开操作和关操作的计时的允许范围。以该方式,可以根据按照每个用户特有的节奏模式进行的登录操作来执行登录控制并且适当地执行登录认证。以该方式,可以获知用户的身份(特征)并且增强(提高)安全性。
图8示出了两次尝试登录时的登录认证结果的示例。如图8所示,第一次登录中的第二关时间为3.3s,图5示出的注册时的关时间B324的平均时间为3.06s,并且关时间B324的标准偏差为0.17。因此,因为3.3大于3.23(3.3>3.06+0.17),所以第一次登录尝试中的第二关时间在注册时的对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标准偏差的范围之外。以该方式,如果登录时的开时间和关时间中至少之一在对应开时间或对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标准偏差的范围之外,则登录不允许。另一方面,因为第二次登录尝试时的所有开时间和关时间均在开时间和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标准偏差的范围内,所以第二次登录被允许。
<第二实施方式>
[登录控制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当处理开始时,在步骤S1中控制单元38基于切换信号来确定模式。
(注册时的处理)
在确定穿戴式设备10处于注册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10中,控制单元38指导(提示)用户开始注册密码。接着,在步骤S11中输入单元30接收串行信号的输入。接着,在步骤S12中,开/关变化确定单元33确定(检测)串行信号从开到关或从关到开的变化。在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在步骤S13中,存储单元31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存储开操作和关操作的次序、输入次数、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
接着,在步骤S14中,输入单元30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是否完成。具体地,例如,当从开始输入串行信号起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或者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达到信号模式的末尾时,输入单元30可以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在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12至S14中的处理。
在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为是),在步骤S15中,输入单元30确定是否已经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在确定尚未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为否),输入单元30根据指令接收下一串行信号的输入(步骤S10和S11),并且步骤S10至S15中的处理被重复直到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为止。
在输入单元30确定已经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为是),在步骤S16中平均时间测量单元35计算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和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此外,在步骤S16中,偏差测量单元36基于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来计算相应开时间的标准偏差并且基于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来计算相应关时间的标准偏差。
接着,在步骤S30中,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注册的相应标准偏差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外。如果标准偏差在预定范围内(在步骤S30中为否),则处理结束。
如果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注册的标准偏差中至少之一在预定范围之外(在步骤S30中为是),则在步骤S31中登录认证单元37使用结果通知机制来向用户通知警告。接着,在步骤S32中,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标准偏差是否在范围之外的较大一侧。换言之,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标准偏差是否大于预定范围的上限值。在标准偏差在范围之外的较大一侧的情况下(在步骤S32中为是),则在步骤S33中登录认证单元37用预定值替换标准偏差以校正标准偏差,其中,预定值可以是预定范围的上限值。不仅在标准偏差在范围之外的较大一侧的情况下,而且在标准偏差在范围之外的较小一侧的情况下,登录认证单元37均可以用预定值来替换标准偏差。从而,登录认证单元37可以参考操作信息注册DB 32来确定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其中操作信息注册DB 32将在预定范围之外的至少一个标准偏差校正为预定值并且存储预定值。
(登录时的处理)
因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在步骤S20至S25中的处理等同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步骤S20至S25中的处理,所以此处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操作的图。图10的上面部分示出了注册时的平均时间μ0、平均时间μ1、标准偏差σ0和标注偏差σ1。图10的下面部分示出了测量(登录)时的操作。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方法,如图10所示,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存储的标准偏差σ1大于预定值σ1’的情况下,用预定值σ1’替换标准偏差σ1。以该方式,可以提高登录认证的准确性。即使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注册的标准偏差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仍可以用预定值替换标准偏差。
<第三实施方式>
[登录控制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11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参见图9)的区别在于:当登录成功时(在步骤S25中为是),存在用于更新操作信息注册DB 32的处理(步骤S40),其中基于与在登录中成功的串行信号相对应的注册信息(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来执行该处理。
在登录被允许的情况下,存储单元31可以删除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记录m次的注册信息的阵列中的时间最久的信息或者具有最偏离于平均值的信息的注册信息。然后,存储单元31可以在删除的位置记录关于在当前登录中成功的串行信号的注册信息。换言之,存储单元31可以存储在登录被允许时的串行信号的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然后,存储单元31可以在从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删除最早存储的串行信号的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之后重新计算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标准偏差以更新操作信息注册DB 32。此时,存储单元31可以替选地删除具有最偏离于平均值的值的串行信号。可以从存储于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的串行信号中选择要删除的串行信号。注意,当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存储关于在当前登录中成功的串行信号的注册信息时,直到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存储了预定数目的注册信息(串行信号)才有必要删除其他注册信息。
<第四实施方式>
[登录控制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12A、图12B和图13来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信息注册DB 32的示例。图13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作为参考的多组注册信息存储于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然后,通过登录ID来识别每一组注册信息。从而,可以仅通过输入密码来同时识别登录ID。图12A示出了针对作为登录ID的ID1的注册信息。如图12A所示,操作信息注册DB 32存储针对ID1的第一至第十次操作(输入)、平均时间和标准偏差。图12B示出针对作为登录ID的ID2的注册信息。如图12B所示,操作信息注册DB 32存储针对ID2的第一至第十次操作(输入)、平均时间和标准偏差。
在根据图13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中,当处理开始时,在步骤S1中控制单元38基于切换信号来确定模式。
(注册时的处理)
当确定穿戴式设备10处于注册模式时,在步骤S50中,控制单元38从操作信息注册DB 32获得作为ID识别信息的示例的登录ID,并且在步骤S10中指导(提示)用户开始注册密码。接着,在步骤S11中,输入单元30接收串行信号的输入。接着,开/关变化确定单元33确定(检测)串行信号从开到关或从关到开的变化。
接着,在步骤S13中,存储单元31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存储开操作和关操作的次序、输入次数以及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
接着,在步骤S14中,输入单元30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是否完成。具体地,例如,当从开始输入串行信号起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或者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达到信号模式的末尾时,输入单元30可以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在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12至S14中的处理。
在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为是),在步骤S15中,输入单元30确定是否已经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在确定尚未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为否),输入单元30根据指令接收下一串行信号的输入(步骤S10和S11),并且步骤S10至S15中的处理被重复直到已经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为止。
在输入单元30确定已经执行输入达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为是),在步骤S51中平均时间测量单元35计算所获得的登录ID的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获得的登录ID的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此外,在步骤S51中,偏差测量单元36基于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来计算相应开时间的标准偏差并且基于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来计算相应关时间的标准偏差。接着,在步骤S30中,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注册的相应标准偏差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外。如果标准偏差在预定范围之内(在步骤S30中为否),则处理结束。如果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注册的标准偏差中至少之一在预定范围之外(在步骤S30中为是),则在步骤S31中登录认证单元37使用结果通知机制来向用户通知警告。接着,在步骤S32中,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标准偏差是否在范围之外较大一侧。换言之,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标准偏差是否大于预定范围的上限值。在标准偏差在范围之外的较大一侧的情况下(在步骤S32中为是),在步骤S33中,登录认证单元37用预定值替换标准偏差以校正标准偏差。
(登录时的处理)
在步骤S1中确定穿戴式设备10处于登录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0中,输入单元30接收串行信号的输入。接着,在步骤S21中,开/关变化确定单元33确定(检测)串行信号从开到关或从关到开的变化。接着,在步骤S22中,存储单元31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注册计数操作的次序、输入次数、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
接着,在步骤S23中输入单元30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是否完成。具体地,例如,当从开始输入串行信号起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或者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达到信号模式的末尾时,输入单元30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在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21至S23中的处理。在输入单元30确定串行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为是),在步骤S52中,登录认证单元37基于ID1的注册信息的开时间的平均时间、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标准偏差来比较(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的计时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也就是说,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的所有开操作和关操作的计时是否在ID1的注册信息的允许范围内,其中,所述ID1的注册信息的允许范围是以下范围:开时间和关时间的平均值±标准偏差。
在步骤S53中,当确定所有输入开操作和输入关操作的计时均在ID1的注册信息的允许范围内时,登录认证单元37允许登录,其中,所述ID1的注册信息的允许范围是以下范围:开时间和关时间的平均值±标准偏差。
在允许登录时,存储单元31分配(赋予)ID1作为登录ID并且在步骤S54中将登录被允许时的注册信息与登录ID相关联地注册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此外,在允许登录时,在步骤S55中控制单元38向用户通知针对登录被允许的注册信息的登录ID(ID1)。
在确定不允许登录的情况下(步骤S53中否),在步骤S56中登录认证单元37确定所有开操作和关操作的计时是否在ID2的注册信息的允许范围内,其中,所述ID2的注册信息的允许范围以下范围:开时间和关时间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在确定计时在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处理流程返回至步骤S20。换言之,在至少一个计时在允许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处理流程可以返回至步骤S20。然后,在步骤S20中输入单元30接收下一串行信号的输入并且在步骤S20之后的处理被重复。
另一方面,在确定计时在ID2的注册信息的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步骤S57中登录认证单元37允许登录,其中,所述ID2的注册信息的允许范围以下范围:开时间和关时间的平均值±标准偏差。接着,存储单元31分配(赋予)ID2作为登录ID并且在步骤S58中将登录被允许时的注册信息与登录ID(ID2)相关联地注册在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此外,在允许登录时,在步骤S59中控制单元38向用户通知针对登录被允许时的注册信息的登录ID(ID2)。
如所述的,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方法,操作信息注册DB 32将所注册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注册的相应关时间的多组标准偏差与登录ID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换言之,操作信息注册DB 32可以将相应开时间、相应关时间、平均时间和标准偏差与每个用户的ID识别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然后,参考操作信息注册DB 32来确定输入串行信号的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根据确定的结果,可以指定登录被允许的登录ID。
图14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的结果的示例。在图14的示例中,基于针对ID1的注册信息来对第一次登录操作的串行信号执行登录控制处理。结果,登录不被允许。接着,基于针对ID2的注册信息来对同一串行信号执行登录控制处理。结果,登录不被允许。
接着,基于针对ID1的注册信息来对第二次登录操作的串行信号执行登录控制处理。结果,登录不被允许。接着,基于针对ID2的注册信息来对同一串行信号执行登录控制处理。结果,登录被允许。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登录控制处理,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登录操作的节奏来执行登录控制。
应当注意的是,存储于操作信息注册DB 32中的信息可以存储于经由网络与穿戴式设备10连接的云上的服务器等中或者存储于存储器22中。
参考实施方式描述了登录控制方法、登录控制装置和存储于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程序。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登录控制方法、登录控制装置和程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变型和修改。此外,只要不发生矛盾,即可以组合实施方式和变化示例。
应当注意的是,根据实施方式的上述装置可以通过设备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计算机)来实现,其中,设备存储器存储了至少一个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程序以执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处理。换言之,穿戴式设备10可以例如通过设备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来实现。例如,设备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实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硬件元件来实现。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处理的至少一个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

Claims (18)

1.一种通过计算机执行的登录控制方法,所述登录控制方法包括:
输入与开操作和关操作对应的串行信号;
测量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的所述开操作的相应开时间和所述关操作的相应关时间;
参考下述存储单元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及
在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在所述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允许登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录控制方法,其中,在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中的至少一个偏差在预定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将所述偏差中的在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所述至少一个偏差校正为预定值并且存储所述预定值的所述存储单元被参考,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所述允许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登录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中的至少一个偏差在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情况下,输出警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登录控制方法,
其中,将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与每个用户的ID识别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所述存储单元被参考,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及
其中,基于确定的结果来指定登录被允许的ID识别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录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注册当所述登录被允许时的所述串行信号的所述相应开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以及
在从所述存储单元中删除最早存储的串行信号的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之后,重新计算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更新所述存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录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注册当所述登录被允许时的所述串行信号的所述相应开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以及
在从所述存储单元中删除最偏离于平均值的串行信号的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之后,重新计算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更新所述存储单元。
7.一种登录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执行处理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包括:
输入与开操作和关操作对应的串行信号;
测量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的所述开操作的相应开时间和所述关操作的相应关时间;
参考下述存储单元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及
在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在所述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允许登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登录控制装置,其中,在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中的至少一个偏差在预定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将所述偏差中的在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所述至少一个偏差校正为预定值并且存储所述预定值的所述存储单元被参考,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所述允许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登录控制装置,所述处理还包括:
在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中的至少一个偏差在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情况下,输出警告。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登录控制装置,
其中,将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与每个用户的ID识别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所述存储单元被参考,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及
其中,基于确定的结果来指定登录被允许的ID识别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登录控制装置,所述处理还包括:
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注册当所述登录被允许时的所述串行信号的所述相应开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以及
在从所述存储单元中删除最早存储的串行信号的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之后,重新计算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更新所述存储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登录控制装置,所述处理还包括:
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注册当所述登录被允许时的所述串行信号的所述相应开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以及
在从所述存储单元中删除最偏离于平均值的串行信号的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之后,重新计算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更新所述存储单元。
13.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具有存储于其中的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所述处理包括:
输入与开操作和关操作对应的串行信号;
测量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的所述开操作的相应开时间和所述关操作的相应关时间;
参考下述存储单元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及
在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在所述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允许登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在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中的至少一个偏差在预定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将所述偏差中的在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所述至少一个偏差校正为预定值并且存储所述预定值的所述存储单元被参考,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所述允许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处理还包括:
在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中的至少一个偏差在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情况下,输出警告。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其中,将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与每个用户的ID识别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所述存储单元被参考,以确定所测量的相应开时间和所测量的相应关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及
其中,基于确定的结果来指定登录被允许的ID识别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处理还包括:
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注册当所述登录被允许时的所述串行信号的所述相应开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以及
在从所述存储单元中删除最早存储的串行信号的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之后,重新计算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更新所述存储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处理还包括:
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注册当所述登录被允许时的所述串行信号的所述相应开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以及
在从所述存储单元中删除最偏离于平均值的串行信号的相应开时间和相应关时间之后,重新计算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平均时间、所述相应开时间的偏差、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平均时间和所述相应关时间的偏差,以更新所述存储单元。
CN201710058191.0A 2016-02-02 2017-01-23 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Pending CN1070253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8236 2016-02-02
JP2016018236A JP2017138729A (ja) 2016-02-02 2016-02-02 ログイン制御方法、ログイン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5394A true CN107025394A (zh) 2017-08-08

Family

ID=59387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8191.0A Pending CN107025394A (zh) 2016-02-02 2017-01-23 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23000A1 (zh)
JP (1) JP2017138729A (zh)
CN (1) CN10702539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0928A (zh) * 2018-02-05 2019-08-13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165817B2 (en) * 2019-10-24 2021-11-02 Arbor Networks, Inc. Mitigation of network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s using IP location services
CN117688542B (zh) * 2024-02-04 2024-04-30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调用数据的安全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OGO MARQUES等: "《Under the Table Tap Authentication for Smartphones》", 《PROCEEDINGS OF THE 27TH INTERNATIONAL BCS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CONFERENCE》 *
JACOB O.WOBBROCK: "《TapSongs Tapping Rhythm-Based Passwords on a Single Binary Sensor》", 《UIST" 09论文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38729A (ja) 2017-08-10
US20170223000A1 (en) 2017-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8649B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3581722B (zh) 电视遥控器
US20090258667A1 (en) Function unlocking system, function unlocking method, and function unlocking program
US2019013008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7025394A (zh) 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US9576126B2 (en) Updating a template for a biometric recognition device
DE112018005499T5 (de) Venenscan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chen Gesten- und Fingererkennung
CN106716917A (zh) 用于扩展认证的技术及系统
CN105956432A (zh) 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430194B (zh) 一种信息验证的方法、棋牌信息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92453A (zh) 系统恢复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28988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operat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6469013B (zh) 终端、指纹识别传感器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9005336A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04006A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62954A (zh) 权限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6023432A1 (zh) 移动终端功能对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9344586A (zh) 解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025421A (zh)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2826514B (zh) 一种房颤信号的分类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9063462A (zh)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6065746A1 (zh) 唤醒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0743701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66951B (zh) 一种电子终端的屏幕解锁方法、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9240559A (zh)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