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7380A - 用于储能器单元的接触导通系统和储能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储能器单元的接触导通系统和储能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17380A CN107017380A CN201710223118.4A CN201710223118A CN107017380A CN 107017380 A CN107017380 A CN 107017380A CN 201710223118 A CN201710223118 A CN 201710223118A CN 107017380 A CN107017380 A CN 1070173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cell electrode
- circuit board
- conducting
- board contac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7—Organ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incorporated circuit board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Connection only in s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28—End pieces consisting of a ferrule or sleeve
- H01R11/281—End pieces consisting of a ferrule or sleeve for connections to batteries
- H01R11/288—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电储能器(1)的多个储能器单元(4)进行电联接的接触导通系统(2)以及一种电储能器(1)、例如牵引电池。接触导通系统(2)可以包括多个被构造用于分别将储能器单元(4)的至少两个单元电极(5)电联接的单元电极连接器(6),该单元电极连接器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其中,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6)中的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被构造用于接触导通电子电路的电路板接触元件(18),该电路板接触元件经由接触导通接片(19)与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中的一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导电连接,并且接触导通接片(19)包括至少一个倾斜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延伸的接片部段(20、20.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储能器的储能器单元、尤其是二次储能器单元的接触导通系统。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接触导通系统例如使用在电动车领域,并且在制造用于电动车辆、尤其是电动汽车的牵引电池时可以用于将牵引电池的多个电池单元彼此串联。
由EP2639857A1、DE102011079895A1或DE102011076624A1已知示例性的接触导通系统。所述文献分别示出或描述了用于在牵引电池中的接触导通系统的特定的解决方案,它们在制造耗费、装配耗费和/或制造成本方面仍有改进的绝对潜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用于储能器单元、尤其是用于牵引电池的接触导通系统以及一种储能器、尤其是一种牵引电池,利用其尤其可以实现减少的制造耗费、装配耗费和/或减少的制造成本。此外,应给出如下的接触导通系统或储能器,其例如能实现可靠的接触导通和/或储能器的可靠运行。
该任务尤其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尤其由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下面的说明中得到解决该任务的设计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在此描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并不局限于权利要求中所选择的特征组合和所选择的引用关系。一类权利要求、例如设备的每个特征例如也可以在另一类权利要求、例如方法中要求保护。此外,在各权利要求中的每个特征也可以与相应的按照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无关地,例如与权利要求或下面的说明书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特征以任意的方式进行组合而要求保护。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书和/或附图中说明或公开的每个特征也可以与其存在的上下文无关地或分离地,单独或与在权利要求、说明书和/或附图中说明或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特征以任意的方式进行组合而要求保护。
在本发明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有用于将电储能器、例如电化学储能器的多个储能器单元进行电联接的接触导通系统。储能器单元例如可以是二次电池或二次电池单元。储能器例如可以构造或设立作为用于电动车辆、尤其是电动汽车的牵引电池。
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计方案,相应的接触导通系统可以包括多个被构造用于分别将储能器单元的至少两个单元电极电联接的单元电极连接器。
例如,接触导通系统可以这样构造,使得储能器的储能器单元通过单元电极连接器串联。单元电极连接器可以这样构造和布置,使得每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尤其分别将两个极性相反的配属于不同的储能器单元的单元电极连接。但是也可能的是,单元电极连接器中的一个、多个尤其是所有单元电极连接器被构造或使用用于将两个或多个储能器单元并联。
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计方案,每个被构造用于联接两个单元电极的单元电极连接器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或单元电极接触区段。
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尤其应理解为单元电极连接器的如下区段或元件,其被构造和设立用于例如通过钎焊和/或熔焊和/或机械连接与储能器单元的单元电极尤其直接地连接。
单元电极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电路板接触元件,其被构造和设立用于接触导通电子电路。
电子电路例如可以是构造在电路板上的如下电子电路,其用于控制和/或监控充电/放电,和/或用于监控一个/多个储能器单元或整个储能器的运行状态和/或运行和/或运行参数。
在各设计方案中,所有单元电极连接器、尤其是分别将两个单元电极彼此电连接的那些电极连接器可以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电路板接触元件,从而能经由电路板接触元件对相应的单元电极或单元电极对进行控制、驱控和/或监控。在变型方案中可能的是,单元电极连接器的每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包括电路板接触元件,从而例如每个与相应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连接的单元电极可以与用于控制和/或监控等功能的电路连接。每个单元电极例如可以配属有单独的电路。
电路板接触元件经由接触导通接片与单元电极连接器的其中一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例如恰好其中一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导电连接。尤其地,电路板接触元件可以经由至少部分地在电路板接触元件与单元电极连接器之间延伸的接触导通接片与一个或多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导电连接。
接触导通接片和/或电路板接触元件例如可以扁平构型化地构造,并且尤其由扁平构型化的毛坯、尤其是扁平制品制成。接触导通接片例如可以带状地构造,并且电路板接触元件例如可以构造为扁平的板。除此之外,由扁平构型化的毛坯、尤其是扁平制品构成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例如也可以通过冲制和/或改型制成。
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计方案的接触导通接片包括至少一个倾斜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走向的接片部段。
倾斜的走向例如可以根据预定的倾斜角度来实现。倾斜角度例如可以定义在接片部段的纵轴线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的在接片部段的方向上延伸的法向向量之间。
在各设计方案中,倾斜延伸的接片部段例如可以这样设立和定向,使得接片部段的纵轴线相对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的法向量倾斜了一个锐角,即小于90度的角。锐角例如可以在20度至80度的范围内、在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或小于45度或大约为45度。尤其这样的角在对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与电路板接触元件之间的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或扭应力进行补偿的方面被证实为特别有利的,尤其是针对在牵引电池中在运行期间经常出现的运行负荷而言。
接触导通接片的接片部段可以、如所说明的那样、这样来构造和定向,使得该接片部段或其在纵向方向上的延长部与通过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尤其是通过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定义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以钝角相交,并且就此而言根据上文说明倾斜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地延伸。倾斜的延伸尤其应表示为,接片部段既不完全平行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地延伸,又不完全垂直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地延伸。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于术语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尤其应理解为如下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在按规定的接触导通的情况下与单元电极电接触导通,或者经由该接触面可以建立与单元电极的尤其直接的电接触导通。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例如可以靠置在单元电极的相应的对应面上并且与之电连接。
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于术语“电路板接触元件”尤其应理解为如下的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可以实现将相应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与监控和/或控制电路板的电接触部或电接触元件导电连接,其中,电路板可以与接触导通系统相连接,或者说电路板可以是所述接触导通系统的组成部分。
电路板尤其能集成地、亦即经由电路板接触元件固定钎焊地与接触导通系统相连接。
此外,电路板可以与承载框通过尤其是力锁合或形锁合的连接元件机械连接。
术语“集成”尤其应意为,单元接触导通系统包括电路板作为统一的构件可供用于储能器、例如牵引电池的制造过程来使用,或者说其在制造过程中可以作为统一的构件来加工和使用。
尤其地,电路板与各单元电极连接器导电连接,其方式是:电路板的电接触部、亦即电路板接触部与对应的、尤其是相同布置的电路板接触元件彼此电连接。
附加于电路板的电集成,如所阐述的那样,电路板还可以通过机械接触元件,亦即紧固元件与承载框机械连接。
在单元电极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之间,或在相应的接触面之间,或在电路板接触元件与电路板的电接触部、亦即电路板接触部或相应的接触面之间的电接触例例如可以通过材料锁合和/或力锁合的连接,例如钎焊、熔焊等来制造,至少基于这些方式来构造。
在此所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于接触导通平面尤其应理解为如下平面,所述平面通过所配属的被构造或设置用于与另外的接触面或与接触元件进行电接触的接触面来定义。
接触导通接片例如可以实现为例如在横截面中扁平地构造的接触带,其中,其横向于纵轴线所测量的宽度,亦即横向于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到电路板接触元件的方向上的延伸部所测量的宽度小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和/或电路板接触元件的在相应的平行方向上所测量的宽度。以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路板接触元件的扩大的宽度实现,电路板接触元件可以比较简单地电接触,并且相对于电路板的电接触部,亦即相对于电路板接触部的定位比较简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接触导通接片的减小的宽度实现,接触导通接片具有充分回弹的或充分弹性回弹的特性,通过该特性例如可以实现对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进行充分的补偿。
在各设计方案中,接触导通接片可以在其纵向方向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尤其是彼此相反的拱曲部或弯曲部,并且例如可以具有成波浪形的和/或回纹状的走向。接触导通接片尤其可以这样构造,使得电路板接触元件在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的情况下能相对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以弹性回弹的方式运动和/或扭转,以便尤其可以来补偿相对运动和/或(尺寸)公差。
尤其表明,通过提出的接触导通接片的接片部段,一方面可以实现电路板接触元件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上的弹性回弹的电接合,从而在相应的储能器在运行和/或装配时可能出现的机械的拉紧应力、夹紧应力和/或扭转应力可以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如下面仍将进一步更详细说明的那样,接片部段还可以被用于经由电路板接触元件支撑和/或定位要接触导通的电路板,其中,接片部段例如可以构造为止挡部类型和/或用于电路板的靠置部。
在此表明,通过建议的构造,一方面可以实现相应的储能器的可靠运行,而另一方面至少在接触导通系统的要装配和要接触的电路板方面可以实现简单的装配。尤其地,在此要指出的是,在于此建议的接触导通系统中,可以比较简单地集成所配属的控制和/或监控电路板,即,具有在其上实现有控制和/或监控电子器件的电路板。在已经制成的接触导通系统中,电路板尤其可以在电接合和/或机械接合方面是集成的组成部件,使得能以比较简单的方式执行将整个接触导通系统装配在储能器单元上。
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电路板接触元件板状地构造,其中,电路板接触元件例如可以具有平面的、面式的或弯曲的、尤其是锥形的几何机构或形状。在变型方案中,电路板接触元件可以具有矩形的、正方形的或椭圆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或底面。
在各设计方案中,电路板接触元件、尤其是电路板接触元件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可以至少部分地或区段式地尤其以预定的间距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间隔开。
电路板接触元件的至少一个区段可以这样构造和布置,使得其尤其以预定的间距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间隔开。
尤其地,电路板接触元件可以这样构造和设立,使得其基本上平行于、尤其完全平行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地定向或放置。例如,电路板接触元件可以处于与能量单元的单元电极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间隔开、尤其在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的法向方向上间隔开的高度上。
通过接触导通平面的合适的布置和构造,也可以实现比较紧凑的结构方式。例如,在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有充分的预定间距的情况下,位于电路板上的电子结构元件布置在朝向电路板接触元件的那一侧上,使得结构元件布置在构造于电路板与储能器单元之间的间隙中,并且从外部来看可以被电路板遮盖。
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电路板接触元件和接触导通接片(至少其主要部分)构造在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背离的那一侧上,或在该侧的方向上延伸。在完成装配的储能器中(例如以牵引电池的形式)提到的那一侧例如可以构造成上侧,其中,电路板接触元件可以这样构造,使得要接触导通的和要装配的电路板放置在上侧上。尤其地,以这样的布置方案可以实现比较简单的制造,其方式是:例如电路板从上侧置于例如定位在保持框中的电路板接触元件上并且与之连接,而接触导通系统以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放置在下侧上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置于储能器单元的单元电极上。
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电路板接触元件和接触导通接片,或者接触导通接片和/或电路板接触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图中、即在关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的俯视图中来看,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之外延伸。换言之意为,在关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的投影中来看,接触导通接片和/或电路板接触元件万不得已时部分地(在各设计方案中完全没有)重叠。尤其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可以实现的是,要连接到电路板接触元件上或要与电路板接触元件连接的电路板在侧面方向上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相距足够远,使得各自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能良好接近地布置,以便例如在相应的熔焊或钎焊过程中比较简单地将它们与所配属的单元电极连接,和/或以便在钎焊和/或熔焊过程中保护电路板,以防有害的在连接过程中出现的热负荷。
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接触导通接片和与之连接的电路板接触元件在横向于、尤其是垂直于两个相邻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连接线的方向上、尤其是在横向或垂直于相应的单元电极连接器的两个相邻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面重心的连接线的方向上延伸。接触导通接片的定向和与之在端侧连接的电路板接触元件的或从接触导通接片端侧上延伸的电路板接触元件的定向,在横向于提到的连接线的方向上(例如要连接的单元电极可以沿着该连接线或平行于该连接线布置),尤其可以实现接触导通系统的有利构造。此外,通过提出的布置例如可以避免的是,在(例如通过钎焊或熔焊)建立电连接时,向相邻的接触元件或已制成的电接触部过度地施加热能。
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接触导通接片与相应的单元电极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一体式地构造。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接触导通接片可以与相应的电路板接触元件一体式地构造。尤其地,相应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或单元电极连接器、分别配属的接触导通接片以及相应的电路板接触元件以一体式的、尤其是集成式的构造类型来实施。例如,提到的三个部件,即,接触导通接片、电路板接触元件和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可以由扁平产品、尤其是板材,以一体式的结构方式来制成,例如冲压出。
接触导通接片的形状、尤其是倾斜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延伸的接片区段的走向,和/或单元电极连接器的最终形状例如可以在改型步骤中制成或产生。
通过单元电极连接器的一体式的构造形式,尤其可以降低相应需要的和要建立的电连接(例如钎焊连接或熔焊连接)的数量,由此例如可以减小制造耗费并且改善接触导通系统的功能可靠性。
在各设计方案中,接触导通接片可以包括或具有两个或更多、即至少两个倾斜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的、例如大致彼此平行的定向或延伸的接片部段。所述两个接片部段可以在垂直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的截面中例如具有或构造出U型轮廓,或者是这样的组成部分。在U型轮廓的情况下,轮廓的底部例如可以笔直或弯曲、尤其成波浪形地构造。倾斜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延伸的接片部段例如可以构造为U型轮廓的腿,并且可以经由笔直的或弯曲、尤其成波浪形的底部彼此连接。接触导通接片的这样的几何结构尤其有利于对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的充分补偿,所述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可能在已装配状态中在使用相应储能器期间出现在电路板接触元件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之间。
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接触导通接片例如可以成波浪形地构造,其具有例如至少一个波峰和/或波谷。
接片部段可以基本上S型地构造,或可以具有相应的S型区段,或可以是这样的S型部段的组成部分。
尤其地,以接触导通接片的上述设计方案,但也以在此说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能以有利的方式对例如可能在多个维度均匀出现的机械应力、例如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进行补偿,使得机械的负荷和影响可以由在单元电极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之间的和/或在电路板接触元件与电路板的接触元件之间,即在电路板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之间构造出的电连接,例如钎焊连接或熔焊连接,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进行补偿或均衡或阻挡。
在各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接片部段尤其在垂直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的截面中具有基本上笔直的走向,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接片部段可以是接触导通接片的S型弯曲或成波浪形的接片区段的组成部分。例如,接片部段在两侧的纵向侧端部上与沿相反方向弯曲的过渡区段连接。相应地构造的接触导通接片尤其在补偿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的方面被证实为特别有利的。
在各设计方案中,接触导通系统这样来构造,使得在分别一体式的构造形式中,接触导通系统的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的,可选或优选为所有单元电极连接器的两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尤其是两个相邻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经由被构造用于均衡单元电极连接器的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的波浪形区段彼此连接。换而言之,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之间的过渡部可以成波浪形地以至少一个波浪形部来构造。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优选所有单元电极连接器可以这样设立,即,其在一体式的构造形式中分别具有两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和一个将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连接的波浪形区段。
在各设计方案中,波浪形区段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波峰和/或波谷。在各设计方案中,波浪形区段可以这样形成,即,其基本上完全构造在单元电极连接器的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背离的那一侧上。尤其以这种方式可以将单元电极连接器无阻碍地安放到单元电极上并且与之连接。
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的、优选地所有单元电极连接器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或对应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置于共同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中。换而言之,单元电极接触元件这样构造,即,它们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亦即与单元电极电连接的那些面,基本上处于一个平面中,即,共平面设置。
当接触导通系统的所有的将例如两个单元电极彼此串联连接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具有相同的几何结构时,尤其可以实现在此提出的布置方案。
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至少两个电路板接触元件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亦即尤其是电路板接触元件的可以与电路板的对应电接触面导电连接的电接触面处于一个共同的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中。
尤其地,所有电路板接触元件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可以处于一个共同的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中。以这种方式,例如可以实现电路板的比较简单的接合和接触导通。
在各设计方案中,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和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或对应的面可以完全彼此平行地延伸。通过接触导通平面彼此的尤其如所述那样构造的布置方案尤其可以实现在建立要彼此接触导通的面之间的电接触方面的优点。
在各设计方案中,接触导通系统可以这样构造,即,接片部段具有尤其背离相应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止挡面,该止挡面用于贴靠与电路板接触元件连接的电路板、例如电路板的侧边缘,或贴靠电路板的保持框或接触导通系统的其他部件。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接片部段可以作为装配辅助件和/或作为定位和/或保持元件或定位和/或保持辅助件来使用,其中,同时可以实现对机械的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进行令人满意的均衡。
在各设计方案中,接片部段至少在背离相应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那一侧上包括至少一个卡锁元件,该卡锁元件用于卡锁与电路板接触元件连接的电路板。卡锁元件例如可以这样构造和设立,即,其卡锁作用在平行于接片部段的方向上实现。因此,接片部段可以作为装配辅助件来使用和/或被用于紧固电路板。卡锁作用或卡锁元件例如可以这样来构造,即,朝向电路板接触元件的方向挤压电路板、准确地说电路板的电接触元件。
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电路板接触元件和/或接片部段被设立和构造为用于与电路板接触元件连接的电路板或上述电路板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元件。尤其地,提到的组成部分可以被用于定位和/或保持电路板。
在各设计方案中,单元电极连接器多层地构造,并且例如包括至少两个、尤其是基本上平行的或平行定向的材料层。相应地,单元电极连接器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可以多层地构造,并且相应地包括至少两个材料层。材料层例如可以直接地彼此贴靠。
在尤其是具有单元电极连接器或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多层构造设计方案中,接触导通接片例如可以一体式地与如下材料层连接,所述材料层在单元电极连接器的按规定的电连接中直接与储能器单元的单元电极连接。尤其地,接触导通接片可以构造在如下材料层上,所述材料层直接靠置在单元电极的接触面上。相应的材料层例如可以包括或定义出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
通过接触导通接片在直接与单元电极连接的材料层上的构造形式可以实现的是,可以可靠地检测相应的单元电极的或彼此连接的单元电极的运行参数。
尤其可以使用多层构造,以便实现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同时的例如高的耐受电压强度和耐受电流强度的情况下的分别所需的弯曲能力和/或扭转能力。多层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例如可以在用于在例如直至400V的高压范围内的储能器的接触导通系统中使用。这样的储能器例如能在用于牵引电池和类似装置的电动汽车领域中使用。
单元电极连接器例如可以由铜、铝、合金(尤其是提到的金属合金)或包括多种导体材料的复合材料制成。只要需要,单元电极连接器就可以至少在电接触面上进行涂层,例如用以改善钎焊连接和/或熔焊连接的持久性和/或质量和/或抗老化程度。
在接触导通系统的设计方案中,接触导通系统还可以包括承载框,在该承载框上机械紧固有所述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并且必要时还有电路板。
承载框例如可以由塑料材料或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制成,并且例如可以包括外框和内框,它们具有例如格栅状布置的接片和类似物,用以装配单元电极连接器和/或电路板。
在各设计方案中,单元电极连接器可以包括被构造用于与承载框紧固的紧固部件。紧固部件例如可以被构造用于与承载框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
紧固部件可以与单元电极连接器和/或单元电极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一体式地构造。
紧固部件可以构造为单元电极连接器的、尤其是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集成的组成部分。在变型方案中,单元电极连接器的其中每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紧固部件或紧固元件。
在各设计方案中,紧固部件或紧固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尤其垂直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或垂直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定向的贯通孔。借助贯通孔,单元电极连接器例如可以通过铆接和/或填缝,尤其在由塑料制成承载框的情况下与承载框连接。
贯通孔或紧固部件例如可以构造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中,尤其构造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朝向接触导通接片的侧边缘或角边缘上或附近。
优选地,紧固部件、尤其是贯通孔这样布置,使得紧固部件在接触导通接片和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过渡区域中具有预定的(尤其在接触导通接片的纵向延伸尺寸的方向上来看)侧面的与过渡区域的间距,从而尽管有紧固部件但是也可以实现对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来说充分的机械稳定性,和/或尽管有紧固部件也可以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与接触导通接片之间实现有利的过渡电阻。
在各设计方案中,单元电极连接器在背离紧固部件、尤其是贯通孔的那一侧或侧边缘上可以借助至少一个构造在承载框上的卡锁元件、例如卡锁板或卡锁槽来嵌接。以这种方式,单元电极接触元件例如能以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装配,其方式是:单元电极接触元件首先置入到卡锁元件中,并且随后借助紧固部件与承载框固定地、尤其集成式地连接。
在各设计方案中,承载框针对至少一个电路板接触元件、优选针对每个电路板接触元件具有支撑元件、亦即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支撑元件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在承载元件沿已装配的电路板接触元件的方向凸起,并且就此而言可以作为用于电路板接触元件和必要时在其上装配的电路板的一类靠置部起作用。
尤其地,一个或所述支撑元件可以这样来构造并且电路板接触元件可以这样来定向和定位,即,电路板接触元件以与电路板接触元件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背离的那一侧支撑或靠置在支撑元件上。
例如,电路板接触元件在装配状态中能以朝向承载框的面支撑在一个支撑元件或所述支撑元件上,其中,电路板接触导通面可以布置或构造在背离承载框的那一侧上。
尤其在具有支撑元件的设计方案中可以实现的是,单元电极连接器首先装配在承载框上,并且随后安置在电路板上,从而电路板的电接触面靠置在电路板接触导通面上并且与之电接触。在所描述的设计方案中,例如可以针对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和电路板在承载框上的装配实现统一的装配方向,例如平行于由承载框确定的面的法向方向。
在接触导通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接触导通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列,所述元电极连接器列分别具有多个平行于接触导通系统的纵轴线依次地布置的单元电极连接器。单元电极连接器列的单元电极连接器例如可以这样定向,使得单元电极连接器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的连接线分别平行于单元电极连接器列的纵轴线地、尤其平行于接触导通系统的纵轴线地定向。尤其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例如车辆牵引电池的多个储能器单元可以是串联的。
在各设计方案中,单元电极连接器列的单元电极连接器这样定向,使得由接触导通接片和电路板接触元件形成的单元横向于、尤其垂直于单元电极连接器列的纵轴线和/或接触导通系统的纵轴线地延伸。
在各设计方案中,单元电极连接器列例如可以成对地构造,其中,每个成对单元电极连接器列例如可以配属有控制和/或监控电路板。例如,单元电极连接器列对的单元电极连接器例如可以这样定向,使得其中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列的电路板接触元件朝向相应另外的单元电极连接器列的电路板接触元件。尤其在电路板接触元件的这样的布置和定向中,电路板可以布置在单元电极连接器列对的单元电极连接器列之间。在提到的设计方案中,尤其在机械构造和电接触方面可以实现比较紧凑的结构方式。
如已阐述的那样,在各设计方案中,接触导通系统还可以具有例如带有控制和/或监控电子器件的电路板。电路板例如可以包括多个电接触部,亦即多个在电路板基体上安装的或存在的接触部,它们被设置用于与单元电极连接器的电路板接触元件电连接。在此,电路板的相应的电接触部的数量可以等于单元电极连接器的电路板接触元件的数量,其中,针对每个电路板接触元件优选设置恰好一个在电路板上的电接触部,亦即恰好一个电路板接触部。电路板的每个相应的电接触部优选与电路板接触元件直接地导电连接,优选借助材料锁合连接、尤其是钎焊连接直接地导电连接。
如已说明的那样,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电路板平行于单元电极连接器列和/或接触导通系统的的纵轴线地延伸。电路板例如可以基本上在单元电极连接器列的纵向延伸尺寸上延伸。此外,电路板可以布置或定位在两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列之间,尤其完全在它们之间,其中,朝向电路板的电路板接触元件与电路板的对应电接触部电接触。电路板的接触部,亦即在本发明的意义下是电路板接触部可以在电路板的边缘侧(例如在电路板的纵向方向上)依次地(例如呈一列地)布置。尤其地,这样的设计方案尤其可以实现接触导通系统的紧凑的、例如扁平构造的结构。
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电路板以至少一个纵向侧的边缘止挡到相应的接触导通接片的接片部段上,和/或电路板借助与电路板接触元件连接的电接触部至少部分地支撑在单元电极连接器的电路板接触元件上。
尤其当接片部段被用作止挡面和/或电路板接触元件除了其电接触功能之外也被用作针对电路板的靠置部时,可以实现机械上比较稳定的结构,其中,通过将电路板定位在止挡面上和靠置部上也可以实现在装配方面的优点。
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在接触导通系统的纵向侧的端部上构造或存在至少一个电接口。所述接口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插接接触元件,例如用以建立功率侧的连接或用以与(例如电路板的)电子的控制和/或监控电路进行连接。
相应地,所述至少一个接口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功率和/或控制端子,其中,接口可以这样构造,使得通过接口定义的、通向与对应插接接触元件的导电连接的插接方向平行于接触导通系统的纵轴线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例如根据权利要求10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储能器,尤其是用于电动车辆、例如电动汽车的牵引电池。
提出的储能器包括多个储能器单元,储能器单元例如或优选可以是电化学存储单元,尤其是二次电池存储单元。储能器单元分别包括极性相反的单元电极。
储能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在此所描述的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之一的接触导通系统,其中,至少一部分储能器单元的单元电极借助接触导通系统的单元电极连接器电联接、尤其是串联。
例如,n个具有接触导通系统的存储单元可以在使用n-1个单元电极连接器的情况下彼此连接,其中,n是大于1的自然数。根据具体的实例,16个存储单元可以利用15个单元电极连接器串联。储能单元的未利用单元电极连接器连接的、在电路技术上在端部部位的单元电极例如可以作为功率端子来使用或被用于功率端子,或与相应的功率端子连接。
在储能器的设计方案中,与接触导通系统联接的单元电极的电接触面可以处于一个共同的接触导通平面中。此外,在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电路板接触元件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处于一个共同的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中。尤其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单元电极的接触导通平面例如可以完全平行于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地放置,其中,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例如在单元电极的单元电极法向的方向上尤其能以预定的间距与单元电极的接触导通平面间隔开地放置。
尤其前述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储能器的比较简单的组装,或允许单元电极和电路板接触部的比较简单的电接触导通。
在接触导通系统和储能器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被设置用于将多个、尤其是两个单元电极串联起来的所有单元电极连接器具有相同的几何结构。因此尤其可以实现的是,为了制造接触导通系统而使用在本发明的意义下的唯一类型的单元电极连接器,从而尤其在制造和装配上可以实现时间和成本优势。
总而言之,在这此提出的接触导通系统和提出的储能器以及它们的设计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储能器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而构造的接触导通系统;
图2以部分剖开的视图示出图1的储能器的局部图;
图3以俯视图示出图1的接触导通系统;
图4以主视图示出图1的接触导通系统;
图5示出单元电极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6示出图5的单元电极连接器的侧视图;以及
图7示出沿着图3的线A-A的部分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储能器1的实施例,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而构造的接触导通系统2。
储能器1包括容纳在壳体3中的储能器单元4,储能器单元的位置和定位在图1中通过虚线来说明。
如在图2中可看到的那样,每个储能器单元4包括两个极性相反的单元电极5。储能器单元4如此地布置,使得两列单元电极分别以交替的极性存在。一列的极性相反的相邻单元电极成对地各通过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6连接,例如这样连接,使得所附属的储能器单元4电串联,并且储能器单元4的在连接技术上在端部部位的单元电极可以接触导通以用于功率提取或功率获取。
在图2中示出的端侧的单元电极5.1上存在电压端子7,经由该电压端子,电接触储能器1可以为了功率提取或充电而电接触导通。
如尤其在图1中以及也在图3中可看到的那样,接触导通系统2具有承载框8,接触导通系统2的基本上所有的部件都装配在该承载框处或在其上。
承载框8撑紧基本上矩形的外框,基本上所有的部件和构件都装配在该外框内部。
内框和/或对应的连接和/或紧固接片或者对应的连接和/或紧固横梁可以在外框内部延伸,在它们上例如可以紧固或固定有单元电极连接器6。
如尤其由图1和图3可得知的那样,单元电极5并且相应单元电极连接器6沿着两条平行线布置,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于接触导通系统2的纵轴线A延伸。尤其地,在接触导通系统2的两个纵向侧上分别构造有单元电极连接器列,它们在图3中通过附图标记9.1和9.2来标记。
在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之间,居中地布置有电路板10,电路板的电联接接触部与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在下文仍将详细描述的接触元件11、更确切地说是电路板接触元件相连接。
电路板10例如可以包括电子电路或电子部件,它们用于控制(例如充电控制)、充电监控或者通常用于监控储能器1的运行、尤其是用于监控储能器1的运行参数、尤其是储能器单元4的运行参数。
在直接相邻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6之间,分别可以构造有绝缘和保持接片12,它们可以是承载框8的组成部分。
接触导通系统2在前侧端部上具有电接口13,该接口例如可以至少部分地与电路板10集成地构造。接口13例如可以包括正电压端子14.1和负电压端子14.2,它们可以经由相应的线路与相应的正或负电压端子7相连接。如从图3中可得知的那样,接口13可以从承载框8伸出或通过前侧的凸起部在承载框8上形成,或者基本上与前侧齐平。
如例如由图4可得知的那样,在电压端子14之间,接口13还可以包括附加的插接或连接部件,其例如可以与电路板10的电子部件相连接,用以提供信号端子。
图5示出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透视图。如已说明地那样,单元电极连接器6设计为将例如相邻的储能器单元4的两个当前极性相反的单元电极5彼此电连接。
单元电极连接器6包括两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它们在当前情况下扁平地以矩形基本形状来构造。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在示出的实例中通过补偿结构16相连接,该补偿结构当前以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上隆起的、一维弯曲的波浪形部为形式。波浪形部16和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在当前情况下通过两个平行的材料层17.1和17.2构造,其中,每个所述材料层17都构造为一体式的构件或一体式的部件。
波浪形部或补偿结构16在本实例中用于补偿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它们在单元电极连接器6与相应的单元电极5连接之后在运行和使用储能器1时可能出现。
补偿结构16能以另外如在附图中所示那样形成,并且例如具有多个波浪形部,其中表明,尤其在用于电动车辆的牵引电池中可以可靠地使用如下的单元电极连接器6,其具有带有仅一个唯一的波浪形部的补偿结构16。
单元电极连接器6还包括被设立和构造用于接触导通电子电路的电路板接触元件18,该电子电路在当前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在电路板上实现。电路板接触元件18经由接触导通接片19与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导电连接。
接触导通接片19包括至少一个倾斜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延伸的接片部段20。
当前,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通过构造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6的背离波浪形部16的(下)侧上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21来定义,其中,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和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21例如可以基本上是彼此共面地放置。
电路板接触元件18在当前实例中板形地以方形底面构造,其中,也可以想到其他形状,尤其是带有任意底面形状的单次弯曲和两次弯曲的面。
优选地,电路板接触元件18还具有平行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测量的宽度,该宽度大于接触导通接片19的对应宽度,接触导通接片如在附图实例中那样能以弯曲和/或成波浪形的结构带状地构造。尤其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路板接触元件18的扩大的宽度实现的是,可以相对简单地建立在电路板的电接触部与电路板接触元件18之间的电接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接触导通接片19的减小的宽度得到充分回弹的、尤其是充分弹性回弹的结构,该结构例如可以实现对在电路板10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6之间的压应力、拉应力和/或扭应力进行充分补偿。
电路板接触元件18具有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其这样来设立,使得其可以与电路板10的对应电接触部、亦即与对应电路板接触部电连接,例如是借助钎焊、熔焊和/或通过机械连接电连接。在当前实例中,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处于一个共同的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P中,其以预定的间距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间隔开。
在附图的实例中,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背离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21,亦即,它们的法向向量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指向。
在当前的实例中,电路板接触元件18、尤其是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尤其以预定的间距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间隔开,这在图1至4都可明显看到,其中,电路板接触元件18当前基本上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平行地定向。在图1的视图中得出,通过相应地选择上文提到的间距能以合适的方式调整在储能器单元4与电路板10的朝向储能器单元4的那一侧之间的间隙,使得在间隙中有足以用于容纳在电路板上的电子构件的空间。
此外提到的是,如在当前的实例中那样,基本上全部存在于电路板10上的构件构造在朝向储能器单元4的那一侧上,从而通过电路板背侧至少可以得到针对该构件的机械保护。
如在所示实例中那样,电路板10的要与电路板接触元件18连接的电接触部布置于在装配状态中朝向储能器单元4的电路板侧上,从而可以实现电路板10在电路板接触元件18和承载框8上的比较简单的接触导通和定位。
在附图的实例中,电路板接触元件18和接触导通接片19构造在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21背离的那一侧上,从而即使在比较低地构建的单元电极上也可以实现单元电极连接器6与单元电极5的舒适的接合。
如尤其由图6可看到的那样,电路板接触元件18和接触导通接片19以俯视图来看完全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之外延伸,从而可提供足以用于将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装配在单元电极5上的空间,并且电路板10与单元电极5足够远地间隔开,以便避免在连接过程中可能的有害影响,像例如热输入等。
然而在各设计方案中,例如视单元电极5的实施方案和布置方案而定地也可以规定,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与接触导通接片19和/或电路板接触元件18之间存在或多或少较大的重叠部。
如例如由图6可看到的那样,接片部段20和此外还有另外的接片元件20.1倾斜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地延伸,其中,接片纵轴线S相对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的法向向量N倾斜了一个锐角α,例如小于45度或小于30度。另外的接片元件20.1可以相对于法向向量N相应地或以另外的角度倾斜。
以俯视图来看,如在示出的实例中那样,电路板接触元件18和接触导通接片19基本上垂直于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侧边缘地延伸,其中,侧边缘垂直于波浪形部16地延伸,亦即在当前情况下平行于两个相邻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连接线L,或平行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或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21的面重心的连接线L(参见图5)。
如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那样,当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多个平行列存在有处于中间的电路板10时,尤其关于电路板接触元件18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相对位置或者说角度α的上述几何形状尤其是有利的。
如在当前实施例中那样,接触导通接片19可以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一体式地构造并且还可以与各自的电路板接触元件18一体式地构造。例如,这样的单元电极连接器6例如可以通过冲压制成为由扁平产品构成的一体式构件,其中,根据接片部段20的分别期望的形状和倾斜定向可以在改型步骤中对接触导通接片19进行改型。
如在附图的实施例中所示那样,接触导通接片19可以包括两个倾斜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延伸的、例如大致彼此平行定向的接片部段,其中,除了已提到的接片部段20以外,还可以存在另外的接片部段20.1。
两个接片部段20、20.1经由当前弯曲地构造的连接元件彼此连接并且构造出整体大致U型的结构,该结构一方面充分稳固并且另一方面被证实为有利于补偿在电路板接触元件18与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之间的压应力、拉应力和/或扭应力或压负荷、拉负荷和/或扭负荷。
接触导通接片19的弯曲也能以不同于附图中所示那样来构造。但是,尤其对于电动车辆的牵引电池来说,接触导通接片19的走向在装配、机械负荷的尽可能的补偿方面和在制造方面被证实为特别有利的,尤其在接片部段20和必要时另外的接片部段20.1具有基本上笔直的走向时的设计方案中,经由在之间布置的连接元件构造出U型结构。接片部段20、20.1可以是S型弯曲的接片部段的组成部分。
图7示出沿着图3的线A-A的部分横截面视图。由图1至图7的综观得出,单元电极连接器6借助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支撑和紧固在承载框8上。
尤其地,单元电极连接器6可以在朝向接触导通接片19的侧边缘上卡入到承载框8的卡锁元件23、例如卡锁槽中,并且在背离接触导通接片的侧边缘上例如借助两个设置在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中的贯通孔24在使用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连接的情况下与承载框8连接。贯通孔24例如可以被用于建立通过热填缝25产生的形锁合和力锁合的连接。电路板10同样可以经由合适的连接以紧固在承载框8上。
如由图7可看到的那样,承载框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支撑元件26.1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支撑元件26.2,其中,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可以支撑在第二支撑元件26.2上,例如支撑在背离卡锁元件23的那一侧上。电路板接触元件18可以在背离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的那一侧上支撑在第一支撑元件26.1上,其中,第一支撑元件26.1因此可以用作针对电路板接触元件18的靠置部并且必要时针对在图7的视图中来看在其上放置的电路板10的靠置部。
承载框8还可以具有合适的止挡和定位元件27或止挡和定位凸起,电路板10在垂直于单元电极连接器9.1或9.2的方向上可以止挡在该止挡和定位元件或该止挡和定位凸起上,使得可以实现电路板10相对于承载框8的合适定位。
备选或附加地,接片部段20可以具有例如背离相应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止挡面28,所述止挡面例如在电路板10的制造、装配和/或定位的范围内例如用于在垂直于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的方向上止挡电路板10或另外的部件。
接片部段20和/或止挡和定位元件27还可以包括用于锁定电路板10或其他部件的卡锁元件。
如尤其由图7的视图也可看到的那样,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多层地构造并且在本发明中包括两个材料层,其中,接触导通接片19与如下材料层29一体式地连接,所述材料层在按规定的装配中与单元电极5相连接,亦即,所述材料层包括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21,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能以该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21直接地与各个单元电极5连接。
总而言之,通过在此提出的接触导通系统和提出的储能器可以解决本发明的技术任务。
附图标记列表
1 储能器
2 接触导通系统
3 壳体
4 储能器单元
5、5.1 单元电极
6 单元电极连接器
7 电压端子
8 承载框
9.1、9.2 单元电极连接器列
10 电路板
11 接触元件
12 保持接片
13 接口
14.1、14.2 电压端子
15 单元电极接触元件
16 补偿结构
17 材料层
18 电路板接触元件
19 接触导通接片
20 接片部段
20.1 另外的接片部段
21 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
22 电路板接触导通面
23 卡锁元件
24 贯穿孔
25 热填缝
26 支撑元件
27 止挡和定位元件
28 止挡面
29 材料层
A 纵轴线
E 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
L 连接线
N 法向向量
P 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
S 接片纵轴线
α 角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将电储能器(1)的多个储能器单元(4)进行电联接的接触导通系统(2),所述接触导通系统包括多个被构造用于分别将储能器单元(4)的至少两个单元电极(5)电联接的单元电极连接器(6),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其中,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6)中的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被构造用于接触导通电子电路(10)的电路板接触元件(18),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经由接触导通接片(19)与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中的一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导电连接,并且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包括至少一个倾斜于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延伸的接片部段(20、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导通系统(2),其中,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板状地构造,优选地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具有矩形的、正方形的或椭圆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和/或
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尤其是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的所述电路板接触导通面或一个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间隔开,和/或
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地定向,和/或
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和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构造在与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21)背离的那一侧上,和/或
以俯视图来看,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和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之外延伸,和/或
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和与之连接的电路板接触元件(18)横向于、尤其是垂直于各个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两个相邻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连接线(L)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导通系统(2),其中,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与相应的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至少一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一体式地构造,和/或
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与相应的电路板接触元件(18)一体式地构造,和/或
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包括两个倾斜于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的、优选地大致彼此平行定向的接片部段(20、20.1),优选地所述接片部段在垂直于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的截面中具有U型轮廓,尤其是所述U型轮廓具有笔直的、弯曲的或波浪形的底部,和/或
所述至少一个接片部段(20、20.1)在垂直于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的截面中具有基本上笔直的走向,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接片部段是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的S型弯曲的接片区段的组成部分,和/或
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实现为——尤其在横截面中——扁平地构造的——尤其弯曲或成波浪形的——接触带,和/或
优选地,在所述接触带的纵向方向上所测量的宽度小于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和/或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的相应所测量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接触导通系统(2),其中,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的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两个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以相应一体式构造的形式经由被构造用于均衡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拉应力和/或弯曲应力和/或扭应力的波浪形区段(16)彼此连接,所述波浪形区段具有至少一个波峰(16)和/或波谷,和/或
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面(21)处于一个共同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中,其中,至少两个电路板接触元件(18)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处于一个共同的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中,优选地,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和所述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P)完全彼此平行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接触导通系统(2),其中,所述接片部段(20、20.1)包括尤其背离相应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止挡面(28),所述止挡面用于贴靠与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连接的电路板(10)或贴靠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的其他部件,和/或
所述接片部段(20、20.1)至少在背离相应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那一侧上包括至少一个卡锁元件,所述卡锁元件用于卡锁与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连接的电路板(10),和/或
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和/或所述接片部段(20、20.1)还被构造和设立作为用于与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连接的电路板(10)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接触导通系统(2),其中,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6)、尤其是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以至少两个材料层多层地构造,
优选地,所述接触导通接片(19)一体式地与在按规定的电连接中直接与所述单元电极(5)连接的材料层(2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接触导通系统(2),其中,所述接触导通系统还包括承载框(8),所述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6)机械紧固在所述承载框上,
优选地,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6)包括被构造用于与所述承载框(8)紧固的紧固部件(24),所述紧固部件被构造用于与所述承载框(8)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其中,优选地,所述紧固部件(24)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定向的贯通孔(24),优选地,借助所述贯通孔(24),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6)通过铆接和/或填缝(25)与所述承载框(8)连接,
并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6)在背离所述紧固部件(24)、尤其是所述贯通孔(24)的那一侧借助至少一个构造在所述承载框(8)上的卡锁元件(23)来嵌接,优选地,所述承载框(8)针对至少一个电路板接触元件(18)、优选针对每个电路板接触元件(18)具有支撑元件(26),优选地,所述支撑元件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凸起(26),其中,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以与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背离的那一侧支撑在所述支撑元件(26)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接触导通系统(2),其中,所述接触导通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9.2),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列分别具有多个平行于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纵轴线(A)依次地布置的单元电极连接器(6),其中,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9.2)的各单元电极连接器(6)优选这样定向,使得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6)的单元电极接触元件(15)的连接线(L)分别平行于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列的纵轴线地、尤其平行于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的纵轴线(A)地定向,和/或
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9.2)的各单元电极连接器(6)这样定向,使得由接触导通接片(19)和电路板接触元件(19)形成的单元横向于、尤其垂直于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9.2)纵轴线(A)和/或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纵轴线(A)地延伸,
优选地,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9.2)成对地构造,并且成对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9.2)的单元电极连接器(6)这样定向,使得其中一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的电路板接触元件(18)朝向相应另一个的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2)的电路板接触元件(18),
所述电路板(10)平行于所述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9.2)和/或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的纵轴线地延伸,并且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基本上在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9.2)的整个纵向延伸尺寸上和/或平行于单元电极连接器列地延伸,和/或
还优选地,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包括具有多个电路板接触部的电路板(10),其中,优选地,电路板接触部的数量等于电路板接触元件(18)的数量,并且每个电路板接触部与一个电路板接触元件(18)直接地导电连接,优选借助材料锁合连接而直接地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10)布置在两个单元电极连接器列(9.1、9.2)之间,并且朝向所述电路板(10)的电路板接触元件(18)与对应的电路板接触部电接触导通,并且优选地,所述电路板(10)以至少一个纵向侧的边缘止挡到相应的接触导通接片(19)的接片部段(20)上,和/或优选地所述电路板(10)经由电路板接触部至少部分地支撑在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接触导通系统(2),所述接触导通系统还包括在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的纵向侧的端部上构造的至少一个电接口(13),尤其是所述接触导通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插接接触元件(14),其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电接口(13)包括至少一个功率和/或控制端子(14),
其中,还优选地,所述接口(13)这样构造,使得所述接口(13)的插接方向平行于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的纵轴线(A)地延伸。
10.一种储能器(1),尤其是用于电动车辆的牵引电池(1),所述储能器包括多个储能器单元(4)、尤其是电化学存储单元、尤其是二次电池存储单元,所述储能器分别包括极性相反的单元电极(5)并且还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接触导通系统(2),
所述储能器单元(4)中的至少一部分储能器单元的单元电极(5)借助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的单元电极连接器(6)电联接、尤其是串联,
优选地,与所述接触导通系统(2)联接的单元电极(5)的电接触面处于一个共同的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中,和/或
还优选地,所述电路板接触元件(18)的电路板接触导通面(22)处于一个共同的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P)中,
优选地,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和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P)完全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优选地,电路板接触导通平面(P)在所述单元电极(5)的单元电极法向(N)的方向上来看置于所述单元电极接触导通平面(E)上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6000843.1 | 2016-01-27 | ||
DE102016000843.1A DE102016000843A1 (de) | 2016-01-27 | 2016-01-27 | Kontaktierungssystem für Energiespeicherzellen und Energiespeich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17380A true CN107017380A (zh) | 2017-08-04 |
Family
ID=5777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23118.4A Pending CN107017380A (zh) | 2016-01-27 | 2017-01-26 | 用于储能器单元的接触导通系统和储能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214025A1 (zh) |
EP (1) | EP3200261B1 (zh) |
CN (1) | CN107017380A (zh) |
DE (1) | DE102016000843A1 (zh) |
HU (1) | HUE042609T2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63471A (zh) * | 2017-11-02 | 2018-03-30 | 联华聚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组合式电池包 |
CN109524608A (zh) * | 2017-09-20 | 2019-03-26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模块 |
CN109994697A (zh) * | 2017-12-15 | 2019-07-09 |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 电接触电子模块的至少一个电子区段的接触单元以及方法 |
CN112154551A (zh) * | 2018-05-22 | 2020-12-29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蓄能模块 |
CN115380425A (zh) * | 2020-04-21 | 2022-11-22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电蓄能器、机动车以及电蓄能器的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41215B2 (ja) * | 2017-01-20 | 2020-08-19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接続モジュール |
KR102426123B1 (ko) * | 2017-08-17 | 2022-07-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용자 발화를 처리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서버 |
DE102018002333A1 (de) * | 2018-03-21 | 2019-09-26 | Voltabox Ag | Zellpol für Fahrzeugbatteriezellen |
DE102018123956A1 (de) * | 2018-09-27 | 2020-04-02 |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 Zellkontakti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Batterie sowie Batteri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3128A (zh) * | 2011-05-27 | 2014-02-05 |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 电池连接件 |
WO2015107583A1 (ja) * | 2014-01-17 | 2015-07-23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 |
CN105144463A (zh) * | 2013-04-23 | 2015-12-09 |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 用于电化学装置的电池接触系统 |
DE102014110211A1 (de) * | 2014-07-21 | 2016-01-21 | Elringklinger Ag |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049006A (ja) * | 2010-08-27 | 2012-03-08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電流センサおよび組電池 |
DE102011106116A1 (de) * | 2011-05-30 | 2012-12-06 | Ads-Tec Gmbh | Akkublock aus prismatischen Zellen |
DE102011079895A1 (de) | 2011-07-27 | 2013-01-31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Hochvoltspeicher mit integrierter Modulsteuereinheit |
DE102011087040A1 (de) * | 2011-11-24 | 2013-05-29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Zellkontaktieranordnung für einen Energiespeicher |
DE102012005120A1 (de) | 2012-03-14 | 2013-09-19 | Diehl Metal Applications Gmbh | Verbindungssystem für eine Energiespeichereinrichtung und Energiespeichereinrichtung mit dem Verbindungssystem |
DE102013207356A1 (de) * | 2013-04-23 | 2014-10-23 | Elringklinger Ag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s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Vorrichtung und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 |
JP6394063B2 (ja) * | 2014-05-22 | 2018-09-26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組電池、蓄電装置、蓄電システム、電子機器、電動車両および電力システム |
DE102014118188A1 (de) * | 2014-12-09 | 2016-06-09 | Elringklinger Ag |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Vorrichtung |
-
2016
- 2016-01-27 DE DE102016000843.1A patent/DE102016000843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
- 2017-01-10 EP EP17000038.4A patent/EP3200261B1/de active Active
- 2017-01-10 HU HUE17000038A patent/HUE042609T2/hu unknown
- 2017-01-26 CN CN201710223118.4A patent/CN107017380A/zh active Pending
- 2017-01-27 US US15/417,492 patent/US2017021402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3128A (zh) * | 2011-05-27 | 2014-02-05 |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 电池连接件 |
CN105144463A (zh) * | 2013-04-23 | 2015-12-09 |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 用于电化学装置的电池接触系统 |
WO2015107583A1 (ja) * | 2014-01-17 | 2015-07-23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 |
DE102014110211A1 (de) * | 2014-07-21 | 2016-01-21 | Elringklinger Ag |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s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24608A (zh) * | 2017-09-20 | 2019-03-26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模块 |
CN109524608B (zh) * | 2017-09-20 | 2022-02-11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模块 |
CN107863471A (zh) * | 2017-11-02 | 2018-03-30 | 联华聚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组合式电池包 |
CN109994697A (zh) * | 2017-12-15 | 2019-07-09 |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 电接触电子模块的至少一个电子区段的接触单元以及方法 |
CN109994697B (zh) * | 2017-12-15 | 2023-04-28 |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 电接触电子模块的至少一个电子区段的接触单元以及方法 |
CN112154551A (zh) * | 2018-05-22 | 2020-12-29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蓄能模块 |
CN115380425A (zh) * | 2020-04-21 | 2022-11-22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电蓄能器、机动车以及电蓄能器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6000843A1 (de) | 2017-07-27 |
EP3200261B1 (de) | 2018-11-28 |
HUE042609T2 (hu) | 2019-07-29 |
EP3200261A1 (de) | 2017-08-02 |
US20170214025A1 (en) | 2017-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17380A (zh) | 用于储能器单元的接触导通系统和储能器 | |
US11699820B2 (en) | Battery module with bimetallic terminal busbar and adaptable connector interface | |
US20180097322A1 (en) | Flexible bus bar | |
JP5651880B2 (ja) | 緻密な構造の二次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
CN102668165B (zh) | 借助于电池连接器电联接电池组的电池的装置和具有这种电池连接器的电池组 | |
US9318734B2 (en) | Bimetal buss bar assembly | |
KR100908569B1 (ko) | 전지모듈의 제조방법 | |
CN103563128A (zh) | 电池连接件 | |
CN101596646B (zh) | 金属板材叠层的单面一步连接方法 | |
EP2330656B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US20110052969A1 (en) | Cell tab joining for battery modules | |
EP2219245A1 (en) | Secondary Battery with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 |
US20120129407A1 (en) | Power terminal | |
CN103733385A (zh) | 金属件的铆接结构及使用该铆接结构的汇流条 | |
US20130029204A1 (en) | Battery modules having interconnect members with vibration dampening portions | |
CN103999256A (zh) | 蓄能器 | |
CN102770985A (zh) | 柔性的电池连接器 | |
US10879516B2 (en) | Busbar, busbar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 |
US6773301B1 (en) | Cell strap for combining cells into a battery | |
CN104659316A (zh) | 蓄电模块及蓄电池 | |
US8623541B2 (en) | Middle and large-sized battery module having electrode terminal connecting member and insulating joint member | |
KR100873742B1 (ko) | 배터리 유닛 및 대응하는 단자 커넥터로 구성된 장치 | |
WO2013051012A2 (en) | Bimetallic busbar device for battery cell assemblies | |
CN110168770A (zh) | 具有电极引线之间的改进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用于制造所述电池模块的方法 | |
CN203950862U (zh) | 一种动力电池连接件及其动力电池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