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7278B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7278B
CN107017278B CN201610984627.4A CN201610984627A CN107017278B CN 107017278 B CN107017278 B CN 107017278B CN 201610984627 A CN201610984627 A CN 201610984627A CN 107017278 B CN107017278 B CN 1070172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barrier
display device
emitting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846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7278A (zh
Inventor
郑高恩
权炯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17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7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8Vertical spacers, e.g.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ling arrangement and the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3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1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含:第一基板,具有第一焊盘电极;第二基板,具有触摸阵列和连接至所述触摸阵列的第二焊盘电极;多个第一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相邻;和多个第二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另一个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彼此交替地耦接至所述第二阻挡件。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81811的优先权,为所有目的通过援引将该专利申请结合在此,如同在这里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是一种自发光显示装置,并且具有低功耗、快速的响应速度、高发光效率、高亮度(luminance)和宽视角。
根据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传输的方向,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可分为顶部发射型和底部发射型。底部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如下的问题:由于电路装置布置在发光层与图像显示表面之间,所以开口率(aperture ratio)恶化;而顶部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在发光层与图像显示表面之间没有布置电路装置,所以开口率得以改善。
图1是图解一种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如图1所示,在这种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薄膜晶体管T布置在第一基板1上,并且平坦化层2布置在薄膜晶体管T上,该薄膜晶体管T包含有源层(active layer)、栅极绝缘膜、栅极、层间电介质、源极和漏极。
堤部3布置在平坦化层2上,并且发光层4布置在堤部3的两侧。
滤色器5布置在第二基板6上,并且导电构件7布置在第二基板6的边缘部分处,该导电构件7将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6相连。
在前述这种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在将导电构件7附接在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6之间的工艺期间施加热和压力。在该工艺中,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6可能变形。如果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6变形,那么布置在第二基板6上的滤色器5的开放区域(openingarea)就无法与布置在第一基板1上的发光层4的开放区域相匹配,由此发生如下问题:这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和可靠性恶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一种防止图像质量和可靠性恶化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列出本发明的附加优点和特征,这些优点和特征的一部分根据下面的解释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领会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意图,如在此具体化和概括描述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含:第一基板,具有第一焊盘电极(pad electrode);第二基板,具有触摸阵列和连接至所述触摸阵列的第二焊盘电极;多个第一阻挡件(barrier),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相邻;和多个第二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另一个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彼此交替地耦接至所述第二阻挡件。
粘接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阻挡件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阻挡件之间。
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焊盘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外表面由金属材料所包围。
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一端。
导电构件包括液体类型的粘接材料和导电颗粒。
所述导电颗粒布置在所述第一阻挡件与所述第二焊盘电极之间和在所述第二阻挡件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之间。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开放区域和非开放区域,并且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布置在所述非开放区域上。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含: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焊盘电极;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具有触摸阵列和连接至所述触摸阵列的第二焊盘电极;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相邻;和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二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另一个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具有一种有槽的板的形式,并且所述第二阻挡件具有一种与所述槽相配的形式;所述第一阻挡件与所述第二阻挡件彼此相配。
粘接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阻挡件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阻挡件之间。
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焊盘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外表面由金属材料所包围。
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一端。
导电构件包括液体类型的粘接材料和导电颗粒。
所述导电颗粒布置在所述第一阻挡件与所述第二焊盘电极之间和在所述第二阻挡件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之间。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开放区域和非开放区域,并且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布置在所述非开放区域上。
应当理解,本发明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例示性的和解释性的,意在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申请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图解一种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平面图;
图3是图解沿图2的I-I’线所取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图5A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的立体图;
图5B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图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以及
图8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文件中公开的术语应理解如下。
如果上下文中没有特别定义,那么单数形式表达的术语应理解为既包括多数形式的表达也包括单数形式的表达。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分开来。因而,权利要求的范围不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而且,应理解的是,诸如“包括”或者“具有”之类的术语不排除一个或多个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件、部分或者它们的组合。应理解的是,术语“至少一个”包括与任何一项有关的所有组合。例如,“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既包括选自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的两个或者更多个元件的所有组合,也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中的每一个元件。而且,如果提到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或者上方”,那么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达到彼此接触,或者第三元件可以介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可能,将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而且,在本发明的下面的描述中,如果确定关于本发明的已知的元件和元件或者功能的详细描述会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主题模糊不清,那么将省略该详细描述。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平面图,而图3是图解沿图2的I-I’线所取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参见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AA和非显示区域NA。
显示区域AA包括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布置的多个像素P。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AA包括第一基板100、薄膜晶体管T、钝化层170、平坦化层180、第一电极190、堤部200、有机发光层210、第二电极220、包封层(encapsulationlayer)230、树脂层240、触摸阵列250、滤色器260和第二基板270。
第一基板100是示例性的,可以用作下基板。薄膜晶体管T布置在第一基板100的上方。
薄膜晶体管T包括有源层110、栅极绝缘膜120、栅极130、层间电介质140、源极150和漏极160。
有源层110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上以与栅极130重叠。有源层110可以由基于硅的半导体材料或者基于氧化物的半导体材料制成。尽管图中未示,但遮光膜(light-shieldingfilm)可以额外形成于第一基板100与有源层110之间。
栅极绝缘膜120形成于有源层110上。栅极绝缘膜120用来将有源层110与栅极130相互绝缘。栅极绝缘膜120可以由无机绝缘材料制成,但并不限于无机绝缘材料,例如是氧化硅膜(SiOX)、氮化硅膜(SiNX),或者SiOX与SiNX的多层。
栅极130形成于栅极绝缘膜120上。通过使栅极绝缘膜120介于栅极130与有源层110之间,栅极130形成为与有源层110重叠。此时,栅极130可以由单层或者多层制成,但并不限于单层或者多层,栅极130包含Mo、Al、Cr、Au、Ti、Ni、Nd和Cu的任意一种或者包含它们的合金。
层间电介质140形成于栅极130上。层间电介质140可以由与栅极绝缘膜120的材料相同的无机绝缘材料制成,但并不限于无机绝缘材料,例如是氧化硅膜(SiOX)、氮化硅膜(SiNX),或者SiOX与SiNX的多层。
源极150和漏极160形成于层间电介质140上以彼此面对。前述栅极绝缘膜120和前述层间电介质140设有第一接触孔CH1和第二接触孔CH2,其中第一接触孔CH1暴露有源层110的一个端部区域,而第二接触孔CH2暴露有源层110的另一个端部区域。此时,源极150通过第一接触孔CH1与有源层110的该一个端部区域相连接,而漏极160通过第二接触孔CH2与有源层110的该另一个端部区域相连接。
前述薄膜晶体管T的结构并不限于图示的结构,可以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结构而在薄膜晶体管T的结构中做各种修改。例如,尽管图示了顶部栅极结构,其中栅极130形成于有源层110上方,但薄膜晶体管T也可以由底部栅极结构形成,底部栅极结构中栅极130形成于有源层110下方。
钝化层170形成于薄膜晶体管T上。钝化层170用于保护薄膜晶体管T。此时,钝化层170可以由例如氧化硅(SiOX)或氮化硅(SiNX)膜之类的无机绝缘材料制成,但并不限于该无机绝缘材料。
平坦化层180形成于钝化层170上。平坦化层180用来平坦化设有薄膜晶体管T的第一基板100的上部。此时,平坦化层180可以由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之类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但并不限于该有机绝缘材料。
第一电极190形成于平坦化层180上。前述的钝化层170和前述的平坦化层180设有第三接触孔CH3,第三接触孔CH3暴露漏极160,第一电极190通过第三接触孔CH3与漏极160电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电极190与薄膜晶体管T电连接。此时,例如,每个像素P都布置第一电极190,并且第一电极190可以充当阳极电极。第一电极190可以由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制成。而且,第一电极190可以包含至少两层或者更多层,该至少两层或者更多层包括具有出色反射效率的金属材料,例如,Mo、Mo与Ti的合金MoTi、Al、Ag或APC(Ag;Pb;Cu)等。
堤部200布置在第一电极190上。此时,堤部200被布置成与第一电极190有部分重叠,由此界定像素P区域。也就是说,堤部200被布置成覆盖第一电极190的一侧同时暴露第一电极190的上表面。由于堤部200被布置成暴露第一电极190的上表面,所以可以得到显示图像的区域。堤部200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树脂和BCB之类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但并不限于该有机绝缘材料。
有机发光层210布置在第一电极190上。有机发光层210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射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有机发光层210可以被修改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类型。
第二电极220布置在有机发光层210上。此时,如果第一电极190充当阳极电极,那么第二电极220可以充当阴极电极。由于第二电极220形成在发光区域上,所以第二电极220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包封层230布置在整个第二电极220上。包封层230可以防止水渗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此时,可以将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材料用于包封层230。
树脂层240包括第一树脂层240a、第二树脂层240b和第三树脂层240c,第一树脂层240a布置在基于导电构件350的显示区域AA的方向上,第二树脂层240b和第三树脂层240c布置在基于导电构件350的非显示区域NA的方向上。之后将描述第二树脂层240b和第三树脂层240c。
第一树脂层240a布置在整个包封层230上。第一树脂层240a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以防止发生光损耗,并且增强了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的粘附力。此时,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可能出现气隙(air gap)。这种情况下,如果光从有机发光层210被反射到气隙,那么光就在第一树脂层240a内部漫射而无法被反射到第二基板270,由此可能发生亮度或者对比度恶化的问题。因此,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具有高折射率的树脂材料被填充在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由此从有机发光层210发出的光可以到达第二基板270。以此,可以防止亮度或者对比度恶化。
触摸阵列250形成为在滤色器260上被图案化。触摸阵列250包括透明沟道电极(channel electrode)(未示出)和触摸焊盘(未示出),这些透明沟道电极被形成为彼此交叉,并且触摸焊盘将信号传送给每个透明沟道电极,其中触摸焊盘可以与焊盘电极300相连接。
滤色器260布置在第二基板270上以对应于每个像素P区域。此时,滤色器260可以包含与每个像素P区域对应的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和蓝滤色器,并且用于防止颜色混合的遮光层可以被包含在这些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和蓝滤色器之中。
如果第一基板100充当下基板,那么第二基板270可以充当上基板。
非显示区域NA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外部。非显示区域NA设有用于将信号施加给显示区域AA的驱动器和多个焊盘电极,并且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A中做本领域已知的各种修改。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NA包含第一基板100、第二树脂层240b、触摸阵列250、滤色器260、第二基板270、焊盘电极300、导电构件350和阻挡件400。
此时,第一基板100、触摸阵列250、滤色器260和第二基板270从显示区域AA延伸到非显示区域NA,对它们的重复性描述将被省略。
第二树脂层240b完全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的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由此增强了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的粘附力。
在将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彼此贴合的工艺过程中,以第二树脂层240b的材料来布置第三树脂层240c,第三树脂层240c被插入在第一基板100与第二阻挡件400b之间以及在第二基板270与第一阻挡件400a之间。第三树脂层240c增强了第一基板100与第二阻挡件400b之间的以及第二基板270与第一阻挡件400a之间的粘附力。
焊盘电极300包含第一焊盘电极300a和第二焊盘电极300b。第一焊盘电极300a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上,并且第二焊盘电极300b布置在第二基板270的触摸阵列250上。
导电构件350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更详细地,导电构件350的一端与第一焊盘电极300a相连,而导电构件350的另一端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相连,由此第一焊盘电极300a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电连接。导电构件350可以是一种具有粘性的导电膜,并且包括粘接材料350a和导电颗粒350b。第一焊盘电极300a可以通过导电颗粒350b来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电连接。
阻挡件400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更具体地说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的靠外侧。此时,阻挡件400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包含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
第一阻挡件400a形成为以预定间隔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上,并且可以包含至少两个阻挡件。
第二阻挡件400b以预定间隔布置在第二基板270的触摸阵列250上并且与第一阻挡件400a相交替,并且第二阻挡件400b可以包含至少两个或者更多个阻挡件。
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在上面布置有第二树脂层240b的第二基板270与第一基板100之间彼此交替配装(fit)。此时,由于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彼此交替配装,所以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的第二树脂层240b被挤出(pushout)。因此,构成第二树脂层240b的树脂材料被配装在第一阻挡件400a与触摸阵列250之间以及第二阻挡件400b与第一基板100之间。该树脂材料包含粘接材料,由此增强了第一阻挡件400a与触摸阵列250之间的粘附力以及第二阻挡件400b与第一基板100之间的粘附力。
此外,由于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彼此交替耦接,因此固定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从而不会变形,在附接导电构件350的工艺过程中即使将热和压力施加到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也通过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而不变形。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防止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由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的变形而导致恶化。
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除了阻挡件的位置被改变以外,图4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与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相同。因此,将只描述阻挡件,而省略与图3所示的那些元件相同的元件的重复描述。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布置在导电构件350与显示区域AA之间,导电构件350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的靠外侧。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导电构件350比阻挡件400更远地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的靠外侧。此时,第一树脂层240a和第四树脂层240d布置在基于导电构件350的显示区域AA的方向上,而第二树脂层240b布置在基于导电构件350的非显示区域NA的靠外方向上。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可以布置在上面布置有第一树脂层240a的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70之间。此时,通过在将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彼此粘接的时候将树脂材料沉积在包封层230上并且将该树脂材料扩散以到达导电构件350来形成第一树脂层240a。但是,在现有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树脂材料无法在导电构件350与包封层230之间得到扩散,由此可能在导电构件350与包封层230之间产生未填充区域。如果在导电构件350与包封层230之间产生未填充区域,那么就可能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中发生断裂(crack)。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阻挡件400可以布置在导电构件350与包封层230之间以填充该未填充区域,由此可以防止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中发生断裂。
同时,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阻挡件400仅布置在导电构件350的左侧;而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阻挡件400仅布置在导电构件350的右侧。但是,阻挡件400和导电构件350并不限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导电构件350可以布置在阻挡件400之间。
由于阻挡件400固定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从而不会变形,所以在附接导电构件350的工艺过程中即使将热和压力施加到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也通过阻挡件400而不变形。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可以防止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由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的变形而导致恶化。
图5A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的立体图。
参见图5A,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400包含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彼此交替布置。此时,第一阻挡件400a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上,而第二阻挡件400b布置在第二基板270上,由此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彼此交替相配。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400以下面这样的方式固定:交替布置的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彼此相配。因此,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400可以固定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从而不会变形,由此可以防止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由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的变形而导致恶化。
图5B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的立体图。
参见图5B,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400包含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其中第二阻挡件400b被布置成与第一阻挡件400a相配。也就是说,第一阻挡件400a以一种有槽的板的形式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上,用于使第二阻挡件400b配装于其中,而第二阻挡件400b以一种与所述槽相配的形式布置在第二基板270上。同时,尽管以与第一阻挡件400a相配的形式示出第二阻挡件400b,但第一阻挡件400a也可以与第二阻挡件400b相配而不限于图示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400以下面这样的方式固定: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彼此相配。因此,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挡件400可以稳定地固定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从而不会变形,可以防止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由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的变形而导致恶化。
图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除了阻挡件的位置被改变以外,图6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与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相同。因此,将只描述阻挡件,而省略与图3所示的那些元件相同的元件的重复描述。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布置在焊盘电极300与导电构件350之间。更详细地,阻挡件400设置在第一焊盘电极300a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之间,并且阻挡件400的一个端部被布置成与第一焊盘电极300a邻接而阻挡件400的另一个端部被布置成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邻接。因此,阻挡件400的一个端部与第一焊盘电极300a电连接,而阻挡件400的另一个端部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电连接,由此第一焊盘电极300a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彼此电连接。此时,导电构件350包括具有柔性的液体类型的粘接材料,并且可以随着阻挡件400被固定而被扩散到阻挡件400的那侧。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导电构件350和阻挡件400可以防止产生未填充区域,由此可以防止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中发生断裂。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的外表面被金属材料450包围。因此,在阻挡件400被固定的时候,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第一焊盘电极300a和第二焊盘电极300b可以通过包围阻挡件400外表面的金属材料450而彼此电连接。
由于阻挡件400固定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从而不会变形,所以在附接导电构件350的工艺过程中即使将热和压力施加到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也通过阻挡件400而不变形。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可以防止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由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的变形而导致恶化。
图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除了阻挡件的形式被改变以外,图7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与根据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相同。因此,将只描述阻挡件,而省略与图6所示的那些元件相同的元件的重复描述。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外表面被金属材料450包围,并且每个阻挡件400在一端设有突起400c。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每个阻挡件400的突起400c与焊盘电极300相接触,突起400c被金属材料450包围,并且第一焊盘电极300a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电连接。由于突起400c形成在每个阻挡件400的所述端,所以即使在将第一基板100粘接到第二基板270的工艺过程中每个阻挡件400的所述端被固定成以预定间隔与焊盘电极300分隔开,形成在每个阻挡件400所述端的突起400c也可以与焊盘电极300相接触。因此,与每个阻挡件400的所述端的端面是平坦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可以更有效地与焊盘电极300直接相接触,并且第一焊盘电极300a可以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电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可以防止产生未填充区域,由此可以防止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中发生断裂。而且,由于阻挡件400固定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从而不会变形,所以在附接导电构件350的工艺过程中即使将热和压力施加到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也通过阻挡件400而不变形。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可以防止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由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的变形而导致恶化。
图8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除了将导电颗粒添加至根据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以外,图8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与根据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相同。因此,将只描述阻挡件,而省略与图6所示的那些元件相同的元件的重复描述。
参见图8,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外表面被金属材料450包围,并且布置在第一焊盘电极300a上的第一阻挡件400a和布置在第二焊盘电极300b上的第二阻挡件400b彼此交替。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布置在设有导电构件350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的非显示区域NA上。此时,导电构件350包含液体类型的粘接材料和导电颗粒350b。导电颗粒350b借助液体类型的粘接材料而具有柔性,因此导电颗粒350b布置在第一阻挡件400a与第二阻挡件400b之间。也就是说,如果第一阻挡件400a和第二阻挡件400b被固定,那么导电颗粒350b就配装在第一阻挡件400a与第二基板270之间以及在第二阻挡件400b与第一基板100之间。此时,导电颗粒350b的一侧与阻挡件400的端部相接触,而导电颗粒350b的另一侧与焊盘电极300相接触,由此第一焊盘电极300a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电连接。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可以借助导电颗粒350b更有效地与焊盘电极300直接相接触,并且第一焊盘电极300a可以与第二焊盘电极300b电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阻挡件400可以防止产生未填充区域,由此可以防止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中发生断裂。而且,由于阻挡件400固定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从而不会变形,所以在附接导电构件350的工艺过程中即使将热和压力施加到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也通过阻挡件400而不变形。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可以防止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由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70的变形而导致恶化。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阻挡件400也可以布置在于显示区域AA上布置的像素P的死区(dead area)上。死区是除了像素P的开放区域之外的非开放区域,更具体地说,是不与有机发光层210重叠的区域。因此,即使阻挡件400布置在非开放区域上,也可以不影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开口率,现有技术的问题可得以解决。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以下优点。
形成阻挡件以固定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从而不会变形,由此可以防止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和可靠性恶化。
而且,形成阻挡件以防止产生未填充区域,由此可以防止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发生断裂。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旨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及其等同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16)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含: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焊盘电极;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具有触摸阵列和连接至所述触摸阵列的第二焊盘电极;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树脂层;
多个第一阻挡件,所述多个第一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相邻,每一所述第一阻挡件通过所述树脂层与所述第二基板间隔开;和
多个第二阻挡件,所述多个第二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另一个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每一所述第二阻挡件通过所述树脂层与所述第一基板间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彼此交替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树脂层包括粘接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连接的一个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焊盘电极连接的另一个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外表面由金属材料所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含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导电构件,所述导电构件包括液体类型的粘接材料和导电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颗粒布置在所述第一阻挡件与所述第二焊盘电极之间和在所述第二阻挡件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开放区域和非开放区域,并且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布置在所述非开放区域上。
9.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含: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焊盘电极;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具有触摸阵列和连接至所述触摸阵列的第二焊盘电极;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树脂层;
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相邻,所述第一阻挡件通过所述树脂层与所述第二基板间隔开;和
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二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另一个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所述第二阻挡件通过所述树脂层与所述第一基板间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具有一种有槽的板的形式,并且所述第二阻挡件具有一种与所述槽相配的形式;所述第一阻挡件与所述第二阻挡件彼此相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树脂层包括粘接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连接的一个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焊盘电极连接的另一个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外表面由金属材料所包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的一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含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导电构件,所述导电构件包括液体类型的粘接材料和导电颗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颗粒布置在所述第一阻挡件与所述第二焊盘电极之间和在所述第二阻挡件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极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开放区域和非开放区域,并且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布置在所述非开放区域上。
CN201610984627.4A 2015-12-18 2016-11-09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0172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81811A KR101765103B1 (ko) 2015-12-18 2015-12-18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15-0181811 2015-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7278A CN107017278A (zh) 2017-08-04
CN107017278B true CN107017278B (zh) 2020-12-11

Family

ID=59066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4627.4A Active CN107017278B (zh) 2015-12-18 2016-11-09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2067B2 (zh)
KR (1) KR101765103B1 (zh)
CN (1) CN1070172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27434B2 (en) * 2016-07-25 2020-07-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organic material overflow
KR102326221B1 (ko) * 2017-07-31 2021-11-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658388B (zh) * 2017-09-27 2020-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414940B1 (ko) 2017-10-31 2022-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408164B1 (ko) * 2017-10-31 2022-06-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9768185A (zh) * 2019-02-27 2019-05-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4483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制造该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03855105A (zh) * 2012-12-06 2014-06-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环境敏感电子元件封装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04097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触摸面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54644B1 (ko) * 2006-06-30 2013-04-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0876107B1 (ko) * 2007-08-17 2008-12-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웨이퍼 레벨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342176B2 (en) * 2008-07-21 2016-05-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WI389271B (zh) * 2009-04-10 2013-03-11 Ind Tech Res Inst 環境敏感電子元件之封裝體及其封裝方法
KR101756656B1 (ko) 2010-06-25 2017-07-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내장형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
KR101822012B1 (ko) * 2010-12-07 2018-0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39954B1 (ko) * 2010-12-17 2018-03-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826898B1 (ko) * 2011-05-26 2018-03-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KR20130013515A (ko) * 2011-07-28 2013-0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552994B1 (ko) * 2012-08-31 2015-09-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469487B1 (ko) * 2012-09-18 2014-12-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450202B2 (en) * 2012-10-31 2016-09-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electronic device package having side wall barrier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4483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制造该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03855105A (zh) * 2012-12-06 2014-06-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环境敏感电子元件封装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04097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触摸面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7278A (zh) 2017-08-04
KR20170073195A (ko) 2017-06-28
KR101765103B1 (ko) 2017-08-04
US20170179422A1 (en) 2017-06-22
US10862067B2 (en)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7278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6887447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933663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3182458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US996021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KR20220070390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389626B1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890732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connection part for electronically connecting different levels of conductors
KR101787978B1 (ko) 유기 발광장치와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21127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813084A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102387859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03799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8073510A (zh) 微型led显示装置
TW201503358A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7403820B (zh) 显示设备
US1119991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US9601720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2017006177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868092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dummy and reflective regions
KR10234587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11969121A (zh) 发光显示装置
KR20190036121A (ko)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CN110854126A (zh) 发光显示装置
WO2021024722A1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