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9912B -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9912B
CN107009912B CN201710234552.2A CN201710234552A CN107009912B CN 107009912 B CN107009912 B CN 107009912B CN 201710234552 A CN201710234552 A CN 201710234552A CN 107009912 B CN107009912 B CN 107009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easured
energy consumption
battery
specific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345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9912A (zh
Inventor
严丽娟
代康伟
梁海强
李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lang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345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09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09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9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9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9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50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 B60L2260/52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drive range estimation, e.g. of estimation of available travel d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50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 B60L2260/54Energy consumption esti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根据所有变量中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有变量中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根据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根据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本发明根据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唯一确定对应的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并根据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保证续驶里程计算的准确性,减小误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车辆的续驶里程主要是依靠电池电量、单位能耗等进行计算的。而对于整车控制器而言,其开发都是基于模块化、平台化的。整车控制器适用于十几款甚至数十款车型。其中不同车型的模式定位也不一样,例如:有的只有正常模式,有的同时具备正常模式、经济模式、运动模式等。而同一款车型其配置也不一样,例如:同一款车型装配的电池、电机可能不同;同一电池供应商对应的电芯类型也可能不一样;甚至同一电池供应商、同一类型电芯,其充放电矩阵表也可能不一样。现有技术中基于续驶里程的计算是采用固定的配置,未考虑配置不同对应的单位能耗也是不同,从而导致计算不精准。若采用项目配置与策略维护一一对应的方式,其软件的版本管理工作会很繁多,相对应的测试、检验工作也同步增加,同时手动更改也容易出错,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续驶里程计算不精准且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包括:
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
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
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
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电池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
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
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包括:
变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
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优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优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优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优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
修正单元,用于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整车控制器、换挡装置、电池、电机、直流-直流变换器、动力附件、真空泵、车载充电机以及其他用电设备;其中,
所述换挡装置、所述电池、所述电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所述动力附件、所述真空泵、所述车载充电机以及所述其他用电设备均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并根据所有变量分别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和电池容量模型。根据单位能耗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电池容量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这样,根据待测车辆对应的续驶里程相关变量,唯一确定对应的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并根据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保证了续驶里程计算的准确性,减小了计算误差,并且避免了手动配置各个模型造成的误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的步骤;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的步骤;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的框图之一;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的框图之二;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包括:
步骤11,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
具体的,预设变量集合中的变量包括: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池可用能量、电池荷电状态、电池充电电流、电池放电电流、电池标称容量、电池标称能量、电池外部总电压、电池内部总电压、电池当前允许最大充电功率、电池当前允许最大放电功率、电池电量、电池充电效率、电池放电效率、电机类型、电机供应商、电机效率、电机母线电压、电机母线电流、电机额定功率、电机峰值功率、电机当前允许最大驱动扭矩、电机当前允许最大制动扭矩、热敏电阻功率、空调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器工作电流、直流-直流变换器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入端电压、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端电压、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入端电流、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端电流、车载充电机功率、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流、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流、真空泵工作电流、真空泵功率、档位信息、热敏电阻开启请求、空调开启请求和整车参数(如:整备质量和迎风面积)等。
其中,预设变量集合中包括多个子集,每一子集中包括多个变量,且不同子集中可以包括相同的变量。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为预设变量集合中的一个子集。每一种车辆对应的子集具体包括的变量类型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例如:子集1包括:档位信息、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机供应商、电机类型和空调功率;子集2包括:档位信息、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机供应商、电机类型、车载充电机功率和真空泵功率。值得说明的是,变量集合中还可以包括除上述变量之外的其他变量以及其他子集的组合形式,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步骤12,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其中所述第一类变量和所述第二类变量可以包括相同的变量。
该实施例中,若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包括: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池充电电流、电池放电电流、电池标称容量、电池外部总电压、电池内部总电压、电机类型、电机供应商、电机效率、电机母线电压、电机母线电流、热敏电阻功率、空调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器工作电流、直流-直流变换器功率、车载充电机功率、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流、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流、真空泵工作电流、真空泵功率、档位信息、热敏电阻开启请求、空调开启请求和整车参数(如:整备质量和迎风面积)。
其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包括:电机类型、电机供应商、电机效率、电机母线电压、电机母线电流、热敏电阻功率、空调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器工作电流、直流-直流变换器功率、车载充电机功率、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流、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流、真空泵工作电流、真空泵功率、档位信息、热敏电阻开启请求、空调开启请求和整车参数。根据上述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
其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包括: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池充电电流、电池放电电流、电池标称容量、电池外部总电压、电池内部总电压。根据上述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
当然,以上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所有变量中的第一类变量和所有变量中的第二类变量的具体变量类型均为举例说明,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具体的,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和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可以是离散数学模型,可以根据变量离散查表,或者根据大量数据确定的经验数据,或者除此之外的其他形式,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步骤13,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其中,单位能耗可以是根据多次实验确定的试验数据,根据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进行离散查表,确定对应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还可以是根据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经过计算确定的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电池可用容量可以是根据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以及预设的电池可用容量估算策略,进行估算得到的电池可用容量。
步骤14,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该实施例中,根据电池可用容量和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的计算值。根据预设的续驶里程估算策略对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的计算值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确定续驶里程计算值作为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值。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减少计算误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该实施例中,车辆单位能耗可以是根据多次试验测得的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测得的车辆单位能耗与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单位能耗数据表。根据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在单位能耗数据表中匹配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参见图2,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
步骤21,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
该实施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可以是通过外部接口或者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读取的具体的数值;若不能在外部接口中读取的变量值还可以设置为标定量,并对应不同的车辆可以进行适时修改。例如:第一类变量为空调功率,则对应的变量值可以是2KW,2.5KW和3KW等。
步骤22,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具体的,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建立单位能耗的计算模型,经过计算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值。例如:单位能耗的计算模型为K={K档位,K电机,K电池,KPTC,K空调,KDC-DC,K真空泵,K充电机}。其中,K表示单位能耗,K档位表示换挡装置的能耗值,K电机表示电机的能耗值,K电池表示电池的能耗值,KPTC表示热敏电阻的能耗值,K空调表示空调的能耗值,KDC-DC表示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能耗值,K真空泵表示真空泵的能耗值,K充电机表示车载充电机的能耗值。具体的根据各个能耗值在单位能耗计算中所占的比重,作为各自能耗值的加权值,计算各能耗值的加权累加值作为单位能耗。其中各个能耗值在单位能耗计算中所占的比重可以根据试验测试确定。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单位能耗的计算模型以及具体计算方法均为举例说明,具体的计算方法还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计算方法,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该实施例中,参考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对电池可用容量的影响,建立电池可用容量数据表。例如:第二变量包括空调功率以及热敏电阻总功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着空调运行以及热敏电阻的电能消耗,电池可用容量随之衰减,可以根据试验测试确定第二类变量对电池可用容量的影响。这样,根据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在电池可用容量数据表中匹配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参见图3,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的步骤,包括:
步骤31,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
该实施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可以是通过外部接口或者CAN总线读取的具体的数值;若不能在外部接口中读取的变量值还可以设置为标定量,并对应不同的车辆可以进行适时修改。例如:第一类变量为电池供应商,则对应的变量值可以是电池供应商A,电池供应商B和电池供应商C等。
步骤32,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该实施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可以包括通过CAN总线获取的电池可用容量的读数值。根据预设的电池可用容量估算策略对电池可用容量的读数值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电池可用容量的读数值作为电池可用容量。其中预设的电池可用容量估算策略可以参考电池的荷电状态、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电池的充放电电压以及电池的标称容量等确定。其中电池的荷电状态、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电池的充放电电压以及电池的标称容量等均为第二类变量中的变量值。
参见图4,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的步骤,包括:
步骤41,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
该实施例中,若所述比值采用容量标称值计算,则单位能耗应该对应选取基于容量计算的单位能耗值。若所述比值采用能量标称值计算,则对应的选取电池可用能量值进行计算,其中可用能量值为可用容量值与电压值的乘积。
步骤42,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该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续驶里程估算策略对所述比值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其中预设的续驶里程估算策略可以参考电池的充放电功率、电池的荷电状态,电池包温度、电池包单体电压等确定。此外,还可以将计算得到的续驶里程值在车辆仪表上显示,便于用户实时观察到车辆的续驶里程。
上述方案中,通过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并根据所有变量分别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和电池容量模型。根据单位能耗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电池容量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这样,根据待测车辆对应的续驶里程相关变量,唯一确定对应的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并根据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保证了续驶里程计算的准确性,减小了计算误差,并且避免了手动配置各个模型造成的误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参见图5和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包括:
变量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
具体的,预设变量集合中的变量包括: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池可用能量、电池荷电状态、电池充电电流、电池放电电流、电池标称容量、电池标称能量、电池外部总电压、电池内部总电压、电池当前允许最大充电功率、电池当前允许最大放电功率、电池电量、电池充电效率、电池放电效率、电机类型、电机供应商、电机效率、电机母线电压、电机母线电流、电机额定功率、电机峰值功率、电机当前允许最大驱动扭矩、电机当前允许最大制动扭矩、热敏电阻功率、空调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器工作电流、直流-直流变换器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入端电压、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端电压、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入端电流、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端电流、车载充电机功率、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流、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流、真空泵工作电流、真空泵功率、档位信息、热敏电阻开启请求、空调开启请求和整车参数(如:整备质量和迎风面积)等。
其中,预设变量集合中包括多个子集,每一子集中包括多个变量,且不同子集中可以包括相同的变量。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为预设变量集合中的一个子集。每一种车辆对应的子集具体包括的变量类型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例如:子集1包括:档位信息、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机供应商、电机类型和空调功率;子集2包括:档位信息、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机供应商、电机类型、车载充电机功率和真空泵功率。值得说明的是,变量集合中还可以包括除上述变量之外的其他变量以及其他子集的组合形式,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模型确定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其中所述第一类变量和所述第二类变量可以包括相同的变量。
该实施例中,若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包括: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池充电电流、电池放电电流、电池标称容量、电池外部总电压、电池内部总电压、电机类型、电机供应商、电机效率、电机母线电压、电机母线电流、热敏电阻功率、空调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器工作电流、直流-直流变换器功率、车载充电机功率、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流、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流、真空泵工作电流、真空泵功率、档位信息、热敏电阻开启请求、空调开启请求和整车参数(如:整备质量和迎风面积)。
其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包括:电机类型、电机供应商、电机效率、电机母线电压、电机母线电流、热敏电阻功率、空调功率、直流-直流变换器工作电流、直流-直流变换器功率、车载充电机功率、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压、车载充电机输入端电流、车载充电机输出端电流、真空泵工作电流、真空泵功率、档位信息、热敏电阻开启请求、空调开启请求和整车参数。根据上述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
其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包括:电池供应商、电芯类型、电池可用容量、电池充电电流、电池放电电流、电池标称容量、电池外部总电压、电池内部总电压。根据上述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
当然,以上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所有变量中的第一类变量和所有变量中的第二类变量的具体变量类型均为举例说明,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具体的,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和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可以是离散数学模型,可以根据变量离散查表,或者根据大量数据确定的经验数据,或者除此之外的其他形式,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参数确定模块530,用于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其中,单位能耗可以是根据多次实验确定的试验数据,根据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进行离散查表,确定对应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还可以是根据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经过计算确定的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电池可用容量可以是根据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以及预设的电池可用容量估算策略,进行估算得到的电池可用容量。
计算模块540,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该实施例中,根据电池可用容量和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的计算值。根据预设的续驶里程估算策略对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的计算值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确定续驶里程计算值作为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值。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减少计算误差。
其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530包括:
第一匹配单元531,用于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该实施例中,车辆单位能耗可以是根据多次试验测得的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测得的车辆单位能耗与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单位能耗数据表。根据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在单位能耗数据表中匹配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其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53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532,用于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
该实施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可以是通过外部接口或者CAN总线读取的具体的数值;若不能在外部接口中读取的变量值还可以设置为标定量,并对应不同的车辆可以进行适时修改。例如:第一类变量为空调功率,则对应的变量值可以是2KW,2.5KW和3KW等。
第一计算单元533,用于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具体的,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建立单位能耗的计算模型,经过计算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值。例如:单位能耗的计算模型为K={K档位,K电机,K电池,KPTC,K空调,KDC-DC,K真空泵,K充电机}。其中,K表示单位能耗,K档位表示换挡装置的能耗值,K电机表示电机的能耗值,K电池表示电池的能耗值,KPTC表示热敏电阻的能耗值,K空调表示空调的能耗值,KDC-DC表示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能耗值,K真空泵表示真空泵的能耗值,K充电机表示车载充电机的能耗值。具体的根据各个能耗值在单位能耗计算中所占的比重,作为各自能耗值的加权值,计算各能耗值的加权累加值作为单位能耗。其中各个能耗值在单位能耗计算中所占的比重可以根据试验测试确定。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单位能耗的计算模型以及具体计算方法均为举例说明,具体的计算方法还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计算方法,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其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530包括:
第二匹配单元534,用于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该实施例中,参考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对电池可用容量的影响,建立电池可用容量数据表。例如:第二变量包括空调功率以及热敏电阻总功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着空调运行以及热敏电阻的电能消耗,电池可用容量随之衰减,可以根据试验测试确定第二类变量对电池可用容量的影响。这样,根据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在电池可用容量数据表中匹配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其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530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535,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
该实施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可以是通过外部接口或者CAN总线读取的具体的数值;若不能在外部接口中读取的变量值还可以设置为标定量,并对应不同的车辆可以进行适时修改。例如:第一类变量为电池供应商,则对应的变量值可以是电池供应商A,电池供应商B和电池供应商C等。
处理单元536,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该实施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可以包括通过CAN总线获取的电池可用容量的读数值。根据预设的电池可用容量估算策略对电池可用容量的读数值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电池可用容量的读数值作为电池可用容量。其中预设的电池可用容量估算策略可以参考电池的荷电状态、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电池的充放电电压以及电池的标称容量等确定。其中电池的荷电状态、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电池的充放电电压以及电池的标称容量等均为第二类变量中的变量值。
其中,所述计算模块540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541,用于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
该实施例中,若所述比值采用容量标称值计算,则单位能耗应该对应选取基于容量计算的单位能耗值。若所述比值采用能量标称值计算,则对应的选取电池可用能量值进行计算,其中可用能量值为可用容量值与电压值的乘积。
修正单元542,用于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该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续驶里程估算策略对所述比值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其中预设的续驶里程估算策略可以参考电池的充放电功率、电池的荷电状态,电池包温度、电池包单体电压等确定。此外,还可以将计算得到的续驶里程值在车辆仪表上显示,便于用户实时观察到车辆的续驶里程。
上述方案中的装置通过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并根据所有变量分别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和电池容量模型。根据单位能耗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电池容量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这样,根据待测车辆对应的续驶里程相关变量,唯一确定对应的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并根据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保证了续驶里程计算的准确性,减小了计算误差,并且避免了手动配置各个模型造成的误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整车控制器701、换挡装置702、电池703、电机704、直流-直流变换器705、动力附件706、真空泵707、车载充电机708以及其他用电设备709。
其中,所述换挡装置702、所述电池703、所述电机704、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705、所述动力附件706、所述真空泵707、所述车载充电机708以及所述其他用电设备709均与所述整车控制器701连接。
其中,整车控制器701获取档位信息、与电池相关的变量、与电机相关的变量、与直流-直流变换器相关的变量、与动力附件相关的变量、与真空泵相关的变量、与车载充电机相关的变量以及与其他用电设备相关的变量。
所述整车控制器701用于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701还用于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701还用于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701还用于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701还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701还用于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上述方案中的汽车通过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并根据所有变量分别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和电池容量模型。根据单位能耗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电池容量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这样,根据待测车辆对应的续驶里程相关变量,唯一确定对应的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并根据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保证了续驶里程计算的准确性,减小了计算误差,并且避免了手动配置各个模型造成的误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
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
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
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电池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
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
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7.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
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
修正单元,用于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13.一种汽车,包括:整车控制器、换挡装置、电池、电机、直流-直流变换器、动力附件、真空泵、车载充电机以及其他用电设备;其中,所述换挡装置、所述电池、所述电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所述动力附件、所述真空泵、所述车载充电机以及所述其他用电设备均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CN201710234552.2A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107009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34552.2A CN107009912B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34552.2A CN107009912B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9912A CN107009912A (zh) 2017-08-04
CN107009912B true CN107009912B (zh) 2019-05-14

Family

ID=59445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4552.2A Active CN107009912B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099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2121B (zh) * 2017-11-01 2022-04-22 深圳市戴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绿波带的电动汽车能耗模型设计方法及其系统
CN109740213B (zh) * 2018-12-24 2023-09-05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能耗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09308B (zh) * 2019-05-31 2022-06-1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11301172B (zh) * 2020-02-12 2022-05-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续驶里程的估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00943A (zh) * 2020-03-16 2021-09-1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估算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1483322B (zh) * 2020-04-27 2021-10-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剩余里程确定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2829591B (zh) * 2021-02-23 2022-05-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多因素影响下的纯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计算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584A (zh) * 2008-12-09 2010-06-23 易维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电池组信息即时计算方法及用该方法的电动车辆
CN103660984A (zh) * 2013-11-26 2014-03-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远程数据传输的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装置及方法
CN104684751A (zh) * 2012-10-02 2015-06-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可续航距离运算装置以及可续航距离运算方法
CN105235543A (zh) * 2015-10-27 2016-01-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0448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6427579A (zh) * 2016-07-25 2017-02-22 意昂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平均能耗建模的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算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5944B1 (en) * 2011-04-22 2016-03-15 Angel A. Penilla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fining custom vehicle use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s and cloud services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s for the user interface and learned setting functions
JP2014231292A (ja) * 2013-05-29 2014-12-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584A (zh) * 2008-12-09 2010-06-23 易维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电池组信息即时计算方法及用该方法的电动车辆
CN104684751A (zh) * 2012-10-02 2015-06-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可续航距离运算装置以及可续航距离运算方法
CN103660984A (zh) * 2013-11-26 2014-03-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远程数据传输的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装置及方法
CN105235543A (zh) * 2015-10-27 2016-01-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0448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6427579A (zh) * 2016-07-25 2017-02-22 意昂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平均能耗建模的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算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9912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9912B (zh)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0549876B (zh) 一种能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和氢燃料混合动力汽车
CN10560700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412244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直流阻抗的在线估算方法
CN102231546B (zh) 具有均衡充放电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03357B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电池管理系统
JP4157317B2 (ja) 状態検知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各種装置
CN102608540B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soc估计的库伦效率测定方法
US8406948B2 (en)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 for providing distance to empty and equivalent trip fuel economy information
CN103887853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
CN107576919A (zh) 基于armax模型的动力电池荷电状态估算系统及方法
CN105015542B (zh) 基于与电源相关的运行成本的电动车辆控制
CN109693545B (zh) 一种电池剩余能量、车辆剩余里程的估算方法及装置
US20220163591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apparatus, battery management method, an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7176043A (zh) 用于车辆电池系统的功率容量估计
CN102854470A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组soc估计实际可用容量的测量方法
CN104977544A (zh) 纯电动汽车用电池组剩余可用能量的估算方法和装置
CN11190737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电流动态调节的充电方法
US11400832B2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CN10812816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平均电耗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7179510A (zh) 电池端电压预测
CN108016303A (zh) 控制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的充电的设备和方法
CN102890245A (zh) 用于确定充电接受能力及为可充电电池充电的方法
CN104512266B (zh) 汽车起动过程中的供电管理方法和汽车供电系统
JP2020065424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6

Address after: 100176 building 12, No. 5, Donghuan Middle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BAIC lang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606 Beijing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Caiyu mining and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ew-energy automobile 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