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9560A -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9560A
CN107009560A CN201710302465.6A CN201710302465A CN107009560A CN 107009560 A CN107009560 A CN 107009560A CN 201710302465 A CN201710302465 A CN 201710302465A CN 107009560 A CN107009560 A CN 107009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guide reel
net band
film
preparation facili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24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3024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095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09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956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28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depositing flowable material on an endless b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1/42Removing articles from moulds, cores or other substrates
    • B29C41/44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包括机架、成型网带、引导辊、导出辊以及成型筒;引导辊设置在机架上,成型网带缠绕在引导辊上,成型网带在引导的引导下穿过成型筒;导出辊设置在成型筒上方,用于将成型的薄膜引导出去;成型网带上涂覆有脱模剂。薄膜材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到成型筒中,薄膜液在配施加到经过成型筒的成型网带上后,在成型剂的作用下,凝固成型,成型后的薄膜依附在成型网带上被引导出成型筒,由于成型网带上事先涂覆有脱模剂,成型后的薄膜被剥离下来,进入到导出辊被送出。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薄膜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医用材料广泛应用于治疗及修复病损组织,是由多类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而来的产物,所涉及学科包括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学、医学及工程学等。尤其是随着当今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和重大突破,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己成为全球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也被视为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也必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
PU在当今诸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医疗、机械、汽车、涂料、胶粘剂、服装等领域。目前,PU在生物材料及生物技术领域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比如用于酶固定、生物传感器、药物缓释、组织工程等。同时材輯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PU泡沫、微球、微囊及薄膜等。另外人们也利用本体改性、表面接枝、物理共混等改性方法对PU材料进行了各种改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多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商品化生物医用PU材料,创口敷料及医用黏合剂是常见的人体修复材料。PU材料作为创曰敷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透湿性,并且还可防止外界细菌侵入。作为医用黏合剂,PU具有良好的黏合性及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不良免疫反应,无毒副作用。有关医用PU枯合剂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中期,而商品化始于美国Bristol-Myers公司成功研制的医用PU压敏黏合胶。
近年来药物控释领域成为各国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巧谓药物控释是指利用适当的方法,控制药物的择放、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和减轻药物毒副作用。药物控释材料的选择对药物控释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PU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且易于制成微球及薄膜形态,加之可降解PU技术的突破,PU材料作为药物控釋载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组织工程学融合了材料学、化学、细胞学、医学从及工程学的概念和技术。组织工程材料作为组织再生支架与模板材料,可诱导组织再生和调节细胞生长。目前PU是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材料,PU材料具有合适的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不良免疫反应,并且易于将其制成具有合适孔径、高孔隙率、连通的孔结构的支架材輯。用于采血器件的耗材材料均要求具备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例如要求不引发凝血、不导致溶血、不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等。除了选用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基材,也可通过材料表面改性、包埋药物、混入添加剂等方法改善普通材料的血液相容性。PU的微相分离结构使得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是常用的血液接触材料,也有许多研究通过各种改性方法获得了血液相容性更为优异的改性PU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已从生物惰性材料逐渐向生物活性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发展。近年来组织工程用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具有不同力学性能及可降解性能的新材料正不断涌现。聚乳酸-经基己酸共聚物(PLGA)作为一类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手术缝合线和药物缓释载体等。PU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改善支架的力学性能;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细胞粘附性能;如何更好地控制其降解速率等。由于材料丰富的多孔结构及适宜的孔径,使得内皮细胞在材料表面能够很好的粘附及生长。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合金是现今最常用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它们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及各类支架。金属材料具备良好的抗疲劳和耐腐蚀性能,并且具有生物惰性,与机体组织接触无不良免疫反应,对机体无毒副作用。但是由于金属材料不具备生物活性,因此难与组织良好地结合。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生物惰性与生物活性陶瓷材料):氧化铅陶瓷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惰性陶瓷材料,主要应用于人工关节的制造。氧化铅陶瓷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但同样存在难与组织很好结合的问题。生物活性陶瓷材料主要包括轻基磯灰石和磯酸三巧陶瓷,这两类材斜主要应用于骨组织工程,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并可诱导骨组织生长。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该类材料的化械性能巧生物相容性与前两类材料相比均有着比较大的优势,在生物医用材料的实际使用中占有很大比重,广泛应用于人工皮肤、人工血管、人工脏器及药物控释等领域。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H种材料有机复合而成,由于该类具备单类材斜所不具备的各种性能的组合,因此有着更突出的综合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
组织工程作为一口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近20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该领域涉及生物学、化学、材料学、医学及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组织工程用材料的选择是组织工程研究的基础与核也、,可分为免疫保护材料和支架材料,其共同特点都是要求具有H维多孔结构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因多孔结构而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既利于细胞的粘附和细胞外基质沉积,又利于养分的渗入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对于直接接触血液的组织工程材料,其血液相容性显得尤为重要。当外来材料同血液接触时,首先引发的是一系列复杂的凝血反应,而凝血反应的第一步则是血液中蛋白的吸附,进而引发血小板吸附及激活。现今有很多改善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方法,比如物理共混、表面接枝、材料表面内皮细胞化、载抗凝药物等。常用于改善化液相容性的物质有肝素钢、华法林、阿司匹林等。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物,诞生于19世纪末期,用于解热镇痛和治疗风湿病,近年来还发现它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抗凝血作用。其抗凝血作用主要通过己酷化环氧化酶活性位点530位的丝氨酸而不可逆地抑制的活性,从而阻断血栓素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我们将阿司匹林接枝到聚己帰醇分子链上,得到了可通过水解而控制释放阿司匹林的大分子药物载体。将制得的负载阿司匹林的聚己二醇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多孔PU薄膜材料中,可显著提高多化PU薄膜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改善多孔PU薄膜的血液相容性,为用于血液接触的组织工程材料提供了新选择。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或功能丧失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要危害之一,它具有发生频繁、危害性大、治疗费用高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医学领域中急需攻克的难题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生命科学、工程学、化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和不断结合,组织工程学"应运而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即细胞外基质替代物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最基本的构架。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既要求材料为多孔结构,利于细胞迁移及物质流通,同时要求材料本身及其降解产物不会对机体产生毒害,又要求利于细胞粘附和生长,此外,材料还要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与组织相容性。
PU以及PLGA类医用材料已经在医用领域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并没有可用于制备这些薄膜的制备装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制备该类医用薄膜的制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包括机架、成型网带、引导辊、导出辊以及成型筒;引导辊设置在机架上,成型网带缠绕在引导辊上,成型网带在引导的引导下穿过成型筒;导出辊设置在成型筒上方,用于将成型的薄膜引导出去;成型网带上涂覆有脱模剂。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辊包括第一引导辊、第二引导辊、第三引导辊和第四引导辊,成型筒设置在第三和第四引导辊之间;第三引导辊位于第四引导辊的下方,成型网带在第三和第四引导网带上相对于水平面以一个锐角被引导;导出辊设置在第四引导辊所处的水平面上;成型后的薄膜在第四引导辊处与成型网带分离,被导出辊引导离开制备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筒包括薄膜液进料管、成型剂进料管以及余料排出管。
进一步地,四个引导辊和导出辊均配置有相应的驱动装置,成型网带在四个引导辊的引导驱动下在制备装置中做往复循环运动,薄膜在成型网带上反复成型并被剥离;所述导出辊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小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薄膜材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到成型筒中,由于成型网带一直穿过成型筒,并在制备装置中连续往返循环运动,因此,薄膜液在配施加到经过成型筒的成型网带上后,在成型剂的作用下,凝固成型,成型后的薄膜依附在成型网带上被引导出成型筒,由于成型网带上事先涂覆有脱模剂,依附有薄膜成品的成型网带在经过第四引导辊的时候,由于第三引导辊位于第四引导辊的下方,成型网带在第三和第四引导网带上相对于水平面以一个锐角被引导,导出辊设置在第四引导辊所处的水平面上,由于这个锐角的关系,成型后的薄膜被剥离下来,进入到导出辊被送出,而与薄膜脱离后的成型网带继续在引导辊的作用下进行循环,在制备装置中进入到下一个工作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引导辊,2、第二引导辊,3、第三引导辊,4、第四引导辊,5、导出辊,6、成型网带,7、成型筒,8、薄膜液进料管,9、成型剂进料管,10、余料排出管,1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包括机架11、成型网带6、引导辊、导出辊5以及成型筒;引导辊设置在机架上,成型网带6缠绕在引导辊上,成型网带6在引导的引导下穿过成型筒;导出辊5设置在成型筒上方,用于将成型的薄膜引导出去;成型网带6上涂覆有脱模剂。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辊包括第一引导辊1、第二引导辊2、第三引导辊3和第四引导辊4,成型筒7设置在第三和第四引导辊之间;第三引导辊3位于第四引导辊4的下方,成型网带6在第三和第四引导网带上相对于水平面以一个锐角被引导;导出辊5设置在第四引导辊4所处的水平面上;成型后的薄膜在第四引导辊4处与成型网带6分离,被导出辊5引导离开制备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筒7包括薄膜液进料管8、成型剂进料管9以及余料排出管10。
进一步地,四个引导辊和导出辊均配置有相应的驱动装置,成型网6带在四个引导辊的引导驱动下在制备装置中做往复循环运动,薄膜在成型网带6上反复成型并被剥离。
进一步地,所述导出辊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小辊。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薄膜材料通过进料管8进入到成型筒7中,由于成型网带6一直穿过成型筒7,并在制备装置中连续往返循环运动,因此,薄膜液在施加到经过成型筒7的成型网带6上后,在成型剂的作用下,凝固成型,成型后的薄膜依附在成型网带6上被引导出成型筒7,由于成型网带6上事先涂覆有脱模剂,依附有薄膜成品的成型网带6在经过第四引导辊4的时候,由于第三引导辊3位于第四引导辊4的下方,成型网带6在第三和第四引导网带上相对于水平面以一个锐角被引导,导出辊5设置在第四引导辊4所处的水平面上,由于这个锐角的关系,成型后的薄膜被剥离下来,进入到导出5被送出,而与薄膜脱离后的成型网带6继续在引导辊的作用下进行循环,在制备装置中进入到下一个工作循环。

Claims (5)

1.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成型网带、引导辊、导出辊以及成型筒;引导辊设置在机架上,成型网带缠绕在引导辊上,成型网带在引导的引导下穿过成型筒;导出辊设置在成型筒上方,用于将成型的薄膜引导出去;成型网带上涂覆有脱模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薄膜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辊包括第一引导辊、第二引导辊、第三引导辊和第四引导辊,成型筒设置在第三和第四引导辊之间;第三引导辊位于第四引导辊的下方,成型网带在第三和第四引导网带上相对于水平面以一个锐角被引导;导出辊设置在第四引导辊所处的水平面上;成型后的薄膜在第四引导辊处与成型网带分离,被导出辊引导离开制备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薄膜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筒包括薄膜液进料管、成型剂进料管以及余料排出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薄膜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引导辊和导出辊均配置有相应的驱动装置,成型网带在四个引导辊的引导驱动下在制备装置中做往复循环运动,薄膜在成型网带上反复成型并被剥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薄膜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辊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小辊。
CN201710302465.6A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Withdrawn CN1070095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2465.6A CN107009560A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2465.6A CN107009560A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9560A true CN107009560A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4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2465.6A Withdrawn CN107009560A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095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2382A (zh) * 2023-06-20 2023-08-11 献县祥鹏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管混合成型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2382A (zh) * 2023-06-20 2023-08-11 献县祥鹏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管混合成型模具
CN116572382B (zh) * 2023-06-20 2024-02-09 淄博昂东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管混合成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bhedar et al. Nanocellulose in biomedical and biosensing applications: A review
Huang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electrospun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based wound dressing
CN106749888A (zh) 一种复杂结构双网络水凝胶管的制备方法
Harris et al. Sticky situation: an investigation of robust aqueous-based recombinant spider silk protein coatings and adhesives
TW200826980A (en) Lubricious biopolymeric network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4821004B2 (ja) キトサン/セリシン複合体ナノファイバー及びその人工皮膚への利用
JP2009502269A (ja) 生物型人工血管及びその調製方法
CN101804307B (zh) 抗凝血复合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DE202007019670U1 (de) Bioresorbierbare Wundauflagen
JP6215541B2 (ja) 束状構造を有するゲルファイバー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EP3773766B1 (en) Nanofiber-reinforced hydrogel medical dressings
Chen et al. Bio-inspired hydrogels with fibrous structure: A review on design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N102274089A (zh) 一种丝素蛋白管状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92652A (zh) 巯基苯硼酸活化金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ng et al. Progress in bioinspired dry and wet gradient materials from design principles to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CN103083720A (zh) 一种丝素蛋白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6171B (zh) 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凝胶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9560A (zh)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CN206983088U (zh) 一种医用薄膜制备装置
WO2023103404A1 (zh) 一种管状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Magnani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fluidically Spun Microfiber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s
JP6570120B2 (ja) 透明性シート状コラーゲン成形体
CN104213211B (zh) 一种以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中空纤维人造血管的方法
DE19955341A1 (de) Blutkompatible Polymeroberflächen
KR102274598B1 (ko) 수용성 고분자 및 비수용성 고분자가 복합된 나노섬유 마스크 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