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8008A - 线束插件护套 - Google Patents

线束插件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8008A
CN106998008A CN201710290351.4A CN201710290351A CN106998008A CN 106998008 A CN106998008 A CN 106998008A CN 201710290351 A CN201710290351 A CN 201710290351A CN 106998008 A CN106998008 A CN 106998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groove
guide rail
clamping mechanism
femal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03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8008B (zh
Inventor
张荣侠
王宜海
石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2903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8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8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8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8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8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8Snap or like fastening comprising a pin snapping into a reces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插件护套,包括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在所述母端护套上设有凹槽、止动部、以及设在所述凹槽内的导轨和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的一端固定在凹槽的槽底的一侧,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导轨上,且其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时,能够使所述卡接机构在所述导轨两侧产生形变;所述止动部设置在所述母端护套的上平面上;所述公端护套设有两个挡壁,在所述挡壁上设有锁止孔,且在所述公端护套的上平面设有一个操作口,公、母端护套插接完毕后,所述卡接机构能够与所述锁止孔卡接。本发明摒弃了由上至下的按压式解锁方式,取消了突出设置在母端护套外部的解锁结构,明显改善了分离护套时的解锁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电气检修效率。

Description

线束插件护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插件护套。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上的线束是通过线束插件进行电气连接的。线束插件主要由护套(插件的外壳)、端子、端子锁止结构、盲塞、堵塞等组成,并且,线束插件有公端和母端之分,公端和母端配合才能使汽车上的电源、用电器、地线及信号线等实现正常工作,而插件的公端和母端要通过插件护套配合锁止,以防插件的公端和母端松脱导致端子接触不良。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线束插件护套的示意图,其具体锁止方式如下所述:
母端护套1的导向槽102对准公端护套2的导向部202,推进母端护套1的过程中,锁止部101被下压直至到达锁止口201位置,锁止部101恢复到自然状态并卡接在锁止口201上,且母端护套1上的止动部104抵接在公端护套2的壳体外沿,线束插件装配完成。
分离母端护套1和公端护套2时,按下母端护套1上的解锁部103,带动与其连接的锁止部101同步向下移动,当锁止部101的高度低于锁止口201时,便可向外拔出母端护套1,使两个护套分离。
但由于线束插件的护套一般是塑料材质,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其柔性变差,解锁部103不易按下,导致锁止部101的高度无法低于锁止口201,因而不能将插件分离;此外,线束插件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比较隐蔽,本身操作空间已很有限,然而解锁部103突出设置在公母端护套1的壳体外部,又占用了一部分操作空间,使得按压解锁部103的动作更加不便,难以顺利地实施分离操作;以上问题给车辆电气检修工作带来了困扰和不便,导致检修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插件护套,摒弃现有锁止结构,使分离公端母端的操作明显得到改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束插件护套,包括能够配合插接的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在所述母端护套上设有凹槽、止动部,且在所述凹槽内设有导轨和卡接机构;所述凹槽从所述母端护套的上平面向下延伸,且所述凹槽与母端护套上朝向护套插接方向的一侧贯通;所述导轨固设在所述凹槽的槽底,其延伸方向与护套插接方向一致;所述卡接机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的槽底的一侧,所述卡接机构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导轨上,且其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时,能够使所述卡接机构在所述导轨两侧产生形变;所述止动部设置在所述母端护套的上平面上,且靠近所述卡接机构上套设在所述导轨的一端;
所述公端护套的上平面向下延伸两个相向设置的挡壁,两个所述挡壁构成一个容置腔,所述卡接机构能够与所述容置腔配合;在所述挡壁上设有锁止孔,且在所述公端护套的上平面设有一个操作口,所述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插接完毕后,所述卡接机构能够与所述锁止孔卡接,且所述卡接机构上套设在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口配合。
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支撑部、本体以及操作部,所述本体位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凹槽的槽底的一侧,且从所述凹槽的槽底向上延伸;所述操作部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导槽,所述导槽套设在所述导轨上,且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操作部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时,能够使所述本体在所述导轨两侧产生形变;在所述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插接完毕后,所述本体能够与所述锁止孔卡接,且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操作口配合。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固定在所述凹槽的槽底,且位于所述导轨的两侧;所述本体包括两个叉型杆,所述叉型杆主要由杆体、第一分叉端及第二分叉端组成;两个所述支撑块从所述凹槽的槽底向上延伸后,分别与两个所述叉型杆的杆体连接;所述叉型杆的第一分叉端远离所述导轨,且所述叉型杆的第二分叉端与所述操作部的两侧连接;在所述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插接完毕后,所述叉型杆的第一分叉端的端面卡接在所述锁止孔的前侧的端面上。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分叉端和/或所述锁止孔上设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导轨为T型结构,所述导槽为与所述导轨配合的T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轨上的靠近所述凹槽的槽底的平面,与所述导槽内的靠近所述凹槽的槽底的平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挡壁为L型结构,且所述挡壁的高度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两个挡壁的外边距等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相较于现有的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的结构,本发明摒弃了由上至下的按压式解锁方式,取消了突出设置在母端护套外部的解锁结构,而是在母端护套上设置下凹的凹槽,将锁止、解锁部件设置在凹槽内,并且改为沿公母端护套插接、分离方向的推拉式操作,明显改善了分离护套时的解锁方式,即使在环境温度低或者空间拥挤的情况下,分离操作不再费力费时,使公母端护套分离方便、快捷,有效地提升了电气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线束插件护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母端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公端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卡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卡接机构与导轨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卡接机构产生形变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卡接机构常态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公端护套与母端护套配合插接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母端护套 101锁止部 102导向槽 103解锁部 104止动部
2公端护套 201锁止口 202导向部
11凹槽 12导轨 13止动部 14卡接机构 141支撑块 142叉型杆
143操作部 1421杆体 1422第一分叉端 1423第二分叉端
1431导槽 21挡壁 22操作口 211锁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插件护套的实施例,如图2~图5所示,其包括能够配合插接的母端护套1和公端护套2。
参考图2,在母端护套1上设有凹槽11、止动部13、以及固设在凹槽11内的导轨12和卡接机构14;其中,凹槽11是从母端护套1的上平面向下延伸的方形槽,且凹槽11至少与母端护套1朝向公母端护套插接方向的一侧贯通,当然也可以是如图中的两侧贯通,这里所述公母端护套插接方向是指二者在插接过程中的运动方向,能够理解的是,其与二者分离时的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接续上文,导轨12固设在凹槽11的槽底的中部,其方向也与护套插接方向一致;并且,卡接机构14的一端固定在凹槽11的槽底的一侧,即母端护套1朝向公端护套2插入的一侧,而卡接机构14的另一端则套设在导轨12上,且套设在导轨12上的这一端在导轨12上前后滑动时,能够使卡接机构14在导轨12两侧产生形变;止动部13设置在母端护套1的上平面上,并且是远离卡接机构14固定的一侧,也即是在母端护套1朝向公端护套2插入侧的相对一侧,止动部13的作用是在公端护套2和母端护套1插接完毕后,抵接在公端护套2的外沿,以使二者插接到位,其与卡接机构14配合,使母端护套1和公端护套2位置相对静止,增强二者连接稳定性。
参考图3,公端护套2的上平面向下延伸两个相向设置的挡壁21,具体地,挡壁21可以是图中所示的L型结构,并且挡壁21的高度,即L型的长边等于凹槽11的深度,两个挡壁21的外边距,即L型的长边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凹槽11的宽度(或者两个挡壁21的L型长边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卡接机构14的宽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述的“等于”并非严丝合缝的含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允许一定公差的存在,以满足插接过程中至少可以以最小间隙配合;接着,两个挡壁21构成了一个容置腔,也即是两个L型的长边和短边包覆成一个开放的容置腔,两短边相对但不接触,两短边的间距至少可以允许卡接机构14通过,使得公母端插接时,卡接机构14能够与该容置腔配合使卡接机构14发生形变,并且当插接完毕后,卡接机构14位于该容置腔内;在挡壁21上设有锁止孔211,另外,在公端护套2的上平面还设有一个操作口22,公端护套2和母端护套1插接完毕后,卡接机构14能够与锁止孔211卡接,同时,卡接机构14套设在导轨12的一端与操作口22配合,也即是操作口22的作用是容置卡接机构14套设在导轨12的一端。
对于上文提及的卡接机构14,可以包括支撑部、本体以及操作部,所述本体位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相应与上文的装配描述,具体可以是该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凹槽11的槽底的一侧,即母端护套1朝向公端护套2插入的一侧,且支撑部从凹槽11的槽底向上延伸;所述操作部设有与导轨12配合的导槽,所述导槽套设在导轨12上,且在所述操作部与凹槽11的槽底之间设有间隙,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该间隙是为了保证滑动时减少摩擦阻力,但考虑到槽内空间限制,可以将该间隙设置的足够小;接续上文,当操作部在导轨12上前后滑动时,能够使卡接机构14的本体在导轨12的两侧产生形变;在公端护套2和母端护套1插接完毕后,卡接机构14的本体能够与锁止孔211卡接,且前述操作部与操作口22配合,也即是操作口22的作用是容置该操作部,便于对操作部进行操作。
基于上述卡接机构14的具体构造,本发明给出了一个优选的方案,结合图4所示,前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支撑块141,两个支撑块141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凹槽11的槽底的同一侧,且位于导轨12的两侧;前述本体包括两个叉型杆142,叉型杆142主要由杆体1421、第一分叉端1422及第二分叉端1423组成,其中杆体1421可以是弧形结构,两个支撑块141从凹槽11的槽底向上延伸后,分别与两个叉型杆142的杆体1421连接,这里可以考虑支撑块141和杆体1421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从图中可见,第一分叉端1422与杆体1421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向导轨12两侧外弯的弧形杆,第一分叉端1422远离导轨12,而第二分叉端1423则是该整体弧形杆的分支,并且与操作部143的两侧固接,因而第二分叉端1423的作用实质是连接弧形杆与操作部143;另外如图5所示,导轨12可以为T型结构,导槽1431则为与导轨12配合的T型结构的开口槽,鉴于上述T型结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减少摩擦阻力,可以将导轨12上的靠近凹槽11的槽底的平面,也即是T型的横边的下平面与导槽1431内部的靠近凹槽11的槽底的平面(同样是T型的横边的下平面)接触;此外,弧形的杆体142以及第一分叉端1422的作用是在公端护套2和母端护套1插接时,与前文提及的两个侧壁21配合发生形变,并且在插接完毕后,第一分叉端1422的端面能够与前述锁止孔211内侧的端面卡接,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两个第一分叉端1422的间距(即是前述卡接机构14的宽度),与两个挡壁21的间距之间的配合,以保证满足本发明提出的形变及卡接的实施过程,例如,在两个挡壁21的外边距等于凹槽11的宽度时,两个第一分叉端1422应分别与凹槽11内的两个侧壁抵接,当然,具体设置的宽度高度等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但目的都是满足卡接机构14形变和卡接的需要。
依上述实施例及优选方案为基础,再结合图6~图8,对本发明在实施插接和分离过程时的工作原理进行如下说明:
母端护套1和公端护套2装配时,由于受到两个L型的挡壁21的挤压,卡接机构14产生形变,具体如图6所示,卡接机构14的杆体1421和第一分叉端1422进行相向运动(即向导轨12方向),同时,第二分叉端1423推动套设在轨道12上的操作部143在轨道12上沿插接相反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分叉端1422的端面越过挡壁21上的锁止孔211的前侧的端面时,卡接机构14恢复到常态,如图7和图8所示,即杆体1421、第一分叉端1422、第二分叉端1423和操作部143回到初始位置,第一分叉端1422的端面与锁止孔211的前侧的端面卡接,同时,止动部13抵接在公端护套2的外沿,操作部143位于操作口22之内,从而实现公端护套2和母端护套1连接到位且锁定。
将公端护套2与母端护套1分离时,只需将操作部143在导轨12上沿公端护套2和母端护套1分离的方向移动,在操作部143移动过程中,卡接机构14再次产生形变,由起到连接作用的第二分叉端1423带动卡接机构14两侧的杆体1421和第一分叉端1422进行相向运动(即向导轨12方向),同时,使第一分叉端1422的端面与锁止孔211的前侧的端面脱离,待锁止状态解除后,即可将公端护套与母端护套分离,这里可以补充说明的是,为使第一分叉端1422与锁止孔211分离更加顺畅,还可以考虑在第一分叉端1422和/或锁止孔211上设置便于脱出的倒角。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发明的锁止和解锁功能依赖于卡接机构14产生的形变,因此可以考虑卡接机构14选用柔性好、韧性佳的材质。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线束插件护套,包括能够配合插接的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母端护套上设有凹槽、止动部,且在所述凹槽内设有导轨和卡接机构;所述凹槽从所述母端护套的上平面向下延伸,且所述凹槽与母端护套上朝向护套插接方向的一侧贯通;所述导轨固设在所述凹槽的槽底,其延伸方向与护套插接方向一致;所述卡接机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的槽底的一侧,所述卡接机构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导轨上,且其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时,能够使所述卡接机构在所述导轨两侧产生形变;所述止动部设置在所述母端护套的上平面上,且靠近所述卡接机构上套设在所述导轨的一端;
所述公端护套的上平面向下延伸两个相向设置的挡壁,两个所述挡壁构成一个容置腔,所述卡接机构能够与所述容置腔配合;在所述挡壁上设有锁止孔,且在所述公端护套的上平面设有一个操作口,所述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插接完毕后,所述卡接机构能够与所述锁止孔卡接,且所述卡接机构上套设在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口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支撑部、本体以及操作部,所述本体位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
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凹槽的槽底的一侧,且从所述凹槽的槽底向上延伸;所述操作部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导槽,所述导槽套设在所述导轨上,且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操作部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时,能够使所述本体在所述导轨两侧产生形变;
在所述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插接完毕后,所述本体能够与所述锁止孔卡接,且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操作口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插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固定在所述凹槽的槽底,且位于所述导轨的两侧;
所述本体包括两个叉型杆,所述叉型杆主要由杆体、第一分叉端及第二分叉端组成;两个所述支撑块从所述凹槽的槽底向上延伸后,分别与两个所述叉型杆的杆体连接;所述叉型杆的第一分叉端远离所述导轨,且所述叉型杆的第二分叉端与所述操作部的两侧连接;
在所述公端护套和母端护套插接完毕后,所述叉型杆的第一分叉端的端面卡接在所述锁止孔的前侧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插件护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叉端和/或所述锁止孔上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插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T型结构,所述导槽为与所述导轨配合的T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插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的靠近所述凹槽的槽底的平面,与所述导槽内的靠近所述凹槽的槽底的平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插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为L型结构,且所述挡壁的高度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两个挡壁的外边距等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CN201710290351.4A 2017-04-27 2017-04-27 线束插件护套 Active CN106998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0351.4A CN106998008B (zh) 2017-04-27 2017-04-27 线束插件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0351.4A CN106998008B (zh) 2017-04-27 2017-04-27 线束插件护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8008A true CN106998008A (zh) 2017-08-01
CN106998008B CN106998008B (zh) 2018-12-25

Family

ID=59435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0351.4A Active CN106998008B (zh) 2017-04-27 2017-04-27 线束插件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800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5033A (zh) * 2017-08-22 2017-12-1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端插件护套及母端插件护套的装配结构
CN107689521A (zh) * 2017-08-22 2018-02-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端插件护套及母端插件护套的固定结构
CN112928504A (zh) * 2019-11-18 2021-06-08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线束插接器的操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5679A (zh) * 2004-01-20 2005-07-2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锁定结构及带有具备该结构的锁定机构的连接器
CN2906969Y (zh) * 2006-02-28 2007-05-30 谢玉珠 大电流连接器
US8206170B2 (en) * 2010-02-24 2012-06-26 J.S.T. Mfg. Co., Ltd. Male and female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5679A (zh) * 2004-01-20 2005-07-2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锁定结构及带有具备该结构的锁定机构的连接器
CN2906969Y (zh) * 2006-02-28 2007-05-30 谢玉珠 大电流连接器
US8206170B2 (en) * 2010-02-24 2012-06-26 J.S.T. Mfg. Co., Ltd. Male and female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sam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5033A (zh) * 2017-08-22 2017-12-1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端插件护套及母端插件护套的装配结构
CN107689521A (zh) * 2017-08-22 2018-02-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端插件护套及母端插件护套的固定结构
CN107465033B (zh) * 2017-08-22 2019-05-2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端插件护套及母端插件护套的装配结构
CN112928504A (zh) * 2019-11-18 2021-06-08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线束插接器的操作方法
CN112928504B (zh) * 2019-11-18 2024-02-06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线束插接器的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8008B (zh) 201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3572B (zh) 具有附加锁定部件的推拉式插拔连接器
CN107240811B (zh) 电插接连接器
CN106998008A (zh) 线束插件护套
JP5347936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2010022751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etachable cover
CN102738631B (zh) 连接器
US7632138B2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CN109314336B (zh) 连接器
CN103959570B (zh) 连接器和用于将连接器固定到支承部件的固定结构
CN105244692A (zh) 插头壳体及使用该插头壳体的插头和连接器组件
CN208596814U (zh) 一种单芯大电流连接器
EP2804268B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N102157837B (zh) 连接器
JP2007184188A (ja) コネクタ
US9287650B2 (en) Connector and mating connector
CN101447617A (zh) 分体式连接器
KR20140016819A (ko) 커넥터
CN208797232U (zh) 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7086415A (zh) 线束插件护套
CN101414714B (zh) 连接器
CN203631861U (zh) 一种防脱插头连接器结构及其组合
CN202196919U (zh) 电连接器
CN205844584U (zh) 适配器
CN204361403U (zh) 一种具有自锁和解锁功能的小插拔力连接器
CN205595535U (zh) 保护套及使用该保护套的水晶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