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6706A - 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6706A
CN106986706A CN201710348925.9A CN201710348925A CN106986706A CN 106986706 A CN106986706 A CN 106986706A CN 201710348925 A CN201710348925 A CN 201710348925A CN 106986706 A CN106986706 A CN 106986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ertilizer
amino acid
fertilizer
trace element
cr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89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真学
赖涛
何池
袁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Tianbao Feng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Tianbao Feng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Tianbao Feng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Tianbao Feng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489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86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86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6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9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for affecting the nitrification of ammonium compounds or urea in the s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涉及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10‑25%,硫酸铵30‑50%,氯化铵15‑35%,磷酸一铵5‑20%,氯化钾5‑20%,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1‑3%和微量元素0.1‑2%。本发明复合肥料以无机肥料为主体,通过采用对养分有极强富集作用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复合肥料具有良好的缓释功效;另外,通过加入微量元素以达到调节土壤,平衡作物营养的目的;在各组分原料协同配合作用下,该复合肥料改善了传统复合肥料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和作物短时间内不能高效吸收以及营养不太均衡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肥料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复合肥料作为肥料中的一种,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其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复合肥料普遍存在着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和作物短时间内不能高效吸收以及营养不太均衡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料,所述复合肥料以无机肥料为主体,通过采用对养分有极强富集作用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复合肥料具有良好的缓释功效;另外,通过加入微量元素以达到调节土壤,平衡作物营养的目的;在各组分原料协同配合作用下,该复合肥料改善了传统复合肥料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和作物短时间内不能高效吸收以及营养不太均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料的施用方法,该施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料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包括无机肥料、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微量元素,其中,所述无机肥料包括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磷酸一铵和氯化钾;
所述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10-25%,硫酸铵30-50%,氯化铵15-35%,磷酸一铵5-20%,氯化钾5-20%,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1-3%和微量元素0.1-2%。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2-20%,硫酸铵35-45%,氯化铵20-30%,磷酸一铵8-15%,氯化钾8-15%,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2.5%和微量元素0.2-1.5%。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2-18%,硫酸铵36-42%,氯化铵22-28%,磷酸一铵9-12%,氯化钾9-12%,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2.5%和微量元素0.2-1.5%。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氨基酸添加剂选自聚天门冬氨酸、聚天门冬氨酸钾、聚天门冬氨酸钠、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以氨基酸螯合物形式存在;
所述微量元素选自氨基酸硼、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氨基酸钼和氨基酸铁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肥料的总养分(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钾,N+P2O5+K2O)大于等于3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将配方量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配方量的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与无机肥料混合均匀后,造粒,即可得到复合肥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复合肥料作为基肥施入到栽培有作物的土壤中;
施肥时,所述复合肥料与种子或苗的距离为5-8公分。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肥料的施肥量为20-100kg/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在果蔬作物种植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所述复合肥料以无机肥料为主体,通过采用对养分有极强富集作用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复合肥料具有良好的缓释功效;另外,通过加入微量元素以达到调节土壤,平衡作物营养的目的;在各组分原料协同配合作用下,该复合肥料改善了传统复合肥料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和作物短时间内不能高效吸收以及营养不太均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
本发明提供了复合肥料的施用方法,该施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本发明提供了复合肥料的应用,上述复合肥料可广泛应用于果蔬作物种植过程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包括无机肥料、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微量元素,其中,无机肥料包括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磷酸一铵和氯化钾;
按照重量百分数计,该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10-25%,硫酸铵30-50%,氯化铵15-35%,磷酸一铵5-20%,氯化钾5-20%,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1-3%和微量元素0.1-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以无机肥料为主体,通过采用对养分有极强富集作用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复合肥料具有良好的缓释功效;另外,通过加入微量元素以达到调节土壤,平衡作物营养的目的;在各组分原料协同配合作用下,该复合肥料改善了传统复合肥料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和作物短时间内不能高效吸收以及营养不太均衡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由于无机肥料中含有有效成分高,肥效快的特点,故本发明中采用无机肥料为主。
在本发明中,尿素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百分数为10%、12%、14%、15%、16%、18%、20%、22%、24%或25%。
硫酸铵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百分数为30%、32%、34%、35%、36%、38%、40%、42%、44%、45%、46%、48%或50%。
氯化铵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百分数为15%、16%、18%、20%、22%、24%、25%、26%、28%、30%、32%、34%或35%。
磷酸一铵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百分数为5%、6%、8%、10%、12%、14%、15%、16%、18%或20%。
氯化钾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百分数为5%、6%、8%、10%、12%、14%、15%、16%、18%或20%。
若单独使用无机肥料,则存在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且不能被作物高效吸收、有效成分利用率低的问题,故在本发明中还添加有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以解决上述问题。
聚合氨基酸添加剂是达到一定分子量的氨基酸聚合物,其具有的亲水性、离子络合性、空间结构性等特性影响肥料养分的存在,可以降低养分流失,实现作物对养分的快速、高效吸收。
在本发明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百分数为0.1%、0.25%、0.5%、0.75%、1.0%、1.25%、1.5%、1.75%、2.0%、2.25%、2.5%、2.75%或3.0%。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肥料中,还添加有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虽少,但是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一部分。当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的时候,其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当作物中微量元素充足的情况下,生理机能就会十分旺盛,这有利于作物对大量元素的吸收,还可改善细胞原生质的胶体化学性质,从而使原生质的浓度增加,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但是,微量元素过多会使作物中毒,影响产量和品质,故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应该严格控制。
在本发明中,微量元素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百分数为0.1%、0.25%、0.5%、0.75%、1.0%、1.25%、1.5%、1.75%或2.0%。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微量元素需要在无机肥料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功效。
本发明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这些其他组分赋予复合肥料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2-20%,硫酸铵35-45%,氯化铵20-30%,磷酸一铵8-15%,氯化钾8-15%,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2.5%和微量元素0.2-1.5%。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2-18%,硫酸铵36-42%,氯化铵22-28%,磷酸一铵9-12%,氯化钾9-12%,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2.5%和微量元素0.2-1.5%。
通过对无机肥料和复合肥料中各组分以及用量的进一步限定,使得复合肥料中各营养元素更加均衡。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选自聚天门冬氨酸、聚天门冬氨酸钾、聚天门冬氨酸钠、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具体而言,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具有生物相容性及对正负电离子的络合性能,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将养分由土壤吸引至作物根际周围,锁住养分减少流失,促进吸收;再将养分由根际运输到叶片,供作物同化吸收;同时能够锁住根际周围的水分,创建根系良好的水肥微环境。且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具有无毒、无残留等特点,绿色环保。
通过对聚合氨基酸添加剂种类的限定,使得聚合氨基酸对复合肥料的增效作用更强,从而提高肥料的竞争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微量元素主要以氨基酸螯合物形式存在;
微量元素选自氨基酸硼、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氨基酸钼和氨基酸铁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现行的微量元素通常是以可溶性无机盐形式存在,但是由于各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大大降低了肥效,影响了作物的吸收效果。较无机盐形式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形式的微量元素化学性能稳定,可防止微量元素离子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整体利用率更高。以氨基酸螯合物形式存在的微量元素吸收率是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微量元素的2-6倍。
氨基酸螯合物既是作物的有机碳源、有机氮源,同时又能提供微量元素,被作物吸收后可直接参与代谢过程,节省作物有机物合成的能量,并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改善氮素在作物体内的储存形态,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复合肥料的总养分(N+P2O5+K2O)大于等于32%,且本复合肥料含氯(中氯),肥效期在120天以上。
进一步优选地,该复合肥料中总氮含量为22%,有效P2O5的含量为5%,K2O的含量为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将配方量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配方量的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与无机肥料混合均匀后,造粒,即可得到复合肥料。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易于操作,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混合物为液态混合物,该混合物与熔融的无机肥料混合均匀后,造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的施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的复合肥料作为基肥施入到栽培有作物的土壤中;
施肥时,复合肥料与作物的距离为5-8公分。
该复合肥料可以作为底肥或者追肥,作底肥时直接施用于土壤中,可窝施、条施、沟施,施用后应覆土,以防止养分流失。
复合肥料与作物的距离可为5公分、6公分、7公分和8公分。施用时,不能与种子或根系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复合肥料的施肥量为20-100kg/亩。
复合肥料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每亩施肥量为20kg、25kg、30kg、35kg、40kg、45kg、50kg、55kg、60kg、65kg、70kg、75kg、80kg、85kg、90kg、95kg或100k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的应用,该复合肥料可适用于各种果蔬作物,优选为猕猴桃、苹果、柑橘、香蕉、蔬菜等。采用本复合肥料,肥效期长达120天以上,养分利用率比普通肥料提高40%左右,使用本产品后,作物根系发达、叶片肥厚、果实膨大、色泽鲜艳,增产增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复合肥料,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2%,硫酸铵45%,氯化铵30%,磷酸一铵5%,氯化钾7%,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82%和微量元素0.18%。
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微量元素为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三者的重量比为1:0.5:1。
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配方量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配方量的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制成液态混合物,该液态混合物通过喷枪与熔融的无机肥料混合均匀后,造粒,即可得到复合肥料。
实施例2
复合肥料,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3%,硫酸铵35%,氯化铵25%,磷酸一铵20%,氯化钾5%,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和微量元素1.8%。
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三者的重量比为1:1:1;微量元素为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三者的重量比为1:0.5:1。
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3
复合肥料,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5%,硫酸铵40%,氯化铵25%,磷酸一铵10%,氯化钾7.5%,聚合氨基酸添加剂1.5%和微量元素1.0%。
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三者的重量比为1:1:1;微量元素为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四者的重量比为1:1:1:1。
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4
复合肥料,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5%,硫酸铵40%,氯化铵25%,磷酸一铵10%,氯化钾7.5%,聚合氨基酸添加剂1.0%和微量元素1.5%。
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三者的重量比为1:1:1;微量元素为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四者的重量比为1:1:1:1。
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5
复合肥料,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5%,硫酸铵40%,氯化铵25%,磷酸一铵10%,氯化钾7.5%,聚合氨基酸添加剂1.5%和微量元素1.0%。
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钾;微量元素为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铁四者的重量比为1:1:1:1。
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6
复合肥料,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20%,硫酸铵30%,氯化铵20%,磷酸一铵15%,氯化钾13%,聚合氨基酸添加剂1.5%和微量元素0.5%。
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钠和聚谷氨酸,聚天门冬氨酸钠和聚谷氨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微量元素为氨基酸硼和氨基酸钼,氨基酸硼和氨基酸钼两者的重量比为1:1。
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7
复合肥料,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25%,硫酸铵30%,氯化铵15%,磷酸一铵7%,氯化钾20%,聚合氨基酸添加剂2.8%和微量元素0.2%。
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微量元素为氨基酸锌。
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8
复合肥料,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0%,硫酸铵35%,氯化铵20%,磷酸一铵14%,氯化钾18%,聚合氨基酸添加剂2.8%和微量元素0.2%。
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微量元素为氨基酸锌。
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
对比例1
一种复合肥料,将实施例7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微量元素去除,剩余组分不变。
对比例2
一种复合肥料,将实施例7中微量元素去除,剩余组分不变。
对比例3
一种复合肥料,将实施例7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去除,剩余组分不变。
对比例4
一种复合肥料,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3%,硫酸铵35%,氯化铵25%,磷酸一铵20%,氯化钾5%,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和微量元素1.8%。
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三者的重量比为1:1:1;微量元素以铜、锌和铁的无机盐形式存在,且三者的重量比为1:0.5:1。
本对比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复合肥料对于果蔬生长过程中的有益功效,特进行田间试验。
试验例1
供试水果:猕猴桃,品牌为秦美,树龄8年。
试验地概况:土质为沙壤土,0-60cm土层的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12.2g/kg,碱解氮38.6mg/kg,速效磷64.1mg/kg,速效钾115.3mg/kg,土壤pH为7.10左右。
试验于2015年-2016年在湖北恩施某猕猴桃种植基地进行,共设12个处理,第1-12个处理分别对应实施例1-8和对比例1-4,每个处理供试株15株,株行距为3m×3m。各小区树势整齐一致,管理水平较高,所有处理的复合肥料作为基肥施入,灌水、病虫害等按田间常规管理。
对施肥前和施肥后不同时间的叶片横径、纵径进行测定。叶片纵径量取是从叶缘与叶子主纵静脉基部的相交处量至叶缘与叶子主纵脉顶端的相交处。横径的量取是垂直与主纵脉方向上的最大直径,具体测定结果见表1;待猕猴桃成熟后,在每个处理中随机抽取30个猕猴桃,分别测量单果重、果粒的纵径、横径和VC含量,取平均值,即得出每个处理中猕猴桃果实性状,并计算每个处理中猕猴桃的产量,具体结果见表2。其中,VC测定方法为2,6-二氯靛酚滴定法。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猕猴桃叶片的影响
表2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猕猴桃果实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不论从叶片、果粒性状来讲,还是从果粒VC含量和产量来讲,实施例1-8中的复合肥料对猕猴桃均具有较好的施用效果。
具体来说,实施例4为实施例3的对照实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聚氨基酸类添加剂与微量元素的含量配比。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聚氨基酸类添加剂与微量元素的含量配比不同,对于猕猴桃的外观以及内在品质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
实施例5为实施例3的对照实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聚氨基酸类添加剂的具体种类不同。由此可以看出,聚氨基酸类添加剂中聚氨基酸的种类越多使得复合肥料的肥力增强,越有利于作物对于养分的吸收利用,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实施例8为实施例7的对照实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无机肥料中各组分的配比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无机肥料中各组分的配比越合理,越有利于复合肥料肥效的发挥。
对比例1-3均为实施例7的对比实验。与实施例7相比,对比例1中的肥料未添加聚氨基酸类添加剂和微量元素,其对于猕猴桃的外在及内在品质的提升作用最弱。对比例2中的肥料未添加微量元素,对比例3中的肥料未添加聚氨基酸类添加剂,两者对于猕猴桃的性状、VC含量和产量的提升均优于对比例1。而且,从实施例7可以看出,聚氨基酸类添加剂和微量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配合作用,对于猕猴桃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比例4为实施例2的对比实验,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对比例4中采用的微量元素是以无机盐形态存在的。可见,实施例2中螯合态的微量元素更有利于猕猴桃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
试验例2
供试蔬菜:空心菜,品种为白梗柳叶空心菜。
试验地概况:土壤比较粘重、保水保肥力强,土壤pH为5.8左右,其中,有机质为16.2g/kg,碱解氮为148.6mg/kg,速效钾为58.2mg/kg,速效钾为118.7mg/kg。
试验设在南方某蔬菜种植基地,共设12个处理,第1-12处理分别对应实施例1-8和对比例1-4。所有实验肥料基施,每个试点供试株30株,20天后收获,每个处理内随机抽取20株,测定叶片数、株高和VC含量。其中,VC测定方法为2,6-二氯靛酚滴定法,具体结果见表3:
表3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空心菜外在性状、产量及VC含量的影响
实验组别 叶片数 株高(cm) 产量(t/hm2) VC(mg/100g)
实施例1 11.1 20.8 42.51 911.98
实施例2 11.5 21.6 43.66 932.57
实施例3 11.8 22.2 45.62 1012.39
实施例4 12.2 23.9 45.87 1018.02
实施例5 12.8 23.0 45.06 1002.31
实施例6 11.2 22.3 43.87 941.20
实施例7 11.6 22.7 44.92 962.96
实施例8 12.0 22.9 45.30 975.70
对比例1 9.6 18.3 40.73 855.72
对比例2 10.3 19.5 41.36 893.58
对比例3 10.1 19.1 41.98 884.45
对比例4 10.7 20.2 42.28 904.50
由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8的的复合肥料对空心菜的施用效果较对比例1-4中肥料的施用效果要好。
具体的,实施例4为实施例3的对照实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聚氨基酸类添加剂与微量元素的含量配比。从表3中可以看出,聚氨基酸类添加剂与微量元素的含量配比对于空心菜的外在品质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
实施例5为实施例3的对照实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聚氨基酸类添加剂的具体种类不同。由此可以看出,聚氨基酸类添加剂中聚氨基酸的种类越多,越能提升空心菜中的VC含量。
实施例8为实施例7的对照实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无机肥料中各组分的配比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无机肥料中各组分的配比越合理,越有利于复合肥料肥效的发挥,从而促进空心菜产量和品质提升。
对比例1-3均为实施例7的对比实验。与实施例7相比,对比例1中的肥料未添加聚氨基酸类添加剂和微量元素,其对于空心菜的外在及内在品质的提升作用最弱。对比例2中的肥料未添加微量元素,对比例3中的肥料未添加聚氨基酸类添加剂,两者对于空心菜性状的提升均优于对比例1。可见,聚氨基酸类添加剂和微量元素对于空心菜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空心菜的生长期较短,需要短期内吸收大量养分,而聚氨基酸类添加剂和微量元素的添加,易于空心菜对养分的吸收,从而促进空心菜的增产。
对比例4为实施例2的对比实验,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对比例4中采用的微量元素是以无机盐形态存在的。可见,实施例2中螯合态的微量元素更有利于吸收。
从表1-3来看,由于猕猴桃和空心菜品种不同,其对各养分需求也是不同的,但是整体上实施例1-8中的复合肥料对于猕猴桃和空心菜的生长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合来看,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肥料对于作物,尤其是供试果蔬,不仅有显著的增产作用,还可以改善果蔬内外在品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机肥料、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微量元素,其中,所述无机肥料包括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磷酸一铵和氯化钾;
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10-25%,硫酸铵30-50%,氯化铵15-35%,磷酸一铵5-20%,氯化钾5-20%,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1-3%和微量元素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2-20%,硫酸铵35-45%,氯化铵20-30%,磷酸一铵8-15%,氯化钾8-15%,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2.5%和微量元素0.2-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尿素12-18%,硫酸铵36-42%,氯化铵22-28%,磷酸一铵9-12%,氯化钾9-12%,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2.5%和微量元素0.2-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氨基酸添加剂选自聚天门冬氨酸、聚天门冬氨酸钾、聚天门冬氨酸钠、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以氨基酸螯合物形式存在;
所述微量元素选自氨基酸硼、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氨基酸钼和氨基酸铁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料的总养分大于等于32%。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配方量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配方量的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与无机肥料混合均匀后,造粒,即可得到复合肥料。
8.一种复合肥料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肥料作为基肥施入到栽培有作物的土壤中;
施肥时,所述复合肥料与作物的距离为5-8公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料的施肥量为20-100kg/亩。
10.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肥料在果蔬作物种植中的应用。
CN201710348925.9A 2017-05-17 2017-05-17 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6986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8925.9A CN106986706A (zh) 2017-05-17 2017-05-17 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8925.9A CN106986706A (zh) 2017-05-17 2017-05-17 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6706A true CN106986706A (zh) 2017-07-28

Family

ID=59419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8925.9A Pending CN106986706A (zh) 2017-05-17 2017-05-17 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8670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1558A (zh) * 2017-10-16 2018-02-23 佛山海格利德机器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复合型除草化肥
CN108513761A (zh) * 2018-04-28 2018-09-11 樟树市狮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银杏果的抑菌催芽方法
CN109320365A (zh) * 2018-12-25 2019-02-12 李勇 一种氨基核聚糖复合肥料
CN109336705A (zh) * 2018-12-25 2019-02-15 李勇 一种微碳超敏素复合肥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6673A (zh) * 2012-12-29 2014-07-0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助长型稳定增效水溶性肥料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6673A (zh) * 2012-12-29 2014-07-0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助长型稳定增效水溶性肥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1558A (zh) * 2017-10-16 2018-02-23 佛山海格利德机器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复合型除草化肥
CN108513761A (zh) * 2018-04-28 2018-09-11 樟树市狮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银杏果的抑菌催芽方法
CN109320365A (zh) * 2018-12-25 2019-02-12 李勇 一种氨基核聚糖复合肥料
CN109336705A (zh) * 2018-12-25 2019-02-15 李勇 一种微碳超敏素复合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3990B (zh) 一种药肥组合物
CN101693639B (zh) 一种葡萄专用肥的制备及施用
CN103980052B (zh) 一种果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095417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ble fertilizer by nano-carbon sol
CN101011063A (zh) 玉米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17377A (zh) 一种用于块茎类作物增产的多功能组合物
CN106986706A (zh) 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施用方法和应用
CN103304317B (zh) 一种腐植酸液体肥料
CN109952848A (zh) 一种大棚早春辣椒重茬种植优质高产施肥方法
CN115024147B (zh) 一种提高红香酥梨优质果率的施肥方法
CN110540455A (zh) 用于黄金梨盛果期的水肥一体化肥料和施肥方法
CA2257020A1 (en) Biostimulant type of fertilizer for various crop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07759288A (zh) 一种农业营养液
CN100345485C (zh) 一种绿叶菜类蔬菜增抗助长剂
CN103626590B (zh) 一种有机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39499A (zh) 小麦专用叶面肥
CN110357709A (zh) 一种玉米抗逆性生理缓释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72245B (zh) 一种防止玉米倒伏增产复合调节剂及使用方法
CN108218611A (zh) 一种新型植物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1990B (zh) 一种提高细果秤锤树繁育能力的改良剂
Sirisena et al. LONG TERM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NURE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RICE RODUCTIVITY AND FERTILITY IN PADDY GROWING SOILS IN KURUNEGALA DISTRICT
Sakarvadia et al. Effect of potassium and zinc on growth, yield, quality parameters and nutrient uptake by Bt cotton.
Pande et al. Scope of Biofertilizers in Agroforestry
Reddy et al. Effect of organic nutrition practices on papaya (cv. Surya) fruit yield, quality and soil health
Jat et al. Impact of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on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