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3441A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3441A
CN106973441A CN201610286416.3A CN201610286416A CN106973441A CN 106973441 A CN106973441 A CN 106973441A CN 201610286416 A CN201610286416 A CN 201610286416A CN 106973441 A CN106973441 A CN 106973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amble
rnti
random access
prachwinlen
communic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64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73441B (zh
Inventor
陆婷
戴博
余媛芳
邹伟
戴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3109089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9562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124877.7A priority patent/CN11110766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1105 priority patent/WO2017121380A1/zh
Priority to EP20186397.4A priority patent/EP3755110B1/en
Priority to KR1020187023225A priority patent/KR20180102630A/ko
Priority to EP17738193.6A priority patent/EP3404991B1/en
Priority to EP23171205.0A priority patent/EP4221436A1/en
Priority to ES17738193T priority patent/ES2809724T3/es
Priority to FIEP20186397.4T priority patent/FI3755110T3/fi
Priority to US16/068,853 priority patent/US10736149B2/en
Priority to JP2018536228A priority patent/JP6936232B2/ja
Publication of CN106973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3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73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3441B/zh
Priority to US16/937,133 priority patent/US11051346B2/en
Priority to US17/346,047 priority patent/US11818762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前导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以及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或者,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以及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上述方法能够确保当随机接入RA响应窗重叠时,不会产生额外的冲突,并减少终端耗电。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类型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未来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MTC课题里,针对低成本、低功耗、低移动性、低吞吐量等终端特性,提出了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研究子课题,也就是在200khz的频带内为NB-IoT低成本终端(UE,User Equipment)提供低吞吐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在原有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空中接口初始建立流程中,终端采用竞争接入机制,首先发送前导(preamble),之后在发送preamble的最后1个子帧后的第三个子帧的位置启动随机接入(RA,Random Access)响应窗,等待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消息。随机接入RA响应窗的长度是通过系统消息配置的,最大长度为10个无线子帧(即1个无线帧)。终端在RA响应窗内采用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解调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进而解调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来获取包含其RAR的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Access Control)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preamble的时频位置决定了RA-RNTI的值,基站和终端各自根据preamble的时频信息,来计算得到一致的RA-RNTI值。在相关标准中,RA-RNTI的计算公式如下:
RA-RNTI=1+t_id+10×f_id,
其中,t_id表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即第一个子帧)的序号,取值范围为[1,10),即0≤t_id<10,f_id是子帧内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的频域位置,按升序排列,取值范围为[0,6),即0≤f_id<6。根据上述公式,RA-RNTI的取值范围为[1,60]。
对于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系统,f_id总是等于0,上述公式可以简化为:
RA-RNTI=1+t_id,
其中,t_id表示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子帧的序号。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1)如果两个终端在相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它们的RA响应窗重叠,基站发送RAR用于加扰PDCCH信道的RA-RNTI也相同,只能通过后续的冲突解决来处理;(2)如果两个终端在不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虽然基站发送RAR用于加扰PDCCH信道的RA-RNTI相同,但是因为RA响应窗不会长于1个无线帧,因此,这两个终端接收RAR的RA响应窗不可能重叠,可以通过RA响应窗的隔离来避免冲突;(3)如果两个终端在不同无线帧的不同子帧发送preamble,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不同RA-RNTI来避免冲突。
综上所述,基于相关标准的RA响应窗的取值范围,RA-RNTI的计算只需要反映不同的preamble传输起始子帧的差异即可。
然而,针对MTC以及NB-IoT通信场景,考虑到低成本终端收发能力有限,或者处于覆盖较差的场景,相关研究中引入了上行发送和下行发送的重复功能,即无论终端发送上行消息还是基站发送下行消息时,通过一定次数的重复来保证接收效果。相应地,终端接收下行消息或基站接收上行消息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延长,因此,相关研究中将RA响应窗的取值范围进行了扩大,最大为400个子帧,即40个无线帧。
相关研究中另外引入了覆盖等级的概念,来反映不同终端所处区域覆盖情况的差异,可以认为,处于相同覆盖等级的终端的上下行信道可以采用相同的重复因子,RA响应窗的长度也可以一样。
结合前述分析,可以看到,由于延长后的RA响应窗可以超过1个无线帧,对于两个终端在不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情况,他们的RA响应窗有可能重叠。图1为RA响应窗延长造成两个终端的RA响应窗重叠的示意图。在图1中,网格标记的子帧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位置,斜线标记的子帧为RA响应窗位置。然而,根据现有RA-RNTI计算公式,图1所示两个终端的RA-RNTI相同;一方面,两个终端可能会在重叠的RA响应窗内需要解调两次PDCCH,会增加耗电,另一方面,如果两个终端恰好采用了相同的preamble序号,则他们的RAR内容也一样,会需要通过后续的冲突解决流程来处理,其中至少会有一个终端接入失败,相当于引入了额外的冲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能够确保当终端的随机接入(RA,Random Access)响应窗重叠时,不会产生额外的冲突,并减少终端耗电。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信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终端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信息、终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确定RA-RNTI。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通信节点,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响应窗相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前导preamble的超帧的序号;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随机接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RA-RNTI的计算公式中引入能反映发送preamble起始无线帧差异的因子或者反映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确保当终端的RA响应窗重叠时,不会产生额外的冲突,并减少终端耗电。
附图说明
图1为RA响应窗延长造成两个终端的RA响应窗重叠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应用实例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应用实例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前导(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
步骤202:通信节点根据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于此,通信节点例如为终端或基站。具体而言,终端可以根据本终端的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基站可以根据相应终端的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
具体而言,随机接入信息可以包括:发送preamble的起始或结束子帧的序号、发送preamble的起始或结束无线帧的序号。然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发送preamble的非起始位置的子帧的序号及相应信息来确定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或者,可以根据发送preamble的非起始位置的无线帧的序号及相应信息来确定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
可选地,步骤202包括: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t_id+k1×u_id;
其中,n0、k1为固定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即第一个)子帧的序号,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即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
其中,n0例如为1;k1例如为10,或者,k1=1+MAX(t_id),MAX(t_id)表示t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可选地,随机接入信息还包括:随机接入(RA,Random Access)响应窗长度、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其中,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可选地,步骤202包括: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t_id+k1×v_id;
其中,n0、k1为固定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v_id为根据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确定的综合因子:
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帧号;
RA响应窗长度;
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其中,n0例如为1;k1例如为10,或者,k1=1+MAX(t_id),MAX(t_id)表示t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可选地,
v_id=u_id mod WLen;或者,
v_id=u_id mod(WLen/10);或者,
v_id=(u_id×10)mod WLen;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WLen为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
其中,WLen可以由WLen’替换,WLen’=WLen-2。
可选地,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 WLen;或者,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或者,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
其中,WLen可以由WLen’替换,WLen’=WLen-2。
可选地,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 WLen;或者,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 f(WLen/PRACHWinLen);或者,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F(WLen/PRACHWinLen)+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f()表示向上取整,F()表示向下取整。
其中,WLen可以由WLen’替换,WLen’=WLen-2。
可选地,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0))+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
其中,WLen可以由WLen’替换,WLen’=WLen-2。
可选地,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 f(WLen/(PRACHWin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F(WLen/(PRACHWinLen×10))+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f()表示向上取整,F()表示向下取整。
其中,WLen可以由WLen’替换,WLen’=WLen-2。
可选地,步骤202包括: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t_id+u_id×10)/PRACHWinLen)mod WLen);或者,
RA_RNTI=n0+(((t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或者,
RA_RNTI=n0+(((t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
其中,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以子帧为单位,WLen为RA响应窗长度,mod表示取模,n0为固定值。
其中,n0例如为1。
其中,WLen可以由WLen’替换,WLen’=WLen-2。
可选地,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即相邻的(最接近的)两个在不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的preamble之间的间隔长度,以帧为单位或者以子帧为单位。
可选地,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
PRACHWinLen=COMPRACH/NPRACH_PerFrame
其中,COMPRACH为Ppreamble和NPRACH_PerFrame的最小公倍数;
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可选地,PRACHWinLen=10×Ppreamble/NPRACH_PerFrame
其中,PRACHWin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可选地,PRACHWin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根据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确定:
PRACH资源起始无线子帧序号;
在每个无线帧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
在每个无线帧配置的可用于发送preamble的子帧序号;
preamble格式;
preamble的重复因子。
可选地,PRACHWinLen表示预配置的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单位可以是以下之一:帧、子帧、传输preamble的最大数量。
可选地,若当前可以用于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大于或等于MAXFrameIndex–PRACHWinLen,则跳过这些帧,从序号为0的无线帧开始重新检测能够用于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其中,MAXFrameIndex为无线帧序号的最大值。
可选地,在步骤202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确定的RA-RNTI超过预定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述通信节点确定该RA-RNTI为预定值。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当所述以下随机接入信息之一或其组合对应于覆盖等级: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preamble的重复因子、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则所述RA-RNTI的计算也对应于该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研究已明确,处于不同覆盖等级的终端可以在不同搜索空间搜索PDCCH,即,即便两个终端的RA-RNTI相同,响应窗也重叠,由于他们处于不同覆盖等级,需要解调的PDCCH也不同,不会产生额外的冲突。因此,本申请在研究RA-RNTI计算公式的优化时,暂时不考虑不同覆盖等级的影响,以便简化设计。
另外,针对MTC以及NB-IoT通信场景,还引入了更多的窄带资源,不同终端可以在不同窄带位置发送preamble并在对应位置接收RAR,因此,本申请在研究RA-RNTI计算公式的优化时,暂时不考虑不同窄带资源的影响,以便简化设计。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信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
具体而言,当无线帧或子帧的数量不够时,在RA-RNTI的计算中可以加入频域信息。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t_id+k1×v_id+WLen×w_id;
其中,n0、k1为固定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w_id为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WLen为RA响应窗长度;
v_id为根据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确定的综合因子:
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
PRACH资源起始无线子帧序号;
RA响应窗长度;
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其中,n0例如为1;k1例如为10,或者,k1=1+MAX(t_id),MAX(t_id)表示t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可选地,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 f(WLen/(PRACHWin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F(WLen/(PRACHWinLen×10))+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f()表示向上取整,F()表示向下取整。
可选地,
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即相邻的(最接近的)两个在不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的preamble之间的间隔长度,以帧为单位或者以子帧为单位。
可选地,
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
PRACHWinLen=COMPRACH/NPRACH_PerFrame
其中,COMPRACH为Ppreamble和NPRACH_PerFrame的最小公倍数;
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可选地,WLen由WLen’替换,其中,WLen’=n0+MAX(t_id)+k1×MAX(v_id),MAX(t_id)表示t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MAX(v_id)表示v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v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其中,n0例如为1;k1例如为10,或者,k1=1+MAX(t_id),MAX(t_id)表示t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之后,还包括:当所述确定的RA-RNTI超过预定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述通信节点确定该RA-RNTI为预定值。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当所述以下随机接入信息之一或其组合对应于覆盖等级:RA响应窗长度、preamble的重复因子、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则所述RA-RNTI的计算也对应于该覆盖等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终端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信息、终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RA响应窗长度、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s_id+w_id×PRACHWinLen;
其中,n0为固定值,s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w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其中,n0例如为1。
可选地,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即相邻的(最接近的)两个在不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的preamble之间的间隔长度,以帧为单位或者以子帧为单位。
可选地,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
PRACHWinLen=COMPRACH/NPRACH_PerFrame
其中,COMPRACH为Ppreamble和NPRACH_PerFrame的最小公倍数;
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可选地,
PRACHWinLen=10×Ppreamble/NPRACH_PerFrame
其中,PRACHWin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可选地,PRACHWin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根据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确定:
PRACH资源起始无线子帧序号;
在每个无线帧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
在每个无线帧配置的可用于发送preamble的子帧序号;
preamble格式;
preamble的重复因子。
可选地,PRACHWinLen表示预配置的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单位可以是以下之一:帧、子帧、传输preamble的最大数量。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w_id+s_id×PRACHFreLen;
其中,n0为固定值,s_id为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w_id为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PRACHFreLen为发送preamble的频域间隔长度或者为可以在频域复用发送preamble的最大数量。
其中,n0例如为1。
其中,所述可以在频域复用发送preamble的最大数量例如为最大终端数量或最大preamble数量。
可选地,PRACHFre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频域间隔长度,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其组合确定: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可用于传输preamble的频域资源配置信息、跳频模式。
可选地,所述时域位置索引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
发送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
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
可选地,所述频域位置索引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
发送preamble的起始频域位置索引;
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偏置;
发送preamble的频域子载波索引。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确定的RA-RNTI超过预定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述通信节点确定该RA-RNTI为预定值。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当所述以下随机接入信息之一或其组合对应于覆盖等级:RA响应窗长度、preamble的重复因子、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则所述RA-RNTI的计算也对应于该覆盖等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确定RA-RNTI。
可选地,
其中,n0为固定值,N为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的个数,ci为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
MAX(ci-1)表示ci-1的最大值。
其中,n0例如为1。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其组合:
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
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
preamble的重复因子;
发送preamble的结束子帧的序号;
发送preamble的结束无线帧的序号;
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偏置;
发送preamble的频域子载波索引;
RA响应窗长度。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确定的RA-RNTI超过预定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述通信节点确定该RA-RNTI为预定值。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当所述以下随机接入信息之一或其组合对应于覆盖等级RA响应窗长度,preamble的重复因子,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则所述RA-RNTI的计算也对应于该覆盖等级。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RA-RNTI的计算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于本实施例中,RA_RNTI=1+t_id+10×u_id,
其中,t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子帧的序号,u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
其中,u_id的取值范围为[0,1023],t_id的取值范围为[1,10),因此,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RA-RNTI计算公式得到的RA-RNTI值的范围为[1,10240]。
实施例二
于本实施例中,RA_RNTI=1+t_id+10×v_id,
其中,t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子帧的序号,v_id为考虑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以及考虑了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以及终端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以无线子帧为单位)后的综合因子。
于此,v_id=((u_id×10)/PRACHWinLen)mod WLen,
其中,u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基于PRACH资源配置以及当前覆盖等级下preamble的重复因子(下文简称为:重复因子)计算得到的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于此,终端可以根据基站在每个无线帧配置的可用于发送preamble的子帧序号以及重复因子计算得到PRACHWinLen。WLen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以无线子帧为单位)。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公式计算得到的RA-RNTI值的范围为[1,10×WLen]。以最大的WLen=400子帧为例,RA-RNTI值的范围为[1,4000]。
实施例三
于本实施例中,RA_RNTI=1+t_id+10×v_id,
其中,t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子帧的序号,v_id为考虑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并考虑了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以及终端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以无线子帧为单位)后的综合因子。
于此,v_id=((u_id×10)/PRACHWinLen)mod WLen,
其中,u_id是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是基于PRACH资源配置以及当前覆盖等级下preamble的重复因子(后文简称重复因子)计算得到的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于此,可以按照如下公式简单推算PRACHWinLen:
PRACHWinLen=10×Ppreamble/NPRACH_PerFrame
其中,Ppreamble表示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preamble的重复因子,这里NPRACH_PerFrame表示基站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
于此,WLen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以无线子帧为单位)。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公式计算得到的RA-RNTI值的范围为[1,10×WLen]。以最大的WLen=400子帧为例,RA-RNTI值的范围为[1,4000]。
实施例四
于本实施中,
RA_RNTI=1+(((t_id+u_id×10)/PRACHWinLen)mod WLen),
其中,t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u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根据PRACH资源配置信息以及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preamble的重复因子确定的终端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WLen为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mod表示取模。其中,上述各参数的取值可以参照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故于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考虑到对同一个覆盖等级而言,每个用户的PRACH重复因子相同,因此PRACHWinLen应相同。如此,可以根据PRACHWinLen,将可用的PRACH资源分组,每组可用的PRACH资源只能被一个用户占用。因此,可以在RA响应窗内进一步按照PRACHWinLen平均分为若干个PRACH资源组,可以认为能够出现相互重叠的RA响应窗的最大用户数等于可用的PRACH资源组数目+1(基准用户以及能在该用户的RA响应窗内发送preamble并启动RA响应窗的其他用户),并将这些用户的实际帧号映射到可能产生RA响应窗重叠的一组连续帧序号上。
于本实施例中,RA_RNTI=1+t_id+10×v_id,
其中,t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子帧的序号,v_id是考虑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并考虑了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以及终端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以无线子帧为单位)后的综合因子。
于此,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
其中,u_id是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计算方式同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故于此不再赘述;WLen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公式计算得到的RA-RNTI值的范围为[1,10×(WLen/PRACHWinLen+1)]。
以最大的WLen=400子帧,重复因子为8,每个无线帧配置2个无线子帧作为PRACH资源为例,RA-RNTI值的范围为[1,110]。
一般来说,基站会根据重复因子来合理配置RA响应窗大小,重复因子越大,RA响应窗越长,因此,在合理的配置下,上述RA-RNTI取值范围可以进一步缩小。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若WLen与PRACHWinLen的比值为非整数,需要进行取整处理,再根据公式计算。其中,所述取整方式例如为向下取整。然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另外,考虑到最接近的两个用户的RA响应窗也不是完全重叠的,至少会前后各差1个子帧,因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公式中的WLen可以替换为WLen’,其中,WLen’=WLen-2。
以下根据具体实例对实施例五进行具体说明:
实例一
假设重复因子为2,每个无线帧配置前2个子帧为PRACH资源,RA响应窗长20,则需要区分RA_RNTI的用户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网格标记的子帧为preamble发送位置,斜线标记的子帧为RAR响应窗位置。
于此,根据实施例五提供的计算公式可知:
PRACHWinLen=10×重复因子/NPRACH_PerFrame=10×2/2=10;
UE1的
UE2的
UE3的
UE4的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
虽然UE1与UE3的RA_RNTI相同,UE2与UE4的RA_RNTI相同,但因为他们的响应窗不重叠,所以是允许的。
实例二
假设重复因子为2,每个无线帧配置10个子帧为PRACH资源,RA响应窗长20,则需要区分RA_RNTI的用户情况如图4所示,其中,网格标记的子帧为preamble发送位置,斜线标记的子帧为RAR响应窗位置。
于此,根据实施例五提供的计算公式可知:
PRACHWinLen=10×重复因子/NPRACH_PerFrame=10×2/10=2;
UE1的RA_RNTI=1+0+10×((512×10/2)mod((20-2)/2+1))=1+0+10×(2560mod10)=1+0=1;
UE2的RA_RNTI=1+2+10×((512×10/2)mod((20-2)/2+1))=1+2+10×(2560mod10)=3+0=3;
UE3的RA_RNTI=1+4+10×((512×10/2)mod((20-2)/2+1))=1+4+10×(2560mod10)=5+0=5;
UE4的RA_RNTI=1+6+10×((512×10/2)mod((20-2)/2+1))=1+6+10×(2560mod10)=7+0=7;
UE5的RA_RNTI=1+8+10×((512×10/2)mod((20-2)/2+1))=1+8+10×(2560mod10)=9+0=9;
UE6的RA_RNTI=1+0+10×((513×10/2)mod((20-2)/2+1))=1+0+10×(2565mod10)=1+50=51;
....
UE9的RA_RNTI=1+6+10×((513×10/2)mod((20-2)/2+1))=1+6+10×(2565mod10)=7+50=57;
UE10的RA_RNTI=1+8+10×((513×10/2)mod((20-2)/2+1))=1+8+10×(2565mod10)=9+50=59;
UE11的RA_RNTI=1+0+10×((514×10/2)mod((20-2)/2+1))=1+0+10×(2570mod10)=1+0=1。
UE1虽然与UE11的RA_RNTI相同,但因为他们的响应窗不重叠,所以是允许的。
实施例六
于本实施例中,
RA_RNTI=1+(((t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
其中,t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u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根据PRACH资源配置信息以及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preamble的重复因子确定的终端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WLen为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mod表示取模。其中,上述各参数的取值可以参照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故于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于本实施例中,RA_RNTI=1+t_id+10×v_id;
其中,t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子帧的序号,v_id为考虑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并考虑了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以及终端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以无线子帧为单位)后的综合因子。
于此,v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
其中,u_id是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是基于PRACH资源配置以及当前覆盖等级下preamble的重复因子计算得到的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其中,上述各参数的取值可以参照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故于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于本实施例中,
RA_RNTI=1+(((t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
其中,t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u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根据PRACH资源配置信息以及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preamble的重复因子确定的终端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WLen为终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mod表示取模。其中,上述各参数的取值可以参照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故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考虑到最接近的两个用户的RA响应窗也不是完全重叠的,至少会前后各差1个子帧,因此,实施例二至八提供的公式中的WLen可以替换为WLen’,其中,WLen’=WLen-2。
实施例九
于本实施例中,RA_RNTI=1+s_id+w_id×PRACHWinLen,
其中,s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w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起始频域位置索引,PRACHWinLen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其中,PRACHWinLen的取值可以参照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故于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
于本实施例中,RA_RNTI=1+w_id+s_id×PRACHFreLen,
其中,s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w_id为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PRACHFreLen为发送preamble的频域间隔长度。
其中,PRACHFreLen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其组合确定: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可用于传输preamble的频域资源配置信息、跳频模式。
实施例十一
于本实施例中,RA_RNTI=n0+t_id+k1×v_id;
其中,n0、k1为固定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v_id为根据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确定的综合因子:
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
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
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于此,
v_id=u_id mod WLen;或者,
v_id=u_id mod(WLen/10);或者,
v_id=(u_id×10)mod WLen;
其中,u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第一个无线帧的序号,WLen是当前覆盖等级下的RA响应窗长度(以无线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通信节点,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随机接入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或者,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信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或者,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终端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信息、终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还包括:RA响应窗长度、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其中,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通信节点,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确定RA-RNTI。
于实际应用中,信息获取模块的功能例如由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计算器实现,处理模块例如为具有计算功能的处理器。然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上述模块的功能还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的程序和/或指令实现。
另外,关于所述装置的具体处理过程同上述方法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于实际应用中,以FDD系统为例,产生额外冲突的主要场景是:两个处于相同覆盖等级的终端在不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他们的响应窗长度超过1个无线帧,且重叠。基于现有只包含子帧信息的RA-RNTI计算公式,两者在相同搜索空间用于解调PDCCH的RA-RNTI相同,产生了额外的冲突。针对此,本发明实施例在RA-RNTI计算公式中引入能反映preamble发送起始无线帧差异的因子或者反映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从而保证当终端的RA响应窗重叠时,不会产生额外的冲突,并减少终端耗电。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
步骤602: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响应窗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
下行信道重复信息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周期PDC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传输间隔PDCCH transmission duration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共享信道传输周期PDS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共享信道传输间隔PDSCH transmission duration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上行信道重复信息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上行接入信道传输周期PRA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上行接入信道传输周期PRACH transmission duration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窗相关信息包括:
随机接入响应窗起始时间;
随机接入响应窗起始的时域位置;
随机接入响应窗起始时间与前导发送结束时间之间的间隔。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前导preamble的超帧的序号;
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k1×HSFN_id;
HSFN_id为发送preamble的超帧的序号。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k1×f(HSFN_id);
其中,n0、k1为系数,f()表示以HSFN_id为输入的函数,HSFN_id为发送preamble的超帧的序号。
可选地,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m×f(ki,Ci);
其中,f()表示以ki,Ci为输入的函数,Ci为随机接入信息,n0,m,ki为系数。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
发送前导preamble的超帧的序号HSFN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前导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SFN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前导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subSFN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f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频率偏置f_offset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子载波索引tone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频段索引band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PDC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PDCCH period的单位可以是超帧、帧、子帧、s、ms或其他时间单位;
随机接入信道的发送周期PRA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PRACH period的单位可以是超帧、帧、子帧、秒(s)、毫秒(ms)或其他时间单位;
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Preamble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Preamble period的单位可以是PRACH period、PDCCHperiod、超帧、帧、子帧、s、ms或其他时间单位;
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W_RAR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W_RAR的单位可以是PDCCHperiod、PRACH period、超帧、帧、子帧、s、ms或其他时间单位;
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W_RAR持续的最大长度MW_RAR,MW_RAR的单位可以是PDCCHperiod、PRACH period、超帧、帧、子帧、s、ms或其他时间单位;
一个超帧内包含的无线帧数目HSFNnumber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持续的有效子帧数目Rmax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Ri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RA-RNTI为:
RA-RNTI=n0+k1×band_id+k2×floor(SFN_id/minPeriod)+k2×ceil(HSFNnumber/minPeriod)×(HSFN_id mod MW_RAR);
其中,n0为系数,minPeriod的单位是帧,MW_RAR的单位是超帧;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返回大于或等于指定表达式的最小整数;
ki为正整数,i=1,2。
可选地,k1为1,k2为系统中band的最大数量(如:4);
可选地,所述确定RA-RNTI为:
RA-RNTI=n0+k1×band_id+k2×floor(SFN_id/minPeriod)+floor(Rmax/z)×[k2×ceil(HSFNnumber/minPeriod)×(HSFN_id mod MW_RAR)],
其中,n0为系数,minPeriod的单位是帧,MW_RAR的单位是超帧;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返回大于或等于指定表达式的最小整数;
z为第一阈值,取值范围正整数,可选地,z值为8、1024、512、256、128、64。
ki为正整数,i=1,2。
可选地,k1为1,k2为系统中band的最大数量(如:4)。
可选地,所述确定RA-RNTI为:
RA-RNTI=n0+k1×band_id+k2×[floor(Rmax/z)×(HSFN mod MW_RAR)]+k3×floor(SFN_id/minPeriod),
其中,n0为系数,floor()表示向下取整;
z为第一阈值,取值范围正整数,可选地,z值为2048、1024、512、256、128、64。
ki的取值为在其之前各项因子求和后的最大值,为正整数,i=1,2,3。
可选地,k1为1,k2为系统中band的最大数量(如:4)。
可选地,所述确定RA-RNTI为:
RA-RNTI=n0+k1×band_id+k2×(HSFN mod MW_RAR)+k3×MW_RAR×floor(SFN_id/minPeriod)
其中,n0为系数,floor()表示向下取整;
ki的取值为在其之前各项因子求和后的最大值,为正整数,i=1,2,3。
可选地,k1为1,k2为系统中band的最大数量(如:4)。
可选地,n0的取值为1。
可选地,MW_RAR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PDCCH period确定;MW_RAR为PDCCHperiod×k对应的最大超帧数量,或者,MW_RAR为RAR检测窗对应的最大超帧数量;其中,k为系数。
可选地,根据Rmax、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RAR窗长中至少之一确定RA-RNTI计算公式和/或minPeriod取值。
可选地,根据Rmax、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RAR窗长中至少之一确定minPeriod取值;
minPeriod为PRACH最小周期,如:4个无线帧,或者,
minPeriod根据Rmax取值确定,如:Rmax大于x1时,minPeriod为16、32、64、128、256、512,Rmax小于或等于x1时,minPeriod为4,
或者,minPeriod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的取值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大于x2时,minPeriod为32、64、128、256、512,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小于或等于x2时,minPeriod为4,
或者,minPeriod根据RAR窗的取值确定,如:RAR窗大于x3,minPeriod为32、64、128、256、512,RAR窗小于x3,minPeriod为4。
可选地,x1为128,x2为512,x3为512个无线帧。
可选地,根据Rmax、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RAR窗长中至少之一确定RA-RNTI计算公式,具体包括:
根据Rmax确定RA-RNTI计算公式,如:Rmax大于x1时,RA-RNTI根据超帧、帧、band_id确定,Rmax小于或等于x1时,RA-RNTI根据帧、band_id确定,
或者,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确定,如: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大于x2时,RA-RNTI根据超帧、帧、band_id确定,Rmax小于或等于x2时,RA-RNTI根据帧、band_id确定,
或者,根据RAR窗的取值确定,如:RAR窗大于x3,RA-RNTI根据超帧、帧、band_id确定,RAR窗小于或等于x3,RA-RNTI根据帧、band_id确定。
可选地,x1为128,x2为512,x3为512个无线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随机接入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71)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前导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
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t_id+k1×u_id;
其中,n0、k1为固定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t_id+k1×v_id;
其中,n0、k1为固定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v_id为根据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确定的综合因子:
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
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
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v_id=u_id mod WLen;或者,
v_id=u_id mod(WLen/10);或者,
v_id=(u_id×10)mod WLen;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WLen为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 WLen;或者,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或者,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 WLen;或者,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 f(WLen/PRACHWinLen);或者,
v_id=((u_id×10)/PRACHWinLen)mod(F(WLen/PRACHWinLen)+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f()表示向上取整,F()表示向下取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0))+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 f(WLen/(PRACHWin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F(WLen/(PRACHWinLen×10))+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f()表示向上取整,F()表示向下取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t_id+u_id×10)/PRACHWinLen)mod WLen);或者,
RA_RNTI=n0+(((t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或者,
RA_RNTI=n0+(((t_id+u_id×10)/PRACHWinLen)mod(WLen/PRACHWinLen+1));
其中,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以子帧为单位,WLen为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mod表示取模,n0为固定值。
11.根据权利要求4、6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即相邻的两个在不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的preamble之间的间隔长度,以帧为单位或者以子帧为单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
PRACHWinLen=COMPRACH/NPRACH_PerFrame
其中,COMPRACH为Ppreamble和NPRACH_PerFrame的最小公倍数;
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13.根据权利要求4、6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10×Ppreamble/NPRACH_PerFrame
其中,PRACHWin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14.根据权利要求4、6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根据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确定: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起始无线子帧序号;
在每个无线帧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
在每个无线帧配置的可用于发送preamble的子帧序号;
preamble格式;
preamble的重复因子。
15.根据权利要求4、6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表示预配置的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单位可以是以下之一:帧、子帧、传输preamble的最大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4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当前可以用于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大于或等于MAXFrameIndex–PRACHWinLen,则跳过这些帧,从序号为0的无线帧开始重新检测能够用于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其中,MAXFrameIndex为无线帧序号的最大值。
17.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WLen由WLen’替换,其中,WLen’=WLen-2。
18.根据权利要求2、4-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0=1。
19.根据权利要求2、4-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1=10,或者,k1=1+MAX(t_id),MAX(t_id)表示t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之后,还包括:当所述确定的RA-RNTI超过预定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述通信节点确定该RA-RNTI为预定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当所述以下随机接入信息之一或其组合对应于覆盖等级: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preamble的重复因子、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则所述RA-RNTI的计算也对应于该覆盖等级。
22.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前导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信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
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t_id+k1×v_id+WLen×w_id;
其中,n0、k1为固定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w_id为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
WLen为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
v_id为根据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确定的综合因子:
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起始无线子帧序号;
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
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v_id=(u_id/PRACHWinLen)mod(W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 f(WLen/(PRACHWinLen×10));或者,
v_id=(u_id/PRACHWinLen)mod(F(WLen/(PRACHWinLen×10))+1);
其中,u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WLen为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以子帧为单位,mod表示取模,f()表示向上取整,F()表示向下取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即相邻的两个在不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的preamble之间的间隔长度,以帧为单位或者以子帧为单位。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
PRACHWinLen=COMPRACH/NPRACH_PerFrame
其中,COMPRACH为Ppreamble和NPRACH_PerFrame的最小公倍数;
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WLen由WLen’替换,其中,WLen’=n0+MAX(t_id)+k1×MAX(v_id),MAX(t_id)表示t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MAX(v_id)表示v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v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3或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0=1,k1=10, 或者,k1=1+MAX(t_id),MAX(t_id)表示t_id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t_id为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之后,还包括:当所述确定的RA-RNTI超过预定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述通信节点确定该RA-RNTI为预定值。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当所述以下随机接入信息之一或其组合对应于覆盖等级: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preamble的重复因子、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则所述RA-RNTI的计算也对应于该覆盖等级。
3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终端发送前导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信息、终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信息;
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s_id+w_id×PRACHWinLen;
其中,n0为固定值,s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w_id为终端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PRACHWinLen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即相邻的两个在不同无线帧的相同子帧发送的preamble之间的间隔长度,以帧为单位或者以子帧为单位。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表示在相同子帧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
PRACHWinLen=COMPRACH/NPRACH_PerFrame
其中,COMPRACH为Ppreamble和NPRACH_PerFrame的最小公倍数;
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10×Ppreamble/NPRACH_PerFrame
其中,PRACHWin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NPRACH_PerFrame表示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Ppreamble表示preamble的重复因子。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PRACHWin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根据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确定: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起始无线子帧序号;
在每个无线帧配置的PRACH资源数量;
在每个无线帧配置的可用于发送preamble的子帧序号;
preamble格式;
preamble的重复因子。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RACHWinLen表示预配置的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单位可以是以下之一:帧、子帧、传输preamble的最大数量。
39.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 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w_id+s_id×PRACHFreLen;
其中,n0为固定值,s_id为发送preamble的时域位置索引,w_id为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PRACHFreLen为发送preamble的频域间隔长度或者为可以在频域复用发送preamble的最大数量。
40.根据权利要求33或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0=1。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RACHFreLen表示发送preamble的频域间隔长度,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其组合确定: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可用于传输preamble的频域资源配置信息、跳频模式。
42.根据权利要求31至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位置索引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
发送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
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
43.根据权利要求31至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位置索引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
发送preamble的起始频域位置索引;
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偏置;
发送preamble的频域子载波索引。
4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之后,还包括:当所述确定的RA-RNTI超过预定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述通信节点确定该RA-RNTI为预定值。
4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当所述以下随机接入信息之一或其组合对应于覆盖等级: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preamble的重复因子、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则所述RA-RNTI的计算也对应于该覆盖等级。
46.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
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n0为固定值,N为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的个数,ci为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
MAX(ci-1)表示ci-1的最大值。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0=1。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相关因子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其组合:
发送preamble的起始子帧的序号;
发送preamble的起始无线帧的序号;
在每个无线帧内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数量;
preamble的重复因子;
发送preamble的结束子帧的序号;
发送preamble的结束无线帧的序号;
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偏置;
发送preamble的频域子载波索引;
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之后,还包括:当所述确定的RA-RNTI超过预定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述通信节点确定该RA-RNTI为预定值。
51.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 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当所述以下随机接入信息之一或其组合对应于覆盖等级: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preamble的重复因子,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
则所述RA-RNTI的计算也对应于该覆盖等级。
52.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前导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53.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
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响应窗相关信息。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
下行信道重复信息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周期PDC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传输间隔PDCCH transmission duration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共享信道传输周期PDS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共享信道传输间隔PDSCH transmission duration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上行信道重复信息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上行接入信道传输周期PRA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上行接入信道传输周期PRACH transmission duration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窗 相关信息包括:
随机接入响应窗起始时间;
随机接入响应窗起始的时域位置;
随机接入响应窗起始时间与前导发送结束时间之间的间隔。
56.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节点获取随机接入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发送前导preamble的超帧的序号;
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k1×HSFN_id;
其中,n0、k1为系数,HSFN_id为发送preamble的超帧的序号。
58.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k1×f(HSFN_id);
其中,n0、k1为系数,f()表示以HSFN_id为输入的函数,HSFN_id为发送preamble的超帧的序号。
59.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RA-RNTI包括:
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_RNTI=n0+m×f(ki,Ci);
其中,f()表示以ki,Ci为输入的函数,Ci为随机接入信息,n0,m,ki为系数。
60.根据权利要求56至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
发送preamble的超帧的序号HSFN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无线帧的序号SFN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子帧的序号subSFN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频域位置索引f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频率偏置f_offset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子载波索引tone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发送preamble的频段索引band_i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PDC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PDCCH period的单位可以是超帧、帧、子帧、秒s、毫秒ms或其他时间单位;
随机接入信道的发送周期PRACH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PRACH period的单位可以是超帧、帧、子帧、s、ms或其他时间单位;
发送preamble的间隔长度Preamble period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该间隔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者预配置获得,Preamble period的单位可以是PRACH period、PDCCH period、超帧、帧、子帧、s、ms或其他时间单位;
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W_RAR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W_RAR的单位可以是PDCCHperiod、PRACH period、超帧、帧、子帧、s、ms或其他时间单位;
随机接入RA响应窗长度W_RAR持续的最大长度MW_RAR,MW_RAR的单位可以是PDCCH period、PRACH period、超帧、帧、子帧、s、ms或其他时间单位;
一个超帧内包含的无线帧数目HSFN number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持续的有效子帧数目Rmax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Ri或以其为输入的函数。
61.根据权利要求56至6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 节点确定RA-RNTI为:
RA-RNTI=n0+k1×band_id+k2×floor(SFN_id/minPeriod)+k2×ceil(HSFNnumber/minPeriod)×(HSFN_id mod MW_RAR);
其中,n0为系数,minPeriod的单位是帧,MW_RAR的单位是超帧;
ki为正整数,i=1,2;
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返回大于或等于指定表达式的最小整数。
62.根据权利要求56至6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RNTI=n0+k1×band_id+k2×floor(SFN_id/minPeriod)+floor(Rmax/z)×[k2×ceil(HSFNnumber/minPeriod)×(HSFN_id mod MW_RAR)],
其中,n0为系数,minPeriod的单位是帧,MW_RAR的单位是超帧;
z为第一阈值,取值范围正整数;
ki为正整数,i=1,2;
floor()表示向下取整,ceil()表示返回大于或等于指定表达式的最小整数。
63.根据权利要求56至6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RNTI=n0+k1×band_id+k2×[floor(Rmax/z)×(HSFN mod MW_RAR)]+k3×floor(SFN_id/minPeriod),
其中,n0为系数,z为第一阈值,取值范围正整数;
ki的取值为在其之前各项因子求和后的最大值,为正整数,i=1,2,3;
floor()表示向下取整。
64.根据权利要求56至6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确定RA-RNTI为:
RA-RNTI=n0+k1×band_id+k2×(HSFN mod MW_RAR)+k3× MW_RAR×floor(SFN_id/minPeriod),
其中,n0为系数,ki的取值为在其之前各项因子求和后的最大值,为正整数,i=1,2,3;floor()表示向下取整。
65.根据权利要求56至6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0的取值为1。
66.根据权利要求56至6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W_RAR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PDCCH period确定;MW_RAR为PDCCH period×k对应的最大超帧数量,或者,MW_RAR为RAR检测窗对应的最大超帧数量,其中,k为系数。
67.根据权利要求56至6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Rmax、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RAR窗长中至少之一确定RA-RNTI计算公式和/或minPeriod取值。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Rmax、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RAR窗长中至少之一确定minPeriod取值;
其中,minPeriod为PRACH最小周期,或者,
minPeriod根据Rmax的取值确定,或者,
minPeriod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的取值确定;或者,
minPeriod根据RAR窗的取值确定。
69.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Rmax、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RAR窗长中至少之一确定RA-RNTI计算公式,具体包括:
根据Rmax确定RA-RNTI计算公式;或者,
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确定;或者,
根据RAR窗的取值确定。
70.根据权利要求61至6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1为1,k2为系统中带宽band的最大数量。
71.根据权利要求62或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z的取值范围包括:2048、1024、512、256、128、64。
CN201610286416.3A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973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4877.7A CN111107662B (zh)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202310908960.7A CN116709562A (zh)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US16/068,853 US10736149B2 (en) 2016-01-13 2017-01-1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KR1020187023225A KR20180102630A (ko) 2016-01-13 2017-01-13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EP17738193.6A EP3404991B1 (en) 2016-01-13 2017-01-13 Random access metho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EP23171205.0A EP4221436A1 (en) 2016-01-13 2017-01-13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CT/CN2017/071105 WO2017121380A1 (zh) 2016-01-13 2017-01-13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FIEP20186397.4T FI3755110T3 (fi) 2016-01-13 2017-01-13 Hajasaantimenetelmä ja -laite
EP20186397.4A EP3755110B1 (en) 2016-01-13 2017-01-13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JP2018536228A JP6936232B2 (ja) 2016-01-13 2017-01-13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装置
ES17738193T ES2809724T3 (es) 2016-01-13 2017-01-13 Método de acceso aleatorio, nodo de comunicación y medio legible por ordenador no transitorio
US16/937,133 US11051346B2 (en) 2016-01-13 2020-07-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US17/346,047 US11818762B2 (en) 2016-01-13 2021-06-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0739 2016-01-13
CN2016100207398 2016-01-13
CN201610081474 2016-02-05
CN2016100814742 2016-02-0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4877.7A Division CN111107662B (zh)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202310908960.7A Division CN116709562A (zh)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3441A true CN106973441A (zh) 2017-07-21
CN106973441B CN106973441B (zh) 2020-01-17

Family

ID=5933476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4877.7A Active CN111107662B (zh)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202310908960.7A Pending CN116709562A (zh)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201610286416.3A Active CN106973441B (zh)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4877.7A Active CN111107662B (zh)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202310908960.7A Pending CN116709562A (zh) 2016-01-13 2016-04-2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10736149B2 (zh)
EP (3) EP3404991B1 (zh)
JP (1) JP6936232B2 (zh)
KR (1) KR20180102630A (zh)
CN (3) CN111107662B (zh)
ES (1) ES2809724T3 (zh)
FI (1) FI3755110T3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6033A (zh) * 2018-02-08 2018-08-03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通信信号的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WO2019030084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OF GENERATION AND / OR MANAGEMENT OF RNTI
WO2019029681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0475379A (zh) * 2019-09-23 2019-11-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频域随机接入机会的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526503A (zh) * 2020-04-29 2020-08-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geo卫星物联网鉴权方法和系统
WO2020191716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rnti formula for extende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windows
EP3713132A4 (en) * 2017-11-15 2021-07-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811017A (zh) * 2020-06-16 2021-12-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用户终端ue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151072A1 (zh) * 2021-01-13 2022-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2123B2 (en) * 2015-04-08 2020-09-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ssage transmission
CN111107662B (zh) * 2016-01-13 2023-06-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EP3610680A1 (en) * 2017-04-13 2020-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sleep handling for user equipment
US11166322B2 (en) * 2017-08-09 2021-11-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272532B2 (en) * 2018-11-01 2022-03-0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eception
US11265932B2 (en) * 2019-01-30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selection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random access
WO2020164041A1 (zh) * 2019-02-14 2020-08-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77012A (zh) * 2020-05-15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号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16458251A (zh) * 2020-09-29 2023-07-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8983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
CN101547421A (zh) * 2008-03-25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群标识生成方法及随机接入方法
CN101646251A (zh) * 2008-08-07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过程和测量间隙冲突的处理方法
WO2014019436A1 (zh) * 2012-07-31 2014-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tc ue接入lte系统的方法、演进的基站和终端
WO2015116732A1 (en) * 2014-01-29 2015-08-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of access and link adaptation for coverage enhanced wireless transmi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682B (zh) * 2008-11-12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
CN104144517B (zh) 2013-05-10 2019-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4254135B (zh) * 2013-06-27 2020-03-31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和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US11291051B2 (en) * 2013-09-27 2022-03-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ndom access
EP3944713A1 (en) * 2014-01-24 2022-0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5119548A1 (en) * 2014-02-10 2015-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preamble transmissions on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5338589A (zh) * 2014-08-11 2016-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451360A (zh) 2014-09-26 2016-03-30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配置随机接入响应窗的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1107662B (zh) * 2016-01-13 2023-06-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EP3952562A1 (en) * 2016-04-01 2022-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CN109076598B (zh) * 2016-04-28 2021-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的传输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BR112020000930A2 (pt) * 2017-08-11 2020-09-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positivo sem fio, nó da rede de acesso, sistema da rede por rádio, métodos de determinação de um identificador temporário da rede por rádio com acesso aleatório e de gerenciamento de identificadores temporários da rede por rádio, e, produ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8983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
CN101547421A (zh) * 2008-03-25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群标识生成方法及随机接入方法
CN101646251A (zh) * 2008-08-07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过程和测量间隙冲突的处理方法
WO2014019436A1 (zh) * 2012-07-31 2014-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tc ue接入lte系统的方法、演进的基站和终端
WO2015116732A1 (en) * 2014-01-29 2015-08-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of access and link adaptation for coverage enhanced wireless transmissions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9681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1178703B2 (en) 2017-08-10 2021-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EP3979755A1 (en) * 2017-08-11 2022-04-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generating rntis
US11229058B2 (en) 2017-08-11 2022-01-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generating and/or managing RNTIs
CN111034328A (zh) * 2017-08-11 2020-04-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和/或管理rnti的技术
CN111034328B (zh) * 2017-08-11 2023-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和/或管理rnti的技术
US11711854B2 (en) 2017-08-11 2023-07-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generating and/or managing RNTIs
WO2019030084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OF GENERATION AND / OR MANAGEMENT OF RNTI
US11540315B2 (en) 2017-11-15 2022-12-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tting resource and device thereof
EP3713132A4 (en) * 2017-11-15 2021-07-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366033B (zh) * 2018-02-08 2021-01-08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通信信号的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8366033A (zh) * 2018-02-08 2018-08-03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通信信号的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WO2020191716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rnti formula for extende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windows
CN110475379B (zh) * 2019-09-23 2022-07-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频域随机接入机会的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0475379A (zh) * 2019-09-23 2019-11-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频域随机接入机会的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526503B (zh) * 2020-04-29 2022-06-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geo卫星物联网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11526503A (zh) * 2020-04-29 2020-08-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geo卫星物联网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13811017A (zh) * 2020-06-16 2021-12-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用户终端ue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151072A1 (zh) * 2021-01-13 2022-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36232B2 (ja) 2021-09-15
US11818762B2 (en) 2023-11-14
US11051346B2 (en) 2021-06-29
EP3404991A1 (en) 2018-11-21
JP2019508932A (ja) 2019-03-28
CN111107662A (zh) 2020-05-05
ES2809724T3 (es) 2021-03-05
EP3404991B1 (en) 2020-07-22
EP3755110B1 (en) 2023-08-02
EP3404991A4 (en) 2018-11-21
US20190029051A1 (en) 2019-01-24
CN111107662B (zh) 2023-06-20
CN116709562A (zh) 2023-09-05
US20210307080A1 (en) 2021-09-30
US10736149B2 (en) 2020-08-04
FI3755110T3 (fi) 2023-10-10
CN106973441B (zh) 2020-01-17
EP3755110A1 (en) 2020-12-23
KR20180102630A (ko) 2018-09-17
US20200367291A1 (en) 2020-11-19
EP4221436A1 (en) 2023-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3441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7117991A1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3931250B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905910B (zh)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KR20220074976A (ko) Lbt 모드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과 장치, 및 lbt 모드 전환 방법
CN105101431B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94686A (zh) 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ue及基站
CN10645318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176935A1 (zh) 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7404369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ue和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86691A (zh)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rar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112090A (zh) 确定信道损耗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6797660A (zh) 一种随机接入中的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026721B (zh) 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561434B1 (ko) 모바일 시스템에서의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CN106817775A (zh) 分布式ofdma随机接入方法、ap及sta
CN105794299B (zh) 分配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7132964A1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702789B (zh) 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CN112492684B (zh)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WO2017121380A1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hen et al. A delayed random access speed-up scheme for group paging in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CN107432004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521171B (zh)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EP430106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es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