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2976B -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2976B
CN106972976B CN201710359216.0A CN201710359216A CN106972976B CN 106972976 B CN106972976 B CN 106972976B CN 201710359216 A CN201710359216 A CN 201710359216A CN 106972976 B CN106972976 B CN 106972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ensor
fibre optical
optical fiber
fibre
electronic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92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72976A (zh
Inventor
孟庆锐
张智
周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592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2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72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2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72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2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3Network aspects, e.g. central monitoring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H04Q1/148Identification strips for distribution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涉及无源通信设备智能化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网管、PDA、智能ODN设备和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采用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光纤传感器感应到光源的存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智能ODN设备,智能ODN记录该光纤传感器传来的信息;智能ODN设备将完工的光纤传感器的信息反馈给网管和PDA,网管和PDA记录相应的信息。本发明能避免eID自动脱落而造成的智能设备误判,利用光纤传感器的唯一性标识虚拟eID的唯一性,来指引插纤的正确性;检测光纤段是否断裂或者光纤连接头是否坏损。

Description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通信设备智能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xDSL(各种类型DSL:Digital Subscribe Line,数字用户线路的总称,包括ADSL、RADSL、VDSL、SDSL、IDSL和HDSL等)已经很难满足众多宽带用户的接入要求,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的飞速发展和宽带接入成本的降低,迎来了通信行业发展的新一轮的高潮,全球的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需求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
由于FTTH主要采用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它将一个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分路给数十上百个ONU(Optical 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这就使得ODN网的用户端产生出大量的光纤线路,需要进行配线调度和维护管理。
对这种P2MP(Point-to-MultiPoint,点对多点)的线路,若继续沿用目前只能人工识别的字符标签进行光纤配线管理,其维护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就会大幅上升。
加上PON技术一对多的无源光网络特性,这就使得在一个光分支网络上,用户可以随意接入到任何一个支路上进行正常的信号传输,而不为网络管理者所感知。这一特性使得ODN的可管理性大幅下降。人工管理的漏洞就会使得网络数据与实际网络状况出现不一致的错误,这对后续的网络维护工作会带来很多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采用电子标签进行光纤配线管理的智能ODN技术。它利用电子标签自动采集的方式,对光纤配线进行管理,以杜绝人工管理可能产生的错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ODN网络维护进行指导,并用指示器进行端口提示,从而可以迅速在密密麻麻的配线架适配器阵列中,凸显出其需要进行操作的端口,以降低劳动强度。
虽然使用eID(Electronic Identity,电子标签)技术可以正确的指引光纤配线施工中光纤端口的正确插拔,大大降低人工管理犯错的可能性,便于后续的网络维护等众多优点;但是,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使用该技术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例如:
(1)eID标签的自动脱落,虽然光纤仍然连接在光纤配线设备上,但是可能会使施工人员误以为光纤脱落,增加施工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2)对于使用eID电子标签技术,光纤配线系统只能判断光纤对应的eID的在位状态,但是并不能标明光纤段是否断裂或者连接头是否坏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能够避免eID自动脱落而造成的智能设备误判,利用光纤传感器的唯一性标识虚拟eID的唯一性,来指引插纤的正确性;检测光纤段是否断裂或者光纤连接头是否坏损。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光配线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管、PDA、智能ODN设备,该系统还包括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采用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来对端口进行标注和施工;
网管或者PDA下发相应的工单信息到智能ODN设备;
智能ODN设备根据相应的工单信息,点亮相应的工单端口灯;
施工人员将相应类型的光纤,插入到带有光的接收器和光纤传感器端口连接处,此时光纤中有光束信息进行传递,光纤传感器感应到光源的存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智能ODN设备,智能ODN记录该光纤传感器传来的信息;
智能ODN设备将完工的光纤传感器的信息反馈给网管和PDA,网管和PDA记录相应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光纤传感器直接与光纤的接触头物理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将光纤传感器本身自带的身份标识虚拟成eID的唯一标识,来指引插线的正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智能ODN设备通过检查射频识别RFID是否匹配,来判断插线在位与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后,光纤传感器将链路中的光波转换为物理层次上的数据,光缆或者光纤传递的光波通过一定的转换,转换成设备识别的数字信号,确认光纤链路中的光纤是否断裂、光纤连接头是否坏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光配线系统中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来对端口进行标注和施工;网管或者PDA下发相应的工单信息到智能ODN设备;智能ODN设备根据相应的工单信息,点亮相应的工单端口灯;
S2、施工人员将相应类型的光纤,插入到带有光的接收器和光纤传感器端口连接处,此时光纤中有光束信息传递,光纤传感器感应到光源的存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智能ODN设备,智能ODN记录该光纤传感器传来的信息;
S3、智能ODN设备将完工的光纤传感器的信息反馈给网管和PDA,网管和PDA记录相应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光纤传感器直接与光纤的接触头物理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将光纤传感器本身自带的身份标识虚拟成eID的唯一标识,来指引插线的正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智能ODN设备通过检查射频识别RFID是否匹配,来判断插线在位与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后,光纤传感器将链路中的光波转换为物理层次上的数据,光缆或者光纤传递的光波通过一定的转换,转换成智能ODN设备识别的数字信号,确认光纤链路中的光纤是否断裂、光纤连接头是否坏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采用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将光纤传感器本身自带的身份标识虚拟成eID的唯一标识,来指引插线的正确性。智能ODN设备通过检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否匹配,来判断插线在位与否。
(2)本发明采用光纤传感器代替eID,光纤传感器可以直接与光纤的接触头物理接触,避免了以前利用eID进行设计时,由于eID和光纤设计上并未物理接触,会造成eID脱落但是光纤仍然在为的误判。
(3)本发明采用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由于光纤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光纤传感器可以将链路中的光波转换为物理层次上的数据,光缆或者光纤中传递的光波通过一定的转换,转换成智能ODN设备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从而可以随时监测到链路中有无光波,确认该条链路中光纤是否断裂或者光纤连接头坏损。若链路中不存在光波,则可快速进行报警,通知网管该条链路发送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光配线系统的整体布局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引正确插纤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管实时监测链路异常状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减少eID标签对智能光纤配线施工中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光配线系统,参见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网管、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智能ODN设备和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光配线系统中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来对端口进行标注和施工;网管或者PDA下发相应的工单信息到智能ODN设备;智能ODN设备根据相应的工单信息,点亮相应的工单端口灯;
S2、施工人员将相应类型的光纤,插入到带有光的接收器和光纤传感器端口连接处,此时光纤中有光束信息传递,光纤传感器感应到光源的存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智能ODN设备,智能ODN记录该光纤传感器传来的信息;
S3、智能ODN设备将完工的光纤传感器的信息反馈给网管和PDA,网管和PDA记录相应的信息。
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光纤传感器直接与光纤的接触头物理接触。
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将光纤传感器本身自带的身份标识虚拟成eID的唯一标识,来指引插线的正确性。
智能ODN设备通过检查射频识别RFID是否匹配,来判断插线在位与否。
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后,光纤传感器将链路中的光波转换为物理层次上的数据,光缆或者光纤传递的光波通过一定的转换,转换成设备识别的数字信号,确认光纤链路中的光纤是否断裂、光纤连接头是否坏损。
参见图1所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设备或者服务器网管通过Internet与主控设备相连,以便和主控设备进行通信,接下来的三个模块为SODN(Smart Optical Division Network,智能光分配网络)系统的设备布局,主控设备以及相应的子框和盘,和带有光纤传感器的光纤连接头接入网络设备,带有光纤传感器的连接头向主控设备反馈信息,主控设备再将所的信息返给网管服务器或者PDA设备。
在智能ODN系统中,为了便于管理和维护ODN网的用户端产生的大量光纤线路,现有的智能ODN系统使用eID电子标签技术,将智能ODN设备通过网线接入Internet,通过服务器上的网管或PDA,向智能ODN设备下发相关命令进行管理。网管或PDA向设备下发相应的操作工单,让施工人员按照相应的操作指引进行工单施工,利用eID电子标签技术可以有效的指引插纤插入正确的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光纤传感器的感光特性,感应到光纤中有光信号传递,将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告诉SODN系统,该端口具有相应的插拔纤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光波传感器代替现有的电子标签eID,可以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一:由于现有的eID电子标签技术中,只能检测到插入光纤是否插入正确端口,但对于光纤的接口是否正常以及光纤链路是否故障无法进行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传感器编码信息的唯一性,可以有效的检测到插纤是否正确;而且利用光纤传感器技术,可以检测到光纤链路中的光传输的实时状况,主要是利用光纤传感器可以有效的将链路中的光状态转化成数据的形式传给网管,网管不仅可以定期检测链路状态,若链路状态产生异常,可及时进行报警,实现过程如图2。
二:现有的智能ODN设备中,使用eID电子标签技术,只能有效的识别eID是否在位。若由于eID电子标签脱落或者坏损,则设备会通过Internet向网管发送告警,但是光纤链路仍然正常,该种情况会造成误判,从而耗费管理人员的精力和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光纤传感器代替eID电子标签,可以进行双重检测,既检测是否在位同时检测是否光纤链路中是否有数据产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误判情况的发送,从而较少施工人员繁琐的确认和维护工作。
参见图3所示,智能ODN设备向网管服务器反映链路的实时状况,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光纤传感器,将链路中的光状态转换为数据传给网管,网管可以实时监控链路状态,当链路状态发生异常时,传感器感应到链路异常,转化到设备的数据信息出现问题,则设备可以及时向网管进行链路异常告警,让网管可以及时定位哪条链路发生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光纤传感器技术,可以双重检测光纤是否在位和光纤传感器上的实时数据,避免发生误判的告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光纤传感器代替eID电子标签,光纤传感器上具有身份标识,可以正确指引插纤,便于管理和维护ODN网的用户端产生出大量的光纤线路,不仅可以正确指引施工人员插纤,而且可以产生链路故障的告警,使得施工人员可以迅速排除故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光配线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管、PDA、智能ODN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采用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来对端口进行标注和施工;
网管或者PDA下发相应的工单信息到智能ODN设备;
智能ODN设备根据相应的工单信息,点亮相应的工单端口灯;
施工人员将相应类型的光纤,插入到带有光的接收器和光纤传感器端口连接处,此时光纤中有光束信息进行传递,光纤传感器感应到光源的存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智能ODN设备,智能ODN记录该光纤传感器传来的信息;
智能ODN设备将完工的光纤传感器的信息反馈给网管和PDA,网管和PDA记录相应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光纤传感器直接与光纤的接触头物理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将光纤传感器本身自带的身份标识虚拟成eID的唯一标识,来指引插线的正确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光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ODN设备通过检查射频识别RFID是否匹配,来判断插线在位与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后,光纤传感器将链路中的光波转换为物理层次上的数据,光缆或者光纤传递的光波通过一定的转换,转换成设备识别的数字信号,确认光纤链路中的光纤是否断裂、光纤连接头是否坏损。
6.一种智能光配线系统中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带身份标识的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来对端口进行标注和施工;网管或者PDA下发相应的工单信息到智能ODN设备;智能ODN设备根据相应的工单信息,点亮相应的工单端口灯;
S2、施工人员将相应类型的光纤,插入到带有光的接收器和光纤传感器端口连接处,此时光纤中有光束信息传递,光纤传感器感应到光源的存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智能ODN设备,智能ODN记录该光纤传感器传来的信息;
S3、智能ODN设备将完工的光纤传感器的信息反馈给网管和PDA,网管和PDA记录相应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光配线系统中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光纤传感器直接与光纤的接触头物理接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光配线系统中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时,将光纤传感器本身自带的身份标识虚拟成eID的唯一标识,来指引插线的正确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光配线系统中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ODN设备通过检查射频识别RFID是否匹配,来判断插线在位与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光配线系统中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代替电子标签eID后,光纤传感器将链路中的光波转换为物理层次上的数据,光缆或者光纤传递的光波通过一定的转换,转换成智能ODN设备识别的数字信号,确认光纤链路中的光纤是否断裂、光纤连接头是否坏损。
CN201710359216.0A 2017-05-19 2017-05-19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Active CN106972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9216.0A CN106972976B (zh) 2017-05-19 2017-05-19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9216.0A CN106972976B (zh) 2017-05-19 2017-05-19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2976A CN106972976A (zh) 2017-07-21
CN106972976B true CN106972976B (zh) 2019-09-27

Family

ID=59326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9216.0A Active CN106972976B (zh) 2017-05-19 2017-05-19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729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842A (zh) * 2018-05-21 2018-09-28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
CN112290998A (zh) * 2020-09-18 2021-01-29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光缆纤芯在线管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9689A (zh) * 1999-05-03 2002-05-15 未来纤维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通信链路的内部安全保证
CN101304283A (zh) * 2008-07-04 2008-11-12 电子科技大学 利用无源光网络进行故障定位及安防探测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85826U (zh) * 2010-11-18 2011-06-29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机电设备光纤在线监测系统
CN105721186A (zh) * 2014-12-04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dn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9689A (zh) * 1999-05-03 2002-05-15 未来纤维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通信链路的内部安全保证
CN101304283A (zh) * 2008-07-04 2008-11-12 电子科技大学 利用无源光网络进行故障定位及安防探测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85826U (zh) * 2010-11-18 2011-06-29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机电设备光纤在线监测系统
CN105721186A (zh) * 2014-12-04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dn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2976A (zh) 2017-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5735B (zh) 用于采集电信网络信息的基于rfid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05380B (zh) 具备引导式mac能力的供电配线板
EP2533549A1 (en) Fault detector for opti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91176B (zh) 一种光分布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739306B (zh) 无源光网络中光链路自动测试的方法
CN103718478B (zh) 用于无源光网络的认证以及用于末尾光纤臂中问题和故障的检测的系统
CN102684779B (zh) 集中测量装置、故障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6301551B (zh) 一种光纤网络故障定位及故障业务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06972976B (zh)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EP247274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 connection state of fiber optic jumper
CN103166699A (zh) 无源光网络中分光器后光纤故障定位的方法与系统
CN105242169B (zh) 一种配线架的信号发送端和信号接收端判断装置
CN107078795A (zh) 光网络故障识别
CN109450527A (zh) 故障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91588A (zh) 一种网络故障的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0460371A (zh) 光资源核查方法和系统
CN105337656B (zh) 一种光网络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2246050A (zh) 检测和定位电气系统中间歇性电气故障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24721A (zh) 调度自动化系统远动通道在线检测系统
CN110429977A (zh) 一种基于光源光探测器阵列的光缆纤芯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1771469B (zh) 用户住宅侧光线路终端装置
CN109633345A (zh) 一种二次设备在线监测与分析装置
CN108768530A (zh) 一种光纤收发器的数据传输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3269296A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用户端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1298059Y (zh) 调度自动化系统远动通道在线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