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1973A -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1973A
CN106961973A CN201710202906.5A CN201710202906A CN106961973A CN 106961973 A CN106961973 A CN 106961973A CN 201710202906 A CN201710202906 A CN 201710202906A CN 106961973 A CN106961973 A CN 106961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pulse family
family chinese
seed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29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友仁
田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2029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61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1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19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8Immunising s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它属于中药材原产地撒抪资源恢复方法,具体涉及大规模豆科中药材的播种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播种方法无法实现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问题。方法:一、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采集种子;二、选择豆科中药材原产野生生态迹地作为播种地;三、制备配料;四、拌种;五、制备海藻胶水;六:利用离心制球方法制球,采用组合筛筛分,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七、采用撒抪或飞机播种方式播种。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可用于快速恢复豆科濒危药材甘草和黄芪。

Description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原产地撒抪资源恢复方法,具体涉及大规模豆科中药材的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材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文明史和灿烂文化底蕴的瑰宝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医疗、保健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生长在野生环境中的中药材,都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解放后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尤其盲目采挖药材和开荒种田等多种原因破坏了野生植物药材的生态环境,致使甘草、防风和黄芪等几十种药材已处濒危和灭绝状态的边缘,如果不采取有效技术手段抓紧进行抢救,将会造成永远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野生植物在自然界中除部分依靠根和根茎等植物器官进行无性繁殖外,绝大部分是通过有性繁殖,通过产生种子,并通过不同播种手段进行繁殖,以达到传留后代的目的。能产生繁殖后代种子是由于千万年生存选择的结果。由于长期能生存的需要,植物进行发芽生长都具有个自独特的特性,给人工栽培造成一定的困难。具有明显的特征是大部分植物种子存在生理休眠和形态休眠。因此现有的播种方法无法实现中药材大规模播种,达到中药材原产地撒抪资源恢复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播种方法无法实现中药材在原产地野生迹地大规模播种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准备种子: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采集种子,并进行筛选,得到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豆科中药材为甘草或黄芪,当所述豆科中药材为甘草时,豆科中药材原种千粒重不低于14g,当所述豆科中药材为黄芪时,豆科中药材原种千粒重不低于12.5g;
二、选地:选择豆科中药材原产野生生态迹地作为播种地;
三、制备配料: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内用60目筛子筛选出细土,然非耕地向细土中添加有机吸水材料,并混合均匀,得到配料;所述的配料中细土与有机吸水材料后4:1;
四、拌种:向豆科中药材原种中加入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搅拌至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均匀覆盖在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中杀虫种衣剂的质量分数为3‰,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的质量分数为3‰;
五、制备海藻胶水:将海藻胶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匀后得到海藻胶水;所述的海藻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60;
六:制球:利用喷雾器将海藻胶水均匀喷洒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附着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的海藻胶水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的质量比为1:10;利用离心制球方法将配料均匀覆盖在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过组合筛后,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将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置于通风处进行阴干,然后再次过组合筛,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所述组合筛的筛网由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组成,且所述上层筛网的筛孔为6目,所述下层筛网的筛孔4目;
七、播种:在播种地上播种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若遇到冬季降雪多、春季降雨多或春涝情况,春季开化后在播种野生迹地上进行播种,否则在雨季下过中雨后或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在播种地上进行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撒抪或飞机播种,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按1.5kg/亩~2kg/亩的播种量进行播种。
本发明优点:
一、打破常规翻耕地的故有抪种方法,在道地中药材豆科中药材原产野生生态迹地作为播种地,利用中药智能种球进行撒抪(航抪),抪后能良好出苗长成植株形成群落。不仅能有效的恢复甘草、黄芪的野生资源,还会更新原野生生态群落,形成以甘草、黄芪为主体的新群落。所以本发明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独创新方法。对我国优质药材甘草和黄芪的资源恢复,并能创新形成经济野生生态群落,是一项画时代的重大创举,有不可美誉的重大意义。
二、抪种方法简单速度快(航抪)有效利用化雪水和雨季较长期的天然降水,具有吸水和复土作用的药材智能种子球结合甘草和黄芪发芽迅速(4-6天)的特点,发芽、扎根出苗,上述两种道地药材能顺利生长,并形成优势群落。
三、对恢复后的甘草、黄芪群落可有计划的进行轮採种子和药材,在不用打农药和施肥等情况下道地药材质量优越不仅比在农田耕地内栽培节省耕地,还会创收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可生产出大量的优质道地药材供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四、能带动道地药材的良种基地建设和相关人员的就业并使中药资源实现强大永继利用后盾。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可用于快速恢复豆科濒危药材甘草和黄芪。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准备种子: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采集种子,并进行筛选,得到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豆科中药材为甘草或黄芪,当所述豆科中药材为甘草时,豆科中药材原种千粒重不低于14g,当所述豆科中药材为黄芪时,豆科中药材原种千粒重不低于12.5g;
二、选地:选择豆科中药材原产野生生态迹地作为播种地;
三、制备配料: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内用60目筛子筛选出细土,向细土中添加有机吸水材料,并混合均匀,得到配料;所述的配料中细土与有机吸水材料后4:1;
四、拌种:向豆科中药材原种中加入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搅拌至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均匀覆盖在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中杀虫种衣剂的质量分数为3‰,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的质量分数为3‰;
五、制备海藻胶水:将海藻胶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匀后得到海藻胶水;所述的海藻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60;
六:制球:利用喷雾器将海藻胶水均匀喷洒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附着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的海藻胶水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的质量比为1:10;利用离心制球方法将配料均匀覆盖在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过组合筛后,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将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置于通风处进行阴干,然后再次过组合筛,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所述组合筛的筛网由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组成,且所述上层筛网的筛孔为6目,所述下层筛网的筛孔4目;
七、播种:在播种地上播种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若遇到冬季降雪多、春季降雨多或春涝情况,春季开化后在播种地上进行播种,否则在雨季下过中雨后或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在播种地上进行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撒抪或飞机播种,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按1.5kg/亩~2kg/亩的播种量进行播种。
本实施方式对具有吸水发芽出苗速度快的豆科濒危药材甘草和黄芪,设计了一种具备多功能的“智能种球”,这种“智能种球”首先保证“智能种球”内的药材种子具有良好的发芽率,经统计发芽率达到60%,此外“智能种球”还具有吸水、保水、附土和预防土壤中发生病虫害的能力,有机吸收材料在出苗后会自然降解。
在季节性降雨的夏季或降雨较多的早春(遇春涝情况下)结合天气预报进行播种,在重力作用下,“智能种球”会窜落于有野生植物生态遮阴的植株,株间表土上,滚落植物根间潮湿的表土后,“智能种球”会迅速吸水膨大,“智能种球”重量是种子重量的3~3.5倍,吸足水分后为种子重量的6~7倍,“智能种球”吸足水分后,在有机吸水材料和泥土等成分的作用下,在不降雨情况下具有保水性,经测试照不加吸水剂干种子作对照保水,减少蒸发40%。“智能种球”内含种子,在覆土、充足水份或生态遮阴潮湿等有利种子发芽的环境下,“智能种球”内的种子能迅速吸水发芽扎根,从样方出苗情况调查甘草、黄芪,通过检测表明有40%以上播种后的“智能种球”内的种子发芽扎根成长,当年即可长成野生环境下的遮阴植物,其黄芪高度为40cm~60cm,甘草高度为110cm~120cm,形成抪种的药材群落。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甘草为乌拉尔甘草。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黄芪为膜荚黄芪。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选择豆科中药材生长区域的草原、林缘野生迹地作为播种地。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所述的有机吸水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本发明内容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也可以实现发明的目的。
采用下述试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实施例1: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准备种子: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采集种子,并进行筛选,得到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豆科中药材为乌拉尔甘草,豆科中药材原种千粒重不低于14g;
二、选地:在乌拉尔甘草原产地选择乌拉尔甘草生长区域的草原、林缘野生迹地作为播种地;
三、制备配料:在乌拉尔甘草原产地内用60目筛子筛选出细土,向细土中添加羧甲基纤维素,并混合均匀,得到配料;所述的配料中细土与有机吸收水材料后4:1;
四、拌种:向豆科中药材原种中加入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搅拌至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均匀覆盖在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中杀虫种衣剂的质量分数为3‰,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的质量分数为3‰;
五、制备海藻胶水:将海藻胶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匀后得到海藻胶水;所述的海藻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60;
六:制球:利用喷雾器将海藻胶水均匀喷洒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附着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的海藻胶水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的质量比为1:10;利用离心制球方法将配料均匀覆盖在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过组合筛后,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将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置于通风处进行阴干,然后再次过组合筛,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所述组合筛的筛网由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组成,且所述上层筛网的筛孔为6目,所述下层筛网的筛孔4目;
七、播种:在播种地上播种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若遇到冬季降雨多、春季降雨多或春涝情况,春季开化后在播种耕地上进行播种,在六月末雨季进行撒抪,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按1.5公斤/亩~2公斤/亩的播种量进行播种。
播种后60天后在平方米抪种200粒的智能种球样方中出苗长出乌拉尔甘草植株120株,占抪种球粒数的60%,植株生长十分旺盛,大部份(60%以上)株高已达115cm。
实施例2: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准备种子: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采集种子,并进行筛选,得到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豆科中药材为膜夹黄芪,豆科中药材原种千粒重不低于12.5g;
二、选地:在膜夹黄芪原产地选择乌拉尔甘草生长区域的草原、林缘野生迹地作为播种地;
三、制备配料:在膜夹黄芪原产地内用60目筛子筛选出细土,向细土中添加羧甲基纤维素,并混合均匀,得到配料;所述的配料中细土与有机吸收水材料后4:1;
四、拌种:向豆科中药材原种中加入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搅拌至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均匀覆盖在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中杀虫种衣剂的质量分数为3‰,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的质量分数为3‰;
五、制备海藻胶水:将海藻胶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匀后得到海藻胶水;所述的海藻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60;
六:制球:利用喷雾器将海藻胶水均匀喷洒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附着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的海藻胶水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的质量比为1:10;利用离心制球方法将配料均匀覆盖在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过组合筛后,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将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置于通风处进行阴干,然后再次过组合筛,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所述组合筛的筛网由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组成,且所述上层筛网的筛孔为6目,所述下层筛网的筛孔4目;
七、播种:在播种地上播种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若遇到冬季降雨多、春季降雨多或春涝情况,春季开化后在播种耕地上进行播种,在六月末雨季进行撒抪,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按1.5公斤/亩~2公斤/亩的播种量进行播种。
播种后60天后在平方米抪种200粒的智能种球样方中出苗长出膜夹黄芪植株85株,占抪种球粒数的42.5%,植株生长十分旺盛,大部份(60%以上)株高已达50cm。

Claims (5)

1.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准备种子: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采集种子,并进行筛选,得到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豆科中药材为甘草或黄芪,当所述豆科中药材为甘草时,豆科中药材原种千粒重不低于14g,当所述豆科中药材为黄芪时,豆科中药材原种千粒重不低于12.5g;
二、选地:选择豆科中药材原产野生生态迹地作为播种地;
三、制备配料: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内用60目筛子筛选出细土,然非耕地向细土中添加有机吸收材料,并混合均匀,得到配料;所述的配料中细土与有机吸收水材料后4:1;
四、拌种:向豆科中药材原种中加入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搅拌至杀虫种衣剂和磷酸二铵复合微肥均匀覆盖在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中杀虫种衣剂的质量分数为3‰,磷酸二氢钾复合微肥的质量分数为3‰;
五、制备海藻胶水:将海藻胶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匀后得到海藻胶水;所述的海藻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60;
六:制球:利用喷雾器将海藻胶水均匀喷洒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得到附着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所述的海藻胶水与拌种后豆科中药材原种的质量比为1:10;利用离心制球方法将配料均匀覆盖在海藻胶的豆科中药材原种表面,过组合筛后,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将粒径为4目~6目的湿智能种球置于通风处进行阴干,然后再次过组合筛,得到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所述组合筛的筛网由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组成,且所述上层筛网的筛孔为6目,所述下层筛网的筛孔4目;
七、播种:在播种地上播种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若遇到冬季降雨多、春季降雨多或春涝情况,春季开化后在播种地上进行播种,否则在雨季下过中雨后或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在播种耕地上进行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撒抪或飞机播种,粒径为4目~6目的豆科中药材智能种球按1.5kg/亩~2kg/亩的播种量进行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甘草为乌拉尔甘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黄芪为膜荚黄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豆科中药材原产地选择豆科中药材生长区域的草原、林缘野生迹地作为播种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有机吸水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
CN201710202906.5A 2017-03-30 2017-03-30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 Pending CN106961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2906.5A CN106961973A (zh) 2017-03-30 2017-03-30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2906.5A CN106961973A (zh) 2017-03-30 2017-03-30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1973A true CN106961973A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36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2906.5A Pending CN106961973A (zh) 2017-03-30 2017-03-30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19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0843A (zh) * 2020-06-12 2020-09-18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深度svdd模型的中药材适生区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1837829A (zh) * 2020-08-21 2020-10-30 黑龙江省日捷东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菊苣的高产种植方法及利用菊苣根提取菊粉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3391A (zh) * 2005-02-25 2005-09-07 宣建荣 旱育直播多功能包衣剂
CN101663950A (zh) * 2003-09-25 2010-03-10 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抱茎苦荬菜野生抚育方法
CN102835236A (zh) * 2012-08-28 2012-12-26 刘俊希 一种半野生黄芪种植方法
CN104718935A (zh) * 2015-02-16 2015-06-24 哈尔滨市合和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中药材白鲜人工育苗方法
CN106258364A (zh) * 2016-08-11 2017-01-04 田金霞 中药材白鲜野生变家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3950A (zh) * 2003-09-25 2010-03-10 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抱茎苦荬菜野生抚育方法
CN1663391A (zh) * 2005-02-25 2005-09-07 宣建荣 旱育直播多功能包衣剂
CN102835236A (zh) * 2012-08-28 2012-12-26 刘俊希 一种半野生黄芪种植方法
CN104718935A (zh) * 2015-02-16 2015-06-24 哈尔滨市合和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中药材白鲜人工育苗方法
CN106258364A (zh) * 2016-08-11 2017-01-04 田金霞 中药材白鲜野生变家种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良信等: "野生黄芪资源恢复的试验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陈士林等: "中药材野生抚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中国中药杂志》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0843A (zh) * 2020-06-12 2020-09-18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深度svdd模型的中药材适生区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1680843B (zh) * 2020-06-12 2022-06-28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深度svdd模型的中药材适生区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1837829A (zh) * 2020-08-21 2020-10-30 黑龙江省日捷东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菊苣的高产种植方法及利用菊苣根提取菊粉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1832B (zh) 川贝母的栽培方法
CN103283452B (zh) 党参的栽培方法
CN103563611A (zh) 一种百合种植方法
CN101317522B (zh) 广防风野生变家栽和大面积种植的种植方法
CN103548535A (zh) 橡胶林下地胆草间种方法
CN103931457A (zh) 一种芦柑的种植方法
CN107396740A (zh) 一种大蒜的夏季栽培方法
CN111280006B (zh) 一种免覆盖丹参育苗的技术
CN107258455A (zh) 一种泡核桃林下生态种植丹参的方法
CN104429476B (zh) 北疆边坡防护草本植物播种方法
CN106105758A (zh) 一种春小麦套种柴胡的栽培方法
CN104488492B (zh) 威宁党参规模化生产方法
CN111053010A (zh) 一种白及的仿野生林下种植方法
CN110946040A (zh) 一种适用于北疆荒漠区土质边坡防护草灌混种方法
CN106961973A (zh) 利用智能种球技术实现豆科中药材大规模播种的方法
CN106613172B (zh) 一种广东从化天湖道地金线莲原生态种植方法
CN108293652A (zh) 一种岩洞仿野生栽培岩黄连方法
CN107801582A (zh) 一种种植烤烟后免耕油菜稀植打苔栽培方法
CN104488643A (zh) 一种利用核桃林地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方法
CN107094465A (zh) 一种玉竹的种植方法
CN106576681A (zh) 一种朝天椒的栽培方法
CN108782101A (zh) 一种甘蔗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8307965A (zh) 一种滇重楼种子的催芽及育苗方法
CN103609275A (zh) 一麦两茬小麦栽培方法
CN107646556A (zh) 一种大石山区水稻与岩黄连轮种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