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1508A - 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61508A CN106961508A CN201710405905.0A CN201710405905A CN106961508A CN 106961508 A CN106961508 A CN 106961508A CN 201710405905 A CN201710405905 A CN 201710405905A CN 106961508 A CN106961508 A CN 1069615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communication
- name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request
- address li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9—Automatic dialling or redialling systems, e.g. on off-hook or redial on bus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属于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再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然后通过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判断出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通过获取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来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提高了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设备都具备通信的功能,通信设备是当前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联络载体。随着社会活动的不断进行,社交圈的不断扩大,人们会不断增加新的朋友和伙伴,同时通讯设备中联系人也会不断增加这些新朋友和伙伴的名字。现有技术,若需要跟某个联系人进行通信,则首先需要在通信录中找到这个人,然后再进行通信。例如,在医院里,有上千人,包括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加上病人,如果某个医生要呼叫某个护士,但是这个护士平常并没有跟这个医生有交流,那么他们之间的通信就比较困难,还需要先加个好友,互相确认后才可通信,导致通信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用户终端获取录入的在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判断所述通信录中是否有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若有,则将具有所述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通过预设规则进行区分。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规则至少包括: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前加入不同的前缀标识信息、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后加入不同的后缀标识信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包括: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包括:对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进行识别,判断所述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通信请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装置,运行于用户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录入的在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录中是否有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若有,则将具有所述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通过预设规则进行区分。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规则至少包括: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前加入不同的前缀标识信息、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后加入不同的后缀标识信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识别模块,用于对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进行识别,判断所述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通信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通过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再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然后通过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判断出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通过获取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来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提高了通信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框图。电子设备100可以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装置、存储器101、存储控制器102、处理器103、外设接口104、输入输出单元105、音频单元106、显示单元107。
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等终端。
所述存储器101、存储控制器102、处理器103、外设接口104、输入输出单元105、音频单元106、显示单元107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01中或固化在所述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装置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03用于执行存储器10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装置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10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0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103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服务器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3中,或者由处理器103实现。
处理器103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1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103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外设接口104将各种输入/输出装置耦合至处理器103以及存储器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104,处理器103以及存储控制器102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输入输出单元105用于提供给用户输入数据实现用户与所述服务器(或本地终端)的交互。所述输入输出单元105可以是,但不限于,鼠标和键盘等。
音频单元106向用户提供音频接口,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一个或者多个扬声器以及音频电路。
显示单元107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交互界面(例如用户操作界面)或用于显示图像数据给用户参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107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或触控显示器。若为触控显示器,其可为支持单点和多点触控操作的电容式触控屏或电阻式触控屏等。支持单点和多点触控操作是指触控显示器能感应到来自该触控显示器上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同时产生的触控操作,并将该感应到的触控操作交由处理器103进行计算和处理。
所述外设接口104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处理器103以及存储器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104,处理器103以及存储控制器102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输入输出单元105用于提供给用户输入数据实现用户与处理终端的交互。所述输入输出单元105可以是,但不限于,鼠标和键盘等。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S110: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
若某个用户需要和其他的用户进行通信时,该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向需要通信的用户发送通信请求,该通信请求携带有用户的姓名信息。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语音输入或者文字输入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例如,在医院,若某个医生想要通过用户终端呼叫某个护士,则该医生可以在用户终端语音输入目标用户的名字,如:zhangjing,表明该医生想要跟叫zhangjing的护士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则用户终端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上的麦克风来获取第一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例如,在用户终端的语音输入界面提供语音输入按钮,当第一用户启动该按钮时,即可采集第一用户的语音信息,也就是可以采集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
用户终端在获取到该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然后用户终端需要对该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进行识别,也就是对第一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如,对语音输入的zhangjing进行识别,判断该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再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通信请求。
其中,对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进行识别,判断所述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是否正确的方法如下:
服务器预先采集有第一用户使用各语言类别输入的语音信息,通过分类算法训练得到语音识别模型,所述语音识别模型中包含各语言类别输入的语音。其中,所述语言类别包含但不限于语种类别和方言类别。其中,所述语种类别包含各国的语种,例如包括汉语、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等,所述方言类别包含但不限于各国的方言,以中国为例,例如包括山东方言、东北方言、北京方言、陕西方言、广东方言、重庆方言等等。
在使用语音识别模型对待分类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时,再次采用分类算法对待分类的语音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如果该待分类的语音信息被归类到重庆方言,则将重庆方言作为与该语音信息匹配的方言。
当确定了与所述语音信息匹配的目标语言类别后,则将当前使用的语音识别模型切换至与目标语言类别对应的语音识别模型,使用该对应的语音识别模型对用户后续的语音输入进行识别,例如,若当前使用的语音识别模型为普通话语言识别模型,判断第一用户输入的语音对应的语音类别为重庆方言,则将当前使用的普通话语言识别模型转换成重庆方言对应的语音识别模型,即可识别出第一用户输入的是重庆方言了。若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为重庆方言,则用户终端也可正确识别该第一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从而判断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为正确,则可从通信请求中获取该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若用户终端无法识别出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则判断该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不正确,则无法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
但是,若当与所述语音信息匹配的目标语言类别有多个时,例如除了被归类到山东方言之外,还被归类到了河南方言,此时可以根据匹配度确定目标语言类别,例如,将与所述语音信息匹配度最高的语言类别作为目标语言类别。或者,将与所述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的语言类别作为目标语言类别。其具体实现方法为:对所述语音信息基于至少两种为各语言类别的特征进行识别并得到所述语音信息为各语言类别的置信度,将置信度作为语言类别的相似度;或对所述语音信息基于至少两种为各语言类别的特征进行识别并得到所述语音信息为各语言类别语言得分,将语音得分作为语言类别的相似度;或对所述语音信息基于至少两种为各语言类别的特征进行识别并得到所述语音信息为各语言类别的概率,将概率作为语言类别的相似度。
通过对获取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语言类别的匹配,以根据匹配度确定对应的目标语言类别;将当前使用的语音识别模型切换至与目标语言类别对应的语音识别模型,能够实现不同语言间的语音识别模型的自动切换,不仅提高语音识别模型切换效率,而且使语音识别更加智能化,从而可以准确识别出第一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即准确识别出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然后判断出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通信请求。
步骤120: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
例如,医院分为很多部门,若外科和内科两个部门如果想进行通讯,A和B两人之间需要类似加好友的方式,然后双方确认方可语音通讯。但若预先设置院长通信权限是最大的,可以通讯到医院的每个人,包括保洁人员,如果是最低层的保洁人员只有组长和部门主管向上的两个等级能够通讯,等于是等级越高通信权限越高,例如,医院等级分为10层那保洁只有1和2层的通信权限,第10层有通信1-10层的权限。
所以,需先获取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的ID来获取该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每个用户都具有注册信息或可标识的身份信息,该注册信息或可标识的身份信息均对应了相应的通信权限,例如,可将院长的可标识的身份信息或注册信息设置为5位数字,对于院长来说,其通信权限是最大的,可以通信到医院所有的人,将某个科室的主任的可标识的身份信息或注册信息设置为6位数字,其通信权限为第二大。
在步骤S110之前,用户终端就预先获取了录入的在用户通信权限内的通信录,也就是用户预先在该用户终端终端中录入了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如,院长的通信权限是通信到医院记录在册的所有人,则将这些人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都录入到用户终端,成为院长的通信权限内的通信录。其中,通信标识信息可以为用户的通信账号,例如,该通信录包括用户A:李静,通信账号为123;用户B:张三,通信账号为234;用户C:李四,通信账号为345,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该用户可以是第一用户在自己的用户在终端中录入的通信录,也可以是其他的用户在第一用户的用户在终端中录入的通信录,这个用户终端可以是第一用户终端平常使用的,也可以是其他用户的,用户可以通过唯一标识自己的身份账号来获取该用户终端上存储的通信录。
另外,若用户在录入通信录后,判断所述通信录中是否有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发若现了有重名的用户,则将具有所述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通过预设规则进行区分,所述预设规则至少包括: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前加入不同的前缀标识信息、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后加入不同的后缀标识信息中的一种。例如有两个叫李静的人,可以在录入通信录后,将自动在这两个名字前加入不同的前缀或者后缀进行区分,若用户先录入了一个用户的名字,然后在录入另外一个用户的名字,这两个用户的名字是一样的,则用户终端先保存第一个用户的姓名,但是在获取到第二个用户的姓名后,需去查保存的通信录中是否有重名的,若有重名的,则对后获取的这个用户的姓名加上前缀或者后缀进行区分,该前后缀可以是字母、数字,例如,第一个录入的是李静,则第二个可以是李静1、1李静、a李静等等。
另外,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用户终端还可以在用户录入第二个用户姓名的时候判断该用户的姓名是否与先前存储的通信录中的姓名有重复,若有重复,即弹出提示窗口,提示用户该用户姓名重复,无法录入,则用户可以更改录入的姓名再进行录入,例如,用户录入的是李静,但是原来通信录中已经存在一个李静了,则这时用户终端提醒用户已经有一个李静了,那么用户可以将“李静”这个姓名加入前缀或者后缀进行区分了,如妇产科李静护士,从而对重名进行区分。
步骤130: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步骤S110中获取了第一用户输入的通信请求后,获得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若该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为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例如,“lijing”,用户终端对其进行识别可获得多个识别结果,例如,李静、李晶、李菁等姓名,该识别结果即作为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将该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进行一一比对,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例如,若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识别出来为李静、李晶、李菁,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有李静,则表示第二用户在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第一用户可以与第二用户进行通信,若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没有上述任何一个,则表明第二用户不在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第一用户无法与第二用户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终端预先存储有优先呼叫原则,例如,有张静医生和张晶护士,当第一用户前三次呼叫的第二用户都是张静医生时,则再呼叫zhangjing,则对于该第二用户,优先判定为张静医生,而如需呼叫张晶护士,则需要输入语音指令“zhang jing hushi”。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通过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再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然后通过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判断出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通过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即可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提高了通信效率。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用户终端获取录入的在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
步骤S220:判断所述通信录中是否有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若有,则将具有所述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通过预设规则进行区分。
步骤S230: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
步骤S240: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
步骤S250: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法,为了描述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装置200的结构框图,所述装置运行于用户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22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
通信模块230,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录入的在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录中是否有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若有,则将具有所述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通过预设规则进行区分。
其中,所述预设规则至少包括: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前加入不同的前缀标识信息、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后加入不同的后缀标识信息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方式,所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对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进行识别,判断所述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通信请求。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通过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再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然后通过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判断出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通过获取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来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
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用户终端获取录入的在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
判断所述通信录中是否有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若有,则将具有所述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通过预设规则进行区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至少包括: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前加入不同的前缀标识信息、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后加入不同的后缀标识信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包括:
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包括:
对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进行识别,判断所述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通信请求。
6.一种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于用户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其中,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及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
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预先存储的通信录中用户的姓名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若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的通信权限内,则根据所述通信请求及所述第二用户的通信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录入的在用户的通信权限内的通信录,其中,所述通信录中包括多个用户的姓名信息及通信标识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录中是否有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若有,则将具有所述相同姓名信息的用户通过预设规则进行区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至少包括: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前加入不同的前缀标识信息、在所述用户的姓名信息后加入不同的后缀标识信息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向第二用户发送的通信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对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进行识别,判断所述第一用户语音输入的通信请求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姓名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通信请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05905.0A CN106961508A (zh) | 2017-06-01 | 2017-06-01 | 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05905.0A CN106961508A (zh) | 2017-06-01 | 2017-06-01 | 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61508A true CN106961508A (zh) | 2017-07-18 |
Family
ID=59482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05905.0A Pending CN106961508A (zh) | 2017-06-01 | 2017-06-01 | 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6150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34781A (zh) * | 2018-01-15 | 2018-06-29 | 诺雪(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9040649A (zh) * | 2018-09-13 | 2018-12-18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0970018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语音识别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536917A (ja) * | 1999-02-08 | 2002-10-29 |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電話ハンドセットの音声認識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
CN1980271A (zh) * | 2005-12-02 | 2007-06-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拨号操作的实现方法 |
CN101227631A (zh) * | 2008-01-30 | 2008-07-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团用户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
CN103092887A (zh) * | 2011-11-07 | 2013-05-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语音信息提供方法 |
CN104079711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上海城际互通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呼叫方法 |
CN106487976A (zh) * | 2016-10-28 | 2017-03-0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拨号装置和方法 |
CN106534446A (zh) * | 2016-11-11 | 2017-03-2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拨号装置和方法 |
CN106790909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联系人显示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06-01 CN CN201710405905.0A patent/CN10696150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536917A (ja) * | 1999-02-08 | 2002-10-29 |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電話ハンドセットの音声認識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
CN1980271A (zh) * | 2005-12-02 | 2007-06-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拨号操作的实现方法 |
CN101227631A (zh) * | 2008-01-30 | 2008-07-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团用户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
CN103092887A (zh) * | 2011-11-07 | 2013-05-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语音信息提供方法 |
CN104079711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上海城际互通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呼叫方法 |
CN106487976A (zh) * | 2016-10-28 | 2017-03-0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拨号装置和方法 |
CN106534446A (zh) * | 2016-11-11 | 2017-03-2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拨号装置和方法 |
CN106790909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联系人显示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34781A (zh) * | 2018-01-15 | 2018-06-29 | 诺雪(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9040649A (zh) * | 2018-09-13 | 2018-12-18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0970018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语音识别方法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012432A1 (en) | Dialog interaction metho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EP4064276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peech recogni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1223699B1 (en) | Multiple user recognition with voiceprints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 |
US20230222371A1 (en) | User Identification with Voiceprints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 |
WO2021139701A1 (zh) | 一种应用推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20190182176A1 (en) | User Authentication with Voiceprints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 |
WO2019203867A1 (en) | Building customized user profiles based on conversational data | |
AU2013270485C1 (en) | Inpu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9061443A1 (zh) | 一种通知显示方法及终端 | |
CN106789543A (zh) | 会话中实现表情图像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446054A (zh) |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4735243B (zh) | 联系人列表显示方法及装置 | |
WO2020257988A1 (zh) | 刷量用户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US20140223572A1 (en) | Message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therefor | |
CN104978045B (zh) | 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及装置 | |
CN109799916A (zh) | 一种候选项联想方法和装置 | |
CN109002184A (zh) | 一种输入法候选词的联想方法和装置 | |
CN106961508A (zh) | 基于姓名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7545404A (zh) | 账单提醒方法及装置 | |
CN106528759A (zh) | 智能问答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038243A (zh) | 音乐推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KR102125225B1 (ko) | 빅데이터 기반의 인공지능을 활용한 메시지 서비스의 개인 맞춤형 문장마디 제시 방법과 시스템 | |
CN104219362A (zh) | 搜索联系人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948437A (zh) | 熄屏显示方法和装置 | |
WO2017041377A1 (zh) | 用于生成日历提醒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