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6565A -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6565A
CN106956565A CN201710263629.9A CN201710263629A CN106956565A CN 106956565 A CN106956565 A CN 106956565A CN 201710263629 A CN201710263629 A CN 201710263629A CN 106956565 A CN106956565 A CN 106956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hannel
conditioning device
heat exchange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36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6565B (zh
Inventor
郭爱斌
陈华英
韩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02636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65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6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6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6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6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2001/009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rs, e.g. for multi zone heating or coo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该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车内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车外换热组件;补气增焓组件;其中,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车外换热组件、补气增焓组件、第一换热器连通,且补气增焓组件还与压缩机连接,补气增焓组件用于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装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压缩机作为空调装置的核心部件,当其长时间运行在恶劣工况下时,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差较大,压缩机输入功较高,且运行效率较低时,容易出现排气温度过高现象。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时,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非常大,一方面,可能导致压缩机烧损,另一方面,容易导致空调换热能力降低。因此,现有技术中当压缩机出现排气温度过高时,通常只能将压缩机停机来降低排气温度,此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效率,而且频繁启停压缩机,严重降低了系统的运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装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车内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车外换热组件;补气增焓组件;其中,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车外换热组件、补气增焓组件、第一换热器连通,且补气增焓组件还与压缩机连接,补气增焓组件用于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
进一步地,补气增焓组件包括:闪蒸器,闪蒸器分别与车外换热组件、第一换热器以及压缩机连接;补气阀,设置在闪蒸器与压缩机连接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空调装置还包括:四通阀,四通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端口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端口与车外换热组件连接,第三端口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四端口与压缩机连接。
进一步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设置在压缩机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的管路上,且第一三通阀的两个端口分别与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端口与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换热器连接的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二三通阀,设置在第一换热器和补气增焓组件连接的管路上,且第二三通阀的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补气增焓组件连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端口与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压缩机连接的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空调装置还包括风道,风道分别与车内和车外连通,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设置在风道内。
进一步地,风道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包括第一段风道和第二段风道,第一换热器设置在第一段风道内,第二段风道包括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第一段风道分别与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连通,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暖风风道内。
进一步地,空调装置还包括风量调节件,风量调节件设置在风道内,风量调节件用于调节流过冷风风道和/或暖风风道的风量。
进一步地,风道还包括第三段风道,第三段风道分别与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连通,空调装置还包括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设置在第三段风道内。
进一步地,第三段风道设置有多个出风口,空调装置还包括风量分配单元,风量分配单元设置在第三段风道内,以调节多个出风口的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空调装置,空调装置是上述提供的空调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车内风道中设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制热模式下能够同时通过两个车内换热器进行制热,增加了车内的换热面积,极大地提高了空调装置的制热性能。再者,通过在空调装置中设置补气增焓组件,以根据实际工况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量,同时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制冷模式下的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制热模式下的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除湿/除霜模式下的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除冰模式下的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制冷模式下的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制热模式下的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除湿/除霜模式下的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除冰模式下的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压缩机;20、车内换热组件;21、第一换热器;22、第二换热器;30、车外换热组件;40、补气增焓组件;41、闪蒸器;42、补气阀;50、四通阀;60、第一三通阀;70、第二三通阀;80、风道;81、第一段风道;82、第二段风道;821、冷风风道;822、暖风风道;83、第三段风道;90、风量调节件;100、电加热器;110、调风板;120、风机;130、气液分离器;140、第一节流元件;150、第二节流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10、车内换热组件20、车外换热组件30和补气增焓组件40,其中,该车内换热组件20包括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压缩机10、第二换热器22、车外换热组件30、补气增焓组件40、第一换热器21连通,且补气增焓组件40还与压缩机10连接,补气增焓组件40用于对压缩机10进行补气增焓。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在车内风道中设置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在制热模式下能够同时通过两个车内换热器进行制热,增加了车内的换热面积,极大地提高了空调装置的制热性能。再者,通过在空调装置中设置补气增焓组件,以根据实际工况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量,同时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体地,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压缩机10、第二换热器22、车外换热组件30、补气增焓组件40、第一换热器21依次首尾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对压缩机10的补气增焓,可将补气增焓组件40配置为包括闪蒸器41和补气阀42,其中,闪蒸器分别与车外换热组件30、第一换热器21以及压缩机10连接,补气阀42设置在闪蒸器41与压缩机10连接的管路上。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压缩机10上设置有补气口,空调装置在运行时,可根据实际工况决定是否进入补气模式。当开启补气模式后,此时补气阀42打开,闪蒸器41内的气态冷媒经补气阀42从压缩机10上的补气口进入压缩机,从而实现了对压缩机10的补气增焓。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在空调装置处于制热模式下时,且车外环境温度很低时,空调装置需要开启补气模式。此时通过对压缩机10进行补气增焓能够有效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量和空调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当在制冷模式或者车外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关闭补气阀42,从而关闭补气模式,以将空调装置切换回普通模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空调装置的多种操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除霜模式以及除冰模式,可通过改变冷媒流向以完成空调装置的多种操作模式的切换。具体地,可将空调装置配置为还包括四通阀50和第一三通阀60,四通阀50包括第一端口C、第二端口D、第三端口F和第四端口E,第一端口C与第二换热器22连接,第二端口D与车外换热组件30连接,第三端口F与第一换热器21连接,第四端口E与压缩机10连接。第一三通阀60设置在压缩机10与第二换热器22连接的管路上,且第一三通阀60的两个端口分别与压缩机10和第二换热器22连接,第一三通阀60的另一个端口与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和第二换热器22连接的管路连接。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改变四通阀50的四个端口以及第一三通阀60的三个端口的连通方式,能够改变冷媒介质的流向,从而根据实际工况可以决定冷媒所流经的换热器的个数以及换热器所起的作用,从而完成空调装置多种操作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空调装置的多种操作模式,可将空调装置配置为还包括第二三通阀70,第二三通阀7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1和补气增焓组件40连接的管路上,且第二三通阀70的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换热器21和补气增焓组件40连接,第二三通阀70的另一个端口与四通阀50的第四端口E与压缩机10连接的管路连接。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当选择空调装置进行除冰操作时,可通过改变第二三通阀70的三个端口的连通方式,以使冷媒在经过车外换热组件30冷凝放热后,直接回到压缩机10的吸入口,从而能够有效地对车外换热组件30进行除冰操作。而在选择空调装置进行制热、制冷或除湿/除霜操作时,可通过改变第二三通阀70的三个端口的连接方式,以使冷媒经过第一换热器21,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相应制热、制冷或除湿/除霜操作。
在本发明中,为了保证车内空气的新鲜度,可将空调装置还包括风道80,风道80分别与车内和车外连通,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均设置在风道80内。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在风道80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调风板110和风机120,通过调节调风板110的位置可以控制空调装置的进风模式,如图1至图4所示,A处代表车内空气,B处代表车外新鲜空气,调风板110可绕着转动中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从而改变车内空气A和车外新鲜空气的进入量。风机120位于调风板110的下部,且位于第一换热器21的沿着空气流向的上部。当风机120运行时,空气从风道80的进口吸入后经风机120吹向第一换热器21。
进一步地,为了调节风道80内的空气的温度,可将风道80配置为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包括第一段风道81和第二段风道82,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第一段风道81内,第二段风道82包括冷风风道821和暖风风道822,第一段风道81分别与冷风风道821和暖风风道822连通,第二换热器22设置在暖风风道822内。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当风道80内的温度较低达不到设定温度时,可将由第一段风道81流出的空气通过暖风风道822,以通过第二换热器22对空气进行进一步加热。当风道80内的温度较高超出设定温度时,可将由第一段风道81流出的空气通过冷风风道821,以降低风道80内空气的温度,从而提高人体舒适度。
在本发明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地精确调节风道80内的空气温度,可将空调装置配置为还包括风量调节件90,风量调节件90设置在风道80内,风量调节件90用于调节流过冷风风道821和/或暖风风道822的风量。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风量调节件90可采用风量调节板的形式进行冷风风道821和/或暖风风道822的风量调节。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风量调节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冷风风道821和暖风风道822的相交位置,且可绕着转动中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摆动。当风道80内的温度较低达不到设定温度时,可将风量调节板沿顺时针方向摆动以完全封闭冷风风道821,空气从风道80的进口吸入后,经风机120作用吹向第一换热器21,然后空气继续流动,从第一段风道81进入暖风风道822,以通过第二换热器22进行进一步地加热,从而提高风道80内的空气温度。当风道80内的温度较高超过设定温度时,可将风量调节板沿着逆时针方向摆动以打开冷风风道821,使得部分空气从冷风风道821通过,以减小进入暖风风道822的风量,然后两股空气汇合,以精确调节空气温度,形成合适温度的空气,最后经风道80出口排出,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空气温度以及在除冰操作时仍能保证空气的温度,可将风道80配置为还包括第三段风道83,第三段风道83分别与冷风风道821和暖风风道822连通,空调装置还包括电加热器100,电加热器100设置在第三段风道83。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当空气流经第一段风道81和第二段风道82后,空气温度仍然达不到设定温度时,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三段风道83内的电加热器动作,以进一步地提高空气温度。再者,当空调装置在进行除冰操作时,冷媒不经过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此时为了保证空气的温度,可通过电加热器100通电工作,从而对风道80内空气进行加热,以满足出风温度要求,保证人体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多种出风模式,以提高操作者使用的舒适度,可将第三段风道83设置有多个出风口,空调装置还包括风量分配单元,风量分配单元设置在第三段风道83内,以调节多个出风口的风量。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第三段风道83上设置有除霜出口H、吹面出口I以及吹脚出口J,根据实际工况,当需要进行空调装置的除霜操作时,为了提高除霜效率,可减小吹面出口I和吹脚出口J的出风风量,使得风道80内的空气主要从除霜出口H内通过,以快速有效地进行除霜操作。作为其他实施例,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节该多个出风口的风量,以实现多种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以影响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可将空调装置配置为还包括气液分离器130,其中,当冷媒运行结束后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时,冷媒经气液分离器130的作用,可有效实现气液分离,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影响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空调装置。应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通过在空调装置中设置补气增焓组件,以根据实际工况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能够有效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量,同时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也能够提高车辆的工作性能。再者,通过在车内风道中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在制热模式下可同时通过两个车内侧换热器进行制热,增加车内侧的换热面积,提高了空调装置的制热性能。
为了对本发明有进一步地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的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除霜模式以及除冰模式下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压缩机10的排气口与第一三通阀60的进口连接,第一三通阀60的第一出口经第二换热器22与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相连,第一三通阀60的第二出口经旁通管路直接与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相连。四通阀的第二端口D与车外换热组件30一端相连,车外换热组件30的另一端经第一节流元件140与闪蒸器41的第一端口连接,闪蒸器41的第二端口经过第二节流元件150与第二三通阀70的进口连接,第二三通阀70的第一出口经过第一换热器21与四通阀50的第三端口F连接,第二三通阀70的第二出口经旁通管路直接与四通阀50的第四端口E连接。四通阀50的第四端口E经气液分离器130与压缩机10的吸气口相连。闪蒸器41的第三端口经补气阀42与压缩机10的补气口连接。
第一换热器21、第二换热器22和风机120都位于风道80内部。在风道80进口处设置有调风板110,通过调风板110的切换控制汽车空调装置的进风模式,可以引入车外新鲜空气或者车内空气。风机120位于调风板110的下部,且位于第一换热器21的沿空气流动方向的上部,当风机120运行时,空气从风道80的进口吸入后经风机120吹向第一换热器21,第一换热器21下游的风道被分隔为冷风风道821和暖风风道822,第二换热器22位于暖风风道822中。风量调节件90位于两部分风道的入口,通过控制风量调节件90可以调节进入两部分风道的风量,分别经过两部分风道的空气在下游汇合,从而实现调节流过风道80空气的温度。汇合后的空气再经过电加热器100流向风量分配单元,风量分配单元用于将经过调节的空气分配给除霜、吹脚和吹面出口,以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图。当进行空调装置的制冷操作时,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与第二端口D连通,第三端口F和第四端口E连通,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一三通阀60后从其第二出口流出,经旁通管路后从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进入再由第二端口D进入车外换热组件30进行冷凝放热。然后经第一节流元件140节流后进入闪蒸器41,再出来经过第二节流元件150节流后进入第二三通阀70,然后从其第一出口流出进入第一换热器21中进行蒸发吸热,以用于冷却风道80中流经的空气,实现制冷效果。经第一换热器21出来后的冷媒从四通阀50的第三端口F进入,并从第四端口F出来,然后经气液分离器130进入压缩机10的吸气口。
此时,通过调节风量调节件90使第二换热器22所在的暖风风道822完全封闭,经过车内第一换热器21冷却后的空气全部从冷风风道821经过,然后经电加热器100进入风量分配单元并吹向车内空间,此种方式下电加热器100不通电。
当在制冷模式下出现吹入车内空间的空气温度过低的情况时,通过切换第一三通阀60的流路,使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一三通阀60后从其第一出口流出进入第二换热器22后再进入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同时通过调节风量调节件90,使部分风量经过暖风风道822以形成暖风,其它部分风量仍然经过冷风风道821,然后两股空气汇合,实现温度调节,形成合适温度的空气,最近经电加热器100进入风量分配单元吹向车内空间,电加热器100不通电,可以确保空调出风舒适性。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在制热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图。当进行空调装置的制热操作时,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与第三端口F连通,第二端口D和第四端口E连通。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一三通阀60后从其第一出口进入第二换热器22进行第一次冷凝放热,经第二换热器22流出后从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进入然后再由第三端口F进入第一换热器21进行第二次冷凝放热,用于加热风道80中流经的空气,实现制热效果。从第一换热器21出来的冷媒通过第二三通阀70后再经第二节流元件150节流后进入闪蒸器41,闪蒸器41出来的冷媒再经过第一节流元件140节流后进入车外换热组件30中蒸发吸热,最后车外换热组件30出来的冷媒从四通阀50的第二端口D进入,再由第四端口E出来后经气液分离器130进入压缩机10的吸气口。
此时,通过调节风量调节件90使第二换热器22所在的暖风风道822完全打开,通过第一换热器21初步加热后的暖空气全部从暖风风道822经过,第二换热器22对经过其表面的暖空气再进一步加热,然后经电加热器100进入风量分配单元吹向车内空间,电加热器100不通电。由于通过两个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可以有效提高空调装置的制热效果和出风温度。当出风温度仍不能满足要求时,使电加热器100通电,对经过电加热器100的空气进行加热,以满足出风温度要求。
当在制热模式下出现吹入车内空间的空气温度过高的情况时,通过调节风量调节件90,使部分风量经过冷风风道821,减小进入暖风风道822的风量,然后两股空气汇合,实现温度调节,形成合适温度的空气,最近经电加热器100进入风量分配单元并吹向车内空间,此时电加热器100不通电,这样形成的混合风温度会降低,可以确保空调出风舒适性。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在除湿/除霜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图。在冬季制热模式下,当车窗车门全部封闭时,车内人员的活动会使车内空气水分含量提高,而车外温度低,因此很容易在车窗玻璃上形成雾,影响驾驶员视线和行车安全,此时需要空调装置开启除湿/除霜模式。
此时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与第二端口D连通,第三端口F和第四端口E连通。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一三通阀60后从其第一出口进入第二换热器22进行冷凝放热,用于加热风道80中流经的空气,实现制热效果。冷媒经第二换热器22后从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进入再由第二端口D进入车外换热组件30,从车外换热组件30出来后经第一节流元件140节流进入闪蒸器41,再从闪蒸器41出来经过第二节流元件150节流后进入第二三通阀70,然后从其第一出口流出进入第一换热器21中蒸发吸热,对风道中流经的空气进行制冷除湿,除去空气中的水分,经第一换热器21出来后的冷媒从四通阀50的第三端口F进入再由第四端口E出来经气液分离器130分离后进入压缩机10的吸气口。
此时,通过调节风量调节件90使第二换热器22所在的暖风风道822完全打开,经过第一换热器21冷却除湿后的空气全部从暖风风道822经过,第二换热器22对经过其表面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经电加热器100进入风量分配单元吹向车内空间,电加热器100不通电。当出风温度仍不能满足要求时,使电加热器100通电,对经过电加热器100的空气进行加热,以满足出风温度要求。此时风量分配单元调节出风口的风量以将空气主要从除霜出口H吹向前挡风玻璃,对前挡风玻璃上形成的雾或霜进行清除。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在除冰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图。当制热模式运行时间较长时,车外换热组件30表面会结成一层冰霜,会影响换热性能以及降低空调装置的制热量,此时需要将空调装置切换为除冰模式。
此时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与第二端口D连通,第三端口F和第四端口E连通。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一三通阀60后从其第二出口流出,经旁通管路后从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C进入再由第二端口D进入车外换热组件30冷凝放热,以融化车外换热组件30上形成的冰霜。然后经第一节流元件140节流后进入闪蒸器41,再出来经过第二节流元件150节流后进入第二三通阀70,然后冷媒从其第二出口经旁通管路出来经气液分离器130进入压缩机10的吸气口。此时,使电加热器100通电,对经过电加热器100的空气进行加热,以满足出风温度要求。
在图1至图4所示的各种模式运行时,空调装置都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入补气模式。开启补气模式后,补气阀42打开,闪蒸器41中的气态冷媒经补气阀42从压缩机10的补气口进入压缩机10,实现了补气增焓。
通常在制热模式运行时,且车外环境温度很低时,空调装置需要开启补气模式。此时可以有效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量和空调的可靠性。当在制冷模式或者车外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关闭补气阀42,关闭补气模式,切换回空调装置的普通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如图5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结构形式的空调装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装置相比第一实施例而言,取消了冷风风道821、暖风风道822和风量调节件90,空调装置的其他部分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均相同,且在进行空调装置的多种模式操作时,冷媒流向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二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简化了风道80的内部结构,增大了第二换热器22的面积,从而增强了空调装置的换热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通过在空调装置中设置补气增焓组件,以根据实际工况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量,同时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第二,通过在车内风道中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在制热模式下可同时通过两个车内侧换热器进行制热,增加车内侧的换热面积,提高了空调的制热性能。
第三,在制热模式时,可以通过热泵运行模式实现除湿功能,一个换热器进行制冷除湿,另一个换热器进行制热升温,确保出风温度满足舒适性要求,同时可以减少或避免电加热器的开启,有效节省除湿模式下的空调耗电量。
第四,通过切换第二换热器中冷媒流通状况,可以实现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出风温度的快速调节,满足汽车空调的舒适性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0);
车内换热组件(20),包括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
车外换热组件(30);
补气增焓组件(40);
其中,所述压缩机(10)、所述第二换热器(22)、所述车外换热组件(30)、所述补气增焓组件(40)、所述第一换热器(21)连通,且所述补气增焓组件(40)还与所述压缩机(10)连接,所述补气增焓组件(40)用于对所述压缩机(10)进行补气增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增焓组件(40)包括:
闪蒸器(41),所述闪蒸器(41)分别与所述车外换热组件(30)、所述第一换热器(21)以及所述压缩机(10)连接;
补气阀(42),设置在所述闪蒸器(41)与所述压缩机(10)连接的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
四通阀(50),所述四通阀(50)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车外换热组件(30)连接,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1)连接,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压缩机(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
第一三通阀(60),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0)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连接的管路上,且所述第一三通阀(60)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60)的另一个端口与所述四通阀(50)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连接的管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
第二三通阀(70),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补气增焓组件(40)连接的管路上,且所述第二三通阀(70)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补气增焓组件(40)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70)的另一个端口与所述四通阀(50)的第四端口和所述压缩机(10)连接的管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风道(80),所述风道(80)分别与车内和车外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均设置在所述风道(8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80)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包括第一段风道(81)和第二段风道(82),所述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第一段风道(81)内,所述第二段风道(82)包括冷风风道(821)和暖风风道(822),所述第一段风道(81)分别与所述冷风风道(821)和所述暖风风道(822)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22)设置在所述暖风风道(8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风量调节件(90),所述风量调节件(90)设置在所述风道(80)内,所述风量调节件(90)用于调节流过所述冷风风道(821)和/或所述暖风风道(822)的风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80)还包括第三段风道(83),所述第三段风道(83)分别与所述冷风风道(821)和所述暖风风道(822)连通,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电加热器(100),所述电加热器(100)设置在所述第三段风道(8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风道(83)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风量分配单元,所述风量分配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段风道(83)内,以调节多个所述出风口的风量。
11.一种车辆,包括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
CN201710263629.9A 2017-04-20 2017-04-20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069565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3629.9A CN106956565B (zh) 2017-04-20 2017-04-20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3629.9A CN106956565B (zh) 2017-04-20 2017-04-20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6565A true CN106956565A (zh) 2017-07-18
CN106956565B CN106956565B (zh) 2023-07-14

Family

ID=59483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3629.9A Active CN106956565B (zh) 2017-04-20 2017-04-20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656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577A (zh) * 2017-12-06 2018-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78496A (zh) * 2018-10-18 2019-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CN110435384A (zh) * 2019-06-29 2019-11-1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10530046A (zh) * 2019-07-09 2019-12-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跨临界co2系统温湿自适应除湿除雾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949089A (zh) * 2019-11-25 2020-04-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的热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111251835A (zh) * 2018-12-03 2020-06-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13320350A (zh) * 2021-06-02 2021-08-3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换向的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6747A (zh) * 2012-02-16 2013-08-2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104121720A (zh) * 2013-04-26 2014-10-2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采用空气源热泵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CN104121722A (zh) * 2014-07-23 2014-10-29 庹明慧 一种电动或混合动力车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05922845A (zh) * 2016-06-06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6004323A (zh) * 2016-05-25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应用其的电动汽车
CN205736771U (zh) * 2016-06-06 2016-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6765747U (zh) * 2017-04-20 2017-1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6747A (zh) * 2012-02-16 2013-08-2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104121720A (zh) * 2013-04-26 2014-10-2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采用空气源热泵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CN104121722A (zh) * 2014-07-23 2014-10-29 庹明慧 一种电动或混合动力车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06004323A (zh) * 2016-05-25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应用其的电动汽车
CN105922845A (zh) * 2016-06-06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5736771U (zh) * 2016-06-06 2016-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6765747U (zh) * 2017-04-20 2017-1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577A (zh) * 2017-12-06 2018-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78496A (zh) * 2018-10-18 2019-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CN111251835A (zh) * 2018-12-03 2020-06-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11251835B (zh) * 2018-12-03 2023-03-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10435384A (zh) * 2019-06-29 2019-11-1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10435384B (zh) * 2019-06-29 2023-02-24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10530046A (zh) * 2019-07-09 2019-12-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跨临界co2系统温湿自适应除湿除雾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949089A (zh) * 2019-11-25 2020-04-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的热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113320350A (zh) * 2021-06-02 2021-08-3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换向的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13320350B (zh) * 2021-06-02 2024-04-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换向的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6565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6565A (zh)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5928062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EP3984795B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08571834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110154683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新能源汽车
CN109747388A (zh) 蒸气喷射热泵和控制方法
EP3786546B1 (en) Heat pump system
CN109140815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一种流量控制装置
CN105910175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9140816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20556101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CN109383214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20902272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1043538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10422027A (zh) 自复叠热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热管理装置
CN107089113A (zh) 车辆空调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606030U (zh) 车辆空调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523396U (zh) 一种汽车及车用空调系统
CN109974318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206765747U (zh)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EP3982054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 system
CN209165826U (zh)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及空调器
CN107415636A (zh) 一种汽车、车用空调系统及车用空调控制方法
CN110608541B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206914099U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