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47682B - 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三通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三通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47682B
CN106947682B CN201710318382.6A CN201710318382A CN106947682B CN 106947682 B CN106947682 B CN 106947682B CN 201710318382 A CN201710318382 A CN 201710318382A CN 106947682 B CN106947682 B CN 106947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tting
component
additive
pip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83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47682A (zh
Inventor
胥泉
于瑞莉
陈帅
陈臣
陈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nsen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ai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ai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ai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83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47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47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7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47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7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99/00Subject 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2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 F16L41/021T- or cross-pie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8Joining pipes to walls or pipes, the joined pipe axi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wall or to the axis of another pipe
    • F16L41/10Joining pipes to walls or pipes, the joined pipe axi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wall or to the axis of another pipe the extremity of the pipe being screwed into the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Zo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三通管,分装方法包括,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从三通管的第一管件的一端通入异径管部件;添加剂输入部分从三通管的第二管件的一端通入异径管部件;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和添加剂输入部分在异径管部件中混合均匀,并从三通管的第三管件输出。本发明避免了添加剂在45‑48℃的高温中,保证了添加剂的功效;使得添加剂接触到高温基础培养基后,可以很快冷却,降到室温;使添加剂受基础培养基温度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培养基输出前后都很均匀,且质量稳定;分装效率高,解决了由于分装时间较长,分装过程中添加剂功效减弱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三通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培养基分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需热敏性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
背景技术
制备培养基是微生物检测的前期准备;培养基制备稳定,是保证微生物生长良好的基础。培养基种类较多,原料复杂,除基本营养成分可高温高压灭菌外,其他抑菌剂、指示剂、血液等热敏性添加剂不可高温高压处理,需要等基础培养基冷却降温后再加入培养基中,但对含有琼脂的培养基,温度太低培养基会凝固,且添加剂成分加入后导致混合不均匀,温度太高则会对添加剂功效造成影响。热敏性添加剂一般都是在2-8℃避光冷藏。
目前对含热敏性添加剂的培养基的分装方法,是待培养基冷却到45-48℃时,将所需要的添加剂成分直接加入基础培养基中,混合均匀,然后通过蠕动泵直接分装平板。该方法在分装培养基时,添加剂已经和基础培养基混合,即先混合再分装。
在使用该分装方式时,未分装的培养基在分装结束前,一直处于45-48℃的高温下,此温度对添加剂成分造成影响,尤其对血液影响显著,分装时间越久,培养基输出前后差异越大。
本发明,通过添加剂与基础培养基在玻璃三通管内混合的分装方式,即混合分装同时进行,避免添加剂与基础培养基混合后处于45-48℃的高温下,降低了温度对添加剂的影响。分装过程中添加剂接触到高温基础培养基后,通过管道流通及外界室温降温,使添加剂受基础培养基温度的影响降到最低。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的技术空白,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的分装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从三通管的第一管件的一端通入异径管部件;添加剂输入部分从三通管的第二管件的一端通入异径管部件;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和添加剂输入部分在异径管部件中混合均匀,并从三通管的第三管件输出。
作为本发明所述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础培养基,其经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基础培养基温度为45~48℃。
作为本发明所述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管件上设有第一压力驱动装置,所述第三管件设有所述第二压力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压力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压力驱动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压力驱动装置工作时,所述第二压力驱动装置也工作,且第二压力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压力驱动装置的启动和/或停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连接器的三通管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单向管部件,呈中空结构,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所述第一管件和第一端口相接,所述第二管件和第二端口相接,所述第三管件和第三端口相接;异径管部件,包括主管和副管,内部中空,所述主管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副管一端与所述主管相接,一端设有第三端口,其中,所述副管垂直于所述主管;以及,连接部件,包括密封圈,放置于所述单向管部件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侧,包括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两者的底端相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单向管部件外设有压套,其内部设有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所述异径管部件插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压套与所述单向管部件旋紧,且设有带有倾斜坡的第一斜齿,并连接所述单向管部件和所述异径管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管件的外侧端口处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管件的外侧端口处设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三管件的外侧端口处设有第三凸起和第三外螺纹。
作为本发明连接器的三通管所述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使得所述压套和所述第一管件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插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所述压套与所述第一管件旋紧。
作为本发明连接器的三通管所述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圆环上端等间隔的设有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的第四凸块从连接处向外倾斜。
作为本发明连接器的三通管所述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垫圈,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通过第四凸块对所述垫圈的挤压,使所述单向管部件和所述异径管部件连接更为紧固。
作为本发明连接器的三通管所述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圆环内侧设有第五凸起块,呈三角状,用顶角压住所述垫圈。
作为本发明连接器的三通管所述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圆环上端设有槽口,槽口处设有第六凸起块,其在装配后顶住所述异径管部件的内部;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压圈,内部设有倾斜坡的第二斜齿,与所述第一斜齿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连接器的三通管所述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管的内径为6mm,壁厚1mm;所述副管的内径2mm,壁厚0.5mm。
本发明连接器的三通管的有益效果:避免了添加剂在45-48℃的高温,保证了添加剂的功效;使得添加剂接触到高温基础培养基后,可以很快冷却,降到室温;使添加剂受基础培养基温度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培养基输出前后都很均匀,且质量稳定;分装效率高,解决了由于分装时间较长,分装过程中添加剂功效减弱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管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所述异向管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所述密封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所述压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所述密封圈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所述密封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所述密封圈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所述密封圈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所述密封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所述压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从三通管的第一管件101的一端通入异径管部件200;
第二步,添加剂输入部分从三通管的第二管件102的一端通入异径管部件200;
第三步,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和添加剂输入部分在异径管部件200中混合均匀,并从三通管的第三管件103输出。
首先,第一步中的“基础培养基”,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其温度为45~48℃,通过三通管的第一管件101输送至异径管部件200内部。
其次,第二步中的“第二管件102”上设有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驱动“添加剂输入部分”中的添加剂沿着第二管件102往前运动,这里所说的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可以是微型水泵、微型气泵等,这里优选为蠕动泵。
最后,第三步将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和添加剂输入部分在异径管部件200中混合为培养基,“第三管件103”上设有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驱动培养基沿着第三管件103往前输送,经过分装头,分装到平板内。这里所说的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可以是微型水泵、微型气泵等,这里优选为蠕动泵。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和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通过数据线连接,当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工作时,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同样在工作,且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可以控制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的启动和/或停止。
较佳的,三通管优选为玻璃三通管,其第一管件101和第二管件102的内径均为6mm,壁厚均1mm,第二管件102的内径2mm,壁厚0.5mm。
实施例1:(血琼脂平板的分装)
已灭菌冷却好的血琼脂基础培养基,通过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的作用,从第一吸取管101d中输入,经过第一管件101和主管S,然后与添加剂混合,经过第三管件103混匀后,从分装管103d输出血琼脂;添加剂无菌脱纤维羊血,通过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的作用,从第二吸液管102d输入,经过第二管件102,副管P,然后与血琼脂基础培养基混合,流向培养基分装管103d。
值得注意的是,每块平板添加剂量是1.2mL,培养基输出总量是18mL,添加剂占培养基总体积6.67%;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基分装方法中管路连接易拆卸,方便清洗,可灭菌;
值得注意的是,添加剂和基础培养基混合分装后,可以很快的自然冷却,减少添加剂在高温下的时间,保证添加剂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和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是同时工作的,且分装每块平板时,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控制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的启停。
所述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和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其控制输出端流量为337.5mL/min,添加剂端流量为16.8mL/min。
实施例2:(Baird-Parker琼脂平板的分装)
已灭菌冷却好的Baird-Parker基础培养基,通过培养基输出端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的作用,从基础培养基第一吸取管101d输入,经过第一管件101和主管S,然后与添加剂在三通管中间开始混合,经过第三管件103混合均匀后,从培养基输出端分装头输出Baird-Parker琼脂;添加剂亚碲酸钾卵黄增菌液,通过添加剂端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的作用,从添加剂端第二吸液管102d输入,经过第二管件102,副管P,然后与Baird-Parker琼脂基础培养基混合,流向培养基分装管103d。
值得注意的是,每块平板添加剂量是0.9mL,培养基输出总量是18mL,添加剂占培养基总体积5.0%;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基分装方法中管路连接易拆卸,方便清洗,可灭菌;
值得注意的是,添加剂和基础培养基混合分装后,可以很快的自然冷却,减少添加剂在高温下的时间,保证添加剂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和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是同时工作的,且分装每块平板时,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控制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的启停。
所述第一压力驱动装置A和第二压力驱动装置B,其控制输出端流量为450.0,添加剂端流量为27.5。
参照图1~6,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了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主体包括单向管部件100、异径管部件200和连接部件300,具体方案:参照图1,单向管部件100呈中空结构,包括第一管件101、第二管件102和第三管件103,第一管件101与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相连接,将基础培养基通入到第一管件101,并进入异径管部件200。第二管件102与添加剂输入部分相连接,将添加剂通入到第二管件102,并进入到异径管部件200。在异径管部件200中基础培养基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并通过第三管件103输出。其中,参照图2,在第一管件101的外侧端口处设有第一凸起101a和第一外螺纹101b,第二管件102的外侧端口处设有第二凸起102a和第二外螺纹102b,第三管件103的外侧端口处设有第三凸起103a和第三外螺纹103b,图中以第一管件101为例,示出第一凸起101a和第一外螺纹101b(第二凸起102a和第二外螺纹102b、第三凸起103a和第三外螺纹103b均未在图中表示,结构和第一凸起101a和第一外螺纹101b类似)。
参照图3,异径管部件200分为主管S和副管P,副管P与主管S垂直且相接,主管S包括第一端口201和第三端口203,副管P一端与主管S相接,另一端设有第二端口202。其中,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通过连接部件300相接,与之相似的,第二端口202和第二管件102之间、第三端口203和第三管件103之间均通过连接部件300相接。
参照图4~6,连接部件300包括压套301和密封圈303,参照图5,压套301设置在单向管部件100的外部,包括第一斜齿301a和内螺纹301b,第一斜齿301a设置于压套301的外侧边缘,内螺纹301b设于压套301的内侧,密封圈303放置于单向管部件100带有外螺纹的一侧,例如,密封圈303放置于第一管件101的第一外螺纹101b处(与此类此的,放置于第二外螺纹102b处,不赘述)。参照图4和图6,密封圈303包括第一圆环303a和第二圆环303b,两者底端相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G。
在本实施例中,当连接部件300连接异径管部件200和单向管部件100时,以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通过连接部件300相接为例,将密封圈303放入第一管件101带有第一外螺纹101b一侧的内壁中,第一管件101插入与之配对的连接部件300的第一容置空间G中,最后压套301通过内螺纹301b与第一管件101的第一外螺纹101b配合旋紧,直至压套301抵触至第一凸起101a处,停止旋转,此时,压套301将密封圈303、第一管件101和第一端口201压紧,使其连接固定。与之类似的,第二端口202和第二管件102之间、第三端口203和第三管件103之间,均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来固定。
图7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圆环303b上端等间隔的设有凹槽303c,每两个相邻凹槽303c之间的第四凸块303d从连接处“向外倾斜”,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倾斜”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使第四凸块303d产生塑性变形。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按冲压加工温度分为热冲压和冷冲压。前者适合变形抗力高,塑性较差的板料加工;后者则在室温下进行,是薄板常用的冲压方法。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具体地,在单向管部件100和异径管部件200之间,设有连接部件300。连接部件300包括压套301和密封圈303,封圈303分为第一圆环303a和第二圆环303b,两者底端相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G,第二圆环303b上端等间隔的设有凹槽303c,每两个相邻凹槽303c之间的第四凸块303d从连接处“向外倾斜”,在连接部件300连接单向管部件100和异径管部件200时,以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通过连接部件300相接为例,先将密封圈303带有第四凸块303d端,沿着第一管件101的内壁,放入到第一管件101中,第四凸块303d抵触在第一管件101的内壁上,使得其与第一管件101紧密配合。再将第一端口201插入到第一容置空间G中。第一管件101的外螺纹与压套301的内螺纹301b配合旋紧,直至压套301抵触至第一凸起101处,停止旋转,此时,压套301将密封圈303、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压紧,使其连接固定。
与之类似的,第二端口202和第二管件102之间、第三端口203和第三管件103之间均通过连接部件300相接,且连接方式与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之间的连接方式相似,不赘述。
参照图8,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连接部件300还包括垫圈304,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G中,通过第四凸块303d对垫圈304的挤压,使单向管部件100和所述异径管部件200连接更为紧固。具体地,在单向管部件100和异径管部件200之间,设有连接部件300,以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通过连接部件300相接为例,连接部件300包括压套301、内螺纹301b、密封圈303和垫圈304,封圈303分为第一圆环303a和第二圆环303b,两者底端相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G,第二圆环303b上端等间隔的设有凹槽303c,每两个相邻凹槽303c之间的第四凸块303d从连接处“向外倾斜”,在连接部件300连接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时,先将密封圈303带有第四凸块303d端,沿着第一管件101的内壁,放入到第一管件101中,第四凸块303d抵触在第一管件101的内壁上,使得其与第一管件101紧密配合。垫圈304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G中,且置于第一端口201的外侧,当压套301的外螺纹与第一管件101的内螺纹301b配合时,第四凸块303d对垫圈304的挤压,使第一管件101和所述第一端口201连接更为紧固。压套301旋紧至压套301抵触至第一凸起101处,停止旋转,此时,压套301将密封圈303、第一管件101和第一端口201压紧,使其连接固定。
与之类似的,第二端口202和第二管件102之间、第三端口203和第三管件103之间均通过连接部件300相接,且连接方式与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之间的连接方式相似,不赘述。图9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二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凸块303d内侧设有呈三角状的第五凸起块303e。具体方案为:封圈303分为第一圆环303a和第二圆环303b,两者底端相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G,第二圆环303b上端等间隔的设有凹槽303c,每两个相邻凹槽303c之间的第四凸块303d从连接处“向外倾斜”,在连接部件300连接单向管部件100和异径管部件200时,以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通过连接部件300相接为例,先将密封圈303带有第四凸块303d端,沿着第一管件101的内壁,放入到第一管件101中,第四凸块303d抵触在第一管件101的内壁上,将垫圈304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G中,且置于第一端口201的外侧,其中,第四凸块303d内侧设有呈三角状的第五凸起块303e,第五凸起块303e的顶角压住垫圈304,使得密封圈303、垫圈304、第一管件101和第一端口201更为紧密的连接。
图10和图11为本发明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的第五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面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圆环303a上端设有槽口,槽口处设有第六凸起块303f。具体实施方案为:封圈303分为第一圆环303a和第二圆环303b,两者底端相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G,第二圆环303b上端等间隔的设有凹槽303c,每两个相邻凹槽303c之间的第四凸块303d从连接处“向外倾斜”,第四凸块303d内侧设有呈三角状的第五凸起块303e,第六凸起块303e的顶角压住垫圈304,第一圆环303a上端设有槽口,槽口处设有第六凸起块303f,将垫圈304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G中,且置于异径管部件200的外侧。在连接部件300连接单向管部件100和异径管部件200时,以第一端口201和第一管件101通过连接部件300相接为例,先将密封圈303带有第四凸块303d端,沿着第一管件101的内壁,放入到第一管件101中,第四凸块303d抵触在第一管件101的内壁上,第五凸起块303e的顶角压住垫圈304,第六凸起块303f抵触在第一端口201的内部,这样压缩的物件更为紧凑,被挤压后使得第一端口201与第一管件101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较佳的,参照图12,在压套301的外侧边缘设有带有倾斜坡的第一斜齿301a,与连接部件300设有的压圈305中设在内部倾斜坡的第二斜齿305a配合,第一斜齿301a和第二斜齿305a设为带有倾斜破的意义是:压套301设置在外边,在使用带有连接器的三通管时,小孩看到可能会去拧开或者拧松,为了防止随意被拧开,在压套301设有压圈305,两者因为齿轮上带有坡度,在拧开时,需要先按一下,再旋转至松开。
应理解的是,该申请不限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明的或在图中例示的细节或方法。还应理解的是,本文中所采用的措辞和术语仅是出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的。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的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从三通管的第一管件(101)的一端通入异径管部件(200);
添加剂输入部分从三通管的第二管件(102)的一端通入异径管部件(200);
基础培养基输入部分和添加剂输入部分在异径管部件(200)中混合均匀,并从三通管的第三管件(103)输出;
所述基础培养基,其经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基础培养基温度为45~48℃;
所述第二管件(102)上设有第一压力驱动装置,所述第三管件(103)设有第二压力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压力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压力驱动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压力驱动装置工作时,所述第二压力驱动装置也工作,且第二压力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压力驱动装置的启动和/或停止;
所述三通管,包括,单向管部件(100),呈中空结构,包括第一管件(101)、第二管件(102)和第三管件(103),所述第一管件(101)和第一端口(201)相接,所述第二管件(102)和第二端口(202)相接,所述第三管件(103)和第三端口(203)相接;
异径管部件(200),包括主管(S)和副管(P),内部中空,所述主管(S)包括第一端口(201)和第二端口(202),所述副管(P)一端与所述主管(S)相接,一端设有第三端口(203),其中,所述副管(P)垂直于所述主管(S);以及,
连接部件(300),包括密封圈(303),放置于所述单向管部件(100)带有外螺纹的一侧,包括第一圆环(303a)和第二圆环(303b),两者的底端相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G),所述单向管部件(100)外设有压套(301),其内部设有内螺纹(301b),与外螺纹配合,所述异径管部件(200)插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G),所述压套(301)与所述单向管部件(100)旋紧,且设有带有倾斜坡的第一斜齿(301a),并连接所述单向管部件(100)和所述异径管部件(200);
其中,所述第一管件(101)的外侧端口处设有第一凸起(101a)和第一外螺纹(101b),所述第二管件(102)的外侧端口处设有第二凸起(102a)和第二外螺纹(102b),所述第三管件(103)的外侧端口处设有第三凸起(103a)和第三外螺纹(103b);
所述内螺纹(301b)与所述第一外螺纹(101b)配合,使得所述压套(301)和所述第一管件(101)连接;
所述第一端口(201)插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G)中,所述压套(301)与所述第一管件(101)旋紧;
所述第二圆环(303b)上端等间隔的设有凹槽(303c),相邻所述凹槽(303c)之间的第四凸块(303d)从连接处向外倾斜;
所述连接部件(300)还包括垫圈(304),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G)中,通过第四凸块(303d)对所述垫圈(304)的挤压,使所述单向管部件(100)和所述异径管部件(200)连接更为紧固;
所述第二圆环(303b)上端设有槽口,槽口处设有第六凸起块(303f),其在装配后顶住所述异径管部件(200)的内部;
所述连接部件(300)还包括压圈(305),内部设有倾斜坡的第二斜齿(305a),与所述第一斜齿(301a)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环(303b)内侧设有第五凸起块(303e),呈三角状,用顶角压住所述垫圈(30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装方法,其特征为:所述主管(S)的内径为6mm,壁厚1mm;
所述副管(P)的内径2mm,壁厚0.5mm。
CN201710318382.6A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三通管 Active CN106947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8382.6A CN106947682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三通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8382.6A CN106947682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三通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7682A CN106947682A (zh) 2017-07-14
CN106947682B true CN106947682B (zh) 2019-10-01

Family

ID=5947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8382.6A Active CN106947682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三通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4768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3671Y (zh) * 1999-05-12 2000-04-12 江阴市跨世纪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铝塑复合管专用异径三通
CN201062692Y (zh) * 2007-04-13 2008-05-21 张正东 内丝压卡式管件连接件
CN204897905U (zh) * 2015-08-24 2015-12-23 郑州点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含血培养基的即时混合分装装置
CN205716173U (zh) * 2016-06-06 2016-11-23 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三通t型波纹管接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3671Y (zh) * 1999-05-12 2000-04-12 江阴市跨世纪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铝塑复合管专用异径三通
CN201062692Y (zh) * 2007-04-13 2008-05-21 张正东 内丝压卡式管件连接件
CN204897905U (zh) * 2015-08-24 2015-12-23 郑州点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含血培养基的即时混合分装装置
CN205716173U (zh) * 2016-06-06 2016-11-23 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三通t型波纹管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7682A (zh) 2017-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9969B (zh) 一种双组份涂胶设备
CN106947682B (zh) 一种需添加剂的培养基分装方法及三通管
CN106108742A (zh) 一种用于自动皂液器的防滴漏泵头
CN201135393Y (zh) 全自动感应给皂器
CN201955286U (zh) 多管式毛细管流变仪
CN202781893U (zh) 全自动制香机
CN205423117U (zh) 一种新型多通道蠕动泵
CN205370876U (zh) 一种五缸柱塞泵
CN102205646B (zh) 一种生产真空热封滴灌带的水冷真空成型辊
CN208481754U (zh) 一种双螺旋清洁化妆棉签加工设备
CN208664219U (zh) 刮料系统
CN206528667U (zh) 多通道分装泵
CN203076157U (zh) 复合机上胶机构用进胶装置
CN110406756B (zh) 一种带内筋条缩口玻璃瓶及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
CN216537213U (zh) 一种水溶性液体自动化生产用水过滤器
CN202468262U (zh) 一种小型压力试验装置
CN205042843U (zh) 一种安瓿针剂自动清洗装置
CN205949226U (zh) 一种包装箱胶水挤压装置
CN106697355A (zh) 多通道分装泵
CN209999663U (zh) 一种挤出机自动清真空装置
CN204078378U (zh) 一种可调节出液量的压取器
CN219504667U (zh) 一种灌装阀导流锥安装工具
CN211586625U (zh) 一种用于生产猪疫苗的反应设备
CN211824595U (zh) 一种药学定量计量器
CN208664363U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真空压膜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Room 102-2, building 3, 1999 Beixing Road, Sanxing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202152 (Shanghai yuhai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nse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28-95, Huibei Road, photoelectric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Beitang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SAIWEI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