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43660A -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43660A
CN106943660A CN201710301943.1A CN201710301943A CN106943660A CN 106943660 A CN106943660 A CN 106943660A CN 201710301943 A CN201710301943 A CN 201710301943A CN 106943660 A CN106943660 A CN 106943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ting part
puncture
fixing device
ductus venosu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19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Hospital Of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Hospital Of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Hospital Of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neral Hospital Of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19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43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43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3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46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fixed on the skin having a cover for covering the hold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的贴合件,贴合件具有用于穿刺的穿刺点,穿刺点与贴合件的边缘通过第一缺口连通,贴合件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件和用于放置导管接头的容纳件,容纳件和贴合件连接且容纳件与贴合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管接头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朝向穿刺点,容纳件设置有穿刺孔。通过贴合件的分隔作用,不仅避免导管对人体造成压力伤,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该静脉留置设备包括上述提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具有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全部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是临床常用的检测和治疗手段,通过固定的中心静脉导管,可进行输血、补液、输入各种治疗用药、肠外营养等。与传统的一次性穿刺方法比较,静脉导管有更高的安全性,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痛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效率,该方法以及在国内逐渐推广和普及。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使用静脉导管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固定静脉导管的过程繁琐;
固定效果较差,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贴合件将人体与中心静脉导管的体外部分分隔开,避免其对人体造成压力伤,通过容纳腔将导管接头进行容纳,也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整个装置将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通过分隔作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皮肤过敏的现象,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静脉留置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具有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辅助翼,辅助翼能够卡设导管本体,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的贴合件,贴合件具有用于穿刺的穿刺点,穿刺点与贴合件的边缘通过第一缺口连通,贴合件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件和用于放置导管接头的容纳件,容纳件和贴合件连接且容纳件与贴合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管接头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朝向穿刺点,容纳件设置有穿刺孔。
具体的,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能够通过贴合件将人体与中心静脉导管的体外部分分隔开,避免其对人体造成压力伤,通过容纳腔将导管接头进行容纳,也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整个装置将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通过分隔作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皮肤过敏的现象,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可选的,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翼,两个固定翼相对设置且两个固定翼之间形成固定通道,两个固定翼的彼此相对靠近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槽。
可选的,贴合件具有用于粘接辅助翼的第一粘接部,第一粘接部位于穿刺点的靠近容纳件的一侧。
可选的,贴合件还设置有第一粘接带,第一粘接带与贴合件连接,第一粘接带用于粘接且固定辅助翼。
可选的,贴合件还设置有第二粘接带,第二粘接带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贴合件连接,第二粘接带具有第二粘接部和第三粘接部,第二粘接部相对于第三粘接部靠近连接部,第二粘接部用于粘接且固定辅助翼,第三粘接部用于粘接穿刺点的远离第一粘接部的一侧。
可选的,第二粘接部和第三粘接部之间设置有观测部,观测部对应穿刺点,观测部透明。
可选的,贴合件还设置有转向件,转向件具有用于使导管本体转向的转向通道,转向通道的一端朝向穿刺点,转向通道的另一端朝向容纳腔的开口。
可选的,第一缺口的靠近穿刺点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件,引导件具有用于引导导管本体的引导口,引导口向穿刺点内倾斜延伸。
可选的,中心静脉导管具有输出端,贴合件还设置有输出端固定件,输出端固定件具有用于容纳且固定输出端的盲孔。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静脉留置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具有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全部功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能够通过贴合件将人体与中心静脉导管的体外部分分隔开,避免其对人体造成压力伤,通过容纳腔将导管接头进行容纳,也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整个装置将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通过分隔作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皮肤过敏的现象,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第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第二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辅助翼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第二粘接带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转向件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贴合件;101-穿刺点;102-第一缺口;11-固定件;111-固定翼;112-固定通道;113-固定槽;12-容纳件;121-容纳腔;122-穿刺孔;13-第一粘接带;131-第二粘接带;1311-连接部;1312-第二粘接部;1313-观测部;1314-第三粘接部;14-转向件;141-转向通道;1411-第一槽;1412-第二槽;142-分隔部;15-引导件;151-引导口;16-输出端固定件;161-盲孔;17-第一粘接部;200-中心静脉导管;201-输出端;202-辅助翼;2021-卡接部;2022-第二缺口;2023-固定部;203-导管本体;204-导管翼;205-导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200,其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的贴合件10,贴合件10具有用于穿刺的穿刺点101,穿刺点101与贴合件10的边缘通过第一缺口102连通,贴合件10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翼204的固定件11和用于放置导管接头205的容纳件12,容纳件12和贴合件10连接且容纳件12与贴合件1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管接头205的容纳腔121,容纳腔121的开口朝向穿刺点101。
结合图3,中心静脉导管200包括输出端201、辅助翼202、导管本体203、导管翼204和导管接头205,输出端201用于伸入人体血管,使导管本体203与人体的静脉连通。往往在使用时,会将输出端201伸入到人体的心脏处。
导管翼204不仅可以起到固定导管本体203的作用,还可以在导管翼204的靠近导管接头205的一端增加分支,使得一根导管本体203能够实现同时连通多个导管接头205。
请参考图4,辅助翼202包括卡接部2021和固定部2023,固定部2023用于固定在贴合件10上,卡接部2021上设置有第二缺口2022,导管本体203通过第二缺口2022卡设于卡接部2021内。在安装时,可以先将输出端201伸入人体,也可以先安装辅助翼202,使辅助翼202位于人体的外部且靠近人体的穿刺处。
可选的,该卡接部2021采用弹性橡胶制成。
通过辅助翼202的设计,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选择安装辅助翼202,也可以选择不安装。导管本体203在生产后,其长度往往是一定的,但是不同的人,所需的长度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判断出大致所需的长度,并通过安装辅助翼202,预先确定一个长度值,能够起到较佳的辅助作用。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贴合件10和容纳件12均可以采用医用无菌纱布制成,两者缝制而成,该容纳件12的一侧还可以设置穿刺孔122,便于外部输液管与导管接头205连通。
该第一缺口102可以是本身自带的,也可以是在使用时,用剪刀剪出来的剪口。
整个贴合件10可以采用10cmx15cm的无菌纱布,该穿刺点101到纱布边缘的距离可以为5cm。也就是说,该第一缺口102的延伸长度可以为5cm。该穿刺点101和第一缺口10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满足不同位置的穿刺作业。
当中心静脉导管200进行穿刺作业后,导管本体203位于人体外部的部分在贴合件10上呈现出“L”型或“U”型。
穿刺点101的周围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观察穿刺点101处的情况。
具体的,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能够通过贴合件10将人体与中心静脉导管200的体外部分分隔开,避免其对人体造成压力伤,通过容纳腔121将导管接头205进行容纳,也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整个装置将中心静脉导管200进行固定,通过分隔作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皮肤过敏的现象,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通过贴合件10的分隔作用,避免导管本体203和其他固定装置直接接触人体皮肤,部分有过敏体质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患者使用后,失眠、疲劳等现象发生率大大降低,也不会出现穿刺点101因潮湿而发生感染的现象。整体使用效果较佳,患者使用效果较佳。
结合图1和图2,可选的,贴合件10还设置有输出端固定件16,输出端固定件16具有用于容纳且固定输出端201的盲孔161。
在整个装置使用过后,可以将输出端201固定在盲孔161内,避免发生污染,中心静脉导管200可以跟随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一起进行垃圾处理。
请参考图5,可选的,固定件11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翼111,两个固定翼111相对设置且两个固定翼111之间形成固定通道112,两个固定翼111的彼此相对靠近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固定导管翼204的固定槽113。
导管翼204呈现出三角形形状,两个固定槽113相对设置,在其中部也呈现出三角形状,能够保证导管翼204实现卡设。导管翼204安装到固定件11上时,导管本体203相对贴合件10固定,避免在使用时,导管本体203发生脱落,影响患者使用。
结合图1,可选的,贴合件10具有用于粘接辅助翼202的第一粘接部17,第一粘接部17位于穿刺点101的靠近容纳件12的一侧。
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作介绍,输出端201通过穿刺点101进入人体后,导管本体203的位于人体外部且靠近穿刺处的部分卡设于辅助翼202上,通过设置第一粘接部17,能够实现将辅助翼202固定,避免患者在使用时,导管本体203松动。该第一粘接部17靠近容纳件12,也就是说左边的第一粘接部17靠近贴合件10的中部,右边的第一粘接部17也是靠近贴合件10的中部。通过第一粘接部17的位置设置,能够保证导管本体203的位于人体外部的部分在安装状态下,处于贴合件10的中部。
可选的,贴合件10还设置有第一粘接带13,第一粘接带13与贴合件10连接,第一粘接带13用于粘接且固定辅助翼202。
第一粘接带13的一端与贴合件10连接,且位于两个穿刺点101之间,第一粘接带13的远离贴合件10的一端包括正反两面,正反两面均设置有粘接剂,不管该导管本体203是位于左边的穿刺点101还是右边的穿刺点101,均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粘接。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通过粘接实现的连接可以是粘接剂,也可以是双面胶,还可以是其他粘接材料。
请参考图6,可选的,贴合件10还设置有第二粘接带131,第二粘接带131设置有连接部1311,连接部1311与贴合件10连接,第二粘接带131具有第二粘接部1312和第三粘接部1314,第二粘接部1312相对于第三粘接部1314靠近连接部1311,第二粘接部1312用于粘接且固定辅助翼202,第三粘接部1314用于粘接穿刺点101的远离第一粘接部17的一侧。
第二粘接带131的位置与第一粘接带13的位置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粘接带131有两个粘接部,输出端201伸入人体后,辅助翼202的一侧放置在第一粘接部17处进行粘接,第二粘接带131贴合到穿刺点101处,第二粘接部1312粘接到辅助翼202的另一侧,将辅助翼202牢牢固定在贴合件10上。
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作介绍,第二粘接部1312对应第一粘接部17,也就是位于穿刺点101的右边,第三粘接部1314对应穿刺点101的左边,通过第二粘接带131的贴合作用,不仅能够起到固定辅助翼202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将第一缺口102的靠近穿刺点101处进行粘接,避免在使用时,第一缺口102张开,对导管本体203造成冲击。
该第二粘接带131整体可以采用纱布制成。
可选的,第二粘接部1312和第三粘接部1314之间设置有观测部1313,观测部1313对应穿刺点101,观测部1313透明。
当第二粘接带131贴合到贴合件10上时,该观测部1313对应穿刺点101,便于使用者观察穿刺点101处的情况,便于使用者对不同的现象进行相应的处理。
请参考图7,可选的,贴合件10还设置有转向件14,转向件14具有用于使导管本体203转向的转向通道141,转向通道141的一端朝向穿刺点101,转向通道141的另一端朝向容纳腔121的开口。
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作介绍,该转向件14位于贴合件10的中部且位于两个第一缺口102之间。通过转向件14的作用,将穿刺点101处的导管本体203进行转向,使其远离穿刺点101的部分能够平直的延伸至容纳腔121内。保证该导管本体203整体贴合贴合件10,避免其移动或脱离。
转向通道141可以是平滑的槽结构,通过过盈配合将导管本体203固定在转向件14内。也可以是如图7中所示的,该转向通道141被分隔部142分隔成第一槽1411和第二槽1412,该分隔部142相对于转向件14靠近容纳件12。也就是说该导管本体203卡设于转向通道141内时,在安装结束后,该导管本体203是卡设于第二槽1412内的,通过分隔部142的限位作用,将导管本体203牢牢的固定在转向件14内。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若导管本体203留置在外的部分较长,该转向件14还能起到收纳固定的作用。转向后的导管本体203可以再由固定件11固定,整体使用效果较佳。
请参考图8,可选的,第一缺口102的靠近穿刺点101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件15,引导件15具有用于引导导管本体203的引导口151,引导口151向穿刺点101内倾斜延伸。
引导件15可以采用医用橡胶制成,引导件15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对人体皮肤的贴合性较好,在使用时,可以将导管本体203放置于该引导口151上,沿着倾斜的角度将导管本体203伸入人体内,减少病患的不适感,整体使用效果较佳。
可选的,贴合件10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粘扣,通过粘扣将整个贴合件10固定贴合于人体的胳膊上。通过粘扣还可以调节贴合件10与人体的松紧程度。两个粘扣可以通过粘接剂粘接,也可以通过魔术贴粘接。
通过魔术贴的粘接作用,能够将贴合件10相对固定,且减少了病患的不适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的使用步骤是:
选择人体上合适的穿刺位置,将穿刺点101对准人体的穿刺位置;
通过粘扣将贴合件10贴合在胳膊上,并使其固定,适当调节穿刺点101的位置;
对人体的穿刺位置进行穿刺作业,将输出端201通过穿刺位置伸入人体内部,达到合适位置后,将辅助翼202卡接在导管本体203的位于人体外部的合适位置;
将辅助翼202的一侧粘接在第一粘接部17上;
第二粘接带131贴合贴合件10,使第二粘接部1312粘接辅助翼202的另一侧,第三粘接部1314粘接贴合件10,使观测部1313对准穿刺点101;
将导管本体203卡设于转向通道141内;
将导管翼204卡设于固定通道112内;
将导管接头205放置于容纳腔121内;
使导管接头205的一端对准穿刺孔122。
当不需要时,可以将输出端201固定在盲孔161内,整体进行处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其中某些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辅助翼202的安装可以是导管本体203伸入人体合适的位置后进行安装,也可以是预先安装好,再将导管本体203伸入人体内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静脉留置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的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该静脉留置设备具有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的所有功能。
该静脉留置设备还包括上述提到的中心静脉导管200,通过中心静脉导管200与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的配合使用,实现较佳的固定效果。病患使用效果较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0能够通过贴合件10将人体与中心静脉导管200的体外部分分隔开,避免其对人体造成压力伤,通过容纳腔121将导管接头205进行容纳,也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整个装置将中心静脉导管200进行固定,通过分隔作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皮肤过敏的现象,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辅助翼,辅助翼能够卡设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的贴合件,所述贴合件具有用于穿刺的穿刺点,所述穿刺点与所述贴合件的边缘通过第一缺口连通,所述贴合件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件和用于放置导管接头的容纳件,所述容纳件和所述贴合件连接且所述容纳件与所述贴合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管接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朝向所述穿刺点,所述容纳件设置有穿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翼,两个所述固定翼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固定翼之间形成固定通道,两个所述固定翼的彼此相对靠近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件具有用于粘接辅助翼的第一粘接部,所述第一粘接部位于所述穿刺点的靠近所述容纳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件还设置有第一粘接带,所述第一粘接带与所述贴合件连接,所述第一粘接带用于粘接且固定辅助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件还设置有第二粘接带,所述第二粘接带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贴合件连接,所述第二粘接带具有第二粘接部和第三粘接部,所述第二粘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三粘接部靠近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粘接部用于粘接且固定辅助翼,所述第三粘接部用于粘接所述穿刺点的远离所述第一粘接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部和所述第三粘接部之间设置有观测部,所述观测部对应所述穿刺点,所述观测部透明。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件还设置有转向件,所述转向件具有用于使导管本体转向的转向通道,所述转向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穿刺点,所述转向通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靠近所述穿刺点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具有用于引导导管本体的引导口,所述引导口向所述穿刺点内倾斜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静脉导管具有输出端,所述贴合件还设置有输出端固定件,所述输出端固定件具有用于容纳且固定输出端的盲孔。
10.一种静脉留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CN201710301943.1A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Pending CN106943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1943.1A CN106943660A (zh)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1943.1A CN106943660A (zh)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3660A true CN106943660A (zh) 2017-07-14

Family

ID=5947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1943.1A Pending CN106943660A (zh)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4366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69205U (zh) * 2013-10-16 2014-03-12 聂伯翠 一次性医用导管固定敷贴
CN203790420U (zh) * 2014-02-28 2014-08-27 张勇 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
CN204034003U (zh) * 2014-08-11 2014-12-24 冯丹 可拆卸式晚期癌痛患者椎管内给药装置
CN204468878U (zh) * 2015-01-29 2015-07-15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静脉留置针保护系统
CN204734837U (zh) * 2015-05-06 2015-11-0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picc导管接头固定装置
CN205198661U (zh) * 2015-11-30 2016-05-0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
CN207562205U (zh) * 2017-05-02 2018-07-03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69205U (zh) * 2013-10-16 2014-03-12 聂伯翠 一次性医用导管固定敷贴
CN203790420U (zh) * 2014-02-28 2014-08-27 张勇 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
CN204034003U (zh) * 2014-08-11 2014-12-24 冯丹 可拆卸式晚期癌痛患者椎管内给药装置
CN204468878U (zh) * 2015-01-29 2015-07-15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静脉留置针保护系统
CN204734837U (zh) * 2015-05-06 2015-11-0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picc导管接头固定装置
CN205198661U (zh) * 2015-11-30 2016-05-0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Picc导管外固定装置
CN207562205U (zh) * 2017-05-02 2018-07-03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3926U (zh) 输液针防脱落报警装置
CN207562205U (zh)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CN106943660A (zh)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CN209422192U (zh) 一种设有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医用束腹装置
CN207253537U (zh) 深静脉置管组件
CN204379891U (zh) 多功能密闭输液冲洗管
CN209075705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03169725U (zh) 一种新型的静脉留置针
CN211096434U (zh) 胸管固定器
CN206473601U (zh) 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器
CN205964578U (zh) 引流管接口固定装置
CN204767029U (zh) 多功能肝素帽固定装置
CN219290286U (zh) 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装置
CN208694005U (zh) 一种y形管路医疗固定夹
CN205391414U (zh) 一种与留置针头配合使用的新型定管敷贴
CN210026509U (zh) 一种自粘无胶保护膜
CN215307394U (zh) 一种三通导管固定装置
CN208355641U (zh) 一种输液贴以及医疗贴
CN215460852U (zh)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
CN218980015U (zh) 一种留置针防护装置
CN215274843U (zh) 一种一体式引流管周边渗液处理装置
CN213490899U (zh) 一种防脱管的腹腔引流装置
CN218451791U (zh)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贴膜
CN209392550U (zh) 临床诊断用导管固定装置
CN209301843U (zh) 一种肾内科血液透析导管充气式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