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6672A - 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6672A
CN106936672A CN201710118129.6A CN201710118129A CN106936672A CN 106936672 A CN106936672 A CN 106936672A CN 201710118129 A CN201710118129 A CN 201710118129A CN 106936672 A CN106936672 A CN 106936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fired equipment
controlled
terminal
finger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81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理
李诗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81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66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6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66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方法包括:当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所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操控者与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一致,减少了燃气设备被误解锁、恶意解锁等现象,提高了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Description

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燃气设备的使用安全对于家庭非常重要。在不使用时燃气设备时,需要对燃气设备进行加锁处理,例如,将燃气设备中各个气路的控制阀关闭。当需要使用燃气设备时,只有通过身份验证才能解锁,例如,将燃气设备中各个气路的控制阀打开。这样,可以极大提高了燃气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尤其是在家长不在场时,不被允许的情况下,孩子或者其他不能自理的家庭成员,不能使用燃气设备。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对智能控制家电设备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电设备能够实现应用程序(APP)的智能控制,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在燃气设备内设置蓝牙模块或者网络模块,使燃气设备与终端建立连接,燃气设备接收到终端操控APP发送的解锁请求后,燃气设备再执行解锁操作。
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蓝牙模块还是采用网络模块,使终端与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后,任意操控者均能够通过终端对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这就易造成操控者与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燃气设备被误解锁、恶意解锁等现象,降低了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能够保证操控者与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一致,减少了燃气设备被误解锁、恶意解锁等现象,提高了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所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所述解锁请求用于触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通讯模块和检测模块;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通讯模块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所述解锁请求用于触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当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通过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若第一终端检测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以使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实现了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通过第一终端对燃气设备进行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操控者与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一致,减少了燃气设备被误解锁、恶意解锁等现象,提高了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0、当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
101、若第一终端检测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制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燃气设备可以为燃气灶等。
在第一终端安装燃气设备控制的APP之后,为了防止操控终端上安装的APP人为孩子或者其他不能自理的家庭成员,保证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可以在第一终端安装燃气设备控制的APP之后,提示用户设置认证信息,并将该认证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后续能够操控该APP。
例如,可以设置启动密钥作为认证信息,和/或,录入指纹信息作为认证信息。其中,若采用录入指纹信息作为认证信息的方式,可以录入同一用户的多个指纹信息,也可以录入多个用户的指纹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当针对APP设置好认证信息之后,相当于对该燃气设备进行了授权,此时,若要操控APP实现对燃气设备进行控制,则需要进行认证,从而可以保证操控APP的操控者与授权使用者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设置启动密钥作为认证信息的方式虽然可以保证操控APP的操控者与授权使用者一致,但是由于启动密钥容易忘记,且容易泄露,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优选为采用录入指纹信息作为认证信息的方式。
利用第一终端控制待控制燃气设备的实现前提是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当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为了能够操控APP,需要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若第一终端检测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以使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其中,解锁请求用于触发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例如,将待控制燃气设备中各个气路的控制阀打开,以使燃气能够输送给待控制燃气设备,完成打火。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为了防止任意的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密钥匹配的方式进行通信验证后,建立连接。例如,可以在待控制燃气设备出厂时设置一个通信验证密钥,终端可以根据待控制燃气设备的标识等信息,从官网下载或者从说明书中查找通信验证密钥,在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时,输入通信验证密钥之后与待控制燃气设备出厂时设置的通信验证密钥进行匹配,通过验证后,才能建立连接,之后可以通过终端对通信验证密钥进行修改设置,终端将修改后的通信验证密钥保存下来,避免每次连接时,都需要输入密码,同时防止未存储通信验证密钥的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例如,第一终端在对待控制燃气设备设置密钥时,燃气设备上指示灯亮起,设置完成后,指示灯熄灭,此时,待控制燃气设备中的密钥被修改或设置成功,第一终端中保存该密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并不限制于以上通过匹配密钥的方式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当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通过检测输入的认证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若第一终端检测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以使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实现了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通过第一终端对燃气设备进行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操控者与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一致,减少了燃气设备被误解锁、恶意解锁等现象,提高了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更加详细地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00、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通过密钥匹配的方式进行通信验证后,建立连接。
201、检测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距离;若检测到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执行步骤202,否则检测到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预设的距离,则结束。
由于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通过蓝牙模块或者网络模块建立连接时,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虽然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在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之前,会通过验证的方式,保证操控者与燃气设备使用授权者一致,但仍会存在授权者误解锁的情况。例如,授权者在卧室中误启动了APP,APP并获取了授权者的指纹信息,通过验证后,会向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使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待控制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当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会检测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距离,其中,预设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是该预设的距离不宜过大,需保证授权使用者能够方便地触控到待控制燃气设备。
例如,可以待控制燃气设备内设置一个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模块,以得到待控制燃气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终端同样开启GPS,以得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并从待控制燃气设备内获取待控制燃气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待控制燃气设备的位置信息,通过相关算法得到二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与预设的距离进行比较,若通过相关算法得到的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距离,则执行步骤202,否则,若通过相关算法得到的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结束本次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于以上检测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例如,可以在第一终端或待控制燃气设备中设置一个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根据发出的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另外,为了能够节省第一终端和/或待控制燃气设备的设计成本,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控制方法中,预设的距离可以根据进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原理,设定为0-20cm,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可以为通过NFC的方式进行通讯连接,此时,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通讯距离很短,在授权者触控范围内,则可以不再执行该步骤。
202、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第一终端中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若检测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执行步骤203;否则,若检测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不一致,重新执行步骤202。
例如,当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并通过距离认证后,第一终端自动弹出控制燃气设备的APP,并提示输入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以便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第一终端中存储的认证信息是否一致;若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执行步骤203;否则,若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不一致,重新执行步骤202。例如,由于授权者输入第一终端指纹信息不清晰等原因,导致第一终端对输入指纹信息不能通过验证,此时需重新执行步骤202,以完成最终验证。
203、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预设的距离,若检测到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后,再通过认证的方式,实现授权使用者通过第一终端控制待控制燃气设备,进一步保证了操控者与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一致,减少了燃气设备被误解锁、恶意解锁等现象,提高了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待控制燃气设备接收到授权使用者通过第一终端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的解锁请求后,执行解锁操作,但此时由于授权使用者临时有其它事情,并为对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打火操作,或者,授权者使用完待控制燃气设备后,忘记对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加锁操作,导致待控制燃气设备会一直保持解锁状态,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终端可以设置待控制燃气设备的自加锁时长信息,并在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建立连接后,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设置的自加锁时长信息,以使待控制燃气设备根据自加锁时长信息,执行加锁操作,其中自加锁时长信息用于当待控制燃气设备未被使用状态的时间达到自加锁时长信息时,触发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加锁操作。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加锁时长信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如10s,15s等。本发明实施例以自加锁时长信息设置为10s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待控制燃气设备解锁后,指示灯常亮,当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打火操作后,指示灯熄灭,所以如果在10s内,待控制燃气设备未检测到指示灯熄灭,说明待控制燃气设备未被操作,燃气设备可能是被误解锁或者解锁后授权使用者因为其它原因导致未使用待控制燃气设备,此时待控制燃气设备会自动加锁,以使待控制燃气设备的各气路的控制阀关闭,保障了待控制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同理,若待控制燃气设备解锁并进行打火和熄火后,授权者忘记对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加锁操作,待控制燃气设备的指示灯保持常亮状态,此时待控制燃气设备会自动加锁,以使待控制燃气设备的各气路的控制阀关闭,保障了待控制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若授权使用者不再使用原有的终端,为了避免在另一新终端中重新设置认证信息和/或自加锁时长信息等,授权使用者可以利用原使用的终端对新终端进行授权,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区分两个不同的终端进行区分,原有终端可以为第一终端,新终端可以为第二终端,但本发明实施例并对此进行限定。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授权信息,以使第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授权信息后,按照上述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对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控制,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的控制中,授权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制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和/自加锁时长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终端,但这些终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终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终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终端,同理第二终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终端。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包括通讯模块10和检测模块11。
通讯模块10,用于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通讯模块10用于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通过密钥匹配的方式进行通信验证后,建立连接。
检测模块11,用于当通讯模块10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
通讯模块10,还用于若检测模块11检测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
其中,解锁请求用于触发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通过采用上述各模块实现对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控制的实现机制与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实现机制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当通讯模块10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通过检测模块11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若检测模块11检测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以使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实现了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通过终端对燃气设备进行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操控者与燃气设备授权使用者一致,减少了燃气设备被误解锁、恶意解锁等现象,提高了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设置模块12。
设置模块12,用于设置待控制燃气设备的自加锁时长信息。
通讯模块10,还用于向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自加锁时长信息。
其中,自加锁时长信息用于当待控制燃气设备未被使用状态的时间达到自加锁时长信息时,触发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加锁操作。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检测模块11,还用于检测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若检测到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执行检测输入的认证信息与第一终端中存储的认证信息是否一致的操作。
通讯模块10,还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授权信息,以使第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授权信息后,对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控制;其中,授权信息包括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和/自加锁时长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通过采用上述各模块实现对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控制的实现机制与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实现机制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终端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所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所述解锁请求用于触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距离;
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检测输入的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中存储的认证信息是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置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的自加锁时长信息,并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所述自加锁时长信息;
所述自加锁时长信息用于当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未被使用状态的时间达到所述自加锁时长信息时,触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加锁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授权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授权信息后,对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控制;
所述授权信息包括所述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和/所述自加锁时长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通过密钥匹配的方式进行通信验证后,建立连接。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模块和检测模块;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通讯模块与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是否一致;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输入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一致,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解锁请求,所述解锁请求用于触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预设的距离;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执行检测输入的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中存储的认证信息是否一致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的自加锁时长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发送所述自加锁时长信息;
所述自加锁时长信息用于当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未被使用状态的时间达到所述自加锁时长信息时,触发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执行加锁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授权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授权信息后,对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进行控制;
所述授权信息包括所述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或启动密钥和/所述自加锁时长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与所述待控制燃气设备之间通过密钥匹配的方式进行通信验证后,建立连接。
CN201710118129.6A 2017-03-01 2017-03-01 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Pending CN1069366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8129.6A CN106936672A (zh) 2017-03-01 2017-03-01 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8129.6A CN106936672A (zh) 2017-03-01 2017-03-01 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6672A true CN106936672A (zh) 2017-07-07

Family

ID=5942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8129.6A Pending CN106936672A (zh) 2017-03-01 2017-03-01 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667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2238A (zh) * 2018-02-08 2018-07-20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表阀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68191A (zh) * 2018-09-30 2019-04-2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的控制方法和电磁炉
CN110290433A (zh) * 2019-05-20 2019-09-27 广州中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的水控方法、水控终端和水控系统
CN116957543A (zh) * 2023-09-19 2023-10-27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燃气设备管理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3576A (zh) * 2015-01-13 2015-04-29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锁屏保护方法
KR20150126100A (ko) * 2014-05-01 2015-11-11 김서희 전자제품과 리모콘의 오픈-잠금 파워동시 패턴기
CN105116768A (zh) * 2015-07-10 2015-12-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及燃气灶
CN105574962A (zh) * 2015-06-19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01896A (zh) * 2016-02-29 2016-06-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授权开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26100A (ko) * 2014-05-01 2015-11-11 김서희 전자제품과 리모콘의 오픈-잠금 파워동시 패턴기
CN104573576A (zh) * 2015-01-13 2015-04-29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锁屏保护方法
CN105574962A (zh) * 2015-06-19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16768A (zh) * 2015-07-10 2015-12-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及燃气灶
CN105701896A (zh) * 2016-02-29 2016-06-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授权开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2238A (zh) * 2018-02-08 2018-07-20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表阀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68191A (zh) * 2018-09-30 2019-04-2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的控制方法和电磁炉
CN109668191B (zh) * 2018-09-30 2020-11-0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的控制方法和电磁炉
CN110290433A (zh) * 2019-05-20 2019-09-27 广州中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的水控方法、水控终端和水控系统
CN110290433B (zh) * 2019-05-20 2022-03-01 广州中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的水控方法、水控终端和水控系统
CN116957543A (zh) * 2023-09-19 2023-10-27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燃气设备管理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CN116957543B (zh) * 2023-09-19 2023-12-22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燃气设备管理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4134B2 (en) Device locator disable authentication
US20130024932A1 (en) Enhanced security for bluetooth-enabled devices
RU260824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блокирования экрана и терминала
EP2809046B1 (en) Associating distinct security modes with distinct wireless authenticators
WO2019144403A1 (zh) 芯片的访问方法、安全控制模块、芯片和调试设备
US11212283B2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server using the same for providing user management mechanism required by multiple applications
CN103813334A (zh) 权限控制方法和权限控制装置
CN106936672A (zh) 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023649A (zh) 一种隐私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2833066B (zh) 一种三方认证方法、装置及支持双向认证的智能卡
CN102833068B (zh) 一种终端与智能卡双向认证的方法、协议及智能卡
CN104063788A (zh) 一种移动平台可信支付系统及方法
US2015004701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566375B (zh) 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977039A (zh) 硬盘加密密钥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651048A1 (en) Sfs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sfs and terminal device
US947393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tecting privacy information
US9977907B2 (en) Encryp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application, and terminal
WO2017166359A1 (zh) 用户域的访问方法、访问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678972A (zh) 一种权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022091B (zh) 一种基于数字证书的自主授权方法和系统
CN107154999B (zh) 终端及其基于环境信息的解锁方法、存储装置
CN110008761A (zh) 一种隐私信息伪装方法
CN106778187A (zh) 一种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的加密方法
CN113807856A (zh) 一种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