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5993A - 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5993A
CN106935993A CN201710264059.5A CN201710264059A CN106935993A CN 106935993 A CN106935993 A CN 106935993A CN 201710264059 A CN201710264059 A CN 201710264059A CN 106935993 A CN106935993 A CN 106935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obd
pcb
pad
pinbo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40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祥淼
郑锡锋
颜志军
梁玉书
苏惠欢
谢民
冯顺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7102640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59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5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5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76Coupling devices for connection between PCB and component, e.g.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8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with a panel 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该OBD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OBD诊断接口连接的OBD接头、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PCB转接板;OBD接头的针脚穿过PCB转接板,PCB转接板设置有多条布线,OBD接头的针脚与布线对应相连,PCB转接板与OBD接头固定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间隔设置,第一电路板上的电路与第二电路板上的电路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与PCB转接板固定连接,第一电路板上的电路和/或第二电路板上的电路通过第二连接件以及布线与针脚对应相连。该连接结构简单稳固,组装方便,与之对应的,容易拆卸维护,避免拆卸过程中损坏OBD接头以及电路板的连接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汽车安全重视度的不断提高,汽车市场中的OBD(OnBoard Diagnostics,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技术得到不断的普及。汽车的OBD诊断接口可以介入各种OBD车载终端,OBD车载终端连接到OBD诊断接口上,利用汽车诊断技术,可以读取车辆的状态信息并做出故障诊断。
目前,业界较复杂的OBD产品(通常指有2个主板)主要有以下两种组装方式:
1、直接连接方式:OBD接头16针直接焊接到两块PCB主板上,两块PCB主板之间通过排针排母进行电气连接。
2、中间转接外加螺钉固定方式:
1)OBD接头与两块PCB主板之间使用一个中间PCB转接板。PCB转接板有16个过孔与OBD接头针脚对应焊接,PCB转接板上有焊接排针,其中一块PCB主板焊接排母,PCB转接板排针与PCB主板排母对接。
2)OBD接头上模具上有两个螺钉孔,两块PCB主板中间两个螺钉固定孔,底壳有4个塑胶柱。
3)PCB转接板焊接在OBD接头16针上,两块PCB主板组成组件,然后PCB转接板的排针与其中一块PCB主板的排母对插,组成OBD接头与PCB主板组件,最后将OBD接头与PCB主板组件装入底壳,使用2颗螺钉固定OBD接头在底壳上,再使用2颗螺钉固定PCB主板到底壳上。
对于这两种方案,都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维护不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OBD接头的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维护不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设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采用一种OBD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OBD诊断接口连接的OBD接头、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PCB转接板;
所述OBD接头的针脚穿过所述PCB转接板,所述PCB转接板设置有多条布线,所述OBD接头的针脚与所述布线对应相连,所述PCB转接板与所述OBD接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电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电路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
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与所述PCB转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电路和/或第二电路板上的电路通过第二连接件以及所述布线与所述针脚对应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PCB转接板开设有固定孔;
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插入一个固定孔,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与所述PCB转接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焊盘,所述PCB转接板设置有第三焊盘,每个所述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分别与一个第三焊盘焊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还连接有固定柱。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排针和第一排母,所述第一排针和第一排母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排针和第二排母,所述第二排针和第二排母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另一个设置于所述PCB转接板。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至少为两个;所述固定孔呈阵列分布。
第二方面采用一种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
制备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PCB转接板和用于与汽车OBD诊断接口连接的OBD接头;
将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电气连接形成第一组件;
将所述OBD接头的针脚与所述PCB转接板的布线对应电气连接,并将所述PCB转接板与OBD接头相互固定形成第二组件;
将所述第一组件固定到第二组件并通过第二连接件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电气连接形成第一组件,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电路板与固定柱的第一端相连,将所述固定柱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连同时将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电气连接形成第一组件。
其中,所述制备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PCB转接板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一焊盘;在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固定件和第二焊盘,在所述PCB转接板开设固定孔并设置第三焊盘;
所述将所述第一组件固定到第二组件并通过第二连接件电气连接,包括:
将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插入一个固定孔,将所述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三焊盘焊接。
第三方面采用一种OBD车载终端,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OBD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OBD连接结构中设置PCB转接板,将OBD转接板与OBD接头固定并在OBD转接板上设置布线分别连接对应的针脚;OBD转接板上开设固定孔,实现具体OBD功能的电路板上设置与固定孔对应的固定件,多个电路板先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完成电气连接;连接后的电路板通过固定件插入固定孔实现连接,插拔方式实现的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简单稳固,组装方便,与之对应的,容易拆卸维护,避免拆卸过程中损坏OBD接头以及电路板的连接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OBD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OBD连接结构的PCB转接板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其中:10-OBD接头;11-针脚;20-PCB转接板;21-固定孔;22-第二连接件;23-第三焊盘;30-第一电路板;31-第一固定件;34-第一连接件;40-第二电路板;41-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OBD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OBD连接结构的PCB转接板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该OBD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OBD诊断接口连接的OBD接头10、第一电路板30、第二电路板40和PCB转接板20;
OBD接头10的针脚穿过PCB转接板20,PCB转接板20设置有多条布线,OBD接头10的针脚与布线对应相连,PCB转接板20与OBD接头10固定连接;
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间隔设置,第一电路板30上的电路与第二电路板40上的电路通过第一连接件34相连;
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与PCB转接板20固定连接,第一电路板30上的电路和/或第二电路板40上的电路通过第二连接件22以及布线与针脚对应相连。
OBD接头10用于与汽车上的OBD接口相配合,以从汽车读取诊断数据。一般而言,OBD接头10为注塑件,针脚11在注塑过程中固定在OBD接头10内部,针脚11的一端用于OBD接头10与汽车上的OBD接头10相配合时插入对应的针脚孔进行电气连接,另一端接入PCB转接板20上的布线。
PCB转接板20上的布线通过电路印刷得到,在PCB转接板20中,布线没有复杂的功能实现,只用于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第一电路板30以及第二电路板40与PCB转接的连接可以通过卡口的配合、夹持结构等方式实现。
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二连接件22实现与OBD接头10的电气连接,即可以设置一个第二连接件22,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中的一个通过第二连接件22与OBD接头10直接相连,另一个通过前一个间接相连;又或者,设置两个第二连接件22,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连接件22与OBD接头10直接相连。
综上所述,在OBD连接结构中设置PCB转接板,将OBD转接板与OBD接头固定并在OBD转接板上设置布线分别连接对应的针脚;OBD转接板上开设固定孔,实现具体OBD功能的电路板上设置与固定孔对应的固定件,多个电路板先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完成电气连接;连接后的电路板通过固定件插入固定孔实现连接,插拔方式实现的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简单稳固,组装方便,与之对应的,容易拆卸维护,避免拆卸过程中损坏OBD接头以及电路板的连接性能。
在图1至图3所示的方案中,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平行设置,第一电路板3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1,第二电路板4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40;PCB转接板20开设有固定孔21;
每个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41分别插入一个固定孔21,以使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与PCB转接板20固定连接。
PCB转接板20在制备过程中,开设贯穿PCB转接板20的孔,即固定孔21,固定孔21可以插入形状合适的其它部件。PCB转接板20与OBD接头10可以通过胶粘、焊接、卡口等方式实现连接。布线可以设置在朝向OBD接头10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背向OBD接头10的一侧,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针脚11与布线可以进一步进行焊接。
在本方案中,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分别印刷有实现整个设计功能所需的电路,安装有对应的电子元件,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通过第一连接件34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在制备过程中,即在一侧边设置突出的固定件,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连接为一个整体后,第一电路板30上的每个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电路板40上的每个第二固定件41分别插入一个固定孔21,简化了第一电路板30以及第二电路板40与OBD接头10的复杂连接关系。另外,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固定件31以及第二固定件41均与对应的固定孔21过盈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3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焊盘,第二电路板4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焊盘,PCB转接板20设置有第三焊盘23,每个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分别与一个第三焊盘23焊接。通过焊接,可以进一步加强各个电路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保证OBD诊断的稳定进行。
另外,在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之间,仅仅依靠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连接件,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之间的连接还比较脆弱,可以在进一步在二者之间设置固定柱,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4包括第一排针和第一排母,第一排针和第一排母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0,另一个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0;同时,第二连接件22包括第二排针和第二排母,第二排针和第二排母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0,另一个设置于PCB转接板20。
排针和排母可以实现快速和标准化的连接,减少安装工序。
其中,第一固定件31至少为两个;第二固定件41至少为两个,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41在第一电路板30和第二电路板40组装后整体后也呈阵列分布,与之对应的,固定孔21呈阵列分布,一般而言,组成2×2的阵列已经可以实现稳固的连接。
通过多个固定件以及多个焊盘,例如两个,相比于一个固定件或焊盘,可以在结构复杂度上升很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连接状态的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使PCB转接板20的侧边缘凸出于OBD接头10的侧面。
在OBD接头10的插拔过程中,通过PCB转接板20的侧边缘可以实现插拔过程中对OBD接头10的限位,避免力度过大导致结构损伤。当然,凸出的侧边缘可以做一定的包覆设置。
请参考图4,其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S401:制备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PCB转接板和用于与汽车OBD诊断接口连接的OBD接头。
制备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PCB转接板和OBD接头一方面主要包括对电路印刷的制备,另一方便主要包括对连接结构的制备,以供实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PCB转接板以及OBD接头之间的机械固定,具体可以是各种卡扣、夹持机构等。在本方案中,具体在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一焊盘;在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固定件和第二焊盘,在PCB转接板开设固定孔并设置第三焊盘。
步骤S402: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电气连接形成第一组件。
具体的,在前一步骤中制备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基础上,将第一电路板与固定柱的第一端相连,将固定柱的第二端与第二电路板相连同时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电气连接形成第一组件。固定柱在第一连接件之外提供了辅助的支撑点,组装时受力更加均匀,组装后的结构更加稳定。
步骤S403:将OBD接头的针脚与PCB转接板的布线对应电气连接,并将PCB转接板与OBD接头相互固定形成第二组件。
OBD接头在注塑生产过程中即固定好针脚,具体连接时,针脚穿过PCB转接板上预留的针孔并与PCB转接板上的布线对应相连实现电气连接;同时,将OBD接头和PCB转接板固定形成第二组件。
步骤S404:将第一组件固定到第二组件并通过第二连接件电气连接。
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连接主要是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与PCB转接板的固定连接和电气连接,固定连接基于前序步骤中制备得到的形状,将每个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插入一个固定孔,将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分别与一个第三焊盘焊接;电气连接通过排针插入排母中实现。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步骤,各个电路板之间的组装方式简单,减少了组装过程中的复杂操作,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OBD车载终端,包括上述的OBD连接结构。具体请参考上述的实施例,由于本OBD车载终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OBD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汽车OBD诊断接口连接的OBD接头、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PCB转接板;
所述OBD接头的针脚穿过所述PCB转接板,所述PCB转接板设置有多条布线,所述OBD接头的针脚与所述布线对应相连,所述PCB转接板与所述OBD接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电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电路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
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与所述PCB转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电路和/或第二电路板上的电路通过第二连接件以及所述布线与所述针脚对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PCB转接板开设有固定孔;
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插入一个固定孔,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与所述PCB转接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焊盘,所述PCB转接板设置有第三焊盘,每个所述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分别与一个第三焊盘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还连接有固定柱。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OBD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排针和第一排母,所述第一排针和第一排母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排针和第二排母,所述第二排针和第二排母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另一个设置于所述PCB转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OBD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至少为两个;所述固定孔呈阵列分布。
7.一种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PCB转接板和用于与汽车OBD诊断接口连接的OBD接头;
将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电气连接形成第一组件;
将所述OBD接头的针脚与所述PCB转接板的布线对应电气连接,并将所述PCB转接板与OBD接头相互固定形成第二组件;
将所述第一组件固定到第二组件并通过第二连接件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电气连接形成第一组件,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电路板与固定柱的第一端相连,将所述固定柱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连同时将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电气连接形成第一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PCB转接板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一焊盘;在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固定件和第二焊盘,在所述PCB转接板开设固定孔并设置第三焊盘;
所述将所述第一组件固定到第二组件并通过第二连接件电气连接,包括:
将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插入一个固定孔,将所述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三焊盘焊接。
10.一种OBD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OBD连接结构。
CN201710264059.5A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 Pending CN1069359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4059.5A CN106935993A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4059.5A CN106935993A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5993A true CN106935993A (zh) 2017-07-07

Family

ID=5943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4059.5A Pending CN106935993A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59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6841A (zh) * 2018-11-27 2019-04-12 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信号转接的连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88359A (ja) * 2007-05-17 2008-11-27 Nichicon Corp プリント基板
US20150171529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Huawei Device Co., Ltd. Plug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N106207556A (zh) * 2016-07-06 2016-12-07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bd诊断接口的连接结构及obd车载终端
CN206758677U (zh) * 2017-04-21 2017-1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obd连接结构和obd车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88359A (ja) * 2007-05-17 2008-11-27 Nichicon Corp プリント基板
US20150171529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Huawei Device Co., Ltd. Plug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N106207556A (zh) * 2016-07-06 2016-12-07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bd诊断接口的连接结构及obd车载终端
CN206758677U (zh) * 2017-04-21 2017-1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obd连接结构和obd车载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6841A (zh) * 2018-11-27 2019-04-12 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信号转接的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15098U (zh) 电连接装置
CN101064419B (zh) 接线盒
CN101877448A (zh) 模组连接器
CN206758677U (zh) 一种obd连接结构和obd车载终端
CN106935993A (zh) 一种obd连接结构、obd连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和obd车载终端
CN201230067Y (zh) 电连接器组件
JPH04266537A (ja) 自動車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部の電気回路構造と、その成形方法
CN113258387B (zh) 一种多功能转接箱
CN102957056A (zh) 电连接器
CN205609814U (zh) 连接器
CN205595516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7706593U (zh) 一种无线扎连接结构
CN109982536B (zh) 一种飞行器及其电气系统
CN214852004U (zh) 一种元件兼容的电路板
CN204103067U (zh) 可用于电路板互连的连接件及具有它的电路板互连装置
CN216600242U (zh) 电子元器件布局结构及虚拟设备
CN219915888U (zh) 电压采集组件
CN110171469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
CN219874981U (zh) 一种带理线夹的战车配电分线器
CN212808508U (zh) 芯片测试组件和芯片测试装置
KR102077016B1 (ko) 양방향 조인트 커넥터
KR102077018B1 (ko) 양방향 조인트 커넥터
KR102077017B1 (ko) 양방향 조인트 커넥터
CN210112390U (zh) 兼容式pcb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0955087U (zh) 调试板与产品板互连调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