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4547A - 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4547A
CN106934547A CN201710146389.4A CN201710146389A CN106934547A CN 106934547 A CN106934547 A CN 106934547A CN 201710146389 A CN201710146389 A CN 201710146389A CN 106934547 A CN106934547 A CN 106934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evaluation index
government
level
scre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63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鸣乐
李刚
王玮
冯正乾
戚元华
李敏
李旺
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omputer Science Center National Super Computing Center in Jinan
Shandong Computer Scien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omputer Scien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omputer Scien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omputer Scien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101463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45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4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4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基于扎根理论,建立了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四层多项评估指标,并基于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采用组合赋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了权重分配,增强了指标的完备性、合理性及指标权重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Description

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对电子政务信息公开进行第三方评估,对各级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工作进行评估,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为原则,系统评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有利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践,进一步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实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但目前政务公开评估过程中,评估指标的筛选往往都是由专家或三方评估机构“拍脑袋”决定,评估指标权重的确立也是随机确立,没有明确的依据,且所评估对象的职能不统一造成政务公开评估不具备公平公正性。
例如:不同政府部门负责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政务公开的评估指标就与人口和计生委的评估指标是不一样的,再例如:对社保局的政务公开的评估指标与旅游局的政务公开评估指标又是不一样的,现有技术都是专家坐在一起拍脑袋决定评估指标,很明显,不适用于大数据下的政务公开评估,不适用多个政务对象的多个指标的筛选;而且拍脑袋决定的评估指标多半存在不公正的因素而且多个指标的筛选非常浪费时间,指标筛选速度慢。因此政务公开评估指标的快速、准确筛选工作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基于扎根理论,建立了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四层多项评估指标,并基于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采用组合赋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了权重分配,增强了指标的完备性、合理性及指标权重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所述方法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计算机设备来完成,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不同政务部门的职能,查找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
步骤(2):基于扎根理论,从指导性文件中筛选评估指标;
步骤(3):根据实际需要,对步骤(2)筛选的评估指标进行第二次筛选;通过数据调研获取各个评估指标权重;
步骤(4):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
步骤(5):采用二元比较量化法,对评估指标根据权重进行重要性排序,形成评估指标列表;
步骤(6):依据评估指标列表中的评估指标对政务部门的公开信息进行评估,采用加权求和法,最终得出一个总的评估值。
所述相关指导性文件包括: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或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所述步骤(2)的步骤为:
步骤(21):通过开放式译码对步骤(1)所获取的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进行分解、检验、比较和概念化,形成初始概念和范畴;通过比较初始概念,将相关的初始概念进行聚集,形成同一组概念;
步骤(22):通过主轴译码对步骤(21)所形成的概念、范畴之间的各种联系进行分析,发现和建立联系,形成主范畴与范畴;并建立主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
步骤(23):通过选择性译码对步骤(22)所发展的主范畴中深入分析挖掘核心范畴。
经过开放式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之后,所发展出的核心范畴即一级指标,主范畴即二级指标,范畴即三级指标,初始概念即四级指标。
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通过主观赋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形成主观权重;
步骤(42):利用步骤(3)调研数据,通过客观赋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形成客观权重;
步骤(43):基于主观权重及客观权重,通过组和赋权法进行权重计算与分配。
所述步骤(6)包括:
步骤(61):基于步骤(5)所确定的评估指标列表,根据实际情况给各项指标打分;
步骤(62):对于有相应四级指标的三级指标,利用公式(1)计算三级指标的得分;
式中:EV3为三级指标得分,Wi4为各四级指标相应的权重,Pi4为四级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所得的分数;
对于没有四级指标的三级指标来说,利用公式(2)计算相应三级指标的得分;
EV3=Pi3Wi3;(2)
式中:EV3为三级指标得分,Wi3为各三级指标相应的权重,Pi3为三级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所得的分数;
步骤(63):利用公式(3)计算二级指标的得分:
式中:EV2为二级指标的得分,Wi3为三级指标的相应权重,EV3为三级指标得分;
步骤(64):利用公式(4)计算二级指标的得分:
式中:EV1为一级指标的得分,Wi2为二级指标的相应权重,EV2为二级指标得分;
步骤(65):最终政府部门信息公开评估总得分如下:
式中:EV为政府部门总得分,Wi1为一级指标的相应权重,EV1为一级指标得分。
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服务器,包括:
指导性文件查找模块:根据不同政务部门的职能,查找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
评估指标筛选模块:基于扎根理论,从指导性文件中筛选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二次筛选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对筛选的评估指标进行第二次筛选;通过数据调研获取各个评估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分配模块: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
指标列表形成模块:采用二元比较量化法,对评估指标根据权重进行重要性排序,形成评估指标列表;
评估模块:依据评估指标列表中的评估指标对政务部门的公开信息进行评估,采用加权求和法,最终得出一个总的评估值。
所述相关指导性文件包括: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或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系统,包括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终端与所述服务器有线和/或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待评估的政务部门的指标筛选请求,所述指标筛选请求包括待评估的政务部门名称;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指标筛选请求,根据不同政务部门的职能,查找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基于扎根理论,从指导性文件中筛选评估指标;根据实际需要,对筛选的评估指标进行第二次筛选;通过数据调研获取各个评估指标权重;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采用二元比较量化法,对评估指标根据权重进行重要性排序,形成评估指标列表;依据评估指标列表中的评估指标对政务部门的公开信息进行评估,采用加权求和法,最终得出一个总的评估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根据不同省市、不同政务部门提供不同的评估指标,提高了政务部门政务公开评估的可操作性;
(2)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通过从政府指导性文件中筛选评估指标,保证了指标筛选的速度,避免专家主观决定选择指标的不合理。避免由评估专家主观提出评估指标,保证了评估指标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合理性。
(3)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政务部门职能调整及政务公开评估侧重点的不同,动态更新评估指标体系。
(4)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评估指标的权重分配更加公正合理,增强了指标权重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5)通过步骤(2)对评估指标的第一次筛选,和步骤(3)对评估指标的第二次筛选,从而保证了指标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
步骤(1):查找国家及政务信息主体(待评估对象)所在省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如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
指导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之行为。简言之,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
步骤(2):基于扎根理论,提炼评估指标,建立包含四层多项评估指标的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体系。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通过开放式译码对步骤一所获取的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进行分解、检验、比较、概念化,以形成初始概念和范畴。考虑到初始概念数量繁多或相互包含,对其进一步分析和提炼,通过比较初始概念,将相关的概念进行聚集,形成同一组概念(范畴)。
开放性译码是将资料分解、检验、比较、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形成范畴;
概念(concepts):附着于个别事情、事件或现象的概念性标签;
范畴(category):是一组概念,通过比较概念而发现它们都指涉同一现象时,就可以把这些概念聚拢成为同一组的概念,而由一个层次较高也比较抽象的概念统摄。这种概念即为范畴。
步骤(22)通过主轴译码对上一步所形成的概念、范畴之间的各种联系进行分析,发现和建立联系,发展出主范畴与范畴。考虑概念之间通常具有的联系有因果联系、时间联系、语义联系、类型联系、结构联系、功能联系、策略联系等,通过分析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的意图,通过比较方法形成主范畴与范畴,并建立主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趋确定后,通过建立表格、模型的方式对所有概念进行新一轮的整合。
主轴译码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通过现象的条件、脉络、行动/互动的策略和结果,将资料重新组合到一起,形成主范畴。
步骤(23)通过选择性译码对上一步所发展的主范畴中深入分析挖掘核心范畴。
选择性译码是在主轴译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挖掘主范畴,形成核心范畴。
经过开放式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之后,所发展出的核心范畴即一级指标、主范畴即二级指标、范畴即三级指标、概念即四级指标。
步骤(3):通过对政务信息公开评估主管部门领导、政府智库相关政务信息公开评估专家的实地走访调研,对各个评估指标权重进行数据调研。
步骤(4):对所建立的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进行权重分配。
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通过主观赋权法(德尔菲法),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形成主观权重;主观赋权法是根据决策者的经验进行赋权的一类方法,如二项系数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
步骤(42)利用步骤(3)调研数据,通过客观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形成客观权重;常用的客观赋权法通常包括主成分分析法、离差及均方差法、多目标规划法等。
步骤(43)基于主观权重及客观权重,通过组和赋权法进行权重计算与分配。
步骤(5):在步骤(4)确定评估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二元比较量化法,对所建立的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评估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形成最终评估指标体系。
步骤(6):依据评估指标进行政务信息公开评估,采用加权求和法,最终得出一个总的评估值。为保证评估质量,还建立了专家咨询、数据质量核查等机制。
所述步骤(6)包括:
步骤(61)基于步骤(3)所确定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直接给各项指标打分。
步骤(62)对于有相应四级指标的三级指标,利用下面公式计算三级指标的得分。
式中:EV3为三级指标得分,Wi4为各四级指标相应的权重,Pi4为四级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所得的分数。
对于没有四级指标的三级指标来说,利用下面公式计算相应三级指标的得分。
EV3=Pi3Wi3
式中:EV3为三级指标得分,Wi3为各三级指标相应的权重,Pi3为三级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所得的分数。
(3)利用下面公式计算二级指标的得分。
式中:EV2为二级指标的得分,Wi3为三级指标的相应权重,EV3为三级指标得分。
(4)利用下面公式计算二级指标的得分。
式中:EV1为一级指标的得分,Wi2为二级指标的相应权重,EV2为二级指标得分。
(5)最终政府部门信息公开评估总得分如下:
式中:EV为政府部门总得分,Wi1为一级指标的相应权重,EV1为一级指标得分。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服务器,包括:
指导性文件查找模块:根据不同政务部门的职能,查找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
评估指标筛选模块:基于扎根理论,从指导性文件中筛选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二次筛选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对筛选的评估指标进行第二次筛选;通过数据调研获取各个评估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分配模块: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
指标列表形成模块:采用二元比较量化法,对评估指标根据权重进行重要性排序,形成评估指标列表;
评估模块:依据评估指标列表中的评估指标对政务部门的公开信息进行评估,采用加权求和法,最终得出一个总的评估值。
所述相关指导性文件包括: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或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计算机设备来完成,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不同政务部门的职能,查找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
步骤(2):基于扎根理论,从指导性文件中筛选评估指标;
步骤(3):根据实际需要,对步骤(2)筛选的评估指标进行第二次筛选;通过数据调研获取各个评估指标权重;
步骤(4):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
步骤(5):采用二元比较量化法,对评估指标根据权重进行重要性排序,形成评估指标列表;
步骤(6):依据评估指标列表中的评估指标对政务部门的公开信息进行评估,采用加权求和法,最终得出一个总的评估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相关指导性文件包括: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或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的步骤为:
步骤(21):通过开放式译码对步骤(1)所获取的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进行分解、检验、比较和概念化,形成初始概念和范畴;通过比较初始概念,将相关的初始概念进行聚集,形成同一组概念;
步骤(22):通过主轴译码对步骤(21)所形成的概念、范畴之间的各种联系进行分析,发现和建立联系,形成主范畴与范畴;并建立主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
步骤(23):通过选择性译码对步骤(22)所发展的主范畴中深入分析挖掘核心范畴;
经过开放式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之后,所发展出的核心范畴即一级指标,主范畴即二级指标,范畴即三级指标,初始概念即四级指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通过主观赋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形成主观权重;
步骤(42):利用步骤(3)调研数据,通过客观赋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形成客观权重;
步骤(43):基于主观权重及客观权重,通过组和赋权法进行权重计算与分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包括:
步骤(61):基于步骤(5)所确定的评估指标列表,根据实际情况给各项指标打分;
步骤(62):对于有相应四级指标的三级指标,利用公式(1)计算三级指标的得分;
EV 3 = Σ i = 1 n P i 4 W i 4 ; - - - ( 1 )
式中:EV3为三级指标得分,Wi4为各四级指标相应的权重,Pi4为四级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所得的分数;
对于没有四级指标的三级指标来说,利用公式(2)计算相应三级指标的得分;
EV3=Pi3Wi3; (2)
式中:EV3为三级指标得分,Wi3为各三级指标相应的权重,Pi3为三级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所得的分数;
步骤(63):利用公式(3)计算二级指标的得分:
EV 2 = Σ i = 1 n EV 3 W i 3 ; - - - ( 3 )
式中:EV2为二级指标的得分,Wi3为三级指标的相应权重,EV3为三级指标得分;
步骤(64):利用公式(4)计算二级指标的得分:
EV 1 = Σ i = 1 n EV 2 W i 2 ; - - - ( 4 )
式中:EV1为一级指标的得分,Wi2为二级指标的相应权重,EV2为二级指标得分;
步骤(65):最终政府部门信息公开评估总得分如下:
E V = Σ i = 1 n EV 1 W i 1 ; - - - ( 5 )
式中:EV为政府部门总得分,Wi1为一级指标的相应权重,EV1为一级指标得分。
6.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服务器,其特征是,包括:
指导性文件查找模块:根据不同政务部门的职能,查找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
评估指标筛选模块:基于扎根理论,从指导性文件中筛选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二次筛选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对步骤(2)筛选的评估指标进行第二次筛选;通过数据调研获取各个评估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分配模块: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
指标列表形成模块:采用二元比较量化法,对评估指标根据权重进行重要性排序,形成评估指标列表;
评估模块:依据评估指标列表中的评估指标对政务部门的公开信息进行评估,采用加权求和法,最终得出一个总的评估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服务器,其特征是,所述相关指导性文件包括: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或省政办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8.一种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终端与所述服务器有线和/或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待评估的政务部门的指标筛选请求,所述指标筛选请求包括待评估的政务部门名称;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指标筛选请求,根据不同政务部门的职能,查找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基于扎根理论,从指导性文件中筛选评估指标;根据实际需要,对筛选的评估指标进行第二次筛选;通过数据调研获取各个评估指标权重;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采用二元比较量化法,对评估指标根据权重进行重要性排序,形成评估指标列表;依据评估指标列表中的评估指标对政务部门的公开信息进行评估,采用加权求和法,最终得出一个总的评估值。
CN201710146389.4A 2017-03-13 2017-03-13 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934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6389.4A CN106934547A (zh) 2017-03-13 2017-03-13 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6389.4A CN106934547A (zh) 2017-03-13 2017-03-13 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4547A true CN106934547A (zh) 2017-07-07

Family

ID=5943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6389.4A Pending CN106934547A (zh) 2017-03-13 2017-03-13 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4547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4740A (zh) * 2017-12-07 2018-04-20 刘大宇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能力评价方法
CN109325698A (zh) * 2018-09-30 2019-02-12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325699A (zh) * 2018-09-30 2019-02-12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345118A (zh) * 2018-09-30 2019-02-15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377025A (zh) * 2018-09-30 2019-02-22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492890A (zh) * 2018-10-26 2019-03-19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962882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一种网络身份管理服务可信等级评估方法与系统
CN110837952A (zh) * 2019-10-24 2020-02-25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电网新技术设备选择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4740A (zh) * 2017-12-07 2018-04-20 刘大宇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能力评价方法
CN109962882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一种网络身份管理服务可信等级评估方法与系统
CN109962882B (zh) * 2017-12-22 2021-09-21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一种网络身份管理服务可信等级评估方法与系统
CN109325698A (zh) * 2018-09-30 2019-02-12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325699A (zh) * 2018-09-30 2019-02-12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345118A (zh) * 2018-09-30 2019-02-15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377025A (zh) * 2018-09-30 2019-02-22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9492890A (zh) * 2018-10-26 2019-03-19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户体验量化评估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0837952A (zh) * 2019-10-24 2020-02-25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电网新技术设备选择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4547A (zh) 用于不同政务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筛选方法及系统
Sun et al. A dynamic feedback mechanism with attitudinal consensus threshold for minimum adjustment cost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
Fang et al. Privacy wizards for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Xu et al. A computerized risk evaluation model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 projects and its application
Delgado Social conflict analysis on a mining project using shannon entropy
Moshkovich et al. Verbal Decision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Trends.
CN103577876A (zh)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可信与不可信用户识别方法
Shmueli et al.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of travel behaviour
Fernandes et al. Measur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Southern Europe: The varieties of democracy approach
Matthew et al. Multi-tenant database framework valid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nto an expert system
Monghasemi et al. A hybrid of genetic algorithm and evidential reasoning for optimal design of project scheduling: A systematic negotiation framework for multiple decision-makers
Liang et al. New technology brings new opportunity for telecommunication carriers: Artificial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 and practices in telecom operators
Soto C et al. MQDM: An iterative fuzzy method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in structured social networks
Salehnia et al. Analysis of Cas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in Iran: Using Fuzzy Cognitive Map
Gong et al. A Data-Driven Smart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Teaching Effect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an et al. Manag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vestments: an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 approach
Rawashdeh et al. A hybrid AHP-VIKOR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for adoption COTS database components based on usability
CN113705075B (zh) 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关系分析方法
Yan et al. Three cobblers worth the mastermind? The potential of ensemble in crowdsourced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Wu et al. Questionnaire designing, multi-agent modeling and analyzing of EV users' traveling willingness
Li et al. A consensus model under uncertain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bounded rational behaviors of decision makers
Wang et al. Knowledge‐based diagnosis model for PCM executing problems in public construction
Mostafa et al. Foresight: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the Z-number cognitive map
Riabacke et al. Public decision making support: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
Jurewicza et al.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to Severe Injury Prediction in Rural Run-off-road Crash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