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3479A -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3479A
CN106933479A CN201710132227.5A CN201710132227A CN106933479A CN 106933479 A CN106933479 A CN 106933479A CN 201710132227 A CN201710132227 A CN 201710132227A CN 106933479 A CN106933479 A CN 106933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area
state
induction area
me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22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322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3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3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3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该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本实施例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可以避免误操作,提高了屏幕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在检测到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时,熄灭屏幕。而在检测到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时,点亮屏幕。而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主要通过检测悬浮信号的强度进行判断。当悬浮信号的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判定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当悬浮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则判定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
通常只有当人脸与屏幕距离较近时,才会熄灭屏幕。由于现有技术仅通过悬浮信号的强度进行熄屏条件的判断,比如当手指与屏幕距离较近时,悬浮信号的强度也会小于第一预设值,此时移动终端也会熄灭屏幕,从而导致移动终端出现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可以避免误操作,提高了屏幕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
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
本实施例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由于通过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并根据感应面积判断是否需要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也即通过感应面积进行切换条件的判断,因此可以避免误操作,提高了屏幕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一种正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二种正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三种正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装置,或者集成了屏幕状态的控制装置的移动终端(以下简称终端),该屏幕状态的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件的方式实现。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优选实施例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
例如,当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且屏幕处于悬浮触控状态时,终端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
步骤S102,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例如,终端根据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进一步确定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其中该预设条件可以包括预设熄屏条件和预设亮屏条件,该预设熄屏条件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该预设亮屏条件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当屏幕满足预设条件时,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3,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
例如,当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时,终端熄灭屏幕,也即将屏幕由亮屏状态切换为熄屏状态,此时屏幕的亮度最低。当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时,终端点亮屏幕,也即将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此时屏幕的亮度达到预设亮度。
本实施例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由于通过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并根据感应面积判断是否需要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也即通过感应面积进行切换条件的判断,因此可以避免误操作,提高了屏幕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优选实施例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1,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
例如,当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且屏幕处于悬浮触控状态时,终端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
步骤S202,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熄屏条件或者预设亮屏条件。
例如,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再根据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确定是否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当确定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时,执行步骤S203。
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在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熄屏条件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S2021、终端检测屏幕上的悬浮信号的强度。
S2022、判断该悬浮信号的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S2023、若该悬浮信号的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熄屏条件。
S2024、若该悬浮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判断该悬浮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S2025、若该悬浮信号的强度大于该第二预设阈值,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亮屏条件。
例如,终端检测屏幕上的悬浮信号的强度。由于当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越小时,悬浮信号的强度越小。如果终端检测到悬浮信号的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可以初步确定此时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
当屏幕熄灭时,终端检测此时屏幕上的悬浮信号的强度。由于当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越大时,悬浮信号的强度越大。比如,当人脸远离屏幕时,悬浮信号的强度变大。如果终端检测到悬浮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表明此时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此时,终端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其中,该第二预设阈值大于该第一预设阈值。之后,在根据感应面积进一步确定该悬浮物体是否为人脸。可以理解的,当该悬浮信号的强度小于该第二预设阈值时,返回步骤S2022。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终端可以将感应面积与第一预设面积进行比较,如果感应面积大于该第一预设面积,则终端判定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也即上述步骤S202、该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熄屏条件的步骤包括:
S2026、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面积。
S2027、若该感应面积大于该第一预设面积,则确定该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
例如,该第一预设面积可以根据接电话时屏幕感应到的人脸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预设面积略小于接电话时屏幕感应到的人脸在屏幕上的最小感应面积。当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面积时,表明悬浮物体为脸,此时可以确定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该预设熄屏条件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从而可以避免手或手指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时,终端熄灭屏幕的情况。
当感应面积大于预设面积时,此时悬浮物体有可能是手掌,而这种情况下,熄灭屏幕容易导致误操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终端还可以获取感应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面积的时长,若该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表明该悬浮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也即,S2027、当该感应面积大于该第一预设面积时,该确定该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的步骤包括:
A、获取该感应面积处于大于该第一预设面积状态下的持续时长。
B、判断该持续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C、若该持续时长大于该预设时长,则确定该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
例如,由于接电话时,人脸靠近屏幕的累积时长大于一定时间。因此终端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的感应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面积的累积时长,并判断该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如果该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确定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也即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当人脸以外的其他悬浮物体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时,则返回步骤S202。当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时,执行步骤S203。
在一实施方式中,例如,终端再根据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进一步确定屏幕是否满足预设亮屏条件。也即,确定是否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当屏幕满足预设亮屏条件时,执行步骤S204。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终端可以将感应面积与第二预设面积进行比较,如果感应面积小于该第二预设面积,则终端判定该屏幕满足预设亮屏条件,也即上述步骤S202、该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亮屏条件的步骤包括:
S2028,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面积。
S2029,若该感应面积小于该第二预设面积,则确定该屏幕满足该预设亮屏条件,其中该第二预设面积小于该第一预设面积。
例如,该第二预设面积可以根据挂断电话时屏幕感应到的人脸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二预设面积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远离阈值时,人脸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由于人脸远离屏幕的过程中,人脸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变小。当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小于第二预设面积时,表明人脸远离屏幕,此时可以确定屏幕满足该预设亮屏条件,该预设亮屏条件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当屏幕不满足预设亮屏条件时,则返回步骤S202。当该屏幕满足该预设亮屏条件时,执行步骤S204。
步骤S203,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则将屏幕由亮屏状态切换为熄屏状态。
例如,当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时,终端熄灭屏幕,也即将屏幕由亮屏状态切换为熄屏状态,此时屏幕的亮度最低。
步骤S204,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亮屏条件,则将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例如,当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时,终端点亮屏幕,也即将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此时屏幕的亮度达到预设亮度。
本实施例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熄屏条件或者预设亮屏条件;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则将屏幕由亮屏状态切换为熄屏状态。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亮屏条件,则将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由于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并根据此时的感应面积判断是否需要点亮或者熄灭屏幕,也即通过感应面积进行亮屏和熄屏条件的判断,因此可以避免误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屏幕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优选实施例以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该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1,手机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
例如,当手机处于通话状态时,且屏幕处于悬浮触控状态时,手机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当然该悬浮物体可能是人脸,也可能是用户的手指等。
步骤S302,手机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面积。
例如,由于通常人脸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大于手指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因此通过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面积,以判断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接近阈值。
当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面积时,表明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此时屏幕满足预设熄屏条件,也即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此时手机执行步骤S303。
当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面积时,表明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接近阈值,此时屏幕不满足预设熄屏条件,此时手机可以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03,若该感应面积大于该第一预设面积,则手机熄灭屏幕。
例如,当手机判定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近阈值时,手机将屏幕的亮度调至最低。
步骤S304,若该感应面积小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面积,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面积。
例如,由于人脸在远离屏幕时,人脸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小于一定的值。具体地,该第二预设面积根据人脸远离屏幕时,人脸在屏幕的感应面积设置。因此通过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面积,可以判断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远离阈值。
当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小于第二预设面积时,此时屏幕满足预设亮屏条件,也即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此时手机执行步骤S305。
当悬浮物体在屏幕上的感应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面积时,此时屏幕不满足预设亮屏条件,此时手机可以返回步骤S302。
步骤S305,若该感应面积小于该第二预设面积,则手机点亮屏幕。
例如,当手机判定为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阈值时,手机将屏幕的亮度调整至预设亮度。
本实施例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手机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面积,若该感应面积大于该第一预设面积,则熄灭屏幕,若该感应面积小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面积,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面积,若该感应面积小于该第二预设面积,则点亮屏幕。通过感应面积进行熄屏和亮屏条件的判断,因此可以避免误操作,提高了屏幕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状态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屏幕状态的控制装置400包括:获取模块41、判断模块42以及切换模块43。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
判断模块42,用于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切换模块43,用于当该屏幕满足该预设条件时,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
如图5所示,该预设条件包括预设熄屏条件和预设亮屏条件,该判断模块42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421和第二判断子模块422。
该第一判断子模块421,用于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熄屏条件。
该第二判断子模块422,用于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亮屏条件。
该切换模块43包括熄屏子模块431和亮屏子模块432。
熄屏子模块431,用于当该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时,将屏幕由亮屏状态切换为熄屏状态。
亮屏子模块432,用于当该屏幕满足该预设亮屏条件时,将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该第一判断子模块421,具体用于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面积;当该感应面积大于该第一预设面积时,确定该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
当该感应面积大于该第一预设面积时,该第一判断子模块421包括:获取单元51、判断单元52以及确定单元53。
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该感应面积处于大于该第一预设面积状态下的持续时长。
判断单元52,用于判断该持续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确定单元53,用于当该持续时长大于该预设时长时,确定该屏幕满足该预设熄屏条件。
该第二判断子模块422,具体用于:判断该感应面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面积;当该感应面积小于该第二预设面积时,确定该屏幕满足该预设亮屏条件。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优选实施例的屏幕状态的控制装置,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由于通过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并根据感应面积判断是否需要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也即通过感应面积进行切换条件的判断,因此可以避免误操作,提高了屏幕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一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该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该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具体请参见上一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6,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可包括显示屏20、至少一个功能组件60和外壳40。显示屏20和功能组件60可容纳在外壳40中。
显示屏20用于对电子文件进行画面显示,显示屏20可显示图像、视频或文本等信息。显示屏20可包括显示信息的前表面,以及位于前表面的相对侧的后表面。
功能组件60可以是不执行显示功能而执行其他功能的模块。例如,功能组件60可以是用于发射信号或从外部接收信号的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的实施例可包括相机模块、指纹传感器以及电容式传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组件60可以是用于将信号输出到外部(例如,受话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输出到外部)的输出模块。又例如,功能组件60可以是摄像头,用于采集外界的影像信号。功能组件60不包括接近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功能组件60可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上部部分以面向前方。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组件60可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下部部分上以面向前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组件60的至少一些部分可插入到显示屏20以及设置在显示屏20的后侧上的构件中,从而尽管移动终端100包括功能组件60,但显示屏20上可以不必为了实现功能组件60的功能而设置独立的非显示区域,能够增大显示屏20上显示区域的屏占比,进而实现大屏幕画面的显示效果。在这里,“前”是指显示屏20中显示信息的一侧所面向的方向,“后”是指与“前”相反的方向。
外壳40可由单个构件或可组装的多个构件组成。外壳40可包括塑料材料、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个。
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中,功能组件60的至少一些部分可插入到显示屏20中以及设置在显示屏20的后侧的构件中。
图7示出移动终端100的分解示意图。
参考图7,移动终端100可包括盖板10、显示屏20、印刷电路板30以及外壳40。移动终端100可进一步包括电池50。显示屏20可经由柔性印刷电路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0。
盖板10可设置在显示屏20的前面。盖板10可保护显示屏20的前表面,并且将显示屏20上显示的信息暴露于外部。可以理解的,在盖板上仅设置有摄像头孔,而未设置发射孔和接收孔。
盖板10可具有暴露显示屏20所显示的信息的暴露区域11,以及阻断外部可见性的非暴露区域12。非暴露区域12可包括光屏蔽层,例如,黑色垫层,从而可使得移动终端100的内部不可见。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光屏蔽层为油墨层。
显示屏20可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激活区域21以及不显示信息的非激活区域22。激活区域21可以作为显示屏20的主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大部分信息。非激活区域22可设置在激活区域21的外侧。非激活区域22可用于设置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IC用于对显示屏20的信息显示进行控制。
盖板10的非暴露区域12可设置在显示屏20的非激活区域22的前面,并且防止显示屏20的非激活区域22从外部被看见。
显示屏20可包括功能区域23,功能组件60的至少一些部分可插入到该功能区域23中。功能区域23可形成为孔的形状,但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功能区域23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弧形、圆角矩形、圆角方形等形状。
功能区域23可形成在显示屏20的激活区域21中。
功能区域23的位置可根据功能组件60所执行的功能以及所设置的位置而改变。
例如,当功能组件60为摄像头时,功能组件60设置在终端的顶端中部,此时功能区域23可以位于激活区域21的顶端中部,如图8所示。此时,激活区域21环绕该功能区域23。
当功能组件60为受话器时,功能组件60设置在终端的顶端中部,或者设置在顶端中部的边缘处,此时功能区域23可以位于激活区域21的顶端中部,或者位于顶端中部的边缘,如图9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显示屏20也可以不包括非激活区域,也即只包括激活区域21和功能区域23。此时,用于控制显示屏20显示信息的IC可以设置在显示屏20的厚度方向。
请参照图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包括:处理器61、传感器模组62、存储器63以及显示屏20。
其中,该存储器63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该处理器61与存储器63耦合;处理器61调用存储器63中存储的该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该的接近关系判断方法,从而对传感器模组62进行控制并获取其中的检测数据,并根据该检测数据判断该移动终端与悬浮物体的接近关系,并根据该接近关系控制该显示屏20的显示亮度。该传感器模组62包括电容式传感器。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6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63中,并由处理器6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3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
上述操作具体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根据该感应面积确定该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该屏幕满足该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由于通过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并根据感应面积判断是否需要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也即通过感应面积进行切换条件的判断,因此可以避免误操作,提高了屏幕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
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预设熄屏条件和预设亮屏条件,所述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熄屏条件或者预设亮屏条件;
所述若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熄屏条件,则将屏幕由亮屏状态切换为熄屏状态;
若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亮屏条件,则将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熄屏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感应面积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面积;
若所述感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面积,则确定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熄屏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感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面积时,所述确定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熄屏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感应面积处于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面积状态下的持续时长;
判断所述持续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若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熄屏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亮屏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感应面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面积;
若所述感应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面积,则确定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亮屏条件。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屏幕感应到的悬浮物体的感应面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对屏幕的状态进行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预设熄屏条件和预设亮屏条件,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和第二判断子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熄屏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应面积确定所述屏幕是否满足预设亮屏条件;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熄屏子模块和亮屏子模块;
所述熄屏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熄屏条件时,将屏幕由亮屏状态切换为熄屏状态;
所述亮屏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亮屏条件时,将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感应面积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面积;当所述感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面积时,确定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熄屏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感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面积时,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感应面积处于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面积状态下的持续时长;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持续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熄屏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感应面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面积;当所述感应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面积时,确定所述屏幕满足所述预设亮屏条件。
CN201710132227.5A 2017-03-07 2017-03-07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6933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2227.5A CN106933479A (zh) 2017-03-07 2017-03-07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2227.5A CN106933479A (zh) 2017-03-07 2017-03-07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3479A true CN106933479A (zh) 2017-07-07

Family

ID=59424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2227.5A Pending CN106933479A (zh) 2017-03-07 2017-03-07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347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9884A (zh) * 2018-03-26 2018-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55587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32535A (zh) * 2021-04-23 2021-07-16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3253858A (zh) * 2020-02-13 2021-08-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0568A (zh) * 2013-08-21 2013-11-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838497A (zh) * 2014-02-28 2014-06-0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熄灭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55144A (zh) * 2016-05-24 2016-10-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触控屏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6101453A (zh) * 2016-08-19 2016-11-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的方法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0568A (zh) * 2013-08-21 2013-11-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838497A (zh) * 2014-02-28 2014-06-0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熄灭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55144A (zh) * 2016-05-24 2016-10-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触控屏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6101453A (zh) * 2016-08-19 2016-11-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的方法和终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9884A (zh) * 2018-03-26 2018-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509884B (zh) * 2018-03-26 2020-06-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55587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53858A (zh) * 2020-02-13 2021-08-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3132535A (zh) * 2021-04-23 2021-07-16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3132535B (zh) * 2021-04-23 2023-07-14 广州众恩数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3479A (zh)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861376B2 (en)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 screen,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9964108U (zh) 电子装置
CN110581904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020423A (zh) 终端的屏幕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7566643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US9477335B2 (en) Portable terminal, input control program and input control method
CN110198379A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90961B (zh) 触摸响应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850891A (zh) 终端设备
US20120212444A1 (en) Portable terminal, input control program and input control method
CN107040657A (zh) 一种防止触摸屏误触发方法及装置
EP383244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ngerprint acquisition, and touchpad
US20120225698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put control program and input control method
CN108833667A (zh) 一种终端防摔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1107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304033A (zh) 柔性屏终端及其折叠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0109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678066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CN110149572A (zh) 一种充电座、可穿戴设备及实现音频传输的设备
CN109388282B (zh)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690033A (zh) 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24336A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76601B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67652A (zh) 屏下摄像头终端设备的误触提醒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