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3338A - 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3338A
CN106933338A CN201511017126.0A CN201511017126A CN106933338A CN 106933338 A CN106933338 A CN 106933338A CN 201511017126 A CN201511017126 A CN 201511017126A CN 106933338 A CN106933338 A CN 106933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user
mobile terminal
neck
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171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3338B (zh
Inventor
郑智民
许利群
李连源
周贤波
姚振杰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171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33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3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3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3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33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移动提醒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当所述用户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时长;在所述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对所述用户进行交互式的提示。该方案能及时准确地对用户的阅读状态进行提醒,促使用户使用正确阅读姿势,保护颈椎,达到健康使用移动终端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提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低头族”也应运而生。较小的屏幕,需要眼睛更加专注,往往是越看头越低,时间一长,便容易导致颈椎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病。如果颈椎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的异常稳定状态,可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从而导致颈椎疾病,如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
针对如上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人提出通过镜片纠姿注视区和非注视区的凸凹平镜片的配置,来实现视力的调节和姿势的调整,还有人提出可以通过手机与水平面的倾角、视线与手机常见角度,推测颈椎弯曲的程度,这种方式存在个体因使用习惯的不同造成的视线与手机常见角度不同而容易误判的问题,现有方案达到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且往往采用的对用户的提醒方式简单粗暴,容易对用户阅读习惯造成较大的打扰,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来解决现有方案容易误判,达到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
当所述用户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时长;
在所述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对所述用户进行交互式的提示。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用户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颈部弯曲角度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得出所述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时的阅读姿势。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一夹角角度,将所述第一夹角角度的补角角度标记为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二夹角角度;
将所述第一夹角角度减去所述第二夹角角度,得到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关系。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地磁线间的第三夹角角度,标记所述第三夹角角度为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地磁线间的夹角角度;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地磁线间的第四夹角角度;
根据所述第三夹角角度及所述第四夹角角度,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二相对角度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夹角角度、所述第二夹角角度、所述第三夹角角度及所述第四夹角角度进行角速度的抖动补偿和去噪。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在所述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对所述用户做出交互式提示,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跟随所述用户的阅读姿势发生正相关性角度形变。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装置,包括:
获取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时长;
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对所述用户进行交互式的提示。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综合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颈部弯曲角度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得出所述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时的阅读姿势。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一夹角角度,将所述第一夹角角度的补角角度标记为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二夹角角度;
第一关系获取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夹角角度减去所述第二夹角角度,得到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地磁线间的第三夹角角度,标记所述第三夹角角度为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地磁线间的夹角角度;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地磁线间的第四夹角角度;
第二关系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夹角角度及所述第四夹角角度,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二相对角度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抖动补偿和去噪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夹角角度、所述第二夹角角度、所述第三夹角角度及所述第四夹角角度进行角速度的抖动补偿和去噪。
可选地,所述提示模块,包括:
提示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跟随所述用户的阅读姿势发生正相关性角度形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结合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状态、用户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及阅读时长,综合判断用户阅读状态,并根据用户的具体阅读姿势,对用户进行交互式的针对性提醒,实现在不烦扰用户的阅读的同时,及时准确地对用户的阅读状态进行提醒,促使用户使用正确阅读姿势,保护颈椎,达到健康使用移动终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流程示意图一;
图3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流程示意图二;
图4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流程示意图三;
图5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模块结构示意框图一;
图6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模块结构示意框图二;
图7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正常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显示界面一侧形变时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远端形变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
这里,须首先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该使用状态的获取可以具体用于区分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为处于对文本或页面等的阅读浏览状态,还是为处于听取音频等其他使用状态,并根据获取得到的该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进而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状态,其中,此处不对上述的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状态的具体涵盖内容进行限定。
步骤102:当所述用户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时长。
当判断结果为该用户处于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状态时,还需要获取该用户在处于阅读状态期间的阅读姿势及阅读时长,以实现在此基础上对该用户进行及时且合理的交互式提示。
步骤103:在所述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对所述用户进行交互式的提示。
该方法通过结合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状态、用户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及阅读时长,综合判断用户阅读状态,并根据用户的具体阅读姿势,对用户进行交互式的针对性提醒,实现在不烦扰用户的阅读的同时,及时准确地对用户的阅读状态进行提醒,促使用户使用正确阅读姿势,保护颈椎,达到健康使用移动终端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将对第一实施例中涉及的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中具体实现步骤做出详细描述。
其中,如图2所示,步骤102中当用户处于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该用户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步骤202: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获取该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过程中,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对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进行获取,可以获知该用户在阅读状态下的低头程度,另一方面,是对用户的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获取,可以获知该用户在阅读状态下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方位及相对角度,进而获知用户此时的阅读姿势是否存在歪头、过度低头、距离手机太近等不良阅读情况的发生。
步骤203:根据所述颈部弯曲角度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得出所述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时的阅读姿势。
此处,根据获取的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及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得出该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的阅读姿势。
这里对用户颈部弯曲角度及用户颈部与移动终端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获知用户的阅读姿势,可以实现具体结合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状态、用户阅读时长,综合判断用户阅读状态。
具体地,一方面,用户的阅读姿势的获取与用户的颈部向下弯曲角度有关,获取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具体可以是通过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来获取该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一夹角角度。其中,该可穿戴设备具体可以是带有传感器装置的眼镜,当眼镜水平静止放置时,重力加速度方向与眼镜镜面方向平行;当戴着眼镜时,眼镜的镜面方向与颈椎方向平行,镜面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夹角即视为用户颈部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第一夹角,而此时该用户颈部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第一夹角角度和该用户颈部的弯曲角度之间为互补关系,因此将该第一夹角角度的补角角度标记为该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此处该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具体可以是设置于两眼镜镜片间的眼镜轴中,由该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提取该夹角数据,获取该第一夹角角度。
另一方面,用户查看阅读移动终端时的颈部弯曲角度及手持移动终端的倾斜角度及方位是可变的,这里的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比如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若手机位于用户的右前方处或者左前方,此时用户的眼睛处于观看手机屏幕状态,其阅读姿势也必然会随着手机位置的不同而产生颈部向左侧下方弯曲或向右侧下方弯曲,造成处于不好的阅读姿势状态,且即使用户颈部没有发生很大的角度弯曲,若此时用户将手机放置在离用户眼部距离很近的地方,此时的阅读姿势也是不好的,因此用户的阅读姿势的获取不仅只取决于用户颈部的向下弯曲角度,该阅读姿势还与用户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有关。这里,对在获取该用户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过程中,如何获取用户的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具体描述。
具体地,如图3所示,获取用户的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步骤301: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二夹角角度。
此处,需要先获取移动终端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夹角角度,具体为通过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来获取。
步骤302:将所述第一夹角角度减去所述第二夹角角度,得到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关系。
在获取到移动终端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二夹角角度之后,结合前述过程中,通过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得到的该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一夹角角度,将该第一夹角角度减去该第二夹角角度,即可得到用户的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关系,该第一相对角度关系可以理解为是在以重力加速度方向为参照的纵向维度(地表至地心方向维度)上的两者间的倾斜角度关系,通过该第一相对角度关系可以得知弯曲后的用户颈部与倾斜后的移动终端之间存在的上下角度关系。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获取用户的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包括:
步骤401:通过所述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地磁线间的第三夹角角度,标记所述第三夹角角度为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地磁线间的夹角角度。
此处,需要先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地磁线间的夹角角度,具体为通过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地磁传感器来获取,此处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地磁线间的第三夹角角度即视为用户颈部与地磁线间的夹角角度。
步骤402: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地磁线间的第四夹角角度。
这里需要获取移动终端与地磁线间的第四夹角角度,具体为通过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地磁传感器来获取。
步骤403:根据所述第三夹角角度及所述第四夹角角度,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二相对角度关系。
结合第三夹角角度及第四夹角角度,获取得到用户的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二相对角度关系,该第二相对角度关系可以理解为是在以由南向北的地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为参照的横向维度(南极至北极方向维度)上的两者间的倾斜角度关系,通过该第二相对角度关系可以得知弯曲后的用户颈部与倾斜后的移动终端之间存在的左右角度关系。
上述过程中,实现通过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计算其所在载体的三维静态角度,其中,上述的地磁传感器具体可以是三轴地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具体可以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提取X、Y、Z数据,通过重力加速度方向判断与之垂直的水平面方向,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方向,获得用户颈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及移动终端与水平面间的夹角,进而借助水平面方向得知弯曲后的用户颈部与倾斜后的移动终端之间存在的上下角度关系。
进一步地,由于头部和手机的抖动、运动均会影响到加速度的变化、且地磁在运动中也容易受到干扰,为了保证在运动/振动等环境中,提高传感器跟随动态运动的载体获取数据的实时性,减少输出的方向角的误差,故对上述的第一夹角角度、第二夹角角度、第三夹角角度及第四夹角角度进行角速度的抖动补偿和去噪。具体地,可以引入角速度传感器进行角速度的抖动补偿和去噪,从而排除干扰,该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还包括通过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角速度传感器,及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角速度传感器,对上述的第一夹角角度、第二夹角角度、第三夹角角度及第四夹角角度进行角速度的抖动补偿和去噪,实现利用角速度值滤波处理静态角度,其中,角速度传感器具体可以为陀螺仪,可以运用静态角度数据抑制陀螺漂移,从而排除干扰,使系统实时准确的输出在地球坐标系下传感器所处载体在空间中的姿态角,利用陀螺仪测量角速度实现动态测量载体的运动变化,融合了陀螺仪的瞬时角度,使系统数据更加稳定。
其中,颈部状态常有一些低幅度和快速小动作,是作为正常颈部状态的一些噪声,这里还可以对用户进行颈部滤波去噪以获取更准确的用户阅读姿势,具体可以采用硬件补偿方式例如去噪电路,或其它滤波方式来实现。其中,具体的补偿过程可通过峰值门限和不平衡电桥的非线性误差的线性化共同完成,可以是通过稳压二级管、电桥、三极管等组件组成的电路来进行抖动补偿,计算不平衡电桥在处于平衡状态时的电桥输出电压,得到线性关系,消除非线性误差;用户颈部状态的抖动噪声处理过程中,滤波带宽定义为需要检测的最高频率,由滤波电容设定,带宽的设定会影响噪声的大小和分辨率,带宽越小,噪声就越小,而分辨率会越高,减小滤波带宽对减小噪声和提高分辨率都是有利的,但是,获取的数据曲线中越尖的地方含有的高频分量就越多,滤波带宽减小,采集到的数据曲线就变光滑,峰值相应变小,这对我们进行峰值检测是不利的,对于这种干扰,我们可以通过给检测加上阈值和滤波判断来过滤,通过实验,通常阅读的特征平均值为2000左右,包括边走路一边阅读清下也不会超过5000,如果特征平均值>5000则为异常情况,将其剔除,通过将超出通常阅读的特征平均范围值的异常情况剔除,进而得到准确的数据信息,确保对用户颈部动作及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获取。
进一步地,如图7、图8、图9所示,这里对根据用户的阅读姿势,在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对用户做出交互式提示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具体包括:根据用户的阅读姿势,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跟随用户的阅读姿势发生正相关性角度形变,正相关性角度形变是指移动终端根据获取得到的用户的阅读姿势中颈部弯曲角度、颈部与移动终端间的角度关系等与标准姿势不匹配时,相应的控制显示界面也发生相应的角度变形,当用户的阅读姿势与标准姿势不匹配,例如当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夹角很小时,夹角小即意味着两者距离近,即可以判断用户出现颈部前倾,此时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上端就发生变窄或变小的形变,如果用户的颈部呈现向右歪斜的阅读姿势时,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右侧就出现卷曲、变小或模糊化的形变;还例如,在用户低头阅读时,当一定时间内颈部弯曲角度过大时,移动终端用户界面一侧发生形变,形变角度与劲椎弯曲角度成正相关性,当用户调整阅读姿势为一预设置的正确阅读姿势时,控制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跟随用户的正确阅读姿势恢复至正常展示状态,具体可以是,当一定时间内,移动终端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夹角角度越接近90度,即与水平面角度过小,可能导致颈椎不得不前倾时,移动终端用户界面远端变小,用户需要调整移动终端角度以恢复正常;还可以是当用户低头阅读时间过长时,界面将发生逐步模糊形变,用户调整或转换姿势后显示界面恢复正常。实现了通过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跟随用户姿势发生变化,让用户在正确的姿势下才能获得最舒服的移动终端使用界面,从而让用户在自然交互中自动调整姿势,大大提高了用户对颈部的保护效果,且降低了对用户的打扰。
第三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判断模块501、获取模块502、提示模块503。
其中,获取判断模块50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并根据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状态;获取模块502,用于当用户处于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用户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时长;提示模块503,用于在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根据用户的阅读姿势,对用户进行交互式的提示。
上述装置通过结合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状态、用户阅读使用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及阅读时长,综合判断用户阅读状态,并根据用户的具体阅读姿势,对用户进行交互式的针对性提醒,实现在不烦扰用户的阅读的同时,及时对用户的阅读状态进行提醒,促使用户使用正确阅读姿势,保护颈椎,达到健康使用移动终端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6所示,获取模块502,包括:第一获取单元5021、第二获取单元5022、综合获取单元5023。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5021,用于获取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第二获取单元5022,用于获取用户的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综合获取单元5023,用于根据颈部弯曲角度及相对位置关系,得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的阅读姿势。
第一获取单元502具体用于通过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一夹角角度,将第一夹角角度的补角角度标记为该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进一步地,第二获取单元5022,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50221、第一关系获取子单元50222。
其中,第一获取子单元50221,用于通过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移动终端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二夹角角度;第一关系获取子单元50222,用于将第一夹角角度减去第二夹角角度,得到用户的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关系。
更进一步地,第二获取单元5022,还包括:第二获取子单元50223、第三获取子单元50224、第二关系获取子单元50225。
其中,第二获取子单元50223,用于通过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地磁传感器,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地磁线间的第三夹角角度,标记第三夹角角度为用户的颈部与地磁线间的夹角角度;第三获取子单元50224,用于通过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地磁传感器,获取移动终端与地磁线间的第四夹角角度;第二关系获取子单元50225,用于根据第三夹角角度及第四夹角角度,获取用户的颈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二相对角度关系。
具体地,该装置还包括抖动补偿和去噪模块。
其中,抖动补偿和去噪模块,用于对第一夹角角度、第二夹角角度、第三夹角角度及第四夹角角度进行角速度的抖动补偿和去噪。
该抖动补偿和去噪的实现具体可以是通过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角速度传感器,及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角速度传感器,对第一夹角角度、第二夹角角度、第三夹角角度及第四夹角角度进行角速度的抖动补偿和去噪。还可以采用硬件补偿方式例如去噪电路,或其它滤波方式来实现对用户进行颈部滤波去噪,以获取更准确的用户阅读姿势。
相应地,提示模块503,包括提示子模块5031。
其中,提示子模块5031用于根据用户的阅读姿势,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跟随用户的阅读姿势发生正相关性角度形变。
上述的装置可具体与移动终端相结合,可穿戴设备上可以具有蓝牙功能,将可穿戴设备上获取得到的传感器数据通过蓝牙传递给移动终端,使移动终端具有对用户进行阅读状态提醒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具体与某个移动终端上的应用APP相结合,以实现对用户进行提醒。
相对应地,可穿戴设备内置有位置感知传感单元、电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蓝牙模块,该位置传感单元具体可由三个方向的加速度传感器、三个方向的磁传感器、三个方向的角速度传感器构成,当可穿戴设备为眼镜时,该些单元与模块可以是位于眼镜的两镜片间的眼镜轴即眼镜鼻托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与上述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相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
当所述用户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时长;
在所述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对所述用户进行交互式的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用户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颈部弯曲角度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得出所述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时的阅读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一夹角角度,将所述第一夹角角度的补角角度标记为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二夹角角度;
将所述第一夹角角度减去所述第二夹角角度,得到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地磁线间的第三夹角角度,标记所述第三夹角角度为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地磁线间的夹角角度;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地磁线间的第四夹角角度;
根据所述第三夹角角度及所述第四夹角角度,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二相对角度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夹角角度、所述第二夹角角度、所述第三夹角角度及所述第四夹角角度进行角速度的抖动补偿和去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在所述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对所述用户做出交互式提示,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跟随所述用户的阅读姿势发生正相关性角度形变。
8.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处于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阅读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时长;
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阅读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对所述用户进行交互式的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综合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颈部弯曲角度及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得出所述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时的阅读姿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一夹角角度,将所述第一夹角角度的补角角度标记为所述用户的颈部弯曲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重力加速度方向间的第二夹角角度;
第一关系获取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夹角角度减去所述第二夹角角度,得到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用户头部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的第一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眼部镜面与地磁线间的第三夹角角度,标记所述第三夹角角度为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地磁线间的夹角角度;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第二地磁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地磁线间的第四夹角角度;
第二关系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夹角角度及所述第四夹角角度,获取所述用户的颈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二相对角度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抖动补偿和去噪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夹角角度、所述第二夹角角度、所述第三夹角角度及所述第四夹角角度进行角速度的抖动补偿和去噪。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模块,包括:
提示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阅读姿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跟随所述用户的阅读姿势发生正相关性角度形变。
CN201511017126.0A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933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7126.0A CN106933338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7126.0A CN106933338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3338A true CN106933338A (zh) 2017-07-07
CN106933338B CN106933338B (zh) 2020-01-17

Family

ID=59440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7126.0A Active CN106933338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333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9813A (zh) * 2018-03-21 2018-09-11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手持智能设备的保护颈椎方法
CN109618263A (zh) * 2019-02-14 2019-04-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颈部倾角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控制器
CN110750156A (zh) * 2019-09-29 2020-02-04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姿势矫正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65720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人体姿态提醒方法及装置
WO2022152095A1 (zh) * 2021-01-12 2022-07-21 周星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US11991442B2 (en) 2022-04-02 2024-05-2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dicting user's in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6254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Irobot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 Remote Vehicle
CN201741257U (zh) * 2010-07-29 2011-02-09 扬州市职业大学 电子产品的阅读提醒器
CN102723003A (zh) * 2012-05-28 2012-10-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970277A (zh) * 2014-05-27 2014-08-06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基于手持电子设备的健康阅读监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39821A (zh) * 2014-12-26 2015-04-22 王强 一种监测方法及客户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6254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Irobot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 Remote Vehicle
CN201741257U (zh) * 2010-07-29 2011-02-09 扬州市职业大学 电子产品的阅读提醒器
CN102723003A (zh) * 2012-05-28 2012-10-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970277A (zh) * 2014-05-27 2014-08-06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基于手持电子设备的健康阅读监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39821A (zh) * 2014-12-26 2015-04-22 王强 一种监测方法及客户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9813A (zh) * 2018-03-21 2018-09-11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手持智能设备的保护颈椎方法
CN110865720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人体姿态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9618263A (zh) * 2019-02-14 2019-04-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颈部倾角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控制器
CN109618263B (zh) * 2019-02-14 2024-03-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颈部倾角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控制器
CN110750156A (zh) * 2019-09-29 2020-02-04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姿势矫正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52095A1 (zh) * 2021-01-12 2022-07-21 周星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US11991442B2 (en) 2022-04-02 2024-05-2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dicting user's int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3338B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3338A (zh) 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JP4411387B2 (ja) 動体検出装置、動体検出方法、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10602953B2 (en) Electro-oculographic detector and electro-oculographic detection method
CN107493531B (zh) 一种头部姿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耳机
JP6165979B2 (ja) 注視補助型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入力
CN106461983B (zh) 用于确定个人的视觉行为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方法
US20210034152A1 (en) Eye tracking applications in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WO2015171559A1 (en)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for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7580268B (zh) 一种头部姿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耳机
US2018035294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ngle guidance for a user operating an oral hygiene device
US9798139B2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JP2008511033A (ja) 一対の累進焦点眼鏡レンズを決定する方法
EP2950180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creen display mode and terminal device
KR20170139684A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디바이스,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성의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US20220075187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displaying a virtual object by an optical system
CN11188656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7037611A (zh) 可调节阅读坐姿的眼镜
CN107273823A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与图像处理融合的颈部姿态监测方法
KR101300670B1 (ko) 누진렌즈의 누진대 길이 설정을 위한 안구회선각 측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2043942A (zh) 目视方向判断方法、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和显示装置
US1077588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CN110366388B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93982A (zh) 一种将手机内置传感器采集数据从手机坐标系转换到参考坐标系的处理方法
US2020014377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2015202185A (ja) 検出ユニット、アイウエア、及び眼電位検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