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0066B - 一种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0066B
CN106930066B CN201710228985.7A CN201710228985A CN106930066B CN 106930066 B CN106930066 B CN 106930066B CN 201710228985 A CN201710228985 A CN 201710228985A CN 106930066 B CN106930066 B CN 1069300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water
double
washing machine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89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0066A (zh
Inventor
刘晓春
吕佩师
卢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289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0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0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0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0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0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D06F39/085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壳体内安装有盛水筒,盛水筒与洗衣机底座之间设置有双头泵,双头泵的进水管与盛水筒出水口相连通,双头泵上设有循环泵和排水泵,循环将流入双头泵的进水引导至循环水出水管,循环水出水管与盛水筒进水结构相连通;排水泵将流入双头泵的进水引导至排水管外排;双头泵的主泵体顶面设置成平面,以降低双头泵高度,令双头泵与盛水筒之间预留一定安全间隙。通过将双头泵的主泵体设置为顶部水平设置的异形结构,以使得双头泵的整体高度下降,令双头泵安装后、与洗衣机盛水筒和配重件之间的距离变大,进而避免洗衣机洗涤过程中因盛水筒振动与双头泵之间产生干涉情况的发生,并使洗衣机箱体内部空间充分利用以增大洗涤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用的双头泵。
背景技术
在洗衣机中用的到泵壳结构通常是圆形截面,而在一种双泵头壳体结构中(即同时连接排水电机和循环电机的壳体),这种圆形的截面势必会增加泵体整体的体积,造成空间的浪费以及成本的浪费,正对此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圆形截面的双泵头壳体结构。
现有产品中,安装有外循环系统的洗衣机已经很为常见,其在洗衣机盛水桶的出水口连接外循环管,外循环管另一端至盛水桶的循环水入口,并在外循环管上设置循环泵,以使盛水桶中底部的水经外循环管流至盛水桶上部,实现对洗衣机洗涤水的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洗衣机的洗涤效率。
同时,由于洗衣机出水口还与排水管相连通,排水管上设有排水泵,排水管另一端延伸至洗衣机外部,以将洗衣机盛水桶中的洗涤水外排出洗衣机。
因此,在现有具备外循环功能的洗衣机上普遍安装有一个循环泵和一个排水泵,由于循环泵和排水泵相互独立设置,不仅占用了洗衣机内部的大量空间,同时,还需对循环泵和排水泵分别进行安装,令洗衣机生产工序增多,降低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集成有循环功能和排水功能的双头泵就成为了研发热点。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以实现在洗衣机上安装双头泵,以具备循环水洗涤和洗涤水外排流动的双重功能;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以实现在洗衣机上安装高度较低的双头泵,进而达到缩减双头泵占用空间、增大洗衣机内部空间使用效率、缩减洗衣机整机尺寸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壳体内安装有盛水筒,盛水筒与洗衣机底座之间设置有双头泵,双头泵的进水管与盛水筒出水口相连通,双头泵上设有循环泵和排水泵,循环将流入双头泵的进水引导至循环水出水管,循环水出水管与盛水筒进水结构相连通;排水泵将流入双头泵的进水引导至排水管外排;双头泵的主泵体顶面设置成平面,以降低双头泵高度,令双头泵与盛水筒之间预留一定安全间隙。
进一步,所述的双头泵设置于洗衣机底座前端的一侧,双头泵沿洗衣机侧壁水平向后延伸;双头泵的顶部与洗衣机盛水筒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以供盛水筒旋转振动时避免碰撞;
优选的,盛水筒前端沿径向向下突出的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下端超出盛水筒侧壁,配重件与双头泵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
进一步,双头泵包括水平设置的柱状结构构成的主泵体,主泵体的横断面为顶部是直线的优弧弓形,以降低主泵体的高度,进而使得双头泵的整体高度下降。
进一步,主泵体前端开口设置以构成滤芯安装接头,洗衣机底座的前端由竖直设置的下前加强件构成,下前加强件上设有与滤芯安装接头相对应配合的开口,下前加强件与滤芯安装接头经螺栓相紧固连接。
进一步,洗衣机底座的侧部由水平设置的下侧加强件构成,主泵体设置于对应侧的下侧加强件上方,主泵体的后端经至少一个缓冲橡胶垫搭放于下侧加强件的上方;
优选的,主泵体后端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凸出的安装部,安装部分别安装有缓冲橡胶垫,所述缓冲橡胶件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状,圆柱状的下部超出双头泵的下表面设置,以令搭置的双头泵经缓冲橡胶垫与下侧加强件相限位支撑接触。
进一步优选的,下侧加强件的上表面设有与缓冲橡胶件相对应的限位凹槽。
进一步,主泵体的前端顶部设有竖直向上凸出延伸的循环泵腔,循环泵腔的顶部开口以构成循环泵安装接头,循环泵安装接头处安装有竖直向上设置的循环泵,循环泵的外周与洗衣机配重件和/或盛水筒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
进一步,主泵体的前端一侧设有水平向外凸出延伸的进水管,进水管与循环泵腔之间经主泵体内安装的滤芯第二过滤结构相分隔;所述滤芯的一端经安装盖与主泵体相螺纹啮合安装、另一端伸入主泵体并设有与排水泵腔相对应的第一过滤结构。
进一步,主泵体的后端设有向外水平凸出的排水泵腔,排水泵腔的后端开口设置以构成排水泵安装接头,排水泵安装接头处装有水平向后设置的排水泵,排水泵的外周与洗衣机配重件和/或盛水筒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
进一步,盛水筒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设置于盛水筒的最低处,出水口经出水管与双头泵的进水管相连接;双头泵的循环泵腔上设有循环水出水管,循环水出水管经循环水管与盛水筒上部的循环进水结构相连,以将流入双头泵的水经循环泵作用循环回流至洗衣机盛水筒;双头泵的排水泵腔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经排水水管延伸至洗衣机外部,以将流入双头泵的水经排水泵作用排出洗衣机。
进一步,盛水筒前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延伸的配重件,配重件与循环泵至少部分重合的设置于同一竖直面中,配重件的下端设有与循环泵相对应的安装缺口,安装缺口与循环泵之间相距一定间隙,以避免盛水筒旋转振动时产生碰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双头泵的主泵体设置为顶部平面设置的异形结构,以使得双头泵的整体高度得到下降,令双头泵安装后、与洗衣机盛水筒和配重件之间的距离变大,进而避免洗衣机洗涤过程中因盛水筒振动与双头泵之间产生干涉情况的发生;还有,由于双头泵的高度降低,可以对洗衣机底座的各部件进行重新排布,令洗涤机底座上各部件的高度均低于双头泵,以实现将洗衣机洗涤桶的安装位置下降、进而充分利用洗衣机的内部空间,增大洗衣机的洗涤容量的目的。同时,由于双头泵的顶部设置为平面,令双头泵与盛水筒之间间隙加大,可以使得双头泵的泵头竖直向上安装,以使得洗衣机内部空间的排布更为紧凑和合理,增加了双头泵设置的多样性。
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泵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泵壳体的俯视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泵壳体的侧视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图3中A-A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图4中B-B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泵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泵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泵滤芯的附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图11中C-C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和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本发明实施例图1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说明:1—主泵体,2—进水管,3—排水管,4—循环水出水管,5—排水泵,6—循环泵,7—排水泵腔,8—循环泵腔,9—滤芯,10—排水口,11—循环水出水口,12—挡水板,13—滤芯安装接头,14—循环泵安装接头,15—排水泵安装接头,16—加强筋,17—待过滤腔,18—已过滤腔,21—安装盖,22—支撑横梁,23—滤网,24—过滤环,25—过滤柱,26—支撑板,27—固定筋,28—导水筋,29—倒角,30—缓冲橡胶垫,100—双头泵,200—盛水筒,300—下前加强件,400—下侧加强件,500—出水管,600—循环水管,700—排水水管,800—配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双头泵,其包括呈柱状的主泵体1,主泵体1内设有沿轴线延伸的滤芯9,滤芯9将主泵体1内分割为待过滤腔17和已过滤腔18;主泵体9的一端设有将待过滤腔17和已过滤腔18相连通的排水泵腔7,排水泵腔7安装有排水泵5,排水泵腔7一侧与排水管3相连,排水泵5将主泵体1中自进水管2流入的进水经排水泵腔7直接引导至排水管3流出;主泵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待过滤腔17相连通的进水管2、和与已过滤腔18相连通的循环泵腔8,循环泵腔8安装有循环泵6,循环泵腔8一侧与循环水出水管4相连,循环泵6将主泵体1中自进水管2流入的进水经滤芯9过滤后、过滤后的洁净水经循环泵腔8引导至循环水出水管4流出。
通过上述结构的双头泵,令双头泵上所设排水泵或循环泵分别单独进行工作,以令进水经排水腔直接外排、或经滤芯过滤后经循环泵腔再外流以供循环使用,实现了进水分别经两个不同泵操控、并令水分别经不同流道出口流出的目的。
同时,将上述双头泵安装至洗衣机的排水管路上,以使洗衣机盛水桶中的水可经双头泵驱动分别流向不同方向、以适用于洗衣机不同工作工况;如:在洗衣机需将盛水桶中的洗涤水进行外部循环流动时,打开双头泵上的循环泵,令盛水桶中水经双头泵的进水管流入主泵体中,并经滤芯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入循环泵腔中,再经循环水出水管流出,最后回流入洗衣机盛水桶中,实现循环流动;而在洗衣机将盛水桶中的洗涤水外排时,打开双头泵上的排水泵,令盛水桶中水经双头泵的进水管流入主泵体中,再经排水泵腔至排水管流出至洗衣机外部,实现洗衣机排水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已过滤腔与排水泵腔7之间设有回折流道,以令待过滤腔中的洗涤水直接流入排水泵腔、再经回折流道去除线屑后流入已过滤腔,实现对循环水中线屑进行全面过滤,以达到对进水过滤后再流出以供循环使用的目的;同时,滤芯对排水不产生任何阻挡,令双头泵进行正常排水时,排水水流正常流出。
本实施例中,滤芯9包括沿主泵体1轴线延伸的板状滤网23,所述滤网23构成对流入循环泵腔8的水流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结构;滤网23将主泵体1内部分割为上下设置的待过滤腔17和已过滤腔18;主泵体1一端设有与排水泵腔7相隔离的挡水板12,挡水板12上设有与排水泵腔7相连通的排水口10;滤网23与挡水板12之间相间隔一定间隙;滤网23一侧设有回折流道,所述回折流道设置于已过滤腔18侧、且靠近挡水板12设置,以将洗涤水去除线屑后经回折流道直接流入已过滤腔。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滤网23一侧设有相间隔排布的多道导水筋28,各导水筋28设置于靠近挡水板12的已过滤腔18中,各导水筋28相交错排布,以在已过滤腔18与排水泵腔7之间构成回折流道,以将洗涤水流经回折流道后去除线屑。通过在滤网靠近排水腔的、设于已过滤腔内的一侧设置多道间隔导水筋构成回折流道,以使得进水经待过滤腔一侧流至导水筋处时被导水筋引导入弯曲挥着流道内,令水流仅能经导水筋端部的导水口穿过对应导水筋,减缓了水流的流动速率,并令水流中的线屑被夹持于导水筋处,实现了对水流中线屑进行过滤去除的目的;同时,由于各道导水筋之间的滤网上均设置有滤孔,使得流至相邻导水筋之间的水经滤孔穿过滤网回流至待过滤腔中,就实现了水流被多道导水筋阻挡、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9还包括设于排水泵腔7与主泵体1之间的第一过滤结构,以将流入主泵体1中的进水进行异物过滤后、经排水泵腔7外排,实现对洗衣机排水水流中的异物。线屑等过滤,防止流入排水泵腔中对排水泵造成损坏。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对流经的水流进行线屑过滤处理,以避免循环水中裹夹的衣物、线屑等随循环水流入循环泵腔中,进而对循环泵造成损坏情况的发生;同时,第二过滤结构还对循环水流中的线屑等杂质进行去除,以提高洗衣机盛水筒中洗涤水的洁净度,进而提高洗衣机的洗涤效率。
通过将滤芯设置为由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组合构成,以对排水和循环水分别进行过滤,实现对循环水中线屑去除、排水中异物过滤的目的,进而提高双头泵的工作可靠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泵体1的横断面是顶部为直线的优弧弓形以使得水平放置的主泵体高度尽量降低,以压缩双头泵所占空间、令双头泵安装至洗衣机后的洗衣机整机尺寸得到缩减,并使洗衣机箱体内部空间充分利用以增大洗涤容量;优选的,主泵体1的横断面是顶部为水平直线的优弧弓形,以进一步降低主泵体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滤芯9伸入主泵体1的一端为与主泵体1内壁相对应贴合的支撑板26,滤芯9的另一端为与主泵体1相螺纹啮合连接的安装盖21;优选的,所述安装盖21与滤芯9经安装轴相连接,连接轴一端与安装盖21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滤芯9可轴向旋转的相连接,连接轴与安装盖21同轴设置,以使得滤芯可拆卸的安装至双头泵的主泵体1上,实现了对滤芯拆卸后进行维护、清洁的目的。同时,将滤芯9插入主泵体1的一端设置为与主泵体1内壁相对应贴合的异形结构,例如:图12中所示的优弧弓形,以使得插入滤芯的安装位置固定,实现了滤芯插入主泵体时限位安装的目的,令滤芯的安装过程更为便捷、快速。
本实施例中,双头泵的主泵体1水平设置,循环泵腔8设置于主泵体1的顶部;主泵体1内的滤芯9倾斜设置,以将主泵体1内分割为处于左上部的已过滤腔18、和处于右下部的待过滤腔17;循环泵腔8的底部设有与已过滤腔18相连通的循环水出水口11,循环水出水口11构成循环泵腔的进水口,以将主泵体中的水引流至循环泵腔中;循环泵腔8的顶部设有竖直向上凸出的循环泵安装接头14,循环泵6固定安装于循环泵安装接头14处,循环泵腔8的一侧连接有沿径向向外凸出延伸的循环水出水管4。
通过将滤网倾斜的设置于水平放置的主泵体内,令待过滤腔设置于已过滤腔的下部,令进水水流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底部,以在排水过程中水流沿主泵体轴线流动,避免过多水流入已过滤腔中,影响排水水流的顺畅性;同时,将循环泵腔设置于已过滤腔的上部,以使得进水可经滤网过滤后再流入已过滤腔、最后流至循环泵腔,使得进水被过滤的效率得到提高。
本实施例中,挡水板12设有将主泵体1与排水泵腔7相连通的排水口10,排水口10与主泵1的轴线相交错的偏心设置;优选的,双头泵的主泵体1水平设置,挡水板12上的排水口10设置于主泵体1轴线的竖直方向上侧。同时,本实施例中,循环泵腔8底部的循环水出水口11与循环泵腔8的轴线相交错的偏心设置;优选的,循环水出水口11设置于循环泵腔8轴线与循环水出水管4之间。
通过将排水口向靠近排水管方向、将循环水出水口靠近循环水出水管方向分别偏心设置,以使得水流在刚流入对应腔室时就被对应泵带动、并流向对应出水管,令整个水流的流畅性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排水泵和循环泵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双头泵壳体结构,其包括呈柱状的主泵体1,主泵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2和排水泵腔7,靠近进水管2一端的主泵体1侧壁上设有循环泵腔8;进水管2和循环泵腔8相交错一定角度的、分别沿主泵体1径向向外凸出延伸;循环泵腔8的端部设有循环泵安装接头14,循环泵腔8的侧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延伸的循环水出水管4;排水泵腔7设有排水管3和排水泵安装接头15,排水泵安装接头15沿主泵体1轴线方向向外凸出延伸、排水管3沿主泵体1径向方向向外凸出延伸。
通过上述设置,以将循环泵腔和排水泵腔分别设置于主泵体的相对两端,令泵体的进水分别经相对两端设置的对应泵进行驱动,以外排或循环回流至洗衣机洗涤桶,以减少二者水流之间的相互干涉,使双头泵的排布结构更为合理,提高了双头泵的使用效果;同时,将进水管靠近循环泵腔一侧设置,以使得进水可穿过主泵体中的滤网后直接流经循环泵腔外排、以供循环使用,还可将进水经主泵体轴向流动后至远端的排水泵腔进行排水,使得双头泵的使用更为可靠。
本实施例中,主泵体1为内部中空的、水平设置的柱状结构,主泵体1的横断面为顶部是直线的优弧弓形,以将主泵体1的高度尽量缩减,降低双头泵的整体高度,令洗衣机箱体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并使洗衣机箱体内部空间充分利用以增大洗涤容量;同时,还可对洗衣机底座上的部件排布进行合理设计、可令底座上各部件的高度均不超过双头泵高度,使洗衣机的洗涤筒安装高度下降,以达到缩减高度的双头泵安装后令洗衣机的整机高度尺寸降低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将主泵体1的顶面设置为相对应的平面,以使得主泵体1可贴合上方的洗衣机横梁进行安装,以使得双头泵的安装方式多样化、安装也更为稳固。
本实施例中,排水管3和循环泵腔8均设置于主泵体1的顶部、且排水管3和循环泵安装接头14的轴线相平行的设置于同一竖直面中,以将循环泵6和排水管3均安装至双头泵上方,令双头泵的轴向尺寸得到缩减,进而降低双头泵所占用的水平方向尺寸;同时,进水管2和循环水出水管4分别设置于主泵体1轴线的相对两侧、且沿水平方向延伸,以使得双头泵的进水管2和循环水出水管4分别与向相反方向延伸的水管相连接,以避免双头泵连接水管相互交叉情况的发生,进而降低了双头泵的安装困难度。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进水管2与主泵体1的连接口靠近主泵体1的下部设置,以使得进水管2与主泵体1底部相连通,令进水尽量靠近主泵体底部流动,减少溢流至主泵体1内滤芯9上部的排水水流,进而提高了双头泵排水水流的平稳性、减少了双头泵内水流的积存。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进水管2与循环泵腔8相交错设置,且进水管2相对循环泵腔8远离排水泵腔7方向设置,以使得经进水管2流入主泵体1的进水,直接经滤芯9过滤后流入循环泵腔8,避免了主泵体1内水流无序蔓延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循环水流流动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循环泵腔8与主泵体1之间相隔有主泵体1侧壁,主泵体1侧壁上设有循环水出水口11,循环水出水口11将循环泵腔8与主泵体1之间相互连通;排水泵腔7与主泵体1之间相隔有挡水板12,挡水板12上设有排水口10,排水口10将排水泵腔7与主泵体1之间相互连通;优选的,主泵体1中的待过滤腔17和已过滤腔18将排水口10均与排水泵腔7相连通,并在滤网9上设置回折流道,使待过滤腔和排水泵腔7中未过滤循环水经回折流道过滤线屑后再流入已过滤腔中,达到了对循环水进行全方面线屑过滤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水口10与主泵体1的轴线相交错设置;优选的,排水口10的轴线设置于主泵体1轴线的上部、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中,以使得排水口10与主泵体1的轴线相偏心设置,以改变主泵体内水流方向、降低水流流速,提高主泵体内滤芯对水流的过滤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循环水出水口11与循环泵腔8的轴线相交错设置;优选的,循环水出水口11的轴线设置于循环泵腔8轴线与循环水出水管4之间,令循环水出水口11靠近循环水出水管4一侧设置,以提高循环泵的供水效率,提高循环水流动的平稳性、顺畅性。
本实施例中,排水泵腔7的横断面为顶部向上呈平滑圆弧凸出的圆弧形,排水泵腔7的上部超出主泵体1顶面设置;优选的,主泵体1的水平顶面与排水泵腔7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条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呈竖直设置的三角形,三角形加强筋16的两侧边分别与主泵体1和排水泵腔7相对应贴合连接,以提高主泵体与排水泵腔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双头泵的整体结构强度,在双头泵的主泵体1至少一侧分别设有一条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与主泵体1的轴线相平行设置,且加强筋16自主泵体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优选的,在主泵体1设有进水管2的一侧还设有一条加强筋16,该加强筋16水平设置、并自排水泵腔16一直延伸至进水管2处,且该加强筋16的侧部并不凸出排水鹏腔16的外周,以在增强双头泵结构强度的同时、并不增大双头泵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循环泵安装接头14竖直向上凸出于循环泵腔8顶部,循环泵安装接头14的上端部向外水平弯折成水平圆环状的安装部,安装部上设有交错设置的多个定位孔和螺丝孔,以供循环泵6固定安装;排水泵安装接头15沿主泵体1轴线方向向外凸出于排水泵腔7端部,排水泵安装接头15的外端部向外竖直弯折成竖直圆环状的安装部,安装部上设有交错设置的多个定位孔和螺丝孔,以供排水泵5固定安装。
通过在循环泵安装接头和排水泵安装接头处分别设置一圈安装部,以使得循环泵和排水泵可分别经对应安装部进行定位柱配合插接后、再经螺栓进行紧固固定,进而实现了循环泵和排水泵与对应接头分别进行固定安装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主泵体1一端设有径向向外水平延伸的进水管2,还设有供过滤芯9安装的滤芯安装接头13,所述滤芯安装接头13沿主泵体轴线方向向外凸出延伸;优选的,滤芯安装接头13的内壁上设有与滤芯9端部的安装盖相啮合的内螺纹。
本实施例中,循环水出水管4两侧的循环泵腔8侧壁为倾斜设置的斜面,以引导循环泵腔8中的水向循环水出水管方向流动;排水管3两侧的排水泵腔7侧壁为倾斜设置的斜面,以引导排水泵腔7中的水向排水管3方向流动。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7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双头泵用滤芯,双头泵包括供循环泵6安装的循环泵腔8,和供排水泵5进行安装的排水泵腔7;滤芯9包括支架,支架一端设有对流入排水泵腔7水流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结构,支架上还设有对流入循环泵腔8水流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结构。
通过设置上述滤芯,以对双头泵使用循环泵和排水泵时分别进行过滤,实现了对进水水流分别进行对应的、不同要求的过滤后再流入对应腔室再外流的目的,避免了水流中异物流入泵腔中对排水泵或循环泵造成损坏情况的发生;同时,还使得洗衣机洗涤水可经滤芯进行洁净过滤,将洗涤水中污物去除后再向洗衣机回流,以实现经双头泵达到对洗涤水进行过滤、并供循环使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支架包括相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横梁22,两支撑横梁22的一端相对设置、并经支撑板26相连接,另一端相对设置、并经安装盖21相连接,以围成方形框架。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横梁22的中部经固定筋27相连接,固定筋27与支撑板26之间的支架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结构,固定筋27与安装盖21之间的支架上安装有第二过滤结构。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滤芯的一端设置支撑板,并在支撑板上设置第一过滤结构,以对沿滤芯轴线方向安装的排水泵腔的进水进行过滤;同时,在滤芯上设置沿轴线延伸的第二过滤结构,以对眼滤芯径向方向安装的循环泵腔的进水进行过滤,进而达到了滤芯对不同方向的两个泵腔的进水分别进行过滤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横梁22相连接,支撑板26的中部设有向支架内部凸出延伸的过滤环24,过滤环24中空设置,以将支撑板26两侧相贯通;过滤环24中设有过滤柱25,过滤柱25的外周与过滤环24内壁相间隔一定间隙,过滤柱25的一端伸入过滤环24中、另一端与支撑横梁22相固定连接,以构成第一过滤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环24为锥状结构,锥状结构的大口设于支撑板26一侧、小口端设于支架中部;过滤环24的轴线与支撑横梁22相平行;优选的,且过滤环24的轴线与两支撑横梁22之间距离相等。
本实施例中,过滤柱25沿过滤环24轴线方向延伸,过滤柱25的一端延伸入过滤环24中、另一端与固定筋27相连接固定,固定筋27水平延伸、且固定筋2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支撑横梁22相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上述第一过滤结构,以使得水流经过滤环和过滤柱之间的间隙穿过支撑板,令水流中裹夹的异物和线屑等被间隙进行截留,避免了排水水流中的异物、线屑等流入排水泵腔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俩支撑横梁22之间铺设有滤网23,所述滤网23上排布有多个滤孔;所述滤网23一端与安装盖21相密封连接,滤网23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6之间相距一定间隙、以供过滤环24和过滤柱25安装,令滤网构成滤芯9的第二过滤结构。优选的,两支撑横梁22中部经固定筋27相连接,滤网23覆盖铺设于固定筋27与安装盖21之间,并与两侧的支撑横梁22、安装盖21、固定筋27分别相密封连接。
通过设置上述滤网构成的第二过滤结构,以使得水流经滤网上的滤孔过滤后,令水流中的杂质、线屑和污物等被滤网截留,实现了对进水水流净化过滤处理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滤网23的一侧设有多道相垂直的导水筋28,各导水筋28设置于靠近固定筋27的一端,各导水筋28相间隔一定间隙;各导水筋28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横梁22之间相距一定间隙以构成导水口,各导水筋28的导水口相交错设置,以构成弯折流道,形成回折流道,以对流经上述结构水流中的线屑进行过滤去除;优选的,相邻导水筋28之间的滤网23上设有滤孔,以使得留存在相邻导水筋之间的存水回流至滤网另一侧,以达到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各导水筋28分别设于与支撑横梁22相垂直的不同竖直面中;构成导水口的导水筋28端部设有弯折的倒角29,以引导和/或阻挡水流流动;优选的,靠近支固定筋27的导水筋28上所设倒角29为向远离支撑板26的方向弯折,其他导水筋28上所设倒角29均向靠近支撑板26方向弯折,且所有倒角29分别与对应导水筋28相垂直设置。同时,为了保证水流的顺畅性,固定筋27的高度低于导水筋28,以保证水流可跨越流过固定筋27、以进入由各导水筋28构成的回折流道中,实现对循环水流进行全面过滤的目的。
通过在导水筋的端部分别设置向不同方向弯折的倒角,以对流经导水口的水流进行阻挡,进而改变水流的流动方向,使水流留存在相邻导水筋之间并经滤孔回流至滤网另一侧,实现了对滤网端部水流的截留、避免了滤网端部洗涤水流进入滤网另一侧情况的发生,进而提高了滤网的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中,安装盖21包括可相对绕轴旋转连接的内盖和外盖,所述内盖与两个支撑横梁22相固定连接,所述外盖的外周设有与双头泵壳体相螺纹啮合连接的外螺纹,内盖经外盖固定安装于双头泵上。安装方式可以如下:内盖与外盖可绕中心旋转的相铰接,以令安装有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的滤芯支架可相对双头泵壳体产生绕轴线方向的旋转,使滤芯与双头泵壳体相螺纹啮合安装时,安装有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的支架在双头泵壳体内的位置相对固定,令滤芯9与双头泵壳体固定安装后双头泵壳体内的滤芯安装位置保持唯一方式、而不会产生变动(未在附图中注明)。
或者,将安装盖21设置为内盖与外盖分别为两个相互独立件,内盖与两个支撑横梁22相固定连接并插入双头泵的主泵体1内,并经支撑板26与主泵体1内壁向限位固定,令滤芯9插入后的安装方向唯一;同时,将外盖与主泵体1上的滤芯安装接头13相对应螺纹啮合固定,并将外盖内壁与内盖相对应贴合,以令阀芯9轴线方向固定,同样可实现将滤芯9固定安装入双头泵壳体内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6为顶面是直线的优弧弓形,以与双头泵的主泵体1内壁相对应贴合,令支撑板26与主泵体1内壁相限位,避免滤芯9的安装盖21旋转安装时、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产生转动位移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中,滤网23所处平面与优弧弓形直线相交错一定角度设置,以使得滤网23安装至双头泵的主泵体1内后,将循环泵腔8和进水管2分隔为不同的腔室中,进而实现对循环水进行过滤后再流出的目的。
实施例四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双头泵,其包括呈柱状的主泵体1,主泵体1连接有进水管2,主泵体1上设有供循环泵6安装的循环泵腔8,以将流入主泵体1内的进水引导至循环水出水管4流出,供再次循环使用;主泵体1上还设有供排水泵5安装的排水泵腔7,以将流入主泵体1内的进水引导至排水管3外排;所述主泵体1水平放置,且主泵体1的顶部为水平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泵体1为水平设置的柱状结构,主泵体1的横断面为顶部是直线的优弧弓形,以使得在尽量扩大主泵体内部空间的前提下,实现了缩减主泵体整体高度充分利用洗衣机的内部空间,增大洗衣机的洗涤容量的目的。优选的,主泵体的横渡面为顶部是水平直线的优弧弓形,以进一步降低双头泵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主泵体1的外表面光滑设置,主泵体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向外凸出的、沿主泵体1轴线平行方向延伸的加强筋16,加强筋16的贯穿主泵体1的两端设置,以尽量增长加强筋16的长度,进而令主泵体的强度增加;所述加强筋16的凸出端高度低于主泵体1顶部的水平面高度。优选的,加强筋16设置于主泵体的左侧和/或右侧,以使加强筋16沿一水平面设置,以避免加强筋超过主泵体顶面,进而避免了加强筋增大主泵体高度情况的发生。
实施例五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双头泵,其包括呈柱状的主泵体1,主泵体1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2,主泵体1的另一端设有挡水板12,挡水板12上设有与排水泵腔7相连通的排水口10,所述排水口10为圆形通孔,排水口10与主泵体1轴线相交错的偏心设置。
通过将排水口与主泵体轴线相交错的偏心设置,以使得主泵体内的水流至挡水板处产生流向偏转,以降低水流流速,延长水流在主泵体中的留存时间,提高了水流的过滤效率;同时,将排水口设置于主泵体轴线上部,以使排水水流被排水泵直接带动向上流动至排水腔顶部的排水管,并将水流外排,提高了排水泵的驱动水流流动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10设置于主泵体1轴线的正上方;优选的,圆形排水口10的圆心设于优弧弓形主泵体1水平圆心轴线的竖直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泵体1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主泵体1的第一端设有径向向外凸出延伸的进水管2,主泵体1的第二端设有沿轴线向外凸出的排水泵腔7,排水泵腔7与主泵体1之间经挡水板12相分隔,挡水板12上设有将主泵体1与排水泵腔7相连通的排水口10;排水泵腔7的顶部设有竖直向上凸出的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将排水泵腔7与外部相连通;排水泵3沿主泵体1轴线方向安装于排水泵腔7上。
本实施例中,排水泵腔7的侧壁自下向上逐渐向排水管3连通处倾斜设置,以引导排水泵腔7中的水流方向,令腔室中的水流向排水管处汇聚流动,进一步提高排水泵5的驱动效率。
本实施例中,靠近主泵体1第一端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循环泵腔8,循环泵腔8的一侧设有水平方向、向主泵体一侧凸出的循环水出水管4;循环泵6沿循环泵腔8轴线方向竖直安装于主泵体1上方。通过将循环泵安装至主泵体顶部,并将循环泵竖直设置,以使得双头泵的轴线方向长度得到缩减,进而令双头泵的整体占用空间得到缩减,令双头泵安装至洗衣机上后、并不占用过多的洗衣机内部空间。
本实施例中,循环泵腔8与排水泵腔7之间的主泵体1顶部为一水平面,所述水平面的高度低于主泵体1端部的滤芯安装接头13。
实施例六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壳体内设有盛水筒200,盛水筒200中设有对衣物进行搅拌洗涤的洗衣部件;洗衣机上装有上述实施例一至五任一所述的双头泵100,双头泵设置于盛水筒200下方、固定安装于洗衣机底座上。
本实施例中,洗衣机盛水筒200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经出水管500与双头泵100的进水管2相连通,进水管2与双头泵的主泵体1相连通,主泵体1内设有滤芯9,滤芯9包括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第二过滤结构将主泵体1内分割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腔室,待过滤腔17和已过滤腔18;待过滤腔17与进水管2相连通,已过滤腔18与双头泵的循环泵腔8相连通,第二过滤结构对流入的进水进行过滤再流入已过滤腔18;循环泵腔8内安装有循环泵6,循环泵腔8的一侧设有循环水出水管4,循环水出水管4经循环水管600与盛水筒200顶部的进水结构相连通;主泵体1的一端设有排水泵腔7,排水泵腔7与主泵体1之间经第一过滤结构相连通,以将流入主泵体1的进水经第一过滤结构进行过滤再流入排水泵腔7;排水泵腔7内安装有排水泵5,排水泵腔7的一侧设有排水管3,排水管3与排水水管700相连,排水水管700的端部延伸至洗衣机外部。
洗衣机在执行循环洗衣程序时,将排水泵5停止工作,循环泵6开始工作,具体水路流动如下:
洗衣机盛水筒200中的洗涤水经出水口流出、并经出水管500流至双头泵100的进水管2,流入双头泵主泵体1的进水经第二过滤结构进行线屑、污物等过滤后,流动至循环泵腔8,并使循环泵6驱动将水依次经过循环水出水管4、循环水管600流至盛水筒200上部的进水结构,再经进水结构流入洗衣机盛水筒200中,以完成水流循环。
洗衣机在执行排水程序时,将排水泵5开始工作,循环泵6停止工作,具体水路流动如下:
洗衣机盛水筒200中的洗涤水经出水口流出、并经出水管500流至双头泵100的进水管2,流入双头泵主泵体1的进水经第一过滤结构进行线屑、异物等过滤后,流动至排水泵腔7,并使排水泵5驱动将水依次经过排水管3、排水水管700流至洗衣机外部,以实现水流外排。
本实施例中,双头泵100包括水平设置的柱状结构构成的主泵体1,主泵体1的横断面为顶部是直线的优弧弓形,以降低主泵体1的高度,进而使得双头泵100的整体高度下降。本实施例中,双头泵100设置于洗衣机底座前端的一侧,双头泵100沿洗衣机侧壁水平向后延伸;双头泵100的顶部与洗衣机盛水筒200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以在洗衣机工作过程中盛水筒产生振动时、避免相互碰撞;优选的,盛水筒200前端沿径向向下突出的配重件800,所述配重件800的下端超出盛水筒200侧壁,配重件800与双头泵100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以避免配重件随盛水筒振动导致二者相互碰撞情况的发生。
通过将双头泵的主泵体设置为顶部水平设置的异形结构,以使得双头泵的整体高度得到下降,令双头泵安装后、与洗衣机盛水筒和配重件之间的距离变大,进而使得洗衣机的整体高度可以进一步降低,达到了洗衣机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增大洗衣机洗涤容量的目的。同时,由于双头泵的顶部设置为平面,令双头泵与盛水筒之间间隙加大,可以使得双头泵的泵头竖直向上安装,以使得洗衣机内部空间的排布更为紧凑和合理,增加了双头泵设置的多样性。
本实施例中,洗衣机的底座包括前部设置的下前加强件300、后部设置的下后加强件和两侧分别设置的下侧加强件400,各加强件依次首尾相连以围成方框状。
本实施例中,双头泵100水平设置于洗衣机底座上,且双头泵100的主泵体1前端开口设置以构成滤芯安装接头13,洗衣机底座的下前加强件300由竖直设置的板材构成,下前加强件300上设有与滤芯安装接头13相对应配合的开口,以供滤芯9插入;滤芯安装接头13的外周向外竖直弯折,弯折部与下前加强件300相对应贴合并经多个螺栓相紧固连接,以实现双头泵100前端与洗衣机底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洗衣机底座的下侧加强件400由水平设置的板材构成,双头泵100的主泵体1设置于对应侧的下侧加强件400上方,主泵体1的后端经至少一个缓冲橡胶垫30搭放于下侧加强件400的上方,以使得双头泵100后端与洗衣机底座支撑固定安装;优选的,主泵体1后端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安装部31,安装部31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缓冲橡胶垫30,所述缓冲橡胶垫30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状,圆柱状的下部超出双头泵100的下表面设置,以令搭置的双头泵100经缓冲橡胶垫30与下侧加强件400相限位支撑接触;进一步优选的,下侧加强件400的上表面设有与缓冲橡胶垫30相对应的限位凹槽,以限制缓冲橡胶垫30的前后滑动、进而实现定位的功能。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双头泵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洗衣机底座相固定安装,实现了双头泵快速、稳固装配固定的目的。
由于将双头泵100的顶部水平设置,使得双头泵100与洗衣机盛水筒200之间的间距加大,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双头泵100的循环泵6向上竖直设置,具体如下:
主泵体1的前端顶部设有竖直向上凸出延伸的循环泵腔8,循环泵腔8的顶部开口以构成循环泵安装接头14,循环泵安装接头14处安装有竖直向上设置的循环泵6,循环泵6的外周与洗衣机配重件800和/或盛水筒200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同时,主泵体1的后端顶部设有排水泵腔7,排水泵腔7的侧壁顶部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排水管3,排水管3的端部与洗衣机配重件800和/或盛水筒200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洗衣机双头泵的安装接头排布方式多样化,同时,令双头泵与洗衣机盛水筒之间并不产生振动干涉,保证了洗衣机运行的平稳性。
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壳体内安装有盛水筒,其特征在于:盛水筒与洗衣机底座之间设置有双头泵,双头泵的进水管与盛水筒出水口相连通,双头泵上设有循环泵和排水泵,循环泵将流入双头泵的进水引导至循环水出水管,循环水出水管与盛水筒进水结构相连通;排水泵将流入双头泵的进水引导至排水管外排;双头泵的主泵体顶面设置成平面,以降低双头泵高度,令双头泵与盛水筒之间预留一定安全间隙;
双头泵包括供循环泵安装的循环泵腔,和供排水泵进行安装的排水泵腔;双头泵内设有滤芯,滤芯包括支架,支架一端设有对流入排水泵腔水流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结构,支架上还设有对流入循环泵腔水流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结构;
支架包括相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横梁,俩支撑横梁之间铺设有构成第二过滤结构的滤网,滤网的一侧设有多道相垂直的导水筋,各导水筋相间隔一定间隙;各导水筋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横梁之间相距一定间隙以构成导水口,各导水筋的导水口相交错设置,以构成弯折流道;相邻导水筋之间的滤网上设有滤孔,使相邻导水筋之间的水流经滤孔回流至滤网相对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头泵设置于洗衣机底座前端的一侧,双头泵沿洗衣机侧壁水平向后延伸;双头泵的顶部与洗衣机盛水筒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以供盛水筒旋转振动时避免碰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盛水筒前端沿径向向下突出的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下端超出盛水筒侧壁,配重件与双头泵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双头泵包括水平设置的柱状结构构成的主泵体,主泵体的横断面为顶部是直线的优弧弓形,以降低主泵体的高度,进而使得双头泵的整体高度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主泵体前端开口设置以构成滤芯安装接头,洗衣机底座的前端由竖直设置的下前加强件构成,下前加强件上设有与滤芯安装接头相对应配合的开口,下前加强件与滤芯安装接头经螺栓相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洗衣机底座的侧部由水平设置的下侧加强件构成,主泵体设置于对应侧的下侧加强件上方,主泵体的后端经至少一个缓冲橡胶垫搭放于下侧加强件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主泵体后端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凸出的安装部,安装部分别安装有缓冲橡胶垫,所述缓冲橡胶件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状,圆柱状的下部超出双头泵的下表面设置,以令搭置的双头泵经缓冲橡胶垫与下侧加强件相限位支撑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主泵体的前端顶部设有竖直向上凸出延伸的循环泵腔,循环泵腔的顶部开口以构成循环泵安装接头,循环泵安装接头处安装有竖直向上设置的循环泵,循环泵的外周与洗衣机配重件和/或盛水筒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主泵体的前端一侧设有水平向外凸出延伸的进水管,进水管与循环泵腔之间经主泵体内安装的滤芯第二过滤结构相分隔;所述滤芯的一端经安装盖与主泵体相螺纹啮合安装、另一端伸入主泵体并设有与排水泵腔相对应的第一过滤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主泵体的后端设有向外水平凸出的排水泵腔,排水泵腔的后端开口设置以构成排水泵安装接头,排水泵安装接头处装有水平向后设置的排水泵,排水泵的外周与洗衣机配重件和/或盛水筒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盛水筒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设置于盛水筒的最低处,出水口经出水管与双头泵的进水管相连接;双头泵的循环泵腔上设有循环水出水管,循环水出水管经循环水管与盛水筒上部的循环进水结构相连,以将流入双头泵的水经循环泵作用循环回流至洗衣机盛水筒;双头泵的排水泵腔上设有排水管,流入双头泵的水经排水泵作用排出洗衣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盛水筒前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延伸的配重件,配重件与循环泵至少部分重合的设置于同一竖直面中,配重件的下端设有与循环泵相对应的安装缺口,安装缺口与循环泵之间相距一定间隙,以避免盛水筒旋转振动时产生碰撞。
CN201710228985.7A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洗衣机 Active CN106930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8985.7A CN106930066B (zh)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8985.7A CN106930066B (zh)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洗衣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0066A CN106930066A (zh) 2017-07-07
CN106930066B true CN106930066B (zh) 2022-05-06

Family

ID=59426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8985.7A Active CN106930066B (zh)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00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7937B (zh) * 2019-08-12 2022-07-12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电机壳体及用于加工的砂芯
EP4372140A1 (en) * 2021-07-13 2024-05-22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tering apparatus, wash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CN115726166A (zh) * 2021-08-31 2023-03-0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排水过滤系统及洗衣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4989A (zh) * 2014-11-27 2016-06-01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循环排水装置及家用电器
WO2016087986A1 (en) * 2014-12-02 2016-06-09 BSH Hausgeräte GmbH Circulating drainage apparatus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background
CN105986427A (zh) * 2015-01-27 2016-10-05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双头排水泵
CN106283537A (zh) * 2016-08-30 2017-01-04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0989B (zh) * 2014-09-22 2023-04-25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洗衣机以及具有循环水过滤系统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4989A (zh) * 2014-11-27 2016-06-01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循环排水装置及家用电器
WO2016087986A1 (en) * 2014-12-02 2016-06-09 BSH Hausgeräte GmbH Circulating drainage apparatus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background
CN105986427A (zh) * 2015-01-27 2016-10-05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双头排水泵
CN106283537A (zh) * 2016-08-30 2017-01-04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0066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0066B (zh) 一种洗衣机
CN202559120U (zh) 洗衣机
CN107100901B (zh) 一种双头泵壳体结构
CN106939499B (zh) 一种双头泵壳体结构及洗衣机
CN107035728B (zh) 一种双头泵用滤芯及双头泵
CN107100900B (zh) 一种双头泵及应用该双头泵的洗衣机
CN102234910B (zh) 洗衣机
CN210621231U (zh) 一种洗衣机
CN109779977B (zh) 一种双头泵壳体结构及洗衣机
CN103321010A (zh) 用于洗衣机的波轮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11707319U (zh) 一种变性淀粉清洗除沙装置
CN1242446A (zh) 洗衣机
CN111088667A (zh) 洗衣机用花洒装置
CN103374804A (zh) 具有减振装置的洗衣机
WO2019174501A1 (zh) 洗衣机过滤装置及洗衣机
CN216221351U (zh) 污水箱及清洁设备
CN211142557U (zh) 一种洗衣机用离心式过滤器
KR100271168B1 (ko) 드럼세탁기 배수펌프의 공기배출관
CN2869084Y (zh) 洗衣机波轮过滤装置
CN102423564B (zh) 铸造涂液过滤机
CN105986425B (zh) 一种洗衣机双头排水泵加强连接件
KR100521090B1 (ko) 드럼세탁기의 배수장치
CN219115651U (zh) 一种混动快艇用排水结构
CN117679831A (zh) 一种微过滤器转鼓结构及微过滤器
CN218321959U (zh) 一种低耗水量的纺织品清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3

Address after: Room 221, Sino German Ecological Park Management Committee, No. 2877, Tuanjie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266500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WASHING ELECTRIC APPLIANCES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