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2212B - 基于ofmd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ofmd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2212B
CN106922212B CN201480083427.0A CN201480083427A CN106922212B CN 106922212 B CN106922212 B CN 106922212B CN 201480083427 A CN201480083427 A CN 201480083427A CN 106922212 B CN106922212 B CN 106922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block
sub
bit
block interleav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34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22212A (zh
Inventor
林伟
刘乐
贝勒迪多·塞吉奥
蒙托里西·基多
卢伟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22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2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22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2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2En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generation operation, e.g. in order to reduce transmit distortions, jitter, or to improve signal sha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其中该装置包括一比特分流单元,用以将编码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的数量为该用户被分配得到的资源块数目;所述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根据上述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基于OFMD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OFMDA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
发明背景
在WLAN系统中进行通信时,传输信息比特差错经常是成串行发生的。然而,信道编码仅在检测和校正单个差错与不太长的差错串时才有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交织处理技术对传输数据比特进行处理。采用交织处理技术后,将连续的传输数据比特分散开,并可以将传输数据比特以非连续的方式发送。这样,传输过程中即使发生了成串差错,在恢复成一条相继比特串的消息时,差错也变成单个(或长度较短),这时再使用信道编码纠错功能纠正差错,以可以更准确的恢复原传输数据比特。
在802.11a/g协议中,需要对传输数据比特进行两次子交织处理,在802.11n/ac/ah议中,需要进行三次子交织处理,且任意一次子交织处理的交织处理参数可以由数据子载波数量决定,即当数据子载波数量变化时,交织处理参数也需要随之进行相应的变化。
另外,802.11a/g/n/ac/ah协议均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OFDM是一种多载波技术,是将频域划分成若干个相互正交的数据子载波,并将进行交织处理以及调制后的传输数据比特对应的调制信号分别映射到相应的数据子载波上进行传输,且数据子载波的数量是固定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用户下系统的传输效率,下一代WLAN标准将引入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术。OFDMA将传输带宽划分成正交的互不重叠的一系列子载波集,将不同的子载波集分配给不正交频分多址同的用户实现多址。与OFDM技术相比,OFDMA系统可动态地把可用带宽资源分配给需要的用户,更容易实现系统资源的优化利用。每个OFDM符号中不同的子载波集将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这样原有全频带交织方案将会造成不同用户之间数据的交织,从而影响已优化的用户子载波分配。因此,下一代WLAN技术需要针对OFDMA系统中各个用户所占频带重新设计有效的比特交织方案,在尽可能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WLAN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交织处理装置,包括一比特分流单元,用以将编码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的数量为该用户被分配得到的资源块数目;所述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WLAN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包括一比特分流单元将编码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的数量为该用户被分配得到的资源块数目;所述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OFMDA的WLAN系统的交织处理装置,一比特分流单元用以将编码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其中n的数量为该用户被分配得到的资源块数目。如此提供的交织装置和方法,不但解决比特交织器无法重用的问题,而且基于该设计的交织器长度更灵活,当单个用户被分配多个RU时,上述设计的交织方案需要性能优异且实现简单。
附图简要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WLAN标准中BCC编码时BICM部分系统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为对待传输数据比特进行三次子交织处理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为对待传输数据比特进行三次子交织处理的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交织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另一交织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设备的第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系统中另一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13为为四种交织方案在Channel D NLOS信道下编码调制为MCS0时性能比较示意图。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802.11a/g/n/ac/ah标准中,采用了基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BICM)的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意,串行级联一个信道编码器、一分流器、一个比特交织器和一个无记忆的星座映射器。在衰落信道下,BICM系统通过级联交织器增加信道编码增益,从而有效提高系统传输可靠度。
现有WLAN标准结合了OFDM和BICM技术,在OFDM调制之前对信道编码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操作,从而在无线衰落信道下获得频域编码分集增益。
图1为现有WLAN标准中二进制卷积码(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BCC)编码时BICM部分系统框图。如图可见,交织器串行级联在BCC编码器和星座映射器之间,图中交织器对OFDM符号的比特进行交织操作以获得频域编码分集。该系统包括如下元件:前向差错控制(Forward Error Control,FEC)单元,用以对数据比特进行信道编码操作,得到信道编码后数据比特流。分流器(Stream Parser,SP)用以将FEC单元中的单比特流分配到iss个空间数据流。交织器(Interlever)用以对每个空间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可以交织多次,例如可以为3次。星座映射器(Constellation Mapper)用以将交织后比特流映射至调制星座图中的星座点上,得到星座符号数据流。循环移位延迟(Cyclic Shift Delay,CSD)单元用以分别对各个空间数据流进行循环移位延迟操作。
当采用BCC编码时均需要进行频域的交织处理,其中802.11a/g标准交织处理两次,802.11n/ac/ah标准由于引入了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入多出)技术,需要交织处理三次。其中,802.11a/g标准进行的两次子交织处理与802.11n/ac/ah标准进行前两次子交织处理的方法相同。
为了可以更清楚的对本方案进行描述,首先,对802.11n/ac/ah标准中,进行三次子交织处理的方法进行简单描述。
如图2所示,为对待传输数据比特进行三次子交织处理的示意图。第一交织处理单元用以将相邻的待传输数据比特映射到不相邻的数据子载波上。k表示第一交织处理单元输入位置标号,i表示待传输数据比特经过第一交织处理单元后,对应的输出位置标号(或第一交织处理单元的输入位置标号);k与i的映射关系可以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061
其中,NCOL、NROW为已知的第一交织处理单元处理的交织参数;NCBPSSI为第一交织处理单元处理的输入/输出位置个数,且NCBPSSI等于数据子载波数量乘以调制阶数;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062
表示下取整操作。值得说明的是,NCOL、NROW均由数据子载波数量决定。
第二交织处理单元用以将相邻的编码比特交错地映射到星座图中低有效位(LSB)和高有效位(MSB),避免编码比特连续映射于低有效位。i表示第一交织处理单元第一次交织之后的输出位置标号,也是第二交织处理单元处理的输入位置标号,j表示待传输数据比特经过第二交织处理单元交织处理后的输出位置标号,i与j的映射关系可以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063
其中,s=max(NBPSCS/2,1)。
第三交织处理单元用以对其它空间流进行了频率旋转,降低不同空间流相邻比特之间的相关性。j表示第二交织处理单元交织处理后的输出位置标号,也是第三交织处理单元交织处理的输入位置标号,r表示待传输数据比特经过第三交织处理单元交织处理后的输出位置标号。如果空间流数目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071
j=0,1,…,NCBPSSI-1,iss=1,2,3…Nss
其中,NBPSCS为调制阶数;NROT为已知的第三交织处理单元交织处理的交织参数。如果空间流数目大于4,则j与r的映射关系可以为:
r={j-J(iss)·NROT·NBPSCS}mod NCBPSSI,j=0,1,2,…NCBPSSI-1,iss=1,2,3…Nss
其中,J(iss)为上式中流比特循环移位系数,iss则指空间比特流的序号,J(iss)取值与iss有关,二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i<sub>ss</sub> J(i<sub>ss</sub>)
1 0
2 5
3 2
4 7
5 3
6 6
7 1
8 4
另外,不同带宽与交织参数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可以为:
Parameter 20MHz 40MHz 80MHz
N<sub>COL</sub> 13 18 26
N<sub>ROW</sub> 4×N<sub>BPSCS</sub> 6×N<sub>BPSCS</sub> 9×N<sub>BPSCS</sub>
N<sub>ROT</sub>(N<sub>SS</sub>≤4) 11 29 58
N<sub>ROT</sub>(N<sub>SS</sub>>4) 6 13 28
其中,NCOL、NROW为已知的第一交织处理单元处理的交织参数,NROT为流比特循环移位的块大小系数,NBPSCS为调制阶数。
值得说明的是,不同带宽时的数据子载波数量也可以不同,且在某一带宽下,数据子载波的数量固定不变。
例如,当带宽为20MHz时,数据子载波数量可以为52;当带宽为40MHz时,数据子载波数量可以为108;当带宽为80MHz时,数据子载波数量可以为234。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每次子交织处理的输入位置与输出位置是一一对应的,但也可采用不是按输入位置的次序一一对应的实施方式。例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为对待传输数据比特进行三次子交织处理的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
其中,图3所示的传输数据比特1在进行第一次子交织处理前的输入位置为第一次子交织处理的第一个输入位置,在进行第一次子交织处理之后的输出位置可能为第一次子交织处理的第二个输出位置,则此时,该传输数据比特进行第二次子交织处理前的输入位置为第二次子交织处理的第二个输入位置,进行第二次子交织处理之后的输出位置可能为第二次子交织处理的第三个输出位置,第三次子交织处理的输入位置与输出位置关系不再赘述,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与相应的协议进行设定。
进一步的,WLAN设备在对待传输数据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后,对进行交织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比特进行调制,得到调制信号,然后,将调制信号映射到相应的数据子载波上发送。
如图3所示,交织器中的每个用于进行交织的输入/输出位置均与相应的数据子载波对应,即经过任意输入/输出位置的待传输数据比特均会被映射到相应的数据子载波上后并被发送。
本实施例对对待传输数据比特进行调制的方法、和输入/输出位置与数据子载波的对应关系不作限定,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传统OFDM系统,单个用户数据对应于整个频带,交织器的大小对应于该带宽大小(例如:20M/40M/80M),而交织器的参数(NROW,NCOL)则只需针对三种带宽设计即可。然而,对于OFDMA系统,单个用户则可能被分配数目灵活的RU,这样该用户所对应的频带大小数目众多。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上述技术将需要设计数目众多的交织器,并且每个交织器大小均为m·n·NRU,其中NRU为每个RU内数据子载波的个数,m为调制阶数,n为该用户所分配到的RU数目。。由此可见,上述技术需要保存一组参数各异的比特交织器,对于WLAN系统其实现复杂度过高。
更进一步,下一代WLAN系统引入OFDMA后,现有WLAN标准所定义的单个带宽下固定长度的比特交织器无法重用,需重新设计长度更灵活的交织器;对于基于OFDMA的WLAN系统,单个用户被分配多个RU时,重新设计的交织方案需要性能优异且实现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OFDMA的WLAN系统架构图,其中该WLAN系统为单个用户设备分配多个RU时采用串行级联装置,该串行级联方式可以采用三级处理器,如图4所示,其中该WLAN设备,其包括一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终端,如发射端是AP,接收端为终端,如图4所示,其中在发射端端包括:
FEC单元,用以对数据比特进行信道编码操作,得到信道编码后数据比特流。
分流器用以将FEC单元中的单比特流分配到iss个空间数据流,其中空间数据流指MIMO多天线时需要从单数据流转为iss个数据流,以便多个天线同时发送数据。
iss个比特分流器,其中每个比特分流器用以将一个空间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的数量为该用户被分配得到的资源块数目;其中,比特分流单元用以将编码比特流中每s个比特顺序或者交替分配到N个比特交织单元中,其中s为大于0的正整数。若s为1,则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j=(iRU-1)+n·k。
若s大于1,则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01
其中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
其中交织器包括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其中每个子资源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具体的离散交织过程至少包括下面一种:
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到映射单元中;
所述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入再按照列的方式进行输出,具体的为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按照列输出的比特交替的映射到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和高有效位;和/或
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顺序将其内比特进行循环移位,具体的为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右或者向左循环移位s位。
更一步,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总比特分流单元,其中所述总比特分流单元位于所述比特分流单元与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之间,所述比特分流单元的输出比特流以每m个比特为单元顺序输入至总比特分流单元,所述总比特分流单元用以将该m个比特进行交织后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m为正整数。
更进一步,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进一步包括总资源块交织单元,所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位于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与星座映射器之间,所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后并行输出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所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对n个子资源块交织器中的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交织器进行离散交织。
星座映射器用以将交织后比特流映射至调制星座图中的星座点上,得到星座符号数据流。
循环移位延迟用以分别对各个空间数据流进行循环移位延迟操作。
其中在接收端包括:
星座解映射器用以将接收到的星座符号解映射为比特数据,得到接收比特数据流;
解交织器对接收比特数据流进行解交织操作,得到解交织后的各个空间比特数据流;
比特合流器将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的比特按照相应的次序合并为单个比特数据流;
合流器将iss个空间数据流合并为单个比特数据流;
FEC单元对单个比特数据流进行信道译码操作,得到信息数据比特序列。其中接收端根据发送端的处理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LAN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WLAN设备发送端包括以下元件:
FEC编码器:用以对比特数据流进行差错控制编码(或称为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数据比特流;
分流器用以将FEC单元中的单比特流分配到iss个空间数据流。假设数据发送端有iss个空间数据流,则分流器将信道编码后的单比特流分配到iss个空间数据流;
iss个比特分流器,其中每个比特分流器用以将用以将编码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
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其中每个子资源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
总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对n个子资源块交织器中的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交织器进行离散交织;
星座映射器用以将交织后比特流映射至调制星座图中的星座点上,得到星座符号数据流。
循环移位延迟用以分别对各个空间数据流进行循环移位延迟操作。
其中对于一个基于OFDMA的系统,假设n个RU被一起分配给同一用户,比特分流单元采用本发明交织方案一处理流程举例说明如下:
比特分流单元将数据流中的每个比特交错分配给该用户所对应的多个RU。令m=log2M为系统调制阶数,M为星座图大小,则比特分解单元可逐个比特交错分配给RU1到RUn。令s=max{1,m/2},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比特分流单元输入为yj,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的对应关系如下:
j=(iRU-1)+n·k
其中1≤iRU≤n,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取值范围为k=0,1,...。
进一步假设同时有4个RU被分配给单个用户,且每个RU内数据子载波的数目为3个,系统的调制方式为64QAM,则对于一个OFDMA符号比特数据流中共有72个比特。则按照上述分解方式,该比特数据流的顺序为(0,1,...,71),逐一分解到4个RU如下表所示:
表1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21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31
比特分流单元也可将每s个比特为一组交错分配给RU1到RUn,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的对应关系如下: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32
其中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
按照上述分解方式及上述假设,该比特数据流的顺序为(0,1,...,71),可以将至少两个比特为例分解到4个RU如下表所示:
表2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33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41
本发明实施例中比特分流单元并不限于将数据流中的s个比特顺序的分配至RU1到RUn,例如可以选择相隔q个RU进行交替分配,这种情况下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42
其中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43
保证交替分配至RU集末尾时返回RU集的开端,从而使比特分配到所有RU,其中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
按照上述分解方式及上述假设,该比特数据流的顺序为(0,1,...,71),令q=2,可以将至少两个比特为例分解到4个RU如下表所示:
表3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44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51
其中,n个RU交织单元包括RU1交织单元,RU2交织单元,RU3交织单元...RUn交织单元,其中每个RU交织单元的交织方式可以采用如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入再按照列的方式进行输出,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或者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
其中n个RU交织单元中每一个RU交织单元采用行列交织器,即行进列出,其参数为(NROW,NCOL)。令交织前后的比特分别为xk和wi,其中k为交织前比特位置序号,xk交织前序号为k比特位置所对应的比特,i为交织后比特位置序号,wi交织后序号为i比特位置所对应的比特,则具体交织公式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52
其中,NCOL、NROW为已知的第一交织处理单元处理的交织参数。
其中以RU1为例,假设该RU内数据子载波个数为12,系统所采用调制方式为16QAM,令NCOL=4,NROW=2×4=8,RU1中交织前的比特顺序为(0,1,...,32),则该交织后第一RU中比特顺序如下表所示:
表4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1行 0 1 2 3
第2行 4 5 6 7
第3行 8 9 10 11
第4行 12 13 14 15
第5行 16 17 18 19
第6行 20 21 22 23
第7行 24 25 26 27
第8行 28 29 30 31
按列读取比特后,RU1内比特顺序为:(0,4,8,12,16,20,24,28,1,5,9,13,17,21,25,29,2,6,...,27,31)。
实施方式2
其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顺序将其内比特进行循环移位,循环移位后的比特在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或者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具体交织方式的示意图。
其中每一比特交织单元将相邻的编码比特交错地映射到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和高有效位。令m=log2M为星座点调制阶数(16QAM时m=4),s=max{1,m/2},令交织前后的比特分别为yj和wk,其中i为交织前比特位置序号,yj交织前序号为i比特位置所对应的比特,k为交织后比特位置序号,wk交织后序号为k比特位置所对应的比特,NCBPSS为该数据流编码后比特数目则具体交织公式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71
其中NCBPSS为每个空间数据流的编码比特数。
其中以RU1为例,假设该RU内数据子载波个数为12,系统所采用调制方式为BPSK,令NCOL=4,NROW=3,承接上表,则该交织后RU1中比特顺序如下表所示:
表5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1行 0 5 2 7
第2行 4 1 6 3
第3行 8 13 10 15
第4行 12 9 14 11
第5行 16 21 18 23
第6行 20 17 22 19
第7行 24 29 26 31
第8行 28 25 30 27
其中上述的实施方式1与实施方式2可以进行各自独立的交织,即只交织一次,也可以采用结合在一起交织,即按照实施方式1交织完再进行实施方式2进行交织,即交织两次。
实施方式3
其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按照列输出的比特交替的映射到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和高有效位,循环移位后的比特在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或者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
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还可以采用RU I/Q交织方式,具体是将每个RU对星座点对应I/Q路比特分别进行旋转操作,避免编码比特连续映射于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具体交织方式如下如图7所示:
图7所示为RU I/Q交织单元举例,若调制方式为64QAM,可见RU1内所有比特位置均不变,而RU2数据s=m/2=3比特为一组进行向右循环移位1位,RU3数据3比特为一组进行向右循环移位2位,以此类推。
令s=max{1,m/2},第iRU个RU输入比特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81
RU I/Q交织单元输出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82
则其对应关系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83
其中1≤iRU≤n,k=0,1,...,n为该用户所分配RU的数目,m为调制阶数,k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前比特位置序号,j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后比特位置序号。
假设同时有4个RU被分配给单个用户,且每个RU内数据子载波的数目为3个,系统的调制方式为64QAM,则对于一个OFDMA符号比特数据流中共有72个比特。则按照上述分解方式,承接表1,4个RU中各个比特顺序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84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91
同时,RU I/Q交织单元中循环移位也可向左进行,此时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192
其中1≤iRU≤n,k=0,1,...。
其中本发明实施方式3可以独立进行交织,只交织一次,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1结合在一起交织,即按照实施方式1交织完再进行实施方式3进行交织,即交织两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数量为n,即该用户被分配的RU数目。其中总RU交织单元位于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与星座映射器之间,所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后并行输出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所述总RU交织单元用以对n个子资源块交织器中的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交织器进行离散交织。
其中,总RU交织单元不对各个子RU交织单元内部比特进行交织,仅对RU之间进行整体置换操作,从而在实现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频率分集编码增益。该总RU交织单元的大小远小于传统比特交织器,因此其交织规则可以预存为一个列表,列表中保存交织前后RU位置序号对照,具体执行交织操作时查询该列表。同时,该RU交织器也可采用简单的交织规则进行交织,例如行列交织器。采用行列交织器时,可以首先固定该行列交织器列的数目,随着交织元素的增加可逐步增加行的数目。同时,也可首先固定该行列交织器行的数目,随着交织元素的增加可逐步增加列的数目。
其中,固定该行列交织器列的数目为2时,则待交织元素为偶数和奇数时交织规则如表7所示。这里n为偶数,p为偶数,左侧表格中表示待交织元素为n个时行列交织器每行每列均可被填满,而待交织元素为p个时行列交织器最后一行末尾元素被空出,此时写入和读出操作时忽略该元素即可。
表7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01
假设同时有4个RU被分配给单个用户,且每个RU内数据子载波的数目为3个,系统的调制方式为64QAM,则对于一个OFDMA符号比特数据流中共有72个比特。则按照上述分解方式,承接表6,4个RU中各个比特顺序如表8所示:
表8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02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11
另外,该总RU交织单元也可合并到比特分解单元,比特分解单元改变比特分配规则,达到和采用RU交织器相同功能。
另外,上述实施例为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至总RU交织单元中进行RU之间的交织,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采用不需要总RU交织单元,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至星座映射单元中,具体串行输出可以采用交替或者其他的离散方式,本发明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OFMDA的WLAN系统,采用上述的系统架构,不但解决比特交织器无法重用的问题,而且基于该设计的交织器长度更灵活,当单个用户被分配多个RU时,上述设计的交织方案需要性能优异且实现简单。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LAN设备的第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与本发明实施例WLAN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比特分流器与n个RU交织单元之间增加总比特分流单元,而n个RU交织单元直接与星座器相连。在比特分流单元后增加总比特分流单元,对于一个基于OFDMA的系统,假设n个RU被一起分配给同一用户,比特处理流程举例说明如下:
比特分流单元将分流器的输出比特流以每n个比特为单元顺序输入总比特分流单元,由总比特分流单元对该n个比特进行交织后送入n个资源块交织单元,n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处理流程与之前方案一描述相同。
假设同时有4个RU被分配给单个用户,则此时比特分流单元将分流器的输出比特流以每8个比特为单元顺序输入总比特分流单元。例如,比特分流单元的输出比特按照图9从上至下为(0,1,2,3,4,5,6,7),则总比特分流单元按下表9所示行列交织器交织后输出比特顺序从上至下为(0,2,4,6,1,3,5,7)。将该8个比特写入各个资源块,然后再读入8个比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各个资源块均被填满。
表9
0 1
2 3
4 5
6 7
上述实施例中基于OFMDA的WLAN系统,采用上述的系统架构,不但解决比特交织器无法重用的问题,而且基于该设计的交织器长度更灵活,当单个用户被分配多个RU时,上述设计的交织方案需要性能优异且实现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OFDM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包含有交织器的WLAN设备,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系统中发送端的交织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一比特分流单元将编码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的数量为该用户被分配得到的资源块数目。
其中所述比特分流单元将编码比特流中每s个比特顺序或者交替分配到n个比特交织单元中,其中s为大于0的正整数。若s为1,则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j=(iRU-1)+n·k
若s大于1,则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31
其中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
步骤902,所述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
其中所述n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具体为:所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或者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
其中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具体为:所述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入再按照列的方式进行输出;和/或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根据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顺序将其内比特进行循环移位。
其中所述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入再按照列的方式进行输出进一步包括: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按照列输出的比特交替的映射到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和高有效位。
其中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根据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顺序将其内比特进行循环移位具体为: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右或者向左循环移位s位。
若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右循环移位s位,则第iRU个RU输入比特与输出比特j对应关系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41
若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左循环移位s位,则第iRU个RU输入比特与输出比特j对应关系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42
其中1≤iRU≤n,k=0,1,...,n为该用户所分配RU的数目,m为调制阶数,k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前比特位置序号,j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后比特位置序号。
其中在步骤901之后,还包括所述比特分流单元的输出比特流以每r个比特为单元顺序输入至一总比特分流单元;所述总比特分流单元将该r个比特进行交织后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r为正整数。
其中在步骤902之后还包括:所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后并行输出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中;一总资源块交织单元将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进行离散交织。
其中所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对n个子资源块交织器中的至少两个比特交织器进行离散交织具体为:总资源块交织单元将n个比特交织器中的每个比特交织器根据预先设定的列表进行交织;或者总资源块交织单元将n个比特交织器中的每个比特交织器按照行列进行交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对比特数据流进行差错控制编码(或称为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数据比特流,其中执行该步骤的可以为FEC编码器;
步骤1002:将一个空间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执行该步骤的可以为比特分流器;其中还可以包括一分流器或者处理器,将步骤1001处理后的单比特流分配到iss个空间数据流,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假设数据发送端有iss个空间数据流,则分流器或者处理器将信道编码后的单比特流分配到iss个空间数据流;
步骤1003: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的每个子资源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
步骤1004:用以对n个子资源块交织器中的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交织器进行离散交织;
步骤1005:将交织后比特流映射至调制星座图中的星座点上,得到星座符号数据流;
步骤1006:循环移位延迟用以分别对各个空间数据流进行循环移位延迟操作。
其中步骤1003与步骤1004可以执行在一交织器中,该交织器包括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和总资源块交织单元。步骤1005可以执行在一星座映射器中,步骤1006可以执行在循环移位延迟器中。更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执行上述各个步骤并不限于上述的各个独立的元件,亦可采用一处理器执行步骤1001至步骤1006。
其中对于一个基于OFDMA的系统,假设n个RU被一起分配给同一用户,步骤1002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交织:
将数据流中的每个比特交错分配给该用户所对应的多个RU。令m=log2M为系统调制阶数,M为星座图大小,则比特分解单元可逐个比特交错分配给RU1到RUn。令s=max{1,m/2},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比特分流单元输入为yj,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的对应关系如下:
j=(iRU-1)+n·k
其中1≤iRU≤n,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取值范围为k=0,1,...。
进一步假设同时有4个RU被分配给单个用户,且每个RU内数据子载波的数目为3个,系统的调制方式为64QAM,则对于一个OFDMA符号比特数据流中共有72个比特。则按照上述分解方式,该比特数据流的顺序为(0,1,...,71),逐一分解到4个RU如上表1所示,此不再赘述。
该步骤1002可将每s个比特为一组交错分配给RU1到RUn,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的对应关系如下: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61
其中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
按照上述分解方式及上述假设,该比特数据流的顺序为(0,1,...,71),可以将至少两个比特为例分解到4个RU如上表2所示,此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1002并不限于将数据流中的s个比特顺序的分配至RU1到RUn,例如可以选择相隔q个RU进行交替分配,这种情况下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62
其中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63
保证交替分配至RU集末尾时返回RU集的开端,从而使比特分配到所有RU,其中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
按照上述分解方式及上述假设,该比特数据流的顺序为(0,1,...,71),令q=2,可以将至少两个比特为例分解到4个RU如上表3所示,此不再赘述:
其中,n个RU交织单元包括RU1交织单元,RU2交织单元,RU3交织单元...RUn交织单元,其中每个RU交织单元的交织方式可以采用如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步骤1003中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入再按照列的方式进行输出,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或者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
其中n个RU交织单元中每一个RU交织单元采用行列交织器,即行进列出,其参数为(NROW,NCOL)。令交织前后的比特分别为xk和wi,其中k为交织前比特位置序号,xk交织前序号为k比特位置所对应的比特,i为交织后比特位置序号,wi交织后序号为i比特位置所对应的比特,则具体交织公式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71
其中,NCOL、NROW为已知的第一交织处理单元处理的交织参数。
其中以RU1为例,假设该RU内数据子载波个数为12,系统所采用调制方式为16QAM,令NCOL=4,NROW=2×4=8,RU1中交织前的比特顺序为(0,1,...,32),则该交织后第一RU中比特顺序如上表4所示,此不再赘述:
按列读取比特后,RU1内比特顺序为:(0,4,8,12,16,20,24,28,1,5,9,13,17,21,25,29,2,6,...,27,31)。
实施方式2
步骤1003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根据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顺序将其内比特进行循环移位,循环移位后的比特在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或者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具体实施方式交织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图6:
其中每一比特交织单元将相邻的编码比特交错地映射到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和高有效位。令m=log2M为星座点调制阶数(16QAM时m=4),s=max{1,m/2},令交织前后的比特分别为yj和wk,其中i为交织前比特位置序号,yj交织前序号为i比特位置所对应的比特,k为交织后比特位置序号,wk交织后序号为k比特位置所对应的比特,NCBPSS为该数据流编码后比特数目则具体交织公式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81
其中NCBPSS为每个空间数据流的编码比特数。
其中以RU1为例,假设该RU内数据子载波个数为12,系统所采用调制方式为BPSK,令NCOL=4,NROW=3,承接上表,则该交织后RU1中比特顺序如上表5所示,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的实施方式1与实施方式2可以进行各自独立的交织,即只交织一次,也可以采用结合在一起交织,即按照实施方式1交织完再进行实施方式2进行交织,即交织两次。
实施方式3
步骤1003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按照列输出的比特交替的映射到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和高有效位,循环移位后的比特在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或者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
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还可以采用RU I/Q交织方式,具体是将每个RU对星座点对应I/Q路比特分别进行旋转操作,避免编码比特连续映射于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具体交织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图7:
图7所示为RU I/Q交织单元举例,若调制方式为64QAM,可见RU1内所有比特位置均不变,而RU2数据s=m/2=3比特为一组进行向右循环移位1位,RU3数据3比特为一组进行向右循环移位2位,以此类推。
令s=max{1,m/2},第iRU个RU输入比特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91
RU I/Q交织单元输出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92
则其对应关系为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93
其中1≤iRU≤n,k=0,1,...,n为该用户所分配RU的数目,m为调制阶数,k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前比特位置序号,j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后比特位置序号。
假设同时有4个RU被分配给单个用户,且每个RU内数据子载波的数目为3个,系统的调制方式为64QAM,则对于一个OFDMA符号比特数据流中共有72个比特。则按照上述分解方式,承接表1,4个RU中各个比特顺序如上表6所示,此不再赘述:
同时,RU I/Q交织单元中循环移位也可向左进行,此时
Figure GPA0000224342750000294
其中1≤iRU≤n,k=0,1,...。
其中本发明实施方式3可以独立进行交织,只交织一次,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1结合在一起交织,即按照实施方式1交织完再进行实施方式3进行交织,即交织两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数量为n,即该用户被分配的RU数目。其中所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后并行输出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步骤1004对n个子资源块交织器中的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交织器进行离散交织。
其中,步骤1004不对各个子RU交织单元内部比特进行交织,仅对RU之间进行整体置换操作,从而在实现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频率分集编码增益。该总RU交织单元的大小远小于传统比特交织器,因此其交织规则可以预存为一个列表,具体执行交织操作时查询该列表。同时,该RU交织器也可采用简单的交织规则进行交织,例如行列交织器。采用行列交织器时,可以首先固定该行列交织器列的数目,随着交织元素的增加可逐步增加行的数目。同时,也可首先固定该行列交织器行的数目,随着交织元素的增加可逐步增加列的数目。
其中,固定该行列交织器列的数目为2时,则待交织元素为偶数和奇数时交织规则如上表7所示,此不再赘述。这里n为偶数,p为偶数,左侧表格中表示待交织元素为n个时行列交织器每行每列均可被填满,而待交织元素为p个时行列交织器最后一行末尾元素被空出,此时写入和读出操作时忽略该元素即可。
假设同时有4个RU被分配给单个用户,且每个RU内数据子载波的数目为3个,系统的调制方式为64QAM,则对于一个OFDMA符号比特数据流中共有72个比特。则按照上述分解方式,承接表6,4个RU中各个比特顺序如上表8所示,此不再赘述:
另外,如上述所述,步骤1003与步骤1004可以采用独立的交织器,可以采用一交织器进行处理。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04为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至总RU交织单元中进行RU之间的交织,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采用不需要总RU交织单元,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至星座映射单元中,具体串行输出可以采用交替或者其他的离散方式,本发明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OFMDA的WLAN系统,采用上述的系统架构,不但解决比特交织器无法重用的问题,而且基于该设计的交织器长度更灵活,当单个用户被分配多个RU时,上述设计的交织方案需要性能优异且实现简单。
对于一个基于OFDMA的系统,假设n个RU被一起分配给同一用户,为解决上述问题,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设备的交织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其与图10本发明实施例WLAN设备的交织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是:
步骤1102将分流器的输出比特流以n个比特为单元顺序输入总比特分流单元,步骤1103将该n个比特进行交织后送入n个资源块交织单元,步骤1104中n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处理流程与之前方案一描述相同,其中步骤1103可以由一总比特分流单元执行,亦可用一处理器执行。
假设同时有4个RU被分配给单个用户,则此时比特分流单元将分流器的输出比特流以每8个比特为单元顺序输入总比特分流单元。例如,比特分流单元的输出比特按照图9从上至下为(0,1,2,3,4,5,6,7),则总比特分流单元按上表9所示行列交织器交织后输出比特顺序从上至下为(0,2,4,6,1,3,5,7)。将该8个比特写入各个资源块,然后再读入8个比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各个资源块均被填满。
上述实施例中基于OFMDA的WLAN系统,采用上述的系统架构,不但解决比特交织器无法重用的问题,而且基于该设计的交织器长度更灵活,当单个用户被分配多个RU时,上述设计的交织方案需要性能优异且实现简单。
上述实施例中的WLAN设备可以是基站或者用户终端或者执行上述方法的处理器或者芯片,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并不限于实体装置执行,亦可用软件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WLAN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中该WLAN设备包括包括一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一终端,其中该接入点包括一发射器和处理器一,该终端包括一接收器以及一处理器二。其中处理器一可以处理图4至图8所有具体实施例的功能,同样,处理器二根据处理一的处理做相应的处理,此在上述实施例中有详细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呈现本发明设计的效果,下面通过仿真的方式比较本发明设计的优势。以OFMDA系统20M带宽下FFT大小为256点为例,该20M带宽被划分为8个RU,每个RU内包含24个数据子载波和2个导频子载波,且该8个RU均被同时分配给同一用户。令SingleInt表示现有技术一交织方案,其中该比特交织器的参数为(NROW,NCOL)=(8m,24)。BP+IntPerRU表示现有技术一交织方案,其第二级处理单元比特交织器1参数为(NROW,NCOL)=(3m,8)。PIS1和PIS2则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与的第三实施方式,当用户分配到不同数目的RU时,本发明交织方案的所需模块参数调整十分简单,因此具有很低的硬件实现复杂度,如图13所示,为四种交织方案在Channel D NLOS信道下编码调制为MCS0时性能比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基于OFMD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比特分流单元,用以将编码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的数量为用户被分配得到的资源块数目;
所述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
总比特分流单元,其中所述总比特分流单元位于所述比特分流单元与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之间,所述比特分流单元的输出比特流以每r个比特为单元顺序输入至总比特分流单元,所述总比特分流单元用以将该r个比特进行交织后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r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分流单元用以将编码比特流中每s个比特顺序或者交替分配到n个比特交织单元中,其中s为大于0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s为1,则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j=(iRU-1)+n·k
若s大于1,则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Figure FDA0002195546730000011
其中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总资源块交织单元,其中所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位于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与星座映射器之间,所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后输出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所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对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进行离散交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具体为:
所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或者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具体为:
所述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入再按照列的方式进行输出;和/或
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顺序将其内比特进行循环移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输入的比特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入再按照列的方式进行输出进一步包括:
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将按照列输出的比特交替的映射到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和高有效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顺序将其内比特进行循环移位具体为:
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右或者向左循环移位s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右循环移位s位,则第iRU个RU输入比特与输出比特j对应关系为:
Figure FDA0002195546730000021
若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左循环移位s位,则第iRU个RU输入比特与输出比特j对应关系为:
Figure FDA0002195546730000031
其中1≤iRU≤n,k=0,1,...,n为该用户所分配RU的数目,m为调制阶数,k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前比特位置序号,j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后比特位置序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对n个子资源块交织器中的至少两个比特交织器进行离散交织具体为:
总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对n个比特交织器中的每个比特交织器根据预先设定的列表进行交织;或者
总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对n个比特交织器中的每个比特交织器按照行列进行交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总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对n个比特交织器中的每个比特交织器按照行列进行交织具体包括:
当n为奇数时,总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对最后一个位置单元进行位置填空。
12.一种基于OFMD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比特分流单元将编码数据流中的比特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的数量为用户被分配得到的资源块数目;
所述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
所述比特分流单元的输出比特流以每r个比特为单元顺序输入至一总比特分流单元;
所述总比特分流单元将该r个比特进行交织后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其中r为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分流单元将编码比特流中每s个比特顺序或者交替分配到n个比特交织单元中,其中s为大于0的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s为1,则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j=(iRU-1)+n·k
若s大于1,则第iRU个RU所分配到的比特序号为j,则其对应关系为
Figure FDA0002195546730000041
其中k表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的比特序号,k为非负整数,s表示连续为每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分配的比特个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后并行输出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中;
一总资源块交织单元将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进行离散交织。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具体为:
所述n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中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按照一定的次序串行输出或者离散交织后的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并行输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进行离散交织具体为:
所述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入再按照列的方式进行输出;和/或
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根据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顺序将其内比特进行循环移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输入的比特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入再按照列的方式进行输出进一步包括:
每个子资源块交织单元将按照列输出的比特交替的映射到星座图中低有效位和高有效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根据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的顺序将其内比特进行循环移位具体为:
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右或者向左循环移位s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右循环移位s位,则第iRU个RU输入比特与输出比特j对应关系为:
Figure FDA0002195546730000051
若所述每一子资源块交织单元用以根据RU的顺序将其内比特向左循环移位s位,则第iRU个RU输入比特与输出比特j对应关系为:
Figure FDA0002195546730000052
其中1≤iRU≤n,k=0,1,...,n为该用户所分配RU的数目,m为调制阶数,k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前比特位置序号,j为第iRU个RU中I/Q交织后比特位置序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资源块交织单元对n个子资源块交织器中的至少两个比特交织器进行离散交织具体为:
总资源块交织单元将n个比特交织器中的每个比特交织器根据预先设定的列表进行交织;或者
总资源块交织单元将n个比特交织器中的每个比特交织器按照行列进行交织。
CN201480083427.0A 2014-11-14 2014-11-14 基于ofmd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69222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1146 WO2016074226A1 (zh) 2014-11-14 2014-11-14 基于ofmd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2212A CN106922212A (zh) 2017-07-04
CN106922212B true CN106922212B (zh) 2020-04-21

Family

ID=5595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3427.0A Active CN106922212B (zh) 2014-11-14 2014-11-14 基于ofmd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9565B2 (zh)
EP (1) EP3211845A4 (zh)
CN (1) CN106922212B (zh)
WO (1) WO20160742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52710A4 (en) * 2020-06-02 2024-02-28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FOR INTERLEAVING AND MATCHING SUB-CARRIER SUPPORTING UNEVEN MODULATION, AND RELATED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97918B2 (en) * 2015-07-06 2020-10-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17044591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Inc. Multiple resource unit allocation for ofdma wlan
US11258535B2 (en) * 2017-06-16 2022-02-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20200389934A1 (en) * 2019-06-10 2020-12-1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Aggregated resource unit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single station allocation in wlan
US11711786B2 (en) * 2020-01-21 2023-07-2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unit and segment parser design for aggregated and multi-resource unit operations in extreme high-throughput systems
CN116458128A (zh) * 2020-12-30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织、解交织方法及装置
WO2023130277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交织方法、解交织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382A (zh) * 2008-03-25 2008-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ofdm系统的分布式传输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1523788A (zh) * 2006-08-22 2009-09-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0902B1 (ko) * 2004-01-20 2007-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무선 데이터 시스템을 위한 가변 부호율의 오류 정정부호 생성 및 복호 장치 및 방법
TW200620924A (en) 2004-08-03 2006-06-16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digital data stream, transmitter, method for receiving a digital data stream and receiver
JP2009506705A (ja) * 2005-08-30 2009-02-12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周波数割当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るシステム
WO2008021396A2 (en) * 2006-08-17 2008-02-2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fficient precoding feedback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084779B1 (ko) * 2006-11-06 2011-11-21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Mimo 전송을 위한 코드워드 레벨 스크램블링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EP2137920A2 (en) * 2007-01-12 2009-12-3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control channel mapping
KR100904433B1 (ko) * 2008-01-07 2009-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형 가상자원블록 스케쥴링 방법
US8179849B2 (en) * 2008-01-09 2012-05-15 Rockstar Bidco, L.P. Mapping of distributed resource block indices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
US8693429B2 (en) * 2009-03-31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on and use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564524A4 (en) * 2010-04-29 2015-05-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AT VERY HIGH PASSAGE VIA A WLAN SYSTEM
US8514976B2 (en) * 2010-09-27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ing and interleaving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5081132A1 (en) * 2013-11-27 2015-06-0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6664187A (zh) * 2014-06-02 2017-05-10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高效正交频分复用(ofdm)物理层(phy)
US9397873B2 (en) * 2014-06-11 2016-07-1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mpress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mbo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365195A1 (en) * 2014-06-16 2015-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leaving in ofdma data tone plans
US9854580B2 (en) * 2014-09-04 2017-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16054525A1 (en) * 2014-10-03 2016-04-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user interleaving and mod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3788A (zh) * 2006-08-22 2009-09-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247382A (zh) * 2008-03-25 2008-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ofdm系统的分布式传输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EEE802.11-10/0548r2;IEEE;《IEEE802.11》;20100517;全文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52710A4 (en) * 2020-06-02 2024-02-28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FOR INTERLEAVING AND MATCHING SUB-CARRIER SUPPORTING UNEVEN MODULATION, AND RELATE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11845A1 (en) 2017-08-30
EP3211845A4 (en) 2018-05-02
US20170317868A1 (en) 2017-11-02
WO2016074226A1 (zh) 2016-05-19
US10389565B2 (en) 2019-08-20
CN106922212A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2212B (zh) 基于ofmda的wlan系统中的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
US10873652B2 (en) Signal field encoding in a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data unit
US6151296A (en) Bit interleaving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the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signals
JP505986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フレーム構造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160402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ter, reception method, and receiver
US9264287B2 (en) Encoding parameter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25813B1 (en) Tone reorde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73652B2 (en) Parsing and encoding method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039630B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其无线通信装置
US20050283705A1 (en) Bit interleaver for a MIMO system
CN110650543A (zh)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513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 ofdm symbol
CN10710468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的方法和发射机
KR102079265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340650B2 (ja) 物理層(phy)データユニット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3542671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トリームパーシング
JP2023518183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複数のリソースユニットのための変調及びバイナリ畳み込みコーディング
WO2016141551A1 (zh) 交织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957656A (zh)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中系统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592773A1 (en) Improved diversity fo rotated constellations with time-frequency slic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