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0344A - 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0344A
CN106900344A CN201710284663.4A CN201710284663A CN106900344A CN 106900344 A CN106900344 A CN 106900344A CN 201710284663 A CN201710284663 A CN 201710284663A CN 106900344 A CN106900344 A CN 106900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dled
cradling
quality
height
he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46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海萍
林光辉
赵白鹭
赵世杰
王博杰
沈哲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2846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03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0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03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0Cultivation of turf, lawn or the like;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该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整地;(2)播种:选取单播方式;(3)田间管理(4)刈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刈割后,牧草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提升,营养价值变高,同时粗纤含量降低,适口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苜蓿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草原3号是由草原2号杂花苜蓿选育而来的多年生草本,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特性、且生长速率高,品质优良,是一个优秀的苜蓿新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人工草地的建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其优良的生产特性,改善草原3号的品质切实关系到牧民的生产与生活。
在各种牧草高效利用策略中,刈割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适度地刈割,可以对植物地上部分造成直接的损伤,从而引起补偿性生长,改良牧草品质。同时刈割具有低成本,易操作,且效果明显的特点。刈割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牧民提高牧草产量,改善牧草品质的有效手段。
刈割的方法有许多,刈割频率,刈割时期和刈割强度都会对牧草的品质产生影响。在多种刈割自变量的组合中,寻找最优的自变量搭配成为了“如何通过刈割改良牧草品质”这一问题的核心。然而,现有的相关研究中,关于如何刈割能够提升草原3号品质的描述比较少,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找出合适的刈割方式,来改善草原3号的品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过刈割来显著改善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通过刈割改善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形平坦、土层厚度为30cm以上的地段,在种植前翻地,使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即可;
(2)播种:选取单播的播种方式,于5月末6月初进行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行距为30cm,播种深度为3cm,覆土后镇压一遍;
(3)田间管理:
播种后施用磷酸二铵,施肥量为80kg/hm2,播种后灌溉一次,然后分别于次年六月上旬和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进行锄草,并于八月中旬追肥磷酸二铵一次,追肥量为80kg/hm2
(4)刈割:
①分别在6月21日,7月24日,8月26日对牧草进行刈割,前两次刈割留茬高度为7cm,最后一次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cm。刈割完测定收获时牧草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灰分含量。
②分别在6月21日,8月26日对牧草进行刈割,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为3cm,最后一次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cm。
③分别在6月21日,7月24日,8月26日对牧草进行刈割,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为3cm,最后一次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cm。
步骤①中单播的草种为草原3号草种,播种量为7.5~15kg/亩。
本发明通过刈割改善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草原3号是由草原2号杂花苜蓿选育而来的多年生草本,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特性、且生长速率高,品质优良,是一个优秀的苜蓿新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人工草地的建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草原3号的优良特性,对牧民的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刈割对草原3号品质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刈割以后,草原3号的粗蛋白含量与灰分含量显著上升,而粗纤维含量显著下降,牧草的营养价值提高的同时适口性增强;刈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田地管理办法,不同于施肥与灌溉,刈割几乎不产生额外的成本。因此,刈割是一种成本低廉又行之有效的草地管理方法,在牧民中间易于推广;同时,刈割后牧草的产量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说明即使综合产量与品质两个方面,刈割对草原3号的影响也是利大于弊的。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为体现刈割对草原3号及品质的影响,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该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形平坦、土层厚度为30cm以上的地段,在种植前翻地,使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即可;
(2)播种:
选取单播的播种方式,单播的草种为草原3号草种,播种量为7.5~15kg/亩,于5月末6月初进行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行距为30cm,播种深度为3cm,覆土后镇压一遍,使得土壤和种子接触紧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3)田间管理:
播种后施用磷酸二铵,施肥量为80kg/hm2,播种后灌溉一次,为保护幼苗茁壮成长并且避免杂草侵蚀,分别于次年六月上旬和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进行锄草,并于八月中旬追肥磷酸二铵一次,追肥量为80kg/hm2
(4)刈割:
分别在6月21日,7月24日,8月26日对牧草进行刈割,前两次刈割留茬高度为7cm,最后一次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cm。刈割完测定收获时牧草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灰分含量。
本实施例选择内蒙古多伦县北部贮草站为研究样区,牧草收获时粗蛋白含量为23.91%,较对照组(13.59%)高出76%(P<0.05);粗纤维含量为25.13%,较对照组(35.47%)偏低29%(P<0.05);灰分含量11.87%,较对照组(8.23%)高出44%(P<0.05)。
实施例2:
该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形平坦、土层厚度为30cm以上的地段,在种植前翻地,使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即可;
(2)播种:
选取单播的播种方式,单播的草种为草原3号草种,播种量为7.5~15kg/亩,于5月末6月初进行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行距为30cm,播种深度为3cm,覆土后镇压一遍,使得土壤和种子接触紧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3)田间管理:
播种后施用磷酸二铵,施肥量为80kg/hm2,播种后灌溉一次,为保护幼苗茁壮成长并且避免杂草侵蚀,分别于次年六月上旬和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进行锄草,并于八月中旬追肥磷酸二铵一次,追肥量为80kg/hm2
(4)刈割:
分别在6月21日,8月26日对牧草进行刈割,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为3cm,最后一次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cm。刈割完测定收获时牧草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灰分含量。
本实施例选择内蒙古多伦县北部贮草站为研究样区,牧草收获时粗蛋白含量为21.80%,较对照组(13.59%)高出60%(P>0.1);粗纤维含量为20.23%,较对照组(35.47%)偏低43%(P<0.01);灰分含量12.14%,较对照组(8.23%)高出48%(P<0.05)。
实施例3:
该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形平坦、土层厚度为30cm以上的地段,在种植前翻地,使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即可;
(2)播种:
选取单播的播种方式,单播的草种为草原3号草种,播种量为7.5~15kg/亩,于5月末6月初进行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行距为30cm,播种深度为3cm,覆土后镇压一遍,使得土壤和种子接触紧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3)田间管理:
播种后施用磷酸二铵,施肥量为80kg/hm2,播种后灌溉一次,为保护幼苗茁壮成长并且避免杂草侵蚀,分别于次年六月上旬和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进行锄草,并于八月中旬追肥磷酸二铵一次,追肥量为80kg/hm2
(4)刈割:
分别在6月21日,7月24日,8月26日对牧草进行刈割,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为3cm,最后一次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cm。刈割完测定收获时牧草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灰分含量。
本实施例选择内蒙古多伦县北部贮草站为研究样区,牧草收获时粗蛋白含量为22.48%,较对照组(13.59%)高出65%(P>0.1);粗纤维含量为24.77%,较对照组(35.47%)偏低30%(P<0.05);灰分含量13.24%,较对照组(8.23%)高出61%(P<0.05)。
通过对未经刈割的对照组的牧草品质进行测定,采用本发明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各刈割频率,刈割时期和刈割强度下牧草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与灰分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如表1)。当综合刈割频率,刈割时期与刈割强度三个变量时,实验组在按照实施例1,2,3所示的方法刈割时分别能达到最大的粗蛋白含量,最小的粗纤维含量以及最大的灰分含量。虽然三种品质指标不能同时达到最优,但是在三个实施例中,每个实施例中的三种品质指标较对照组而言都同时有所改良。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以本发明为基础,依据不同的生产需求来选择最优的刈割方式。
表1.刈割前后草原3号品质变化情况
比率表示实施例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提高的百分比或粗纤维降低的百分比。“*”表示实施例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示实施例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Claims (2)

1.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形平坦、开阔通风,土层厚度为30cm以上的地段,在种植前翻地,使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即可;
(2)播种:选取单播的播种方式,于5月末6月初进行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行距为30cm,播种深度为3cm,覆土后镇压一遍;
(3)田间管理:
播种后施用磷酸二铵,施肥量为80kg/hm2,播种后灌溉一次,然后分别于次年六月上旬和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进行锄草,并于八月中旬追肥磷酸二铵一次,追肥量为80kg/hm2;
(4)刈割:采用三种不同的刈割方式:
①分别在6月21日,7月24日,8月26日对牧草进行刈割,前两次刈割留茬高度为7cm,最后一次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cm。刈割完测定收获时牧草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灰分含量。
②分别在6月21日,8月26日对牧草进行刈割,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为3cm,最后一次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cm。
③分别在6月21日,7月24日,8月26日对牧草进行刈割,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为3cm,最后一次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①中单播的草种为草原3号草种,播种量为7.5~15kg/亩。
CN201710284663.4A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Pending CN1069003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4663.4A CN106900344A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4663.4A CN106900344A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0344A true CN106900344A (zh) 2017-06-30

Family

ID=59210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4663.4A Pending CN106900344A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034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4413A (zh) * 2017-09-07 2018-01-26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辅助萌蘖型隐芽植物度过环境胁迫和快速复萌的方法
CN108093879A (zh) * 2017-12-06 2018-06-0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一种饲料苎麻的循环收割方法
CN109122060A (zh) * 2018-07-13 2019-01-0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单一野生草种马唐在自然生草制果园的提纯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818A (zh) * 2009-12-28 2011-03-30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寒地苜蓿草地建植技术
CN103947441A (zh) * 2014-05-14 2014-07-3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种植方法
CN105660108A (zh) * 2016-01-08 2016-06-1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一种半干旱区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方法
CN105875165A (zh) * 2016-05-16 2016-08-24 塔里木大学 一种干旱区浅埋式滴灌紫花苜蓿保护播种栽培方法
CN105993264A (zh) * 2016-05-28 2016-10-1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伊犁河谷新垦坡耕地防止土壤侵蚀的耕作模式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818A (zh) * 2009-12-28 2011-03-30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寒地苜蓿草地建植技术
CN103947441A (zh) * 2014-05-14 2014-07-3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种植方法
CN105660108A (zh) * 2016-01-08 2016-06-1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一种半干旱区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方法
CN105875165A (zh) * 2016-05-16 2016-08-24 塔里木大学 一种干旱区浅埋式滴灌紫花苜蓿保护播种栽培方法
CN105993264A (zh) * 2016-05-28 2016-10-1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伊犁河谷新垦坡耕地防止土壤侵蚀的耕作模式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包乌云等: "刈割对人工草地产量和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
蔡海霞等: "刈割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4413A (zh) * 2017-09-07 2018-01-26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辅助萌蘖型隐芽植物度过环境胁迫和快速复萌的方法
CN107624413B (zh) * 2017-09-07 2020-03-27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辅助萌蘖型隐芽植物度过环境胁迫和快速复萌的方法
CN108093879A (zh) * 2017-12-06 2018-06-0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一种饲料苎麻的循环收割方法
CN108093879B (zh) * 2017-12-06 2019-11-0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一种饲料苎麻的循环收割方法
CN109122060A (zh) * 2018-07-13 2019-01-0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单一野生草种马唐在自然生草制果园的提纯方法
CN109122060B (zh) * 2018-07-13 2020-08-25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单一野生草种马唐在自然生草制果园的提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0812A (zh) 一种火龙果园的生草栽培方法
CN104170628A (zh) 一种玉米与拉巴豆混播生产青贮饲料原料的方法
CN104770188A (zh) 一种烟茬绿肥种植及其翻耕起垄方法
CN103733828A (zh) 一种羊草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3703959A (zh) 一种火龙果栽培地套种黑麦草的方法
CN112219653A (zh) 一种黄淮海冬小麦单粒匀播栽培方法
CN105960974A (zh) 江淮地区冬油菜与西瓜以及棉花的套种方法
CN106941907A (zh)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茬免耕种植冬油菜的方法
CN106900344A (zh) 一种通过刈割改良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质的方法
CN111226728A (zh) 一种北方冷寒烟区烟草-油菜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方法
CN108012749A (zh) 油用牡丹高产种植方法
CN103503654A (zh) 梨园间作荠菜种植方法
CN104206165A (zh) 一种柴胡和玉米套种栽培方法
CN113348996A (zh) 提高丘陵地区再生稻发苗率和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3355127B (zh) 一种稻田紫云英的早播方法
CN102884925B (zh) 一种小麦地复播苜蓿油菜两熟的种植方法
CN110178667A (zh) 一种多年生稻的栽培方法
CN108496717B (zh) 一种砂姜黑土区秸秆粉碎全量还田下夏玉米的栽培方法
CN112772315A (zh) 黄淮海潮土区夏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
CN110583376A (zh) 一种大颖草原种繁育的方法、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栽培繁育的方法
CN110574647A (zh) 一种提高小麦抗逆性能的栽培方法
CN104782379A (zh) 一种利用秋闲田种植秋大豆的轻简栽培方法
CN110612865A (zh) 一种西瓜、木薯、苕子间、套、轮作种植方法
CN109122174A (zh) 一种沙质草地苜蓿播种方法及种植方法
CN114568222B (zh) 一种百香果多主蔓结果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