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9981A - 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9981A
CN106899981A CN201710064153.6A CN201710064153A CN106899981A CN 106899981 A CN106899981 A CN 106899981A CN 201710064153 A CN201710064153 A CN 201710064153A CN 106899981 A CN106899981 A CN 106899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ower
nodes
source
destin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4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99981B (zh
Inventor
张军
曾睿
宁更新
冯义志
季飞
余华
陈芳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7100641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99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9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9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99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99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2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earth or a large mass of water thereon, e.g. earth telegraph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当信道空闲且有至少1个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网络进入握手阶段;每个源节点采用相同的非随机算法,计算所有源节点以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的目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数据时网络各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并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能无冲突地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的时刻,计时至该时刻后,以所述最小发射功率向相应目的节点发送数据;当所有源节点的数据发送完毕后,网络进入结束阶段。本发明在数据传输阶段将全连通网络转化为多个互不连通的子网,能有效地减少一个传输周期所需的时间,提高信道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声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水声通信网络在水下勘探、水下石油开采、战术监控、污染监测、海啸预警、辅助导航、生态监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随着海洋的探索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的增加,对高性能水声通信网络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水声信道频带窄、延时长、能量有限等特点使得水声网络的通信性能受到很大的限制,绝大部分在陆上表现良好的网络通信协议不能直接应用于水下,需要针对水下环境的特点对现有协议进行修改或重新设计。其中,媒体控制接入(MAC)协议的合理设计是提高水声网络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基于握手的竞争MAC协议是水声网络中常用的技术,CSMA、MACA和FAMA等常用的水声网络MAC协议均采用了握手机制。通过握手,水声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减少冲突的发送,发现节点终端隐藏,以及获得节点功率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更好的利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但在现有的基于握手的水声网络MAC协议中,受带宽的限制,每个传输周期通常只有一对节点可以相互通信,这种串行的节点交互方式在长时延的水声环境下存在以下不足:(1)等待信息到达的空闲时间在传输过程中占的比例较大且无法利用。在水下,源节点发送的信息到达目的节点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每个传输周期只有一对节点可以通信的情况下,等待信息到达的空闲时间无法利用,其在传输过程中占的比例越大,频谱资源的浪费越多。(2)多对节点的通信需要多个传输周期,多次的握手使得传输效率不高。由于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低,握手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多次的握手会显著降低有用信息的传输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714302.5中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竞争信道水声网络的多节点快速通信方法,可以让水声网络中的多个节点在同一个传输周期内并行传输数据而不发生冲突,能有效地提高信道的利用效率,减少通信的平均时延。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0697973.4中提供了一种包含运动节点的竞争信道水声网络多节点并行通信方法,该方法根据各节点的位置和速度信息来安排源节点的数据发送时刻,使得包含运动节点的水声网络能在同一个传输周期内实现多组节点数据的无冲突并行传输,能有效地提高信道的利用效率并减少通信的平均时延。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1159045.9中提供了一种节点发送顺序优化的竞争信道水声网络并行通信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一个传输周期中多个节点的发送顺序及发送时间,能在实现节点数据无冲突并行传输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一个传输周期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信道利用效率。
上述方法均能有效提高现有基于握手的水下竞争MAC协议的性能,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这些方法在整个传输周期中都将网络当成全连通网络来处理,未能利用一些节点发送信号相互影响较小的特点,节点发送的时间安排不够紧凑,不能充分发掘节点通信时的并行性。(2)这些方法为了保持网络的全连通,在整个传输周期中一直使用较高的固定功率进行发送,不能根据通信节点间的距离来调整节点的发送功率,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节点的发送功率,在数据传输阶段将全连通网络转化为多个互不连通的子网,每个子网独立规划节点发送时间,子网间同时传输,子网内并发传输,能有效地减少一个传输周期所需的时间,提高信道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基于竞争协议的水声通信网、水声传感网等场合。
本发明提供的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每个传输周期包含握手、传输、结束三个阶段,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当信道空闲且有至少1个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网络进入握手阶段。需要发起通信的源节点广播RTS信令,相应的目的节点若同意通信,则广播回复CTS信令,直至在预设的时间内再无新的RTS和CTS信令发出,握手阶段结束。上述源节点或目的节点在发送RTS或CTS信令时,其发射功率大于或等于该节点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网络中距离该节点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步骤2:握手阶段结束后,网络进入传输阶段,每个源节点采用相同的非随机算法,计算所有源节点以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的目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数据时网络各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并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的时刻,计时至该时刻后,以上述最小发射功率向相应目的节点发送数据。
步骤3:当所有源节点的数据发送完毕后,网络进入结束阶段,每个目的节点采用相同的非随机算法,计算所有目的节点以能成功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的源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信令时网络各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并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的时刻,计时至该时刻后,以上述最小发射功率向相应的源节点发送ACK或NACK信令。
上述步骤2中,1、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该方法中每个传输周期包含握手、传输、结束三个阶段,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当信道空闲且有至少1个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网络进入握手阶段;需要发起通信的源节点广播RTS信令,相应的目的节点若同意通信,则广播回复CTS信令,直至在预设的时间内再无新的RTS和CTS信令发出,握手阶段结束;上述源节点或目的节点在发送RTS或CTS信令时,发射功率大于或等于该节点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网络中距离该节点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步骤2:握手阶段结束后,网络进入传输阶段,每个源节点采用相同的非随机算法,计算所有源节点以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的目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数据时网络各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并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能无冲突地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的时刻,计时至该时刻后,以所述最小发射功率向相应目的节点发送数据;
步骤3:当所有源节点的数据发送完毕后,网络进入结束阶段,每个目的节点采用相同的非随机算法,计算所有目的节点以能成功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的源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信令时网络各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并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能无冲突地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的时刻,计时至该时刻后,以所述最小发射功率向相应的源节点发送ACK或NACK信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2.1a:对于每个源节点si,i=1~M,计算其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集合其中为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源节点数目;
步骤2.2a:令Ωi={si},i=1~M,S={Ωi|i=1~M},r=1;
步骤2.3a:选择任意Ωj∈S,且使S减去Ωj,即S不包含Ωj
步骤2.4a: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步骤2.4a的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i指的是节点的下标即1、2、3....M,在该步骤中不发生变化,刚开始S的下标包含所有节点下标,即1、2、3....M,j指的在S中选择任意一个下标的节点,那么S中的下标将不包括j,即1、2、3....j-1、j+1....M,然后再在不包含j的S中任意选择一个下标为k的节点,接着用下标为k的节点对应的集合和下标为j的节点对应的集合做交集看是否有相同的节点,有就更新S,即使得新S=S-Ωk,该表述单独看在等式两边好像不成立,但是在根据上下文和实际程序执行时是正确的,遍历完S中所有的下标,接着执行步骤2.5a。)
步骤2.5a:若S≠φ,使r增加1,转步骤2.3a,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进一步地,步骤2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2.1b:计算每个源节点si,i=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能影响到目的节点di的所有源节点的集合其中为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源节点数目;
步骤2.2b:令Ωi={di},i=1~M,S={Ωi|i=1~M},r=1;
步骤2.3b:选择任意Ωj∈S,且使S减去Ωj,即S不包含Ωj
步骤2.4b: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步骤2.4b的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步骤2.5b:若S≠φ,使r增加1,转步骤2.3b,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的时刻:
以最后一个CTS信令中的时间标签为0时刻,则在子网Γl中第i个发送数据的源节点si发送数据的时刻采用下式计算:
(此处的j、k仅适用于本式子,指的是源节点集合和目的节点集合中所包含的节点下标,比如那么j的下标可以是1或4,但j<i,其中i=4,所以j只能为1,k也是一样。此处j、k与步骤2.4a和2.4b没有关系)
其中Ti data为第i个发送数据的源节点si发送数据的时刻,D为大于水声网络任意两节点间数据传播最大延时的常数,为数据从si传输到dj的时延,为si发送数据包的持续时间,C为预设的保护时间,为si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的集合,为能影响到目的节点di的所有源节点的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3.1a:对于每个目的节点di,i=1~M,计算其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集合其中为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目的节点数目;
步骤3.2a:令Ω′i={di},i=1~M,S′={Ω′i|i=1~M},r=1;
步骤3.3a:选择任意Ω′j∈S′,且使S′减去Ω′j,即S′不包含Ω′j
步骤3.4a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步骤3.5a:若S′≠φ,使r增加1,转步骤3.3a,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3.1b:计算每个目的节点di,i=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能影响到源节点si的所有目的节点的集合其中为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源节点数目;
步骤3.2b:令Ω′i={si},i=1~M,S′={Ω′i|i=1~M},r=1;
步骤3.3b:选择任意Ω′j∈S′,且使S′减去Ω′j,即S′不包含Ω′j
步骤3.4b: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步骤3.5b:若S′≠φ,使r增加1,转步骤3.3b,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上述步骤3中,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的时刻:
以网络中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发送时刻为0时刻,则在子网Γ′l中第i个发送ACK/NACK信令的目的节点di发送ACK/NACK信令的时刻采用下式计算:
(此处的j、k仅适用于本式子,指的是源节点集合和目的节点集合中所包含的节点下标,处j、k与步骤3.4a和3.4b没有关系)
其中Ti ack为第i个发送ACK或NACK信令的目的节点di发送信令的时刻,D为大于水声网络任意两节点间数据传播最大延时的常数,为ACK/NACK信令从di传输到sj的时延,为di发送ACK或NACK信令的持续时间,C为预设的保护时间,为di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的集合,为能影响到源节点si的所有目的节点的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和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步骤1.1:所有节点在信道空闲时检测环境噪声的功率水平;
步骤1.2:进入握手阶段后,源节点si以预先约定的发送功率广播RTS信令,大于或等于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网络中距离si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上述RTS信令中包含源节点si当前环境噪声的功率水平
步骤1.3:目的节点di接收到源节点si发送的RTS信令后,根据预设的源节点si能正确接收信号所要求的信噪比最低值采用下式计算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其中为信号从目的节点di传播到源节点si的功率衰减系数;
步骤1.4:目的节点di以预先约定的发送功率广播CTS信令,大于或等于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网络中距离di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所述CTS信令中包含目的节点di当前环境噪声的功率水平
步骤1.5:源节点si接收到目的节点di发送的CTS信令后,根据预设的目的节点di能正确接收信号所要求的信噪比最低值采用下式计算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目的节点d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其中为信号从源节点si传播到目的节点di的功率衰减系数。
进一步地,步骤2.1a中,每个源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源节点si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集合
步骤2.1a.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目的节点的C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目的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2.1a.2:计算源节点si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目的节点dj,计算si以功率发送数据时信号到达dj处的功率
步骤2.1a.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目的节点dj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上述步骤2.1b中,每个源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源节点sj(j=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影响到目的节点di的源节点集合
步骤2.1b.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目的节点的C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目的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2.1b.2:计算所有源节点sj,j=1~M,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目的节点di,计算每个源节点sj以功率发送数据时信号到达di处的功率
步骤2.1b.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目的点di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进一步地,步骤3.1a中,每个目的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目的节点di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集合
步骤3.1a.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源节点的R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源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3.1a.2:计算目的节点di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源节点sj,计算目的节点di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信号到达sj处的功率
步骤3.1a.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源节点sj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上述步骤3.1b中,每个目的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当目的节点dj,j=1~M,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影响到源节点si的目的节点集合
步骤3.1b.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源节点的R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源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3.1b.2:计算所有目的节点dj(j=1~M)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源节点si,计算目的节点dj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信号到达si处的功率
步骤3.1b.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源节点si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有:
(1)传输效率更高。现有方法在整个传输周期中都将网络当成全连通网络来处理,未能充分发掘节点通信时的并行性。本发明通过控制节点的发送功率,在数据传输阶段将全连通网络转化为多个互不连通的子网,每个子网独立规划节点发送时间,子网间同时传输,子网内并发传输,可以有效地减少一个传输周期所需的时间,提高传输的效率。
(2)能耗更低。现有方法为了保证在整个传输周期中网络为全连通,在整个传输周期中需要使用较大的功率进行发送,本发明中节点只需在握手阶段使用较大功率发送以保证所有源节点和目的节点能接收到握手信息,在数据传输和发送ACK/NACK信令时均可使用较低的功率进行发送,可以显著降低节点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计算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和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步骤2中每个源节点si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集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步骤2中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子网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步骤3中每个目的节点di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集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步骤3中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子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法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1为一个具有12个节点的水声通信网络,以节点的水平位置和深度为X、Y、Z轴建立坐标系,三个坐标轴均以米为单位,1~12号节点的坐标分别为(600,500,250)、(1050,600,550)、(1300,350,600)、(850,400,250)、(650,700,400)、(400,300,350)、(900,550,350)、(1250,600,450)、(1200,400,650)、(700,450,300)、(850,800,250)、(550,375,300)。每个节点预设一个约定的发射功率,该发射功率大于或等于该节点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网络中距离该节点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即每个节点以上述功率发送信息时网络是全连通的,各个节点的通信方式为全方向、半双工,通信所用的带宽为6KHz,水下声速为1500m/s。
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其主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当信道空闲且有至少1个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网络进入握手阶段。需要发起通信的源节点广播RTS信令,相应的目的节点若同意通信,则广播回复CTS信令,直至在预设的时间内再无新的RTS和CTS信令发出,握手阶段结束。上述源节点或目的节点在发送RTS或CTS信令时,其发射功率大于或等于该节点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网络中距离该节点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1中,当网络中有节点需要传输数据时,先侦听信道,待信道空闲时,网络启动新的传输周期并进入其中的握手阶段。以1~6号节点分别需要向7~12号节点发送信息为例,将1~6号节点分别记为源节点s1~s6,7~12号节点分别记为目的节点d1~d6。源节点s1~s6以预先约定的功率广播RTS信令,大于或等于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网络中距离si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RTS中包含时间标签和待发送数据包的长度,上述时间标签为该RTS信令发送的时刻。目的节点d1~d6同意与源节点s1~s6通信时,以预先约定的发射功率广播CTS信令,大于或等于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网络中距离di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CTS信令中包含时间标签,该时间标签为该CTS信令发送的时刻。各节点检测到任何一个CTS信令后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与最后接收到的CTS信令中的时间标签之差大于预设的时间时,握手阶段结束,各个节点侦听并记录本次传输周期中所有成功握手的通信请求。
上述步骤1中,在握手阶段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和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其步骤如图2所示:
步骤1.1:所有节点在信道空闲时检测环境噪声的功率水平。
步骤1.2:进入握手阶段后,源节点si以预先约定的发送功率广播RTS信令,大于或等于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网络中距离si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上述RTS信令中包含源节点si当前环境噪声的功率水平
步骤1.3:目的节点di接收到源节点si发送的RTS信令后,根据预设的源节点si能正确接收信号所要求的信噪比最低值采用下式计算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其中为信号从目的节点di传播到源节点si的功率衰减系数。
上述实施例1中,a=10b(f)/10,其中是di到si的距离,k=1.5为几何扩散因子,f为信号的频率,b(f)为吸收损失,由下式计算得到:
步骤1.4:目的节点di以预先约定的发送功率广播CTS信令,大于或等于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网络中距离di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上述CTS信令中包含目的节点di当前环境噪声的功率水平
步骤1.5:源节点si接收到目的节点di发送的CTS信令后,根据预设的目的节点di能正确接收信号所要求的信噪比最低值采用下式计算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目的节点d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其中为信号从源节点si传播到目的节点di的功率衰减系数。
上述实施例1中,a=10b(f)/10,其中是si到di的距离,k=1.5为几何扩散因子,f为信号的频率,b(f)为吸收损失,由下式计算得到:
步骤2:握手阶段结束后,网络进入传输阶段,每个源节点采用相同的非随机算法,计算所有源节点以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的目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数据时网络各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并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的时刻,计时至该时刻后,以上述最小发射功率向相应目的节点发送数据。
上述步骤2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2.1a:对于每个源节点si(i=1~M),计算其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集合其中为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源节点数目。
上述步骤2.1a中,每个源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源节点si(i=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集合
步骤2.1a.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目的节点的C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目的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2.1a.2:计算源节点si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目的节点dj,计算si以功率发送数据时信号到达dj处的功率
上述实施例1中,a=10b(f)/10,其中是si到dj的距离,k=1.5为几何扩散因子,f为信号的频率,b(f)为吸收损失,由下式计算得到:
步骤2.1a.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目的节点dj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上述实施例1中,根据节点间的距离,源节点s1~s6影响到的目的节点集合为如图3所示。
步骤2.2a:令Ωi={si},i=1~M,S={Ωi|i=1~M},r=1。
上述实施例1中,Ω1={s1},Ω2={s2},Ω3={s3},Ω4={s4},Ω5={s5},Ω6={s6},S={Ω123456}。
步骤2.3a:选择任意Ωj∈S,S=S-Ωj
上述实施例1中,从S={Ω123456}中任选一个Ωj,然后将Ωj去掉,并更新S,以选择Ω1为例,则更新后的S={Ω23456}。
步骤2.4a: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上述实施例1中,从S中选择Ωk,将做交集,判断是否有相同的目的节点,没有则跳过,有则将Ωk分别并入Ωj并从S中去掉Ωk,重复上述过程直到S中所有的相交都为空集时为止,然后将Ωj做并集记录于Γr中。以Ωj=Ω1,S={Ω23456}为例,对于Ωk={Ωi|i=2~6},当i=2时,有共同目的节点d1,更新Ω1={s1,s2}、S={Ω3456};当i=3时,没有共同目的节点,所以跳过;当i=4时,有共同目的节点d1和d4,所以更新Ω1={s1,s2,s4},S={Ω356};当i=5时,没有共同目的节点,所以跳过;在i=6时,有共同目的节点d6,更新Ω1={s1,s2,s4,s6},S={Ω35}。此时的交集都是空集,所以第1个网络分割结束,
步骤2.5a:若S≠φ,r=r+1,转步骤2.3a,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上述实施例1中,最终子网的划分结果为Γ1={s1,s2,s4,s6,d1,d2,d4,d6},Γ2={s3,d3},Γ3={s5,d5},如图4所示。
上述步骤2中,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的时刻:
以最后一个CTS信令中的时间标签为0时刻,则在子网Γl中第i个发送数据的源节点si发送数据的时刻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Ti data为第i个发送数据的源节点si发送数据的时刻,D为大于水声网络任意两节点间数据传播最大延时的常数,为数据从si传输到dj的时延,为si发送数据包的持续时间,C为预设的保护时间,为si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的集合,为能影响到目的节点di的所有源节点的集合。
上述实施例1中,以最后一个CTS信令中时间标签为0时刻,预设的保护时间C为1S,常数D为2S,数据包的长度为1S,以包含源节点(s1,s2,s4,s6)的网络为例,在该网络中源节点s1发送数据时刻为:
T1 data=D=2.0
源节点s2发送数据时刻为:
其中,根据时延=距离/声速的关系,可计算得到
源节点s4发送数据时刻为:
其中,根据时延=距离/声速的关系,可计算得到
源节点s6发送数据时刻为:
其中,根据时延=距离/声速的关系,可计算得到
步骤3:当所有源节点的数据发送完毕后,网络进入结束阶段,每个目的节点采用相同的非随机算法,计算所有目的节点以能成功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的源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信令时网络各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并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的时刻,计时至该时刻后,向相应的源节点发送ACK或NACK信令。
上述步骤3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3.1a:对于每个目的节点di(i=1~M),计算其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集合其中为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目的节点数目。
上述步骤3.1a中,每个目的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目的节点di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集合
步骤3.1a.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源节点的R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源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3.1a.2:计算目的节点di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源节点sj,计算目的节点di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信号到达sj处的功率
上述实施例1中,a=10b(f)/10,其中是di到sj的距离,k=1.5为几何扩散因子,f为信号的频率,b(f)为吸收损失,由下式计算得到:
步骤3.1a.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源节点sj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上述实施例1中,所以根据节点间的距离,目的节点d1~d6影响到的源节点集合为如图5所示。
步骤3.2a:令Ω′i={di},i=1~M,S′={Ω′i|i=1~M},r=1。
上述实施例1中,Ω'1={d1},Ω'2={d2},Ω'3={d3},Ω'4={d4},Ω'5={d5},Ω'6={d6},S′={Ω′1,Ω′2,Ω′3,Ω′4,Ω′5,Ω′6}。
步骤3.3a:选择任意Ω′j∈S′,S′=S′-Ω′j
上述实施例1中,从S′={Ω′1,Ω′2,Ω′3,Ω′4,Ω′5,Ω′6}中任选一个Ω′j,然后将Ω′j去掉,并更新S′,以选择Ω′1为例,则更新后的S′={Ω′2,Ω′3,Ω′4,Ω′5,Ω′6}。
步骤3.4a: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上述实施例1中,从S′中选择Ω′k,将做交集,判断是否有相同的源节点,没有则跳过,有则将Ω′k分别并入Ω′j并从S′中去掉Ω′k,重复上述过程直到S′中所有的相交都为空集时为止,然后将Ω′j做并集记录于Γ′r中。以Ω′j=Ω′1,S′={Ω′2,Ω′3,Ω′4,Ω′5,Ω′6}为例,Ω′k={Ω′i|i=2~6},当i=2时,有共同源节点s2,更新Ω′1={d1,d2}、S′={Ω′3,Ω′4,Ω′5,Ω′6},当i=3,没有共同源节点,所以跳过,当i=4时,有共同源节点s1和s4,所以更新Ω′1={d1,d2,d4},S′={Ω′3,Ω′5,Ω′6};当i=5时,有共同源节点s5,所以更新Ω′1={d1,d2,d4,d5},S′={Ω′3,Ω′6};当i=6时,有共同源节点s6,所以更新Ω′1={d1,d2,d4,d5,d6},S′={Ω′3};此时的交集都是空集,所以第1个网络分割结束,此时
步骤3.5a:若S′≠φ,r=r+1,转步骤3.3a,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上述实施例1中,最终子网的划分结果为Γ′1={s1,s2,s4,s5,s6,d1,d2,d4,d5,d6},Γ′2={s3,d3},如图6所示。
上述步骤3中,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的时刻:
以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发送时刻为0时刻,则在子网Γ′l中第i个发送ACK/NACK信令的目的节点di发送ACK/NACK信令的时刻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Ti ack为第i个发送ACK或NACK信令的目的节点di发送信令的时刻,D为大于水声网络任意两节点间数据传播最大延时的常数,为ACK/NACK信令从di传输到sj的时延,为di发送ACK或NACK信令的持续时间,C为预设的保护时间,为di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的集合,为能影响到源节点si的所有目的节点的集合。
上述实施例1中,以最后一个数据包的时间标签为0时刻,预设的保护时间C为1S,常数D为2S,ACK和NACK信令的长度都为0.01S,下面以包含源节点(s1,s2,s4,s5,s6)的网络为例,在该网络中目的节点d1发送ACK或NACK信令时刻为:
T1 ack=D=2.0
目的节点d2发送ACK或NACK信令时刻为:
其中,根据时延=距离/声速的关系,可计算得到
目的节点d4发送ACK或NACK信令时刻为:
其中,根据时延=距离/声速的关系,可计算得到
目的节点d5发送ACK或NACK信令时刻为:
其中,根据时延=距离/声速的关系,可计算得到
目的节点d6发送ACK或NACK信令时刻为:
其中,根据时延=距离/声速的关系,可计算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其一在于步骤2中采用以下方法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2.1b:计算每个源节点si(i=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能影响到目的节点di的所有源节点的集合其中为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源节点数目。
上述步骤2.1b中,每个源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源节点sj(j=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影响到目的节点di的源节点集合
步骤2.1b.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目的节点的C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目的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2.1b.2:计算所有源节点sj(j=1~M)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目的节点di,计算每个源节点sj以功率发送数据时信号到达di处的功率
上述实施例2中,a=10b(f)/10,其中是sj到di的距离,k=1.5为几何扩散因子,f为信号的频率,b(f)为吸收损失,由下式计算得到:
步骤2.1b.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目的点di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上述实施例2中,根据节点间的距离,影响到目的节点d1~d6的源节点集合为
步骤2.2b:令Ωi={di},i=1~M,S={Ωi|i=1~M},r=1。
上述实施例2中,Ω1={d1},Ω2={d2},Ω3={d3},Ω4={d4},Ω5={d5},Ω6={d6},S={Ω123456}。
步骤2.3b:选择任意Ωj∈S,S=S-Ωj
上述实施例2中,从S={Ω123456}中任选一个Ωj,然后将Ωj去掉,并更新S,以选择Ω1为例,则更新后的S={Ω23456}。
步骤2.4b: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上述实施例2中,从S中选择Ωk,将做交集,判断是否有相同的源节点,没有则跳过,有则将Ωk分别并入Ωj并从S中去掉Ωk,重复上述过程直到S中所有的相交都为空集时为止,将Ωj做并集记录于Γr中。以Ωj=Ω1,S={Ω23456}为例,Ωk={Ωi|i=2~6},当i=2时,有共同源节点s2,更新Ω1={d1,d2}、S={Ω3456},当i=3时,没有共同源节点,所以跳过;当i=4时,有共同源节点s1和s4,所以更新Ω1={d1,d2,d4},S={Ω356};当i=5时,没有共同源节点,所以跳过;当i=6时,有共同源节点s1,所以更新Ω1={d1,d2,d4,d6},S={Ω35}。此时的交集都是空集,所以第1个网络分割结束,此时
步骤2.5b:若S≠φ,r=r+1,转步骤2.3b,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上述实施例2中,Γ1={s1,s2,s4,s6,d1,d2,d4,d6},Γ2={s3,d3},Γ3={s5,d5},如图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第二个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采用以下方法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3.1b:计算每个目的节点di(i=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能影响到源节点si的所有目的节点的集合其中为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源节点数目。
上述步骤3.1b中,每个目的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当目的节点dj(j=1~M)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影响到源节点si的目的节点集合
步骤3.1b.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源节点的R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源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3.1b.2:计算所有目的节点dj(j=1~M)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源节点si,计算目的节点dj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信号到达si处的功率
上述实施例2中,a=10b(f)/10,其中是dj到si的距离,k=1.5为几何扩散因子,f为信号的频率,b(f)为吸收损失,由下式计算得到:
步骤3.1b.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源节点si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上述实施例2中,根据节点间的距离,影响到源节点s1~s6的目的节点集合为
步骤3.2b:令Ω′i={si},i=1~M,S′={Ω′i|i=1~M},r=1。
上述实施例2中,Ω′1={s1},Ω′2={s2},Ω′3={s3},Ω′4={s4},Ω′5={s5},Ω′6={s6},S′={Ω′1,Ω′2,Ω′3,Ω′4,Ω′5,Ω′6}。
步骤3.3b:选择任意Ω′j∈S′,S′=S′-Ω′j
上述实施例2中,从S′={Ω′1,Ω′2,Ω′3,Ω′4,Ω′5,Ω′6}中任选一个Ω′j,然后将Ω′j去掉,并更新S′,以选择Ω′1为例,则更新后的S′={Ω′2,Ω′3,Ω′4,Ω′5,Ω′6}。
步骤3.4b: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上述实施例2中,从S′中选择Ω′k,将做交集,判断是否有相同的目的节点,没有则跳过,有则将Ω′k分别并入Ω′j并从S′中去掉Ω′k,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对S′中所有的相交都为空集时为止,然后将Ω′j做并集记录于Γ′r中。以Ω′j=Ω′1,S′={Ω′2,Ω′3,Ω′4,Ω′5,Ω′6}为例,Ω′k={Ω′i|i=2~6},当i=2时,有共同目的节点d1,更新Ω′1={s1,s2}、S′={Ω′3,Ω′4,Ω′5,Ω′6},当i=3,没有共同目的节点,所以跳过;当i=4时有共同目的节点d1和d4,所以更新Ω′1={s1,s2,s4},S′={Ω′3,Ω′5,Ω′6};当i=5时,有共同目的节点d1,所以更新Ω′1={s1,s2,s4,s5},S′={Ω′3,Ω′6};当i=6时,有共同目的节点d6,所以更新Ω′1={s1,s2,s4,s5,s6},S′={Ω′3}。此时的交集是空集,所以第1个网络分割结束,此时
步骤3.5b:若S′≠φ,r=r+1,转步骤3.3b,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上述实施例2中,最终子网的划分结果为Γ′2={s3,d3}。

Claims (9)

1.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该方法中每个传输周期包含握手、传输、结束三个阶段,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当信道空闲且有至少1个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网络进入握手阶段;需要发起通信的源节点广播RTS信令,相应的目的节点若同意通信,则广播回复CTS信令,直至在预设的时间内再无新的RTS和CTS信令发出,握手阶段结束;上述源节点或目的节点在发送RTS或CTS信令时,发射功率大于或等于该节点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网络中距离该节点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步骤2:握手阶段结束后,网络进入传输阶段,每个源节点采用相同的非随机算法,计算所有源节点以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的目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数据时网络各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并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能无冲突地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的时刻,计时至该时刻后,以所述最小发射功率向相应目的节点发送数据;
步骤3:当所有源节点的数据发送完毕后,网络进入结束阶段,每个目的节点采用相同的非随机算法,计算所有目的节点以能成功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的源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信令时网络各节点的连接关系,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并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能无冲突地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的时刻,计时至该时刻后,以所述最小发射功率向相应的源节点发送ACK或NACK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2.1a:对于每个源节点si,i=1~M,计算其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集合其中为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源节点数目;
步骤2.2a:令Ωi={si},i=1~M,S={Ωi|i=1~M},r=1;
步骤2.3a:选择任意Ωj∈S,且使S减去Ωj,即S不包含Ωj
步骤2.4a: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步骤2.4a的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步骤2.5a:若S≠φ,使r增加1,转步骤2.3a,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2.1b:计算每个源节点si,i=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能影响到目的节点di的所有源节点的集合其中为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源节点数目;
步骤2.2b:令Ωi={di},i=1~M,S={Ωi|i=1~M},r=1;
步骤2.3b:选择任意Ωj∈S,且使S减去Ωj,即S不包含Ωj
步骤2.4b: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步骤2.4b的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步骤2.5b:若S≠φ,使r增加1,转步骤2.3b,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的时刻:
以最后一个CTS信令中的时间标签为0时刻,则在子网Γl中第i个发送数据的源节点si发送数据的时刻采用下式计算:
T 1 d a t a = D T i d a t a = m a x { T j d a t a + L j d a t a + D s j d i - D s i d i , T k d a t a + L k d a t a + D s k d k - D s i d k | s j &Element; &Omega; d i , d k &Element; &Omega; s i , j < i , k < i } + C ,
此处的j、k仅适用于本式子,指的是源节点集合和目的节点集合中所包含的节点下标,其中Ti data为第i个发送数据的源节点si发送数据的时刻,D为大于水声网络任意两节点间数据传播最大延时的常数,为数据从si传输到dj的时延,为si发送数据包的持续时间,C为预设的保护时间,为si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的集合,为能影响到目的节点di的所有源节点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3.1a:对于每个目的节点di,i=1~M,计算其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集合其中为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目的节点数目;
步骤3.2a:令Ω′i={di},i=1~M,S′={Ω′i|i=1~M},r=1;
步骤3.3a:选择任意Ω′j∈S′,且使S′减去Ω′j,即S′不包含Ω′j
步骤3.4a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步骤3.5a:若S′≠φ,使r增加1,转步骤3.3a,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以下步骤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不连通的子网:
步骤3.1b:计算每个目的节点di,i=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能影响到源节点si的所有目的节点的集合其中为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M为整个网络在当前传输周期的源节点数目;
步骤3.2b:令Ω′i={si},i=1~M,S′={Ω′i|i=1~M},r=1;
步骤3.3b:选择任意Ω′j∈S′,且使S′减去Ω′j,即S′不包含Ω′j
步骤3.4b:对φ为空集,则Ω′j=Ω′j∪Ω′kS′=S′-Ω′k;重复上述合并过程直至对任意均有
步骤3.5b:若S′≠φ,使r增加1,转步骤3.3b,否则,则{Γ′l|l=1~r}为所求子网的节点集合。
上述步骤3中,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本节点在所属子网中可以无冲突地发送ACK或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的时刻:
以网络中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发送时刻为0时刻,则在子网Γ′l中第i个发送ACK/NACK信令的目的节点di发送ACK/NACK信令的时刻采用下式计算:
T 1 a c k = D T i a c k = m a x { T j a c k + L j a c k + D d j s i - D d i s i , T k a c k + L k a c k + D d k s k - D d i s k | d j &Element; &Omega; s i &prime; , s k &Element; &Omega; d i &prime; , j < i , k < i } + C
此处的j、k仅适用于本式子,指的是源节点集合和目的节点集合中所包含的节点下标,其中Ti ack为第i个发送ACK或NACK信令的目的节点di发送信令的时刻,D为大于水声网络任意两节点间数据传播最大延时的常数,为ACK/NACK信令从di传输到sj的时延,为di发送ACK或NACK信令的持续时间,C为预设的保护时间,为di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的集合,为能影响到源节点si的所有目的节点的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相应目的节点di和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步骤1.1:所有节点在信道空闲时检测环境噪声的功率水平;
步骤1.2:进入握手阶段后,源节点si以预先约定的发送功率广播RTS信令,大于或等于si能成功发送数据至网络中距离si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上述RTS信令中包含源节点si当前环境噪声的功率水平
步骤1.3:目的节点di接收到源节点si发送的RTS信令后,根据预设的源节点si能正确接收信号所要求的信噪比最低值采用下式计算目的节点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源节点s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P d i m i n = P s i N exp ( &gamma; s i / 10 ) / &alpha; d i s i
其中为信号从目的节点di传播到源节点si的功率衰减系数;
步骤1.4:目的节点di以预先约定的发送功率广播CTS信令,大于或等于d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网络中距离di最远的节点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所述CTS信令中包含目的节点di当前环境噪声的功率水平
步骤1.5:源节点si接收到目的节点di发送的CTS信令后,根据预设的目的节点di能正确接收信号所要求的信噪比最低值采用下式计算源节点si能成功发送ACK/NACK信令至相应目的节点di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P s i m i n = P d i N exp ( &gamma; d i / 10 ) / &alpha; s i d i
其中为信号从源节点si传播到目的节点di的功率衰减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a中,每个源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源节点si以功率发送数据时所能影响到的目的节点集合
步骤2.1a.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目的节点的C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目的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2.1a.2:计算源节点si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目的节点dj,计算si以功率发送数据时信号到达dj处的功率
步骤2.1a.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目的节点dj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上述步骤2.1b中,每个源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源节点sj,j=1~M,以功率发送数据时,影响到目的节点di的源节点集合
步骤2.1b.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目的节点的C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目的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2.1b.2:计算所有源节点sj,j=1~M,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目的节点di,计算每个源节点sj以功率发送数据时信号到达di处的功率
步骤2.1b.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目的点di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a中,每个目的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目的节点di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所能影响到的源节点集合
步骤3.1a.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源节点的R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源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3.1a.2:计算目的节点di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源节点sj,计算目的节点di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信号到达sj处的功率
步骤3.1a.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源节点sj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上述步骤3.1b中,每个目的节点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当目的节点dj,j=1~M,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影响到源节点si的目的节点集合
步骤3.1b.1:监听本传输周期内所有源节点的RTS信令,并记录下每个源节点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
步骤3.1b.2:计算所有目的节点dj(j=1~M)的传输功率对本传输周期内的每个源节点si,计算目的节点dj以功率发送ACK/NACK时信号到达si处的功率
步骤3.1b.3:若其中为预设的阈值,为源节点si的环境噪声功率水平,则否则
CN201710064153.6A 2017-01-26 2017-01-26 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99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4153.6A CN106899981B (zh) 2017-01-26 2017-01-26 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4153.6A CN106899981B (zh) 2017-01-26 2017-01-26 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9981A true CN106899981A (zh) 2017-06-27
CN106899981B CN106899981B (zh) 2020-05-22

Family

ID=5919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415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99981B (zh) 2017-01-26 2017-01-26 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9998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950A (zh) * 2017-10-10 2018-04-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无冲突的竞争信道水声网络并行通信方法
CN110691371A (zh) * 2019-09-10 2020-01-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网状水声网络的mac调度方法
CN111881645A (zh) * 2020-07-03 2020-11-03 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噪声时序的时钟树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CN114666909A (zh) * 2022-04-13 2022-06-24 南华大学 基于准干扰对齐的水声网络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390A (zh) * 2008-08-12 2009-01-28 武汉大学 水下传感器网络高时间分辨率数据虚拟簇收集方法
CN104066116A (zh) * 2014-06-13 2014-09-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媒体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方法及系统
CN104486005A (zh) * 2014-11-30 2015-04-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竞争信道水声网络的多节点快速通信方法
US20160134433A1 (en) * 2013-06-14 2016-05-12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nderwater multi-hop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332299A (zh) * 2016-08-20 2017-01-11 华南理工大学 包含运动节点的竞争信道水声网络多节点并行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390A (zh) * 2008-08-12 2009-01-28 武汉大学 水下传感器网络高时间分辨率数据虚拟簇收集方法
US20160134433A1 (en) * 2013-06-14 2016-05-12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nderwater multi-hop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4066116A (zh) * 2014-06-13 2014-09-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媒体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方法及系统
CN104486005A (zh) * 2014-11-30 2015-04-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竞争信道水声网络的多节点快速通信方法
CN106332299A (zh) * 2016-08-20 2017-01-11 华南理工大学 包含运动节点的竞争信道水声网络多节点并行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凌峰;刘俊: "水声传感网MAC协议的研究进展", 《数字通信》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950A (zh) * 2017-10-10 2018-04-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无冲突的竞争信道水声网络并行通信方法
CN110691371A (zh) * 2019-09-10 2020-01-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网状水声网络的mac调度方法
CN111881645A (zh) * 2020-07-03 2020-11-03 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噪声时序的时钟树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CN111881645B (zh) * 2020-07-03 2021-05-04 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噪声时序的时钟树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CN114666909A (zh) * 2022-04-13 2022-06-24 南华大学 基于准干扰对齐的水声网络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666909B (zh) * 2022-04-13 2023-01-24 南华大学 基于准干扰对齐的水声网络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9981B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3861B (zh) 一种适用于水声传感器网络的多链路并发传输方法
CN104486005B (zh) 一种适用于竞争信道水声网络的多节点快速通信方法
CN106899981B (zh) 一种节点发送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的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Chen et al. Ordered CSMA: A collision-free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CN107071829B (zh) 一种面向数据收集任务的水声网络媒体接入控制方法
CN106656356B (zh) 一种节点发送顺序优化的竞争信道水声网络并行通信方法
CN106332299B (zh) 包含运动节点的竞争信道水声网络多节点并行通信方法
CN104349495B (zh) 一种基于maca‑u协议的水声网络多址接入方法
CN111800200B (zh) 一种水声网络并行通信的发送时间规划方法
Zhang et al. A load-based hybrid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0691371B (zh) 一种网状水声网络的mac调度方法
CN106571876B (zh) 一种适用于水声网络的时反多址接入方法
CN110769519B (zh) 一种分布式多信道水声网络通信方法
Lin et al. A MACA-based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CN108769944B (zh) 面向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mp-mr-mc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方法
CN108541021B (zh) 一种适用于水下滑翔机组网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Khater et al. Contention-based mac protocol in uwsns: Slotted_cs_aloha proposed protocol
Saravanan et al. Mac 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esign using stochastic network calculusfor underwater agriculture farming
Kuroiwa et al. A multi-channel bulk data collection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u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Zuo et al. A three-way handshaking access mechanism for point to multipoint in-band full-duplex wireless networks
CN110661579A (zh) 一种星型水声网络的mac调度方法
Alam et al. On TDMA based hybrid channel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CN115278771B (zh) 一种多跳水声通信网络冲突避免时隙分配方法
Hossain et al. Resolving spatial unfairness problem with reduced-handshaking in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
ur Rahman et al. A MACA-Based Energy-Efficient MAC Protocol Using Q-Learning Technique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