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9327B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9327B
CN106899327B CN201710101691.8A CN201710101691A CN106899327B CN 106899327 B CN106899327 B CN 106899327B CN 201710101691 A CN201710101691 A CN 201710101691A CN 106899327 B CN106899327 B CN 106899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erminal
data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16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99327A (zh
Inventor
张文博
张斌
王兴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016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99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99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9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99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9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从第二电力终端接收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符合第一传输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用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协议,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节省了电力通信系统的部署成本,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电网领域也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电力设备对数据传输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例如,充电桩作为一种电力终端设备,需要通过与运营平台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上报充电桩生成的数据或者接收运营平台下发的指令。
当前,充电桩需要根据数据采集装置的查询命令向数据采集装置上报该充电桩生成的数据,并由数据采集装置转发给运营平台,数据采集装置与充电桩之间通过复杂的主从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该主从协议与数据采集装置和运营平台之间的传输协议不能兼容,需要通过数据采集装置的协议转换才能实现充电桩与运营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由此导致充电桩与运营平台之间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较差,使得充电桩的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提高电力设备传输数据的实时性。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基于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的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从第二电力终端接收符合第二传输协议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符合第一传输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用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协议,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第一电力终端无需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即可从第二电力终端获取数据包,从而节省了电力通信系统的部署成本,此外,第一电力终端从第二电力终端获取符合网络设备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包,无需第一电力终端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协议,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添加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从而,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识别不能与网络设备直接通信的电力终端,提高了电力通信网络的透明度,简化了电力通信网络的维护管理工作。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从第二电力终端接收符合第二传输协议的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在内的多个数据包;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数据包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力终端。
从而,第一电力终端(主机)可以同时接收多个电力终端(从机)的数据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协议包括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
第二电力终端生成数据后可以通过PPP立刻发送给第一电力终端,无需等待第一电力终端的查询命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主充电桩和从充电桩之间使用的主从协议,本申请中电力终端之间使用PPP进行通信简单易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基于PLC的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二电力终端生成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符合第一传输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用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以便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第二电力终端直接生成符合网络设备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包,无需第一电力终端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从多个数据包中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从而,第一电力终端(主机)可以同时接收到多个电力终端(从机)的数据包,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协议包括PPP。
第二电力终端生成数据后可以通过PPP立刻发送给第一电力终端,无需等待第一电力终端的查询命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主充电桩和从充电桩之间使用的主从协议,本申请中电力终端之间使用PPP进行通信简单易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面所涉及方法中第一电力终端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装置与其它网元之间的通信。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面所涉及方法中第二电力终端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装置与其它网元之间的通信。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终端设备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通信接口、处理器运行时,使得第一电力终端执行上述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终端设备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通信接口、处理器运行时,使得第二电力终端执行上述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电力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二电力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适用本申请的电力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另一种适用本申请的电力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再一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第一电力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第一电力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第二电力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第二电力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一种适用本申请的电力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电力通信网络100包括云110、充电桩101、充电桩102、充电桩103、充电桩104和充电桩105。其中,云110为充电桩101至充电桩105提供运营平台,云110例如可以是服务器,充电桩101至充电桩105分别通过PLC模块进行通信,PLC模块利用传输电流的电力线作为通信载体进行通信,PLC模块可以位于充电桩内部,也可以位于充电桩外部,本申请对充电桩与PLC模块的位置关系不作限定。
充电桩101利用通信模块111与云进行通信,通信模块111可以是无线通信模块,例如可以是第4代移动通信(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模块;通信模块111也可以是有线通信模块,例如可以是网卡,本申请对通信模块111与充电桩101的位置关系不作限定,此外,本申请对通信模块111与云110之间的通信方式也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能够与运营平台直接进行通信的电力终端被称为主机(centralcoordinator,CCO),不能与运营平台直接进行通信且通过主机与运营平台通信的电力终端被称为从机(station,STA)。因此,在图1所示的充电桩中,充电桩101为主机,充电桩102至充电桩105为从机。
电力通信网络100中,PLC模块例如通过RS485串口与充电桩对接,所有的PLC模块都耦合在同一个配电器提供的交流上,PLC模块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即,主机模式PLC(PLC(CCO))和从机模式PLC(PLC(STA)),其中,与主机连接的PLC模块处于主机模式,与从机连接的PLC模块处于从机模式,电力通信网络100中各个设备上电后,PLC(STA)广播查找PLC(CCO),并组网成功,之后PLC(CCO)可以向PLC(STA)发送数据或者从PLC(STA)接收数据,从而,充电桩102至充电桩105可以通过充电桩101与云110进行通信。上述示例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对PLC之间的通信方式不作限定。
应理解,电力通信系统100仅是举例说明,适用于本申请的电力通信系统不限于此,例如,适用于本申请的电力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主机,从机的数量也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数量。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方法200应用于基于PLC的通信系统,该方法200包括:
S210,第一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从第二电力终端接收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符合第一传输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用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S220,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中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
S230,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协议,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S210中,第一电力终端例如是主充电桩,第二电力终端例如是从充电桩,第二传输协议为主充电桩与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协议,第一传输协议为主充电桩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网络设备例如是提供运营平台的服务器。
从充电桩生成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是符合主充电桩和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协议的数据包,其中,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为符合主充电桩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的数据包。从充电桩生成第二数据包后通过PLC线路向主充电桩发送第二数据包。
主充电桩收到第二数据包后,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取第一数据包,并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包。其中,主充电桩可以直接发送该第一数据包,也可以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后发送该第一数据包,例如,主充电桩可以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封装后再向网络设备发送。
上述示例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一电力终端和第二电力终端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电力终端设备,例如电表。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第一电力终端无需通过数据采集装置直接从第二电力终端获取数据包,从而节省了电力通信系统的部署成本,此外,第一电力终端从第二电力终端获取符合网络设备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包,无需第一电力终端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协议,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240,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添加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电力终端,第一电力终端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携带该第一标识信息的数据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识别出第二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作为一个可选的示例,第一电力终端和第二电力终端共用相同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二者分别使用不同的端口号,则第一标识信息即为第二电力终端使用的端口号。
从而,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识别不能与网络设备直接通信的电力终端,提高了电力通信网络的透明度,简化了电力通信网络的维护管理工作。
上述示例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电力终端还可以对上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通过特定的数据包格式表示第二电力终端与第一数据包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使网络设备直接识别第二电力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从第二电力终端接收符合第二传输协议的第二数据包,包括:
S250,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在内的多个数据包。
S260,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数据包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力终端。
在本申请中,第二电力终端向第一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可以携带第二电力终端的标识信息,即,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例如可以是第二电力终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第一电力终端可以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包与第二电力终端的对应关系,从而,第一电力终端(主机)可以同时接收多个电力终端(从机)的数据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上述示例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第二电力终端还可以通过特定格式的数据包标识该第二电力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协议包括PPP。
PPP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物理介质且能够封装多种数据包的通信协议,第二电力终端生成数据后可以通过PPP立刻发送给第一电力终端,无需等待第一电力终端的查询命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主充电桩和从充电桩之间使用的主从协议,本申请中电力终端之间使用PPP进行通信简单易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300应用于基于PLC的通信系统,方法300包括:
S310,第二电力终端生成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符合第一传输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用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S320,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以便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方法300中的第二电力终端可对应于方法200中的第二电力终端,为了简洁,在此不加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300,第二电力终端直接生成符合网络设备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包,无需第一电力终端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
S330,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从多个数据包中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方法300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可对应于方法200中的第二标识信息,为了简洁,在此不加赘述。
从而,第一电力终端(主机)可以同时接收到多个电力终端(从机)的数据包,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协议包括PPP。
PPP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物理介质上且能够封装多种数据包的通信协议,第二电力终端生成数据后可以通过PPP立刻发送给第一电力终端,无需等待第一电力终端的查询命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主充电桩和从充电桩之间使用的主从协议,本申请中电力终端之间使用PPP进行通信简单易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图4示出了另一种适用本申请的电力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电力通信网络400包括网络设备410、主机420、从机430和从机440,主机420通过PLC(CCO)421与从机430和从机440进行通信,从机430通过PLC(STA)431与主机420和从机440进行通信,从机440通过PLC(STA)441与主机420和从机430进行通信。此外,主机420还安装有4G模块,并通过4G模块与网络设备410进行通信。
主机420安装有PPP客户端和N个PPP服务器端,主机420的PPP客户端用于为主机420生成的数据包提供IP地址,N个PPP服务器端与N个从机一一对应,每个从机分别安装有PPP客户端,每个从机的PPP客户端用于为各个从机生成的数据提供IP地址。
此外,主机420还部署了源网络地址转换(source 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SNAT)映射功能,SNAT映射用于将从机发送的数据包所携带的IP地址映射成主机所使用的IP地址,并通过4G模块发送给网络设备,其中,不同的从机对应不同的端口号。SNAT映射还用于将4G模块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映射到不同的PPP服务器端,从而通过各个从机对应的PPP服务器端发送至各个从机的PPP客户端。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4所示的电力通信系统。
对于上行数据:
从机的PPP客户端生成符合PPP的数据包(以下,简称为“PPP数据包”)并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发送至从机对应的PLC芯片(PLC(STA)),PLC(STA)芯片将接收到的PPP数据包通过PLC线路转发至主机对应的PLC芯片(PLC(CCO))。
PLC(CCO)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PP数据包携带的MAC地址识别出该PPP数据包属于哪个从机,并对该PPP数据包进行封装,封装格式为:特征头+PPP数据包+尾部,其中,尾部例如是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特征头用于标识该PPP数据包所属的从机。PLC(CCO)将封装后的数据包通过UART发送至主机控制器。
主机控制器收到该封装的数据包后将该封装的数据包解封装,获得特征头以及PPP数据包所包括的符合4G通信协议的数据包(简称为“4G数据包“),当主机控制器没有发现特征头对应的PPP服务端时,主机控制器为该特征头绑定一个PPP服务端并将上述4G数据包发送至该PPP服务端,PPP服务端保存特征头与PPP服务端的映射关系;当该特征头与PPP服务端存在对应关系时,主机控制器直接将4G数据包发送至PPP服务端,PPP服务端将该4G数据包进行SNAT处理,即,将从机的IP地址转换成主机的IP地址,并对该4G数据包添加从机对应的端口号后通过4G模块发送至网络设备。
对于下行数据:
主机的4G模块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携带端口号的4G数据包后,通过SNAT将4G数据包映射到该端口号对应的PPP服务端,PPP服务端将4G数据包转换为PPP数据包,并对该4G数据包进行封装,封装格式为:特征头+PPP数据包+尾部,特征头用于标识该4G数据包所属的从机。主机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至PLC(CCO)。
PLC(CCO)通过UART接收到该封装后的数据包后进行解封装,获取特征头,并根据特征头将PPP数据包发送至该特征头对应的PLC(STA)。
PLC(STA)通过PLC线路接收到该PPP数据包后,通过UART发送至从机的PPP客户端。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电力通信网络和数据传输方法,从机无需等待主机的轮询命令即可直接向主机发送符合网络设备的通信协议的数据包,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主机无需数据采集模块即可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包,从而可以降低电力通信网络的部署成本;网络设备根据端口号可以直接识别不同的电力终端,即,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透明化连接,从而可以降低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的复杂度。
上文详细介绍了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示例。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力终端和第二电力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终端设备等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电力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电力终端600包括:处理单元602和通信单元603。处理单元602用于对第一电力终端6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602用于支持第一电力终端600执行图2的S22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603用于支持第一电力终端600与其它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第一电力终端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01,用于存储第一电力终端6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6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6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601可以是存储器。
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电力终端600,无需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即可从第二电力终端获取数据包,从而节省了电力通信系统的部署成本,此外,第一电力终端从第二电力终端获取符合网络设备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包,无需第一电力终端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当处理单元6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6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6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所涉及的第一电力终端可以为图7所示的第一电力终端。
参阅图7所示,该第一电力终端700包括:处理器702、通信接口703、存储器701。其中,通信接口703、处理器702以及存储器701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互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加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电力终端700,无需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即可从第二电力终端获取数据包,从而节省了电力通信系统的部署成本,此外,第一电力终端从第二电力终端获取符合网络设备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包,无需第一电力终端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电力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电力终端800包括:处理单元802和通信单元803。处理单元802用于对第二电力终端8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802用于支持第二电力终端800执行图3的S3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803用于支持第二电力终端800与其它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第二电力终端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801,用于存储第二电力终端8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8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8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801可以是存储器。
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电力终端800直接生成符合网络设备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包,无需第一电力终端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当处理单元8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8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8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所涉及的第二电力终端可以为图9所示的第二电力终端。
参阅图9所示,该第二电力终端900包括:处理器902、通信接口903、存储器901。其中,通信接口903、处理器902以及存储器901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互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加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电力终端900直接生成符合网络设备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包,无需第一电力终端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电力线通信PLC的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从第二电力终端接收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符合第一传输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用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电力终端直接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力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电力终端的传输协议相同,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力终端的传输协议不同;
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协议,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协议,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添加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从第二电力终端接收符合第二传输协议的第二数据包,包括:
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在内的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数据包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力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包括点对点协议PPP。
5.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电力线通信PLC的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电力终端生成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符合第一传输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用于第一电力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电力终端直接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力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电力终端的传输协议相同,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力终端的传输协议不同;
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以便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
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从多个数据包中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包括点对点协议PPP。
8.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电力线通信PLC线路从第二电力终端接收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符合第一传输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用于所述装置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第一电力终端直接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力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电力终端的传输协议相同,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力终端的传输协议不同;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通信单元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协议,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添加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在内的多个数据包;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多个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数据包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力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包括点对点协议PPP。
12.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符合第一传输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用于第一电力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电力终端直接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力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电力终端的传输协议相同,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力终端的传输协议不同;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基于第二传输协议,通过电力线通信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二数据包,以便于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通过PLC线路向所述第一电力终端发送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一电力终端从多个数据包中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二电力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包括点对点协议PPP。
CN201710101691.8A 2017-02-24 2017-02-24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899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1691.8A CN106899327B (zh) 2017-02-24 2017-02-24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1691.8A CN106899327B (zh) 2017-02-24 2017-02-24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9327A CN106899327A (zh) 2017-06-27
CN106899327B true CN106899327B (zh) 2020-04-28

Family

ID=59185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1691.8A Active CN106899327B (zh) 2017-02-24 2017-02-24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993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0297A1 (zh) * 2017-06-29 2019-01-03 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装置的网络及共享充电装置的充电方法
CN108449117B (zh) * 2018-05-10 2024-04-26 深圳市晟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lc的物联网系统及入网方法
CN111262276B (zh) * 2020-05-06 2020-10-09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桩智能有序充电系统及用串联组网实现的方法
CN112532641B (zh) * 2020-12-07 2023-04-28 四川光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内部模块连接的通信方法
CN112837524B (zh) * 2021-01-19 2022-05-17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的智能分布式通信方法
CN113225406A (zh) * 2021-03-20 2021-08-06 杭州雅格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和多从机的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5663B (zh) * 2006-04-16 2012-07-18 姜建国 一种远程智能抄表方法和远程智能抄表系统
CN101364939B (zh) * 2007-08-07 2012-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转发方法及装置、数据包生成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2438032A (zh) * 2011-08-05 2012-05-02 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道路亮度无线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CN104378730B (zh) * 2014-11-06 2018-06-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m2m业务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系统
CN105702012A (zh) * 2014-11-24 2016-06-2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 集抄系统plc智能通信器及其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9327A (zh)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9327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65484A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1294235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关及可读存储介质
KR20220092617A (ko) 소프트웨어 업그레이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1901387B (zh) 一种云专线的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5450585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506516A (zh) 一种Modbus RTU/ASCII和Modbus TCP通信协议转换的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CN111427335A (zh) 一种车辆远程诊断方法、设备连接器及车辆连接器
CN112585927A (zh) 通信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可移动平台
CN108063775A (zh) 通信协议兼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25947A (zh) 车辆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415062A (zh) 一种网络连接装置、无线路由器和网络连接方法
CN113163028B (zh)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05534B (zh) 信息传输方法、第一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404202A (zh) 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39554B (zh) 一种远程vlan实现方法
CN102932208A (zh) 站点监控方法及装置
CN212463256U (zh) 一种物联网无线终端设备及通信模块
CN115980554A (zh) 一种芯片测试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7342920B (zh) 物联网网关接入设备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CN106845974B (zh) 一种实现近场通信的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30787B (zh)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738165B (zh) 数据传输装置
CN115968543A (zh)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57214B (zh) 一种组网通信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4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