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6582A -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6582A
CN106896582A CN201710290728.6A CN201710290728A CN106896582A CN 106896582 A CN106896582 A CN 106896582A CN 201710290728 A CN201710290728 A CN 201710290728A CN 106896582 A CN106896582 A CN 106896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atic lens
backlight module
pad
area
lower pris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07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907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965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96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6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口子胶、上棱镜片以及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固定连接口子胶,下棱镜片通过第一垫片固定连接口子胶,以使上棱镜片和下棱镜片的位置固定。本发明所述背光模组能够避免产生亮线不良。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显示器。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一种应用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由于现有背光模组的下棱镜片位置不固定,因此背光模组在信赖性实验(整机跌落、振动实验)或运输周转时容易发生下棱镜片移位,从而产生亮线不良,导致液晶显示面板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产生亮线不良的背光模组和显示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口子胶、上棱镜片以及下棱镜片,所述上棱镜片固定连接所述口子胶,所述下棱镜片通过第一垫片固定连接所述口子胶,以使所述上棱镜片和所述下棱镜片的位置固定。
其中,所述下棱镜片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和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周边的第二区域,所述上棱镜片设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垫片设于所述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垫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呈条形、L形或方框形。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层叠设于所述下棱镜片远离所述上棱镜片的一侧;
所述扩散片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三区域和设于所述第三区域周边的第四区域,所述下棱镜片设于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四区域设有第二垫片,用以使所述扩散片固定连接至所述口子胶。
其中,所述第二垫片的形状与所述第四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四区域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形状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第一垫片一体成型以形成垫片;
所述垫片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一台阶面,所述上棱镜片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下棱镜片的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和前述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通过将所述上棱镜片和所述下棱镜片固定连接至所述口子胶,从而使得所述上棱镜片和所述下棱镜片的位置固定,防止所述下棱镜片在信赖性实验(整机跌落、振动实验)或运输周转时发生移位,从而避免产生亮线不良,避免因亮线异常而导致所述显示器显示不良。
同时,所述第一垫片的设置使得所述口子胶的用于连接所述下棱镜片的区域和所述口子胶的用于连接所述上棱镜片的区域之间的高度差较小,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有利于提高所述背光模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沿Ⅲ-Ⅲ线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Ⅳ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沿Ⅲ-Ⅲ线结构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300,所述显示器300可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
所述显示器300包括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200和背光模组100(Back Light Unit,BLU),所述背光模组100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0提供背光。
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边框1、光源2、导光板3、光学膜片组4以及口子胶5。所述边框1围设出一收容空间10。所述导光板3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所述导光板3包括相邻设置的入光面31和出光面32。所述光源2设于所述边框1与所述入光面31之间。所述光源2射出的光线自所述入光面31进入所述导光板3,而后由所述出光面32射出所述导光板3。所述光学膜片组4设于所述出光面32上。
所述光学膜片组4包括层叠设置的上棱镜片(prism-upper)41和下棱镜片(prism-lower)42。所述口子胶5设于所述上棱镜片41的远离所述下棱镜片42的一侧。所述上棱镜片41固定连接所述口子胶5,所述下棱镜片42通过第一垫片(spacer)6固定连接所述口子胶5,以使所述上棱镜片41和所述下棱镜片42的位置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通过将所述上棱镜片41和所述下棱镜片42均固定连接至所述口子胶5,从而使得所述上棱镜片41和所述下棱镜片42的位置固定,防止所述下棱镜片42在信赖性实验(整机跌落、振动实验)或运输周转时发生移位,从而避免产生亮线不良,避免因亮线异常而导致所述显示器300显示不良。
同时,所述第一垫片6的设置使得所述口子胶5的用于连接所述下棱镜片42的区域和所述口子胶5的用于连接所述上棱镜片41的区域之间的高度差较小,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组100的组装难度,有利于提高所述背光模组100可靠性。可选的,所述第一垫片6的远离所述下棱镜片42的表面与所述上棱镜片41的远离所述下棱镜片42的表面大致平齐。
可选的,所述上棱镜片41的边缘粘接所述口子胶5。所述第一垫片6粘接在所述下棱镜片42的边缘与所述口子胶5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垫片6可采用黑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材料,从而有效防止棱镜光线射出,从而降低漏光产生。
可选的,所述边框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11和底面12。所述口子胶5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51和外侧52,所述光学膜片组4固定连接于所述内侧51,所述外侧52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面11。此时,所述光学膜片组4相对于所述边框1固定。
所述边框1还包括设于所述顶面11与所述底面12之间的台阶面13,所述台阶面13连接所述收容空间10的腔壁。所述光源2包括柔性电路板21和固定在所述柔性电路板21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22。所述柔性电路板21的一端通过胶层23固定至所述台阶面13,所述柔性电路板21的另一端通过胶层24固定至所述导光板3的所述出光面32。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22设于所述边框1与所述入光面31之间。所述胶层23与所述胶层24可一体成型。所述柔性电路板21的远离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22的表面可固定连接(例如粘接)至所述口子胶5。
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反射板7。所述导光板3还包括与所述出光面32相对设置的反光面33,所述反光面33连接所述入光面31。所述反射板7设于所述反光面33。所述反射板7可固接所述边框1的所述底面12。
所述边框1可为胶框。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9,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下棱镜片42具有接触所述上棱镜片41的第一表面420。所述第一表面420具有第一区域421和设于所述第一区域421周边的第二区域422。所述上棱镜片41设于所述第一区域421,所述第一垫片6设于所述第二区域422。此时,所述下棱镜片42伸出所述上棱镜片41的一段(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422)通过所述第一垫片6固定连接至所述口子胶5。
可选的,所述上棱镜片41的侧面411与所述第一垫片6的侧面相对设置。此时,所述第一垫片6既用于连接所述下棱镜片42与所述口子胶5,也用于对所述上棱镜片41进行限位,从而进一步固定所述上棱镜片41的位置,避免产生亮线不良。
可选的,所述第一垫片6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区域422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垫片6能够更好地对所述上棱镜片41进行限位,也能够避免浪费所述第二区域422的面积,以增加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开口率(出光面积/总面积)。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区域422呈条形,所述第二区域422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421的一侧周边。所述第一垫片6呈条形(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垫片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区域422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垫片6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对所述上棱镜片41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区域422可设于所述第一区域421的靠近所述光源2的一侧。
或者,所述第二区域422可呈L形,所述第二区域422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421的相连的两侧周边。所述第一垫片6呈L形(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垫片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区域422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垫片6在其延伸方向和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两个方向上共同对所述上棱镜片41进行限位。
或者,所述第二区域422可呈方框形,所述第二区域422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421的四侧周边。所述第一垫片6呈方框形(如图8和图9所示,图9所示部分结构与图8所示结构相对应),所述第一垫片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区域422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垫片6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420的方向上全面地对所述上棱镜片41进行限位。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9,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扩散片(Diffuser)43,所述扩散片43层叠设于所述下棱镜片42远离所述上棱镜片41的一侧。此时,所述扩散片43设于所述导光板3的出光面32与所述下棱镜片42之间。
所述扩散片43具有接触所述下棱镜片42的第二表面430。所述第二表面430包括第三区域431和设于所述第三区域431周边的第四区域432。所述下棱镜片42设于所述第三区域431,所述第四区域432设有第二垫片8,用以固定连接至所述口子胶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的所述扩散片43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从而能够防止所述扩散片43在信赖性实验(整机跌落、振动实验)或运输周转时发生移位,从而进一步避免产生亮线不良,避免因所述背光模组100亮线异常而导致所述显示器300显示不良。
同时,所述第二垫片8的设置使得所述口子胶5的用于连接所述扩散片43的区域和所述口子胶5的用于连接所述下棱镜片42的区域之间的高度差较小,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组100的组装难度,有利于提高所述背光模组100可靠性。可选的,所述第二垫片8的远离所述扩散片43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垫片6的远离所述下棱镜片42的表面大致平齐。
可选的,所述第二垫片8粘接所述口子胶5。所述第二垫片8可采用黑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材料,从而有效防止棱镜光线射出,从而降低漏光产生。
可选的,所述下棱镜片42的侧面423与所述第二垫片8的侧面相对设置。此时,所述第二垫片8既用于连接所述扩散片43与所述口子胶5,也用于对所述下棱镜片42进行限位,从而进一步固定所述下棱镜片42的位置,避免产生亮线不良。
可选的,所述第二垫片8的形状与所述第四区域432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垫片8能够更好地对所述下棱镜片42进行限位,也能够避免浪费所述第四区域432的面积,以增加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开口率(出光面积/总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四区域432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区域422的形状相同。此时,所述第二垫片8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垫片6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的组装难度低、成本低,且结构更为紧凑。
可选的,所述第二区域422在所述第二表面43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四区域432与所述第一区域421在所述第二表面430上的正投影之间。此时,所述第一垫片6位于所述第二垫片8与所述上棱镜片41之间。
所述背光模组100组装时,先分别将所述第一垫片6粘接至所述下棱镜片42、将所述第二垫片8粘接至所述扩散片43;然后将所述扩散片43放置在所述导光板3的所述出光面32上;接着将所述下棱镜片42放置在所述扩散片43上,所述下棱镜片42和所述第一垫片6错开所述第二垫片8;其次将所述上棱镜片41放置在所述上棱镜片41上,所述上棱镜片41错开所述第一垫片6;最后用所述口子胶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垫片8、所述第一垫片6以及所述上棱镜片41。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9,所述第二垫片8与所述第一垫片6一体成型以形成垫片9,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组100的组装难度和成本。
所述垫片9包括第一侧面91、第二侧面9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91和所述第二侧面92之间的第一台阶面93。所述上棱镜片41的侧面411与所述第一侧面9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420接触所述台阶面13,所述下棱镜片42的侧面423与所述第二侧面92相对设置。此时,所述垫片9可对所述下棱镜片42和所述上棱镜片41进行限位。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垫片9还可包括第三侧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连接在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92之间。所述第二表面430接触所述第二台阶面,所述扩散片43的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口子胶、上棱镜片以及下棱镜片,所述上棱镜片固定连接所述口子胶,所述下棱镜片通过第一垫片固定连接所述口子胶,以使所述上棱镜片和所述下棱镜片的位置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棱镜片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和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周边的第二区域,所述上棱镜片设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垫片设于所述第二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呈条形、L形或方框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层叠设于所述下棱镜片远离所述上棱镜片的一侧;
所述扩散片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三区域和设于所述第三区域周边的第四区域,所述下棱镜片设于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四区域设有第二垫片,用以使所述扩散片固定连接至所述口子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片的形状与所述第四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区域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形状相同。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9.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第一垫片一体成型以形成垫片;
所述垫片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一台阶面,所述上棱镜片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下棱镜片的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CN201710290728.6A 2017-04-25 2017-04-25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Pending CN1068965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0728.6A CN106896582A (zh) 2017-04-25 2017-04-25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0728.6A CN106896582A (zh) 2017-04-25 2017-04-25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6582A true CN106896582A (zh) 2017-06-27

Family

ID=59197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0728.6A Pending CN106896582A (zh) 2017-04-25 2017-04-25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965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9533A (zh) * 2018-02-13 2018-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18768A (ja) * 2013-07-12 2015-01-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5042427A (zh) * 2015-08-13 2015-11-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560488U (zh) * 2016-04-21 2016-09-0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195765A (zh) * 2016-07-12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18768A (ja) * 2013-07-12 2015-01-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5042427A (zh) * 2015-08-13 2015-11-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560488U (zh) * 2016-04-21 2016-09-0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195765A (zh) * 2016-07-12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9533A (zh) * 2018-02-13 2018-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279533B (zh) * 2018-02-13 2021-04-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364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I615656B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202995196U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62153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00006251A (ko) 액정표시모듈
CN101655636B (zh) 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2954407A (zh) 照明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28041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10028142A (ko) 백라이트의 반사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KR20050041549A (ko) 터치패널이 장착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2007823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20072958A (ko)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소자
CN114527599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24000423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39363B1 (ko) 액정표시소자
CN106896582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KR2016004910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US9905169B2 (en) Display device
US994610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35007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43655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모듈
CN11122117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445171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0764184B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