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6858A -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6858A
CN106876858A CN201710253766.4A CN201710253766A CN106876858A CN 106876858 A CN106876858 A CN 106876858A CN 201710253766 A CN201710253766 A CN 201710253766A CN 106876858 A CN106876858 A CN 106876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d
section
striplines
group
di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37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76858B (zh
Inventor
马延军
李国民
朱代先
闫红梅
刘晓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2537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6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6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6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76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68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 H01P5/184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the guides being strip lines or microstrips

Landscapes

  • Wave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仪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定向耦合器由依次连接的多个耦合段组成,耦合段包括共面设置的两条耦合带线以及位于耦合带线上方的上部电介质、位于耦合带线下方的下部电介质;同一耦合段中两节耦合带线相互平行设置,且尺寸相同;同一耦合段中,上部电介质与下部电介质的大小、材质相同;不同耦合段中的耦合带线分别首末相连,且在同一平面上。本发明在不同节耦合段采用不同介电常数的电介质,保证了不同节的耦合带线间隔近似相同,不同节的耦合带线自身的宽度也近似相同,通过这种设计方法降低了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度波动以及不连续性,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明显增强。

Description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背景技术
定向耦合器广泛应用于微波仪器及设备中,如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中的方向性设备,在微波信号发生器中用于在输出端检测输出功率的大小以完成自动功率调整,在各类通信系统的收发信机里面用于信号功率的检测。其中,宽带定向耦合器常常用于微波测试仪器中,此时对定向耦合器的指标要求往往较高。定向耦合器的主要指标有、工作频段、插入损耗、耦合度、方向性、隔离度等。在定向耦合器的实际设计中,一般都是根据其应用场景给定耦合度及工作带宽,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其他参数,一般要求插入损耗要小,方向性要高,隔离度要大。定向耦合器从器件类型上大体可以分为基于波导器件的及基于微带器件的两大类,其中基于微带器件的定向耦合器一般采用平行耦合线进行设计。
现有的基于微带线的宽带定向耦合器设计方法有:1)基于交叉耦合线的设计,此种设计方法将耦合线放置到多层电介质中;2)基于平行耦合线的设计,此种设计方法将全部微带电路在一层电路板上实现;3)采用多个耦合器进行交叉级联方法。以上几种方式中,不同段耦合线之间需要较为明显的过渡段,这些过渡段的存在导致理论计算及分析结果与实际系统存在不符,进而引起耦合度在所设计频段内波动变大,方向性实际制作结果偏离理论计算等问题。
专利CN202759011U设计了一种三节空气带状线电桥,如图1所示,通过将一对耦合板的中间段相向突出并相互重合形成强耦合区,实现了不需要太高的耦合精度即可实现强耦合,在耦合板的边缘设置缺口或者突起,使电桥腔体内的电磁场不再均匀分布,增强了电桥的隔离。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系统耦合度及方向性等指标,但是由于仅仅采用空气作为电介质,使强耦合与弱耦合节之间的设计参数差异较大,而且随着节数的增加,这种差异导致实现的难度越来越大。
与专利CN103367855A中,设置不同节的耦合线到参考地的距离不等,这种方式可以使不同节的耦合线的间隔不变,但不同节的耦合线本身的宽度不同,依然会导致耦合度波动及方向性不高,使耦合器的耦合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由依次连接的多个耦合段组成,其中耦合段包括共面设置的两条耦合带线以及位于耦合带线上方的上部电介质、位于耦合带线下方的下部电介质;
同一耦合段中两节耦合带线相互平行设置,且尺寸相同;
同一耦合段中,上部电介质与下部电介质的大小、材质相同;
不同耦合段中的耦合带线分别首末相连,且在同一平面上;
相邻两个耦合段中,耦合带线宽度差与任一条耦合带线的宽度的比值不大于3%;耦合带线的间距差与任意一组耦合带线的间距的比值不大于3%。
进一步的,定向耦合器由N个耦合段组成,N为大于1的奇数,其中N个耦合段中的耦合带线依次共面连接,且以最中间的耦合段为对称中心,相互对称的两个耦合段的尺寸及材质相同。
进一步的,定向耦合器包括三个耦合段,耦合段分别为第一耦合段、第二耦合段、第三耦合段,其中:
第一耦合段包括第一组耦合带线以及第一上部电介质、第一下部电介质;第二耦合段包括第二组耦合带线以及第二上部电介质、第二下部电介质;第三耦合段包括第三组耦合带线以及第三上部电介质、第三下部电介质;
第一组耦合带线、第二组耦合带线、第三组耦合带线依次共面连接,成为两条等间距的长节耦合线;第一上部电介质、第二上部电介质、第三上部电介质分别位于第一组耦合带线、第二组耦合带线、第三组耦合带线的上方;第一下部电介质、第二下部电介质、第三下部电介质分别位于第一组耦合带线、第二组耦合带线、第三组耦合带线的下方;
第一耦合段与第三耦合段的大小以及材质相同,第一耦合段与第二耦合段的大小以及材质不同。
进一步的,第一耦合段与第二耦合段中,第一上部电介质的厚度小于第二上部电介质的厚度。
进一步的,耦合段中耦合带线的电长度为中心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进一步的,耦合段中的上部电介质的上表面、下部电介质的下表面均覆铜,且相邻两个耦合段之间由于电介质高度不同引起的侧面覆铜。
本发明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设置不同节耦合段的上部电介质与下部电介质厚度之和不等的同时,在不同节耦合段采用不同介电常数的电介质,保证了不同节的耦合带线间隔近似相同,不同节的耦合带线自身的宽度也近似相同。通过这种设计方法使定向耦合器各个耦合段之间耦合带线的连续性更佳,有效地减小了耦合器的耦合度的波动范围,使耦合器的信号传输效果更好,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空气带状线电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宽带定向电桥的耦合段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宽带定向电桥的耦合段尺寸标注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第二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第二个实施例仿真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第三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第三个实施例仿真图;
图中:1-耦合段、11-第一耦合段、12-第二耦合段、13-第三耦合段、14-第四耦合段、15-第五耦合段、2-耦合带线、21-第一组耦合带线、22-第二组耦合带线、23-第三组耦合带线、24-第四组耦合带线、25-第五组耦合带线、3-上部电介质、31-第一上部电介质、32-第二上部电介质、33-第三上部电介质、34-第四上部电介质、35-第五上部电介质、4-下部电介质、41-第一下部电介质、42-第二下部电介质、43-第三下部电介质、44-第四下部电介质、45-第五下部电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由依次连接的多个耦合段1组成,如图3所示,每个耦合段1包括共面设置的两条耦合带线2以及位于耦合带线2上方的上部电介质3、位于耦合带线2下方的下部电介质4。两条耦合带线2相互平行放置,其宽度与长度均相等,耦合带线2的电长度为中心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上部电介质3与下部电介质4的大小以及材质均相同。
多个耦合段1依次连接组成的定向耦合器中,不同耦合段1中的耦合带线2分别首末相连,且在同一平面上;相邻两个耦合段1中,耦合带线2宽度差与任一条耦合带线2的宽度的比值不大于3%,耦合带线2的间距差与任意一组耦合带线2的间距的比值不大于3%,即相邻两个耦合段1中的耦合带线2宽度近似相等,耦合带线2之间的间距也近似相等。相邻两个耦合段1中,耦合带线2的宽度以及耦合带线2的间距越接近,则耦合段1之间的过渡段越小,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度与方向性的波动也会越小,可以明显降低耦合段1之间的不连续性带来的突变响应。
如图4所示,由于耦合带线2的厚度是微米级别,为了便于描述图中耦合带线2在耦合段1中的位置关系,特将耦合带线2突出显示。以一个耦合段1为例分析其参数关系。设定耦合带线2的长度为L,宽度为W,两条耦合带线2之间的距离为S,上部电介质3与下部电介质4的厚度之和为B,介电常数为εr,设定耦合段1的耦合度参数为C,则偶模阻抗值Ze和奇模阻抗值Zo分别为:
其中,Z0为系统阻抗。
耦合段1中的各组成部分的参数符合以下关系:
由于单节耦合段1的工作频段很窄,当需要的工作频率较宽时,采用多节耦合段1级联的方式实现。
具体的,定向耦合器由N个耦合段1组成,N为大于1的奇数,其中N个耦合段1中的耦合带线2依次共面连接,且以最中间的耦合段1为对称中心,相互对称的两个耦合段1的尺寸及材质相同。
设定定向耦合器的综合耦合系数为C,则
其中C1,C2,...,C(N+1)/2分别是第一个耦合段1至定向耦合器中位于最中间耦合段1的耦合度,θ为对应工作频率的相位角,考虑最平坦响应时候,令
其中,n=1,2,…,(N+1)/2。即可根据上述公式得出Cn的值,进而计算出每节耦合段1的偶模阻抗值Zen和奇模阻抗值Zon
在给定参数B及εr的情况下,计算出参数W与S。
具体的参数确定方式如下:
(1)首先利用公式
计算出N节(N为奇数)耦合段1的耦合度参数,C1,C2,...CN
(2)给定耦合段1的待选介电常数值εr∈{1.2,1.5,2.2,3.0,3.6,3.8,4.0,4.5,4.8,6.15,9.6,10.2},并给定耦合段1可行的高度范围离散值B∈{0.1,0.2,…,5};
(3)利用公式
在给定介电常数εri及给定耦合段1的厚度Bi的情况下,分别计算出每一节耦合段1对应的参数,W1r,B),W2r,B),…,W(N+1)/2r,B)以及S1r,B),S2r,B),…,S(N+1)/2r,B)。其中,Wi表示第i节耦合段1的耦合带线宽度,Si表示第i节耦合段1中耦合带线之间的距离,Bi表示第i节耦合段1中上部电介质3与下部电介质4的厚度之和,其中kei,koi分别为:
偶模阻抗值Zei和奇模阻抗值Zoi分别为:
(4)给定最中间位置的耦合段1的介电常数厚度利用步骤(3)中的公式,计算出
(5)对于其他耦合段1,给定一特定值Δ∈{0.1,0.2,…,0.5},从最小值0.1mm开始,在矩阵Wir,B)及Sir,B),i=1,2,…,(N+1)/2,中寻找εr及B满足
(6)由步骤(4)得到每一节的介电常数,εr1,εr2,εr3,…,εrN,及每一耦合段1的厚度B1,B2,B3,…,BN(其中,利用对称性得到εr1=εrNr2=εr(N-1),…;B1=BN,B2=B(N-1),…然后,利用步骤(3)中的公式计算出每一节耦合段中耦合带线2的宽度W1,W2,…WN,及每一节耦合段1中耦合带线2的间距S1,S1,…,SN
如图5所示,为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取N=3的情况。定向耦合器包括三个耦合段1,耦合段1分别为第一耦合段11、第二耦合段12、第三耦合段13,其中第一耦合段11包括第一组耦合带线21以及第一上部电介质31、第一下部电介质41;第二耦合段12包括第二组耦合带线22以及第二上部电介质32、第二下部电介质42;第三耦合段13包括第三组耦合带线23以及第三上部电介质33、第三下部电介质43;第一组耦合带线21、第二组耦合带线22、第三组耦合带线23依次共面连接,成为两条等间距的长节耦合线;第一上部电介质31、第二上部电介质32、第三上部电介质33分别位于第一组耦合带线12、第二组耦合带线22、第三组耦合带线23的上方;第一下部电介质41、第二下部电介质42、第三下部电介质43分别位于第一组耦合带线21、第二组耦合带线22、第三组耦合带线23的下方;第一耦合段11与第三耦合段13的大小以及材质相同,第一耦合段11与第二耦合段12的大小以及材质不同。
根据上述参数确定的方法,设计一款耦合度为20dB、带宽为2GHz-4GHz的定向耦合器,通过计算得出第一耦合段11、第二耦合段12、第三耦合段13的耦合度分别为:C1=C3=0.0125,即约为38dB;C2=0.125,即约为18dB。
本实施例的定向耦合器的参数分别为:
第一耦合段11与第三耦合段13的参数为:W1=W3=0.49mm,S1=S3=1.43mm,L1=L3=17.1mm,B1=B3=1.3mm,εr1=εr3=4.8;
第二耦合段12的参数为:W2=0.47mm,S2=1.50mm,L2=12.1mm,B2=3.2mm,εr2=9.6。图6为该组参数与传统方法下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对比图,其中虚线为传统方法下的仿真曲线,实线为本组参数下的仿真曲线,可明显看出,本组参数下的定向耦合器的不连续性明显降低,耦合度波动范围变小。
从以上参数可以看出,第一耦合段11与第二耦合段12中,第一上部电介质31的厚度小于第二上部电介质32的厚度。
具体的,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使N=5的情况。定向耦合器包括五个耦合段1,耦合段1分别为第一耦合段11、第二耦合段12、第三耦合段13、第四耦合段14、第五耦合段15,其中第一耦合段11包括第一组耦合带线21以及第一上部电介质31、第一下部电介质41;第二耦合段12包括第二组耦合带线22以及第二上部电介质32、第二下部电介质42;第三耦合段13包括第三组耦合带线23以及第三上部电介质33、第三下部电介质43;第四耦合段14包括第四组耦合带线24以及第四上部电介质34、第四下部电介质44;第五耦合段15包括第五组耦合带线25以及第五上部电介质35、第五下部电介质45。第一组耦合带线21、第二组耦合带线22、第三组耦合带线23、第四组耦合带线24以及第五组耦合带线25依次共面连接,成为两条等间距的长节耦合线;第一上部电介质31、第二上部电介质32、第三上部电介质33、第四上部电介质34、第五上部电介质35分别位于第一组耦合带线21、第二组耦合带线22、第三组耦合带线23、第四组耦合带线24、第五组耦合带线25的上方;第一下部电介质41、第二下部电介质42、第三下部电介质42、第四下部电介质44、第五下部电介质45分别位于第一组耦合带线21、第二组耦合带线22、第三组耦合带线23、第四组耦合带线24、第五组耦合带线25的下方;第一耦合段11与第五耦合段15的大小以及材质相同,第二耦合段12与第四耦合段14的大小以及材质相同,第一耦合段11、第二耦合段12、第三耦合段13的大小以及材质不同。本实施例的定向耦合器其参数的确定方法与第二个实施例的确定方法原理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根据上述参数确定的方法,设计一款耦合度为16dB、带宽为2GHz-6GHz的定向耦合器,通过计算得出第一耦合段11、第二耦合段12、第三耦合段13、第四耦合段14、第五耦合段15的耦合度分别为:C1=C5=0.0039;C2=C4=0.0365;C3=0.4472。
其中:第一耦合段11与第五耦合段15的参数为:W1=W5=0.50mm,S1=S5=0.5mm,L1=L5=17.1mm,B1=B5=0.4mm,εr1=εr5=1.2;
第二耦合段12与第四耦合段14的参数为:W2=W4=0.51mm,S2=S4=0.51mm,L2=L4=10.8mm,B2=B4=0.8mm,εr2=εr4=3;
第三耦合段13的参数为:W3=0.50mm,S3=0.51mm,L3=5.87mm,B3=5.2mm,εr3=10.2。图8为该组参数与传统方法下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对比图,其中虚线为传统方法下的仿真曲线,实线为本组参数下的仿真曲线,可明显看出,本组参数下的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明显优于传统方式的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
具体的,耦合段1中的上部电介质3的上表面、下部电介质4的下表面均覆铜,多个耦合段1组成的定向耦合器中,相邻两个耦合段1之间由于电介质高度不同引起的侧面也覆铜。
整个宽带定向耦合器,设计不同节耦合段的上部电介质与下部电介质厚度之和不等的同时,在不同节耦合段采用不同介电常数的电介质,保证了不同节的耦合带线间隔近似相同,不同节的耦合带线自身的宽度也近似相同。通过这种设计方法使定向耦合器各个耦合段之间耦合带线的连续性更佳,有效地减小了耦合器的耦合度的波动范围,使耦合器的信号传输效果更好,精度更高。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耦合器由依次连接的多个耦合段组成,其中:
所述耦合段包括共面设置的两条耦合带线以及位于所述耦合带线上方的上部电介质、位于所述耦合带线下方的下部电介质;
同一所述耦合段中两节所述耦合带线相互平行设置,且尺寸相同;
同一所述耦合段中,所述上部电介质与所述下部电介质的大小、材质相同;
不同所述耦合段中的所述耦合带线分别首末相连,且在同一平面上;
相邻两个所述耦合段中,所述耦合带线宽度差与任一条所述耦合带线的宽度的比值不大于3%;所述耦合带线的间距差与任意一组所述耦合带线的间距的比值不大于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耦合器由N个耦合段组成,N为大于1的奇数,其中:
N个所述耦合段中的所述耦合带线依次共面连接,且以最中间的所述耦合段为对称中心,相互对称的两个所述耦合段的尺寸及材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耦合器包括三个所述耦合段,所述耦合段分别为第一耦合段、第二耦合段、第三耦合段,其中:
所述第一耦合段包括第一组耦合带线以及第一上部电介质、第一下部电介质;所述第二耦合段包括第二组耦合带线以及第二上部电介质、第二下部电介质;所述第三耦合段包括第三组耦合带线以及第三上部电介质、第三下部电介质;
所述第一组耦合带线、所述第二组耦合带线、所述第三组耦合带线依次共面连接,成为两条等间距的长节耦合线;所述第一上部电介质、所述第二上部电介质、所述第三上部电介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组耦合带线、所述第二组耦合带线、所述第三组耦合带线的上方;所述第一下部电介质、所述第二下部电介质、所述第三下部电介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组耦合带线、所述第二组耦合带线、所述第三组耦合带线的下方;
所述第一耦合段与所述第三耦合段的大小以及材质相同,所述第一耦合段与所述第二耦合段的大小以及材质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段与所述第二耦合段中,所述第一上部电介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上部电介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段中所述耦合带线的电长度为中心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段中的所述上部电介质的上表面、所述下部电介质的下表面均覆铜,且相邻两个所述耦合段之间由于电介质高度不同引起的侧面覆铜。
CN201710253766.4A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76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3766.4A CN106876858B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3766.4A CN106876858B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6858A true CN106876858A (zh) 2017-06-20
CN106876858B CN106876858B (zh) 2017-11-07

Family

ID=59163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376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76858B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68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8378A (zh) * 2018-01-25 2018-07-06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CN115986356A (zh) * 2023-03-22 2023-04-18 安徽蓝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cc的宽带电桥
CN117474291A (zh) * 2023-12-22 2024-01-30 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生产耦合器的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7932A (zh) * 2005-11-17 2007-05-23 韦拉托内有限公司 多部分耦合器装置
US20120256699A1 (en) * 2011-04-11 2012-10-1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Wide-band microwave hybrid coupler with arbitrary phase shifts and power splits
CN104112895A (zh) * 2014-07-09 2014-10-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微波频段可调微带定向耦合器
CN104393390A (zh) * 2014-12-05 2015-03-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于单或双通带的紧凑型平面分支耦合器
CN106165194A (zh) * 2014-03-20 2016-11-23 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7932A (zh) * 2005-11-17 2007-05-23 韦拉托内有限公司 多部分耦合器装置
US20120256699A1 (en) * 2011-04-11 2012-10-1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Wide-band microwave hybrid coupler with arbitrary phase shifts and power splits
CN106165194A (zh) * 2014-03-20 2016-11-23 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CN104112895A (zh) * 2014-07-09 2014-10-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微波频段可调微带定向耦合器
CN104393390A (zh) * 2014-12-05 2015-03-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于单或双通带的紧凑型平面分支耦合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8378A (zh) * 2018-01-25 2018-07-06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CN115986356A (zh) * 2023-03-22 2023-04-18 安徽蓝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cc的宽带电桥
CN117474291A (zh) * 2023-12-22 2024-01-30 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生产耦合器的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474291B (zh) * 2023-12-22 2024-05-10 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生产耦合器的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6858B (zh) 2017-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6858B (zh)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CN104900956A (zh) 一种波导到基片集成波导的转换装置
CN106099291A (zh) 一种新型弯曲微带脊基片集成间隙波导结构
Niu et al. Mode analyzing method for fast design of branch waveguide coupler
Huang et al. Complex modes in lossless shielded microstrip lines
Jing et al. Waveguide-to-microstrip antipodal finline transition at W band
Lee et al. The effects of the coupled slotline mode and air-bridges on CPW and NLC waveguide discontinuities
Liu et al. Crosstalk reduction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planar meander transmission lines
CN105226367A (zh) 加载延时线的高方向性微带线定向耦合器
CN106972224A (zh) 一种用于天线的平衡式微波移相器
TWI703819B (zh) 雙頻轉換電路結構
Gupta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four-port and five-port microstrip disc circuits
Hatab et al. Low-return loss design of pcb probe-to-microstrip transition for frequencies up to 150 ghz
CN207338604U (zh) 一种高定向性耦合器
Shen et al. Hybrid finite-element-modal-expansion method for matched magic T-junction
CN101752638B (zh) 小型化平面微带过桥
Grabinski et al. Simple formulas to calculate the line parameters of interconnects on conducting substrates
CN213278351U (zh) 一种定向耦合器
Sun et al. Design of wide-brimmed coupler based on LTCC technology
Yang et al. Multiple one-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for asymmetric coupled transmission lines
Li et al. Design of a simple structure OMT for millimeter wave applications
Yaduvanshi et al. Stub-Based Design of Coupled Line Directional Couplers
Goodarzi et al. Differential to common mode coupling in microstrip lines; calculation and improvement
Lin et al. Miniaturized Liquid Crystal Phase Shifter for Millimeter Wave Bands
Lee et al. Efficient coupling impedance formulas for the right-angled isosceles triangular patch for use in segmentation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Xiaopei

Inventor before: Ma Yanjun

Inventor before: Li Guomin

Inventor before: Zhu Daixian

Inventor before: Yan Hongmei

Inventor before: Liu Xiaop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