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5456A - 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5456A
CN106875456A CN201710040317.1A CN201710040317A CN106875456A CN 106875456 A CN106875456 A CN 106875456A CN 201710040317 A CN201710040317 A CN 201710040317A CN 106875456 A CN106875456 A CN 106875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traight line
point
starting poin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03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中波
曹高尚
贺海
王晓华
朱彬
王海燕
董刚
宋瀛
崔文博
苑中丹
陶学谦
闫正
张李明
王元
尹洪正
赵吉
田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0403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54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5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5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初始化CAD软件的绘图环境;生成视点轨迹曲线,所述曲线线型实体为多段线;得到视点轨迹曲线的起点、终点和视点轨迹曲线总长度参数;在交互界面输入参数: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行车视距和视线生成间距;得到第一组直线的起点和第一组直线的终点;设定循环次数并进行相应循环T次,依次得到所有的行车视线交点,并将行车视线交点依次存入列表中;将CAD软件中的绘图图层设置为视距曲线,采用CAD软件中的Pline命令恢复列表中的各点,即得到视距包络线。本发明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绘图功能,提高设计质量,确保道路运营安全,方法易学易用,执行速度快,灵活性强,适合于工程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距分析方。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视距是保证公路行车安全的一项重要设计指标,是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指标之一。驾驶人从发现障碍物开始到决定采取某种措施的这段时间段内汽车沿路面所行驶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视距。因此,公路沿线的每一车道应有足够的视距,使驾驶员能及时察觉潜在的危险,并做出正确反应,保证行车安全。视距安全评价技术是道路安全保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处于设计、施工及运营中的公路工程项目、交通工程项目或任何与公路用户有关的工程项目正式地进行视距检查与评价,以发现项目潜在的视距不足路段和消除由此引起的安全隐患的一种安全保障技术。
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应使驾驶员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道路路面,以便及时发现路面上有障碍物或对向来车,使汽车在一定的车速下能及时制动或避让,从而避免事故。
行车视距检验的常规方法主要有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和几何作图法(绘制视距包络图)等,这些方法简便实用,前者能检验曲线上某一位置处平面视距是否满足要求,后者可以较精确的确定平曲线(或竖曲线)上影响视距的范围。用几何作图法不但能确定最大横净距,还可以确定任意平曲线上任意桩号的横净距,而解析法只能确定圆曲线的最大横净距,因此,从普遍适用性来看几何作图法更有优越性。
手工绘制视距包络图繁琐复杂,计算工作量大,需要人工绘制多条视距线,绘图速度慢,效率低,累计误差影响行车视距检查的准确性。若通过编程软件,与AutoCAD在同一处理空间运行,实现指定参数后自动完成视距包络图的绘制,可节省大量工作时间,提供工作效率。
在道路设计中,由于受到地形、构造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需要采用较小的平曲线半径,但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一定值时,需要检查曲线内侧的最大横净距是否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如果有阻碍视线的障碍物,就要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视距横净距的计算通常采用的是最大横净距法,最大横净距法是采用最大横净距的有关计算公式,计算某弯道内侧应清除的最大值。由于弯道上每个断面的清除值是不一样的,如果整个弯道均以此值来进行清除,势必造成工程上的浪费。应采用一种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计算行车轨迹线上任意一点的横净距值,绘制视距包络图,对弯道内侧进行清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了指定控制参数后自动完成视距包络图绘制的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化CAD软件的绘图环境,包括:设置当前图层、关闭CAD绘图环境中的正交和捕捉以及将CAD变量指针指向模型空间;
2)生成视点轨迹曲线,所述曲线线型实体为多段线,若得到的线型实体非多段线,则结束程序,并提示:请转化为多段线,然后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3)得到视点轨迹曲线的起点、终点和视点轨迹曲线总长度参数;
4)在交互界面输入参数: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行车视距和视线生成间距;
5)得到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和第一组直线L1的终点edpt0;
6)设定循环次数T:循环次数T=fix[(视点轨迹曲线总长度-行车视距)/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并循环如下内容:
(1)得到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和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
(2)得到第一组直线L1与第二组直线L2的交点,所述的交点为行车视线交点;
(3)重新定义第一组直线L1:即设定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第一组直线L1的终点edpt0=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
(4)重新定义第二组直线L2:即设定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为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向后延伸长度为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的长度后的那一点,设定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为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沿视点轨迹曲线向后延伸长度为行车视距的长度后的那一点;
(5)得到重新定义的第一组直线L1与第二组直线L2的交点为行车视线交点;
(6)循环T次,依次得到所有的行车视线交点,并将行车视线交点依次存入Plist点列表中;
7)将CAD软件中的绘图图层设置为视距曲线,采用CAD软件中的Pline命令恢复Plist列表中的各点,即得到视距包络线。
步骤5)所述的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为视点轨迹曲线的起点,第一组直线L1的终点edpt0为视点轨迹曲线上的起点stpt0沿所述视点轨迹曲线向后延伸长度为行车视距长度后的那一点。
步骤6)第(1)步所述的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为:从视点轨迹曲线上的起点stpt0向后延伸长度为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长度后的那一点,所述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为:从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沿视点轨迹曲线向后延伸长度为行车视距长度后的那一点。
步骤6)第(6)步所述的循环过程中,每间隔长度为视线生成间距的长度时,便将循环中的第一组直线L1和第二组直线L2绘制出来,以便设计者对行车视线进行检验。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采用AUTOCAD内置的lisp语言进行编程,绘制出需要进行视距检查的平曲线上的视距包络图,验证曲线内侧净距是否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适用于基于CAD模式下开发的路线设计方法,点击设计轨迹线即可得到视距包络线,不仅直观并且计算精度高。实现了指定控制参数后自动完成视距包络图的绘制。本发明行车视距分析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绘图功能,提高设计质量,确保道路运营安全,方法易学易用,执行速度快,灵活性强,适合于工程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中的绘制视距视线的子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和绘图能力,可以快捷方便的绘制出需要进行视距检查的平曲线上的视距包络图,验证曲线内侧净距是否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通过vlisp语言对CAD进行二次开发,以设计图中已绘制完成的平曲线为基础,对平曲线进行视距的检验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化CAD软件的绘图环境,包括:设置当前图层、关闭CAD绘图环境中的正交和捕捉以及将CAD变量指针指向模型空间;
2)生成视点轨迹曲线,所述曲线线型实体为多段线,若得到的线型实体非多段线,则结束程序,并提示:请转化为多段线,然后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3)得到视点轨迹曲线的起点、终点和视点轨迹曲线总长度参数;
4)在交互界面输入参数: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行车视距和视线生成间距;
5)得到第一组直线L1(即第一条行车视线)的起点stpt0和第一组直线L1的终点edpt0;所述的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为视点轨迹曲线的起点,第一组直线L1的终点edpt0为视点轨迹曲线上的起点(stpt0)沿所述视点轨迹曲线向后延伸长度为行车视距长度后的那一点。
6)设定循环次数T:循环次数T=fix[(视点轨迹曲线总长度-行车视距)/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并循环如下内容:
(1)得到第二组直线L2(即第二条行车视线)的起点stpt1和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所述的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为:从视点轨迹曲线上的起点stpt0向后延伸长度为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长度后的那一点,所述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为:从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沿视点轨迹曲线向后延伸长度为行车视距长度后的那一点。
(2)得到第一组直线L1(stpt0,edpt0)与第二组直线L2(stpt1,edpt1)的交点,所述的交点为行车视线交点;
(3)重新定义第一组直线L1(即第一条行车视线):即设定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第一组直线L1的终点edpt0=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
(4)重新定义第二组直线L2(即第二条行车视线):即设定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为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向后延伸长度为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的长度后的那一点,设定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为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沿视点轨迹曲线向后延伸长度为行车视距的长度后的那一点;
(5)得到重新定义的第一组直线L1(stpt0,edpt0)与第二组直线L2(stpt1,edpt1)的交点为行车视线交点;
(6)循环T次,依次得到所有的行车视线交点,并将行车视线交点依次存入Plist点列表中;所述的循环过程中,每间隔长度为视线生成间距的长度时,便将循环中的第一组直线L1和第二组直线L2绘制出来,以便设计者对行车视线进行检验。
7)将CAD软件中的绘图图层设置为视距曲线,采用CAD软件中的Pline命令恢复Plist列表中的各点,即得到视距包络线。

Claims (4)

1.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化CAD软件的绘图环境,包括:设置当前图层、关闭CAD绘图环境中的正交和捕捉以及将CAD变量指针指向模型空间;
2)生成视点轨迹曲线,所述曲线线型实体为多段线,若得到的线型实体非多段线,则结束程序,并提示:请转化为多段线,然后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3)得到视点轨迹曲线的起点、终点和视点轨迹曲线总长度参数;
4)在交互界面输入参数: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行车视距和视线生成间距;
5)得到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和第一组直线L1的终点edpt0;
6)设定循环次数T:循环次数T=fix[(视点轨迹曲线总长度-行车视距)/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并循环如下内容:
(1)得到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和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
(2)得到第一组直线L1与第二组直线L2的交点,所述的交点为行车视线交点;
(3)重新定义第一组直线L1:即设定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第一组直线L1的终点edpt0=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
(4)重新定义第二组直线L2:即设定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为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向后延伸长度为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的长度后的那一点,设定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为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沿视点轨迹曲线向后延伸长度为行车视距的长度后的那一点;
(5)得到重新定义的第一组直线L1与第二组直线L2的交点为行车视线交点;
(6)循环T次,依次得到所有的行车视线交点,并将行车视线交点依次存入Plist点列表中;
7)将CAD软件中的绘图图层设置为视距曲线,采用CAD软件中的Pline命令恢复Plist列表中的各点,即得到视距包络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utoCAD的视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第一组直线L1的起点(stpt0)为视点轨迹曲线的起点,第一组直线L1的终点edpt0为视点轨迹曲线上的起点stpt0沿所述视点轨迹曲线向后延伸长度为行车视距长度后的那一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utoCAD的视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第(1)步所述的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为:从视点轨迹曲线上的起点stpt0向后延伸长度为视距包络线拟合精度长度后的那一点,所述第二组直线L2的终点edpt1为:从第二组直线L2的起点stpt1沿视点轨迹曲线向后延伸长度为行车视距长度后的那一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utoCAD的视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第(6)步所述的循环过程中,每间隔长度为视线生成间距的长度时,便将循环中的第一组直线L1和第二组直线L2绘制出来,以便设计者对行车视线进行检验。
CN201710040317.1A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Pending CN1068754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0317.1A CN106875456A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0317.1A CN106875456A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5456A true CN106875456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58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0317.1A Pending CN106875456A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545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1298A (zh) * 2017-06-30 2017-10-27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autocad的汽车涂装台车运动轨迹仿真系统
CN107885159A (zh) * 2017-11-10 2018-04-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平面加工路径动态可视化的方法及系统
CN108038281A (zh) * 2017-11-30 2018-05-1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船用设备基座工程图生成方法
CN108959703A (zh) * 2018-05-28 2018-12-0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道路三维停车视距验算方法
CN109684692A (zh) * 2018-12-12 2019-04-26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uto cad的矿山道路曲线超高加宽要素获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4905B2 (ja) * 2007-11-30 2012-09-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設計支援装置
CN104850701A (zh) * 2015-05-20 2015-08-19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绘制凹形竖曲线竖向视距包络线的几何作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4905B2 (ja) * 2007-11-30 2012-09-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設計支援装置
CN104850701A (zh) * 2015-05-20 2015-08-19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绘制凹形竖曲线竖向视距包络线的几何作图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友露: "基于驾驶员自然引导的双车道公路几何线形安全性研究", 《万方数据》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1298A (zh) * 2017-06-30 2017-10-27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autocad的汽车涂装台车运动轨迹仿真系统
CN107885159A (zh) * 2017-11-10 2018-04-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平面加工路径动态可视化的方法及系统
CN108038281A (zh) * 2017-11-30 2018-05-1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船用设备基座工程图生成方法
CN108959703A (zh) * 2018-05-28 2018-12-0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道路三维停车视距验算方法
CN108959703B (zh) * 2018-05-28 2022-08-2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道路三维停车视距验算方法
CN109684692A (zh) * 2018-12-12 2019-04-26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uto cad的矿山道路曲线超高加宽要素获取方法
CN109684692B (zh) * 2018-12-12 2022-03-11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uto cad的矿山道路曲线超高加宽要素获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5456A (zh) 一种基于AutoCAD的平面视距分析方法
CN112668153B (zh) 一种自动驾驶仿真场景生成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718750B (zh) 一种车辆行驶轨迹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Lu et al. A video-based approach to calibrating car-following parameters in VISSIM for urban traffic
CN110264721A (zh) 一种城市交叉口周边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CN105953805A (zh) 地图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1364259A (zh) 多层次知识驱动的全色遥感影像的道路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CN108204819B (zh) 一种地图数据自动检测方法和装置、及混合导航系统
CN111191307B (zh) 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土方工程虚拟施工方法
Wan et al. Modeling freeway merging in a weaving section as a sequenti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CN105444735A (zh) 一种道路坡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441276A (zh) 运动轨迹生成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160480B (zh) 地下停车场出入口挖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im et al. The SMT-based automatic road network generation in vehicl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CN104282149A (zh) 一种基于交通状态精度指标评价的路网浮动车配置方法
CN111477028A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40505A (zh) 一种基于gps-rtk技术的道路空间线形恢复方法
CN110426966A (zh) 一种虚拟车辆寻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231804A (zh) Bim技术明挖地铁车站道路导改后交通模拟分析方法
Castro et al. Automated GIS-based system for speed estimation and highway safety evaluation
CN106949897B (zh) 一种在地图中生成道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42437B (zh) 地图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376084B (zh) 路径相似度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6503448A (zh) 一种自由流道路交通噪声概率预测方法
CN113859029B (zh) 一种运营商充电设施接入运行情况的监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