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6702A - 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 - Google Patents

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6702A
CN106856702A CN201510927388.4A CN201510927388A CN106856702A CN 106856702 A CN106856702 A CN 106856702A CN 201510927388 A CN201510927388 A CN 201510927388A CN 106856702 A CN106856702 A CN 106856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land
plant
plants
mud bank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73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信铭
陈孟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nd Ma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and Ma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nd Ma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and Ma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273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67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6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67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地修复方法,用以形成一湿地,该湿地包括至少一泥滩,该方法包含:提供多个营养源供应装置,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具有供给该泥滩的养分;将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设置于该泥滩上;由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逐渐释放出养分至该泥滩中。借此,让湿地具有稳定的养分,让湿地生物得以生存。湿地生物增加,鸟类自然会增加,达到修复湿地的目的,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生态保护;特别涉及一种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
背景技术
湿地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净化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洪水损害的角色,无论在山林或河川,湿地的存在对于维持自然生态的发展相当重要,尤其河口湿地更是扮演着维是近海渔业资源稳定的关键角色。然而,人类过度开发环境,使得气候变迁、水文、地形改变,其代价是造成湿地的面积逐渐减小或贫瘠化,甚至消失,使得全球湿地的数量减少。
当湿地面积变少时,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亦使栖息在湿地的生物减少。以位于河口的湿地为例,由于海岸线地形改变(例如建设港口造成地形改变),将使得原本借由海流供应给湿地的营养源减少或中断,在营养源匮乏的情况下,湿地无法供应充足的养分给湿地生物,使得湿地生物多样性大量消失,连带地,原本在湿地觅食的鸟类也因食物变少而锐减。如此,将造成根源性的生态浩劫。为此,如何让已经濒临死亡的湿地恢复原有的功能,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修复方法及稳定湿地营养源的机制措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湿地修复方法是应用于一湿地,该湿地包括至少一泥滩;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多个营养源供应装置,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具有供给该泥滩生物所需的养分;将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设置于该泥滩上;由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释放出养分至该泥滩中。
本发明所提供的湿地包含一泥滩与多个营养源供应装置,其中,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设置于该泥滩上,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用以释放出养分至该泥滩。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可有效地提供泥滩所需的养分,让湿地养分稳定且充足后,湿地生物自然会在湿地繁衍,随着湿地生物增加,鸟类自然会增加,达到修复湿地的目的,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湿地修复方法的湿地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湿地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一示意图,揭示草束设置于泥滩及第二植物种植于泥滩上;
图4为一立体图,揭示堤防的堤顶开设长槽;
图5为一立体图,揭示第一植物种植于长槽中的泥土层中;
图6为一示意图,揭示第一植物覆盖第一堤坡;
图7为一示意图,揭示长槽设置于第一堤坡上且第一植物覆盖第一堤坡;
图8为一立体图,揭示多个穿孔设置于堤顶且第一植物种植于穿孔中的泥土层中;
图9为一示意图,揭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种植第一植物的堤防;
图10为一示意图,揭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种植第一植物的堤防。
【附图标记说明】
1湿地
10 泥滩 102 凹穴 20 植物束
202 第一植物 24 绑绳 26 固定桩
30 草丛 302 第二植物 32 裸露区域
40 堤防 42 混凝土外层 422 堤顶
424 第一堤坡 426 第二堤坡 44 泥土层
46 长槽 48 穿孔
50 堤防
52 长槽
60 堤防
62 混凝土外层
622、622’ 平台
624、624’ 第一堤坡
64、64’ 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湿地修复方法是应用于湿地的多个泥滩之中的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是以一河川的河道的湿地为例且湿地位于河口与海的交界处,但不以此为限,亦可是山林中或海岸的湿地。图1所示者为使用本发明的湿地修复方法所形成的湿地1,该湿地1所包含的泥滩10是以一个为例。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首先,在该泥滩10上设置营养源供应装置,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含有供给该泥滩10的养分,借以供应养分至该泥滩10,让泥滩10更为肥沃。本实施例中,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分别为多个植物束20,设置这些植物束20的步骤包含:
提供多个第一植物202,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植物202为星草,实务上亦可采用巴拉草、稻杆、玉米杆、竹子的枝叶等。采用星草作为植物束20的优点在于,星草茎部匍匐生长非常旺盛,每节皆可长芽,芽成株后其每一节又可长芽,切断后亦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将前述的这些第一植物202区分为以多个为一束,并将每一束的第一植物202排列为长条形,且以多个绑绳24沿每一束的长轴向间隔排列捆绑而成一该植物束20。换言之,每一该植物束20包含这些第一植物202中的多个及这些绑绳24。
而后每一该植物束20以至少一固定桩26(例如竹竿)穿过并插入泥滩10中而使植物束20固定于该泥滩10上,且各该植物束20的一部分是浸于泥滩10中。本实施例的植物束20是呈长条形,该固定桩26数量为多个且每一该固定桩26位于二个绑绳24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固定这些植物束20时,是将这些植物束20以各自的长轴向相交于河川的水流方向的方式间隔设置,借此,这些植物束20可以减缓河水的流速,让这些植物束20之间形成缓流区,避免河水直接冲刷这些植物束20之间的区域。此外,这些植物束20亦可作为阻挡河水中的泥砂之用,让泥砂中养分留滞于这些植物束20之间的区域。
这些植物束20浸于泥滩10中将逐渐地被分解,而由这些植物束20逐渐释放出养分至该泥滩10中,因此,泥滩10可获得充分的养分,而使得更多的湿地生物在该泥滩10中得以生存。
而后,提供多个第二植物202,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二植物202为盐地鼠尾粟,盐地鼠尾粟具有耐盐的特性,适合位于河口与海的交界处的湿地1。此外,这些第二植物亦可采用海雀稗或云林莞草。
将这些第二植物202种植于该泥滩10邻近这些植物束20的位置,以形成多个草丛30,各该草丛30包含这些第二植物202之中的多个。这些草丛30之间具有多个裸露区域22,该泥滩10于这些裸露区域22未被草丛30所遮蔽。
本实施例中,这些草丛30与这些裸露区域22是如西洋棋的棋盘状以交错的方式排列,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地利用该泥滩10的空间。在种植这些第二植物202时,是在该泥滩10挖多个凹穴102,且将这些第二植物202种植于这些凹穴102中(参照图2)。由于该泥滩10位于河道中,虽有这些植物束缓流,但仍会被河水冲刷,因此,将第二植物202种植于凹穴102中可避免根部周围的泥土被河水冲走,让这些第二植物202可稳定地附着于泥滩10上。形成这些草丛30的目的是供湿地生物(例如,两栖类、鱼类、虾、蟹、贝类)的隐蔽之处,这些裸露区域22的目的是为了让湿地生物有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是为了让鸟类可以捕抓位于裸露区域22中的湿地生物,而鸟类在裸露区域22中觅食后所留下的排泄物又可以成为泥滩10的养分。此外,裸露区域22亦会被阳光照射,有利于藻类的生长。
此外,较佳地,应将这些植物束20之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这些第二植物202与海之间,其目的同样是以植物束20阻挡海流以避免海水直接冲刷草丛30及裸露区域22。海流所带来的泥砂或营养源亦会被植物束20所阻挡,而滞流于这些植物束20之间的区域。
前面述及的,是先设置这些植物束20提供泥滩10养分后,再种植第二植物202。实务上,亦可先进行第二植物202的种植,再设置这些植物束20,若泥滩10原本即有草丛存在,亦可省略种植第二植物202的步骤。
由于这些植物束20会逐渐分解殆尽使得营养源逐渐减少,为了持续地提供营养源,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便需再补充新的植物束20。考虑第一植物202的运送成本,较佳地,是直接将第一植物202种植于该湿地1旁,例如种植于湿地旁的河岸,以达到现地供应,减少运送成本。
本实施例中,提供第一植物202的步骤包含:在该湿地1旁种植多个第一植物202;以及在第一植物202成长至具有一预定长度后,截断第一植物202,以供作为这些植物束20之用。
请参照图4至图6,河川的河岸通常设置有堤防40以防止河水倒灌,该堤防40包括位于该混凝土外层42中的一混凝土外层42与一泥土层44,且该混凝土外层42具有一以堤顶422为例的平台、连接于该堤顶422且位置低于该堤顶422的一第一堤坡424与一第二堤坡426,该第一堤坡424是背对该湿地,该第二堤坡426朝向该河川。由于堤防40的混凝土外层42给人冰冷的观感,但其泥土层44因被混凝土外层42所包覆,而有良好的保湿性,有利于植物生长,因此,本实施例中,是在该堤防40的一预定高度以上的该混凝土外层42开设以一长槽46为例的透空的至少一栽植区,使该泥土层44露出于该长槽46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该长槽46是开设于堤顶422且沿该堤防40的延伸方向延伸。该长槽46与该第一堤坡424之间的距离小于该长槽46与该第二堤坡426之间的距离。
继续参照图5,将第一植物202种植于该长槽46中的泥土层44,在第一植物202生长时,借由外力由该堤顶422往该第一堤坡424的方向拨动这些第一植物202,使这些第一植物202沿该第一堤坡424的表面往下生长而覆盖于该第一堤坡424上。
继续参照图6,在这些第一植物202垂到该第一堤坡424之后,第一植物202受重力影响即会沿第一堤坡424往下生长,并覆盖于该第一堤坡424上。在这些第一植物202成长至具有该预定长度后,即可由堤顶422处截断这些第一植物202,以供作为这些植物束20之用。借此,不但可以绿化堤防40,更可以就地培养第一植物202以作为营养源之用。
由于该长槽46位于该堤顶422,因此,养护这些第一植物202时,即可由堤顶422进行浇水或施肥,有效节省养护的成本。
实务上,该长槽46亦可如图7开设于该第一堤坡424上且位于该预定高度以上。此外,亦可在如图8所示的该堤顶422处的混凝土外层42沿该堤防40的延伸方向上开设多个穿孔48,这些穿孔48构成多个该栽植区,而将第一植物202种植在这些穿孔48中的泥土层44。而图8的这些穿孔48亦可如图7的长槽46开设于该第一堤坡424上且沿该堤防40的延伸方向设置。
请参照图9,其为本发明第二实例的湿地修复方法中种植第一植物202的堤防50,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实施例的步骤为基础,更在该堤顶422接近该第二堤坡426处施工开设以另一长槽52为例的栽植区,并将第一植物202种植于该另一长槽52之中。此外,亦可在第一植物202生长时,定期地以外力(例如人力)将该二长槽46、52中的第一植物202分别由该堤顶422往该第一堤坡424及该第二堤坡426拨动,让该二长槽46、52之间的路面不被这些第一植物202覆盖而裸露在外。借此,当人在堤顶422上行走时,更能明显区别堤顶422二侧边缘的位置。
请参照图10,其为本发明第三实例的湿地修复方法中种植第一植物202的堤防60,与第一实施例的堤防6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堤防60的混凝土外层62具有多个平台622、622’与多个第一堤坡624、624’,本实施例平台622、622’与第一堤坡624、624’数量分别以二个为例。最高处的平台622为堤顶,而另一该平台622’连接于其中一该第一堤坡624下方,另一该第一堤坡624’连接于该平台622’下方。本实施例的步骤与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是分别在该二平台622、622’上施工开设以二长槽64,64’为例的栽植区,并将第一植物202种植于该二长槽64、64’之中,使第一植物202往位于各该平台622、622’下方的第一堤坡624、624’延伸。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借由营养源供应装置,可提供泥滩稳定的养分,供应更多的湿地生物生存。更值得一提的是,借由这些草丛可有效地提供湿地生物栖息之处,鸟类亦可于裸露区域中觅食,形成湿地生态的食物链,达到修复湿地的目的,增加生物的多样性。而裸露区域亦可受阳光照射,利于藻类生长,供湿地生物食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的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内。

Claims (22)

1.一种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应用于一湿地,该湿地包括至少一泥滩;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多个营养源供应装置,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具有供给该泥滩的养分;
将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设置于该泥滩上;
由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释放出养分至该泥滩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的步骤包含:
提供多个第一植物;以及
将这些第一植物以多个为一束捆绑,以形成多个植物束,这些植物束构成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
设置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于该泥滩上的步骤中,是将这些植物束分别各自通过至少一固定桩固定于该泥滩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这些第一植物的步骤包含:
在该湿地旁种植这些第一植物;
在这些第一植物成长至具有一预定长度后,截断这些第一植物,以供作为植物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湿地位于一河川的河口;该河口旁具有至少一堤防,该堤防包括一混凝土外层与位于该混凝土外层中的一泥土层,且该混凝土外层具有一堤坡;提供这些第一植物的步骤中,包含在该堤防的一预定高度以上的该混凝土外层施工开设至少一透空的栽植区,使该泥土层露出于该栽植区中;
其中,这些第一植物是种植于该栽植区中的泥土层;这些第一植物生长时,覆盖在该堤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堤防具有一与该堤坡相连且其位置高于该堤坡的平台,该栽植区开设于该平台,且这些第一植物成长至具有该预定长度后,是在该平台上截断这些第一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提供这些第一植物的步骤中是在该平台上沿该堤防的延伸方向开设一长槽,该长槽构成该栽植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这些第一植物的步骤中是在该平台上沿该堤防的延伸方向开设多个穿孔,这些穿孔构成多个该栽植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第一植物为藤蔓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第一植物为星草或巴拉草。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多个第二植物;
将这些第二植物种植于该泥滩且邻近这些植物束,以形成多个草丛,且这些草丛之间具有多个裸露区域,该泥滩在各该裸露区域未被这些草丛所遮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这些第二植物种植于该泥滩的步骤包含:
在该泥滩挖多个凹穴,且这些第二植物是种植于这些凹穴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第二植物为盐地鼠尾粟、海雀稗或云林莞草。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草丛与这些裸露区域是以交错的方式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湿地位于一河川的河口上;各该植物束具有一长轴向,该方法包含有在将这些植物束固定于该泥滩时,是使这些植物束以各自的长轴向相交于该河川的水流方向的方式间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湿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湿地位于一河川的河口与海的交界处;该方法包含有将这些植物束之中的一个设置于这些第二植物与海之间。
16.一种湿地,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泥滩;
设置在该泥滩上的多个营养源供应装置,这些营养源供应装置用以释放出养分至该泥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湿地,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营养源供应装置为一植物束,该植物束包括多个第一植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湿地,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插在该泥滩中的固定桩;各该植物束是通过这些固定桩之中的至少一个固定于该泥滩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湿地,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第一植物为星草、稻草、竹子的枝叶或巴拉草。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湿地,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设置在该泥滩的草丛,各该草丛包含多个第二植物,且这些草丛之间具有多个裸露区域,该泥滩在各该裸露区域未被草丛所遮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湿地,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草丛与这些裸露区域是以交错的方式排列。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湿地,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第二植物为盐地鼠尾粟、海雀稗或云林莞草。
CN201510927388.4A 2015-12-14 2015-12-14 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 Pending CN1068567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7388.4A CN106856702A (zh) 2015-12-14 2015-12-14 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7388.4A CN106856702A (zh) 2015-12-14 2015-12-14 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6702A true CN106856702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7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7388.4A Pending CN106856702A (zh) 2015-12-14 2015-12-14 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67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9817A (zh) * 2017-11-23 2019-05-31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观赏草本修复感潮水体的方法
CN110122154A (zh) * 2019-06-06 2019-08-16 滨州学院 一种贝壳堤滩涂退化湿地的修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0933A (zh) * 2010-02-05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利用乔灌草垂直配置构建三峡水库消涨带植被的方法
JP2010207792A (ja) * 2009-03-10 2010-09-24 Kansai Kako Kk 浮島浄化装置
CN103526717A (zh) * 2013-10-25 2014-01-22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滨江游赏型湿地恢复模式结构
CN203569529U (zh) * 2013-11-17 2014-04-30 李�杰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7792A (ja) * 2009-03-10 2010-09-24 Kansai Kako Kk 浮島浄化装置
CN101790933A (zh) * 2010-02-05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利用乔灌草垂直配置构建三峡水库消涨带植被的方法
CN103526717A (zh) * 2013-10-25 2014-01-22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滨江游赏型湿地恢复模式结构
CN203569529U (zh) * 2013-11-17 2014-04-30 李�杰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景伟: "《山东沿海防护林体系营建技术》", 31 May 201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9817A (zh) * 2017-11-23 2019-05-31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观赏草本修复感潮水体的方法
CN110122154A (zh) * 2019-06-06 2019-08-16 滨州学院 一种贝壳堤滩涂退化湿地的修复方法
CN110122154B (zh) * 2019-06-06 2021-03-02 滨州学院 一种贝壳堤滩涂退化湿地的修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tiérrez et al. 7.04—Physical ecosystem engineers and the functioning of estuaries and coasts
CN104186273B (zh) 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
Ash Vegetation ecology of Fiji: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Schultz et al. Riparian and upland buffer practices
CN101962947A (zh) 一种迹地型退化湿地恢复方法
CN106381837A (zh) 一种湖滨带生态修复结构体系及修复方法
CN107581148A (zh) 一种寒区废弃砂场两栖动物退化生境恢复方法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ore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Branch Mangrove forest management guidelines
CN105248141A (zh) 一种砾石滩的植物种植方法
Weller Waterfowl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etland enhancement, restoration, and creation useful in mitigation procedures
KR100958933B1 (ko) 맹꽁이의 자연복원 서식장치
CN106856702A (zh) 湿地修复方法及湿地
US9629341B2 (en) Method for inhibiting shore erosion
CN207092007U (zh) 一种具有引鸟功能的生态防浪驳岸
Mylecraine et al. Atlantic white-cedar: Ecology and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manual
CN107268521A (zh) 一种寒区砂质陡坡生物栖息地构建方法
Tschaplinski et al. Fish‐forestry interaction research in Coastal British Columbia‐the Carnation Creek and Queen Charlotte Islands studies
Hosier Seacoast plants of the Carolinas: A new guide for plant identification and use in the coastal landscape
TWI605751B (zh) Wetland restoration methods and wetlands
CN112088709A (zh) 一种高风浪强潮区滩涂秋茄的种植方法
CN109440726A (zh) 已建硬质海堤生态架构体系及建造方法
Stewart et al. Mangroves
Le Xuan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sea level rise impacts to coastal ecosystems in Thua Thien-Hue
FitzGerald et al. Coastal barriers
Martínez et al. Coastal sand dunes and barrier isla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