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6215B - 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6215B
CN106846215B CN201611192345.7A CN201611192345A CN106846215B CN 106846215 B CN106846215 B CN 106846215B CN 201611192345 A CN201611192345 A CN 201611192345A CN 106846215 B CN106846215 B CN 106846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period
station
peak
tramcar
peak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23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6215A (zh
Inventor
潘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zhong District Dome Mountain Niyuan Traffic Equipment Business Department
Original Assignee
Wuzhong District Dome Mountain Niyuan Traffic Equipment Business Depart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zhong District Dome Mountain Niyuan Traffic Equipment Business Department filed Critical Wuzhong District Dome Mountain Niyuan Traffic Equipment Business Department
Priority to CN2016111923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6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6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6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6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6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统计一个星期时间内,针对电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和客流平峰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停车时间间隔,根据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和平峰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电车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每辆电车在高峰时间段、平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以及每辆电车在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平峰时间段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从而合理规划有轨电车的使用方式,从而提高有轨电车的运输效率,避免有轨电车在非客流高峰时段出现大量车厢空载、避免高峰时间段乘客挤不上电车等显现。本发明实施例有效提高了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降低了有轨电车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营服务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调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调度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有轨电车调度系统,一方面,通过有轨电车调度系统,可实现对电力设备、火灾报警信息及其设备、车站及控制中心环控设备、区间环控设备、环境参数、屏蔽门设备、防淹门设备、电扶梯设备、照明设备、门禁设备、自动售检票设备、广播和闭路电视设备、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的播出信息和时钟信息等进行实时集中监视和控制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通过综合调度系统,还可实现晚间非运营情况下、日间正常运营情况下、紧急突发情况下和重要设备故障情况下各相关集成系统设备之间协调互动等高级功能。
现有的电车运行计划是根据日客流分布时段的客流量计算开行的电车对数,按照每日的单位小时最大客流量配属运营电车的运量,具体的,单位小时客流量越大,相邻班次的电车开行的间隔时间越短,但是采用这种方法,依旧存在高峰时间段,乘车人员挤不上电车,而低谷时间段、平峰时间段,空载的现象。
因此,如何减少电车空载现象,提高电车的运输效率,缩短乘客的候车时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提供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是本发明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车辆调度方法中执行的灵活性差,在低谷时间段甚至平峰时间段运输效率低下、而在高峰时间段乘客容易挤不上电车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所述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统计一个星期时间内,针对电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和客流平峰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停车时间间隔;
第二步,根据统计的信息获得每个站点,在每个时刻有电车经过时的上车人数;
第三步,根据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第四步,根据每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第五步,根据每辆电车经过各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内所需挂载的总车厢数量除以站点数量,计算得到每辆电车在高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
第六步,根据每辆电车经过各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内所需挂载的总车厢数量除以站点数量,计算得到每辆电车在平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
第七步,根据计算获得在高峰时间段时,每辆电车在每个站点的停车间隔时间和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以及在平峰时间段时,每辆电车在每个站点的停车间隔时间和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制成调度表格,发送至电车调度系统中,用于电车的运行调度;
第八步,每个月按照所述第一步至第八步的步骤,制成一新的调度表格,并发送至电车调度系统中,用于电车的运行调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站点在低谷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站点在低谷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每辆电车经过各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内所需挂载的总车厢数量除以站点数量,计算得到每辆电车在平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节假日时间段的车辆调度方法,所述节假日时间段规定为周六、周日以及每个传统节日的时间段内调度使用,所需使用的电车数量以及电车所挂载的车厢数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统计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中,电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和客流平峰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停车时间间隔;在根据统计的信息制成新的调度表格,发送至电车调度系统中,用于电车的运行调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度方法中,所述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的停车间隔时间等于高峰时间段总上车人数除以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乘以常数K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度方法中,所述每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的停车间隔时间等于平峰时间段总上车人数除以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乘以常数K2。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度方法中,所述每个站点在低谷时间段的停车间隔时间等于低谷时间段总上车人数除以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乘以常数K3。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观光旅游路段的车辆调度方法,根据旅游站点的总下车人次和车辆的载客能力,计算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本发明工作原理以及效果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统计一个星期时间内,针对电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和客流平峰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停车时间间隔,根据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和平峰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电车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每辆电车在高峰时间段、平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以及每辆电车在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平峰时间段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从而合理规划有轨电车的使用方式,从而提高有轨电车的运输效率,避免有轨电车在非客流高峰时段出现大量车厢空载、避免高峰时间段乘客挤不上电车等显现。本发明实施例有效提高了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降低了有轨电车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营服务水平。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将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参见附图1,所述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统计一个星期时间内,针对电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和客流平峰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停车时间间隔;
第二步,根据统计的信息获得每个站点,在每个时刻有电车经过时的上车人数;
第三步,根据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第四步,根据每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第五步,根据每辆电车经过各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内所需挂载的总车厢数量除以站点数量,计算得到每辆电车在高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
第六步,根据每辆电车经过各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内所需挂载的总车厢数量除以站点数量,计算得到每辆电车在平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
第七步,根据计算获得在高峰时间段时,每辆电车在每个站点的停车间隔时间和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以及在平峰时间段时,每辆电车在每个站点的停车间隔时间和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制成调度表格,发送至电车调度系统中,用于电车的运行调度;
第八步,每个月按照所述第一步至第八步的步骤,制成一新的调度表格,并发送至电车调度系统中,用于电车的运行调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站点在低谷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站点在低谷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每辆电车经过各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内所需挂载的总车厢数量除以站点数量,计算得到每辆电车在平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节假日时间段的车辆调度方法,所述节假日时间段规定为周六、周日以及每个传统节日的时间段内调度使用,所需使用的电车数量以及电车所挂载的车厢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统计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中,电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和客流平峰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停车时间间隔;在根据统计的信息制成新的调度表格,发送至电车调度系统中,用于电车的运行调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方法中,所述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的停车间隔时间等于高峰时间段总上车人数除以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乘以常数K1。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方法中,所述每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的停车间隔时间等于平峰时间段总上车人数除以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乘以常数K2。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方法中,所述每个站点在低谷时间段的停车间隔时间等于低谷时间段总上车人数除以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乘以常数K3。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观光旅游路段的车辆调度方法,根据旅游站点的总下车人次和车辆的载客能力,计算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统计一个星期时间内,针对电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和客流平峰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停车时间间隔,根据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和平峰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电车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每辆电车在高峰时间段、平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以及每辆电车在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平峰时间段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从而合理规划电车的使用方式,从而提高电车的运输效率,避免电车在非客流高峰时段出现大量车厢空载、避免高峰时间段乘客挤不上电车等显现。本发明实施例有效提高了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降低了有轨电车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营服务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申请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申请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统计一个星期时间内,针对电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和客流平峰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停车时间间隔;
第二步,根据统计的信息获得每个站点,在每个时刻有电车经过时的上车人数;
第三步,根据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第四步,根据每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第五步,根据每辆电车经过各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内所需挂载的总车厢数量除以站点数量,计算得到每辆电车在高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
第六步,根据每辆电车经过各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内所需挂载的总车厢数量除以站点数量,计算得到每辆电车在平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
第七步,根据计算获得在高峰时间段时,每辆电车在每个站点的停车间隔时间和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以及在平峰时间段时,每辆电车在每个站点的停车间隔时间和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制成调度表格,发送至电车调度系统中,用于电车的运行调度;
第八步,每个月按照所述第一步至第八步的步骤,制成一新的调度表格,并发送至电车调度系统中,用于电车的运行调度;
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站点在低谷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站点在低谷时间段的总上车人数和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计算高峰时间段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每辆电车经过各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内所需挂载的总车厢数量除以站点数量,计算得到每辆电车在平峰时间段所需挂载的车厢数量;
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节假日时间段的车辆调度方法,所述节假日时间段规定为周六、周日以及每个传统节日的时间段内调度使用,所需使用的电车数量以及电车所挂载的车厢数量;
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统计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中,电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和客流平峰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停车时间间隔;在根据统计的信息制成新的调度表格,发送至电车调度系统中,用于电车的运行调度;
所述调度方法中,所述每个站点在高峰时间段的停车间隔时间等于高峰时间段总上车人数除以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乘以常数K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方法中,所述每个站点在平峰时间段的停车间隔时间等于平峰时间段总上车人数除以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乘以常数K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方法中,所述每个站点在低谷时间段的停车间隔时间等于低谷时间段总上车人数除以每节车厢的载客能力乘以常数K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方法还包括:观光旅游路段的车辆调度方法,根据旅游站点的总下车人次和车辆的载客能力,计算电车在该站点所需的停车间隔时间。
CN201611192345.7A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Active CN106846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2345.7A CN106846215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2345.7A CN106846215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6215A CN106846215A (zh) 2017-06-13
CN106846215B true CN106846215B (zh) 2021-10-01

Family

ID=5913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2345.7A Active CN106846215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6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2055A (zh) * 2021-03-22 2021-07-13 北京交通大学 地铁客货共享车厢动态分配与运行计划一体化优化方法
CN114418349A (zh) * 2021-12-30 2022-04-29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交高峰专线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929A (zh) * 2011-05-20 2011-10-26 郑州大学 一种公交智能调度的方法
CN105128894A (zh) * 2015-09-02 2015-12-09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的运行调度方法及运行调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929A (zh) * 2011-05-20 2011-10-26 郑州大学 一种公交智能调度的方法
CN105128894A (zh) * 2015-09-02 2015-12-09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的运行调度方法及运行调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6215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5108A (zh) 一种智能公交调度运营方法
CN105128894A (zh) 一种列车的运行调度方法及运行调度系统
CN201936369U (zh)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精确统计系统
CN107704950A (zh) 一种基于出行需求与系统节能的城轨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
CN101794520A (zh) 一种基于电信通讯技术的智能公交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Rajendran et al. A simulation-based approach to provide insights on Hyperloop network operations
CN106846215B (zh) 一种有轨电车的车辆调度方法
CN103793760A (zh) 多模式综合交通枢纽内部客流换乘分配比例优化方法
KR101606646B1 (ko) 도로교통시스템과 연계하여 동작하는 트램우선신호제어시스템
CN103236186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公交进站协调系统
KR102342236B1 (ko) 스마트 지하철 운행 관제 시스템
Mirza Economic impact of airplane turntimes
CN105761365A (zh) 应用于应急电源与智能交通领域的物联网平台
Mašek et al. Proposal and application of methodology of revitalisation of regional railway track in Slovakia and Serbia. Part 1: Theoretical approach and proposal of methodology for revitalisation of regional railways
CN107399344A (zh) 轨道交通调度信息获取方法、车辆调度方法和系统
CN203480684U (zh) 基于位置的车辆电子排队系统
Hafezi et al. Study behaviour of passengers on transit operation
CN108520309A (zh) 一种基于选择出行的轨道交通无人驾驶系统
CN205121885U (zh) 公交车智能动态调度系统
CN114372688A (zh) 一种客运站出租车运力调度方法、系统、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8182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交车用调度系统
CN201217768Y (zh) 一种立体组合式出租车车道边
CN103996309A (zh) 一种基于rfid的电子公交站牌设备
CN202563683U (zh) 客运车辆非法载客位置远程报警装置
CN204066416U (zh) 一种车载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