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4063A - 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4063A
CN106844063A CN201611257799.8A CN201611257799A CN106844063A CN 106844063 A CN106844063 A CN 106844063A CN 201611257799 A CN201611257799 A CN 201611257799A CN 106844063 A CN106844063 A CN 106844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lient
cross
mobile terminal
operation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577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4063B (zh
Inventor
周正宇
郭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ROV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ROV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ROV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ROV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577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4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4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4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4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4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1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via adapters, e.g. between incompatible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1Client-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4Remo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用以在客户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及远程操作。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接收远程操作控制指令,其中包含相关的应用信息、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B、根据应用信息定位正确的应用界面;C、根据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产生鼠标或键盘事件,以在应用界面上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D、抓取并识别内容窗口的数据,并发送数据至移动终端。实施本发明,可在不改动现有的客户端软件、且不花费精力开发对接接口软件的前提下,读取客户端上应用程序的数据,发送到不同的终端或服务器,并按照终端或服务器的返回信息,在客户端上进行自动操作,从而降低应用成本。

Description

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的一个特性是允许多种硬件设备(从电脑PC机到服务器到客户终端及外围电器如家电或工业机械)交换数据资料。在实现数据交换过程中,庞大的软件工程是耗在每个硬件的通信接口,而且这个通信接口往往是在每个硬件供应商有足够的软件开发能力才可以实现的一个方案。
在互联网的前生,信息时代,电脑PC机是常用的一个IT硬件,几乎所有的系统操作,都是通过电脑PC控制的,而那个时代,最流行的PC操作系统就是Windows。
现如今,很多互联网软件集成商都会碰上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在不改动现有的PC软件的前提下,不花费精力开发对接接口的前提下,可以读取PC机上应用程序(软件)的数据,发送到不同的终端或服务器,并按照终端或服务器的返回,在PC机上进行自动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同硬件设备之间(例如客户端与服务器或移动终端之间)通信需要开发专用的、高成本的通信接口软件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开发对接接口软件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用以在客户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及远程操作,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客户端执行以下步骤:
A、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指令,其中包含相关的应用信息、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
B、根据所述应用信息定位正确的应用界面;
C、根据所述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产生至少一个鼠标或键盘事件,以操作相关应用程序使其在所述应用界面上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D、抓取并识别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并发送所述数据至所述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中,
步骤C包括:
C1、匹配判断步骤,用于判断所述应用界面的当前内容窗口是否与所述操作对象相匹配,若是则直接在当前内容窗口上执行步骤D,若否则执行步骤C2;
C2、调取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对象信息产生相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在本发明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中,
步骤C包括:
C2、调取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对象信息产生相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在本发明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中,
步骤C包括:
C3、算术处理步骤,用于当所述操作类型信息涉及需要对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进行算术处理的操作类型时,产生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对与所述操作对象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算术处理,并在所述内容窗口显示处理结果数据。
在本发明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抓取并识别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包括:通过界面解析和参数解读来抓取数据。
在本发明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中,在将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之前,按照预定的通信协议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在本发明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客户端为Windows客户端、所述移动终端为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POS机,步骤D中的所述抓取并识别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包括:利用Windows钩子通过界面解析和参数解读来抓取数据。
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用以在客户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及远程操作,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指令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指令,其中包含相关的应用信息、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
定位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应用信息定位正确的应用界面;
模拟操作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产生至少一个鼠标或键盘事件,以操作相关应用程序使其在所述应用界面上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数据获取装置,用于抓取并识别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及
数据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所述数据至所述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中,
所述模拟操作装置包括算术模块,用于当所述操作类型信息涉及需要对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进行算术处理的操作类型时,产生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对与所述操作对象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算术处理,并在所述内容窗口增加显示处理结果数据。
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包括:
服务器,用于存储与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并根据来自客户端的操作指令对所述数据进行管理;
客户端,其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操作控制指令来操作所述应用程序,以从服务器获取相关的数据;
移动终端,其与客户端通信连接,用于产生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至客户端,以及接收客户端返回的数据并显示;
其中,所述客户端包括如上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在不改动现有的客户端软件、且不花费精力开发对接接口软件的前提下,读取客户端应用程序(软件)的数据,发送到不同的终端或服务器,并按照终端或服务器的返回信息,在客户端设备上进行自动操作。由于无需开发专用的通信对接接口软件,可以降低成本,尤其适用于小规模经营业务,例如小型酒楼、酒店等经营。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中步骤C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应用实例中的客户端应用界面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应用实例中的客户端应用界面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应用实例中的移动终端应用界面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应用实例中的移动终端应用界面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应用实例中的移动终端应用界面的第三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包括:服务器1,客户端21、22、……2m,移动终端31、32、……3n,通信网络41、42。其中m为系统中客户端的数量,n为系统中移动终端的数量,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通常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例如,当本发明的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应用于酒楼餐饮结算时,对于规模较大的酒楼m可设置为2,即在服务台设置两个客户端设备用于结算;n可设置为8-10个,例如领班和/或经理人手一个移动终端。又例如,当本发明的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应用于酒店客房结算应用系统时,每个楼层可配置2个移动终端(n=楼层数*2),大堂配置2-3个客户端设备(m=2或3)。
服务器1用于存储与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并根据来自客户端的操作指令对数据进行管理。
客户端21、22、……2m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操作控制指令来操作应用程序,以从服务器获取相关的数据。其中,该操作控制指令可以来自客户端的操作界面,也可以来自移动终端如POS机、平板电脑和/或智能手机等。作为选择,客户端21、22、……2m可安装在PC机或笔记本电脑上;作为优选,客户端21、22、……2m可安装在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或笔记本电脑上,或其他Windows设备上,即客户端为Windows客户端。
移动终端31、32、……3n(例如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或移动POS机)安装有移动终端APP,其与客户端通信连接,用于产生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至客户端,以及接收客户端返回的数据并显示。
通信网络41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等。通信网络42为无线通信网络,例如3G、4G通信网络,或WIFI等。基于成本的考量,作为优选,可将通信网络41和通信网络42设置在同一个网内,例如在同一个企业内部网中。
其中,在操作过程中,客户端21、22、……2m将执行图2-图3所示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本发明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用以在客户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及远程操作。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在客户端执行以下步骤:
A、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指令,其中包含相关的应用信息、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
B、根据应用信息定位正确的应用界面;
C、根据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产生至少一个鼠标或键盘事件,以操作相关应用程序使其在应用界面上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D、抓取并识别内容窗口的数据,并发送数据至移动终端。例如,可通过界面解析和参数解读来抓取数据。作为优选,在将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之前,需按照预定的通信协议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中步骤C的详细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步骤C包括:
C1、匹配判断步骤,用于判断应用界面的当前内容窗口是否与操作对象相匹配,若是则直接在当前内容窗口上执行步骤D,若否则执行步骤C2;
C2、调取步骤,用于根据操作对象信息产生相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C3、算术处理步骤,用于当操作类型信息涉及需要对内容窗口的数据进行算术处理的操作类型时,产生与操作类型相对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对与操作对象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算术处理,并在内容窗口显示处理结果数据。
更具体地,步骤C3包括步骤C31和步骤C32。在步骤C31中,判断操作类型信息涉及需要对内容窗口的数据进行算术处理的操作类型。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C32,否则根据操作类型进行相应的其他操作。在步骤C32中,产生与操作类型相对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对与操作对象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算术处理,并在内容窗口显示处理结果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C1是可选步骤(图中用虚线框表示)。例如,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以省去匹配判断当前内容窗口的步骤(即步骤C1),直接逐步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也就是说,即使当前显示的是欲操作对象的内容窗口,也要重新通过鼠标或键盘事件再操作一次。
作为选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客户端可以为Windows客户端,且抓取并识别内容窗口的数据包括:利用Windows钩子通过界面解析和参数解读来抓取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或即将开发的技术手段通过界面解析和参数解读来抓取数据,例如,采用OCR(Optical character recgonition)文字识别技术,采用Windows现有的高亮和拷贝(highlight and copy)并检测剪贴板内存等。
相对于上述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其中包括:
指令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指令,其中包含相关的应用信息、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
定位装置,用于根据应用信息定位正确的应用界面;
模拟操作装置,用于根据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产生至少一个鼠标或键盘事件,以操作相关应用程序使其在应用界面上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数据获取装置,用于抓取并识别内容窗口的数据;及
数据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数据至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在客户端中,用以在客户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及远程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采用PC机作为客户端设备、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在该实施例中,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简称U-Bot)是一款装在PC机的软件,带有Windows的钩子,可以在所有软件写入Windows界面的时候读取数据内容,实现了不改动PC软件而提取数据的需求。
本发明的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软件(U-Bot)自带了脚本系统,可以针对抓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串口或无线网络或以太网络,按照各种终端或服务器的通信要求,把数据发给终端或服务器进行通信。这个脚本系统也可以在Windows系统上进行键盘和鼠标操作,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控制。并且,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当前为最小化状态,脚本检测到焦点窗口不对,可以产生事件把窗口最大化。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软件(U-Bot)的核心技术,是体现在三大块:
1)钩子挂在Windows的GUI API上,透过界面解析和参数解读,抓取数据;
2)本发明的跨平台数据处理软件的脚本系统,针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对外界进行通信;
3)利用Windows的标准API,对当前软件进行自动化操作。
作为另一选择,本发明的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还可集成POS机收费系统,在计算出消费金额后,直接由收费系统刷卡收费或扫码收费。
在本发明的一个应用实例中,以酒楼餐饮结算系统为例:
应用信息:超易酒楼餐饮管理系统应用程序;
操作类型信息:包括查看、结算;
操作对象信息:包房号或桌台号;
应用界面:超易酒楼餐饮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界面,包括客户端的应用界面和移动终端的应用界面;
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应用界面上用于显示操作对象(XX房或桌台)点菜清单及总金额的部分界面。
以下结合图4至图8对上述应用实例的操作过程中的步骤、应用界面及内容窗口进行简要说明:
图4所示是一个现有的目标客户端应用程序,超易餐饮管理(加载U-Bot后简称U-Bot客户端)的应用界面,其中用餐结算是其中的一个模块。在营业操作窗口,可以显示大厅、普通包间、豪华包间当前的使用状态。例如,大厅有3个桌台108、110和114已被客人占用,其余11个桌台101-107、109、111-113可供接待客人。以桌台108为例,说明客人点菜清单查看及结算过程中数据交换的方法和步骤。
开始,用户(例如酒楼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打开移动APP,建立移动终端与U-Bot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例如,如图6所示,与IP:192.168.1.10、端口:5000的U-Bot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之后,进入查看步骤,例如,用户在移动终端APP的应用界面搜索栏输入要查看的桌台号:108,然后点击“查看”。
之后,U-Bot客户端接收到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指令后,确定超易酒楼餐饮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显示屏上所处位置,并利用脚本系统(如图5所示)产生一个或多个模拟鼠标或键盘操作的事件,以从服务器获取108桌台的点菜清单的数据,之后在客户端设备的显示屏上的内容窗口显示108桌台的点菜清单,如图4所示。随之,抓取并识别内容窗口的数据,并发送清单数据至所述移动终端。
随后,移动终端接收到数据后,在其应用界面的内容窗口显示108桌台的点菜清单,如图7所示。
然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界面进行结算操作后,移动终端将结算指令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计算总消费额并显示(如图4所示),(或由服务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回客户端显示),随之,抓取并识别内容窗口的数据;将总消费额数据传送至移动终端。
最后,移动终端在应用界面显示结算页面,如图8所示,从而完成从移动终端与客户端及服务器之间的跨平台数据传输。如果移动终端是一个支付终端,客户可以立即刷卡结账,达到了服务员时时陪同客户的服务原则,也同时实现了不更改原有信息系统而增加了物联网移动化的功能。
除了上述应用实例,本发明还可用于其他商业服务,例如,酒店客房费用的结算,客户无需去前台结算,在房间就可由楼层服务员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收费。
又例如,针对高端的售货服务,由专门导购员陪同客户全程购物,导购员通过移动终端将客户所选物品的信息(商品代码和数量)输入并传送至客户端和/或服务器,货仓同时备货包装,商品选择结束后,费用结算,客户付费后,货仓将所购物品传送至指定的取货位。
针对普通的售货服务,可以为客户配置一个购物机或客户在手机上安装购物APP,购物时客户通过输入商品代码(或扫码)并输入数量,购物机或客户手机上安装的购物APP将该信息传送至客户端和/或服务器,货仓同时备货包装,商品选择结束后,可由商场内任一位置处的移动收银员通过移动终端根据购物机编号或客户手机上安装的购物APP中的客户代码(例如二维码)进行结算收费,客户付费后,货仓将所购物品传送至指定的取货位。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用以在客户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及远程操作,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客户端执行以下步骤:
A、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指令,其中包含相关的应用信息、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
B、根据所述应用信息定位正确的应用界面;
C、根据所述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产生至少一个鼠标或键盘事件,以操作相关应用程序使其在所述应用界面上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D、抓取并识别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并发送所述数据至所述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包括:
C1、匹配判断步骤,用于判断所述应用界面的当前内容窗口是否与所述操作对象相匹配,若是则直接在当前内容窗口上执行步骤D,若否则执行步骤C2;
C2、调取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对象信息产生相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包括:
C2、调取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对象信息产生相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包括:
C3、算术处理步骤,用于当所述操作类型信息涉及需要对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进行算术处理的操作类型时,产生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对与所述操作对象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算术处理,并在所述内容窗口显示处理结果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并识别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包括:通过界面解析和参数解读来抓取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之前,按照预定的通信协议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为Windows客户端、所述移动终端为androi d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POS机,步骤D中的所述抓取并识别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包括:利用Windows钩子通过界面解析和参数解读来抓取数据。
8.一种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用以在客户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及远程操作,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指令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指令,其中包含相关的应用信息、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
定位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应用信息定位正确的应用界面;
模拟操作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操作类型信息和操作对象信息产生至少一个鼠标或键盘事件,以操作相关应用程序使其在所述应用界面上调出并显示与操作对象相关的内容窗口;
数据获取装置,用于抓取并识别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及
数据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所述数据至所述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操作装置包括算术模块,用于当所述操作类型信息涉及需要对所述内容窗口的数据进行算术处理的操作类型时,产生与所述操作类型相对应的鼠标或键盘事件,以对与所述操作对象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算术处理,并在所述内容窗口增加显示处理结果数据。
10.一种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用于存储与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并根据来自客户端的操作指令对所述数据进行管理;
客户端,其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操作控制指令来操作所述应用程序,以从服务器获取相关的数据;
移动终端,其与客户端通信连接,用于产生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至客户端,以及接收客户端返回的数据并显示;
其中,所述客户端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
CN201611257799.8A 2016-12-30 2016-12-30 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Active CN106844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7799.8A CN106844063B (zh) 2016-12-30 2016-12-30 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7799.8A CN106844063B (zh) 2016-12-30 2016-12-30 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4063A true CN106844063A (zh) 2017-06-13
CN106844063B CN106844063B (zh) 2020-05-22

Family

ID=5911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57799.8A Active CN106844063B (zh) 2016-12-30 2016-12-30 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406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9030A (zh) * 2017-08-21 2018-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端程序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469977A (zh) * 2018-03-26 2018-08-31 张�林 一种界面数据管理方法
CN111045619A (zh) * 2019-03-29 2020-04-21 金光荣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及顾客显示系统
CN111666055A (zh) * 2020-04-24 202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929246A (zh) * 2021-01-29 2021-06-0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存储介质、程序产品及用户终端
CN114296608A (zh) * 2021-12-30 2022-04-08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490101A (zh) * 2020-10-27 2022-05-13 上海交通大学 跨平台的远程命令执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1947998B2 (en) 2020-09-02 2024-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7012A (zh) * 2006-05-26 2006-11-22 邓长斌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远程控制计算机的方法
CN101826897A (zh) * 2010-05-12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终端与pc交互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50319A (zh) * 2012-05-08 2012-10-24 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抓取系统的数据抓取方法
CN103324348A (zh) * 2013-06-28 2013-09-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Windows桌面控制方法
CN106227433A (zh) * 2016-07-08 2016-12-14 深圳埃蒙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控制pc的方法、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7012A (zh) * 2006-05-26 2006-11-22 邓长斌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远程控制计算机的方法
CN101826897A (zh) * 2010-05-12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终端与pc交互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50319A (zh) * 2012-05-08 2012-10-24 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抓取系统的数据抓取方法
CN103324348A (zh) * 2013-06-28 2013-09-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Windows桌面控制方法
CN106227433A (zh) * 2016-07-08 2016-12-14 深圳埃蒙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控制pc的方法、移动终端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9030A (zh) * 2017-08-21 2018-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端程序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469977A (zh) * 2018-03-26 2018-08-31 张�林 一种界面数据管理方法
CN108469977B (zh) * 2018-03-26 2021-05-25 张�林 一种界面数据管理方法
CN111045619A (zh) * 2019-03-29 2020-04-21 金光荣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及顾客显示系统
CN111045619B (zh) * 2019-03-29 2023-08-01 金光荣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及顾客显示系统
CN111666055A (zh) * 2020-04-24 202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666055B (zh) * 2020-04-24 202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947998B2 (en) 2020-09-02 2024-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14490101A (zh) * 2020-10-27 2022-05-13 上海交通大学 跨平台的远程命令执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929246A (zh) * 2021-01-29 2021-06-0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存储介质、程序产品及用户终端
CN112929246B (zh) * 2021-01-29 2022-07-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用户终端
CN114296608A (zh) * 2021-12-30 2022-04-08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4063B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4063A (zh) 跨平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跨平台数据共享系统
US20170323401A1 (en) Techniques for restaurant transaction processing
CN103582510B (zh) 用于利用转码服务器经由HTTP API通过客户端设备处的Web浏览器实时地访问和控制远程机器的远程桌面的方法和系统
CN110310034A (zh) 一种应用于SaaS的服务编排、业务流程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50100439A1 (en) Workflow System
CN106067147A (zh) 一种自助点餐系统及方法
CN103793861A (zh) 一种快捷自助点菜系统
CN103455846A (zh) 订单输入系统和方法以及餐厅数据交互系统和方法
KR101905496B1 (ko) 식별코드를 이용한 주문 결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5677561B (zh) 移动产品多平台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916041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与自动售货机交互取物的方法及售货机
CN105915599A (zh) 界面展现方法和装置
CN106779115A (zh) 酒店自助服务方法及装置
CN110390581A (zh) 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KR102129112B1 (ko) 블록체인 간편결제 플랫폼 기반 qr 코드를 이용한 비대면 원스탑 주문예약결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5808313B (zh) 智能终端数据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2306240A (zh) 一种带自主食物冲突检查功能的触摸式智能动态点菜单系统
KR102510066B1 (ko) 매장 내의 단말기를 통하여 주문 받는 시스템
CN201984528U (zh) 服饰推荐系统
WO2019028370A1 (en) DISTRIBUTED RECONNAISSANCE FEEDBACK ACQUISITION SYSTEM
CN111429641B (zh) 订单呼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45968A (zh) 数据分析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984314A (zh) 网页pos系统连接外围装置的架构
CN108376162A (zh)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Iyappan et al. An enhanced shopping model for improving smartness in markets using SABIS archite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