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3325A -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3325A
CN106843325A CN201710253394.5A CN201710253394A CN106843325A CN 106843325 A CN106843325 A CN 106843325A CN 201710253394 A CN201710253394 A CN 201710253394A CN 106843325 A CN106843325 A CN 106843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piece
temperature
setting signal
indoo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33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文超
戴永福
杨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02533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33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3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33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30Automatic controllers with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affecting the sensing element, e.g. for anticipat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本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基于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本方法基于室内温差T与设置温度T1的关系控制电热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可控硅加热造成的硬件要求过高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多个不同功率的电热片进行单级加热所造成的元件过多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电加热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大多数空调加热器使用的电加热输出功率都为固定值,只有开启和关闭两种运行状态。对于温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仅仅依靠电加热装置的开关来调节输出功率,很难获得稳定的温度。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采用可控硅调节技术实现高精度的电加热控制,但是这样会额外增加电加热元件的性能、可靠性要求,同时也增加了控制器的要求,导致该控制方式的成本非常高。另一种是采用多档功率电加热的方式。功率有多少档位,就得配备多少个不同功率的电加热装置,档位越多,元器件越多,成本也就越高。
因此,如何降低空调加热器调节加热功率的成本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基于室内温差T与设置温度T1的关系控制电热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加热,降低了电加热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计算所述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基于所述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包括:
比较所述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
当T2<-T3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2>T3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包括:
当生成所述第一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当生成所述第二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所述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当生成所述第三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所述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室内温度T4,所述第二室内温度T4为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采样周期t之前的室内温度;
基于所述第二室内温度T4、所述第一室内温度T及所述采样周期t计算温度变化率dT;
基于所述温度变化率dT及所述温差T2生成第二档位设置信号;
基于所述第二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优选地,所述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之前还包括:
控制第一电热片开启预加热时间t2,所述第一电热片为所述N片电热片中功率最大的电热片。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应用于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所述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一生成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所述生成模块基于所述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比较单元及生成单元,其中:
所述比较单元比较所述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
当T2<-T3时,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2>T3时,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优选地,当生成所述第一设置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当生成所述第二设置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所述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当生成所述第三设置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所述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计算模块及第二生成模块,其中:
采集模块获取第二室内温度T4,所述第二室内温度T4为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采样周期t之前的室内温度;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室内温度T4、所述第一室内温度T及所述采样周期t计算温度变化率dT;
所述第二生产成模块基于所述温度变化率dT及所述温差T2生成第二档位设置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第二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热片开启预加热时间t2,所述第一电热片为所述N片电热片中功率最大的电热片。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本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基于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本方法基于室内温差T与设置温度T1的关系控制电热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可控硅加热造成的硬件要求过高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多个不同功率的电热片进行单级加热所造成的元件过多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电加热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5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的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的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可应用于具有N片电热片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可开启所有电热片中的任意一片或多片。电热片的功率可各不相同,例如具有三片电热片,电热片间的功率比为1:2:4,则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实现七个档位的加热。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电热片可单独开启,也可开启其中任意若干片电热片,所有电热片的功率可不相同,本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01、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通过温度探测器获取室内的温度T。随着空调装置的运行,室内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用户的舒适度,温度的获取应采用实时获取或周期性获取。
S1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室内温度T减去设置温度T1即可得到温差T2。
S103、基于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
温差T2是控制空调装置的依据,因此,需要基于温差T2来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例如,温差T2大于0时,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即为降低加热功率;温差T2小于0时,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即为提高加热功率。
S104、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由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可控制目标电热片的开启,例如第一档位设置信号为降低加热功率时,可在现有开启的电热片的基础上少开启一片电热片或以其他组合方式开启电热片以使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降低。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本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基于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本方法基于室内温差T与设置温度T1的关系控制电热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可控硅加热造成的硬件要求过高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多个不同功率的电热片进行单级加热所造成的元件过多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电加热的成本。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电热片可单独开启,也可开启其中任意若干片电热片,所有电热片的功率可不相同,本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201、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通过温度探测器获取室内的温度T。随着空调装置的运行,室内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用户的舒适度,温度的获取应采用实时获取或周期性获取。
S2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室内温度T减去设置温度T1即可得到温差T2。
S203、比较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
为避免空调装置的频繁换挡,只有当温差T2达到一定范围时,空调装置才会进行换挡。预设温度值T3即为此范围值,只有当温差T2超过预设温度值T3时,空调装置才会换挡。为保证舒适度T3可在0.5~3摄氏度取值。
S204、当T2<-T3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低于设置温度T1,且低出的温度大于了预设温度值T3,需要提高制热功率,此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S205、当-T3≤T2≤T3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在预设温度值T3的范围内,保持当前制热功率即可,此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S206、当T2>T3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当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高于设置温度T1,且高出的温度大于了预设温度值T3,需要降低制热功率,此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S207、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即为上述第一设置信号、第二设置信号或第三设置信号中的一个。由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可控制目标电热片的开启,例如第一档位设置信号为降低加热功率时,可在现有开启的电热片的基础上少开启一片电热片或以其他组合方式开启电热片以使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降低。
由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本方法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本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比较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当T2<-T3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当-T3≤T2≤T3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当T2>T3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通过设置预设温度值T3,保证了空调装置在满足用户舒适度要求的同时不会出现频繁换挡的情况。本方法基于室内温差T与设置温度T1的关系控制电热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可控硅加热造成的硬件要求过高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多个不同功率的电热片进行单级加热所造成的元件过多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电加热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S204、S205及S206并不存在先后顺序,这三个步骤为并列关系,且只能执行其中一个步骤。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电热片可单独开启,也可开启其中任意若干片电热片,所有电热片的功率可不相同,本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301、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通过温度探测器获取室内的温度T。随着空调装置的运行,室内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用户的舒适度,温度的获取应采用实时获取或周期性获取。
S3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室内温度T减去设置温度T1即可得到温差T2。
S303、比较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
为避免空调装置的频繁换挡,只有当温差T2达到一定范围时,空调装置才会进行换挡。预设温度值T3即为此范围值,只有当温差T2超过预设温度值T3时,空调装置才会换挡。为保证舒适度T3可在0.5~3摄氏度取值。
S304、当T2<-T3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低于设置温度T1,且低出的温度大于了预设温度值T3,需要提高制热功率,此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S305、当-T3≤T2≤T3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在预设温度值T3的范围内,保持当前制热功率即可,此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S306、当T2>T3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当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高于设置温度T1,且高出的温度大于了预设温度值T3,需要降低制热功率,此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S307、当生成第一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第一设置信号为提高制热功率的信号,生成第一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一目标电热片不专指某一特定的电热片,第一目标电热片是若干片电热片的组合,这些电热片同时开启时,其总功率高于当前已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一目标电热片与当前已开启电热片可能存在重叠。
S308、当生成第二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第二设置信号为制热功率保持不变的信号,生成第二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二目标电热片不专指某一特定的电热片,第二目标电热片是若干片电热片的组合,这些电热片同时开启时,其总功率等于当前已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二目标电热片与当前已开启电热片可能存在重叠。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第二目标电热片与当前已开启电热片相同为最优。
S309、当生成第三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第三设置信号为降低制热功率的信号,生成第三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三目标电热片不专指某一特定的电热片,第三目标电热片是若干片电热片的组合,这些电热片同时开启时,其总功率低于当前已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三目标电热片与当前已开启电热片可能存在重叠。
由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本方法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本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比较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当T2<-T3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当-T3≤T2≤T3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当T2>T3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当生成第一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当生成第二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当生成第三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通过设置预设温度值T3,保证了空调装置在满足用户舒适度要求的同时不会出现频繁换挡的情况。本方法基于室内温差T与设置温度T1的关系控制电热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可控硅加热造成的硬件要求过高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多个不同功率的电热片进行单级加热所造成的元件过多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电加热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S304、S305及S306并不存在先后顺序,这三个步骤为并列关系,且只能执行其中一个步骤。并且,S307、S308及S309也不存在先后顺序,S307在S304后执行,S308在S305后执行,S309在S306后执行。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在实施例的基础上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4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第二室内温度T4,第二室内温度T4为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采样周期t之前的室内温度;
第二室内温度T4为第一室内温度T一个采集周期t之前的室内温度,采集周期t可在0~10min的范围内任意取值。第二室内温度T4可暂存在空调装置内置的存储装置中。
S402、基于第二室内温度T4、第一室内温度T及采样周期t计算温度变化率dT;
温度变化率dT=(T-T4)/t,温度变化率反映了空调装置运行期间内室内温度变化速度的快慢。
S403、基于温度变化率dT及温差T2生成第二档位设置信号;
空调装置档位的变换,可一次更换几个档位,例如可直接从一档换到四档。除温差T2之外,温度变化率dT也可作为空调装置换挡的依据。温差T2越大,温度变化率dT越小时,需要变换的档位数越大。基于温度变化率dT及温差T2生成的第二档为设置信号包含了空调装置变换档位的信息,其生成方式可如下表所示:
上述温差T2及温度变化率dT的单位都是摄氏度。以上表为例,若温差T2的绝对值大于等于2摄氏度且温度变化率大于1摄氏度,则生成的第二档位设置信号就包括了档位提高1档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上表仅用于解释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上表中的档位数量级各数据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S404、基于第二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根据第二档位设置信号中的档位信息,开启对应的目标电热片。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在实施例的基础上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5的流程图,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之前,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1、控制第一电热片开启预加热时间t2,第一电热片为N片电热片中功率最大的电热片;
一般情况下,当空调装置的加热功能开启时,室内温度与用户设置的设置温度T1会存在较大差异。此时直接控制第一电热片,即电热片中功率最大的电热片进行加热,加热时间达到预加热时间t2后,再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采用此种方式,可减少室温较低时空调装置进行的无意义的计算及信号生成过程。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电热片可单独开启,也可开启其中任意若干片电热片,所有电热片的功率可不相同,本系统包括采集模块101、第一计算模块102、第一生成模块103及控制模块104,其中:
采集模块101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通过温度探测器获取室内的温度T。随着空调装置的运行,室内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用户的舒适度,温度的获取应采用实时获取或周期性获取。
第一计算模块1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室内温度T减去设置温度T1即可得到温差T2。
第一生成模块103基于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
温差T2是控制空调装置的依据,因此,需要基于温差T2来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例如,温差T2大于0时,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即为降低加热功率;温差T2小于0时,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即为提高加热功率。
控制模块104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由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可控制目标电热片的开启,例如第一档位设置信号为降低加热功率时,可在现有开启的电热片的基础上少开启一片电热片或以其他组合方式开启电热片以使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降低。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本系统包括采集模块101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第一计算模块1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生成模块基于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控制模块104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本系统基于室内温差T与设置温度T1的关系控制电热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可控硅加热造成的硬件要求过高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多个不同功率的电热片进行单级加热所造成的元件过多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电加热的成本。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电热片可单独开启,也可开启其中任意若干片电热片,所有电热片的功率可不相同,本系统包括采集模块201、第一计算模块202、第一生成模块203及控制模块206,第一生成模块203包括比较单元204及生成单元205,其中:
采集模块201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通过温度探测器获取室内的温度T。随着空调装置的运行,室内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用户的舒适度,温度的获取应采用实时获取或周期性获取。
第一计算模块2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室内温度T减去设置温度T1即可得到温差T2。
比较单元204比较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
为避免空调装置的频繁换挡,只有当温差T2达到一定范围时,空调装置才会进行换挡。预设温度值T3即为此范围值,只有当温差T2超过预设温度值T3时,空调装置才会换挡。为保证舒适度T3可在0.5~3摄氏度取值。
当T2<-T3时,生成单元205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低于设置温度T1,且低出的温度大于了预设温度值T3,需要提高制热功率,此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生成单元205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在预设温度值T3的范围内,保持当前制热功率即可,此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2>T3时,生成单元205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当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高于设置温度T1,且高出的温度大于了预设温度值T3,需要降低制热功率,此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控制模块206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即为上述第一设置信号、第二设置信号或第三设置信号中的一个。由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可控制目标电热片的开启,例如第一档位设置信号为降低加热功率时,可在现有开启的电热片的基础上少开启一片电热片或以其他组合方式开启电热片以使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降低。
由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本系统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本系统包括:采集模块201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第一计算模块2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比较单元204比较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当T2<-T3时,生成单元205生成第一设置信号,当-T3≤T2≤T3时,生成单元205生成第二设置信号,当T2>T3时,生成单元205生成第三设置信号,控制模块206基于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本方法基于室内温差T与设置温度T1的关系控制电热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可控硅加热造成的硬件要求过高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多个不同功率的电热片进行单级加热所造成的元件过多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电加热的成本。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电热片可单独开启,也可开启其中任意若干片电热片,所有电热片的功率可不相同,本系统包括采集模块301、第一计算模块302、第一生成模块303及控制模块306,第一生成模块303包括比较单元304及生成单元305,其中:
采集模块301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通过温度探测器获取室内的温度T。随着空调装置的运行,室内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用户的舒适度,温度的获取应采用实时获取或周期性获取。
第一计算模块3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室内温度T减去设置温度T1即可得到温差T2。
比较单元304比较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
为避免空调装置的频繁换挡,只有当温差T2达到一定范围时,空调装置才会进行换挡。预设温度值T3即为此范围值,只有当温差T2超过预设温度值T3时,空调装置才会换挡。为保证舒适度T3可在0.5~3摄氏度取值。
当T2<-T3时,生成单元305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低于设置温度T1,且低出的温度大于了预设温度值T3,需要提高制热功率,此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生成单元305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在预设温度值T3的范围内,保持当前制热功率即可,此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2>T3时,生成单元305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当T2>T3时,则说明室内温度T高于设置温度T1,且高出的温度大于了预设温度值T3,需要降低制热功率,此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当生成第一设置信号时,控制模块306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第一设置信号为提高制热功率的信号,生成第一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一目标电热片不专指某一特定的电热片,第一目标电热片是若干片电热片的组合,这些电热片同时开启时,其总功率高于当前已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一目标电热片与当前已开启电热片可能存在重叠。
当生成第二设置信号时,控制模块306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第二设置信号为制热功率保持不变的信号,生成第二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二目标电热片不专指某一特定的电热片,第二目标电热片是若干片电热片的组合,这些电热片同时开启时,其总功率等于当前已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二目标电热片与当前已开启电热片可能存在重叠。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第二目标电热片与当前已开启电热片相同为最优。
当生成第三设置信号时,控制模块306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第三设置信号为降低制热功率的信号,生成第三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三目标电热片不专指某一特定的电热片,第三目标电热片是若干片电热片的组合,这些电热片同时开启时,其总功率低于当前已开启的电热片的总功率,第三目标电热片与当前已开启电热片可能存在重叠。
由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本系统主要应用于空调装置,本系统包括:采集模块301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第一计算模块302计算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比较单元304比较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当T2<-T3时,生成单元305生成第一设置信号,当-T3≤T2≤T3时,生成单元305生成第二设置信号,当T2>T3时,生成单元305生成第三设置信号,当生成第一设置信号时,控制模块306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当生成第二设置信号时,控制模块306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当生成第三设置信号时,控制模块306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本方法基于室内温差T与设置温度T1的关系控制电热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可控硅加热造成的硬件要求过高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多个不同功率的电热片进行单级加热所造成的元件过多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电加热的成本。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在实施例的基础上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的另一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计算模块402及第二生成模块403,其中:
采集模块401获取第二室内温度T4,第二室内温度T4为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采样周期t之前的室内温度;
第二室内温度T4为第一室内温度T一个采集周期t之前的室内温度,采集周期t可在0~10min的范围内任意取值。第二室内温度T4可暂存在空调装置内置的存储装置中。
第二计算模块402基于第二室内温度T4、第一室内温度T及采样周期t计算温度变化率dT;
温度变化率dT=(T-T4)/t,温度变化率反映了空调装置运行期间内室内温度变化速度的快慢。
第二生成模块403基于温度变化率dT及温差T2生成第二档位设置信号;
空调装置档位的变换,可一次更换几个档位,例如可直接从一档换到四档。除温差T2之外,温度变化率dT也可作为空调装置换挡的依据。温差T2越大,温度变化率dT越小时,需要变换的档位数越大。基于温度变化率dT及温差T2生成的第二档为设置信号包含了空调装置变换档位的信息,其生成方式可如下表所示:
上述温差T2及温度变化率dT的单位都是摄氏度。以上表为例,若温差T2的绝对值大于等于2摄氏度且温度变化率大于1摄氏度,则生成的第二档位设置信号就包括了档位提高1档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上表仅用于解释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上表中的档位数量级各数据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控制模块404基于第二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根据第二档位设置信号中的档位信息,开启对应的目标电热片。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在实施例的基础上公开的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的另一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之前,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控制模块501还用于控制第一电热片开启预加热时间t2,第一电热片为N片电热片中功率最大的电热片;
一般情况下,当空调装置的加热功能开启时,室内温度与用户设置的设置温度T1会存在较大差异。此时直接控制第一电热片,即电热片中功率最大的电热片进行加热,加热时间达到预加热时间t2后,再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采用此种方式,可减少室温较低时空调装置进行的无意义的计算及信号生成过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计算所述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基于所述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包括:
比较所述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
当T2<-T3时,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2>T3时,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包括:
当生成所述第一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当生成所述第二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所述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当生成所述第三设置信号时,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所述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室内温度T4,所述第二室内温度T4为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采样周期t之前的室内温度;
基于所述第二室内温度T4、所述第一室内温度T及所述采样周期t计算温度变化率dT;
基于所述温度变化率dT及所述温差T2生成第二档位设置信号;
基于所述第二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之前还包括:
控制第一电热片开启预加热时间t2,所述第一电热片为所述N片电热片中功率最大的电热片。
6.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中包含N片电热片,所述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一生成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第一室内温度T与设置温度T1的温差T2,其中,T2=T-T1;
所述生成模块基于所述温差T2生成第一档位设置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第一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比较单元及生成单元,其中:
所述比较单元比较所述温差T2及预设温度值T3的大小;
当T2<-T3时,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第一设置信号;
当-T3≤T2≤T3时,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第二设置信号;
当T2>T3时,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第三设置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生成所述第一设置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开启第一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一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高于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当生成所述第二设置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开启第二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二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等于所述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当生成所述第三设置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开启第三目标电热片,所述第三目标电热片的总功率低于所述已开启电热片的总功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计算模块及第二生成模块,其中:
采集模块获取第二室内温度T4,所述第二室内温度T4为获取第一室内温度T采样周期t之前的室内温度;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室内温度T4、所述第一室内温度T及所述采样周期t计算温度变化率dT;
所述第二生产成模块基于所述温度变化率dT及所述温差T2生成第二档位设置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第二档位设置信号开启目标电热片。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热片开启预加热时间t2,所述第一电热片为所述N片电热片中功率最大的电热片。
CN201710253394.5A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8433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3394.5A CN106843325A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3394.5A CN106843325A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3325A true CN106843325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4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3394.5A Pending CN106843325A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332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7793A (zh) * 2020-08-21 2020-12-29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按摩仪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按摩仪
CN112650327A (zh) * 2020-12-17 2021-04-13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管式反应器防飞温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3790472A (zh) * 2021-09-18 2021-12-14 成诺智家张家口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测控分离的多档多路电采暖温控装置以及温控方法
CN114396685A (zh) * 2022-01-17 2022-04-26 路特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风系统中的电预热控制方法
CN114992802A (zh) * 2022-05-16 2022-09-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列间空调加热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列间空调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96552A (ko) * 2009-02-24 2010-09-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3977946A (zh) * 2014-05-27 2014-08-13 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 涂布机的烘箱节能加热控制方法
CN104808712A (zh) * 2015-03-05 2015-07-29 山东满歌润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率地暖加热系统
CN105423507A (zh) * 2015-12-21 2016-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09236A (zh) * 2015-12-18 2016-04-20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辅助电加热的控制方法
CN105588272A (zh) * 2015-09-29 2016-05-18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5897313U (zh) * 2016-08-05 2017-01-18 无锡市富尔盛机电有限公司 快速热流循环暖风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96552A (ko) * 2009-02-24 2010-09-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3977946A (zh) * 2014-05-27 2014-08-13 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 涂布机的烘箱节能加热控制方法
CN104808712A (zh) * 2015-03-05 2015-07-29 山东满歌润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率地暖加热系统
CN105588272A (zh) * 2015-09-29 2016-05-18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09236A (zh) * 2015-12-18 2016-04-20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辅助电加热的控制方法
CN105423507A (zh) * 2015-12-21 2016-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5897313U (zh) * 2016-08-05 2017-01-18 无锡市富尔盛机电有限公司 快速热流循环暖风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7793A (zh) * 2020-08-21 2020-12-29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按摩仪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按摩仪
CN112650327A (zh) * 2020-12-17 2021-04-13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管式反应器防飞温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3790472A (zh) * 2021-09-18 2021-12-14 成诺智家张家口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测控分离的多档多路电采暖温控装置以及温控方法
CN114396685A (zh) * 2022-01-17 2022-04-26 路特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风系统中的电预热控制方法
CN114992802A (zh) * 2022-05-16 2022-09-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列间空调加热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列间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3325A (zh) 一种多级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588272B (zh) 一种空调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15661B (zh) 一种热电联合系统的分解协调调度方法
CN110542177B (zh) 面向需求响应的变频空调聚合控制方法
CN110970691B (zh) 可充电电池的加热方法、控制单元及加热电路
CN202228400U (zh) 一种与空调联动的风扇控制系统
CN111256201B (zh) 一种蓄热式电采暖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907827A (zh) 一种空调ptc电加热器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363671B (zh) 空气能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348283B (zh) 蓄热式电采暖虚拟电厂日前可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058976A (zh) 通过调整充电电流控制电子产品发热的方法
CN105716145A (zh) 一种电采暖群协同控制方法
CN105737342B (zh) 一种办公楼宇内节能控制的方法
CN108988356A (zh) 基于虚拟储能的电热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方法
CN103199555A (zh) 一种负荷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的控制方法
CN112906184A (zh)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温控方法及系统
CN110779239A (zh) 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控制系统及节能控制方法
CN105937823B (zh) 一种地源热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849132A (zh) 基于群控热泵的微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方法及系统
CN106300365A (zh) 一种基于空调负荷的静态电压稳定控制方法
CN108459637A (zh) 一种加速炉具升温的控制方法
CN114200845B (zh) 基于智慧家庭用能的电热水器集群消纳新能源策略
CN114943140A (zh) 考虑用户体验的分组调控下评估空调集群响应潜力的方法
CN108683210A (zh) 确定电网中小容量机组最低年利用小时数的方法和系统
CN204721265U (zh) 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直流电机转速自动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