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3027B - 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 - Google Patents

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3027B
CN106843027B CN201611056023.XA CN201611056023A CN106843027B CN 106843027 B CN106843027 B CN 106843027B CN 201611056023 A CN201611056023 A CN 201611056023A CN 106843027 B CN106843027 B CN 106843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rocessor
input
emitting diode
output port
infrar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60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3027A (zh
Inventor
李新洲
蔡明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843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3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3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30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9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wireless transmission
    • H05B47/19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wireless transmission the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or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356Inductive coupling of power and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上述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上述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一电感以及一微处理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电感耦接在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电感以及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当发射红外线时,微处理器通过输入输出端口控制电池电压对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

Description

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红外光控制的技术,更进一步来说,本发明关于一种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
背景技术
图1为先前技术的具有红外线发射功能的装置的电路图。请参考图1,此具有红外线发射功能的装置包括一微处理器101、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102以及至少两个串联的电池103。微处理器101具有一输入输出接脚P01,此输入输出接脚P01耦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102的阳极。微处理器101通过上述输入输出接脚P01,输出脉冲信号PS给红外线发光二极管102。
在先前技术中,由于红外线发光二极管102的门槛电压在1.0V~1.5V之间,又,一般的电池在无负载时的电压一般是1.5V左右。未使用的新电池,空载电压可能接近1.65V,随着使用电池电压会不断下降,在电压低于1.0V或0.9V后可认为电池已经失效。电池当接上负载后,随输出电流的增加电压会下降,在一般负载下电压常常会降至1.1V至1.3V之间。一颗电池的电压可能超过红外线发射管的门槛电压,也有可能低过门槛电压,当高过门槛电压时,因为高过的电压值太低,因此,通过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较小,导致是发射距离过短,使用者无法接受。另外,当电池被使用一阵子之后,电池的电压低于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的门槛电压,此时,红外线发光二极管无法发射红外线,因此红外线发射功能的装置一般需要至少串联两个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仅利用单一个电池,便可以驱动门槛电压大约等于电池电压的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此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用以仅用一单一电池驱动,其中,上述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上述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一电感以及一微处理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电感耦接在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电感以及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当发射红外线时,微处理器通过输入输出端口控制电池电压对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
本发明另外提出一种遥控器,此遥控器包括一单一电池以及一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上述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上述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一电感以及一微处理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电感耦接在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电感以及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当按钮被压下,微处理器依照所压下的按钮,控制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发射红外线。当发射红外线时,微处理器通过输入输出端口控制电池电压对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上述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此电感的第一端耦接电池电压,此电感的第二端耦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此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共接电压。当发射红外线时,微处理器控制输入输出端口输出共接电压,之后,微处理器设置输入输出端口为高阻抗,使电感储存的能量,流过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上述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此电感的第一端耦接共接电压,此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电池电压,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当发射红外线时,微处理器控制输入输出端口输出一电源电压,之后,微处理器设置该输入输出端口为高阻抗,使电感储存的能量,流过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上述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此电感的第一端耦接电池电压,此电感的第二端耦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电池电压,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其中,上述微处理器的共接电压端耦接共接电压。当发射红外线时,上述微处理器控制输入输出端口输出一共接电压,之后,上述微处理器设置输入输出端口为高阻抗,使电感储存的能量,流过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本发明的精神在于利用电感储存能量。另外,电感的电流必须连续,导致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被强迫流过电感所储存的能量。因此,即便使用单一电池,亦能通过电感驱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即便此单一电池的电池电压仅小于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门槛电压,亦能通过电感驱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先前技术的具有红外线发射功能的装置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遥控器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操作波形图。
图4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41的电流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42的电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操作波形图。
图6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61的电流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62的电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操作波形图。
图8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81的电流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82的电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详细电路图。
图1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图10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操作波形图。
附图标号:
101:微处理器
102:红外线发光二极管
103:红外线接收器
P01:输入输出接脚
PS:脉冲信号
201:一组按钮
202:单一电池
203:本发明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
301、501、701: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302、502、702:电感
303、503、703:微处理器
IOP: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
VCOM:共接电压
VBAT:电池电压
VDD:微处理器的电源端
GND:微处理器的接地端
401:微处理器3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的波形
402:电感302的电流波形
T41、T42、T61、T62、T81、T82:时间
IL:电感的电流
601:微处理器5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的波形
602:电感502的电流波形
801:微处理器7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的波形
802:电感702的电流波形
903:微处理器
IOP1:第一输入输出端口
IOP2:第二输入输出端口
901:红外线发光二极管
902:电感
MP1: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N1: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N2: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DP1:寄生二极管
VDDM:微处理器的电源电压
PG1:给予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P1的栅极的信号
NG1:给予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的栅极的信号
NG2:给予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的栅极的信号
IL:流经电感902的电流
IIR:流经红外线发光二极管901的电流
IMP:流过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P1的电流
WKUP:微处理器903的唤醒使能信号
LVRB:低电压重置信号。
T1、T2:时间
1101:给予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的栅极的频率250KHz的开关信号NG1(短脉冲)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遥控器的电路图。请参考图2,此遥控器包括一组按钮201、一单一电池202以及一本发明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电路图。请参考图3,此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包括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301、一电感302以及一微处理器303,另外,为了说明方便,在此图3中,还了单一电池202以及按钮201。按钮201耦接微处理器303。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301的阳极被耦接到微处理器3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301的阴极被耦接到共接电压VCOM。在此实施例中,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301的门槛电压大于电池电压VBAT。电感302的第一端被耦接到电池电压VBAT,电感302的第二端被耦接到微处理器3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微处理器303的电源端VDD被耦接到电池电压VBAT,微处理器303的接地端GND被耦接到共接电压VCOM。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操作波形图。请参考图4,为了简化说明,假设按钮201被下压时,一般来说,会输出一串的红外线脉冲,在此实施例中,为解释方便,以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输出一个红外线脉冲来说明。波形401表示微处理器3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的波形;波形402表示电感302的电流波形。当按钮201被下压时,微处理器303控制输入输出端口由高阻抗状态转为逻辑低电压,此时电感302开始被充电,在时间T41内,电感302的电流线性上升。此时电感302的电流IL如图4A所示。图4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41的电流示意图。
当输入输出端口IOP由逻辑低电压转为高阻抗状态时,由于电感302的电流必须连续,故在时间T42,电感302的电流会由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301的阳极流到共接电压VCOM,并且电感302的电流会线性下降。此时电感302的电流IL如图4B所示。图4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42的电流示意图。因此,即便仅使用一个电池201,亦可以驱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301,使其发射红外线信号。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电路图。请参考图5,此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包括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501、一电感502以及一微处理器503,另外,为了说明方便,在此图5中,还了单一电池202以及按钮201。按钮201耦接微处理器503。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501的阳极被耦接到电池电压VBAT,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501的阴极被耦接到微处理器5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电感502的第一端被耦接到微处理器5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电感502的第二端被耦接到共接电压VCOM。微处理器503的电源端VDD被耦接到电池电压VBAT,微处理器503的接地端GND被耦接到共接电压VCOM。
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操作波形图。请参考图6,为了简化说明,假设按钮201被下压时,一般来说,会输出一串的红外线脉冲,在此实施例中,为解释方便,以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输出一个红外线脉冲来说明。波形601表示微处理器5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的波形;波形602表示电感502的电流波形。当按钮201被下压时,微处理器503控制输入输出端口由高阻抗状态转为逻辑高电压,此时电感502开始被充电,在时间T61内,电流线性上升。此时电感502的电流IL如图6A所示。图6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61的电流示意图。
当输入输出端口IOP由逻辑高电压转为高阻抗状态时,由于电感502的电流必须连续,故在时间T62,电感502的电流会由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501的阳极流向共接电压VCOM,并且电感502的电流会线性下降。此时电感502的电流IL如图6B所示。图6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62的电流示意图。因此,即便仅使用一个电池201,亦可以驱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501,使其发射红外线信号。
图7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电路图。请参考图7,此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包括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701、一电感702以及一微处理器703,另外,为了说明方便,在此图7中,还了单一电池202以及按钮201。按钮201耦接微处理器703。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701的阳极被耦接到微处理器7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701的阴极被耦接到电池电压VBAT。电感702的第一端被耦接到电池电压VBAT,电感702的第二端被耦接到微处理器7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微处理器703的电源端VDD被耦接到电池电压VBAT,微处理器703的接地端GND被耦接到共接电压VCOM。
图8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操作波形图。请参考图8,为了简化说明,假设按钮201被下压时,一般来说,会输出一串的红外线脉冲,在此实施例中,为解释方便,以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输出一个红外线脉冲来说明。波形801表示微处理器703的输入输出端口IOP的波形;波形802表示电感702的电流波形。当按钮201被下压时,微处理器703控制输入输出端口由高阻抗状态转为逻辑低电压,此时电感702开始被充电,在时间T81内,电流线性上升。此时电感702的电流IL如图8A所示。图8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81的电流示意图。
当输入输出端口IOP由逻辑低电压转为高阻抗状态时,由于电感702的电流必须连续,故在时间T82,电感702的电流会由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701的阳极流向电池电压VBAT,并且电感702的电流会线性下降。此时电感702的电流IL如图8B所示。图8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在时间T82的电流示意图。因此,即便仅使用一个电池201,亦可以驱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701,使其发射红外线信号。
上述三个实施例虽然都是不同的连接关系。但是,基本上,都是利用电感先储存能量,之后释放能量让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并发出红外线。只要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电池电压VBAT与共接电压VCOM之间,且电感耦接在电池电压VBAT与共接电压VCOM之间,且当发射红外线时,微处理器通过输入输出端口控制电池电压VBAT对电感充电,并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就是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故本发明不以上述三个实施例为限。
图9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电路图。请参考图9与图3,此图9的实施例与图3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9的实施例的微处理器903没有电源端VDD,且微处理器903具有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P1以及第二输入输出端口IOP2,另外,红外线发光二极管901的阴极耦接微处理器903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IOP2。电感902同样耦接在电池电压VBAT与微处理器903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P1之间。在此实施例中,微处理器903通过其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P1接收工作所需的电力。
图10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详细电路图。请参考图10,其中,虚线内部是微处理器903的内部,虚线外部是外部电路。在此实施例中,微处理器903的内部具有一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P1、一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以及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2,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P1具有一寄生二极管DP1。
图1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图10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的操作波形图。请同时参考图10以及图11,VBAT表示电池电压;VDDM表示微处理器903的电源电压;PG1表示给予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P1的栅极的信号;NG1表示给予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的栅极的信号;NG2表示给予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的栅极的信号;IL表示流经电感902的电流;IIR表示流经红外线发光二极管901的电流;IMP表示流过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P1的电流;WKUP表示微处理器903的唤醒使能信号;LVRB表示低电压重置信号。
同样地,假设此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203是红外线遥控器。当没有进行遥控时,微处理器903处在待机状态。其工作电压仅需0.9V。当使用者下压按钮时,唤醒信号WKUP被使能。此时,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的栅极被给予频率250KHz的开关信号NG1,另外,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2的栅极被给予逻辑低电压NG2,故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2处在关闭的状态。当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截止时,电感902的电流通过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P1的寄生二极管DP1对微处理器903的电源电压VDDM充电。
当经过T1时间,微处理器903的电源电压VDDM被充电到2.2V时,等待T2时间之后,低电压重置信号LVRB被使能,微处理器903被重置。之后,才开始传送38KHz的遥控信号。当开始传送38KHz的遥控信号时,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2被导通,此时,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的栅极被给予频率38KHz的开关信号NG1。由于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2被导通,因此,电感902的电流流向红外线发光二极管901,以发射红外光信号。又,请参考标号1101,每一次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2被关闭的期间,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的栅极被给予频率250KHz的开关信号NG1(短脉冲),藉此,电感可以对微处理器903的电源电压VDDM充电。
当信号送出完成后,低电压重置信号LVRB由逻辑高电压转为逻辑低电压,给予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的栅极的开关信号NG1以及给予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2的栅极的开关信号NG2停止切换,微处理器903再度回到待机状态。
较为特殊的是,此实施例的微处理器903不需要额外的电源电压脚位。此微处理器903利用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P1内部的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1进行切换,让电感持续充放电,使微处理器903得到足够的电源电压。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每次传送38KHz的遥控信号后,都会再度对微处理器903的电源电压充电。然而,此种实施方式仅是较佳实施方式,若电源电压稳定,亦可以不需要每次传送38KHz的遥控信号都进行对微处理器903的电源电压充电。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再者,上述实施例虽然是以250KHz的频率对微处理器充电,所属技术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此频率的设计与电感值或其他参数皆有相关,并非固定一定要做250KHz。故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同样地,38KHz虽是属于目前红外线接收器的频率,然本发明并不排除其他应用。若其他应用使用其他频带,本发明亦可实施于其他频率,故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精神在于利用电感储存能量。另外,电感的电流必须连续,导致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被强迫流过电感所储存的能量。因此,即便使用单一电池,亦能通过电感驱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即便此单一电池的电池电压仅小于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门槛电压,亦能通过电感驱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方便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非将本发明狭义地限制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及权利要求的情况下,所做的种种变化实施,皆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用以仅用一单一电池驱动,其特征在于,该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该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
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
一电感,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该共接电压之间;以及
一微处理器,包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该电感以及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其中,
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通过该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该电池电压对该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其中,该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该电感的第一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该共接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其特征在于,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输入输出端口输出该共接电压,之后,该微处理器设置该输入输出端口为高阻抗,使该电感储存的能量,流过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3.一种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用以仅用一单一电池驱动,其特征在于,该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该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
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
一电感,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该共接电压之间;以及
一微处理器,包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该电感以及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其中,
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通过该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该电池电压对该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其中,该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该电感的第一端耦接该共接电压,该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其特征在于,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输入输出端口输出一电源电压,之后,该微处理器设置该输入输出端口为高阻抗,使该电感储存的能量,流过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5.一种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用以仅用一单一电池驱动,其特征在于,该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该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
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
一电感,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该共接电压之间;以及
一微处理器,包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该电感以及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其中,
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通过该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该电池电压对该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其中,该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该电感的第一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共接电压端耦接该共接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其特征在于,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输入输出端口输出一共接电压,之后,该微处理器设置该输入输出端口为高阻抗,使该电感储存的能量,流过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7.一种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用以仅用一单一电池驱动,其特征在于,该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该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
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
一电感,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该共接电压之间;以及
一微处理器,包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该电感以及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其中,
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通过该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该电池电压对该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其中,
该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该电感的第一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该该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
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内部包括:
一第一开关,包括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接收该微处理器内部的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之间的导通与截止,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该输入输出端口,
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该共接电压端;以及
一单向性导通元件,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单向性导通元件的第一端耦接该输入输出端口,该单向性导通元件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电源电压;
其中,该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内部包括:
一第二开关,包括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接收该微处理器内部的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之间的导通与截止,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该共接电压端;
其中,当该微处理器被唤醒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第二控制信号,使第二开关截止,且该微处理器控制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充电频率控制该第一开关进行切换,以对该微处理器的电源电压充电;
其中,当进行一红外线数据传送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第二开关导通,该微处理器根据该红外线数据,控制该第一控制信号的频率以及逻辑电压,控制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导通截止,藉此,使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输出该红外线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其特征在于,在该红外线数据传送时,且该第二开关截止期间,该微处理器控制第一控制信号运作在充电频率,控制该第一开关进行切换,以对该微处理器的电源电压充电。
9.一种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按钮;
一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以及
一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
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
一电感,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该共接电压之间;以及
一微处理器,耦接该按钮,包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该电感以及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其中,
当按钮被压下,该微处理器依照所压下的按钮,控制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发射红外线,其中,
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通过该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该电池电压对该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其中,该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该电感的第一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该共接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输入输出端口输出该共接电压,之后,该微处理器设置该输入输出端口为高阻抗,使该电感储存的能量,流过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11.一种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按钮;
一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以及
一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
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
一电感,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该共接电压之间;以及
一微处理器,耦接该按钮,包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该电感以及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其中,
当按钮被压下,该微处理器依照所压下的按钮,控制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发射红外线,其中,
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通过该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该电池电压对该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其中,该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该电感的第一端耦接该共接电压,该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输入输出端口输出一电源电压,之后,该微处理器设置该输入输出端口为高阻抗,使该电感储存的能量,流过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13.一种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按钮;
一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以及
一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
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
一电感,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该共接电压之间;以及
一微处理器,耦接该按钮,包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该电感以及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其中,
当按钮被压下,该微处理器依照所压下的按钮,控制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发射红外线,其中,
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通过该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该电池电压对该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其中,该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该电感的第一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共接电压端耦接该共接电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遥控器,其中,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输入输出端口输出一共接电压,之后,该微处理器设置该输入输出端口为高阻抗,使该电感储存的能量,流过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
15.一种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按钮;
一单一电池,输出一电池电压;以及
一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包括:
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一共接电压之间;
一电感,耦接在该电池电压与该共接电压之间;以及
一微处理器,耦接该按钮,包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耦接该电感以及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其中,
当按钮被压下,该微处理器依照所压下的按钮,控制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发射红外线,其中,
当发射红外线时,该微处理器通过该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该电池电压对该电感充电,利用电感电流连续的原理,强迫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导通,其中,该微处理器包括一第二输入输出端口,其中,
该电感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一阳极端以及一阴极端,该电感的第一端耦接该电池电压,该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阳极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阴极端耦接该该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
其中,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内部包括:
一第一开关,包括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接收该微处理器内部的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之间的导通与截止,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该输入输出端口,
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该共接电压端;以及
一单向性导通元件,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单向性导通元件的第一端耦接该输入输出端口,该单向性导通元件的第二端耦接该微处理器的电源电压;
其中,该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内部包括:
一第二开关,包括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接收该微处理器内部的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之间的导通与截止,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该共接电压端;
其中,当该微处理器被唤醒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第二控制信号,使第二开关截止,且该微处理器控制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充电频率控制该第一开关进行切换,以对该微处理器的电源电压充电,
其中,当进行一红外线数据传送时,该微处理器控制该第二开关导通,该微处理器根据该红外线数据,控制该第一控制信号的频率以及逻辑电压,控制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导通截止,藉此,使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电路输出该红外线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在该红外线数据传送时,且该第二开关截止期间,该微处理器控制第一控制信号运作在充电频率,控制该第一开关进行切换,以对该微处理器的电源电压充电。
CN201611056023.XA 2015-11-25 2016-11-23 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430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59998P 2015-11-25 2015-11-25
US62/259,998 2015-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3027A CN106843027A (zh) 2017-06-13
CN106843027B true CN106843027B (zh) 2019-06-21

Family

ID=58721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602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43027B (zh) 2015-11-25 2016-11-23 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44109B2 (zh)
CN (1) CN106843027B (zh)
TW (1) TWI607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6853B2 (en) * 2021-10-06 2023-07-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nitoring an emission state of light sources
JP7364270B2 (ja) 2022-03-17 2023-10-18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319A (zh) * 2010-03-10 2010-09-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232264A (zh) * 2008-09-30 2011-11-02 美国思睿逻辑有限公司 具有连续传导模式(ccm)和不连续传导模式(dcm)操作的可调恒流源
CN102564604A (zh) * 2010-12-09 2012-07-11 洁利来(福建)感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使用寿命长的红外感应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29627A (zh) * 2010-06-17 2013-09-25 M·兰德尔 比例远程控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1470B2 (en) * 2002-02-08 2004-07-13 Lowel-Light Manufacturing, Inc. Controller panel and system for light and serially networked lighting system
US7474857B2 (en) * 2004-07-21 2009-01-06 Zilog, Inc. Recovering energy from an IrDA/remote control transmitter circuit
US7509057B2 (en) * 2004-02-25 2009-03-24 Zilog, Inc. IrDA transceiver module that also functions as remote control IR transmitter
US9074736B2 (en) * 2006-03-28 2015-07-07 Wireless Environment, Llc Power outage detector and transmitter
WO2008157772A1 (en) * 2007-06-20 2008-12-24 Eveready Battery Company, Inc. Lighting device having light intensity control
TWI353736B (en) * 2007-11-23 2011-12-01 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Device of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and operating me
CN101586789A (zh) * 2008-05-20 2009-11-25 张光阳 遥控多功能半导体节能灯节能器
US7850330B2 (en) * 2008-08-20 2010-12-14 Eveready Battery Co., Inc. Lighting device configured to operate with different batteries
TWI401897B (zh) * 2009-04-30 2013-07-11 Generalplus Technology Inc 多用途紅外線裝置以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US9441832B2 (en) * 2010-03-02 2016-09-13 Glenn Bushee Compact lighting system with infrared indicator
TW201137666A (en) * 2010-04-23 2011-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nfrared controll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2264A (zh) * 2008-09-30 2011-11-02 美国思睿逻辑有限公司 具有连续传导模式(ccm)和不连续传导模式(dcm)操作的可调恒流源
CN101834319A (zh) * 2010-03-10 2010-09-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329627A (zh) * 2010-06-17 2013-09-25 M·兰德尔 比例远程控制
CN102564604A (zh) * 2010-12-09 2012-07-11 洁利来(福建)感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使用寿命长的红外感应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3027A (zh) 2017-06-13
TW201720228A (zh) 2017-06-01
TWI607669B (zh) 2017-12-01
US20170150563A1 (en) 2017-05-25
US9844109B2 (en) 201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9889B (zh) 一种自供电的源极驱动电路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TWI430699B (zh) 可提高電能轉換效率的驅動電路及其驅動方法
CN103457348B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US8149556B2 (en) Power adapter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thereof
CN106230083B (zh) 充电器充电电路、移动终端充电电路、充电器及移动终端
CN102076144A (zh) 二线制电子开关的工作电源和功率解决方案
CN105911458B (zh) 一种电池模拟电路
CN103618353A (zh) 一种电池监控电路
CN106843027B (zh) 单一电池红外线电路以及使用其的遥控器
CN107852800B (zh) 调光装置
CN109412255A (zh) 一种低损耗高可靠性的双路电源切换电路
CN205249037U (zh) 开关三极管的自供电电路、led驱动模块及集成电路
CN109494978A (zh) 电源切换电路与电源切换控制器的集成电路
CN102510211A (zh) 一种高压电荷泵控制电路
CN102882496B (zh) 具有开关检测和微控制器复位功能的电路
CN103997205A (zh) 一种自供电的源极驱动电路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CN209571861U (zh) 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器
CN107124784A (zh) 一种单火线电子开关
CN103326433B (zh) 便携式设备供电控制电路及便携式监护仪
CN102148902A (zh) 手机
CN104682696B (zh) 一种自供电的源极驱动电路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CN102420596A (zh) 一种兼容多种电平模拟信号的延时装置
CN202889702U (zh) 一种基于pfm的led控制器电路
CN103841711B (zh) 一种led应急照明灯具及其驱动电路
CN103683968B (zh) 单火线接入的功率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Xinzhou

Inventor after: Cai Minghong

Inventor before: Li Xinzhou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3